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resultados para PN
Resumo: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de-chain liquid crystalline (LC) polyacrylates containing para-nitroazobenzene (Pn) as mesogenic groups were described. Homopolymers with 3 and 4 carbon atoms in the spacers were non-LC polymers; for homopolymers with 6 carbon atoms in the spacer, nematic LC behavior was observed. Copolymers with acrylic acid as one component exhibited an S-Ad phase according to the WAXD results which showed the d/l of 1.4-1.54 for the copolymers with 3, 4, and 6 carbon atoms in the spacers. Considering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WAXD results of the copolymers, the possible molecular arrangement in the smectic Sad phase was proposed, in which the smectic layers were composed of the antiparallel mesogens and the antiparallel arrangement was considered to be enhanced due to the H bond between - COOH and - NO2. The stress-induced orientational phenomena of Pn in the LC states was also discussed. (C) 1996 John Wiley & Sons, Inc.
Resumo:
由于在农药方面的广泛应用,新的有机磷化合物不断被合成。质谱是研究其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总结不同类型有机磷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将有助于识别未知的有机磷化合物。本文所研究的5—α—[磷酸基]苄基—2—甲基—4—羟基咪唑衍生物是合成的新型除草剂,质谱未见报道。本工作在低分辨EI谱的基础上,根据高分辨精确质量测量和B/E、B_2/E联动扫描亚稳离子测定数据,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断裂机理。着重讨论了该类化合物的共同质谱特征,如:P—C,P—N键的断裂;产物离子的开环反应;产物离子的H重排反应和失去CO的反应等。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提供依据。
Resumo:
The algebraic formulas of 1.5 and 2.5 rank are given for four space groups P2(1), Pn, Pna2(1), P2(1)2(1)2(1). It is better that the results of applying them to estimating general type of phases for four correspondent crystal structures. And a method of transforming algebraic formulas from 1.5(2.5) rank is proposed.
Resumo:
本文报道了7种新的N-烷基-N′-乙氧羰基甲基-N′-芳磺酰基-O-乙基磷酰二胺酯化合物的电子轰击质谱(EIMS)和化学电离质谱(CIMS,甲烷为反应气)。结果表明,无论是EIMS,还是CIMS均存在较多的骨架重排离子峰;取代基对谱图有较大的影响;EIMS中P—N键的断裂为重要质谱特征,CIMS中MH~+准分子离子为重要特征离子,还存在分子离子反应的产物。
Resumo:
聚萘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掺杂后具有导电性能,是一种导电聚合物。本文用裂解色谱法(PGC)研究了它的热裂解行为,分离鉴定了主要和特征裂解产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分子链结构和裂解机理进行了讨论。 实验部分 (一)样品 聚萘(PN):由本实验室直接从萘合成,使用前在100℃下真空热处理48小时加以提纯。 (二)仪器和实验条件 裂解器:美同CDS Py-ro-Probe 190型(丝式);裂解温度300-800℃,裂解时间5s。色谱仪:北分厂-2305E型,氢火焰离子化检
Resumo:
α型Y-CPA-PN配合物向β型配合物转化的反应对α型Yb-CPA-PN向β型转化的反应具有诱导作用。利用这一诱导反应可用来测定混合稀土中的钇。在初步研究反应机理的基础上,茯得了不同反应时期反应速率与钇浓度的定量关系,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求算协同诱导系数、解联立方程的办法可扣除共存轻稀土的干扰。方法可能用于含钇和轻稀土样品中氧化钇的测定。
Resumo:
本文对新合成的19个O-乙基-N-异丙基(取代硫脲基)硫代磷酰胺醋进行了质谱研究。讨论了P—N键的断裂,包括简单断裂和重排反应、失HS·反应及硫脲N上不同取代基的影响等问题。在亚稳态测定和高分辨精确质量测量的基础上得到了这类化合物的断裂规律和质谱特征。
Resumo:
本论文研究了胶洲湾、东海和渤海的蓝细菌(Synechococcus)、生物量、异养细菌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生态学特点。并在汇泉湾、渤海和东海用分极增减法对海洋蓝细菌在微型食物环(the microbial loop)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以上海区调查研究的时间如下:胶州湾:1993年2月、5月、9月11月,1996年5月、1999年3月、5月和12月。汇泉湾:1996年4月至1998年4月。东海:1997年2-3月,1998年7月。渤海1998年9-10月,1999年4-5月。研究结果如下:胶州湾:蓝细菌生物量的变化范围是11.4-0.03 mgC/m~3,季节变化是夏季>秋季和春季>冬季。其水平分布是除夏季蓝细菌生物量是沿岸浅水区向湾外递减外,其它三季(春、秋和冬季)是由湾外向湾内至沿岸浅水区递减。蓝细菌生物量与海水温度周年变化正相关,与季节海水温度的关系是秋、冬季分布变化一致,春、夏季分布变化相反。海水温度是影响胶州湾蓝细菌生物量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异养细菌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范围分别是29.8-1.62 mgC/m~3; 129.12-1.92 mgC/m~3.d。季节变化都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夏季的异养细菌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分布趋势与蓝细菌生物量的分布变化相同。海水温度对异养细菌生产力的影响较对异养细菌生物量的影响大。异养细菌生产力相比(BP:PP)的变化在0.58-0.02之间,季节分布变化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夏季表层的BP:PP由沿岸浅水区向湾心、湾口和湾外递减。东海:蓝细菌生物量的变化范围是46.72-0.011 mgC/m~3,夏季高平均是23.59 mgC/m~3,冬季低平均是3.61 mgC/m~3。冬季蓝细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明显受黑潮的影响,在表面和20米层是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其垂直分布是冬季表层和20米层>底层,夏季是20米层>表层>底层;在连续站冬111站和410站变化都是中层>底层>表层。异养细菌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7.2-4.4 mgC/m~3(1997.2);376.8-7.2 mgC/m~3.d。异养细菌生产力夏季高平均是35.1 mgC/m~3.d。异养细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是由沿岸向外海递增(1997.2),异养细菌生产力的水平分布是冬季异养细菌生产力在32度断面有由沿岸向外递减趋势,PN断面的变化与冬季相似。垂直分布,冬季和夏季的异养细菌生产力的垂直变化在2断面是底层大于表面,PN断面则是表层大于底层,32度断面大多断站是底层大于表层。在连续站冬季111站异养细菌生产力的变化是底层>中层>表层,409站的变化是中层>底层>表层,夏季111站和410站都是中>底层>表层。异养细菌生物量(1997.2)表层分布变化与海水温度分布变化相似,底层变化相反。异养细菌生产力与初级生产力相比(BP:PP),冬季在0.04-0.30之间,平均为0.17;夏季在0.20-0.43之间平均0.32。冬季在长江口附近BP:PP有一个高值区是0.30,夏季在111站附近有一个高值区是0.43。从连续站111站和409’站观测发现底层的BP:PP明显高于表层。渤海:蓝细菌生物量秋季(16.6-0.37 mgC/m~3)比春季(0.44-0.015 mgC/m~3)高。其秋季的水平分布与海水盐度水平分布相同,与海水温度水平分布相反。异养细菌生产力秋季(189-62.2 mgC/m~3.d)与春季(193.2-49.8 mgC/m~3.d)相当。但秋季捕层BP普遍小于底层,而春季是表层普遍大于底层。根据颗粒分级培养实验结果,海洋蓝图细菌在微型食物环中的作用如下:在汇泉湾的春季和秋季蓝细菌可能主要被小型浮游动物(microzooplankton 20-200 μm)捕食。在渤海的春季和秋季也是同样结果。但在东海夏季的111站和410站附近(东海大陆架中部)微型浮游动物(nanozooplankton 2-20 μm)对蓝细菌的捕食压力明显。
Resumo:
本研究论文属于国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东海关键海洋通量过程的研究”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1998年夏季东海航次,测定了颗粒有机碳的(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含量,并研究了东海夏季POC含量的分布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同时,通过模式计算了部分站位的POC的垂直表观通量。然后,根据海水悬浮物质、底质物和浮游生物中的DOC的含量,定量的研究了东海的再悬浮现象,计算得到32°N断面和PN断面部分站位的再悬浮比,并计算得到了这些站位的POC净垂直通量,使我们对东海的POC净沉积通量有了一个定量的认识和把握。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东海夏季的POC的分布特点是:(1)近岸区域有明显的高值区的存在,并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这主要是受长江径流的影响;(2)在以(32°N, 125°E-125.5°E)为中心的冷涡表层海域存在着另一个POC含量的高值区,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在25米层以下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近底层形成一个新的高值区,研究表明表层高值区主要受生物生长的控制,而底层的高值区的存在与该区域的涡动层或上升流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3)同时,在东海所研究的两个断面,TSM(Total Suspended Materials)和POC的含量之间表现出了较好的相关性。通过模式研究,计算了六个站位八个层次的POC的垂直通量,其垂直通量为12.43 mg·m~(-2)·d~(-1)-148.23 mg·m~(-2)·d~(-1),最大值为148.23 mg·m~(-2)·d~(-1),出现在107站(32°N, 125°E)10米层,最小值为12.43 mg·m~(-2)·d~(-1),出现在111站(32°0.08N, 125°59.57'E)的底层。通过对东海再悬浮比率的定量研究,计算了五个站和个层次的再悬浮比率。结果表明:(1)表层海水中悬浮物质的再悬浮比率在47.4%-79.18%之间;底层的再悬浮比率在72.75%-96.96%之间;(2)再悬浮比率的最大值出现在106站(32°N, 124°30'E)的底层,而再悬浮比率的最小值出现在102站(32°N, 122°30'E)的表层。在POC重直通量和再悬浮模式计算的基础上,我们计算得到了六个站位八个层次的POC净垂直通量,颗粒有机碳的净垂直通量最大值出现在107站(32°N, 125°E)的10米层,为117.4 mg·m~(-2)·day~(-1);最小值出现在111站(32°0.08'N, 125°59.57'E)的底层为0.79 mg·m~(-2)·day~(-1)。通过几个站位的模式计算估算了东海颗粒有机碳平均的净沉积通量,其大约为6.55 mgC·m~(-2)·day~(-1),即2.39gC·m~(-2)·y~(-1)。从而使我们对东海的颗粒有机碳的净垂直通量有了一个定量的认识。
Resumo:
本论文介绍了MOM2.0模式的差分格式以及开边界情形的改进,较好地模拟了西北太平洋环流的季节变化和黄海冷水团环流结构。第三章计算了北太平洋环流的季节变化,模式先从年平均温盐场开始积分,积分8a后基本上达到动力平衡态,再以月平均海表面条件积分4a后达到季节平衡态。结果表明:1)PN断面黑潮流量冬季为29.0 * 10~6m~3/s (SV),夏季为32.2 * 10~6m~3/s (SV),这与Sverdrup关系相反,这主要是由于风应力涡度零线随季节变化而导致北赤道流在菲律宾以东的分叉线春夏季偏南而秋冬季偏北。2)由于层化影响,东海黑潮夏季较冬季表层流速明显地强化。3)在台湾以东,黑潮明显地分为黑潮主流与东分支,主流穿过苏澳海脊进入东海,然后经吐噶喇海峡进入日本以南海域,东分支则流向琉球群岛以东海域,然后也进入日本以南海域与前一个分支相汇合。4)与网格相关的Smagorinsky方案要比采用常数更能反映中尺度结构。第四章采用1997年7月的水文资料,计算了西北太平洋21.875°N~35.125°N、120.875°E~137.125°E°范围的环流,主要结果如下:在此期间,1)黑潮在台湾以东并不存在东分支流向琉球群岛以东海域;2)东海黑潮的流量约为30 * 10~6m~3/s(SV),日本以南黑潮流量厚大约为70 * 10~6m~3/s (SV);3)在21.875°N~25°N之间大约有15 * 10~6m~3/s(SV)的流量向西流去。速度分布与流函数分布均表明这一支向西的海流大约在冲绳岛西南分为3支,主要分支转向东北沿冲绳以东海域向东北流去;4)琉球海流主要来自上述西向海流。第五章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底边界混合和地形热累积效应对黄海夏季斜压结构的影响。黄海的垂向混合系数为10~100cm~2/s。结果表明:1)不同强度的潮混合,导致黄海冷水团的温度分布完全不同,较强的潮混合造成了海底附近直立型温度分布。黄海的热传导特征时间尺度为几天。2)黄海冷水团的水平环流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两层,上层为气旋式环流,其流速较强而厚度较厚,下层为反气旋式环流,流速较弱而厚度较薄(约10~20m),二者的相对强弱与底边界混合的强弱关系不大。垂向积分环流则为气旋式的。3)黄海冷水团环流受温度分布影响,而后者受环流的平流效应的影响则较小。论文的主要创新有三点:1.发现PN断面黑潮流量的夏季略强于冬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风应力涡度零线随季节变化而导致北赤道流在菲律宾以东的分叉线春夏季偏南而秋冬季偏北。从动力学上阐述了PN断面黑潮流量季节变化的机制。2.在1997年7月黑潮在台湾以东并不存在东分支流向琉球群岛以东海;在21.875°N~25°N之间大约有15 * 10~6m~3/s的流量向西流去。速度分布与流函数分布均表明这一支向西的海流大约在冲绳岛西南分为3支,主要分支转向东北沿冲绳岛以东海域向东北流去;琉球海流在此期间主要来自上述西向海流。3.不同强度的潮混合,导致黄海冷水团的温度分布完全不同,较强的潮混合造成了海底附近直立型温度分布。黄海的热传导特征时间尺度为几天:黄海冷水团的水平环流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两层,上层为气旋式环流,其流速较强而厚度较厚,下层为反气旋式环流,流速较弱而厚度较薄(约10~20m),二者的相对强弱与底边界混合的强辫关系不大。垂直积分环流则为气旋式的。黄海冷水团环流受温度分布影响,而后者受环流的平流效应的影响则较小。
Resumo:
在浅海养殖系统中,生源要素的形态和动态对滤食性贝类生长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滤食性贝类对系统中的生源要素的动态也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学者对此研究的比较多,但在我国研究甚少。在本论文中利用室内模拟实验和海上调查的方法,研究滤食性贝类的生物过滤、生物沉积及排泄作用对浅海养殖系统中生源要素动态的影响。室内模拟实验部分:1998年4月至6月间,在烟台利用室内规格相同的水池,建立了栉孔贝扇(Chlamys farreri)不同养殖密度单养、栉孔扇贝和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混养、栉孔扇贝和海带、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多元化养殖等三种养殖模式,九个养殖系统和一个对照系统,实验中各池的温度、光照、盐度和换水量基本一致,定期测定实验池中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氮(PN)和水体及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 栉孔扇贝大量滤食水体中的颗粒物质,导致水体中颗粒物质浓度的降低,水体中POC和PN的现存量与栉孔扇贝的放养密度负相关,水体中颗粒物的缺乏会限制栉孔扇贝的生长,当POC、PN的现存量分别降低到0.09mg/L、0.015mg/L时,就会限制栉孔扇贝的生长。2 栉孔扇贝排泄代谢产物增加了水体中无机营养盐的浓度,栉孔扇贝排泄的氮以NH_4~+-N为主,占三氮的93.5%;海带可为栉孔扇贝生长提供一部分饵料。3 实验期间硅浓度低于或近于2umol/L,限制了硅藻的生长,实验后期水体中氮盐浓度降低,氮磷比小于10,可能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减少了栉孔扇贝的饵料生物,从而抑制了栉孔扇贝的生长。4 在栉孔扇贝单养和贝藻参混养系列中,沉积物中有机物、有机碳、有机氮、有机磷及总磷的含量随栉孔扇贝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少。5 在贝藻混养系列中的栉孔扇贝生长好于单养系列,在贝藻参混养系列中的海带生长速度快于贝藻混养系列;单养和贝藻参混养模式中栉栉孔扇贝的日产量均以放养密度中等的(20个/m~2)养殖系统较高。海上调查部分:于1997年冬季、1998年春季和夏季,在烟台四十里湾海区进行了三次野外调查,分别在养殖海区和非养殖海区取得沉积物柱状样,测定沉积物中有机质和间隙水中无机营养盐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6 养殖区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大于非养殖区,平均高约22%。7 养殖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的浓度大于非养殖海区,其中养殖区NH_4~+-N、PO_4~(3-)-P 的浓度分别高于非养殖区50%和200%-400%,NO_3~--N, NO_2~--N 的浓度差别不明显;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浓度冬季较小,而春夏季浓度较高;氮盐以NH_4~+-N 为主,占90%以上。8 养殖海区沉积物-海水界面间营养盐扩散通量大于非养殖海区,烟台四十里湾沉积物-海水界面间NH_4~+-N, PO_4~(3-)-P, NO_3~--N, NO_2~--N 冬、春、夏三季平均扩散通分别为249.99 umol/m~2/d、3.78 umol/m~2/d、5.24 umol/m~2/d、0.83mol/m~2/d。
Resumo:
选用西宁地区人工栽培的高山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和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比较了3种高山植物之间光合作用的光响应和CO2响应特性,叶片光合色素以及UV—B吸收物质的差异;并以低海拔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为对比,分析了高山植物与低海拔植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低海拔植物菘蓝相比,3种高山植物光合作用的表观量子效率(AQY)都偏低;唐古特大黄叶片的AQY、羧化效率(CE)和光呼吸速率(Rp)都很低,净光合速率(Pn)的光响应曲线在全日照光辐射范围内并没有达到完全饱和,这与单位面积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色素以及UV—B吸收物质有关;麻花艽植物与唐古特大黄一样,具有较高的UV-B吸收物质和光合色素含量,但其Rp较高,加之Pn受气孔限制较为明显,故其光合作用的饱和光强很低,Pn相对于其它3种植物也较低;山莨菪与低海拔植物菘蓝的光合特性很相似,都具有较高的AQY和CE。这些结果表明,3种高山植物的光合特性有较大差异,但并没有一致的相对于低海拔植物的共性。4种植物Pn的胞间CO2浓度(G)响应曲线在CO2饱和点以后都表现为无机磷(Pi)再生限制,其吃的变化与CO2饱和点以后的最大Pn的变化基本一致。
Resumo:
以青藏高原药用植物麻花艽为材料,研究了西宁和海北两个地区麻花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程。结果表明:在中午太阳辐射较强时两地麻花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下降,下午随日间光强的减弱逐渐上升,形成双峰曲线;海北麻花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及其日变幅均低于西宁。随日间光强的增加麻花艽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下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上升,黄昏各参数都恢复到接近早晨的水平,表明未发生光合机构的破坏;一天中海北麻花艽叶片的Pn、Fv/Fm、Fv/Fo均低于西宁,表明随海拔的升高、光强的增加,海北麻花艽热耗散增多,午间光抑制加重。
Resumo: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进行了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50%+垂穗披碱草(Clinelymusnutans)50%、无芒雀麦50%+多叶老芒麦(Elymu.s nutans)25%+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25%、无芒雀麦25%+多叶老芒麦25%+垂穗披碱草25%+扁穗冰草25%,3类禾草混播草地的放牧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混播禾草草地牧草叶片特征和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牧(70%左右的采食率)条件下,牧草和草群叶面积指数(LAI)下降(P<0.05),叶片光合速率(Pn)减弱(P<0.05),草地牧草现存量减少(P<0.05);轻牧(30%左右的采食率)有利于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草地和无芒雀麦+多叶老芒麦+扁穗冰草草地补偿性再生和生物量积累,中牧(50%左右的采食率)有利于无芒雀麦+多叶老芒麦+垂穗披碱草+扁穗冰草草地补偿性再生和生物量积累.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前2类混播草地适宜的放牧利用率为30%左右,后1类混播草地适宜的放牧利用率为50%左右.
Resumo: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地区 ,用便携式光合蒸腾测定仪 (CI 30 1PS)和液相极谱氧电极 (SP 2 )观测到 ,全晴天 2种高山植物麻花艽和美丽风毛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光合放氧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 (AQY)有明显的午间降低现象。遮光实验表明 ,这种现象是由高原地区当地太阳正午时前后较强的太阳辐射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