320 resultados para 8-trien-1-ol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A series of novel vanadium(III) complexes bearing iminopyrrolide chelating ligands [2-(RN=CH)C4H3N]V(THF)(2)Cl-2 (2a: R = cyclohexyl; 2b: R = Ph; 2c: R = 2,6-iPr(2)C(6)H(3); 2d: R = p-CF3C6H4; 2e: R = C6F5)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revealed that complexes 2a, 2c and 2e adopt an octahedral geometry around the vanadium center. In the presence of Et2AlCl as a co-catalyst, these complexes display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ies up to 48.6 kg PE mmol(V)(-1) h(-1) bar(-1)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nd produced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s. 2a-e/Et2AlCl catalytic systems were tolerant to elevated temperature (70 degrees C) and yielded unimodal polyethylenes, indicating the single site behaviour of these catalysts. By pre-treating with equimolar amounts of alkylaluminums, functional alpha-olefin 10-undecen-1-ol can be efficiently incorporated into polyethylene chains. 10-Undecen-1-ol incorporation can easily reach 15.8 mol% under the mild condition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is paper presents an 8-bit low power cascaded folding and interpolat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comparator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times the signal is folded, is obtained. The interleaved architecture is used to improve the sampling rate of the ADC. The circuit including a bandgap is implemented in a 0.18-mu m CMOS technology, and measures 1.47 mm X 1.47 mm (including pad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a conversion rate of 1-GSamples/s and a power dissipation of less than 290mW.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Mg-8.31Gd-1.12Dy-0.38Zr (mass%) alloy was prepared by ca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microstructure, age hardening behavior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t is noted that the alpha-Mg and the different Mg-RE (RE = Gd/Dy) compounds are subsistent in the as-cast and annealed state samples. The age hardening behavior is observed during the investigated temperature range, and the alloy exhibits high Vickers hardness, excellent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yield strength at peak hardnes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一维1HNMR、13CNMR方法研究了6(8)氨基-3H苯[1,2]氧嗪-1,4二-酮的结构,并通过二维1H-1H同核相关谱(COSY)、13C-1H异核相关谱(HMQC)及13C-1H异核远程相关谱(HMBC)进一步确定了该类化合物的1H谱和13C谱中各谱峰的归属,为研究同类化合物表征提供了依据。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14C标记1,2,7,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1,2,7,8Tetrachloro[U—14C]dibenzodioxin,14C1,2,7,8TCDD)初步研究了其在鲤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规律。14C1,2,7,8-TCDD溶解于丙酮/植物油中,腹腔暴露。暴露1、2、4、8、12d后取样,肝脏、胆汁、腹腔脂肪等消化制样后用液闪仪测量放射性活度。肝脏和胆汁内的放射性活度同步变化,都是第8d达到峰值后下降。腹腔脂肪内1—2d放射性明显高于随后取样的样品。肝和腹腔脂肪的分布量之比呈现“S”型变化趋势。暴露4d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phase behavior of liquid crystalline in the ternary system of dodecyl dimethyl ammonium hydroxyl propyl sulfonate(DDAHPS)/1-pentanol(C5H11OH)/water deuteron (D2O)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y, H-2 NMR spectroscopy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wo kinds of liquid crystals (the lamellar, and the hexagonal) exist in the liquid crystalline phase region. In this paper, we also use the polarized Raman spectroscopy method to measure the values of the order/disorder parameters and the values of the environment polarity parameters for the samples selected from the liquid crystalline phase region, and compare these two parameters of the samples with those of solid state DDAHPS and liquid state pentan-1-ol.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Chronic exposure to opiates impairs hippocampal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and spatial memory,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main to be elucidated. Given the well known effects of adenosine, an important neuromodulator, on hippocampal neuronal excitability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we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changes in adenosine concentrations on chronic morphine treatment-induced impairment of hippocampal CA1 LTP and spatial memory. We found that chronic treatment in mice with either increasing doses (20-100 mg/kg) of morphine for 7 d or equal daily dose (20 mg/kg) of morphine for 12 d le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hippocampal extracellular adenosine concentrations. Importantly, we found that accumulated adenosine contribu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the hippocampal CA1 LTP and impairment of spatial memory retrieval measured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 Adenosine A(1) receptor antagonist 8-cyclopentyl-1,3-dipropylxanthine significantly reversed chronic morphine-induced impairment of hippocampal CA1 LTP and spatial memory. Likewise, adenosine deaminase, which converts adenosine into the inactive metabolite inosine, restored impaired hippocampal CA1 LTP. We further found that adenosine accumulation was attributable to the alteration of adenosine uptake but not adenosine metabolisms. Bidirectional nucleoside transporters (ENT2) appeared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reduction of adenosine uptake. Changes in PKC-alpha/beta activity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attenuation of the ENT2 function in the short-term (2 h) but not in the long-term (7 d) period after the termination of morphine treatment. This study reveals a potential mechanism by which chronic exposure to morphine leads to impairment of both hippocampal LTP and spatial memory.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以提高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为目的,通过改善发光材料分子的载流子传输平衡、增大分子体积为手段来减小荧光淬灭,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结构的络合物和聚合物。发现了一种合成五配位8-轻基喳琳铝络合物和双核铝8-轻基喳琳络合物的新方法,在分子中引入了电子和空穴传输基团改善了分子的载流子传输平衡,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大体积的分子,提高了材料的发光效率,并系统地研究了分子结构与发光波长和发光效率的关系。主要工作如下:1发现了一种合成五配位8-经基喳琳铝络合物和双核铝8-经基喳琳络合物的新方法,克服了没有2一甲基的空间位阻作用很难形成五配位8-轻基喳琳铝络合物的困难。2合成了五配位2-甲基-8-轻基喳琳铝络合物并引入了具有不同空穴传输能力的第二配体。结果表明,与A 1 q;,相比,2-甲基-8-经基喳琳的引入导致了五配位络合物发光的蓝移,同时具有空穴传输能力的三苯胺基团的引入使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降低。3设计并合成了五配位8-轻基喳琳铝络合物,同时与Alq做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这一系列五配位络合物发射绿色荧光,五配位8-轻基喳琳铝络合物的发光波长主要由第一配体决定。4以五配位2-甲基-8-轻基喳琳铝和五配位8-轻基喳琳铝络合物为发光层制备了双层器件。结果表明,五配位8-经基喳琳铝络合物的电致发光波长主要由第一配体决定,第二配体只起到微弱的调节作用;第一配体对器件的发光效率起决定性的作用,第二配体的结构对络合物器件发光效率的影响在同一系列络合物中表现得非常明显。5从增加分子体积能够减小分子之间聚集,增强荧光效率这一观点出发,合成了具有双核铝的8一TTA-基喳琳络合物Me-DAlqz和PPv-DAlq3,用Me-DAlq,作发光层制备了双层器件,并与Alq_3i和AIMq_3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A 1 q,双层器件中的发光效率比Alq_3器件的性能稍高一些,证明了大体积分子能够增加荧光效率的观点。6合成了含有空穴传输性能的三苯胺基团的嗯二吟配体,并用其合 成了金属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发射蓝色的荧光,与不带三苯胺的德二哇金属络合物在溶液中发基本相同波长的荧光。但在薄膜和单层电致发光器件中,络合物的荧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红移。含三苯胺络合物的单层器件发光效率高于不含三苯胺络合物的单层器件的效率,证实了三苯胺的引入改进了载流子的传输平衡。7合成了系列嗯二哇基团两侧带有蔡环的金属络合物并以这些络合物为发光层制备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果表明,蔡环的引入导致了嗯二哇金属络合物在薄膜状态和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波长比在溶液中的发光波长有了很大的红移。8设计并合成了既具有空穴传输性能又具有电子传输性能的蓝色发光聚合物。用电化学方法证明了它们具有两极性质,表明嗯二哇的引入增加了聚合物的电子传输能力。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聚合物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分子链的运动,分子链的运动又可表征聚合物的结构,而且聚合物的宏观性质又受到它的微观运动的影响。因此有目的地开发各种聚合物材料,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性质,都离不开研究它的微观运动。这就是结构-性能-运动的关系。1,2-聚丁二烯作为一种弹性体,近十几年研究得较多,主要局限在它的链节结构(1,2-链节)与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方面,其目的是为了弥补顺丁橡胶的不足。对于1,2-链节与其分子链的微观运动则研究得较少。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对于1,2-聚丁二烯弹性体的开发和应用无疑是有益的。研究1,2-聚丁二烯的链节结构与其分子链的相互作用,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表征分子链的各种相互作用的参数。聚合物分子链的长程运动,可分为分子链内旋转运动和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其中分子链间相互作用通常用聚合物的内聚能密度表示,分子链内旋转运动决定分子链的柔顺性,而它们二者共同影响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因此实验中首先测定1,2-聚丁二烯的玻璃化温度和内聚能密度,从研究1,2-链节与1,2-聚丁二烯分子链的忌的相互作用和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着手。实验需要的1,2-聚丁二烯样品部分是用丁基锂制备的,也有别人提供的钼体系和铁体系的样品。样品的1,2-链节含量从8%至90%。主要用线膨胀法(还有DSC法及扭摆法)测定了1,2-聚丁二烯的玻璃化温度。不仅发现了1,2-聚丁二烯的玻璃化温度随1,2-链节增多而提高,而且得到了它们在玻璃化转变时的体积膨胀系数。这个系数对于后面研究分子链柔顺性是有用的。聚合物的内聚能密度是其溶解度参数的平方。实验选用特性粘数法测定1,2-聚丁二烯的溶解度参数,其中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溶剂。这方面失败的教训是由于所用的溶剂在化学结构和极性上与聚合物的相差甚大。由于这种限制,测定1,2-聚丁二烯的溶解度参数时,难以找到化学结构和极性合适且溶解度参数又相当的纯溶剂。因此按照溶解度参数理论,配制了不同溶解度参数的环已焓一甲苯混合溶剂,代替部分纯溶剂。测定结果表明,1,2-链节含量为16%的样品,其溶解度参数为8.6([卡/立方厘米]~(1/2)),其余含量较高的样品,都是8.5([卡/立方厘米]~(1/2))。用混合溶剂测定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还是第一资,其可靠性取决于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的准确性。根据溶解度参数理论,我们提出克分子体积相近,且无特殊的相互作用的二元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等于它们各自的溶解度参数按体积分数的加合。环已烷和甲苯的克分子体积分别为108.7和106.8立方厘米,它们的溶解度参数的极性分量S_极 → 0,再假定混合时没有吸热效应,它们二者按体积分数加合的溶解度参数可以定量使用。用时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验证,(1)用克分子体积相差较大(分别为147.4和89.4立方厘米)的正庚焓-苯混合溶剂作为反证;(2)根据特性粘数理论,用Matsuo方程;(3)由三元(溶剂1-溶剂2-聚合物)体系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等,它们都证实了上面提出的混合溶剂测定1,2-聚丁二烯溶解度参数的条件。根据前面的实验结果发现,1,2-链节与1,2-聚丁二烯的玻璃化温度有关,与其内聚能密度基本无关。建么1,2-链节必定与其分子链柔顺性有关。为了更准确地说明1,2-链节对1,2-聚丁二烯分子链柔顺性的影响,需要选择表征分子链柔顺性的参数。聚合物的分子链中相互作用的直观表现是它的分子链柔顺性,而分子链的柔顺性起因于它的链状分子和分子链的内旋转运动。因此我们选用分子链内旋转的参数(内旋转势垒和内旋转异构化能)表征1,2-聚丁二烯分子链的柔顺性。目前文献报道的计算分子链内旋转异构化能的方法,大多数是根据Gibbs-DiMarzio的玻璃化转变理论。这些方法一般都比较复杂。我们提出从聚合物发生玻璃化转变时的温度和体积膨胀系数,计算分子链内旋转异构化能的简便方法。这个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聚合物发生玻璃化转变时的自由体积,对不同结构的聚合物并非常数,其原因在于玻璃化转变时的聚合物体积膨胀系数部分地来自于分子链构象变化的贡献。分子链内旋转引起构象变化时,分子链的内旋转异构化能也相应地变化。因此玻璃化转变时,分子链的构象变化既对聚合物的体积膨胀系数有影响,又与分子链内旋转异构化能有联系,那么此时的聚合物的体积膨胀系数,与单个分子链的内旋转异构化能必然有某种联系。若用Δα·Tg(Δα是随态和玻璃态的体积膨胀系数)表示玻璃化温度Tg下,单个分子链处于能量状态∈的几率,Ng表示相同温度下,分子链中处于相同能量状态中的柔顺链分数,按照统计力学原理得到∈=-K·TgLn((Δα·Tg)/(1-Δα·Tg))。(1)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的研究TCS抗HIV-1的构效关系并对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蛋白工程技术构建14个TCS突变 体,测定各种TCS突变体的细胞毒性和抗HIV恬性。结果活性中心突变体TCSM(120—123)与TcSEl60A/E189A在失 去绝大部分RI活性的同时,也几乎完全失去抗HIV活性。而另一个活性中心突变体TCSRl22G,RI活性下降160 倍,却仍保留一定的抗HIV活性。TCSC末端删除突变体(TCS(2,TCSo和TCScl。)抗HIV活性的下降(1.4—4.8 倍)与其RI活性呈平行下降(1.2—3.3倍);分别在C末端加上末端19个氨基酸延伸肽或KDEL信号肽的突变体 TCscl9。与TQkDEL,虽然保留全部的RI活性,但却几乎完全失去抗HIV活性;TCS抗原决定簇位点突变后对TCS 抗HIV.1括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当在抗原决定簇突变体所引入的Cys残基上加上PEG20K后,这些突变体则显著降 低了抗HIV-1的活性。TCS不能抑制HIV一1进入宿主细胞;对感染细胞和未感染细胞的融合没有抑制作用;TCS 也不能抑制HIV一1 rRT活性;TCS对病毒颗粒的直接杀伤作用不大。结论TCS抗HIV-1活性与其Rl活性显著 相关,但似乎又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TCS C末端氨基酸的突变影响其抗HIV.1活性;在C末端增加KDEL信号肽 序列及19aa尾肽并不能增加其抗HIV活性;抗原决定簇突变体以及PEG20K偶联TCS抗原决定簇突变体体外抗 HIV-1活性下降;抗HIV.1机制可能与对感染细胞的间接作用有关。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AIDS发病率和死亡 率,延长了HIV感染者的生命。但HIV耐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HAART的疗效, 耐药株的产生成为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欧洲、美国的耐药监测技术 规范均推荐在新感染未经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进行原发耐药检测。我国政府 于2003年底出台了艾滋病治疗的“四免一关怀”政策,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 规模的免费抗病毒治疗,监测我国未经抗病毒药物治疗HIV-1感染者中的耐药情 况可以为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和减少耐药毒株出现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HIV 耐药监测指南”,无偿献血者中的HIV-1 感染者,可以认定为HIV 新诊断未治疗人群。分析了云南无偿献血者的血浆和 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研究云南无偿献血人群的耐药状况。 已有实验室血清学方法识别HIV-1 新近感染和长期感染,用BED-CEIA 方 法,在河南、安徽、山西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中检出新近感染人群,进行耐 药基因研究, 对照研究了部分长期感染人群。 样品提取核酸后,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pol 基因区(含蛋白酶 区1~99 氨基酸全长和逆转录酶区1~242 氨基酸)。PCR 产物双脱氧法测序,所 得序列与洛斯阿拉莫斯HIV 核酸序列库(Los Alamos HIV Database)标准株构建系 统进化树分析亚型;用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Stand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分析耐药。 研究发现,云南省2005~2006 年无偿献血者中,有52 例为HIV-1 阳性,其 中49 例血浆和相应的PBMC 样品病毒基因扩增成功。序列分析表明,HIV 病毒 的亚型分布为CRF08_BC (51.0%), CRF07_BC (24.5%), CRF01_AE (20.4%)和B (4.1%);所有样品均未发现蛋白酶抑制剂(PI)耐药基因位点主要突变,只在6 例(11.7%)样品中发现7 例次PI 次要耐药位点突变;另外,在9 例(18.4%)样品中发现10 例次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 耐药突变,1 例(2.0%)发生非核苷类 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 耐药突变;针对具体药物PI/NRTI/NNRTI 均只有1 例 有潜在的低度耐药,临床仍对药物敏感。PBMC 和血浆的病毒耐药没有显著差异。 从河南、安徽、山西27 个VCT 检测点2006~2007 年采集的10310 例样品 中,通过WB 和BED-CEIA 检测出新近感染人群63 例,分析成功50 例血浆样 品;河南VCT 长期感染样品中随机抽样,分析成功19 例样品。分析成功的69 例VCT 样品中,HIV 病毒株的亚型分布分别为B’ (95.7%),CRF01_AE(2.9%)和 C(1.4%)。上诉样品均未检出PI 主要耐药相关突变,只在26 例(37.7%)样品中存 在27 例次PI 次要耐药相关突变;3 例(4.3%)样品出现6 例次NRTI 耐药相关突 变,7 例(10.1%)样品出现8 例次NNRTI 耐药相关突变。通过与斯坦福大学耐药 数据库比对,没有发现针对PI 类药物的临床耐药;但有2 例(2.8%)针对NRTI 类 药物耐药,1 例有M184V 突变导致对拉米夫定(3TC)和氟代拉米夫定(FTC)高度 耐药;1 例样品存在T215Y、M41L、L210W 三重突变位点,对阿巴卡韦(ABC)、 去羟肌苷(ddI)和坦那夫韦(TDF)中度耐药,对齐多夫定(AZT)和司他夫定(d4T)高 度耐药;针对NNRTI 类药物,有3 例(4.3%)毒株有耐药,1 例有K103N 突变导 致对奈韦拉平(NVP)、地拉韦啶(DLV)和依菲韦伦(EFV)的高度耐药;1 例有Y188L 突变导致对NVP 和EFV 的高度耐药;1 例存在K101E 和G190A 双重突变,导 致对NVP 的高度耐药,对DLV、EFV 和依曲韦林(ETR)中度耐药。 比较长期感染和新近感染者之间的亚型和耐药,未发现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河南和安徽未经治疗HIV-1 感染者中耐药处于低流行 状态。亚型分布云南无偿献血者以CRF_BC 为主,河南、安徽VCT 人群以B’ 为主。应持续在未经治疗人群中进行耐药监测。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是一种由247 个氨基酸组成的Ⅰ型核糖 体失活蛋白(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RIP),从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球根中提纯获得。它具有广谱的生物学和药学活性, 包括抗肿瘤、免疫抑制、中期引产以及抗病毒活性。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McGrath 等发现TCS 可以抑制HIV-1 在急性感染的T 淋巴细胞和慢性感染的 巨噬细胞中的复制,从而引起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但迄今为止,其抗HIV-1 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我们实验室对TCS 的免疫毒理作用和抗HIV-1 作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 前期工作显示TCS 对HIV-1 的直接作用并不明显,但对于HIV-1 感染细胞却 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提示TCS 可能通过作用于宿主细胞来发挥其抗HIV-1 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从细胞方面着手,对TCS 选择性杀伤HIV-1 感染细 胞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MTT 法检测发现,相同条件下,TCS 对于H9/HIV-1IIIB 细胞的毒性远远大于其对正常H9 细胞的毒性。其次,流式 细胞仪检测亚二倍体小峰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片断化DNA 的实验证实了 TCS 对H9/HIV-1IIIB 的细胞杀伤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流式细胞仪 的结果显示TCS 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较多的H9/HIV-1IIIB 细胞凋亡,25μ g/mlTCS 作用24h 时,有8.4%的H9 细胞凋亡,而H9/HIV-1IIIB 细胞的凋亡率 则达到24.5%;随着作用浓度的降低,这种差异也在缩小。阳性对照D-Sorbitol 对两种细胞的凋亡率没有明显差别,约为25%。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进一 步证实了这种推测,相同条件下,TCS 诱导H9/HIV-1IIIB 细胞出现更多的DNA 片断化。 TCS 可以选择性的诱导H9/HIV-1IIIB 细胞凋亡,为了进行更深入的机制研 究,我们建立了另外一株HIV-1 慢性感染细胞系,HIV-1 慢性感染的Jurkat 细胞系(Jurkat/HIV-1ⅢB)来验证TCS的作用。发现相同条件下,TCS可以诱 导同等程度的Jurkat/HIV-1ⅢB和Jurkat 细胞凋亡,25μg/mlTCS作用24h 时, 分别有21.08%的Jurkat 细胞和27.27%的Jurkat/HIV-1IIIB 细胞凋亡。以上的结 果说明HIV-1 感染H9 细胞后增强了感染细胞对TCS 的敏感性,而HIV-1 感 染Jurkat 细胞后并不影响其对TCS 的敏感性。根据细胞凋亡途径中是否依赖 线粒体的参与可以将细胞分成TypeⅠ和TypeⅡ两种类型,H9 细胞采取的是 线粒体非依赖性的TypeⅠ型凋亡途径,而Jurkat 细胞则采取线粒体依赖性的 TypeⅡ型凋亡途径。由于Jurkat 细胞对TCS 诱导的凋亡更加敏感,我们推测 HIV-1 感染H9 细胞后,诱导了细胞凋亡途径由TypeⅠ向TypeⅡ型转变。为 此,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TCS 对凋亡细胞内的线粒体膜电位及 caspase-8 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H9/HIV-1IIIB、Jurkat 和Jurkat/HIV-1IIIB 细胞对TCS 诱导的凋亡具有相同程度的敏感性,并且伴随着细胞线粒体膜电 位的耗散和caspase-8 蛋白酶的活化;而相同情况下,TCS 对H9 细胞的影响 则很微弱。由此,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即HIV-1 感染H9 细胞后,通过 改变细胞内的某些信号,使H9/HIV-1ⅢB细胞的性状更加倾向于Type Ⅱ型细 胞,从而增强其对于TCS 的敏感性.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是从葫芦科植物括楼(TrichosanthesKiriloii)球根中提取的一种由247个氨基酸组成的I型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Protein,RIP)。TCS具有广谱的生物学和药学活性,包括抗肿瘤、免疫抑制、中期引产以及抗病毒活性,TCS还具有抗白血病和淋巴瘤的作用。TCS能够抑制HI卜1在急性感染的T淋巴细胞和慢性感染的巨噬细胞中的复制。TCS抗HIV的机制还不清楚,一般认为与R1(RibosolneInactivating)活性有关。TCS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它在抗HIV/AIDS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人们期望通过改造或修饰,在保留TCS抗HIV活性的同时,降低其神经毒副作用及所引起的变态反应。因此,研究TCS的抗HIV-1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有利于拓宽TCS的临床应用适应症,也对RIP类化合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论文在实验室己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TCS抗HIV-1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进一步研究。首先,采用MTT比色法检侧TcS对人T淋巴细胞系C8166、HIV-1慢性感染细胞系H9/HIV-1IIIB细胞毒性作用以及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了TCs对刺激转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jralBloodMononuclearCen,PBMC)的细胞毒性作用;以合胞体形成抑制实验检测了TCS对实验株HIV-1ms诱导C8166细胞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以捕捉HIV-1p24抗原ELISA方法检测TCS对实验.株HIV-1IIIB在急性感染C8166,细胞和慢性感染Hg细胞中复制的抑制作用、临床分离株HIV-1KMO18在PBMC中复制的抑制作用、耐药株HIV-174v在C8166细胞中复制的抑制作用。其次,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了TCS对HIV-IIIB吸附和融合宿主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了TCS脱HIV-IRNA腺嘿呤作用;另外还检测了TCS对病毒颗粒的直接杀伤作用、TCS对HIV感染和未感染细胞融合的抑制以及对HIV重组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后,利用以蛋白工程技术构建的14个TCD突变体研究其抗HIV的构效关系,其中活性中心突变体:结果表明,TCS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实验株HIV-1mB在C8166细胞中的复制和HIV-1ms诱导宿主细胞的病变作用,还能抑制临床分离株HIV-1KM018在PMBC中的复制和耐药株HIV-174v在C8166细胞中的复制,但TCS对HIV-1在慢性感染H9细胞中的复制无直接抑制作用。TCS不能抑制HIV-1进入宿主细胞;对感染细胞和未感染细胞的融合没有抑制作用;TCS也不能抑制HIV-1重组逆转录酶活性;TCS对病毒颗粒的直接杀伤作用不大;但TCS能够使裸露的HIV-1RNA脱腺漂呤,可能TCS的脱缥岭活性或其它酶活性直接损伤病毒或者病毒感染细胞的核酸,而胞质腺嗦岭含量的增高则可以导致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细胞色素C的释放、活性氧的增加和抗凋亡因子表达的下降,结果使感染细胞更多的凋亡,这可能是TCS抗HIV的一个机制。结果也表明,活性中心突变体TCSM(120-123)与TCSE160A/E189A,在失去绝大部分R工活"性的同时,也几乎完全失去抗HIV活性。、而另一个活性中心突变体TCSR122G,RI活性下降1的倍,却仍保留一定的抗HIV活性。TcSC末端删除突变体(TCSC2,TCSC4和TCSC14)抗HIV活性的下降(1.4-4.8倍)与其R1活性呈平行下降(1.2-3.3倍)。这些结果表明TCS抗HIV-1活性与其R1活性显著相关,但似乎又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因为我们发现二个分别在C末端加上末端19个氨基酸延伸肤或KDEL信号肤的突变体TCS饥触与TCSKDEL,虽然保留全部的RI活性,但却几乎完全失去抗HIV活性,表明有其它机制介入了TCS的抗HIV-1活性。TCS抗原决定簇位点突变后对TCS抗HIV-1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当在抗原决定簇突变体所引入的Cys残基上加上PEG漱后,这些突变体则显著降低了抗HIV-1的活性。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1、喜树碱类衍生物抗HIV构效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 喜树碱为传统的抗肿瘤药物。本研究对经过化学结构修饰的喜树碱类衍生物进行抗HIV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抗HIV构效关系。 我们对喜树碱类衍生物A系列化合物A1(喜树碱)、A2(10-羟基喜树碱)及A3(7-羟基喜树碱)进行了抗HIV活性检测。化合物A1和A3有较好的抗HIV-1和抗HIV-2活性,化合物A2没有显示抗HIV活性。表明化合物A1的C-10位上-OH基团修饰可能会降低抗HIV活性,化合物A1的C-7位上-CH2OH基团修饰和C-20位-CH3缺失可能会提高其抗HIV活性。对化合物A3和A1的抗HIV机制研究发现:二者对整合酶有一定的结合活性,对慢性感染H9/HIV-1ⅢB 和Jurkat/HIV-1ⅢB细胞中病毒复制没有抑制活性、不能阻断H9/HIV-1ⅢB与正常细胞间的融合,对重组的HIV-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没有抑制活性。化合物A1和A3不具有选择性杀伤HIV-1ⅢB慢性感染的H9和Jurkat细胞系的作用。进一步进行化合物A3诱导 H9和H9/HIV-1ⅢB、Jurkat和Jurkat/HIV-1ⅢB的凋亡实验显示,化合物A3诱导感染HIV-1ⅢB和未感染病毒细胞的凋亡没有选择性。据此我们初步认为化合物A3和A1的抗HIV作用可能与抑制整合酶活性有关,该化合物可能还作用于其它靶点。 喜树碱类衍生物B系列中化合物B1为20(S)-O - [-O-( 1'-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丁二酸)]-20-喜树碱酯,化合物B2为20(S)-O - [-N-( 1'-氧基-2',2',6',6'-四甲基-1',2',5',6'-四氢吡啶酰胺)-4'-丙氨酸)]-20-喜树碱酯)。我们对化合物B1和B2进行了抗HIV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化合物B2有较好的抗HIV-1和抗HIV-21、喜树碱类衍生物抗HIV构效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 喜树碱为传统的抗肿瘤药物。本研究对经过化学结构修饰的喜树碱类衍生物进行抗HIV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抗HIV构效关系。 我们对喜树碱类衍生物A系列化合物A1(喜树碱)、A2(10-羟基喜树碱)及A3(7-羟基喜树碱)进行了抗HIV活性检测。化合物A1和A3有较好的抗HIV-1和抗HIV-2活性,化合物A2没有显示抗HIV活性。表明化合物A1的C-10位上-OH基团修饰可能会降低抗HIV活性,化合物A1的C-7位上-CH2OH基团修饰和C-20位-CH3缺失可能会提高其抗HIV活性。对化合物A3和A1的抗HIV机制研究发现:二者对整合酶有一定的结合活性,对慢性感染H9/HIV-1ⅢB 和Jurkat/HIV-1ⅢB细胞中病毒复制没有抑制活性、不能阻断H9/HIV-1ⅢB与正常细胞间的融合,对重组的HIV-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没有抑制活性。化合物A1和A3不具有选择性杀伤HIV-1ⅢB慢性感染的H9和Jurkat细胞系的作用。进一步进行化合物A3诱导 H9和H9/HIV-1ⅢB、Jurkat和Jurkat/HIV-1ⅢB的凋亡实验显示,化合物A3诱导感染HIV-1ⅢB和未感染病毒细胞的凋亡没有选择性。据此我们初步认为化合物A3和A1的抗HIV作用可能与抑制整合酶活性有关,该化合物可能还作用于其它靶点。 喜树碱类衍生物B系列中化合物B1为20(S)-O - [-O-( 1'-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丁二酸)]-20-喜树碱酯,化合物B2为20(S)-O - [-N-( 1'-氧基-2',2',6',6'-四甲基-1',2',5',6'-四氢吡啶酰胺)-4'-丙氨酸)]-20-喜树碱酯)。我们对化合物B1和B2进行了抗HIV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化合物B2有较好的抗HIV-1和抗HIV-2活性,而化合物B1的抗HIV活性差。表明化合物B1的C-4’位-CH2被-NH取代,同时C-3’位-CH3修饰可能会提高其抗HIV活性。对化合物B2的抗HIV机制研究发现,化合物B2对慢性感染H9/HIV-1ⅢB细胞中病毒复制没有抑制活性、不能阻断H9/HIV-1ⅢB与正常细胞间的融合,对HIV-1蛋白酶、重组的HIV-1逆转录酶及整合酶没有抑制活性。化合物B2不具有选择性杀伤HIV-1ⅢB慢性感染的H9细胞系的作用。化合物B2抗HIV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2、HIV/AIDS患者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及性病患者的HIV感染状况分析 疱疹病毒是AIDS患者合并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引起人类疾病的8种疱疹病毒与HIV感染及AIDS进展、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密切相关。为了解HIV/AIDS患者人类8型疱疹病毒感染状况,我们检测了30例AIDS患者、40例HIV携带者及70例正常对照的液标本中8型疱疹病毒感染状况。采用ELISA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巨细胞病毒(CMV);采用PCR法检测EB病毒(EBV)、疱疹病毒6型(HHV-6)、疱疹病毒7型(HHV-7)及疱疹病毒8型(HHV-8)。结果显示,HIV/AIDS患者中HSV-1、HSV-2、VZV、CMV、HHV-6、HHV-8 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其中AIDS患者VZV感染率与HIV携带者有显著性差异;在AIDS患者中多种疱疹病毒共感染普遍存在,必须重视HIV/AIDS患者合并疱疹病毒感染的防治。 性病可促进HIV的传播,了解性病患者的HIV感染状况及临床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自愿接受HIV咨询检测的基础上,对临床确诊的412例性病患者进行HIV-1/2抗体检测,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412例性病患者的HIV检出率为2.9%。性病患者中检出HIV阳性率依次为:尖锐湿疣(6.2%)、生殖器疱疹(4.2%)、梅毒(3.4%)、淋病(1.5%)及非淋菌性尿道炎(1.0%)。83.3%合并感染HIV的性病患者存在多性伴,商业性行为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极低现象。感染HIV的尖锐湿疣及生殖器疱疹患者以频繁复发为突出表现,1例合并感染HIV的梅毒患者半年即进展为神经梅毒。性病患者是HIV感染的重要高危人群,危险性行为是其感染HIV和其它性病的主要原因,应该加强性病患者的HIV检测。对临床上频繁复发的尖锐湿疣及生殖器疱疹患者、快速进展的梅毒患者应高度怀疑合并HIV感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