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resultados para 4000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正> 40年代以来,从凝聚炸药的化学成分和密度直接计算它的爆轰性质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采用稳定流动的守恒定律和在爆轰的不连续面上的CJ条件,不同点在于对爆轰产物这样的非常稠密的气体和固体的混合物用什么样的状态方程来描述,本文综述几种状态方程的特点和它们所预估的爆轰压力值之间的差异。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首次合成了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的脂类衍生物:TCNQ(C2H4COOR)2(R=CH3,C2H5,C3H7)及其铜电子转移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对这些化合成物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并讨论了取代基对TCNQ类衍生物红外光谱的影响及其规律。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antireflection properties of triangular shaped gratings are studi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and the anisotropic thin-film theory. The triangular shaped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as a function of grating period, filling factor, and groove depth, and the antireflective characteristics are also studied when visible-infrared light is incident upon them.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for gratings on glass substrate with refractive index of 1.5.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kind of grating is capable of reducing reflections, and could achieve very low reflectivity over a wide field of view and a wide waveband by choosing appropriate parameter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该成果系作者经近20年的研究,结合《中国植物志》第76卷2分册的编研,先后在全国大多数省区采集标本4000余号,在国内外标本馆参考鉴定标本4万多份,并以形态分类研究为主,结合形态解剖学、细胞学、孢粉学、谱系分支分析等多学科研究,将菊科春黄菊族区分为9大自然群,首次发表了“菊科蒿属演化系统”及“蒿属与邻近属间的亲缘关系”的新观点;首次系统的研究报导了中国蒿属植物186种,44变种,绢蒿属31种,3变种的系统分类、分布与主要经济用途等,发表了1新属、1新亚属、6新组、41新种、22新变种、38新组合种,64中国新分布记录种或变种;纠正前人错误鉴定或混乱35种;首次指出“蒿属自然群起源中心”在亚洲北方,“现代分布中心”在北温带及亚热带地区,而“现代分布区密集中心”在亚洲中部及东部地区的观点,首次报导了蒿属及邻近属在我国形成极为独特的“三斜带密集带谱”的分布规律和“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是一独特的区系分区,该地区既是蒿属植物冰期“避难所”,又是冰后期该属新分化衍生的次生种类的“次生起源中心”、“次生分化中心”及蒿属“第二个现代分布区密集中心”等独特见解。还分别报导亚、欧、非三洲蒿属区系含10亚区、28地区成份;绢蒿属含5亚区、8地区成份。从化学分类证实了原始组的种类多含“单萜类化合物”,略为进化组的种类多含“倍半萜类化合物”,而在进化组的种类则含苯环类化合物。研究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1、诱变育种研究:用近代的理化诱变方法进行了19批次诱变处理,测试了4000多菌株,最后获得D24等菌株比原出发菌株的效价提高20倍以上,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高效菌种。2、工业生产试验在花县、南海、顺德、兴宁及上海等有关厂进行。以上述筛选到的菌株进行了10多批次的正交试验,改进了原有生产工艺。五吨发酵罐中试的效价达5000单位以上(初始效价200单位左右)并缩短了发酵周期,人力物力消耗比原有工艺节省近半,促成了多抗霉素的投产和应用。3、药效试验:小麦白粉病试用面积2500多亩,防效85%以上、增产20-30%,总增产量15万斤以上;水稻纹枯病300亩左右,防效75%以上,增产10%左右;冬瓜枯萎病约500亩,防效90%以上,增产500斤/亩左右,总增产约25万斤;还有10多种瓜菜病害、花生锈病、茶饼病的防治及谷物和水果的贮存试验也初获成效。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野外观察和标本研究,本文分析了中国野青茅属植物主要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对其叶片表皮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对外稃表皮进行了电镜观察,分析了该属植物的生态和地理分布。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野青茅属植物进行了分类修订。 1.形态性状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野青茅属植物形态变异极其复杂,性状之间大多缺少相关性,属内有分类价值的性状较为贫乏。一般来说,颖片表面特征、基盘毛与外稃的相对长度、外稃的质地及表皮结构、外稃背部具芒与否、芒的伸出位置等性状在种内较为稳定,是本属首要的分类性状。植株疏丛型或密丛型、花序宽大开展或短小紧缩、小穗的大小等性状在分类上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而叶鞘、叶舌、叶片的长宽、颖片边缘是否具睫毛等性状往往在种内没有稳定性,在分类中应该审慎对待。但是,应该特别指出,即便是通常比较稳定可靠的性状, 在少数类群中也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变异,而那些通常没有稳定性的性状,在个别类群中又可能表现出稳定性,在分类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2.叶表皮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叶表皮结构,结果表明:上表皮结构无规律性可循,难以用来分类;下表皮结构为典型的狐茅型,脉间长细胞、刺毛、硅细胞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3.外稃表皮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外稃表皮结构,结果表明:所有类群的外稃表皮均由长细胞和刺毛组成,偶见硅细胞而无气孔。根据外稃表皮的结构特征可将本属植物分为4类,第1类:长细胞厚壁,边缘显著波状弯曲,刺毛基部浅表型;第2类:长细胞厚壁,边缘微波状或波状弯曲,刺毛基部浅表型;第3类:长细胞薄壁,边缘波状弯曲,刺毛基部下陷;第4类:长细胞厚壁,边缘微波状或波状弯曲,刺毛基部下陷。 4.生态与地理分布 野青茅属植物分布于南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以及热带的山区,主要生于较潮湿的环境,如林缘、灌丛、低海拔的湿草甸、高山和亚高山草甸、山坡草地等。该属植物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和青藏高原,分布种类在海拔3000-4000米最为丰富。 5.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中国野青茅属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以中国一喜马拉雅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为主体,包括环北极成分、旧世界温带成分、中国一日本成分等共5种。认为中国的西南山区至喜马拉雅一带为野青茅属植物的多样性中心之一。 6.根据标本资料,绘制了每一种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图,以及大部分种的垂直分布柱状图。并首次提供丁8个种的标本绘图。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野青茅属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归并12种,12变种,其中包括新异名16个;作出新组合2个,其中包括1个改级新组合。本文确认了产于中国的该属植物3 1种,3变种(不包括原变种);另有8种1变种暂存疑。经本文修订后,原中国植物志记载的43种14变种,目前被确认27种2变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甘草属(Glycyrrhiza L.)隶属于豆科山羊豆族甘草亚族,各大洲均有分布。本文对甘草属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学研究,重点分析了各形态相关性状的变异式样及变异范围,首次发现甘草属的龙骨瓣不合生、分离,中国植物志四十二卷记载龙骨瓣合生,则有误;认为荚果形态和叶片性状是较为可靠的分种依据,小叶数目、花序疏、密以及小花大小等性状对于属下种类的划分也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首次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13种甘草属植物花粉粒的微形态特征,发现甘草属植物花粉为球形或近球形、三孔沟、萌发沟通常比较宽、沟边缘不整齐、沟膜较明显、表面通常具有疣状、瘤状或颗粒状突起;外壁纹饰以小孔穴状纹饰为主,还有皱纹状纹饰。花粉的形状、大小、外壁纹饰在种间存在变异,反映了一定的种间关系,对目前的属下分类系统提供了一些证据。对种子形态观察表明,该属植物的种皮表面纹饰特征比较相近,除圆果甘草(G. squamulosa)表面纹饰为圆丘状突起外,其余种类均以各种条纹状或回纹状突起为主。从种皮表面纹饰特征所反映的种间关系来看,有些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一致,有些则不一致,无规律可寻,对于进行甘草属分类和种间系统演化关系研究不具有更高价值。对甘草属植物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测定5种甘草属植物的ITS序列,并从Genebank中下载21种的ITS序列,包括了2种甘草属植物及山羊豆族内其它10个属的代表。以紫藤为外类群,进行简约性分析,构建甘草属及其临近类群的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显示,所研究的甘草属植物聚为一支,而山羊豆族内的其余类群在系统树上聚为另一支,表明甘草属与山羊豆族内其余类群的关系相对稍远;甘草属植物作为一个单系类群得到了100%的支持。在包括了山羊豆族、车轴草族、蚕豆族、鹰嘴豆族、岩黄芪族和灰叶族植物的系统发育树状图上,甘草属植物与山羊豆族的其余类群则处于不同的分枝上,进一步表明它们亲缘关系较远,包括甘草属的山羊豆族不是一个单系类群,甘草属的分类位置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在研究了4000余份腊叶标本及进行了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孢粉学、种子形态及分子生物学的证据,首次采用综合手段对世界甘草属植物进行全面的分类学修订。确认甘草属含3个组、13个种、1个变种,其中处理一新组合;对17个名称进行了归并;重新界定了广布种乌拉甘草(G.uralensis)和欧亚甘草(G.glabra)的变异范围,澄清了上述两种长期存在的名实混乱;考证了属的正确模式及一些种的合法学名,发现被命名为胀果甘草(G. inflata)的类群其正确名称应是G. paucifoliolata,建议将长期使用的胀果甘草作为保留名。确立假甘草属Glycyrrhizopsis Boiss. & bal.的独立地位,并确认该属具有2种1变种,处理新组合一个。本文对每一个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附分布资料及地理分布图,还给出了分组、分种检索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维管植物共158科,931属,近4000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种子植物l3l科,877属,3770余种。暖温带植物区系有很强的温带性质,各类温带成分共548属,而各类热带成分仅226属,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R/T)的比率为0.31。运用TWINSPAN和DCA对全国34个植物区系进行了数量分类排序,结果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性质主要取决于其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受山地海拔高度的强烈影响这一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根据暖温带森林植物的特点,修订了Raunkiear生活型系统。暖温带森林植物以地面芽植物(H)占较大的优势,占暖温带全部种类的33.9%;其次是地下芽(G)植物,占l 9.7%;全部高位芽植物占27.5%,绝大部分为落叶阔叶高位芽植物。主要由这些生活型组成的暖温带植物生活型总谱基本反映了暖温带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旱的中纬度地区地面芽植物群落气候特征。 暖温带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7个植被亚型,约50个群系。辽东栎群落是典型的地带性森林群落。应用TWINSPAN和DCA程序将68块暖温带部分地区辽东栎群落样地和83块北京山区辽东栎群落样地分别划分为1 5个和14个群落类型。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多样性奇测法、Shannon-Wiene 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Heip均匀度指数、AIatalo均匀度指数等常用的多样性测度方法,分别对暖温带和北京山区辽东栎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多样性作为一个整体与DCA第1轴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暖温带辽东栎群落多样性指数与DCA第1轴的复相关系数为0.7左右,北京山区较高,为0.8左右。多样性的空间特征为:随海拔的升高和纬度的降低,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反映了水热条件在辽东栎水平分布范围内、人类活动和水分因子在辽东栎垂直分布范围内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群落之间多样性指数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灌丛、辽东栎萌生丛、辽东栎林、辽东栎纯林、混交林,符合群落演替过程中多样性的动态规律。 对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1400-1600m之间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划分的1 5种群落类型中,以位于海拔1500-2300m之间的落叶阅叶混交林和栎类混交林的群落多样性最高,在海拔2300-3600m之间,群落多样性趋于单调下降,反映了热量的不足在这一海拔高度范围成为多样性的主要限制因子。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植物,被认为处于濒危状态。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弄清了银杉的种质资源现状,分析银杉的群落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银杉种群的主要特征。 研究表明,现存银杉间断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山地,形成4个集结地,资源总量(株高大于1米者)不占4000棵。现有银杉群落处于演替的早、中期阶段,到演替后期,银杉将被组成地带性植被的优势阔叶树种取代。 银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银杉的生物学特性及微环境有关。在老龄种群内,容易产生林窗,银杉在林窗形成异龄群聚,以寻求充足的光照和营养支持,种群多表现为集群分布;在群落内微环境异质性较明显时,也导致集群分布。在各种银杉群落中,就银杉种群而言,光因子可能是影响其分布格局的主导因子。银杉种群集群分布的格局规模虽在和群落种群间有明显差异,但大多在面积小于16平方米的较小尺度下发生。 银杉各群落类型中银杉种群年龄化加剧的现象,有些种群在某些龄组出现断层。从年龄结构看,有些银杉种群处于被阔叶树种更替的境地。 林窗干扰对银杉种群的更新意义重大,在林窗内和非林窗银杉群落内,银杉种群的重要值均为最大;银杉幼树在林窗内的高生长量普遍大于荫蔽的林冠下,这些充分说明银杉是典型的林窗更新方式。 银杉结实有明显的大小年之分,一般在2-3个小年之后为1-2个大年,母树结实量不与树龄成正相关,在植株间差别很大。每个球果出种量平均为4.267粒,无种子的球果占比重达12.2%。饱满种子的平均重量仅为0.0197克,远远低于乔木树种种子的平均水平。林地内自然善状况下播种,种子发芽率仅为21%,松土后播种可使发芽率加倍。种子宜于湿沙贮藏,干藏导致种子发芽率大幅度下降。松鼠是长期危害球果的主要动物,其危害率可达15%。 对银杉生长规律的研究发现,幼龄银杉在全光照下和荫蔽林冠下比在林窗内高生长都要缓慢;成年银杉高生长盛期在130年前出现;银杉种群地上部分生物量在大部分群落类型间介于62000-91000千克/公顷之间。 第四纪冰川时期,强烈的气候变迁,造成银杉种群的大尺度减少,并导致其间断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山地;冰后期以来的气候波动及近代剧烈的人类活动使已经片断化的银杉种群数量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银杉遗传多样性低和生殖障碍大,后者反过来又进一步引起种群数量下降和分布区缩小,形成恶性循环,造成银杉濒危。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养分回收是植物衰老时,养分从衰老组织向活的组织体转移的一种过程。该过程延长了养分在植物体内的滞留时间,提高了植物保持养分的能力,因此是植物适应养分贫瘠生境的策略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包括降水格局改变和氮(N)沉降增加,改变了生态系统正常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可能会对植物的养分回收特性产生影响。研究不同N、磷(P)、水梯度上,植物物种养分回收特性的响应格局,对于预测N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改变对物种养分利用策略的潜在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多伦恢复生态学实验站长期施N肥实验(0,1,2,4,8,16,32,64 g N m-2 yr-1等8个水平)为研究平台研究了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中优势植物养分回收随N素添加梯度的变化,同时结合三个盆栽控制实验(施N肥实验:0,0.5,1,2,4,8,16,32,64,128 g N m-2等10个水平;施P肥实验:梯度同施N肥实验;控水实验:3600,4000,4500,5143,6000,7200,9000,12000,18000,36000 mL pot-1等10个水平),主要探讨了羊草(Leymus chinensis)养分回收效率(从衰老组织中回收转移的养分百分数,RE)和养分回收度(以枯叶中养分浓度衡量,RP)以及其它叶片养分特性(绿叶养分浓度和比叶面积SLA)对环境因子改变的响应格局。同时,我们还调查了枯叶C:N比和C:P比等参数,研究环境因子改变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1)连续4年施N肥显著降低了五个物种叶片N素回收度(NRP),对P素回收度(PRP)的影响在各物种间差异较大,但低N提高了多数物种的PRP;物种间,冷蒿(Artemisia frigida)RP(枯叶N和P浓度分别为14.3±2.0 mg g-1和0.68±0.09 mg g-1)最低,砂韭(Allium bidentatum)(N:5.2±0.2 mg g-1,P:0.12±0.01 mg g-1)最高。沿施N梯度,N素回收效率(NRE)的变化趋势在物种间差异较小但在方法间(叶干重水平,叶面积水平和单株水平)差异较大,而P素回收效率(PRE)的变化在物种间和方法间差别都较大。叶干重水平和叶面积水平上,NRE在四个物种中表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PRE只在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中显著降低,其它三个物种变化不显著。单株水平上,所有物种NRE(除了克氏针茅)和PRE均与施N量梯度无显著性关系。物种间,砂韭的RE最高(>80.0%),冷蒿和星毛委陵菜最低(<60.0%)。方法间,叶片水平上的RE均高于单株水平上。沿施N肥梯度,两个禾本科物种SLA无显著变化规律,而其它三个物种SLA表现出先增加后变化不大的趋势。物种间,最高和最低的SLA分别表现在冷蒿和克氏针茅。沿施N肥梯度,五个物种C:N比呈先显著降低后缓慢降低的趋势。物种间,最大和最小的C:N比分别出现在砂韭和冷蒿。 2)盆栽施N肥实验中,一定范围内,施N肥显著提高了羊草地上地下生物量、SLA和绿叶N浓度,显著降低了C:N比、NRP、NRE和PRE,但对绿叶P浓度、叶片PRP和C:P比无明显影响。平均枯叶N浓度和枯叶P浓度分别为16.2 mg g-1和1.01 mg g-1,平均NRE和PRE分别为46.1﹪和58.1﹪。10月时,地下生物量和养分积累均高于地上部分。 3)盆栽施P肥实验中,一定范围内,施P肥显著地提高了羊草地上地下生物量、SLA、绿叶N浓度和绿叶P浓度,显著降低了C:N比、C:P比、NRP、PRP和PRE,但对NRE无显著影响。平均枯叶N浓度和枯叶P浓度分别为9.9 mg g-1和7.43 mg g-1,平均NRE和PRE分别为58.2﹪,平均PRE为56.1﹪。10月时地下部分生物量和N库积累均高于地上部分,而P库在两个部分间差别不大。 4)盆栽控水实验中,一定范围内,供水量增加显著增加了羊草地上地下生物量、SLA、NRP、PRP、PRE、C:N比和C:P比,显著降低了绿叶N浓度,但对绿叶P浓度和NRE无显著性影响。平均枯叶N浓度和枯叶P浓度分别为10.4 mg g-1和0.32 mg g-1,平均NRE和PRE分别为54.4﹪和76.8﹪。10月时,地下部分生物量和养分积累均高于地上部分。 以上结果表明,N、P和水分因子的改变影响了植物生物量和养分分配、叶片养分特性、养分回收能力以及枯叶分解质量等,且不同梯度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未来全球变化包括N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改变可能影响植物养分利用策略和凋落物分解特性,进而可能对植被-土壤系统养分循环产生影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抗冻蛋白(AFP)或热滞蛋白(THP)最早是从极区鱼和昆虫中发现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其共同特性是能阻止体液内冰核的形成和生长,降低体液的冰点,使其冰点低于熔点(热滞效应)。近几年的研究表明,AFP在某些植物、细菌、真菌中也存在。生长在极端低温环境中的高山植物体内是否也存在AFP,据我们掌握的资料,还未见这方面的报道。为此,我们选择了青海高原海拔4000米高山生长的唐古特红景天为实验材料,并在这种植物中发现了抗冻蛋白。主要实验结果概括如下: 1. 唐古特红景天叶片有很强的抗冻性,可耐受-26.5 ℃的冰冻温胁迫。在北京地区夏季(7月)驯化20天后,半致死温度(LT_(50))升高为-15.5 ℃。叶片质外体蛋白抽提液有明显的热滞效应(0.2 ℃),在AFP中存在糖基。SDS-PAGE分析表明,质外体AFP为分子量在43-85KD范围内的五条多肽。 2. 光镜组织化学切片显示,在红景天叶片中存在蛋白质量丰富的细胞;电镜细胞化学研究揭示,在细胞壁外层及细胞间隙中分布着明显的经钌红特异染色的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因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少。结合前述的实验结果,确认这种细胞壁外层及细胞间隙中的糖蛋白,即抗冻蛋白。 3. 以唐古特红景天叶片为外植体,在MS+BA_2+NAA_(0.2)固体培养基上可诱导出黄绿色,松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在同样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成功。在悬浮培养液中可检测到分泌蛋白的存在。经SDS-PAGE分析表明,经低温锻炼或ABA诱导后,细胞分泌蛋白的多肽谱带数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细胞的抗冻能力也明显提高。PAS染色揭示,多肽中均含有糖基。 4. 通过测定热滞值,确信细胞分泌蛋白是具有抗冻活性的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