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resultados para grass sod
Resumo:
植物根系大小和形态是决定植物吸氮能力的重要因素,而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与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分布及其有效性密切相关,尤其是硝酸盐。然而目前关于硝酸盐调节植物根系生长的生理机制仍不清楚。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参与植物体内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包括调节根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478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探讨了NO在硝酸盐调节玉米根系生长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玉米幼苗在不同硝酸盐水平下生长7天后,主根伸长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与0.01 mM硝酸盐处理下的玉米主根伸长相比,0.1 mM和1 mM硝酸盐处理对玉米主根伸长分别抑制了30%和36%。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玉米主根根尖过氧化氢(H2O2)含量表现出降低的趋势,而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则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外源供应过氧化氢对低浓度硝酸盐(0.01 mM)和高浓度硝酸盐(10 mM)处理下的玉米根伸长都没有影响,这表明了根尖过氧化氢含量的下降不是高浓度硝酸盐抑制玉米主根伸长的原因。 NO供体硝普钠(SNP)能够缓解高浓度硝酸盐对玉米主根伸长的抑制,而对低浓度硝酸盐处理下的主根伸长没有影响,而且NO清除剂亚甲基兰(MB)和NO合成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L-NNA)显著抑制了低浓度硝酸盐处理下的玉米主根伸长,而对高浓度硝酸盐处理下的玉米主根伸长没有影响。用NO特异性荧光染料4,5-二氨基乙酰乙酸荧光素(DAF-2DA)检测结果表明:高浓度硝酸盐显著降低玉米根尖NO含量。而玉米根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以上结果说明,高浓度硝酸盐抑制玉米主根伸长可能是与根尖NO合成酶的下调所导致的内源NO含量的降低有关。 另外,外源生长素(IAA)能缓解高浓度硝酸盐对玉米主根伸长的抑制,同时,也增加了高浓度硝酸盐处理下玉米根中内源NO含量,而对低浓度硝酸盐处理下的玉米根中内源NO没有影响。因此推测,根尖生长素的下降导致内源NO含量的降低可能是高浓度硝酸盐抑制玉米主根伸长的原因。
Resumo:
磷缺乏已成为制约世界农业生产的重要因子。植物根系的大小和形态是决定植物吸收土壤磷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且根系的生长发育与磷素的分布及其有效性密切相关。关于磷酸盐调节植物根系生长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但其生理和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一氧化氮 (NO) 是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多种逆境胁迫的应答反应。本文选用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研究探讨了NO与缺磷诱导的拟南芥根系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用正常磷水平 (1 mM) 和低磷水平 (1 µM) 处理拟南芥幼苗,发现低磷抑制主根伸长,刺激侧根发生。外源NO供体销普纳 (SNP) 也抑制主根、刺激侧根生长,与低磷诱导根系形态变化相似。NO清除剂c-PTI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抑制剂L-NNA均可部分减缓由低磷引起的对主根生长的抑制和对侧根的刺激作用。暗示低磷诱导的拟南芥根系形态的变化可能与NO含量的降低有关。 利用NO荧光标记物DAF-F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本研究发现缺磷6 h和24 h后根细胞内源NO含量显著增加,而且NOS 抑制剂能减少低磷诱导的根细胞NO含量的增加。与正常供磷处理相比,低磷处理6 h和24 h,拟南芥根中编码与NO合成相关的基因(AtNOA1)的表达量增加,缺磷24 h后根中NOS酶活性升高。为了明确低磷诱导的NO 增加是否与硝酸还原酶(NR)介导的NO合成有关,本论文进一步研究了低磷对拟南芥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编码NR基因 (AtNR1和AtNR2)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磷处理6 h和24 h后和AtNR1和AtNR2基因的表达均没有变化,且蛭石中生长的拟南芥缺磷1个月后NR活性也没有发生变化;拟南芥的NR双突变体nia1,nia2在低磷处理24 h后,其根中的内源NO含量表现出与野生型相同的增加。因此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缺磷后拟南芥根细胞NO的含量增加主要由于NOS的活性升高,而与NR介导的NO合成无关。 已有资料表明低磷诱导植物根细胞内源过氧化氢(H2O2)分布和含量的变化。本论文研究了低磷处理对用H2O2标记物CM-H2DCFDA标记不同磷处理下的拟南芥根中的H2O2。研究发现,缺磷6 h根中H2O2的分布无明显变化,缺磷24 h后H2O2呈斑块状分布,且多集中在根尖伸长区。缺磷24 h后,叶片中的抗氧化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缺磷24 h 后产生的H2O2没有引起氧化胁迫,而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与NO相互作用共同介导低磷胁迫的应答反应。关于NO与H2O2在低磷诱导的根形态变化中的信号转导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Resumo:
本文以几种芸苔属种子为材料,经过超干处理后,发芽力和活力基本不受影响,耐藏性大为提高。若干生理生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干后及老化后种子的脱氢酶、SOD、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Na+ - k+ ATP酶等酶系统保持完好,丙二醛和挥发性醛类物质释放量等劣变产物相应减少;SEM和TEM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细胞超微结构及功能保持完善。生理生化和细胞学的系列试验依据证明超干贮藏对这几种种子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是安全的方法。通过不同干燥方法及不同干燥剂进行比较实验,已找到以生石灰为干燥剂的最经济有效的干燥方法。本文还就超干机理及超干技术在种质资源保存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Resumo:
本文研究了10个大豆品种在吸胀期对冷害的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1)依据对低温反应的差异,各品种可归为三种类型:a)冷敏感型,低温处理使其各种萌发指标大幅度下降;b)抗冷型,低温处理使其各种萌发指标下降很小;c)中抗型,介于两者之间。 (2)低温导致的冷敏感品种的ATP含量下降幅度大于抗冷型的。 (3)抗冷品种脱氢酶活性高,且低温导致的下降幅度小;而冷敏感品种则相反。 (4)抗冷性越强,SOD活性越高,MDA含量越低,且低温导致的MDA含量的升高也越小。 (5)除个别品种外,低温导致的敏感品种的电导率升高大于抗冷型的。 (6)低温处理下,抗性品种的胚根细胞仍具有较高的ATPase活性,含有大量液泡和内质网;而冷敏感品种不仅ATPase活性低,且只有蛋白体和拟脂体,未见到液泡和内质网。 依据以上结果,提出了大豆吸胀冷害的可能机制:低温下质膜修复与重建、ATP迅速产生及一些酶的活化的受阻可能是大豆吸胀冷害的原初反应,由此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紊乱,以致于萌发缓慢,活力降低。 我们建议萌发生理测定、ATP含量测定及电导实验可用做大豆抗冷性的评价。
Resumo:
本实验以大百合和百合东方杂种系“索蚌”为材料,对大百合、百合杂交的亲和性、大百合离体培养及其耐热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大百合与百合杂交育种及相应的耐热百合材料的筛选、种质保存、新品种快繁及栽培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以大百合为母本,百合为父本,对属间杂交授粉后花粉管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百合与百合属间杂交授粉后,百合的花粉在大百合的花柱内的伸长过程中,出现少部分花粉管末端分叉、膨胀或变细,胼胝质大量不规则沉淀,及部分花粉管在伸长过程中受阻等不亲和现象,但大部分花粉仍能够正常萌发,穿过花柱道,进入子房,到达胚珠,且能够观测到早期的胚。虽然杂交亲和性与花粉管的行为有关,但杂交的成功与否还受到受精后诸多因素的影响,还需要从胚胎学和遗传学方面进一步探讨。 以大百合的鳞片、叶柄和子房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大百合的鳞片和叶柄外植体均可成功地诱导小鳞茎,叶柄相对更容易。鳞茎诱导小鳞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0.5-1.0mg/ml +BA2.5mg/ml +KT2.5mg/ml +蔗糖3%+琼脂0.7%,28周后,每个外植体平均可以分化4-11个小鳞茎;叶柄诱导小鳞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1.0-2.0mg/ +BA2.5-3.0mg/ml +KT2.5-3.0mg/ml +蔗糖3%+琼脂0.7%,26周后,每个外植体平均可以分化3-9个小鳞茎。同时也发现,用鳞茎作为外植体,污染率较高。在大百合的子房离体培养实验中发现:BA和KT 是影响大百合子房分化途径的关键因素,其浓度分别为0.1-1.0mg/L、2.0-4.0 mg/L和高于4.0mg/L时,外植体分别分化为愈伤组织、芽和叶。外植体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以N6、B5为佳。愈伤组织诱导小鳞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0.5mg/L NAA +2.5mg/L BA+2.5mg/L KT +10%蔗糖+0.7%琼脂。在1/2MS +3%的蔗糖+0.7%琼脂+1%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为100%。炼苗一周后移栽,长势良好。 对长至5-6片真叶的大百合植株在不同高温(30℃、35℃和40℃)下,分别进行4h、10h及24h(热胁迫10h,然后在22℃对照温度下缓苗14h)的热胁迫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2),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大百合对30℃的高温胁迫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表现为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以及缓苗后细胞膜的自我修复和光合能力的恢复;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35℃、40℃)和胁迫时间的延长(4h、10h),大百合一方面对高温胁迫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另一方面,光系统的光合能力,细胞膜的稳定性,抗氧化酶的活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在缓苗后,细胞膜的稳定性、细胞的渗透势、抗氧化酶的活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Resumo:
人类活动产生的氯氟烃化合物破坏了大气臭氧层,导致了到达地球表面的UV-B辐射大幅度增加。UV-B辐射增强可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形态与发育等各个方面,因此有关增强UV-B辐射对植物的影响,及其与许多环境因子复合作用的研究都已经广泛开展。但是增强UV-B辐射与温度,特别是与低温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报道很少。在北半球的晚秋至早春这段时期里,一些越冬生长的植物将面临着UV-B辐射增强和低温的双重胁迫,因此,迫切需要进行UV-B辐射和低温生长环境下植物的响应及其机制的研究。 以人工气候生长室中生长的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剂量(4.2 kJ m-2 d-1 UV-BBE,LUVB)和较高剂量(7.0 kJ m-2 d-1 UV-BBE,HUVB)UV-B辐射处理对20/16℃条件下幼苗抗寒力的交叉适应性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反应;同时还研究了在两种生长温度(25/20℃和10/5℃)条件下,低剂量(4.2 kJ m-2 d-1 UV-BBE,LUVB)和超高剂量(10.3 kJ m-2 d-1 UV-BBE,SHUVB)UV-B辐射处理幼苗的生长速率、光合与荧光参数、叶黄素循环色素、抗氧化系统、以及抗寒性和酚类物质等生理反应,以期阐明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的冬小麦对UV-B辐射的生长、光合作用以及抗寒性响应与适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 1.在LUVB辐射处理下,在20/16℃和25/20℃条件下生长的冬小麦幼苗LT50值都显著降低,HUVB辐射处理对在20/16℃条件下生长的幼苗LT50值也可以显著降低,而SHUVB辐射对25/20℃条件下生长的幼苗LT50值没有显著影响。但是,LUVB和SHUVB辐射处理都导致了10/5℃条件下生长的幼苗LT50值的显著增加。表明适当的UV-B辐射能增强较高温度(20/16℃或25/20℃)条件下冬小麦幼苗的抗寒力,即表现出对冷冻低温的交叉适应性,但低温(10/5℃)生长条件却削弱了UV-B辐射下冬小麦的抗寒能力。 2.在20/16℃条件下接受UV-B辐射预处理的幼苗在-6℃条件下冷冻胁迫6 h再缓慢恢复6 h后,与未进行UV-B辐射处理的对照相比,其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谷胱甘肽氧化还原比例(GSH/GSSG)都显著提高,而由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代表的膜质过氧化程度显著低于对照。此外,UV-B辐射期间处理幼苗的H2O2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而冷冻恢复以后却明显低于对照。表明UV-B辐射诱导的抗寒力的提高应该与冷冻恢复后植株体内抗氧化系统的上调表达有关,H2O2可能参与了UV-B辐射对低温的交叉适应的信号传导。 3.除25/20℃生长条件下的LUVB处理的小麦幼苗外,UV-B辐射显著降低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II最大量子产量(Fv/Fm)、光系统II实际量子产量((F΄m−Fs)/F΄m)以及光化学淬灭(qP),但是UV-B辐射并不影响叶片胞间CO2浓度(Ci),而且冬小麦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抑制被增加的UV-B辐射剂量和降低的温度加强。UV-B辐射引起的光抑制由非气孔限制所导致,而且主要与PS II光化学效率降低有关。 4.UV-B辐射显著增加了两个温度条件(20/16℃或25/20℃)下生长的冬小麦幼苗叶黄素循环过程中紫黄素(V)的合成,但抑制了V向玉米黄质(Z)的转化,从而造成了对照与LUVB辐射处理幼苗之间的叶片中脱环氧化比例(DEPS)和NPQ无显著性差异,但SHUVB辐射处理幼苗叶片中DEPS和NPQ显著降低。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处理的冬小麦可能并不通过热耗散形式形成光保护机制,光抑制形成的过剩激发能的耗散可能更多地通过代谢途径来实现。 5.UV-B辐射处理提高了在25/20℃条件下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GR等活性,以及抗坏血酸氧化还原比例(AsA/DHA)和GSH/GSSG;但是在10/5℃下,UV-B辐射除了导致SOD和CAT活性升高之外,对APX活性和AsA/DHA并不产生明显影响,但GPX和GSH/GSSG则显著降低。说明UV-B辐射幼苗的抗氧化系统在较高生长温度下显著地增强,而在低温10/5℃下被严重地削弱或降低,即低温阻止了代谢途径的光保护机制的正常运转。 6.多酚物质在UV-B辐射或低温10/5℃条件下都能显著地累积,且在UV-B辐射和低温复合作用下增加尤其显著,表明多酚物质在两个温度生长条件下特别是低温条件下都参与了对UV-B辐射幼苗的保护。 7.在高温条件下仅仅SHUVB处理的幼苗TBARS含量显著增加,而低温10/5℃条件下两个UV-B辐射处理都非常显著地上升,说明与高温生长条件相比较,低温加重了UV-B辐射引起的氧化胁迫,低温10/5℃条件下幼苗多酚的增加以及抗氧化系统的部分增强都没有能阻止UV-B辐射对幼苗的伤害。
Resumo:
百合是重要的球根花卉,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我国的百合野生资源丰富,但百合鲜切花生产与世界花卉大国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优质的商品种球大量依靠进口,实现商品种球国产化能够促进百合鲜切花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温度是影响百合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影响百合鳞茎发育,限制百合的分布区域。 百合鳞茎具有自然休眠的特性,低温处理是目前打破百合鳞茎休眠的最常用的方法。低温处理期间,鳞茎内发生复杂的反应,淀粉水解,鳞茎内的淀粉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增加,可溶性糖主要是蔗糖积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游离氨基酸在鳞茎相对幼嫩的器官中集中;休眠解除期间脱落酸和玉米素核苷含量呈下降趋势,赤霉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且活性增高,鳞茎各部位生长素都有上升,一些其他生长调节剂如Me-JA和多胺对解除百合鳞茎也有作用。低温处理期间,鳞茎内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鳞茎的休眠状态。利用低温处理打破百合鳞茎休眠的过程中,温度要求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利用冰箱低温处理打破百合鳞茎休眠的实验中,放入样品前冰箱内的温度在所设定温度±1℃范围内波动,且不同部位温度均匀;但冰箱内放入样品后,其内部不同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表现为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冰箱内部不同部位温度差异很大。 从百合资源在中国的分布看,华北地区的百合资源相对稀缺,温度是限制其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新铁炮百合能够在炎热的华南地区露地栽培,将其在华北地区进行区域化露地栽培实验,对百合栽培应用推广,扩大栽培面积,降低运输成本,以及保证鲜切花质量有重要意义。通过气体交换测定的光合作用是对高温最敏感和综合的生理指标,可以在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未发生明显变化之前揭示高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人工气候箱,设定四个温度梯度:25℃,32℃,38℃,44℃,处理2h,通过测定新铁炮百合幼苗的光合特性研究其耐热程度、探讨可能的耐热机制。结果表明:净光合作用速率(Pn)在小于38℃时下降幅度不大,大于38℃后显著下降,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气孔导度(Gs)呈下降的趋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则上升,而气孔限制值(Ls)下降。高温下,两品种叶片最小荧光(Fo)无明显变化,最大荧光(Fm)和光系统II(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程度较小;光下,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呈下降趋势,44℃处理后显著下降;NPQ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而上升;处理温度升高,SOD、APX、CAT、POD活力增强。研究表明新铁炮百合能够耐受32-38℃的高温;热胁迫下,叶片通过提高非光化猝灭和抗氧化酶活性两种机制来抵御高温胁迫。
Resumo:
以‘早久保’(Prunus persica (L.) Batch.)为试材,在果实最后迅速生长期,通过去果处理降低库力,同时设留果对照,并通过环剥和保留相同数量叶片严格控制库源关系,进行了源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叶黄素循环、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同化物日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和留果对照相比,去果处理显著降低了源叶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但显著增加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叶面饱和蒸汽压亏缺(VPDl)和叶片温度(Tl)。光系统II光化学效率(ΦPSII)以及羧化速率(CE)与Pn平行降低。中午去果降低Pn主要归因于非气孔限制。在低库需条件下,开放的PSII反应中心捕获能量的降低以及关闭的PSII反应中心的增加导致了ΦPSII的降低。去果处理叶片中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以及抗氧化系统的上调保护叶片免受光氧化破坏。和留果对照相比,去果处理的叶片有更大的叶黄素循环库,更高的脱环氧化状态以及更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活性以及更高的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但与此同时,去果显著增加了过氧化氢(H2O2)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这意味着在去果处理的叶片中可能会发生光氧化破坏。 以一年生‘皇家嘎拉’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组培苗为试材,通过环剥降低库力,进行了源叶Pn、叶绿素荧光、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氧化酶(Rubisco)以及光系统II(PSII)复合体关键蛋白PsbA和PsbO含量日变化的研究。和对照相比,环剥显著降低了源叶Pn、gs和E,但是却显著增加了Ci、Tl和淀粉的含量。在低库需下,开放的PSII反应中心捕获能量的降低以及关闭的PSII反应中心的增加导致了ΦPSII的降低。另一方面,环剥降低了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以及PSII复合体PsbA和放氧复合体PsbO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环剥降低Pn主要归因于非气孔限制。
Resumo: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原产于南美西部高原地带,适应原产地赤道附近高地干燥冷凉的气候特点,不耐高温多湿,种子萌发期间对高温非常敏感。本研究以佳粉17番茄种子为材料,试图寻找诱导番茄种子萌发期间高温耐性的方法,并通过研究高温耐性被诱导前后种子内部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探索番茄种子萌发期间不耐高温以及高温耐性诱导的机理。试验结果显示: 25 ℃是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种子发芽率为97.5%。高温抑制种子的萌发,33 ℃和35 ℃条件下萌发率分别为58.5%和8.5%。 萌发适宜温度预吸胀、低温预吸胀、吸湿-回干预处理可提高番茄种子萌发期间的高温耐性,而水杨酸处理则没有明显效果。种子经25 ℃预吸胀30 h、0 ℃预吸胀10 h、吸湿-回干预处理后在33 ℃条件下的萌发率分别为81.5%、78.0%、90%,在35 ℃下的萌发率分别达到33.5%、42%、48.5%。经以上处理后,种子萌发速率提高,萌发高峰期提前,幼苗生长健壮,根干重增加,活力指数变大。 番茄种子萌发期间遭受高温危害时,电解质渗漏增加,相对电导率升高;脂膜过氧化作用加剧,其产物MDA的含量增加。经萌发适宜温度预吸胀、低温预吸胀、吸湿-回干等方法预处理后,高温伤害减轻,膜的完整性增强,电解质渗漏减缓,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弱,因而相对电导率降低,MDA含量减少。 高温抑制了抗氧化酶的活性,种子内部SOD、APX、CAT、GR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经萌发适宜温度预吸胀、低温预吸胀、吸湿-回干等方法预处理以后,抗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清除细胞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增强,因而使过氧化伤害减弱, 适宜温度预吸胀、低温预吸胀、吸湿-回干等预处理方法在保护生物膜的同时,增强抗氧化作用,抑制过氧化伤害,从而提高了番茄种子萌发的高温耐性,这是番茄种子高温耐性提高的生理机制之一。
Resumo:
银杏(Ginkgo. Biloba.L),又俗称白果,是起源于中国的特有珍贵树种。本实验选用银杏种子和种胚为材料,研究其脱水过程中存活率、抗氧化酶活性、ABA等生理变化,并通过外源处理方式提高种胚脱水耐性,探讨银杏种胚脱水敏感性与抗氧化系统、ABA的关系,为银杏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一定依据。研究结果显示: 银杏种子和离体胚对脱水均较敏感,快速脱水后完整种子临界含水量40.3%,半致死含水量约为32%左右,离体种胚分别为28.2%和22%左右,初步认为银杏属顽拗型种子。经比较银杏整粒种子、离体胚快速脱水时含水量变化情况,发现离体种胚比整粒种子更耐脱水,完整种子脱水对内部种胚是一种慢速脱水。 种胚脱水过程中,含水量高于24.5% 时,丙二醛(MDA)含量基本不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抗氧化酶防御机制起作用;当含水量低于24.5%时,MDA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大幅度降低,防御机制无法消除过氧化产物的大量积累,造成细胞损伤,种胚存活率下降。因此银杏种胚脱水过程中,特别是脱水后期,抗氧化酶活性的迅速下降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加强与积累是造成存活率快速丧失、对脱水敏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银杏属典型后熟种子,脱落后种胚需经历形态和生理发育过程,这一阶段脱水耐性在后熟7个月达到最大,ABA含量也不断积累,并在最耐脱水时期达到峰值,继续后熟脱水耐性减弱,ABA含量也迅速降低,可能与银杏种胚完成后熟转而进入萌发阶段有关。在种胚快速脱水过程中,ABA含量不断降低,与存活率显著正相关。银杏种胚在后熟过程中ABA的含量较低以及脱水过程中的不断降低,可能是造成种胚不耐脱水的另一部分原因。 通过外源ABA处理种胚后可明显提高其脱水耐性。ABA处理的种胚SOD活性升高,脱水后抗氧化酶活性(GR除外)被进一步激发,从而减少脂质过氧化伤害,降低细胞膜结构的破坏。这也更进一步证实了ABA和抗氧化系统在银杏种胚脱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Resumo:
我国牡丹资源丰富、药用历史悠久、药材出口量大。近年来国际上对进口植物药的重金属限量标准不断提高,已成为影响丹皮出口的最大贸易壁垒之一,严重阻碍了丹皮产业化进程。为了提高我国丹皮药材整体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本试验探讨了不同产地、不同种质资源的丹皮与Cu、Cd、Pb、As四种重金属的关系,重点研究了两个代表性品种对重金属Cu的富集规律,分析了重金属Cu对牡丹生长、生理和药材品质的影响。实验中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 )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为基本检测手段来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从植物与重金属相互关系的角度对牡丹药用、花药兼用以及生态修复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如下: 1. 丹皮重金属含量与牡丹种质资源和栽培环境关系密切。野生种中滇牡丹丹皮中Cu、Cd含量相对较高,多数野生种丹皮中Pb、As含量较栽培种偏高;铜陵产区的丹皮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产区,铜尾矿上栽培出产的丹皮重金属Cu含量明显超标,建议其改变种植模式,可以考虑丰富牡丹品种,开发生态旅游、观赏栽培。 2. 综合比较同一地块的7个常用药用品种发现,‘JPH’和‘CKL’品种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相对较弱。‘JPH’是传统的优良观赏品种,适宜花药兼用;结合前期研究的结果‘CKL’药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药用价值较高,适宜药用栽培。 3. 对药用牡丹品种‘凤丹’和‘建始粉’外施不同浓度CuSO4溶液处理后发现,丹皮中重金属富集量与外施重金属浓度成显著正相关。当外施Cu 浓度超过150mg/kg 时,两个品种的丹皮中Cu含量均已超标。 4. 重金属Cu对牡丹生长的影响效应与重金属浓度和植物体自身部位有关。当外施Cu浓度小于600mg/kg 时,对牡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地上部分;超过600mg/kg 时,对牡丹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大,毒害症状愈加明显。地下部主要表现出受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外施浓度增大而加重。 5. 牡丹通过自身的生理生化调节机制抵抗Cu胁迫对细胞造成的氧化伤害:低浓度Cu可以刺激抗氧化酶系统SOD和POD 活性升高,高浓度下SOD和 POD活性则显著降低。相同处理条件下‘凤丹’品种的抗铜性要高于‘建始粉’。 6. 本试验未发现外施Cu处理对丹皮中药效成分丹皮酚、芍药苷产生影响。 7. ‘凤丹’及‘建始粉’根系铜富集质量分数均达到超富集植物的要求,因此牡丹可能在重金属Cu污染的环境修复方面存在巨大潜力。
Resumo:
茉莉酸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诱导植物次生代谢,抵抗外来侵害,提高植物抗逆防御性等重要作用的植物激素,主要包括茉莉酸(JA)、茉莉酸甲酯(MeJA)及其异亮氨酸衍生物等。茉莉酸的化学合成已报道有十几种之多,但都还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满足农业需求。 本文以α-羧基肉桂酸为起始原料,经过加氢还原、AlCl3-NaCl离子液体中的分子内F-C酰基化反应,HATU催化下与异亮氨酸结合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茉莉酸类似物吲哚异亮氨酸甲酯结合物(Ind-IleMe),总收率约70 %。 用合成的Ind-IleMe、coronalon及MeJA对银杏叶进行诱导,银杏叶经盐酸甲醇溶液加热水解提取黄酮苷元,HPLC检测发现,经诱导后的银杏叶与对照相比银杏黄酮含量均有所增加,最高可诱导银杏叶黄酮含量增长15%—20%,最高诱导浓度coronalon 最低,为1 μmol/L,Ind-IleMe是10 μmol/L,MeJA的诱导浓度最高,大于等于100 μmol/L。 对MeJA诱导后银杏叶的生理生化中几个重要指标进行了测定,发现经诱导后SOD、MDA、PAL、蛋白活性或含量相对升高,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相对降低,这与MeJA诱导提高银杏叶的逆境防御及次生代谢有关。 在植物的次生代谢中,挥发性气体(VOCs)具有防御草食动物及实现同种及不同种植物间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本文应用自组装的炭阱吸附装置和固相微萃取(SPME)来收集诱导后的银杏叶、利马豆及三种酒中的挥发物,GC-MS检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诱导后的银杏叶释放出更多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是石竹烯等一些参与植物防御机制的倍半萜类,通过对比炭阱吸附和SPME在挥发物的收集上,发现炭阱吸附具有吸附效率更高、样品可短期保存、重复进样分析、可定量等优越性,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Resumo:
本实验用家兔20只,以夹闭肠系膜上动脉造成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SMAO)模型。经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及肾组织中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发现SMAO时,血浆及肾组织MDA含量明显增高,而红细胞SOD活性降低。提示:氧自由基及其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对其病变过程起了一定的作用。
Resumo:
We report improved whole-genome shotgun sequences for the genomes of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both with multimegabase contiguity, or almost 1,000-fold improvement over the drafts of 2002. Tested against a nonredundant collection of 19,079 full-length cDNAs, 97.7% of the genes are aligned, without fragmentation, to the mapped superscaffolds of one or the other genome. We introduce a gene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for plants that does not rely on similarity to known genes to remove erroneous predictions resulting from transposable elements. Using the available EST data to adjust for residual errors in the predictions, the estimated gene count is at least 38,000 - 40,000. Only 2% - 3% of the genes are unique to any one subspecies, comparable to the amount of sequence that might still be missing. Despite this lack of variation in gene content, there is enormous variation in the intergenic regions. At least a quarter of the two sequences could not be aligned, and where they could be aligne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 SNP) rates varied from as little as 3.0 SNP/kb in the coding regions to 27.6 SNP/kb in the transposable elements. A more inclusive new approach for analyzing duplication history is introduced here. It reveals an ancient whole-genome duplication, a recent segmental duplication on Chromosomes 11 and 12, and massive ongoing individual gene duplications. We find 18 distinct pairs of duplicated segments that cover 65.7% of the genome; 17 of these pairs date back to a common time before the divergence of the grasses. More important, ongoing individual gene duplications provide a never-ending source of raw material for gene genesis and ar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mbers of the grass family.
Resumo:
The diet and feeding ecology of a wild subpopulation of black-and-white snub-nosed monkeys (Rhinopithecus bieti) were studied at Xiaochangdu in Honglaxueshan Nature Reserve, Tibet. This region is climatologically harsher than any other inhabited by non-human primates. Black-and-white snub-nosed monkeys fed on 48 parts of 25 plant species, at least three species of lichens and seven species of invertebrates. The number of food items exploited varied markedly among seasons, with dietary diversity being greatest in spring and summer. In winter, black-and-white snub-nosed monkeys had to subsist on fallback foods such as dried grass and bark. Ubiquitous lichens formed a major dietary constituent throughout the year, contributing about 75% of feeding records. Even though lichens act as a staple, our findings signify that the monkeys at Xiaochangdu prefer feeding on foliage, which is higher in protein content than the former.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black-and-white snub-nosed monkeys are able to cope with an array of food items other than lichens and hence can be regarded as feeding generalists. We discuss the results with reference to previous studies on other subpopulations living in habitats that are floristically more diverse and offer more plant food items than the marginal habitat at Xiaochang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