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resultados para 6,9,12,15-Hexadecatetraenoic acid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牡丹复合体属芍药属(Paconia)牡丹组(Sect. Moutan).原有6个种名,包括花壬 牡丹、名贵野生花卉紫斑牡丹,著名中药牡丹皮原植物,野生种类为我国特有,仅分 布在以秦岭为中心的较小区域.本研究从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甘肃共采集14 个居群(包括复合体不同类型).通过野外居群调查、样方研究,移栽实验,以及细 胞学观察、孢粉学观察分析、种子蛋白和DNA水平多样性的探索性的工作,并结合 聚类分析方法,对牡丹复合体进行了分类学和保护生物学两方面的研究,主要结论 为: 1.本复合体为多年生木本植物,生长缓慢,在天然状况下,从种子播种到开花结实长达7年.枝条通常具隔年开花习性.严格单花顶生,花期短(5-10天).雄蕊先熟,以异花传粉为主(主要传粉者有甲虫和野蜂).自交亲和,甲虫在传粉过程中常常破坏心皮和胚珠.胚珠败育比例很高,紫斑牡丹50%.其它类群达90%. 2.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本复合体种子属正统种子,但种子衰变快.种子萌发时间长,一般的化学及物理处理对种子萌发无明显促进作用,种子具上胚轴休眠特性.打破休眠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胚根长足3 cm.二是10℃左右的低温或GA3处理,野生紫斑牡丹种子较大,复合体其它野生类群种子较小.野生牡丹的种子活力相当低,萌发时间更长. 3.样方的调查统计表明,稷山和永济两地区的矮牡丹株数一龄级分布规律是2—5年生个体最多,随年龄级的增加,个体数目减少.居群呈增长趋势.紫斑牡丹株数一龄级分布规律是青壮年时期个体数目多,幼年时间和老年时期个体数目少,居群呈衰退的趋势,这与其本身繁殖方式和人为破坏程度相关. 4.对13个居群花粉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本复合体紫斑牡丹(P. rockii)为粗网纹,网眼大,其它类群为细网纹、网眼小. 5.通过18个居群的核型分析并结合前人工作,发现本复合体染色体数目稳定2n =10.核型差别不大,野生类群和栽培品种间有一定分化,但总体上核型多样性比较贫乏.通过8个居群C带研究,发现带纹很少,但多样性很丰富.8个居群表现出7种带型. 6.种子蛋白和DNA水平多样性的初步研究,发现复合体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但多样性的分布对类群的划分帮助不大,有待进一步研究. 7.通过形态性状分析发现产自各地区矮牡丹、河南粉花类型、神农架红花类型具根出条现象,并以此为主要繁殖方式,紫斑牡丹无此现象.神农架红花类型植株矮小,复合体其它类群较高.产自各地区的矮牡丹和神农架红花类型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数目多为9.矮牡丹顶生小叶具浅裂、中裂或深裂,裂片具齿,神农架红花类型顶生小叶仅具浅裂或齿(全缘).河南粉花类型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数目12-15.紫斑类型叶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小叶数目15-40.小叶分裂方式分两种类型,秦岭西部居群以浅裂、全缘为主,东部居群以中裂或深裂为主,裂片具齿.神农架红花类型花为平展型、较小,其它地区花杯状、较大.花盘有二种类型.紫斑类群花盘黄色或白色.1/2-4/5包被心皮,心皮被稀疏长柔毛,其它类群花盘紫红色,全包心皮,心皮密被短硬毛.根据形态性状分析.并结合细胞学、孢粉学和地理分布研究,对复合体做如下处理:(l)把神农架红花类型做为新种处理P.quii Y.L.Pei et Hong.(2)保留P.rockii(S.G.Haw et L.A. Lanener)T.Hong ct J.J.Li和P.ostii T.Hong et J.X. Zhang.前者进一步分成二亚种:subsp. rockii和subsp. lanceolata Y.L.Pei et Hong(新亚种).后者包括河南粉花类型,中药丹皮原植物.(3)保留P.suffruticosa Andr.种内分二亚种:subsp. suffruticosa和subsp. spontanea (Rehd.)S.G. Haw et L.A, Lauener. (4)废弃P.papaveracea Andr.和P.jishanensis T.Hong et W.Z.Zhao (5)P.yanancnsis T.Hong et M.R.Li作为存疑种处理. 8.通过上述研究对野生牡丹濒危原因加以分析,认为致濒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和种子萌发和传粉特点等生物学特性造成,但以前者为主,建议应广泛开展各个层次多样性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奠定基础。
Resumo:
脂肪酸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具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亦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脂肪酸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既是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需要,又具巨大的经济价值。多形汉逊氏酵母(Hansenula polymorpha)是一种甲基嗜热酵母,能合成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是研究脂肪酸生物合成的理想材料之一。为阐明多形汉逊氏酵母细胞中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关键步骤、调节机理,并利用此系统生产有用脂肪酸,我们开展了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研究。 以P. angusta IFO 1475的P-OLE1基因为探针,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在亲缘关系很近的不同种类的甲基嗜热酵母如H. pofymorpha、Pichia angusta、P. pastoris、P. methanolica和Candida boMinii中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结构多形性。 构建了H. polymorpha CBS 1976染色体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座位的限制性酶切图谱,进而分离了3.4 kb BamHI-XhoI基因片段并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个片段含1个与已克隆的酵母Δ5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高度同源的、由1353 bp组成的ORF。推导的H-OLE1多肽具脂肪酸去饱和酶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含2个结构域:1个位于N一端、含3个保守的组氨酸簇、具催化功能,另1个位于C-端、参与脱饱和反应中电子传递、类似细胞色素b5。将这个序列申报DDBJ,获得Accession number为:AB024576,推导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Accession number为:BAA75902。 为验证H-OLE1基因的功能,建立了多形汉逊氏酵母DNA电穿孔实验系统,进行了遗传互补测验。发现完整的H-OLE1基因可互补缺乏Δ59-脂肪酸去饱和酶活性的多形汉逊氏酵母营养缺陷型fadl突变体,却不能互补相应的酿酒酵母olel突变体,而由酿酒酵母GAP表达框架和H-OLE1 ORF组成的嵌合基因可互补上述olel突变体。说明H-OLE1基因编码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多形汉逊氏酵母的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和酿酒酵母的脂肪酸脱饱和系统相亲和,而H-OLE1基因的启动子在异源细胞中没有活性。 为研究H-OLE1基因的转录及其调节规律,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找到了可在研究多形汉逊氏酵母基因表达时用作内标的GAP基因。Northern杂交发现,H-OLE1基因在细胞中以较低水平表达,产生1.5 kb的转录子;基因表达略受不饱和脂肪酸的抑制;在多形汉逊氏酵母HOLE1基因的转录调节中,Choi等在酿酒酵母OLE1基因中发现的脂肪酸调节元件FAR可能不是关键的。 利用基因敲除技术,通过转化H-OLE1∷S-LEU2线性DNA到多形汉逊氏酵母二倍体细胞(fadl/FADl)中,首次构建了多形汉逊氏酵母H-OLE1基因的破坏株。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破坏株细胞中线性DNA定位串联多拷贝整合到染色体中并置换了fadl突变部位。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ΔH-OLE1破坏株、fadl-2突变株、野生型菌株及含H-OLE1基因转化子的细胞总脂肪酸,发现多形汉逊氏酵母细胞中除18:0→18:1(Δ9)→18:2(Δ9,12)→18:3(Δ9,12,15)这个脂肪酸去饱和主路外,还可能存在其它几个脱饱和反应与延长反应,如16:1(Δ9)→16:2(Δ9,12)→18:2(Δ11,14);16:1(Δ9)→18:1(Δ11)→18:2(Δ11,15)等。 近年维管组织分化研究进展迅速,取得大量可喜结果,也存在许多不足,如细胞分化调节机理,特别是激素诱导的分子机理研究比较薄弱。为建立研究维管组织分化的理想系统,研究嫁接体发育的激素调节机制,在Parkinson和Yeoman发明的离体茎段嫁接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激素对嫁接体发育特别是维管组织分化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用试管苗对黄瓜离体茎段自体嫁接、亲和性的黄瓜/黑籽南瓜与不亲和性的黄瓜/绿豆离体茎段嫁接组合进行研究,建立了嫁接过程简单、污染率低的试管苗离体茎段嫁接系统。利用往培养基中添加或不加植物激素研究嫁接体发育,发现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可使亲和的嫁接体难以形成贯通砧木和接穗的维管束桥,也可诱导非亲和性的嫁接体产生维管束桥。初步研究证明利用植物激素可以克服嫁接不亲和性,这一结果是嫁接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对揭示嫁接亲和性机制具重要意义。由于黄瓜绿豆嫁接组合中,砧木绿豆是可以固氮的豆科植物,研究结果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详细地研究了外源IAA和玉米素(ZT)对黄瓜自体嫁接系统中维管束桥形成时间和数目特别是贯通砧木和接穗的管状分子数的影响。当砧木和接穗培养基中都没有添加植物激素时,嫁接接合部难以产生维管束桥,也难以产生贯通的管状分子。当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时,维管束桥数和贯通的管状分子数随激素浓度和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本实验的最佳激素条件是:在接穗培养基中加IAA 1.0 mg/L和ZT 0.25 mg/L,在砧木培养基中加ZT 0.25 mg/L。研究表明在试管苗离体茎段自体嫁接系统中,外源激素是嫁接成功的必要条件。试管苗离体茎段嫁接系统是一个理想的研究植物维管组织分化的新系统。 通过对嫁接体发育期接合部及嫁接体各部分IAA、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Z+ZR)的ELISA分析,发现嫁接接合部维管束的再生受IAA和Z+ZR含量的共同调节;连接接穗和砧木维管束桥的分化比维管束的网联要求更高的IAA水平及LAA(Z+ZR)比率。 上述结果为利用嫁接系统研究维管组织分化机理奠定了基础,使进一步研究嫁接体发育的激素调节机理成为可能。
Resumo:
光合膜上包含有捕光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所必需的四类跨膜蛋白复合体,即PSII、PSI、Cytb6f和ATP合成酶,其中PSI利用吸收的光能诱导电子从膜内侧的PC传递至相对一侧的铁氧还蛋白,被还原的铁氧还蛋白在FNR(Fd-NADP+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生成NADPH,因此关于PSI的研究是光合作用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为了进一步阐明PSI的结构和功能,本论文分别研究了热对PSI的影响和光诱导的PSI核心复合物(CPI)的积累过程: 1.以菠菜PSI颗粒为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对PSI复合物的降解和失活作用; 2.以衣藻叶绿素暗合成突变体y-1为材料研究了类囊体膜形成过程(即光诱导的转绿过程)中PSI中CPI的变化。另外,由于膜脂在光合作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本论文还研究了y-1突变体转绿过程中光合膜脂、脂肪酸的变化。 一.应用光谱学、氧电极和变性电泳等技术研究了高温(25oC~80oC)对PSI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 在热处理过程中,683nm组分(主要归属于LHCI)的吸收峰强度有显著的下降并发生峰位蓝移现象,显示该组分对热处理最敏感,首先遭到破坏。 2. 77K荧光显示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728 nm处的峰强和峰位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F728-F720和F680的比率下降,说明热处理抑制了LHCI 680向LHCI 730以及反应中心的能量传递。 3. SDS-PAGE显示PSI核心蛋白PsaA/B亚基以及LHCI亚基在热处理情况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和聚合。为了能够显著地观察到热处理对PSI多肽降解的影响,实验采用了更高的温度处理方法,结果显示,90oC、100oC时PsaA/B亚基完全降解,而LHCI亚基仍有少量存在,说明PSI核心蛋白PsaA/B比LHCI亚基具有更高的热敏感性。 4. 推测热处理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机制是,捕光天线首先从PSI反应中心分离,随后发生了反应中心光化学反应的抑制,直至最后多肽的严重降解。 5.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PSI蛋白二级结构的研究显示,PSI颗粒在60oC以上时发生了明显的蛋白构象变化,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构象的变化越来越大,表明PSI蛋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热变性温度,PSI蛋白酰胺I带(1700~1600 cm-1)二级结构的解析表明热处理过程中二级结构的主要变化是α-helical的下降和β-sheet的增加。 6. 利用CD光谱技术研究了热处理对PSI色素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破坏了PSI色素蛋白复合物中色素的蛋白微环境,归属于LHCI的Chlb(645 nm处组分)在较低的温度处理条件下(25~60oC)蛋白微环境即发生破坏;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70和80 oC),478 nm处(主要归属于LHCI的Chlb)和498 nm(归属于类胡萝卜素)处的CD信号强度快速下降,说明在高温条件下LHCI比核心复合物更敏感。 7. 研究发现,PSI的摄氧活性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70oC时几乎完全失去摄氧能力,表明70oC时PSI复合物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可能是由于热处理过程中色素的蛋白微环境以及蛋白结构尤其是PSI核心蛋白PsaA/B中跨膜α-helix的构象发生了严重的变化。 二.主要运用温和电泳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了暗培养4天(脱绿)的y-1突变体在光照诱发的转绿过程中PSI的核心色素蛋白复合物(CPI)及其叶绿素脱辅基蛋白PsaA/B的变化。 1. 暗培养4天的衣藻脱绿细胞中,PSI的主要色素蛋白复合物-CPI完全缺失,然而核心多肽PsaA/B仍有一定量的积累,同时检测不到P700的含量。 2. 当脱绿的y-1细胞转移至光照下时,伴随着叶绿素的合成,色素蛋白复合物CPI和PsaA/B脱辅基蛋白的合成也逐渐达到正常水平,说明叶绿素和PsaA/B蛋白进行组装并形成了具有功能的PSI反应中心,P700含量也得到了恢复。 3. 实验证明了光照是形成光合系统色素蛋白复合物的重要前提。同时发现,叶绿体基因编码的PSI核心多肽PsaA/B能够在暗条件下合成。而根据资料(Berends et al.,1987)报道,在豌豆、大麦的黄化体中不能合成PsaA/B蛋白,这可能是由于在脱绿的y-1细胞中叶绿体仍然具有相对完整的大小和形状,而在叶绿体的被膜上定位着多种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系统。 三. 利用薄层层析及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转绿期间y-1突变体光合膜脂和脂肪酸组成的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 光照能够促进各种脂的积累并影响脂的组成,同时有利于脂肪酸脱饱和酶的激活。MGDG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明显升高,表现为16:0及18:1的下降,以及16:4,18:2和18:3(9,12,15)等的升高,说明光照促进了MGDG sn-2位的16:0脱饱和为16:4以及sn-1位的18:1脱饱和为18:3,也说明MGDG是脂肪酸脱饱和的重要底物。 2. 已有的资料(Ohnishi和Yamada,1980;1983)指出PG及其sn-2位的16:1(3t)的合成是光依赖的,而本实验中,在衣藻的黄化细胞中含有相当量的PG及其特有的16:1(3t)(22.80%),且转绿过程中变化并不十分显著。这可能是由于黄化的y-1细胞中叶绿体的形状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说明叶绿体被膜上的相应酶系统才是PG合成的必需因素。 3. 相比于脱绿的y-1细胞,光照12小时后,各种脂中18:2的百分含量有显著的增加,这来源于18:2是脂肪酸脱饱和的重要中间产物。
Resumo:
摘要 "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 Born. Et Flah.),俗名发菜,是生长于干旱、半干旱土壤表面的陆生蓝藻,具有极强的抗旱能力。发菜光合作用方面的研究大多处于整体细胞水平,且研究手段非常有限。本实验对发菜光合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发菜在干湿交替过程中能量传递的变化情况。 叶绿素和藻胆素是发菜细胞中两种主要的光合色素。发菜复水后光合活性完全恢复时,在室温(20℃)或低温(77K)下,其绝大部分的荧光是由于藻胆素被激发而产生。在室温下,大部分荧光来自藻胆体;当叶绿素被激发后,产生的荧光非常微弱。在低温下,藻胆素被激发后,荧光发射光谱中可分辨出藻胆蛋白、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发射峰;叶绿素被激发后,荧光发射光谱包括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荧光。相比之下,室温荧光发射光谱不适于用做发菜细胞光合作用方面的研究。 我们设计了一种新方法,从野生发菜细胞中分离得到类囊体膜及细胞质膜,并对其性质进行分析。发菜细胞外复杂的胶质结构使得现有破碎其它蓝藻细胞的方法无法破碎发菜细胞。通过实验发现,联合使用细胞破碎仪和毛地黄皂甙(0.3%)可有效破碎发菜细胞;并且毛地黄皂甙在低浓度下(≦0.5%),对色素与蛋白的结合不会造成破坏作用。随后,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将细胞质膜与类囊体膜分离。发菜类囊体膜的光谱性质与其它蓝藻相似。细胞质膜除结合有类胡萝卜素外,还结合有少量叶绿素前体。类囊体膜和细胞质膜膜脂及脂肪酸组成相似。其中,十六碳烯酸[16:1(9)]和亚麻酸[18:3(9,12,15)]是含量最高的两种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和发菜极强的抗旱能力有关。 我们首次对发菜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藻胆体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发菜藻胆体为“3核+6杆”的半圆盘结构。组成藻胆体的藻胆蛋白包括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两个藻蓝蛋白六聚体通过连接肽组成藻胆体的“杆”结构。在“杆”结构中等量分布着两条连接肽(分子量分别为29kDa和34kDa)为杆连接肽和核杆连接肽。而“核”结构中核膜连接肽的分子量为103kDa。 发菜在无霜期,几乎每天经历一次复水-干燥过程:夜间的结露使发菜在黑暗中复水,而清晨太阳升起后,在光照下迅速失水进入休眠状态。我们研究了发菜在黑暗中的复水过程及在光照下失水过程中藻胆体与光系统能量传递的变化情况。发菜在黑暗中复水后,光系统Ⅱ活性无法恢复。藻胆体内及藻胆体与光系统Ⅰ的能量传递在5分钟内恢复;而藻胆体与光系统Ⅱ的能量传递只能部分恢复。我们设想,发菜在复水过程中通过双扳机-水和光-控制光合活性的恢复,以及在黑暗中部分恢复藻胆体与光系统Ⅱ的能量传递,将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与通过光合作用储备尽可能多的化学能-这两个生存策略有机的结合起来。发菜在光照下的失水过程中,光合活性在含水量降至90%前基本保持稳定,随后迅速下降。而在含水量达到150%后,藻胆体内的能量传递便开始受到抑制,并且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该抑制现象逐步加剧。这样,发菜在干燥过程中,通过抑制藻胆体内的能量传递,减少了传递到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能量,从而避免了在光合活性下降过程中过剩光能对光系统Ⅱ产生的破坏作用。"
Resumo:
W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 the shell effect on the stabilization processes following the multi-electron transfer in slow collisions of Arq+-Ar (q = 6-9, It) The relative cross-section ratios of multi-electron transfer and of the subsequent stabilization with respect to single-electron capture are measured meanwhile compared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predicted by the classical over-barrier model. Our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ulti-electron transfer is dominant when the projectile charge is large and the subsequent stabilization shows a dramatic variation if the projectile L-shell configuration becomes open. It shows that the subsequent stabilization processes of multiply excited scattering ions have a strong dependence on the projectile shell. (C) 2010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sumo:
选用盘径为5 cm和15 cm的盘式吸渗仪,对杨凌土(粘土)和神木砂黄土(砂壤土)两种质地的土壤在0、-3、-6、-9-、12 cm水头5种负压下进行了室内吸渗实验,分析了不同盘径和负压对累积吸渗量的影响;并选用4种吸渗率公式对这两种质地土壤吸渗率进行了计算,以Vandervaere法为参考方法对该4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土壤5 cm盘径下的累积吸渗量均大于15 cm盘径下的累积吸渗量,砂黄土累积吸渗量大于相同负压下土累积吸渗量;在4种吸渗率计算方法中,无论土还是砂黄土,Haverkamp公式所得吸渗率值与参考方法最接近。
Resumo:
探讨新型可降解材料聚己内酯(PCL)生物体内的降解性质。方法采用重量、分子量以及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热力学性质等指标,观察植入兔背部肌肉中3、6、9、12周的聚己内酯材料的降解性能。结果材料在植入12周时,重量变化不明显,分子量下降不到15%,材料弯曲强度由植入前的(30.52±2.94)mPa变化为(31.96±1.33)mPa;弯曲模量由植入前的(242.32±16.06)mPa变化为(231.05±23.30)mPa;超微形态及热力学性质改变也比较缓慢。结论PCL降解速度慢,初始强度高、力学强度持续时间长,更适于作为骨折内固定物的生物材料。
Resumo:
无水碳酸钾存在下6-氯-5,12-萘并萘醌与4-羟基偶氮苯在干燥DMF中反应的主要产物在某些反应条件下不是6[4-(苯基偶氮基)苯氧基]-5,12-萘并萘醌(1)。该未知反应产物2经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证实是6-(N,N-二甲氨基)-5,12-萘并萘醌。本文对化合物2的~1H-和~(13)C化学位移、偶合信息和结构作了详细归属,并推测其反应进程,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是由化合物1与溶剂DMF反应生成。
Resumo:
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 Hansen)作为目前已开发利用的6种主要磷虾资源之一,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北部及其临近近岸海域。在黄海,太平洋磷虾是黄海海洋生态系统中大型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和重要功能群的组成种类,它还是黄海生态系统中鱼类等上层营养级生物的重要饵料。太平洋磷虾的种群组成以及数量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黄海经济鱼类的资源动态,从而影响到整个黄海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 本论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II)——“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06021号——“黄、东海太平洋磷虾种群补充机制研究”,在2006年4月到2007年8月的八个黄海调查航次中,通过网采固定样品和现场培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海海域太平洋磷虾的种群生态分布和补充、繁殖和发育策略、以及成体的摄食、代谢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 种群生态分布:本文根据2006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两次黄海大面调查和2006年9月-2007年8月六次黄海断面调查所获得的样品,研究了太平洋磷虾在南黄海的种群生态分布和补充机制,并探讨了其生态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春季,南黄海太平洋磷虾种群主要分布在33 °N-36 °N、50 m-75 m等深线之间的海域,种群总丰度(不包括卵)为152.90 ind. m-3,卵丰度非常高,成体丰度较低,仅占种群总数量的8.72%。调查海域的平均成体丰度为0.35 ind. m-3。种群组成以幼体为主,占到种群的90.85%。春季是太平洋磷虾种群补充的高峰期。秋季,种群主要分布在黄海冷水团海域,种群总丰度(不包括卵)为335.38 ind. m-3,成体丰度显著高于春季,调查海区成体的平均丰度为7.73 ind. m-3。成体和未成体以99.5%的总比例在种群中占绝对数量优势,卵和幼体都非常少。秋季太平洋磷虾种群处于稳定期。春季成体的体长显著大于秋季,春季成体全长以13-18 mm为主,而秋季成体的全长主要是9-13 mm。 春季,太平洋磷虾成体具有昼夜垂直迁移行为,白天主要停留在底层水域,夜间少部分成体会上升到中上层水域,但是大部分成体仍然停留在深层。幼体从C3期开始就具有一定昼夜垂直迁移行为,F2—F5期幼体的昼夜垂直迁移行为已经非常明显。由于从表层到底层叶绿素a浓度逐渐降低,因此,太平洋磷虾的昼夜垂直迁移行为可能与摄食有关。 太平洋磷虾成体的分布是与海水温度紧密相关,南黄海太平洋磷虾成体比较适宜生活的水温是8-16 °C。春、冬季水温较低,成体分布范围较广。夏、秋季表层水温急剧升高到20 °C以上,太平洋磷虾成体主要分布在黄海冷水团海域,丰度也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另外,秋季在近长江口的北部海域有大量成体分布。 繁殖和发育:自2006年9月到2007年8月的一年内,在黄海进行了七个航次的太平洋磷虾现场培养产卵实验,结果表明:在南黄海,太平洋磷虾在3月—6月份都具有产卵行为,4月份达到产卵高峰期。单个雌体的最大产卵量为617 egg female-1,出现在4月份。8月、9月和12月在南黄海均未发现太平洋磷虾的产卵行为。太平洋磷虾具有二次产卵行为,并且第一次产卵量要高于第二次。太平洋磷虾的产卵行为与其干湿重紧密相关。成体干重低于5.0 mg,湿重低于26.0 mg,均不具有产卵能力。在产卵高峰期,太平洋磷虾的干湿重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 在南黄海,太平洋磷虾的幼体发育主要遵循下面的发育途径:卵 → 无节幼体 → 后期无节幼体 → 原溞状幼体 → 溞状幼体F1(0' 7, 1' 7) → 溞状幼体F2(1' 4'' 7, 3' 1'' 7) → 溞状幼体F3(5'' 7) → 溞状幼体F4(5'' 5) → 溞状幼体F5(5'' 3) → 溞状幼体F6(5'' 1)。太平洋磷虾在15 °C下的幼体发育速度明显快于4 °C。15 °C下幼体发育到C1期只需5.6 d,而4 °C下则需要16.1 d。 摄食和代谢:2006年9、10、12月和2007年3、8月,在南黄海的五个断面调查航次中,在S1-4站进行了太平洋磷虾成体摄食实验,结果表明:太平洋磷虾在8月和9月份对水体中浮游植物的摄食率比较低,主要摄食水体中的微型浮游动物,从而由于营养级级联作用,致使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升高。12月和3月,太平洋磷虾对水体中浮游植物有着很强的摄食活动,使得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大量降低,当然太平洋磷虾也可能会同时摄食水体中微型浮游动物。 2006年9、12月和2007年3月,在南黄海的三个断面调查航次中,在S1-4站进行了太平洋磷虾现场耗氧率和排氨率实验,结果表明:太平洋磷虾在3月份的耗氧率是172.92 μg ind.-1 d-1,是9月份和12月份的6倍还要多。太平洋磷虾在9月和12月的耗碳率和体碳日损耗量相近,且都较低。3月份太平洋磷虾的代谢非常旺盛,体碳日损耗量达到2.70 % d-1,每日的耗碳率为62.9 µg C ind-1 d-1。9月和12月份太平洋磷虾代谢的氧氮比都较低,分别是11.3和7.0,太平洋磷虾成体的主要代谢基质是蛋白质。3月份的氧氮比为35.1,太平洋磷虾成体代谢主要以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为主。
Resumo:
根据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系统应用于某工程混凝土管桩测试的现状,对该传感系统的抗击打性能进行了试验评价,发现法兰盘接头和附近的区域最易发生破坏,数据连接线也易损坏,而FBG传感器最不易破坏.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措施,采用粘扣、塑料管、麻绳等手段进行保护,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此种保护措施的减振效果.
Resumo:
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中 6种酶酶活性和 5种细菌生理类群数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各种酶酶活性在不同月份存在显著差异 (p <0 . 0 5 ) :纤维素酶、蛋白酶和磷酸酶在 6月、9月和 12月时都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 ,并且都显著地高于 3月的酶活性 ;β 葡萄糖苷酶在 6月时酶活性显著地高于其它月 ;而脲酶活性在 9月和 12月时极显著地高于 3月和 6月 (p <0 . 0 1) ;脱氢酶酶活性在 6月和 12月时明显高于 3月和 9月 .相比较而言 ,6种酶酶活性的空间特征较为一致 ,下行流池
Resumo:
比较研究了推流床湿地、下行流湿地、上行流湿地、好氧塘和兼性塘的不同组合工艺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下行流湿地+上行流湿地+推流床湿地对TSS、COD、BOD5的去除效果最好;下行流湿地+氧化塘对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但氧化塘中的藻类容易导致出水中的TSS增加;上行流湿地有利于对NO-3-N的去除;推流床湿地对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均比其他组合工艺差,但将其后置可以增加出水的DO含量。
Resumo:
选用直径5 cm和10 cm的盘式吸渗仪,对杨凌土(粘土)和神木砂黄土(砂壤土)两种质地的土壤在1 cm、3 cm6、cm9、cm和12 cm水头5种负压下进行了室内盘式吸渗仪三维吸渗实验,选取Vandervaere公式作为参考模型,对Philip公式确定吸渗率的时间尺度选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两种质地的土壤,在相同盘径下,随着负压的降低,吸渗率随之减小;在相同负压下,盘径越小,吸渗率越大;质地较砂的砂黄土吸渗率明显大于质地较粘的土的吸渗率。从相对误差来看,两种质地土壤吸渗率均被高估;在同一盘径下,随着负压的减小,误差值逐渐降低;即在选取的时间范围内,负压越低,计算吸渗率的准确性越高。对土而言,5 cm盘径下-12 cm水头1、0 cm盘径下-9 cm水头和-12 cm水头时确定吸渗率的适宜时间分别为30~40 s和40~50 s;其余确定吸渗率的适宜时间均应小于30 s;对砂黄土而言,10 cm盘径下-9 cm水头和-12 cm水头时确定吸渗率的适宜时间分别为30~40 s和40~50 s,其余确定吸渗率的适宜时间也均应小于30 s。对于质地较砂的土壤推荐使用大盘径进行盘式吸渗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