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resultados para NETTRA-P1.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海洋生物具有产生丰富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的能力,其中红藻门松节藻科海藻卤代次生代谢产物以其结构新颖、生物活性独特引起了天然产物化学家的重视。 本论文对海洋红藻多管藻和松节藻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综合利用各种色谱学方法 (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重结晶等) 和现代波谱学技术 (IR、UV、EI-MS、FAB-MS、HR-ESI-MS、CD、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SQC、HMBC等),共分离鉴定了100个化合物,发现25个新化合物。 从多管藻中分离鉴定38个化合物 (24个溴酚化合物),其中7个新化合物 (均为溴酚化合物),包括1个菲并呋喃结构溴酚 (P1), 2个二氢菲结构溴酚 (P2, P3),1个含 5,7-dihydrodibenzo[c,e]oxepine 结构溴酚 (P4)和3个简单溴酚 (P5, P6, P7)。P1 (urceolatin) 属首例报道的具有菲并呋喃结构的天然产物,从该种中分离的化合物P12 和 P13 可能是其生源合成的前体。P2和P3为第二例报道的具有二氢菲结构的溴酚化合物。 从松节藻中分离并鉴定了62 个化合物,其中18 个为溴酚类新化合物,44 个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具有多变的取代基团,包括2 个脲基吡咯烷酮溴酚化合物 (R1, R2), 4 个γ-脲基丁酸溴酚化合物 (R3-R6),5 个酰胺溴酚化合物 (R7, R8, R9, R13, R14),1 个溴酚砜化合物 (R12), 1 个Xanthene 溴酚化合物 (R10)和5 个简单溴酚化合物 (R11, R15, R16, R17, R18)。R1、R2 是首例报道的含有脲基吡咯烷酮片段的天然产物,R10 为首次报道的溴代Xanthene 类天然产物。 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清除DPPH 和ABTS两种自由基活性的筛选。结果发现溴酚类天然产物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中R3 的IC50 仅为3.3 μM, 其活性强度约为阳性对照BHT (IC50 为82.1 μM) 的24倍。另外,溴酚类天然产物对ABTS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活性,R2 的TEAC(Trolox efficency activity capacity)值为5.2 mM,约为阳性对照 (ascorbic acid, 1.02 mM) 的 5 倍。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稠环分子、多羟基和邻位甲氧基等结构特点能有效增强DPPH 自由基清除活性;特殊取代基如脲基、吡咯烷酮等含有氮原子的基团,能有效增强ABTS 自由基清除活性,多羟基、溴代等结构特点也使其活性有所增强。 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海藻卤代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为多管藻和松节藻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依据收集到的392个地面验潮站8个主要分潮(M2、S2、K1、O1、N2、K2、P1及Q1)的调和常数,对现有7个全球大洋潮汐模式的准确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各模式在深海区域均达到了比较高的准确度,相互之间差别也不大。经验模式GOT00和CSR4.0、同化模式NAO99、反演同化模式TPXO7.0、数值同化模式FES2002和FES2004的M2分潮均方根偏差在3 cm左右,其它分潮(S2、K1、O1、N2、K2、P1及Q1)大约在1~2 cm。本文还依据中国近海18个岛屿的调和常数对其中的5个大洋潮汐模式的准确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M2分潮均方根偏差在6~14 cm,明显高于大洋部分的偏差,其中日本国家天文台的潮汐模式NAO99在中国近海的结果相对较准确。 我们利用1992年8月至2008年8月的TOPEX/POSEIDON和JASON-1(T/P-J)卫星高度计资料,对沿卫星轨道的302816个站点进行了14个分潮的潮汐调和分析,得到了全球大洋潮汐的8个主要分潮以及2个气象分潮Sa、Ssa的经验同潮图。主要结果有:(1)各分潮在卫星上升轨道与下降轨道的交叉点(约7000个)相关性分析表明:M2分潮的振幅和迟角的相关系数很高(分别为0.9965和0.9961);S2,K1,O1和Sa分潮也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0.99);(2)该结果与392地面个验潮站吻合较好,其中M2分潮的振幅、迟角和向量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1.73 cm,2.340和2.93 cm;S2,K1和O1分潮的振幅、迟角和向量的均方根偏差为1 cm左右,5.250~7.270和1.5~2.1 cm,该精度与最近几年国际上的主要大洋潮汐模式的准确度相近;(3)首次通过卫星资料获得了Sa、Ssa分潮的同潮图。周期为1年的Sa分潮与大洋105个地面站相比,振幅、迟角和向量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1.50 cm、18.360和2.16 cm。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构成Sa、Ssa气象分潮的两个主要因素(海水密度以及海面气压)在全球的分布。 在T/P-J等卫星资料无法覆盖到南大洋和北冰洋,本文利用Princeton Ocean Model(POM)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162个地面实测站(其中南大洋30个,北冰洋132个)的观测比较一致。基于卫星资料分析的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合并得到了全球大洋的8个主要分潮同潮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球潮汐能量耗散的计算得到潮能通量的分布,并得到全球M2、S2、K1和O1分潮的潮汐能量耗散率为2.431TW、0.401TW、0.336TW和0.176TW。 本文还利用卫星资料对南海潮汐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南海,获得了主要的半日潮、全日潮、四分日分潮和长周期分潮(M2,S2,N2,K2,K1,O1,P1,Q1,M4, MS4,Sa, Ssa)的经验同潮图。与南海沿岸94个地面验潮站的数据符合得比较好,M2,S2,K1及O1等4个主要分潮的平均振幅差为2~4 cm,均方根偏差分别是9~11 cm.其它4个主要分潮N2,K2,P1,Q1的平均振幅差为1~2 cm,均方根偏差为2~4 cm。此外,本文还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潮汐分析结果沿卫星轨道进行高通滤波,分离得出中国近海的M2,S2,K1及O1分潮的内潮信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应用显带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鉴定了牡蛎的染色体;应用FISH方法定位了一系列的重复序列和大分子的P1克隆DNA;制备了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应用FISH特异性探针成功地鉴定了长牡蛎的三体10。结果如下:1.分析了G带和C带在美洲牡蛎染色体上的分布。G带在每一条染色体上的带型不同,某些染色体间(如第1对和第4对染色体,第7对和第9对染色体)的带型差别不是很明显。G带型容易受染色体收缩程度的影响。C带型重复性较好,染色体带型较清楚,分布在染色体的端粒区域和着丝粒区域。G带和C带带型能够用来鉴定牡蛎的染色体,但是重复性低和带型差异不显著,并不适合常规的染色体鉴定。2.早期胚胎和担轮幼虫制备的染色体适合于FISH分析。染色体制备方法重复性好,可适用于其它贝类的染色体制备。3.研究了重复序列基因--rDNA的定位:1)18S-5.8S rDNA在研究的五种巨蛎属Crassostrea牡蛎均只有一个位 点。太平洋种(C.gigas,C. ariakensis和C. plicatula)中,杂交信号位于最短的染色体一第10对染色体长臂的端粒区域,在大西洋种(C. virginica和C. rhizophorae)中,同一序列定位在第2对染色体短臂的端粒区域。2)18S-28S rDNA在两种蛤中有两个位点。rDNA探针定位在侏儒蛤(Mulinis Lateralis)的第15对和第19对染色体的端粒区域,同一序列定位在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的第10对染色体的长臂和第12对染色体短臂的端粒区域。信号强度在两对染色体之间有差异。 3)5s rDNA位于美洲牡蛎的第5对染色体的短臂上靠近着丝粒区域和第6 对染色体的短臂的中间区域。信号强度在两对染色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5S rDNA探针可以作为鉴定和识别第5对和第6对染色体的特异性探针。4.研究了一些重复序列的定位1)两个短的重复序列1G8,1P2均产生很强的荧光信号分布在美洲牡蛎所有的染色体上。在低严谨条件下,这些序列均产生很强的信号散布在所有的染色体上。在高严谨条件下,信号强度大大减弱,但是信号仍散布在所有的染色体上。这些重复序列散布在美洲牡蛎的整个基因组中。2)高度重复序列Cgl70产生的信号分布在长牡蛎的7对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没有发现间区信号。在第1对,第2对,第4对和第7对染色体上的荧光信号强且稳定。在第5对,第8对和第10对染色体上的信号相对弱且不稳定。在剩余的染色体上(第3对,第6对和第9对染色体)没有检测到荧光信号。结果表明此卫星序列是一个着丝粒卫星序列。在美洲牡蛎的染色体上没有检测到荧光信号,表明了这个着丝粒卫星序列在这两种牡蛎中的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3)脊椎动物端粒序列(TTAGGG)n的FISH信号局限在四种双壳贝类(美洲牡蛎,the mangrove oyster,硬壳蛤,侏儒蛤)所有染色体的端粒区域,没有发现间区信号的存在。研究结果与已报道的研究结果表明脊椎动物端粒序列或许存在于所有双壳贝类的染色体末端。双壳贝类是目前研究过的唯一含有脊椎动物端粒序列DNA的无脊椎动物。4)研究了RAPD探针在美洲牡蛎染色体上的定位。大多数RAPD探针产生了多个信号散布在间期细胞核和所有的染色体上。引物OPX-03,OPX-04,OPX—06,OPG-02,OPM—04,OPM-11,0PS-02制备的探针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特异性荧光 信号,分布在牡蛎的特定的染色体上。PCR特异性带产生的探针OPX—06—310和0PG-02—300产生了特异性的荧光信号:OPX—06—310产生的信号位于第5对染色体的短臂的近端粒区域,0PG—02—300探针定位到第3对染色体的短臂上。这两个探针是鉴定美洲牡蛎单条染色体的特异性探针。5.研究了大分子Pl克隆DNA(插入片断为80~100 kb)在美洲牡蛎染色体上的定位。Pl克隆DNA通过切口平移方法标记digoxigenin—11-dUTP用作FISH的探针。Cot-1 DNA作为竞争剂有效地抑制了Pl克隆序列中的重复序列产生的信号。杂交信号用fluorescein标记的anti—digoxigenin抗体来检测,用两层抗体rabbit-anti-sheep抗体和FITC anti—rabbit抗体来扩增信号。9个P1探针成功地定位在特定的染色体上。46—1探针杂交到第1对染色体的长臂靠近着丝粒区域;47-10探针定位到第2对染色体的长臂近端粒区域;Cvpl和48-13两探针定位到第3对染色体上:Cvpl位于短臂的端粒区域,48-13探针位于长臂的近着丝粒区域;48—10探针杂交到第4对染色体的长臂上;48-1探针杂交到第5对染色体长臂的近着丝粒区域;49-11探针位于第7对染色体长臂上;探针49-10和44-11位于第8对染色体长臂上。同时我们成功地将2个P1探针杂交到同一染色体分裂相中,进一步确定了Pl探针在美洲牡蛎染色体 上的定位。6.应用18S-28S rDNA探针成功地鉴定出长牡蛎非整倍体中的三体10。经鉴定AF-35,AF-39和AF-3三体家系属于三体10家系。rDNA探针分布在三条染色体上,即多出的一条染色体为染色体10。相应地在间期细胞核上有三个信号出现。AF-34和AF-36家系不属于三体10家系。rDNA探针分布在两条染色体上,相应地在间期细胞核上有两个信号出现。FISH和染色体特异性探针为非整倍体的鉴定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可靠的方法和途径。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属红藻门(Rhodophyta),红毛菜科(Bangiacease)紫菜属(Porphyra),是我国大规模养殖的重要经济海藻之一,主要产于我国南方沿海如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紫菜作为中药,具有“补肾养心,利水消肿”的功效,实验室前期所作的工作表明,坛紫菜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分子量对多糖生物活性有重大影响,本文以福建沿海的坛紫菜为原料,对坛紫菜多糖(P)的降解方法和该紫菜多糖的抗衰老活性与分子量的关系展开了研究。 本论文首次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的抗坏血酸和过氧化氢反应体系应用于坛紫菜多糖的降解。抗坏血酸和过氧化氢的浓度及两者的比例是该降解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该法制备了分子量分别为50、30、13、8.2和2.7 kD 的P1、P2、 P3、P4和P5五种产品。其中P1、P2和P3产品的红外图谱与原料多糖的红外图谱一致,表明这两种多糖的化学结构在降解过程中并未发生改变,而P4和P5样品的红外图谱显示该样品中出现了少量的羧基。 本论文还首次对各产物进行了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疲劳、延长寿命、抗老年痴呆等活性的筛选与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采用化学法对五种降解多糖和原料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子量对坛紫菜多糖清除各种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降解之后,坛紫菜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有所下降,与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几乎全部丧失,但是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变化甚微。降解之后,坛紫菜多糖清除有机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能力显著提高,随分子量的降低这两种能力明显加强,其中P4样品清除有机自由基能力最强,而分子量最小的P5样品还原能力最突出。 通过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率考察了五种降解多糖和原料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不同分子量坛紫菜多糖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显著促进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显著抑制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P2和P4样品效果强于其它降解产品和原料。 通过测定小鼠游泳和爬杆时间考察了三种降解多糖P1、P2、P4和原料多糖的耐疲劳作用。研究表明:坛紫菜多糖降解产品耐疲劳作用要优于原料多糖P。P1、P2和P4通过提高小鼠肝糖原储备从而达到显著延长小鼠爬杆时间和负重游泳时间的功效。 通过测定D. melanogaster果蝇寿命、热耐受时间和性活力考察了三种降解多糖P1、P2、P4和原料多糖对寿命及生命活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子量对坛紫菜多糖对果蝇的寿命和生命活力有很大影响。降解使坛紫菜原料多糖P对果蝇的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命活力作用得到加强。在果蝇正常代谢状态下,降解产品中分子量较大的P1和P2作用更显著,而在热应激状态下,降解产品中分子量较小的P4作用更突出。 采用小鼠侧脑室注射Aβ1-40致痴呆模型考察了样品P1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研究表明:P1通过降低皮层和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提高乙酰胆碱转移酶的活性,有效改善痴呆小鼠的认知能力,使之水迷宫游泳时间缩短,使避暗潜伏期延长。 为探讨P1样品改善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Aβ25-35损伤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模型对P1样品的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低浓度下P1对该损伤模型具有显著保护作用,高浓度下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本文的研究表明坛紫菜多糖在降解之后生物活性得到显著改善。分子量对坛紫菜多糖活性影响很大。总的看来,在体外实验中,分子量越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越显著,但是,在体内实验中,降解产品中分子量最大的P1样品能更有效地改善小鼠疲劳程度、延长果蝇的寿命及热耐受时间,P1样品还能显著改善痴呆小鼠记忆功能。不同分子量坛紫菜多糖体内和体外生物活性的这种差异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主要以一龄牙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牙鲆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初步探讨牙鲆的抗病机制,并为牙鲆生理状况的诊断建立快捷的方法;研究了牙鲆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为牙鲆的营养强化进行基础性的研究;研究了含有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的重组酵母菌对牙鲆的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同时对牙鲆热激蛋白hsp70的cDNA进行了合成和扩增。本论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由十个实验组成,每个实验的研究内容介绍如下:实验1 利用姬姆萨染色技术观察了牙鲆血细胞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牙鲆的血细胞由红细胞和白细胞组成,两类细胞的显微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红细胞有细胞核,在血细胞的组成中占较高比例;不同种类的白细胞其结构不同,实验中发现了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但是只凭借光学显微形态的差异难以对白细胞进行更确切的分类。实验2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牙鲆外周血细胞的超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牙鲆的血细胞可以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粒细胞包含两种类型;实验中还发现了类似巨噬细胞的一类细胞,但未发现浆细胞的存在。实验3 利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技术对牙鲆血清蛋白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条件下,牙鲆的血清蛋白主要包含三种类型,即P2.59, P1.60, P0.77。三种蛋白的分子量和稳定性各不相同,初步判断这三种蛋白主要为白蛋白、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实验4和实验5 对溶菌酶和抗蛋白酶物质在假雄牙鲆体内的分布以及不同在组织和器官中的比活性进行了研究。溶菌酶广泛分布于牙鲆的体表粘液、鳃、血清、消化组织和脾、肾等组织中;抗蛋白酶物质广泛分布于体表粘液、鳃、血清、肌肉中。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这种酶的比活性不完全相同。体表粘液、血清、肝脏、前肠、肾、鳃中溶菌酶的比活性较高;胃、中肠、后肠、脾中溶菌酶的比活性较低;胆汁中溶菌酶的比活性最低。血清和体表粘液中抗蛋白酶物质的比活性较高,鳃和肌肉中抗蛋白酶物质的比活性较低。由实验结果可知,鳃和消化道在牙鲆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验6 对碱性磷酸酶在牙鲆体内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碱性磷酸酶在牙鲆的胃、肝脏、肠中广泛分布。在前肠和中肠部位酶的比活性较其它部位的高。胃中碱性磷酸酶的比活性随季节的不同没有显著变化,而肠和肝脏中酶的比活性随季节的不同具有较显著的变化。实验 7 对牙鲆体内消化酶的比活性进行了研究。在牙鲆的胃、前肠、中肠、后肠中可以检测出蛋白酶、脂肪酶、酶、纤维素酶的活性。胃中的蛋白酶主要为酸性蛋白酶,肠中的蛋白酶主要为碱性蛋白酶。肠中蛋白酶的比活性由前肠向后肠递减,前肠与中肠酶的比活性没有显著差异;牙鲆肠中脂肪酶的比活性较胃中的高,在肠的不同部位脂肪酶的比活性无显著差异;牙鲆前肠中酶的比活性最高,胃中的次之,中肠、后肠中淀粉酶的比活性较低;牙鲆的胃及肠道不同部位处的纤维素酶的比活性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牙鲆的生长,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的比活性增强,酶的比活性减弱;其中胃和中肠内纤维素酶的比活性增强得较显著。实验8和实验9 研究了重组酵母菌对牙鲆的生长、血清中某些激素的含量、血清蛋白的含量,以及血清中溶菌酶和抗蛋白酶物质的比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投喂重组酵母菌,可以提高牙鲆血清中生长激素的含量,影响牙鲆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含量,促进牙鲆的生长,同时能够增加牙血清蛋白的含量,增强牙鲆血清中溶菌酶和抗蛋白酶物质的比活性。牙鲆体内生长激素含量的增加以及酵母菌细胞壁中的多糖成分都能够增强牙鲆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实验 10 对牙鲆肝脏中热激蛋白hsp70的cDNA序列进行了合成和PCR扩增。在实验条件下能够合成750bp左右的核酸序列,为进一步利用热激蛋白hsp70作为生理指标来诊断牙鲆的生理状态,以及研究热激蛋白在牙鲆抵抗外界胁迫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Porphyra (porphyran) have been known to have diverse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immunomodulator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The molecular weight-antiaging 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degraded porphyrans wa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Natural porphyran was extracted from P. haitanensis, and then was degraded into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fractions, P1 molecular weight 49 kDa, P2 molecular weight 30 kDa, P3 molecular weight 8.2 kDa, by free radical. The influence on life span and vitality of porphyrans were carried out o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We found that all the degraded porphyrans and natural porphyran (P), added daily to the die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life span of D. melanogaster, except for P3. Among them, P1 exhibited the most prolonging life span activity. Furthermore, vitality of middle-aged flies (assessed by measuring their mating capacity) receiving porphyrans wa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s. Finally, in the heat-stress test, we observed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survival time, especially in P3-diet group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orphyrans may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rate of the aging process and molecular weight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ffects. It seems that P1 and P2, possessed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may be more useful in normal metabolic condition and P3, possessed the lowest molecular weight, may be more beneficial for D. melanogaster in stress condition. (C) 2007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稀土元素成矿与地壳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稀土在中元古代具有大规模暴发性成矿特征。云南武定迤纳厂稀土铁铜矿床为昆阳群因民组出现稀土富集成矿的典型代表。本论文选择迤纳厂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研究矿床不同类型岩(矿)石和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富稀土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和稀土元素成矿时代,揭示昆阳裂谷初期因民组稀土元素富集的地球化学机制。主要认识如下:1、迤纳厂矿床产于昆阳裂谷初期形成的禄丰一武定火山断陷盆地中。早中元古界昆阳群分布于绿汁江岩石圈断裂和小江一易门断裂的夹持地带,呈狭长状展布。迤纳厂矿床赋矿地层为昆阳群因民组上段的硅质白云岩和碱性火山岩(粗面安山岩)。矿体产出形态和矿石的结构构造等均显示矿体与赋矿地层同沉积特征;出现独立矿物氟碳饰矿、独居石及褐帘石,磷灰石、萤石、菱铁矿等矿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稀土,沿矿体走向和垂向稀土元素变化不大。2、矿体顶、底板围岩(石榴石黑云母片岩、钠长黑云母片岩等)的原岩为碱性火山岩(粗面安山岩),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Cs、Rb、K、LRE日及贫Zr、Sr、Ti、Hf、HEE,为早元古代末期一中元古代早期交代富集地慢低程度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碱性火山岩。矿石稀土总量高(645-4443)×10-6,强烈富集轻稀土((La/Tb)N=17.3-81.1),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于矿区正常沉积的硅质白云岩和后期侵入的钠长石英斑岩及火山角砾岩,而与矿体顶、底板碱性火山岩中稀土元素配分特征基本一致,暗示稀土成矿物质来源与碱性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3、矿石中微量元素组合及变化特征与现代海底正在喷出的热液和热液沉积物中元素组合有较大的可比性,明显不同与火成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中的特征元素组合;在微量元素判别图解(Al-Fe-Mn、Fe/Ti-Al/(Al+Fe+Mn)、U-Th、Y-P2O5等)中,逸纳厂矿石均投影在热水沉积区,矿石的Y/Ho值与黑烟囱值接近,表明成矿流体为高温、还原性质,稀土成矿可能以热水沉积作用方式为主;4、对矿石中主要矿物萤石、菱铁矿、磁铁矿、石英、方解石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表明,矿石沉积时不同矿物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主要受成矿流体中稀土分布特征制约。而后期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其稀土元素分布主要受矿物晶体结构控制。同期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块状矿石→条带状矿石),轻重稀土分异变小,稀土总量增加,条带状矿石中稀土含量最高;矿石黄铜矿6345值变化在一任3%0到2g%。范围,显示慢源硫特征;菱铁矿6r3C(8%-9.1%)、δ18O(-11.17%-15.37)‰指示成矿流体具岩浆来源和有机质的脱梭酸分解作用参与;成矿流体中稀土元素可能主要以(RE(CO3)3F)4-、(既(CO3)3F2)、(RE(F,Cl万等形式迁移,当温度降低时沉淀出氟碳饰矿等稀土矿物;5、矿石和萤石单矿物 Sm-Nd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621士110Ma和15:38士43Ma,与矿区碱性火山岩错石的U-Pb年龄1676Ma、因民组顶部石英正长斑岩的错石U-P1。年龄1685Ma基本一致,也与因民组地层年龄1765M。较为接近,反映成矿时代为早元古代晚期和中元古代早期:这一时间也与一早元古代晚期一中元古代早期昆阳裂谷初始裂陷阶段,大量来自于地幔的碱性火山岩喷发事件相吻合。矿石。Nd(t):-2.87-3.60,萤石单矿物εNd(t):-3.93-5.90,变化范围较窄并全为负值,接近0,指示源区为富集地幔。同时结合矿床形成的构造一地质环境及矿体产出的地质形态,认为逛纳厂稀土铁铜矿床可能是在昆阳裂谷初期,在碱性火山岩浆喷发的间歇期,来自地幔富稀土、挥发份的成矿流体由火山喷流一同生沉积方式形成的矿床。6、昆阳群因民组地层中出现的稀土富集、成矿与我国的白云鄂博稀土REE-Fe-Nb超大型矿一床和澳大利亚的olympic Dam Cu-U-Au-Ag-REE超大型矿床,在成矿时代、产出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均体现成矿受控于中元古代1.5Ga超大陆聚合前或随后裂解初始阶段伴随的非造山型碱性岩浆或热液作用,稀土来源于超大陆拼合前因板块俯冲交代而形成的富集地幔。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行为学研究显示,对毒品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是海洛因成瘾者的认知特点。本文介绍的一系列实验室研究,试图借助成熟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深入探讨这个现象。首先,在先期实验中,考虑到配对图片的情绪色彩的情况下,利用点-探测范式复制出注意偏向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利用提示-靶刺激范式试图为毒品相关性注意偏向提供一些电生理证据,并验证了诱因-敏化理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中国黄种人中的海洛因成瘾者也存在着对毒品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为前人研究提供了跨种族、跨文化的支持性证据。 2、在控制了配对图片的情绪色彩之后,成瘾者仍然表现出对毒品线索的注意偏向。 3、首次为海洛因成瘾者对毒品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提供了较为严谨的电生理学依据。毒品线索视觉提示对其后的视觉加工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表现在ERP上,是对顶枕部P1波幅的调节。毒品相关注意偏向引发的偏差行为,很可能源于偏差了的感觉加工。 4、行为学数据与脑电数据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海洛因成瘾者的注意偏向发生在脱离(Disengagement)阶段,而没有发生在投放(Engagement)阶段,即成瘾者的注意力更不愿意从毒品处脱离而不是毒品信息更容易攫取他们的注意力。这一结果验证了诱因-敏化理论,证实毒品线索会诱发成瘾者对毒品的病理性欲望(Wanting)。 5、海洛因成瘾者对毒品线索注意偏向的程度受成瘾时间、戒毒次数及其控制力的影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ogenous attention and endogenous attention is still unclear. We conclude the result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our experiments by proposing a convergence hypothesis. A lot of evidences from ERP and fMRI prove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attention. The distinction is fit for the complicated surroundings. Some studies found that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attention activated some common brain areas but if there’s any common function in these areas was still unclear. Previous studies failed to disentang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mechanisms in detail, and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compared these two mechanisms separately. We used the cue-target paradigm, controlled the SOA and the cue validity to separate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attention. We try to figure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attention. We found that, in the exogenous attention condition, the amplitude of the P1 component was larger and the amplitude of N1 was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invalid trials. In the endogenous attention condition, the amplitudes of the P1 and N1 components in valid trials were both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invalid trials. The difference wave of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attentions showed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ir process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attentions were separate and then the process was going to converge. The stimuli appear in the visual field will activate the “external trigger” in exogenous attention processing, and then the signal will be transferred to next stage, in the endogenous attention processing, when the observer want to attend, the “inner trigger” will be activated and the signal will be transfe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xternal trigger” and “inner trigger” in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attention was significant, so the differe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cess was significant. When the signal was transferred to the next processing stag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attention became diminished, and it was a convergence process. We used the cue-target paradigm, let the central cue and peripheral cue appear in one trial, try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attention under different perceptual load conditions. The result from of difference wave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ttentions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 We also found that under different perceptual load condi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attention was different. The perceptual load has influence on the “external trigger” and “inner trigger”. A cue-target paradigm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tion, age and perceptual load, we found that the function of visual attention was decrease in the old group, they need more attentional resource when they face the issue. The aging effect has influence on the “external trigger” and “inner trigger”. The effects of age and perceptual load were much higher in exogenous attention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