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resultados para Ast-R2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Surface pollen assemblages and their relationhips with the modern vegetation and climate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investigating palaeo-environment conditions by fossil pollen analysis. A promising trend of palynology is to link pollen data more closely with ecology. In this study, I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pollen assemblages and their quantitative relation with the veget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typical ecological regions in northern China, based on surface pollen analysis of 205 sites and investigating of modern vegetation and climate. The primary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The differences in surface pollen assemblages for different vegetation regions are obvious. In the forest communities, the arboreal pollen percentages are more than 30%, herbs less than 50% and shrubs less than 10%; total pollen concentrations are more than 106 grains/g. In the steppe communities, arboreal pollen percentages are generally less than 5%; herb pollen percentages are more than 90%, and Artemisia and Chenopodiaceae are dominant in the pollen assemblages; total pollen concentrations range from 103 to 106 grains/g. In the desert communities, arboreal pollen percentages are less than 5%. Although Chenopodiaceae and Artemisia still dominate the pollen assemblages, Ephedra, Tamaricaceae and Nitraria are also significant important in the pollen assemblages; total pollen concentrations are mostly less than 104grains/g. In the sub-alpine or high and cold meadow communities, arboreal pollen percentages are less than 30%. and Cyperaceae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taxa in the pollen assemblages. In the shrub communities, the pollen assembl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zonal vegetation; shrub pollen percentages are mostly less than 20%, except for Artemisia and Hippophae rhamnoides communities.There are obvious trends for the pollen percentage ratios of Artemisia to Chenopodiaceae (A/C), Pinus to Artemisia (P/A) and arbor to non-arbor (AP/NAP) in the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In the 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region, the P/A ratios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0.1, the A/C ratios higher than 2 and the AP/NAP ratios higher than 0.3. In the temperate steppe regions, the P/A ratios are generally less than 0.1, the A/C ratios higher than 1 and the AP/NAP ratios less than 0.1. In the temperate desert regions, the P/A ratios are generally less than 0.1, the A/C ratios less than 1, and the AP/NAP ratios less than 0.1.The study on the representation and indication of pollen to vegetation shows that Pinus, Artemisia, Betula, Chenopodiaceae, Ephedra, Selaginella sinensis etc. are over-representative in the pollen assemblages and can only indicate the regional vegetation. Some pollen types, such as Quercus, Carpinus, Picea, Abies, Elaeagus, Larix, Salix, Pterocelis, Juglans, Ulmus, Gleditsia, Cotinus, Oleaceae, Spiraea, Corylus, Ostryopsis, Vites, Tetraena, Caragana, Tamaricaceae, Zygophyllum, Nitraria, Cyperaceae, Sanguisorba etc. are under-representative in the pollen assemblages, and can indicate the plant communities well. Populus, Rosaceae, Saxifranaceae, Gramineae, Leguminosae, Compositae, Caprifoliaceae etc. can not be used as significant indicators to the plants.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 of pollen percentages with plant covers shows that Pinus pollen percentages are more than 30% where pine trees exist in the surrounding region. The Picea+Abies pollen percentages are higher than 20% where the Picea+Abies trees are dominant in the communities, but less than 5% where the parent plants are sparse or absent. Larix pollen percentages vary from 5% to 20% where the Larix trees are dominant in the communities, but less than 5% where the parent plants are sparse or absent. Betula pollen percentages are higher than 40% where the Betula trees are dominant in the communities" but less than 5% where the parent plants are sparse or absent. Quercus pollen percentages are higher than 10% where the Quercus trees are dominant in the communities, but less than 1% where the parent plants sparse or absent. Carpinus pollen percentages vary from 5% to 15% where the Carpinus trees are dominant in the communities, but less than 1% where the parent plants are sparse or absent. Populus pollen percentages are about 0-5% at pure Populus communities, but cannot be recorded easily where the Populus plants mixed with other trees in the communities. Juglans pollen accounts for 25% to 35% in the forest of Juglans mandshurica, but less than 1% where the parent plants are sparse or absent. Pterocelis pollen percentages are less than 15% where the Pterocelis trees are dominant in the communities, but cannot be recorded easily where the parent plants are sparse or absent. Ulmus pollen percentages are more than 8% at Ulmus communities, but less than 1% where the Ulmus plants mixed with other trees in the communities. Vitex pollen percentages increase along with increasing of parent plant covers, but the maximum values are less than 10 %. Caragana pollen percentages are less than 20 % where the Caragana plant are dominant in the communities, and cannot be recorded easily where the parent plants are sparse or absent. Spiraea pollen percentages are less than 16 % where the Spiraea plant are dominant in the communities, and cannot be recorded easily where the parent plants are sparse or absent.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 of surface pollen assemblages with the modern climate shows that, in the axis 1 of DCA, surface samples scores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s, and the highest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R2) is 0.8 for the fitting result of the third degree polynomial functions. In the axis 2 of DCA, the samples scores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s, average July temperatures and average January temperatur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falls in 0.13-0.29 for the fitting result of the third degree polynomial functions with the highest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average July temperature.The sensitivity of the different pollen taxa to climate change shows that some pollen taxa such as Pinus, Quercus, Carpinus, Juglans, Spiraea, Oleaceae, Gramineae, Tamariaceae and Ephedra are only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in precipitation.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制备了两种不同n(Zr)/n(Hf)的Zr、Hf混合溶液,测定了实时生成的水合氧化铁和预先生成的水合氧化铁在不同pH条件下对Zr、Hf的吸附量,并对其吸附等温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等价元素Zr、Hf在HFO上的吸附是非线性的,在吸附过程中二者发生了分异,Zr的吸附能力要大于Hf;在天然水体pH值范围内(pH≥6),Zr、Hf的吸附量Q及n(Zr)/n(Hf)不随pH发生变化,显示了Zr、Hf相对惰性的行为;Zr、Hf在吸附过程中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行为,Zr、Hf数据间的相关系数R2在0.98以上;Zr、Hf在HFO上的吸附可能是表面羟基与Zr、Hf表面络合反应的结果,并且络合能力Zr>Hf.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铁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其环境和生态效应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理化性质、形态、溶解性以及与溶解有机质的结合程度。氧化还原性敏感元素铁在自然界主要以Fe(Ⅱ) 和Fe(Ⅲ)两种价态存在。铁在水环境中的地球化学循环作用主要通过其自身的各种价态之间转化以及与周围其他物质(微量元素,营养盐,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不同形态的铁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其环境效应和生物有效性都是不同,不同形态的铁还可对其他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循环迁移、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一定的影响。因此,为铁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就必须进行铁的形态分析,由于Fe(Ⅱ)的氧化还原敏感性,故对铁进行形态分析的前提就是准确测定Fe(Ⅱ)的含量,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定Fe(Ⅱ)特别是低含量的Fe(Ⅱ)时,结果的不准确性以及高检出限等缺点都严重制约了准确测定环境中Fe(Ⅱ)的含量。为克服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定Fe(Ⅱ)时易受样品溶液其他组分的基体干扰以及灵敏度低等缺点,我们采用了用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PDT)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Fe(Ⅱ)。由于络合物Fe(II)-PDT存在两种几何异构体,故在建立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Fe(Ⅱ)的同时,我们进一步研究了PDT及Fe(II)-PDT的两种几何异构体色谱分离与测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如下进展: 1.研究了有机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Fe(Ⅱ),实验中发现加入离子对试剂四溴酚酞乙酯钾(TPBE-K),由于TPBE和Fe(Ⅱ)-PDT络合物生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导致最大特征吸收波长红移,由555nm增加至610nm,三元离子缔合物[Fe(PDT)3] [TBPE]2的摩尔吸收系数由2.4×104 l•mol-1•cm-1增加至1.9×105 l•mol-1•cm-1,显著改善了方法的灵敏度,降低了检出限,在Fe(Ⅱ)含量为0~0.3μg/ml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3582x+0.01,R2=0.9974,检出限为0.96ng/ml(S/N=3),达到ng/ml水平,成功应用于测定泉水及表层湖水的Fe(Ⅱ)及总铁含量。 2.将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PDT)作为衍生显色络合试剂应用于分光光度法来测定Fe(Ⅱ)已得到较为充分的报道。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首次研究了将PDT作为柱前衍生络合试剂,应用于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Fe(Ⅱ),不仅克服了常规络合衍生分光光度法过量络合剂干扰试验结果的缺点,而且进一步优化选择了检测波长,由于HPLC的应用,突破了在分光光度法中只能在可见波长范围内选择检测波长为555nm,将检测波长选择在Fe(Ⅱ)-PDT吸收更强烈的紫外区295nm处,使得灵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在Fe(Ⅱ)浓度为0~3.5×10-6mol/l时,峰面积A和峰高H均和标准溶液的浓度C(×10-7mol/l)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A=7.4951x-0.0785(R2=0.9999) 和H=0.5126x- 0.0915(R2=0.9997),方法的检测限为0.35ng/ml (S/N=3)。本方法测定Fe(Ⅱ)时,不需复杂的前处理步骤,如固相萃取、有机溶液萃取等,直接柱前衍生HPLC方法测定,方便、快速且灵敏度高,低于众多分光光度报道的检出限水准7~170ng/ml范围。 3.由于络合物Fe(II)-PDT存在面式和经式两种几何异构体,故在建立起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Fe(Ⅱ)新方法的同时,进一步研究了PDT及Fe(II)-PDT的两种几何异构体色谱分离及测定实验研究,关于这方面的试验研究,目前来说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所以将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到分离及测定PDT及Fe(II)-PDT的两种几何异构体中,这也是本论文的第二个创新之处。在本实验中,所用的色谱固定相为普通的反相键合C8柱,但由于优化选择了最佳流动相条件,使得PDT及Fe(II)-PDT的两种几何异构体直接在C8柱上得到完全的基线分离。讨论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乙腈不同比例、不同种类的离子对试剂(高氯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及不同浓度对PDT和Fe(II)-PDT两种几何异构体的色谱行为的影响。根据不同试验条件下,对所获得的色谱参数(容量因子、分离度、选择性因子、保留时间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据此探讨了色谱分离异构体过程的机理。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之上,引入更能灵活的调节洗脱强度和被分离物质分离度的三元流动相(乙腈/甲醇/水=20/50/30),优化选择了三元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比例以及离子对试剂的种类及浓度,使得异构体的分离度和选择性因子均得到满意结果。对一系列不同浓度的Fe(II)-PDT异构体分离,面式和经式异构体的面积和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在4~25×10-7mol/l范围内良好,线性关系分别为:y = 3.6333x - 2.3378(R2 = 0.9957,经式异构体),y = 1.8219x - 1.0783(R2 = 0.9964, 面式异构体)。面式和经式异构体的检测限分别为4.28ng/ml和3.44ng/ml (S/N=3)。 5.进一步研究发现Fe(II)-PDT的两种几何异构体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故根据异构体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就可以探讨在转变过程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异构体转变过程中色谱峰高和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并依此首次得出了两种几何异构体相互转化可逆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如熵变、焓变、自由能变化、反应速率常数等,对两种几何异构体之间的动力学转变平衡机理进行合理的解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各不同温度下(30℃,35℃,40℃,45℃),反应时间在3倍半衰期以内,两种几何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变平衡均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各不同温度下Xeln[(Xe-X0)/Xe-X)]随时间变化的线性关系良好,分别为:y=0.0821x+0.7288(R2=0.9911,T=45℃);y = 0.0486x + 0.598(R2 = 0.9987, T=40℃); y = 0.0216x + 0.5861(R2 = 0.9987, T=35℃);y = 0.0124x + 0.591(R2 = 0.9988, T=30℃)。 首次将PDT作为柱前衍生络合试剂,应用于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环境中的Fe(Ⅱ),且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固相萃取,有机溶液萃取等浓缩富积过程),克服了普通分光光度法检测限高、易受样品基体效应的干扰等缺点;在建立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e(Ⅱ)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络合物Fe(II)-PDT的两种几何异构体色谱分离及动力学转变实验研究,则是对建立起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e(Ⅱ)试验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是对测定Fe(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机理的进一步认识和探讨。PDT作为柱前衍生络合试剂首次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Fe(Ⅱ)为铁的环境地球化学工作者提供了一种灵敏度高的测定Fe(Ⅱ) 的新途径,为环境样品中Fe(Ⅱ)含量的准确测定提供保证,对铁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如铁形态分析、铁的水-沉积物界面行为等提供更翔实可靠的信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天然溶解有机质(natura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由动植物残体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形成的高分子有机混合物,它广泛分布于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DOM的结构十分复杂,分子量从几百到几十万不等,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随时空和来源不同而变化。腐殖物质是DOM的主要组成部分,以溶解有机碳计约占DOM总量的50%~80%。腐殖物质可以分为:富里酸(fulvic acid, FA任何pH值条件下都溶于水),腐殖酸(humic acid,HA在pH 1时不溶于水)和胡敏素(humin,任何pH条件下都不溶于水)。 DOM能影响许多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例如DOM是一个重要的碳汇,它能影响微生物的食物链和全球碳循环;DOM和营养元素含量、食物链结构等一起决定水生生态系统的属性和发展动态;它还能吸收自然光,从而影响紫外线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DOM含有多种弱酸和弱碱官能团,是天然水体pH的调节剂和控制因素;DOM和痕量金属离子或有机污染物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它们的形态、毒性、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DOM能生成致癌物三卤甲烷和其它消毒副产物。 天然水体中的痕量金属离子(如Cu2+和Hg2+)主要以DOM络合态存在。在海水中DOM控制铜的主要存在形态;在淡水中 90%以上的铜离子与DOM发生配位。通过配位作用DOM能抑制浮游生物对Hg的吸收,增加鱼类对Hg的蓄积。目前,人们对金属离子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有机质参与下的有毒重金属循环还缺乏必要地认识。条件稳定常数是描述重金属离子与DOM配位能力的基本参数。前人运用多种手段对DOM与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溶出伏安法、超滤及荧光淬灭滴定法等。紫外吸收滴定法可用于研究单一有机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尚未报道。本文首次将紫外吸收滴定法应用于测定DOM与Cu2+和Hg2+的条件稳定常数。实验表明紫外吸收滴定法迅速、简便、可望成为研究DOM和痕量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在环境中普遍存在。有证据表明,环境中的有些PPCPs能对生物体产生影响,如改变生物体的性别比例,影响植物生长,动物幼虫的孵化,甚至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止痛药物和抗抑郁药。毒理学实验表明,环境中的CBZ能严重影响鱼、蚌等水生生物的免疫和循环系统。CBZ使用量大,在环境中含量高,在地下水渗透过程和常规污水处理中保持稳定,因此CBZ成为衡量人类活动和污水处理工艺效率的标志物。但是目前人们对CBZ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知之甚少。DOM能与许多有机污染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它们的生物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但DOM对CBZ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论文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DOM与CBZ的结合强度、结合类型、影响因素,并且初步总结了DOM对CBZ环境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为理解其它PPCP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预测它们的迁移转化、归宿和环境毒性提供参考。 本文运用紫外吸收滴定法和荧光淬灭滴定法研究了不同来源的DOM和金属离子(Cu2+和Hg2+)的相互作用,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和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法研究了DOM和卡马西平的相互作用。主要成果简述如下: 1、本文首次将紫外吸收滴定法应用于测定金属离子和DOM的条件稳定常数,结果表明紫外吸收滴定法操作更简便、测定迅速、仪器普及率高,可在DOM含量很低(约10-5 ~ 10-7 mol/L)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进行测定,不必进行复杂的预富集。可望成为DOM和痕量有毒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 2、重金属离子(Hg2+和Cu2+)与DOM的羧基和酚羟基等基团配位。配位后电子的离域性增加,导致紫外吸收增加。与此同时配位后分子极性的改变和铜离子顺磁性作用,引起DOM荧光淬灭。在Cu2+和Hg2+的滴定过程中,紫外吸光度和荧光强度之间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R2=0.99,P<0.001)。这说明荧光和紫外从不同侧面揭示了DOM和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 3、紫外吸收滴定法和荧光淬灭滴定法测定其条件稳定常数(log K)一致,介于3.5 ~ 5.5之间。强配位作用是DOM影响有毒重金属离子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的根源。研究还表明配位作用的强弱受DOM来源和体系pH的影响。 4、 CBZ和DOM能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结合常数(log K)介于3.41 ~ 5.04之间。DOM能明显减少游离态CBZ的浓度,提高CBZ溶解度和迁移转化能力。这对认识CBZ和其它PPCPs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影响因素具有指导意义。 5、荧光光谱研究表明CBZ对DOM发射的荧光具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疏水作用是CBZ和DOM之间的主要作用力。DOM-CBZ受pH值的影响不大, Cu2+对CBZ和DOM的结合有一定的影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陨石分类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开展深入研究的前提。磁化率(χ)的测量提供了一种快速简单、无损的陨石分类方法,国外已有一些学者开始对陨石的磁性分类开展了研究,但国内尚无这方面研究的报导。本文主要对从南极格罗夫山回收的陨石开展了磁性分类的初步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进行了磁化率测量模拟实验:由于陨石样品具有不规则和大小不等的形状,通过对模拟样品测量,了解上述几何因素对磁化率测量精度和准确性的影响,并作出MS2磁化率测量系统MS2D探头与MS2B传感器测量值之间的校正曲线。对模拟样品测量结果的分析表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样品(所含磁性矿物分布均一)在进行MS2D测量时,测量相对偏差可控制在2%以内,表明上述测量系统可以用于陨石的磁化率测量。 2) 对所选600块南极格罗夫山陨石用MS2D探头进行了磁化率测量,得出这600块陨石的磁化率㏒χ(10-9m3/kg)数据,并用MS2B探头测量其中375块用来作岩石矿物学分类用的小块劈分样品的磁化率㏒χ(10-9m3/kg)。这600块格罗夫山陨石磁化率分布模式与南极其他区域收集的陨石较吻合,对应H、L、LL群呈3个明显的峰分布。相同的陨石用MS2D与MS2B两种探头测量,将它们的磁化率数据进行对比,显示它们的结果相当一致(相关系数R2=0.97),也同时证明MS2D用于磁化率测量是行之有效的。 3)测量了44块沙漠陨石和9块降落型陨石的磁化率,在此基础上对南极格罗夫山陨石、沙漠陨石及降落型陨石数据做了对比讨论。格罗夫山陨石、沙漠陨石及降落型陨石磁化率值分布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移,总体来说磁化率㏒χ平均值为降落型陨石>南极陨石>沙漠陨石,这主要是由于陨石所受风化程度的差异造成的。风化作用使陨石部分金属发生氧化,因而降低了磁化率。 4)基于陨石的岩石矿物学分类,172块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的磁化率分布,与文献上南极陨石磁化率分布基本一致,不过格罗夫山H、L、LL型普通球粒陨石磁化率分布范围更为狭窄,反映了南极不同地区陨石风化程度的差异。 5)讨论了陨石磁化率分类的有效性,分析了部分异常值出现的原因。磁化率分类结果与部分格罗夫山陨石的岩石矿物学分类(申请者作为陨石分类小组成员完成了其中的部分工作)结果相当吻合,仅在群之间约有5%的重叠,表明磁化率可作为化学群分类的重要参考数据。由于各陨石所受风化程度的差异,风化程度较强的少量陨石在磁性分类的基础上,还需其他工作加以证实。部分小质量(小于3g)且有部分或完整熔壳的陨石,磁化率受熔壳的影响达10%以上,偏离了其初始矿物的磁化率值,不能反映其真实的化学群类型,这部分磁化率数据仅供参考。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已有的研究表明,与富B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体系以富含电气石矿物为特征,B和其它挥发分一起参与了岩浆分异、流体演化、围岩蚀变以及金属迁移和沉积的一系列过程。但至今B与Sn-W矿床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性仍是个不解之迷。 电气石是B的主要寄主矿物,并且电气石被认为是成岩成矿的良好指示剂。目前,国内外对富B岩浆体系性状以及B对成岩成矿的作用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广西银屏细粒花岗岩是花山复式岩体最晚期的侵入岩相,不仅花岗岩中结晶有大量的电气石,而且在发育的晶洞中含有大量的电气石矿物。本文通过对银屏细粒花岗岩和晶洞中电气石化学组成、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探讨富B花岗岩形成和岩浆-热液体系演化地球化学特征,并对B与Sn矿化是否存在耦合关系的潜在性进行评价。 通过对富B花岗岩的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1) 银屏细粒花岗岩以高硅、高钾、富碱、低磷、准铝质为特征,具有较高的FeO*/MgO,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银屏细粒花岗岩的全岩样品显示强烈的稀土“四重效应”及等价不相容元素对 (Nb-Ta、Zr-Hf、Sr-Eu)分异,表明花山花岗岩分异演化晚期阶段存在熔体-流体作用; (2) 细粒花岗岩和晶洞中电气石为富Fe的黑电气石,前者是岩浆成因的,后者是蒸汽相成因的。两种成因电气石化学组成非常一致,几乎不含有过剩Al,Fe/(Fe+Mg)比值集中分布于0.96~0.98之间。Al3+=Fe3+和R++R2+=R3++□是电气石中2个主要置换反应; (3) 花山A型花岗岩形成演化过程中不存在狭义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形成细粒花岗岩的岩浆具有极高的粘度,大量的饱和蒸汽相被高粘度的熔体捕获﹑圈闭,气泡生长是岩浆去气的主要方式;尽管岩浆在相对高的氧逸度条件下分异演化,但由于缺乏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在银屏岩体范围内不太可能发生有规模的锡石-石英脉型矿化作用; (4) 晶洞石英显示仅含有气液包裹体,而无其他类型包裹体共存,表明岩浆流体演化晚期为均匀的单一相。晚期流体的温压范围在150~265 °C,41~72 MPa之间。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对甘蓝进行品种差异、亚细胞分析、根际分泌物提取污染土壤中的铊、营养元素添加以及野外甘蓝样品采集分析,结合地球化学理论。分析了甘蓝对铊吸收富集的机理,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甘蓝叶、根及茎对铊的吸收存在着明显差异,表明在面临土壤铊胁迫时,叶是铊的主要储存部位,而根和茎主要起到了转运作用。甘蓝中铊含量的升高导致了对钙和镁吸收能力的提高。不同品种甘蓝之间的吸收能力差别不大,通过选择种植对铊吸收能力小的甘蓝来控制铊的食物链危害是不可行的。此外,还应该避免在高铊土壤地区种植甘蓝。 (2) 高达92%的铊存在于甘蓝叶细胞液组分中,表明细胞液组分是铊在甘蓝叶细胞中的一个重要储存部位。但是在不同品种甘蓝叶中,铊的亚细胞分布形态没有显著差异,在甘蓝面对铊胁迫时,其叶细胞器组分中铊含量始终维持很低的含量。甘蓝对铊的解毒机制很可能就是通过在细胞内的区隔化作用(compartmentalization),把进入体内的铊结合到细胞液组分以及细胞壁上,从而减少了铊对重要细胞器官的损伤。铊在甘蓝叶各亚细胞组分中的分配与常量元素存在一定的关系。在甘蓝叶细胞内,Tl+往细胞液组分中的传输很有可能是通过Na+/K+/2Cl–联合传输机制、Ca2+活化的钾离子通道以及一些需Mg2+或Mn2+的K+活化酶完成的。需要Mn2+参与的K+活化酶可能对于铊往细胞器中的转移起到了主导作用。在细胞壁中,很可能Ca2+活化的K+通道或者是某些特定的需要Mn2+的K+活化酶对铊的迁移或固定起了影响作用。 (3) 随着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加入,甘蓝地上部的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影响主次因素依次均为氮>磷>钾。随着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加入,甘蓝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铊含量并没有上升,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甘蓝地上部中铊含量的影响主次因素依次为磷>氮>钾,甘蓝地下部中铊含量的影响主次因素依次为氮>磷>钾。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加入都提高了甘蓝对铊的吸收量。甘蓝对铊吸收量的影响主次因素依次均为氮>磷>钾。因此我们认为,氮,磷,钾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甘蓝生物量和铊的吸收量,但是随之而来的生物稀释效应,导致了甘蓝地上部和地下部含量的降低。运用铊累积量来判断营养元素对甘蓝吸收铊的影响更为客观和可靠。 (4) 通过对比蒸馏水和根际分泌物提取液对污染土壤中铊的提取能力,发现甘蓝根际分泌物提取液(root exudates)对污染土壤中的铊具有明显的活化作用。提取液的pH和土壤铊的提取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R2=0.1659),也就是说提取液的pH与其对污染土壤中铊的提取能力成正比。但是甘蓝体内各部分铊含量与其根际分泌物提取液对土壤铊的提取率没有任何关系,表明大量的植物非必需元素铊进入甘蓝后,并没有对其根际分泌物的产生任何影响。土壤pH越高,生长的甘蓝的根际分泌物提取液对土壤提取率就越高,甘蓝分泌物提取液对铊的提取率升高可以补偿由于土壤pH升高而造成的水溶态存在的铊减少。 (5) 铊在甘蓝叶片和叶柄中的分布状况为老叶叶片>新叶叶片>老叶叶柄>新叶叶柄,表明叶柄也是运输铊的一个重要器官。但是叶柄对铊的转运能力并没有茎那么强烈,而叶片才是甘蓝中最主要的铊储存部位。铊在根、茎、老叶和新叶中亚细胞的分布均为细胞液>>细胞壁>细胞器,这和前期室内温室培养甘蓝叶片中的分布结果是一致的。根据植物采矿经济理论的计算结果,很显然甘蓝可以成为土壤铊污染的植物修复和采矿的备选对象。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锡矿床是与花岗岩在时间、空间、成因上有着密切联系的典型矿种之一。与锡矿有关的花岗岩多具有过铝、富钾、硅含量高的特征。传统观点认为与锡矿有关的花岗岩主要是S型花岗岩,可是近年在国内外相继发现了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锡矿床与富碱侵入岩有着密切成因联系。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的锡成矿作用日益受到地质学家的重视,锡矿床与富碱侵入岩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相关的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富碱侵入岩体能否分异出富锡成矿流体还存在争议。研究表明,与岩浆岩有关的成矿与岩浆演化过程中成矿元素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成矿元素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行为除受到温度、压力及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制约外,还受到岩浆熔体成份及岩浆分异出来的流体化学组成的影响。以往有关锡在流体-熔体相间分配行为的实验研究主要侧重于改变流体相来观测锡的分配系数,且多为单一的含氯或含氟岩浆体系,这制约了对岩浆演化过程中元素在流体-熔体相间分配行为的深入认识。本文通过改变流体相、熔体相的化学组成,开展了一系列锡在流体和花岗质熔体相间分配行为的实验研究。综合分析了锡在晶体-熔体-流体间的分配行为,并结合地质实际探讨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的锡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机理。研究成果对深入认识与花岗岩有关锡矿的成矿机理、丰富和完善与花岗岩有关的锡成矿理论、为进一步探索与花岗岩有关的锡成矿规律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此外,实验对进一步推动实验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矿实验室完成,主要实验设备为快速内冷(RQV)高压釜。实验的温度为850℃,压力100MPa、氧逸度接近NNO。实验首先采用人工合成硅酸盐凝胶的方法制成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花岗质熔体,使用分析纯化学试剂配制不同成分和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作为实验初始固液相。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实验研究:1.熔体相组成不变,以改变流体相组成来观察锡的分配行为。这组实验固相初始物为过碱质富钾的硅酸盐,初始液相分别为NaCl、KCl、HCl、HF、去离子水溶液;2.流体相组成不变,改变熔体化学组成观察锡分配行为。初始液相选用低浓度的0.1mol/L HCl溶液,熔体相为具不同化学组成的凝胶(其中一组改变熔体碱质含量和铝饱和指数ASI、另一组改变熔体钠钾摩尔比值);3.氟氯共存含水的花岗质岩浆体系中氟氯含量相对变化时锡分配行为。实验通过改变熔体相中氟含量和液相盐酸溶液的浓度来观察锡在含氟硅酸盐熔体和不同浓度盐酸溶液间的分配行为。氟主要以(NaF+KF)混合物的形式加入初始固相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1.流体相络阴离子种类及含量对锡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当流体相中络阴离子Cl-、F-含量增大时,有利于增大锡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系数;尤其当流体为富氯的酸性流体时,锡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系数随液相中H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存在关系式logD Sn=2.0247×log[HCl]+0.6717([HCl]的单位为mol/L),锡在流体相中主要以二价锡氯配合物的形式迁移,锡倾向于分配进入富氯的酸性流体中。此外,富氯酸性流体与共存的熔体反应后,熔体中的碱质含量降低,铝饱和指数增大。 2.熔体化学组成对锡在熔体相/流体相的分配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D Sn随着熔体中碱质含量增大而减小:D Sn=-0.0489×MAlk+0.4516, R2=0.98(MAlk为熔体中Na2O+K2O摩尔含量),表明富碱质熔体有利于锡在熔体相中富集,从而可能为锡矿形成提供矿质来源。D Sn随熔体ASI值的增大而增大:D Sn=0.1886×ASI-0.1256, R2=0.99,即过铝质熔体相对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中。过铝质熔体中碱质总量及其它组分相对不变的前提下,熔体钠钾摩尔比值越高D Sn越小:D Sn=-0.0314×RNa/K+0.0483, R2=0.82(RNa/K为Na/K摩尔比值),富钠的熔体有利于锡分配进入熔体相,而富钾的熔体却相对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中。 3.在氟氯共存花岗质岩浆体系中:①熔体相中氟含量对氯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有着明显影响,熔体中氟含量降低有利于氯分配进入流体相。②熔体中氟含量大于约1 wt%后,D Sn小于0.1且变化不大,当液相富含HCl且熔体中氟含量从约1 wt%降低后,D Sn 迅速增大,即熔体中氟含量小于约1 wt%后锡倾向于分配进入富氯的酸性流体中。而富氟(F含量大于约1 wt%)的熔体有利于萃取锡并使锡在熔体相中富集。③熔体铝饱和指数ASI值越大,相应锡的分配系数越大;流体相中HCl浓度增大时,锡分配系数随之增大;当熔体为过铝质的花岗质熔体、流体富含HCl时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 分析总结与花岗岩有关的锡成矿特征和锡在不同晶体相和熔体相间的分配行为得出:壳源铝质、富碱、富挥发份、贫钙铁镁的岩浆在结晶分异演化过程中相对有利于锡在残余熔流体相中富集。因此,具有这些特征的岩浆结晶分异演化产生的晚期岩浆可富含锡,能为后期锡矿床的形成提供矿质来源。这种富锡富挥发份的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当温度压力降低、岩浆水饱和度增大、硅含量增大、熔体相氟含量降低时,可分异出含氯富锡的成矿流体。 根据上述结论,分析了与湖南芙蓉锡矿床有着密切成因联系的骑田岭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特征、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得出芙蓉锡矿床成矿流体可由骑田岭晚期岩浆分异产生。 最后得出如下认识:1)当花岗质岩浆体系水不饱和、流体相络阴离子浓度低的情况下,锡倾向于分配进入熔体相中;2)水饱和富含挥发份的过铝、富钾的岩浆体系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3) 铝质、富钾、富挥发份的富碱侵入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可在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分异出富锡的流体相,与芙蓉超大型锡矿床有成因联系的骑田岭富碱侵入岩体成岩过程中可分异出富锡的成矿流体。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双壳类生物其壳体在生长过程中记录了高分辨率的环境信息(年、季,甚至周),同时双壳类生物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在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均有大量种类的存在并广泛地存在于古地层中,双壳类生物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理想对象。 现生壳体的就位研究就是对特定环境产物(壳体)的一些环境替代指标(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等)的环境意义的标定。根据“将今论古”观点,这些认识不仅仅是对现生生物壳体本身的认识,其基本原理、基本关系都可以用于过去环境的重建。因此可以说,对于现代生物壳体的相关研究是利用双壳类壳体化石识别和提取古气候环境信息的前提和基础。 然而人们对于双壳类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尤其是对现代生物壳体的就位分析研究还不是很多。对壳体碳、氧同位素及各种微量元素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还存在很大争议,这严重阻碍了利用古生物壳体进行提取古气候环境信息。我们对现代淡水双壳类生物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Müller, 1774)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获得了一些有意的结论,为利用古河蚬壳体,乃至其他双壳类壳体化石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奠定了基础,扫除了一些障碍,它们主要包括: 1 河蚬壳体不同断面上碳、氧同位素的差异及其意义 通过对河蚬壳体不同断面上同位素的研究发现:河蚬壳体碳同位素在同一生长环的不同位置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使得壳体碳同位素变化序列在不同断面上同样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做碳同位素时间序列研究时可以不考虑不同断面差异的问题,而在取样过程中可以通过延长取样的长度来获得足够量的样品进行碳同位素的测定;河蚬壳体氧同位素在同一生长环不同位置上存在差异,而导致氧同位素变化序列在不同断面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壳体就位分析研究时,选取不同断面上氧同位素变化序列对研究结果影响较大,存在壳体断面选择的问题。而在取样过程中取样的长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同一生长环上距离较远位置粉末的混合。 壳体最大生长线的断面不仅方便取样分析和获得详细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其同位素记录的主要是水体环境信息,所以选取壳体最大生长线的断面进行壳体就位分析研究是合理的。 2 通过河蚬壳体高分辨率同位素组成与气候、环境参数定量对比研究明确了河蚬壳体碳、氧同位素所指示的气候环境意义 将河蚬壳体氧同位素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平衡值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河蚬壳体与水体在氧同位素上达到平衡,但由于河蚬在冬季停止生长(T< 17 ℃ ),壳体对冬季时期水体信息是没有记录的,总的来说河蚬壳体记录了5月—11月左右的水体信息。河蚬壳体与水体在氧同位素上的平衡使得其成为夏季水体信息的良好替代指标。 壳体碳同位素值比预测平衡值偏负。导致壳体碳同位素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动力学分馏作用和新陈代谢作用。动力学分馏发生在CO2的水化和氢氧化过程中,含有12C和16O 的CO2比含有重同位素的CO2活跃,因此在壳体钙化过程中发生氧、碳同位素的同步分馏,可以造成18O 约4‰和13C约10‰ ~ 15‰的亏损,所以动力学分馏使壳体的δ18O和δ13C成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分馏作用主要存在于快速成骨成壳生物中。虽然壳体的碳、氧同位素显示出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由于壳体氧同位素的平衡,表明动力学分馏作用不是壳体碳同位素偏负的主要原因。新陈代谢作用主要是指壳体在形成中利用了呼吸作用产生的富集12C的CO2,其主要影响壳体的碳同位素,对氧同位素的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本研究河蚬壳体碳同位素的偏负及所有壳体碳同位素时间序列均显示出随壳高增大而负向的变化表明新陈代谢作用的影响是壳体与水体之间碳同位素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壳体碳同位素的不平衡现象将导致直接利用其提取水体信息的不准确性。因此能否以及如何将新陈代谢作用对壳体碳同位素的影响排除出去成为壳体碳同位素研究的焦点。 3 河蚬壳体形成中利用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比例的室内养殖研究 室内养殖实验发现:随着养殖水体碳同位素的升高,养殖过程中形成的河蚬(样品A和样品B)其壳体碳同位素也随之升高,表明了δ13CDIC对壳体碳同位素的影响。壳体碳同位素值比预测平衡值偏负,这主要是由于壳体在形成过程中新陈代谢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参与造成的。根据计算,壳体A在实验中沉淀部分壳体利用新陈代谢碳的比例(M值)为24%~43%,平均值为33%;壳体B为33%~75%,平均值为58%。M值随生物的生长呈下降变化,这与先前的一些研究认为M值随生物的生长呈升高变化并不一致,这说明在实验中河蚬主要是通过增加对DIC的吸收和利用来满足壳体对物质量增加的需求,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室内养殖环境变化情况与野外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差异以及室内养殖条件与野外情况的区别使得无法将δ13Cmeta对壳体的影响分离出去,因此只有通过对大量野外河蚬个体进行研究才能判断出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将新陈代谢作用对壳体碳同位素的影响排除。 4 花溪地区河蚬壳体利用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比例的研究 生物软体碳同位素(δ13Ctissues)可以用来替代生物新陈代谢作用产生的碳的同位素(δ13Cmeta)组成,因此对河蚬δ13Ctissues进行了相关研究。花溪地区河蚬软体的个体样品与若干壳高接近的混合样品在有机碳同位素(δ13Ctissues)上差别很小,说明壳高大小接近的河蚬个体,软体有机碳同位素之间的差异很小,因此在进行相关研究中不需要对每一个河蚬个体都进行软体碳同位素的测定。不同大小个体之间δ13Ctissues 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出随着壳高的增大,δ13Ctissues 先降低后增高的变化趋势, 可能表明河蚬在生长过程中其食性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经过盐酸处理的样品与未处理的样品在δ13Ctissues 上并未显示出显著的差异,这说明样品中无机碳酸盐岩的含量很低,因此对δ13Ctissues 的测定影响很小,因此以后在处理相同样品时可以省去加盐酸这一步骤。河蚬与河蚌在δ13Ctissues 十分接近,而田螺与二者差异显著,这说明同为双壳类的河蚬和河蚌在食性上比较一致,并且与腹足类的田螺存在明显的不同。 河蚬壳体碳同位素组成与壳高显示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由于生物新陈代谢作用的结果。因此,壳体碳同位素组成与壳高之间负相关关系可以看做是碳同位素生命效应存在的一种指示剂。 花溪地区河蚬壳体利用新陈代谢碳的比例,M值变化范围为19.8% ~26.8%,平均值为22.6 %± 2.5,并且M值与壳高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M = 0.39H + 17.36(n = 18, R2 = 0.74),这与对很多野生壳体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不同物种之间以及同种生物在不同地区之间,M与壳高的回归方程是不同的,但就花溪地区而言,新陈代谢作用对壳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利用上述回归方程是可以去除的,从而实现利用古河蚬壳体提取古水体信息的目的。因此利用现代壳体建立M与壳高之间的回归方程是利用古壳体化石提取水体信息的前提和基础。 5壳体碳同位素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记录的室内养殖研究 不同养殖水箱中(不同的饲养环境),河蚬壳体碳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喂养的食物在碳同位素组成(控制水体碳同位素)上存在较大差别造成的。虽然壳体碳同位素组成记录的不是水体δ 13CDIC绝对值的变化,但它反映了不同环境中水体信息的差异和变化趋势,因此壳体碳同位素可以用作δ 13CDIC定性的替代指标,另外壳体碳同位素还可以用来区分来源不同的种群或个体,而这对于鉴定生物属种、判断来源和反演古环境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实验中河蚬壳体与无机成因文石相比, 碳同位素组成平均偏负6.16 ‰,证明了生物新陈代谢影响的存在,这一恒定分馏值的出现主要反映了实验中壳体样品数量和大小分布问题,而不能说明河蚬壳体碳同位素是水体δ 13CDIC的定量替代指标。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生物有机酸是大气对流层中重要的微量挥发性有机碳组分,它广泛存在于对流层大气中,对气候、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索有机酸碳同位素(δ13C值)的分析测试方法,能够为大气有机酸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从而使该领域研究向前推进一步。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以甲酸、乙酸为代表的大气中低分子有机酸的碳同位素测试分析方法,为研究“已知有机酸来源中,不同来源对大气有机酸含量的贡献大小问题”、“人类污染对大气中有机酸的贡献比例问题”以及“是否存在尚未认知的有机酸来源问题”等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研究工作围绕如下五个方面内容而展开:首先是回顾和总结大气中低分子有机酸的研究沿革,详细摘录了国内外不同站点不同形式的大气样品中有机酸含量水平及其分布情况;其次是回顾和总结了大气中低分子有机酸的含量分析方法,并从中获取适宜于气相色谱/燃烧炉/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接口的样品富集、分离技术;第三是对水溶液中低分子有机酸的固相微萃取研究;第四是对实际大气样品中微量甲酸、乙酸的固相微萃取研究及其碳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初步分析;第五是对其它天然产物或人为活动排放源所释放的甲酸、乙酸碳同位素进行研究。研究内容的重点是:应用目前对水溶液中痕量有机酸而言最恰当的针阱捕集固相微萃取技术建立有机酸分子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方法。在方法建立过程中主要获得了如下成果: 1. 建立了以甲酸、乙酸为代表的液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样品的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测试方法。 法兰静密封技术与石英管的连接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得较高真空度的石英管,这使得向低CO2污染的石英管内无损耗地注入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准样品成为可能。进一步使用炬枪密闭-石英管燃烧法制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同位素样品,可有效避免制备过程中因挥发所导致的同位素分馏和环境CO2对测定值的影响。以市售高纯度的甲酸、乙酸为标准同位素样品,重复制备它们的同位素分析样各5次,并在Finnigan MAT-252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上测定其δ13C值。结果显示此法具有极高的重现性,所测δ13C值相对标准偏差仅为0.07%(甲酸,n=5)、0.04%(乙酸,n=5)。与之对比,另一套同位素测定系统GC/C/IRMS对同一标准物质的同位素测定结果并无显著差别,但在精度上却明显不及前者。由于避免了样品制备过程中可能因挥发而导致的同位素分馏以及可能因环境中CO2造成污染等问题,使得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的δ13C标定,为准确测定实际样品中对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δ13C值的准确测定提供基础条件,也为同类物质标准的碳同位素测定提供了准确、廉价、方便的分析手段。 2. 确立了甲酸、乙酸在线分离的气相色谱条件以及同位素分析所需的同位素比值质谱条件。 为了能对非衍生化处理的甲酸、乙酸进行有效分离,我们选取了低吸附性、高样品容量,可直接分析未衍生化游离酸的Stabilwax-DA色谱柱作为分离甲酸、乙酸的分析柱。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He载气均处于恒流模式,进样口施行不分流进样,并进样口温度设置为200℃,采用两阶段程序升温,在此条件下乙酸、甲酸的出峰时间先后相隔了0.79分钟,且多次测定甲、乙酸出峰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05分钟,据此可认为甲、乙酸获得了良好的分离。 气相色谱分离出的甲酸、乙酸通过串联接口与燃烧炉 (串联接口与燃烧炉都是加热装置,温度分别设置成350 C和 850C)相接,随后有机物在燃烧炉中被高温焚烧转变为CO2和H2O,再经Nafion半透膜祛除H2O,从而获取纯化干燥的CO2以适宜于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 3. 确立了水相中甲酸、乙酸的微萃取条件,设计制作了与萃取工作配套固相微萃取装置。 NeedlEx针阱捕集的固相微萃取技术可解决水溶液中低分子有机酸的分离萃取问题,并能与气相色谱接口的兼容,还有集采样、富集、保存、分析为一体的优点。因此探索利用脂肪酸型NeedlEx完成对水溶液相中有机酸的萃取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分析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我们设计了一整套吹扫-捕集的动态固相微萃取装置,并对甲酸、乙酸的水溶液实施了萃取研究。 由于实验装置是在吹扫捕集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随着吹扫捕集气体体积的增加有机酸在萃取针上的对富集量也呈现出一定增长趋势,尤其是在最初的几次循环中,有机酸在萃取针中的总量得到迅速的增加,在萃取气体体积达到400mL后,萃取针中的有机酸含量增加趋于缓慢。为了获得更多物质量的有机酸,实验中我们分别尝试了1000和2000mL的气体吹扫体积,分别对有机酸在色谱上的响应值以及同位素分析结果的统计显示这两种萃取体积并无显著差异,为兼顾工作量我们拟定1000mL吹扫气体体积作为实验条。 由于离子态的有机酸具极强的亲水性,因而很难挥发至顶空或吹扫气体中,只有自由的分子态有机酸方可被萃取针中疏水的固定相所富集。为使的解离反应方向朝着有利于分子态有机酸形成方向发展,我们评估了不同酸化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中我们普遍采用了500μL 4mol/L的磷酸溶液对样品进行了酸化,结果表明,酸化对提高待测物质的分析量十分有利,以10μg/mL的甲酸、乙酸标准溶液为例,酸化后甲酸萃取率提高了30.12%,乙酸的萃取效率也提高了14.46%。酸化、不酸化处理以及不同浓度有机酸溶液所测定的甲、乙酸碳同位素值在总体上不具备显著性的差异。但是,由于有机酸碳同位素测定精度与待测物物质量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因此酸化后样品中有机酸同位素的分析精度要优于未经酸化样品的同位素的分析精度。 温度的增加可以适量地提高部分有机酸的萃取效率,但温度增加导致水汽进入萃取针,中从阻碍了有机酸的有效萃取,因此本文建议在25℃室温的下进行萃取。此外,在传统的固相微萃取过程,搅动样品溶液常常是作为缩短萃取时间,提高的萃取效率的重要措施。原则上搅拌速度越快越好,但为了不使溅起水花影响到萃取针头,因而选择2000r/min搅拌速度比较适宜。 基于上述实验条件,本文考察了浓度为10~300μg/mL的甲酸、乙酸标准溶液的色谱响应值及其同位素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对不低于浓度为10μg/mL标准溶液,其中甲酸、乙酸的δ13C值都可被检测出。只不过浓度过低则响应值信号弱,不能准确计算出各质荷比信号峰面积是低浓度条件下同位素测不准的主要原因。要想使得甲、乙酸同位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1以内,则对应有机酸浓度则需达到85μg/mL以上。 4. 克服了实际水相样品中有机酸浓度低,不能直接对其实施NeedlEx萃取的难题,初步实现了对降水中甲酸、乙酸的碳同位素分析。 除了某些有机酸含量水平较高的降雨可以直接运用动态针阱捕集固相微萃取与GC/C/IRMS联用技术直接进行甲酸、乙酸碳同位素的分析外,普通含量水平的有机酸碳同位素测定尚具有一定的难度。研究中我们使用了阴离子交换型固相萃取小柱LC-SAX(规格:500mg/3mL;交换容量:0.2meq/g)对1L浓度为50~2000μg/L甲酸、乙酸标准混合溶液进行了萃取,并对所属浓度条件下δ13C测定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情况(200μg/L乙酸同位素测定值除外)下甲、乙酸的相伴概率分别伴概率大于了显著性水平0.05,表现出有机酸碳同位素测定的均值与离线法测定的甲酸同位素理论值无显著差异。 然而,降水中普遍具有有机酸含量低,其它阴离子含量高,组分复杂特点,严重影响阴离子交换型萃取小柱对有机酸的萃取。为此我们先用离子色谱对降水中阴离子组成及其含量进行分析,了解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构成及其含量,再根据所测定结果再安排对应交换容量萃取小柱实施萃取,而后再进行针阱捕集的萃取及其碳同位素分析。 5. 对以甲酸、乙酸为代表的大气中低分子有机酸碳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初步研究。 以贵阳为代表的西南城市地区大气中有机酸浓度较高,这为使用本方法研究该地区有机酸的碳同位素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经离子色谱测定,2008年8月下旬至2008年10月中旬贵阳地区6次降水中甲、乙酸浓度范围分别为5.75~22.43μmol/L和5.43~13.09μmol/L。与之对应,六次降水中甲酸δ13C值的范围为-25.72‰至-29.08‰之间,乙酸δ13C值的最大值则为-26.23‰,最小值则为-30.40‰。6次降水中甲酸、乙酸的δ13C值将它们的来源指向了直接或间接的陆源特征。结合离子色谱对降水中甲酸、乙酸浓度分析,利用亨利系数判定法可知,六次降水中间接来源是大气中低分子有机酸的主要来源,通过δ13C值的初步判断,可以看出这些二次来源应该主要由生物质燃烧,C3植物以及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的不饱和有机物经二次氧化而形成。 以往甲酸、乙酸同源的依据皆以降水中甲、乙酸浓度具有显著线性相关做为判断指标,本研究中6次降中的甲酸、乙酸浓度亦然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R2=0.87)而降水中甲、乙酸具有相似的δ13C值,这充分说明降水中甲、乙酸的同源特征。 针阱捕集萃取方式还适宜于对大气中自由有机酸的直接富集。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分别对贵阳市市郊森林公园、城市居民区以及交通要塞等三个不同地方大气中的自由有机酸进行了同位素分析,结果发现贵阳市大气中乙酸δ13C值介于-31.03‰至-26.37‰之间,乙酸δ13C值的总体均值等于-28.74‰,与之对应,甲酸的δ13C值范围为-29.42‰至-22.97‰,均值为-27.12‰。贵阳市大气中自由甲酸、乙酸的同位素值与降水中的甲、乙酸同位素值具有类似的变化范围,这表明大气气相中自由有机酸与降水中的甲、乙酸具有大致相同的来源构成。 我们还利用此法对汽车尾气以及蚁酸蚁所释放的甲酸、乙酸δ13C值进行了分析,其中汽车尾气中所含甲酸δ13C值等于-23.25±1.25‰,乙酸δ13C值为-24.55±0.85‰,而蚁酸蚁所释放的甲酸δ13C值则为-22.43±0.43‰。由于汽车尾气以及乙酸蚁释放有机酸的δ13C值要低于大气样品对应有机酸的δ13C值,据此认为汽车尾气和蚁酸蚁不是大气有机酸的主要来源。 6. 有机酸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检验食品参假行为时的扩展应用研究。 由于C3和C4循环会导致植物及其产品的δ13C值不同,因此碳同位素技术在食品控制方面发挥了特别作用,能够解决一些常规分析解决不了的问题。经分析发现,食醋中醋酸的δ13C值与其原材料密切相关,如以麦麸、大米为原材料所生食醋醋酸δ13C值在-27‰左右。而以高粱、大麦、黄豆为生产原料的食醋醋酸δ13C值在-19‰左右,明显高于了以大米、麦麸等为原料所生产的食醋醋酸δ13C值。此外,单纯以大米发酵生产的食醋醋酸δ13C值为-29‰左右。食醋中醋酸δ13C值与生产工艺、原材料高度相关的特征为质检部门更好的识别食醋参假行为提供了良好的解决办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喀斯特石漠化及其影响己经成为制约中国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石漠化的本质就是土地退化,造成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下降。因此喀斯特地区现阶段主要面临如何管理好陆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原有碳储量,并尽可能沉积更多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峰丛洼地是喀斯特地区的典型景观,该景观的坡地是喀斯特地区自然环境最脆弱的区域,存在基岩大量裸露的情况,土地和植被退化最为严重。本文以西南喀斯特地区具有不同植被类型的典型峰丛坡地(草丛、灌草丛、稀疏灌丛和乔木林)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解喀斯特地区碳的循环机制,我们采集了4个典型坡地不同地形部位的表层和剖面土壤,主要分析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整体土壤及不同粒径土壤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组成,同时测定了植物优势种叶片、枯枝落叶δ13C值组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草丛和灌草丛坡地各地形部位的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碳氮比(C/N)值差异较大,其上坡位的土壤都具有较高SOC含量和C/N值。而稀疏灌丛和乔木林坡地SOC含量和C/N值比较稳定,其变幅较小。 2、各坡地剖面土壤中DOC含量分布和变化主要受到了有机质输入、坡地地形及土壤质量等影响。草丛和灌草丛坡地各地形剖面中DOC含量变幅要大于乔木林和稀疏灌丛坡,对各个坡地几个剖面上层土壤(0~20cm)中DOC含量来看,其含量主要表现为:乔木林坡地>稀疏灌丛坡地>灌草丛坡地>草丛坡地。但通过DOC与SOC进行比对发现,在剖面土壤中DOC/SOC值整体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随剖面土层的加深而增加的趋势,但在土层较薄的剖面中主要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而在土层较厚的剖面中则出现先增加后降低或保持稳定的现象。除了稀疏灌丛坡地最低值出现在下坡位剖面PG3外,在草丛、灌草丛和乔木林坡地最低值均出现在上坡位的剖面,其中HC1、HG1和HG2剖面的DOC/SOC值最低,范围都在0.2%以下,具有明显的高SOC和低DOC的含量特征;而乔木林坡地各剖面DOC/SOC值相对较高,范围都在0.3%以上,并且各剖面之间的差异较小。 3、草丛和灌草丛坡地上坡位HC1、HG1和HG2剖面土壤主要是基岩风化物和植物残体堆积而成的砂质新成土,砂粒含量较高,剖面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虽然高于下坡位各个剖面土壤,但有机碳主要贮存在砂粒土壤中,其碳库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下坡位剖面中土壤主要以粉粒和黏粒为主,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但主要贮存在粉粒和黏粒土壤中,其碳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稀疏灌丛和乔木林坡地各地形剖面中主要以粉粒和黏粒土壤为主,各个剖面之间变化幅度较小,有机碳也主要贮存在粉粒和黏粒土壤中,其碳库组成比较稳定。 4、对采样点的植物优势种叶片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其δ13C值主要受到遗传因素的(光合作用途经)控制,植物碳同位素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C3植物的δ13C平均值为-28.2‰,C4植物的δ13C平均值为-12.7‰。另外,对不同坡地采集的同种植物叶片的δ13C值分析发现,δ13C值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小。 5、对各个坡地枯枝落叶和相应表层土壤有机质δ13C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灌草丛和乔木林坡地具有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3和R2=0.77,明显高于草丛和稀疏灌丛坡地的R2=0.28和R2=0.36。由于土壤剖面发育历史及地表植被的不同,草丛和灌丛坡地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要明显高于稀疏灌丛和乔木林坡地,并且不同地形剖面的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的差异较大。另外,大多数剖面的土壤有机质δ13C值在剖面深度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或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δ13C值在土壤剖面中随深度变化,反映了作物残体输入和土壤累积特征,有助于鉴定剖面中土壤有机碳的迁移转化过程。 6、剖面中土壤δ13CDOC值与δ13CSOC值的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表明了土壤中DOC与SOC的具有密切的关系;另外,从△(δ13CDOC-δ13CSOC)来看,大多数剖面中δ13CDOC值要高于δ13CSOC值,其中乔木林的变化幅度最低,而草丛坡地的最高。 7、对剖面中不同粒径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研究发现,不同粒径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在剖面深度上的差异,主要受到输入土壤中有机质变化和进入土壤后分解程度的影响。各个坡地砂粒土壤中有机质的δ13C值对地表植被的变化较敏感,同时也指示了输入土壤中较新或是分解速率较慢的有机质来源,而粉粒和粘粒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则指示了土壤中分解速率较快或是分解程度较充分的有机质来源。不同粒径土壤有机质δ13C值组成特征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壤有机质更新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