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芘降解菌的鉴定
Data(s) |
22/05/2006
|
---|---|
Resumo |
石油污染是目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有近千万亩的耕地受到程度不同的石油污染。沈抚灌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抚顺市之间,全长70多千米,是我国最大的石油污染灌区之一,有四五十年的污灌历史,已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对污水灌溉危害的认识,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停止了污水灌溉,开始了清水灌溉和改为旱田耕作,但污染问题仍然存在。目前,由于对该地区污染土壤微生物类群、原位降解菌及它们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等信息缺乏了解,限制了对该地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及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为污染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为突破当前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止步不前的局面指引了方向。本论文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和磷脂脂肪酸分析(Phospholipid Fatty-acid Analysis, PLFA)分析技术,对沈抚灌区水改旱田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指标的相关规律进行了分析;以PLFA为生物标示物,结合气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Combustion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 GC-c-IRMS)分析技术,对石油污染土壤和相对清洁土壤中多环芳烃菲和芘的土著降解菌群进行了鉴定;并以不同的吸附性载体为介质,富集、筛选了芘的降解菌。 研究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与其相对地理位置有关,当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以13C标记的稳定同位素菲和芘为代谢底物,对污染土壤中菲和芘的土著降解菌群进行了鉴定。 13C-PLFA- GC-c-IRMS分析结果显示,参与菲降解的微生物有G-、G+细菌和放线菌,其中以G-细菌为主;污染土壤和相对清洁土壤两种土壤都未检出有真菌参与;参与芘降解的微生物有放线菌、G-细菌和真菌,其中以G-细菌为主,同时,也检测到有真菌的参与;污染土壤中的降解菌群较清洁土壤丰富。研究还发现,芘在土壤中的降解可能存在不经过菲为中间产物的代谢途径。采用不同的吸附性载体所富集的优势细菌显著不同。从不同的吸附性载体上最终得到8株芘的降解菌,其中鉴定出的三株菌中Sp-A56,Sp-A21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Sp-B05氨基杆菌属的一个亚种(Aminobacter sp.),未见有关该菌株芘降解能力的报道,可能是一株新的芘降解菌。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中文 |
Fonte |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芘降解菌的鉴定.任瑞霞[d].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6.20-25 |
Palavras-Chave | #石油污染 #微生物多样性 #13C-PLFA-GC-c-IRMS #芘降解菌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