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resultados para 2,6-Dichlorindophenol
Resumo:
玻璃中稀土掺杂的离子的光谱性质受其周围的玻璃结构和在玻璃基质中的分布影响很大。利用熔融法制备了组分为9SiO2·26Al2O3·65CaO·1.0Er2O3·0.3Yb2O3和分别加入MgO以及La2O3的掺铒钙铝硅玻璃,并研究了其吸收边和光学带隙。计算得出离子填充比随玻璃的平均摩尔质量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利用Judd—Ofelt模型计算出该玻璃体系的Ω2,Ω4和Ω6参数,并进行了分析。随着MgO或La2O3的加入,吸收边向短波长移动,光学带隙增大,同时Ω2和Ω6值也增大。对ln(α)和hω的曲线进行线性拟
Resumo:
分析了掺Er^3+碲酸盐玻璃的热力学稳定性能,研究了掺Er^3+碲酸盐玻璃的吸收和荧光光谱性质;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碲酸盐玻璃中Er^3+离子的强度参数Ω(Ω2=4.79×10^-20cm^2,Ω4=1.52×10^-20cm^2,Ω6=0.66×10^-20cm^2),计算了离子的自发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的受激发射截面(σe=10.40×10^-21cm^2)、Er^3+离子^4I13/2→^4I15/2发射谱的荧光半高宽(FWHM=65.5nm)
Resumo:
研究了一种新型掺Er^3+碲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碲酸盐玻璃中Er^3+离子的强度参数Ω(Ω2=4.79×10^-20cm^2,Ω4=1.52×10^-20cm^2,Ω6=0.66×10^-20cm^2),计算了离子的自发跃迁概率,荧光分支比;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的受激发射截面(σe=10.40×10^-21cm^2),Er^3+离子^4I13/2→^4I15/2发射谱的荧光半高宽(FWHM=65.5nm)及各能级的荧光寿命(^4I13/2能级为τrad
Resumo:
对透光性良好的Cr^3+:Al2O3透明多晶陶瓷的光谱性能进行了研究,其吸收光谱中吸收峰与单晶红宝石相一致,按吸收光谱和Tanabe-Sugano能级图,算出其晶场强度参数Dq及Racah参数B分别为1792cm^-1,689cm^-1,Dq/B=2.6,陶瓷中Cr^3+离子所处格位的晶体场强比单晶弱一些,但Cr^3+:Al2O3透明陶瓷仍属于强场晶体材料;当Cr^3+掺杂浓度到达0.8wt%时,陶瓷的发射谱仍保持较好的R线发射;随Cr^3+掺杂浓度的增大,激发峰位发生“红移”.在Cr^3+:Al2O3透
Resumo:
本试验测试了Er^3+掺杂钨酸铅晶体(PbWO4:Er^3+)的吸收光谱,依据J-O理论,首次计算报道了光谱项特征:J-O强度参数、量子荧光效率、荧光分支比等,Ω2=3.75×10^-20cm^2,Ω4=0.67×10^-20cm^2,Ω6=0.41×10^-20cm^2。计算证实,PWO:Er^3+中几乎有80%的激发能量非辐射跃迁转移致^4I13/2能级,^4I13/2的计算寿命是5200μs,J-O计算显示,在PWO中产生^4I13/2→^4I15/2和发射1.53μm.有高的几率。讨论了不同浓度E
Resumo:
采用传统无压烧结工艺制备Nd^3 +掺杂的氧化镧钇透明激光陶瓷,测试了其吸收和荧光光谱.采用Judd-Ofelt理论对Nd^3 +掺杂量为1 .5at %的样品光谱参量进行了计算.根据吸收光谱,拟合得到三个强度参量分别为:Ω2=6 .57×10^-20cm^2,Ω4=2 .04×10^-20cm^2,Ω6=4 .38×10^-20cm^2.根据这三个参量计算了样品的辐射寿命,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量子效率和品质因子,并对结果作了分析.
Resumo:
用群论的方法计算了Nd:YbVO4晶体的拉曼活性振动模数目,在室温下测得了其极化拉曼谱线,并指认了在不同几何配置下,各振动模式所对应的频率。同时,测得了室温下晶体的吸收谱,得到了中心波长为808am吸收峰的半高宽为12nm,并在J-O理论的基础上计算了晶体的光学参数,其三个晶场参数分别为Ω2=6.88945×10^-20cm^2。Ω4=4.13394×10^-20cm^2、Ω6=4.54503×10^-20cm^2,并由此得到^4F3/2能级的荧光寿命为178.69炉,1062nm处的荧光分支比为48.85%,积分发射截面为2.786710^-18cm^2。分别在808nm、940nm激发下测得晶体室温发射谱,观察到了Nd→Yb以及Nd←Yb间的能量传递现象。
Resumo:
利用电子束热蒸发方法在K9玻璃基底上沉积氧化锆薄膜,并对其中一些样品用低能O2^+进行了后处理.采用表面热透镜技术测量薄膜样品表面弱吸收,采用显微镜观察样品离子后处理前后的显微缺陷密度.测试结果表明:经离子后处理样品表面的缺陷密度从18.6/mm^2降低到6.2/mm^2,且其激光损伤阈值从15.9 J/cm^2提高到23.1 J/cm^2,样品的平均吸收率从处理前的1.147×10^-4降低到处理后的9.56×10^-5.通过对处理前后样品的表面微缺陷密度、吸收率及损伤形貌等的分析发现:离子后处理可以降
Resumo:
自1972年9月至1975年5月,共收治高血压病人101例,其中显效81例,占80.2%;有效6例,占5%;基本无效14例,占14%,总有效率为85.2%。并对由于高血压所引起的症状如头痛、头昏、脑胀、四肢麻木、失眠等有较好疗效,其总有效率为91.7%。同时也初步观察到对冠心病患者和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偏瘫患者均有治疗作用。
Resumo:
本文通过对Dichocarpum属各种性状的系统研究及与近缘属比较分析,确认本属为毛茛科唐松草亚科中系统位置相当明确的一个好属。同时也对本属所在的唐松草亚科Thalictroideae的系统,做了部分修改。并提出这一亚科中,花瓣演化的两条可能途径及Dichocarpum属的花瓣类型。从生化、花粉、染色体以及形态特征的研究表明,本属可能与Asteropyrum属关系较为密切。 本文首次报导了Diehocarpum属存在三沟和散沟二种花粉类型。染色体数目的研究和分析表明,本属的染色体基数可能为X=6, 产于东亚大陆的种为古4倍体植物,产于日本列岛的种为古6倍体植物,而2倍体植物己经绝灭了。 作者对Dichocarpum属做了数量分类研究,其结果对本属下的分类提供了参考依据,并证明肖培根等把本属分为2个组的观点是合理的。综合各方面证据,并参考前人工作,作者把本属分为2个组、6个系,共包括15种3变种,有一新种和一新变种,并在本属系统排列中的某些类群下,讨论了分类处理意见。 本文讨论了Dichocarpum属的地理分布,本属的2个组分别分布于东亚大陆Sect.Di chocarpum和日本列岛Sect.Hutchinsonia。作者对本属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西南山地可能为本属的分布区中心,日本列岛为木属次生的现代分布中心。并认为产于日本列岛上的人字果属植物,可能是由产于东亚大陆的Sect.DichocarBum组Ser.Dichocarpum系中的植物,在第三世纪进入日本的。
Resumo:
本文研究了茄科天仙子族7属以及有亲缘关系的颠茄属、茄参属和枸杞属的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种子形态学、胚胎学、花器官发生、分子系统学和分支系统学;论述了它们的结构、分化和系统关系。主要内容包括: 1.解剖学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茄科天仙子族(Hyoscyameae)7属21种及邻近4属4种共25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气孔器在各种植物的上、下的表皮均有分布,多为无规则型,也有不等细胞型;叶表皮细胞形状有不规则形、十字形、近长圆形和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较平直或各种波状。叶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内缘近平滑、浅波状或波状;角质膜多为具条纹,也有同时具条纹和颗粒或鳞片,偶尔仅具颗粒和鳞片或光滑。气孔器类型可以作为区分部分属的依据之一。颠茄叶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在一些属和种中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与外部形态、孢粉学性状或地理分布相关;叶片表面角质膜的特征对属和种的划分也有一定意义。 2.种子形态学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首次全面研究了天仙子族及颠茄属和茄参属等共10属25种植物的种子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 该族植物种子表面纹饰有脑纹状或近脑纹状和网状两大类,除了山莨菪属Anisodus和Hyoscyamus.pusillus 外,其余类群均为网状。外种皮细胞形状和周壁式样有两大类,一类为多边形至近圆形,等径,周壁近平直,另一类为形状不规则,常不等径,周壁为各式波状;外种皮细胞周壁内侧有皱波状、瘤状、小颗粒、片状或小刺等各式附属物。各属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及种脐着生位置的系统学意义不大。但是,种脐突出与否、种子外种皮细胞形状和周壁式样,尤其是周壁内侧附属物等性状具有较大的分类学意义。 3.孢粉学 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了该族7属及其它3属共10属2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天仙子族的花粉粒形状为球形、近球形、扁球形和长球形;萌发孔类型有无萌发孔、不规则的拟孔、3沟、4 沟、3- 4沟、散沟和3孔沟;外壁纹饰为小刺状、瘤状、各式条纹状、条纹-穴状、条纹-网状、皱波状、细网状和网状。沟膜近光滑、具小颗粒、具小刺状突起或具瘤状突起。各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在萌发孔的有无、萌发孔的类型和外壁纹饰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可以作为探讨属间分类和系统关系的重要依据。天仙子族植物花粉萌发孔的演化趋势为:无萌发孔→ 3、4沟→3孔沟。无萌发孔的山莨菪属是原始类群,三孔沟的马尿泡和天仙子等属是进化类群。 4.胚胎学 本论文首次研究了天仙子族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的胚胎学特征,结果表明:山莨菪的小孢子形成为同时型,腺质绒毡层;胚珠半倒生,单珠被,薄珠心;蓼型胚囊;其胚胎发生类型可能为茄型;胚乳形成为细胞型。山莨菪的胚胎学性状与马尿泡十分相似。胚胎学证据支持山莨菪属与马尿泡属关系密切的观点。 5.花器官发生 首次全面研究了天仙子族的山莨菪属(山莨菪)、马尿泡属(马尿泡)、天仙子属(天仙子)及其邻近2属共5种植物的花器官发生特征,结果表明:山莨菪和天仙子的5个花萼裂片原基突起最早发生,且几乎是近同时环状发生,其排列方式从花发育早期直至花成熟后始终为轮状排列。而马尿泡和颠茄首先是5个花萼裂片原基突起依次螺旋状发生,但在其5个花萼裂片原基都出现后,其排列方式仍为轮状排列。不同之处是:马尿泡的花萼裂片原基在其花冠裂片原基刚刚不明显地发生时,就已经在基部联合并形成了一个环,而颠茄的花萼裂片原基直到雄蕊原基突起开始发生并较明显时,花萼裂片原基仍然是分离的,当花顶的中央开始出现很不明显的雌蕊原基的凹陷时,花萼裂片原基才开始联合。青海茄参与其它4种植物的不同之处在于柱头2裂或3裂,而后4者的柱头均为2裂。花器官发生的特征表明马尿泡与天仙子和山莨菪的关系较近。 6.基于叶绿体DNA trnL-F序列和核糖体DNA ITS序列的初步分析 以宁夏枸杞作为外类群,对代表天仙子族及其邻近3属的10种植物的ITS区和trnL-F序列进行了测定,将这两个序列结合构建系统树。将gaps作为fifth base处理时,马尿泡属和茄参属构成最基部的一支,赛莨菪属和天仙子属构成一支然后与泡囊草属构成姐妹群,另外一支由天蓬子属、颠茄属和山莨菪属组成,其中天蓬子属与颠茄属构成一支后与山莨菪属构成姐妹群。分子证据只是一个尝试,还不足以说明天仙子族各属的系统关系。 7.分支分析 以枸杞属为外类群,基于形态学、叶表皮、种子形态学、孢粉学等特征对天仙子族7属及颠茄属和茄参属进行了分支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公认的天仙子族7属构成一个单系类群,而颠茄属和茄参属并没有包括在内,它们两者构成一支,并与天仙子族形成姐妹群的关系。这与该族传统的分类结果相一致。 8.天仙子族的分化和系统关系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天仙子族各属的现代地理分布,讨论了各属的分化和系统关系。认为根据传统分类包括有7个属的天仙子族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是否应该将颠茄属和茄参属放在天仙子族中。
Resumo:
铁线莲属尾叶铁线莲组是该属中记录种类最多的类群,主要分布在亚洲亚热带至温带地区,少数种类分布至亚洲及非洲的热带地区。由于缺乏野外观察和标本不够丰富等原因,有些种类的分类处理尚不能令人满意,应予修订。尾叶铁线莲组的组下分类系统以及与近缘组之间的系统关系也存在争议,还需深入研究。本文作者经过大量的标本馆工作和全面的文献考证,结合野外观察,对该组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同时通过基于形态性状的分支系统学和花粉形态研究对尾叶铁线莲组及铁线莲属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分类修订 通过对国内外近20 个标本馆的5000 余份馆藏标本研究,结合全面的文献考证和广泛的野外观察,发现花丝形态、花药毛被状况、药隔是否凸起、萼片外侧附的属物等性状较为稳定,是分亚组的主要依据。而复叶类型、花序形态及花梗毛被状况、萼片颜色等性状为较好的分种性状。 本文在考证了近140 个种及种下等级的分类学名称后,确认尾叶铁线莲组植物共有37 种20 变种,共分为5 个亚组,另有4 种7 变种暂存疑;2 种、2 变种降为新异名;新组合6 个,其中5 个为改级新组合;发表新亚组1 个;发现中国新纪录变种1 个;纠正了以前研究者工作中对C. aethusifolia var. latisecta 的鉴定错误;初步澄清了C. jingdungensis 及C. jinzhaiensis 的一些名实混乱;指出了前人工作中的一些拼写错误;统一了植物的中文名称,并新拟了15 个分类群的中文名称;给出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图以及分亚组和分种检索表。 2.分支系统学 在分类修订基础上选取了35 个形态性状,对尾叶铁线莲组的37 个种,和尾叶铁线莲组的近缘组Sect. Bebaeanthera 中的2 个种,以C. alternata 为外类群,利用系统发育分系软件PAUP 4.0 beta 10 对数据矩阵进行分析。共得到182 棵最简约树,树长为182 步,一致性指数(CI)=0.385,保持性指数(RI)=0.685。结果显示:尾叶铁线莲组为一并系类群,Sect. Bebaeanthera 中的两个种:C. pseudopogonandra 和C. barbellata 与Subsect. Otophorae 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应并入尾叶铁线莲组中;Subsect. Otophorae 与Subsect. Grandiflorae 各自聚为两大支,从分支图基部与其他类群分开,为本组早期分化出的类群;Subsect. Acutangulae 与Subsect. Connatae 中具有红色花的C. lasiandra 和C. dasyandra 近缘;分布于东亚北部地区的Subsect. Aethusifoliae 与分布于我国横断山区的C.rehderiana 和分布于印度的C. roylei 近缘;根据分支系统学分析的结果,对尾叶铁线莲组组下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新亚组Subsect. Otophorae。 3.花粉形态 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了铁线莲属148 种12 变种和锡兰莲属3 个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并在透射电镜下研究了部分种类的花粉外壁结构。 结果表明:铁线莲属花粉粒一般为近球形、球形或扁球形。具三沟的花粉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近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大小为14.8-32.1 μm ×14.2-28.7 μm;具散沟或散孔的花粉(全为球形)直径大小为14.8-36.6 μm。花粉具三沟、散沟或散孔。在三沟类型中常伴有不同比例的散沟花粉。萌发沟狭长或稍宽,有整齐或不整齐下陷的边缘,沟膜上有颗粒状纹饰或刺状纹饰;萌发孔一般圆形或不规则形,分布不规则。外壁由薄到较厚,厚度为0.8-2.5 μm,外层稍厚于内层。在透射电镜下本属花粉外壁具备被子植物花粉典型的外壁层次,即外壁内层和外壁外层。外壁内层为一层均匀的质密的无结构的层次。外壁外层由3 层组成: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覆盖层上均匀分布有小刺状纹饰和小穿孔。 锡兰莲属花粉粒为圆球形,其直径大小为14.9-18.8 μm。具散孔。萌发孔一般圆形,分布不规则,孔膜上有颗粒状纹饰或刺状纹饰。外壁厚度为0.8-1.8 μm,外层稍厚于内层。覆盖层上均匀分布有小刺状纹饰和小穿孔。 根据花粉形态在花粉粒大小、萌发孔的类型和外壁纹饰方面的差异将两个属的花粉分为6 个类型,其中类型1 再分为两个亚型。在这些花粉类型中,类型1 为三沟花粉,类型3 为三沟至散沟花粉,其余类型为散孔花粉。类型1 的亚型 1b 在铁线莲属中分布最广,18 个组中有13 个组具有这种类型的花粉,是铁线莲属中最原始的花粉类型,其他类型和亚型均由此亚型直接或间接演化而来。 推测这两属花粉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为:1. 萌发孔. 三沟→(散沟)→散孔。 2. 花粉粒大小. 小(散孔,直径14.9-18.8 μm)←中等(三沟,24.2 μm ×24.8 μm) →大(散孔,直径28.9-36.5 μm)。3. 表面纹饰. 小刺不明显、分布密集→小刺明显、分布稀疏。 铁线莲属及锡兰莲属花粉形态特征对于这两个属植物的区分以及铁线莲属下组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锡兰莲属与铁线莲属中的Sect. Naraveliopsis 亲缘关系紧密;铁线莲属内具有散沟、散孔花粉类型的Sect. Naraveliopsis、Sect. Viticella、Sect. Tubulosa、Sect. Viorna (sensu Tamura 1995)为铁线莲属中的进化类群; Sect. Tubulosa 与Sect. Campanella 亲缘关系较远,而与Sect. Clematis 近缘。
Resumo:
兰科植物传粉生物学的研究以往多集中于单个物种上,很少对两个以上的物种同时进行研究。但后一类研究对于理解一个地区或一个代表类群的传粉适应是大有裨益和非常必要的,毕竟单一种植物与其传粉者在一个居群或是一年中的相互关系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杓兰属Cypripedium L.是兰科植物中比较原始的类群,全世界约有50种;中国是杓兰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有30多种。但是,有关该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研究集中在欧、美的种类,中国绝大部分物种尚未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分布于四川省黄龙寺自然保护区的8种杓兰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研究,探讨了该属植物的传粉机制、适应进化及生殖隔离等问题。 1. 杓兰属植物的繁育系统 虽然所研究的8种杓兰人工自交授粉均可以成功结实,但在自然条件下都必须依赖于昆虫才能结实成功,表明杓兰属植物的繁殖系统以异交授粉为主。 2. 杓兰属植物的传粉系统以及传粉系统的进化趋势 杓兰属植物一向被认为是典型的蜂类传粉物种,本文所包括的西藏杓兰C. tibeticum King ex Rolfe、离萼杓兰C. plectrochilum Franch.、绿花杓兰C. henryi Rolfe与褐花杓兰C. smithii Schltr.的传粉生物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研究发现最进化的“无苞组”的3种杓兰,即无苞杓兰C. bardolphianum W. W. Smith et Farrer、小花杓兰C. micranthum Franch.与四川杓兰C. sichuanense Perner都是由蝇类传粉的,而黄花杓兰C. flavum P. F. Hunt et Summerh.则可由蜂类和蝇类共同传粉。结合杓兰的种间系统关系,本文认为杓兰属中存在从蜂类传粉系统向蝇类传粉系统的进化趋势。 3.杓兰属植物传粉系统的特化机制 传粉观察表明8种杓兰均有多种多样的访花昆虫,但只有1种或1类具有相同功能的昆虫能成为其传粉者。这说明杓兰属植物是具备特化传粉系统的种类。以离萼杓兰为例进行的花色、花香及花结构的分析表明,杓兰拥有特化的传粉者几乎完全是由于受到花结构的限制,特别是雄蕊到唇瓣底高度(AL)、柱头到唇瓣底高度(SL)、唇瓣入口直径(DL)与唇瓣出口宽度(EL)的大小。这些因素决定了昆虫是否能进入唇瓣,是否能碰触到柱头和花粉,是否能从出口挤出来。因此,杓兰的唇瓣的主要功能不仅是象原来所认为的作为“陷阱”来诱捕昆虫,而且同样作为一种促进产生“特化传粉”的机制而存在。 4. 杓兰属植物吸引昆虫的机制 杓兰属植物具有复杂的吸引昆虫的机制。离萼杓兰、黄花杓兰主要以泛化的食源性欺骗机制来吸引昆虫,绿花杓兰能通过其唇瓣和退化雄蕊的光滑特性诱使其传粉昆虫被动进入唇瓣中,西藏杓兰可以通过“筑巢式欺骗”来吸引昆虫,无苞杓兰则可通过模拟成熟果实来吸引其特化的传粉者—果蝇Drosophila spp.。 5. 杓兰属植物的花部特征与传粉系统的适应 在整个杓兰属内,不同种类植物的花色与花香和传粉者种类间没有统一的规律。但是,杓兰属植物的唇瓣大小与其传粉者大小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适应关系。体积最大的西藏杓兰、褐花杓兰与黄花杓兰由体型最大的熊蜂Bombus spp.传粉,体积中等的离萼杓兰、绿花杓兰、四川杓兰由中等大小的蜂或蝇传粉,而体积最小的无苞杓兰与小花杓兰由体型很小的果蝇传粉。 在杓兰属中,大部分种类的花粉只是粘性的团状,只有一部分能在一次访问中被昆虫带出,如黄花杓兰、西藏杓兰、离萼杓兰及绿花杓兰的花粉团。与此不同,在2个“无苞组”的杓兰,即无苞杓兰、小花杓兰中,它们的花粉凝聚成块状,而且它们的传粉昆虫(果蝇)的一次访问可带出一侧雄蕊的全部花粉。它们的花粉成块可能是对果蝇这类小昆虫传粉的一种适应。 6. 杓兰属植物的生殖隔离机制 本文的研究表明,杓兰属植物之间人工杂交授粉可以成功结实,它们主要是通过受精前隔离机制保持物种界限的。它们的受精前隔离机制多种多样。具有相同传粉者—果蝇的无苞杓兰与小花杓兰通过地理隔离机制保持物种界限; 同域的西藏杓兰与黄花杓兰通过利用不同大小的熊蜂作为传粉者来保持生殖隔离;同域的离萼杓兰与绿花杓兰可能通过花香成分的不同特化吸引同一属中不同种的传粉昆虫;而同域的西藏杓兰与褐花杓兰之间并不具备完善的生殖隔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