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resultados para 2006-05-BS
Resumo:
植被-大气间CO2交换研究对准确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典型的植被类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以国际公认的涡度相关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微气象观测和生物学实验,探讨了森林碳交换过程与机制,建立了CO2通量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主要结论: (1)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湍流通量贡献区主要集中在0.01~2Hz频率范围内,在弱湍流条件下存在通量低估现象。经过质量控制,CO2通量数据能够反映阔叶红松林与大气间CO2交换的真实过程; (2)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变化范围为-1.5~1.0 mg CO2•m-2•s-1,白天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但高的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对植被光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夜间CO2通量主要受温度的控制; (3)5cm温度是控制土壤碳排放的主导因素,由于雨热同季,因此干旱胁迫现象并不明显。土壤呼吸Q10变化范围为3.88~4.67,其值大小与温度区间有关; (4)2003~2005年森林GPP分别为1441、1312和1502gC•m-2,NEE分别为-188、-157和-186gC•m-2,森林碳收支的年际差异是由水热条件引起。叶片和群落高的弱光利用率和较强的光合吸收能力是其作为有200多年林龄的温带原始林,仍保持较高固碳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5)2003~2005年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分别为1252、1155和1326gC•m-2,土壤呼吸约占生态系统呼吸排放的80%; (6)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具有较高的碳代谢能力,但由于光合吸收和呼吸释放都很活跃,森林总体表现为一稳定、适度的碳汇。这与其温带成熟原始林在碳循环领域的生态功能相一致。
Resumo:
本文收集白河林业局的林火历史纪录、二类清查数据、遥感影像以及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与多种统计方法对森林火险预报和林火蔓延模拟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于林火的预防及扑救可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对于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论如下。 (1)白河林业局自1974到2001年28年中共发生火灾153次,高发年代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火源为烧荒,约占全部火灾次数的37.25%;高发区为两江林场,占总次数的37%;高发月份为3-5月和9-11月。(2)利用二类清查数据、1987年及2000年的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及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白河林业局的可燃物、地形、人为活动以及综合所有因素的森林火险区划,得到了相应的高火险等级小班的分布。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与实际林火发生数据相关系数达到92.46%,说明具有很高的可信度。(3)利用非参数的最近邻法和有参数的最近邻法分别对森林火险气象预报进行了分析,非参数的最近邻法的森林火险气象总体预报准确率为78.57%,无林火发生的预报准确率为80%,而林火发生的预报准确率为77.78%。应用有参数的最近邻法进行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时,利用相关分析确定的权重进行预报的总体准确率为78.57%,无林火发生的预报准确率为60%,林火发生的预报准确率为88.89%。利用逻辑斯蒂回归确定权重的最近邻法进行预报得到的结果最好,尽管这种方法预报的未发生林火的预报准确率仅为60%,但总体预报正确率达到了85.71%,特别是林火发生预报的准确率达到了100%。(4)通过对林火在不同情况下蔓延模拟发现,无风、地形条件相同时的林火蔓延呈现圆形;无风、地形条件不同时的林火蔓延呈现出不规则的多边形;有风、地形条件不同时的林火蔓延呈现出不规则的多边形,但有一个主蔓延方向。
Resumo:
采用模拟方法,研究了Hg、豆磺隆和呋喃丹对不同肥力草甸棕壤和黑土转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及汞和2种农药之间对土壤酶活性的交互作用,并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汞、豆磺隆对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建立重金属、农药污染土壤酶监测指标体系和土壤污染酶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试验结果表明,几种酶对土壤汞污染的敏感性顺序为脲酶 > 转化酶 > 中性磷酸酶,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对汞抑制土壤酶的效应缓冲能力普遍较强,HgCl2浓度与脲酶和转化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均可用对数方程均可很好的描述,由于脲酶对汞的敏感性较强,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汞的污染程度,在建立土壤汞污染酶监测方法体系的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潜力;而2种农药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小,规律性较差,总体来说,豆磺隆对土壤脲酶有激活作用,对转化酶和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呋喃丹对3种酶均有微弱的激活作用。 汞和豆磺隆或呋喃丹之间对土壤转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多数情况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既有降低两种污染物毒性的拮抗作用,也有增强毒性的协同作用,因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污染物浓度和酶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 除个别土样外,Hg浓度与脲酶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和Vmax /Km值之间均呈显著(P < 0.05)或极显著(P < 0.01)负相关,这一现象符合典型的反竞争性抑制类型;豆磺隆对脲酶的激活效应很可能是由于其促进酶促反应初速度的提高引起的;Hg、豆磺隆同时添加对脲酶动力学参数Km、Vmax和Vmax /Km值的影响与单一添加Hg条件下相似,但由于豆磺隆的加入使规律性趋于复杂。 本试验温度范围内,对于汞污染,土壤对脲酶的保护能力随温度升高而有所下降;而对于豆磺隆单一污染、汞和豆磺隆复合污染污染,污染物对脲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与温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Resumo: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能力还存在着观点上的分歧,本研究以生活污水和城市地表径流为处理对象,将小试研究与工程规模研究相结合,探讨了潜流人工湿地对废水中氮磷的净化功能和机制,开发了有效除氮的湿地新工艺,发现了影响基质除磷的关键因素,总结了基质优化选择的原则。 潜流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和城市地表径流,TP在初期运行时的去除效率高,达80%以上,TN的去除率不超过60%;潜流人工湿地需要适合的一级处理,宜采用高水力负荷低污染负荷的运行方式; 潜流人工湿地内随深度增加还原性增强,随流向还原性减弱,湿地中氮磷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与氧化还原电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各种湿地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与目标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湿地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潜力很大,湿地植物比较适合的收割时期为枯萎前期,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又能去除更多的氮磷; 接触环境中6.6<pH<7.7条件下,决定基质除磷量的最关键因素是基质中Ca的含量;基质粒径会影响湿地除磷效率和除磷持久性,经济易得且Ca含量高的沙子和碎石是潜流人工湿地基质的首选; 景观型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开发使垂直流湿地和水平潜流湿地的优缺点可以得到互相补充,TN去除效率大幅提高,景观效果和生态价值得到提升。
Resumo:
制约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一直是生态学界争论的问题,水分或养分或二者的联合限制是现存的3种观点,但是利用野外实验结合生态化学计量比,分析和判断半干旱区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恢复的限制因子还未见报道。 本论文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退耕后自然恢复的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析因设计的水、氮、磷添加实验,研究与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有关的生态系统关键过程,及其对人为干扰(灌溉和施肥)及全球变化(气候变化和氮沉降)的响应。从2004年到2005年采用3因素2水平析因设计进行水(0, 80mm)、氮(0, 20 g N m-2 yr-1)、磷(0, 10 g P2O5 m-2 yr-1)添加实验。2005年增加了0、2.5、5、7.5、10、30、40 g N m-2 yr-1的氮梯度添加实验。通过两年的实验,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该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主要受氮素养分的限制,水分与磷素并不是主要限制因素。施氮量达到7.5 g N m-2 yr-1时生物量明显提高,当氮素添加量达到40 g N m-2 yr-1时,生产力最高为1607.3 g m-2,但是并未找出氮肥添加量的上限。禾本科生物量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间呈指数负相关,拟合方程为:y = 1318.3e-0.2421x(R2 = 0.6887)。 2)添加水增加了土壤CO2排放速率,而施氮肥的影响并不明显。在较干旱的年份(降水量低于450 mm)干旱期(4月15日-6月15日)添加磷肥明显抑制了土壤呼吸,而在较湿润的年份(降水量高于450 mm)干旱期添加磷肥则显著增加了土壤呼吸。土壤呼吸与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之间呈显著的指数正相关(R2 = 0.6798),拟合方程为:y = 0.1832e0.1299x。 3)氮素添加对半干旱区沙质草地生态系统氮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提高土壤氮的矿化速率。该沙质草生态系统土壤有效氮主要由NO3--N组成,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NH4+-N和NO3--N含量在表层0-10 cm有高于10-20 cm的趋势。植物地上部分和凋落物的C:N比极低。土壤全量的C:N比明显受添加水的影响,与氮、磷添加无关。 4)添加磷素改善了半干旱区沙质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磷的有效性,添加氮和水则没有影响。0-10 cm层土壤相对有效磷有高于10-20 cm层的趋势,这说明土壤中的有效磷淋溶作用不强或者是植物主要利用了表土层10 cm以下的土壤有效磷。第一次提出P:N比的概念,利用相对有效磷和相对矿质氮的比值作为土壤相对P:N比,相对P:N比与生物量、ANPP、非禾本科ANPP之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对P:N比与生物量的线性负相关程度最高,拟合方程为:y = -52.333x + 1356.2(R2 = 0.7263)。 5)水、肥添加对该沙质草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不同处理之间以及相同处理的不同层次之间土壤含水量的差异主要源自土壤的空间异质性。根据2005年4-7月的土壤含水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将表层0-10 cm划分为多变层,10-30 cm划分为过渡层,30-100 cm划分为稳变层。单独添加磷肥或水磷结合可以显著降低白草的蒸腾速率,而且添加磷肥可以抵消添加氮肥所导致的蒸腾速率增加。 6)添加水提高了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而施氮肥降低了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施磷肥也相应地增加了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但幅度不大。本项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单调上升格局,多样性与生产力呈负相关关系,单调下降和单峰关系两种格局都存在。10-20 cm土层相对矿质氮与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hannon-Wiener均匀度指数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物种丰富度与土壤相对矿质氮之间负相关关系最显著,可以用幂函数进行拟合方程:y = 348.58x-2.1236(n = 8; R2 = 0.8576)。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建议适量施用氮肥,加速退化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恢复;干旱年份辅以磷肥,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速率。
Resumo:
对采集自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生态类型中的,以及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生物标本馆(IFP)、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HMAS)等国内主要标本馆的非褶菌目木材白色腐朽菌,小薄孔菌属(Antrodiella Ryvarden & I. Johans.)、耙齿菌属(Irpex Fr.)、容氏菌属(Junghuhnia Corda. emend. Ryvarden)和齿耳属(Steccherinum Gray)四属真菌标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按照现代分类学方法对四属白腐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记载了每种的寄主、国内分布及研究标本,并对每种与其相似种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讨论。我国范围内共记录及描述小薄孔菌属(Antrodiella)15种,耙齿菌属(Irpex)2种,容氏菌属(Junghuhnia)7种,齿耳属(Steccherinum)12种。其中,共发现新种4个,分别是:柄生小薄孔菌Antrodiella stipitata H.S. Yuan & Y.C. Dai,柏生小薄孔菌Antrodiella thujae Y.C. Dai & H.S.Yuan,亚圆孢齿耳菌Steccherinum subglobosum H.S. Yuan & Y.C. Dai和尖囊齿耳菌Steccherinum subulatum H.S. Yuan & Y.C. Dai;发现中国新记录种4个,分别是:柔韧小薄孔菌Antrodiella duracina (Pat.) I. Lindblad & Ryvarden,日本容氏孔菌Junghuhnia japonica Núñez & Ryvarden,集刺齿耳菌Steccherinum aggregatum Hjortstam & Spooner和圆孢齿耳菌Steccherinum hydneum (Rick) Maas Geest.。对四属中的代表性种类和重要种类进行了rDNA ITS片段序列测定,利用系统发育分析软件PHYLIP3.6对Antrodiella属和Steccherinum属中的种类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探讨了Antrodiella等上述四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与Irpex相比,Junghuhnia和Steccherinum 与Antrodiella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Irpex和Steccherinum两个属虽然都具有齿状子实层体结构,但其亲缘关系较远。
Resumo:
渗灌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橡塑渗灌管的渗水均匀性和抗堵塞性能较低,该技术的发展受到影响。本文在沈阳某节水设备公司原有橡塑渗灌管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和优化原料配方以及生产工艺条件,有效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的渗水均匀性,并研制开发出一种具有较高抗堵塞性能的新型橡塑渗灌管。采用实验室自由渗流测试和田间渗灌监测等方法,对橡塑渗灌管的渗水性能、节水效果以及渗灌过程中土壤水分运动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 同原有工艺产品相比,新研制的橡塑渗灌管渗水均匀性明显提高,在2.5mH2O压力下进行渗水实验,其渗水速率变异系数降低约11~14个百分点,新产品具有较强的抗堵塞性能。 对3种不同规格、相同长度的橡塑渗灌管进行渗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渗灌管在初期渗水过程中渗水速率降低较快,随着渗水时间和渗水次数的增加,渗水速率渐趋稳定;在实验测试压力范围(0~7mH2O)内,渗水速率随渗水压力增加而增大,二者呈幂函数关系,即 ,且幂指数大于1;渗水均匀性亦随渗水压力发生变化,渗水均匀性随渗水压力增大呈现先升高然后降低的趋势,在4.5~5.8mH2O压力区间,渗水均匀性达到最大值。 日光温室渗灌水分动态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渗灌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同滴灌相比,在番茄全生育期内,平均节水达11.64%,同时显著地降低了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改善了作物生长环境。
Resumo:
本文采用室内培养、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3,5-二甲基吡唑的硝化抑制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3,5-二甲基吡唑(DMP)的施用可以显著抑制土壤硝化作用的进行,其抑制效果受其本身用量及氮素用量的影响显著。但在常规氮施用量下,占纯氮量1.0%的DMP即可以起到显著的硝化抑制效果。在等N量和等抑制剂用量下,DMP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双氰胺,而与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效果相当。 对与氮转化有关的土壤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DMP只在施用后1~2天内对土壤脲酶活性具有短暂的抑制作用,但可较长时间显著抑制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由于DMP的施用对土壤或肥料氮转化的有效调控,促进了作物对氮素的吸收累积,在生育期较长的水稻上效果更加显著。与对照相比,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12.51%,水稻籽粒粗蛋白含量提高了6.24%。同时由于DMP的施用使土壤硝氮累积量显著降低,因此,土壤酸化程度及硝酸盐向土体下层的淋移趋势明显减缓。 对DMP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及微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适量DMP的施用不会对表征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的土壤生物化学特性产生负面影响,而是通过专性抑制土壤氨氧化菌群落的增殖来实现其硝化抑制作用的,且对参与土壤氮素转化的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影响很小。因此,DMP将是未来一种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土壤硝化作用的专一性抑制剂。
Resumo:
本研究通过对有色金属加工厂重金属污染土壤铜锌含量及线虫群落分布特征的调查,结合外源施加铜锌试验,开展了重金属铜锌污染对土壤线虫群落影响的研究,为从土壤动物学角度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评价提供有效的方法。 在野外调查中,对距污染源不同距离土壤线虫群落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点0~10 cm土层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数量具有显著差异,10~20 cm土层中数量差异不显著。0~10 cm土层重金属Cu、Zn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与线虫总数、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数量显著相关。 在盆栽试验中,低浓度的Cu和Zn促进了线虫总数及食细菌线虫数量的增加,高浓度的Cu和Zn抑制其数量的增加。在小麦生育期内有效态Zn含量与食细菌线虫数量和香农多样性指数H'均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香农多样性指数H'及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MI可表征土壤铜锌污染状况,对铜锌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生物指示作用。
Resumo:
土壤有机碳水平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因而一直是土壤学研究的热点。农田管理措施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维持和提高密切相关。作物残体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而耕作能够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影响土壤有机质的转化。由于土壤有机碳库容很大,管理实践所引起的土壤有机碳的改变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并无明显体现,但是施入作物残体后,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如微生物碳,水溶性碳,可矿化碳)很快有所变化,因而这些组分能够作为土壤管理和耕作系统对土壤有机质质量影响的早期指示,也被认为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将定位试验样品进行团聚体分级后测定上述指标,研究了宽窄行的耕作方式结合玉米秸秆的不同还田方式(高茬还田、粉碎还田、覆盖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玉米秸秆添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无机氮转化的影响,从而为土壤有机碳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在五年的宽窄行结合秸秆还田的样地中,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的大团聚体组分比例。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全氮的含量,且土壤有机碳增加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大团聚体组分中,其中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后大团聚体组分中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高茬和覆盖还田方式。玉米秸秆还田增加了水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碳的含量,可矿化碳与冷水溶性有机碳(R2=0.752)和热水溶性有机碳(R2=0.851)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活性有机碳的动态与有机质输入密切相关。秸秆还田也增加了土壤和团聚体中氨基糖的含量,表明秸秆还田可引起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其中粉碎还田土壤中氨基单糖增加较多(胞壁酸除外),表明该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对输入的有机质的利用效率较高。通过室内培养实验表明,添加玉米秸秆可引起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增加,而加入无机氮后,冷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降低,但热水溶性碳和土壤微生物量变化不大,说明在无机氮的固持过程中活性最强的有机碳首先被消耗。微生物量与冷水溶性有机碳(R2=0.428)和热水溶性有机碳(R2=0.667)有较好的相关性;玉米秸秆还田方式也影响土壤中无机氮的转化,在粉碎还田的土壤中有更多的NH4+-N被固持,这表明秸秆矿化期间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有机碳。 秸秆的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特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秸秆与土壤的接触程度不同,使秸秆在土壤中的矿化分解速率不同,结果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数量及分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无机氮的固持与转化。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氨基糖;黑土
Resumo:
新疆地区的多孔菌研究开始于邓叔群(1963),有51个多孔菌名称被报道过,但是这些报道都零星的分布于各种真菌志书和杂志中,而且先前报道的多孔菌很多是同物异名,也有一些标本的鉴定有疑问。本论文是首次对新疆的多孔菌展开系统研究。 通过对新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天池自然保护区、西天山自然保护区、果子沟以及那拉提森林公园等新疆地区的主要林区进行考察采样,共采集多孔菌标本356号,用形态学和解剖学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鉴定出3科、48属、100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3种,新疆新记录种70个。本文对山梅花锐孔菌(Oxyporus philadelphi (Parmasto) Ryvarden)、桃泊氏孔菌(Postia persinica Niemelä & Y.C. Dai)和柳氏栓孔菌(Trametes ljubarskyi Pilát)三种中国新记录种的担子果形态和显微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其显微结构进行了绘图。 在鉴定结果的基础之上,对新疆主要林区多孔菌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主要林区多孔菌的优势属为栓孔菌属,有8种(占总种数的8%),其次是薄孔菌属,有7种(占总种数的7%)。在属的区系成分上,新疆地区的多孔菌以广布成分为主(占58.3%),其次是北温带成分(占35.4%);在种的区系成分上,以北温带成分(占49%)为主,其次是世界广布种成分(占24%),表明新疆主要林区的多孔菌的温带区系特征。 关键词:多孔菌,名录,分类学,区系
Resumo:
光苔科 (Cyathodiaceae) 隶属于地钱亚纲,地钱目。光苔科仅含光苔属(Cyahtoldium Kunze) 1属,包括11个种,中国有5种,分布在西南地区。光苔科的系统位置一直存有争议,不同苔类学家将其置于不同的系统位置之中。本研究在对光苔科和地钱目以及其他演化关系较近的叶状体苔类植物形态结构解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PCord 4.0统计软件,分别在属、科、目级别上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其系统关系。利用Phylip软件分析GenBank中的苔类植物基因序列并构建其分子系统树。主要研究结果有: 1.形态结构解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光苔科配子体结构简单,没有组织分化,不具特化的生殖枝,雌苞直接着生在叶状体腹面,孢蒴具环带,盖裂,规则裂瓣,具单式气孔,气室单层且不具营养丝,与地钱目及其他演化关系较近的叶状体苔类植物差别较大。在不同级别上的苔类植物系统关系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光苔科与地钱目及其他演化关系较近的叶状体苔类植物关系较远。因此宜将光苔科单独成立为目。 2.基于26S rRNA和18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苔类植物分子系统树未能对光苔科植物的系统位置进行验证。 3.叶状体苔类植物形态结构解剖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壶苞苔的雌苞及配子体特征在叶状体苔类植物中处于较特殊位置,与复杂叶状体苔类植物更接近。
Resumo:
在广泛收集和系统整理东北地区主要树种分布资料和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国际上认为较好的三种研究植被-气候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方法、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和Thornthwaite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主要树种分布与水热条件的关系,找出了它们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气候指标特征,建立起该地区主要树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及徐文铎的湿度指数(HI)计算了东北地区主要树种的水热指标值,划分了主要树种的Kira水热指标分布类群。 计算了东北地区主要树种的Holdridge生物温度BT、可能蒸散APE及可能蒸散率PER,划分了东北地区主要树种的Holdridge水热指标分布类群。 计算了东北地区主要树种的Thornthwaite潜在可能蒸散PE及湿润指数IM,并划分了主要树种的Thornthwaite水热指标分布类群。 这三种方法所反映的东北地区主要树种分布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基本是一致的,不同植被地带的优势种和常见种分布在不同的气候指标范围内,即气候条件决定了主要树种的分布,而主要树种的分布也反映出东北地区气候的特征。 对以上几种方法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各气候指标之间是高度相关的,Kira温暖指数和寒冷指数以及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与植被的对应性好,且计算简便,适用于东北地区植被与气候的相关性研究。利用这三种方法综合对东北地区主要树种进行了分类,将树种划分为八个水热分布类群,反映出这些树种沿热量和水分梯度的分布格局。
Resumo:
中文摘要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剧毒的海洋神经毒素,具有戒毒、局麻、镇痛等多种功效,其国际市场的售价高达每克20万美元。本文对微生物源TTX进行了研究,期望为今后TTX的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指导。 对我国渤海红鳍东方豚体内产毒细菌的微生态分布作了研究,共分离到了34株产毒细菌。对其中毒性较强的B3B菌株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属于梭形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s)。通过小鼠试验、薄层层析试验及质谱分析,初步认定发酵产物中含有河豚毒素。 为提高TTX的产量,我们采用紫外线、亚硝基胍对出发菌株B3B进行了诱变,获得了TTX稳定高产的突变菌株N14。应用均匀设计,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获得较理想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0.2%、酵母膏:0.3%、酪蛋白胨:0.5%、KH2PO4:0.6%。优化后摇瓶发酵试验TTX的产量为5.42MU/20mL, 较优化前提高了128.7%。 在摇瓶发酵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N14 突变株10L罐发酵试验, 结果表明当发酵48h时,TTX产量最高,为21.2MU/20mL,较摇瓶发酵提高了290%。
Resumo:
石油污染是目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有近千万亩的耕地受到程度不同的石油污染。沈抚灌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抚顺市之间,全长70多千米,是我国最大的石油污染灌区之一,有四五十年的污灌历史,已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对污水灌溉危害的认识,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停止了污水灌溉,开始了清水灌溉和改为旱田耕作,但污染问题仍然存在。目前,由于对该地区污染土壤微生物类群、原位降解菌及它们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等信息缺乏了解,限制了对该地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及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为污染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为突破当前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止步不前的局面指引了方向。本论文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和磷脂脂肪酸分析(Phospholipid Fatty-acid Analysis, PLFA)分析技术,对沈抚灌区水改旱田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指标的相关规律进行了分析;以PLFA为生物标示物,结合气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Combustion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 GC-c-IRMS)分析技术,对石油污染土壤和相对清洁土壤中多环芳烃菲和芘的土著降解菌群进行了鉴定;并以不同的吸附性载体为介质,富集、筛选了芘的降解菌。 研究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与其相对地理位置有关,当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以13C标记的稳定同位素菲和芘为代谢底物,对污染土壤中菲和芘的土著降解菌群进行了鉴定。 13C-PLFA- GC-c-IRMS分析结果显示,参与菲降解的微生物有G-、G+细菌和放线菌,其中以G-细菌为主;污染土壤和相对清洁土壤两种土壤都未检出有真菌参与;参与芘降解的微生物有放线菌、G-细菌和真菌,其中以G-细菌为主,同时,也检测到有真菌的参与;污染土壤中的降解菌群较清洁土壤丰富。研究还发现,芘在土壤中的降解可能存在不经过菲为中间产物的代谢途径。采用不同的吸附性载体所富集的优势细菌显著不同。从不同的吸附性载体上最终得到8株芘的降解菌,其中鉴定出的三株菌中Sp-A56,Sp-A21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Sp-B05氨基杆菌属的一个亚种(Aminobacter sp.),未见有关该菌株芘降解能力的报道,可能是一株新的芘降解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