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resultados para 316-C0008B
Resumo: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的基础。针对世界粮价飙升所引发的"粮食危机",我国的粮食安全又重新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在分析榆林市1949-2005年耕地资源变化的基础上,对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年际变化率及不同历史阶段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榆林市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结果表明:1949-2005年,榆林市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生产具有根本的约束作用,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年际变化率的趋势并不完全同步,农业科技投入不仅抵消了因耕地面积减少所导致的粮食减产,而且可以使粮食总产出现较大增长,但耕地数量仍是稳定粮食总产的重要因素。
Resumo:
采用田间取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坡地密植枣园土壤质地与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坡地枣园土壤肥力低,氮、磷严重缺乏,钾相对丰富,土壤属于砂壤土,通气性强,保肥、保水性差。0~6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87~5.002 mg/kg;全氮为0.072~0.316 g/kg;硝酸盐为2.325~16.846 g/kg;铵态氮为1.187~2.146 g/kg,速效磷为0.270~2.480 mg/kg,速效钾为51.9~169.1 mg/kg,并且含量均随剖面向下减少。颗粒组成大部分为粉砂粒,含量一般在65.75%~68.98%;随有机质含量升高,0.25~0.05 mm微团聚体数量呈上升趋势,二者为正相关;<0.05 mm微团聚体含量则逐渐下降,二者呈负相关。黄土高原坡地密植枣园土壤肥力总体水平很低。除了速效钾为中等级外,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均为很低等级。
Resumo:
近年来,纳米杂化技术,尤其是溶胶-凝胶技术为发光材料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途径,但目前这些工作尚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克服,例如:有机染料的热稳定性差,稀土有机配合物在溶胶体系中的溶解性、分散性差,以及发光基质在杂化体系中具有浓度淬灭效应、渗出效应等。为此,我们从分子设计角度去有目的的合成一类新型Sol-gel前体,以此制备出系列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结果。1.经γ-射线辐照原位制备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基于Sol-gel方法及γ-射线辐照技术发明了一种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新方法,并制备了两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一类是有机/无机两相间无强相互作用(共价键)的杂化材料,一类是两相间有弱相互作用(氢键)的杂化材料。从材料制备上看,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样品开裂问题,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易于工业化。从材料的结构表征上看,经γ-射线辐照聚合的样品的聚合比较完全,紫外-可见光谱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杂化样品中有机相、无 机相分散性良好,杂化是在分了水平上进行的。无机网络的限制不仅提高了杂化样品中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相转蛮温度,还提高了杂化样品中聚合物的机械力学性能。所发明γ-射线辐照原位制备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技术可以作为相关材料制备的通用方法。2.含有机染料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发光材料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官能化有机染料(可作Sol-gel前体),采用所发明的γ-射线辐照技术制备了两类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一类是相间有强相互作用(共价键)有机/无机的杂化发光材料(HEMA/KH570),一类是两相间只有弱相互作用(氢键)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HEMMTEOS)。所得杂化发光样品透明性良好,在可见光范围内透光率在90%以上,在紫外光下能发射出较强的蓝色(偏紫)荧光。在所研究体系中,随着有机染料浓度的增加,样品的发光强度在逐渐增大,有机/无机组分、组成的变化对杂化材料的荧光行为:荧光发射、荧光激发、荧光寿命影响不大;同有机溶液相比,杂化基体的限制使得有机染料的荧光发射波长发生红移,纯无机基体使之红移位置更大。杂化材料的最强荧光发射波长较染料本体杂化材料的短,表明了有机染料是均匀分散在杂化基体中的。3.含稀土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发光材料通过所合成的含酰亚胺键的有机芳香羧酸化合物(NP)的稀土配合物的紫外-可见、荧光、磷光光谱探讨了稀土配合物中有机配体与稀土衷心离子的能量传递与能级匹配的关系。钆配合物的低温磷光光谱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酰亚胺类芳香羧酸化合物(NP)的最低三重态能级为24690cm~(-1),与稀土铕和铽的能级差分别为7426cm~(-1)和4190cm~(-1)。荧光光谱表明所合成芳香羧酸配体与稀土离子铽的能级匹配性好,与铕离子则较差,即铽的二元配合物的相对荧光效率比铕的高,荧光寿命则几乎相同在2ms左右。在芳香羧酸化合物(NP)的三元稀土配合物中,第二配体1,10-邻菲罗啉(Phen)是能量吸收,传递的主体。同相应二元配合物相比,铕的三元配合物的相对荧光效率提高了三倍,而铽的则降低了一半,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寿命为4ms,比二元的长近一倍。所研究稀土配合物的表现的均是基于中心稀土离子的特征跃迁的特征发光,即:Eu~(3+)的5D_0→7F_j (j = 0, 1, 2, 3, 4)跃迁,Tb~(3+)的~5D_4 → ~7F_j (j = 6, 5, 4, 3)跃迁。基于小分子模型配合物的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芳香羧酸Sol-gel前体(TAT),从而原位合成了含稀土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发光材料。荧光光谱表明所制得的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发光谱带较窄,色纯度较高。在含稀土有机/无机杂化膜中,随着稀土离子浓度的增加,样品相对荧光强度增大,浓度淬灭效应及发光基质的渗出效应在所研究体系中未出现。同小分子稀土配合物相比,含稀土杂化膜的荧光发射谱带窄化、不劈裂、对称性好,而且荧光寿命普遍变小,发光中心趋于单一.透射电镜结果表明所制备含稀土有机/无机杂化膜,不仅有机/无机基体杂化在分子水平上,稀土离子在杂化基体中的聚集结构也在纳米层次上,一般在50~100nm,随着稀土离子浓度的增加,这种聚集结构尺寸略有增大,但小于100nm。通过三基色原理成功地制备了发白色荧光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该杂化材料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可同时发出红、绿、蓝三种荧光,色坐标测试结果为:X = 0.314,Y = 0.316,该位置已接近等能量白光色坐标的理论值X = 0.33,Y = 0.33,又接近实际显示的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Resumo:
Neutron transmutation doped (NTD) silicon crystals grown in a hydrogen atmospher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t a low temperature (10 K). An effective-mass-like donor state HD0/+ has been found at 110.8 me V below the conduction band bottom after rapid thermal annealing (RTA). The HD0/+ formation mechanism after NTD and RTA is briefly discussed, and tentatively attributed to H atoms present in the vicinity of some residual irradiation defects, like a complex of a H atom and a H-saturated vacancy.
Resumo:
The interfacial behavior of the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GaAs/AlxGa1-xAs electrode in HQ/BQ and Fc/Fc(+) electrolytes was characterized respectively by studying the quantum confined Stark effect and Franz-Keldysh oscillation with electrolyte electro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urface state of the SQW electrode with redox species and its effec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external bias at the interface of the SQW electrode are discussed.
Resumo:
根据OIF-VSR5-01.0的CWDM协议,对40 Gb/s甚短距离(VSR)并行光传输电信号转换实现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在高速的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上,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了对时钟数据恢复、信道去斜移、64 b/66 b转换、帧对准和扰码与解扰等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了SFI-5接口与OIF-VSR5-01.0接口电信号格式的相互转换,建立了符合4信道CWDM协议的IP核.
Resumo:
于2010-11-23批量导入
Resum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Resumo:
中科院基金,其它基金
Resumo:
采伐迹地上运走大径级的原木所剩下的枝桠物质是生态系统养分能量的来源;是动力,植物和微生物物栖息地。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人(A. A. Loman)对择伐和皆伐迹地上的枝桠进行了研究,用以比较它们树皮存留率的差异,但详细深入的研究是在八十年代以后,以R. L. Edmonds, C. E. Pertson为代表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径级研究枝桠的分解速率,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带的四个树种:红松,白桦,落叶松,色木为对象探讨了它们枝桠的生物量,分解速率,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以及枝桠堆对更新和火灾的影响。采伐后0-14后间,迹地上枝桠干重为31.96-9.60T/ha,通过对7个年代采伐迹地上枝桠堆面积估算后得知,枝桠堆平均占地为11.53%,以1CM直径累计值对应的枝桠堆的高度(Y:CM)为因变量,分解时间(X, yr)为自变量,则枝桠堆高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可以描述为:Y = 1.288 - 0.000889 X~2 r = -0.9896。本文以密度(Y: g/CM~3)随分解年令(X: yr)的变化来表示分解速率。四十年代样品用排水法求出来的密度与用园柱法求出的密度有如下相关关系:Y排 = 0.0129 +2.316 Y园,r = 0.94 Y表示密度(g/CM~3)。我们用单项指数模型描述分解速率:落叶松:Y = 0.4701 * exp (-0.01783 X) r = -0.927 色木: Y = 0.6742 * exp (-0.07824 X) r = -0.988 红松:Y = 0.5349 * exp (-0.03421 X) r = -0.927 桦树:Y = 0.5316 * exp (-0.1139 X) r = -0.992 红松树皮的分解模型近似于直线:Y = 0.5258 - 0.01133 X r = -0.984 落叶松,红松,色木,桦树的分解常数分别为:0.01783, 0.0.41, 0.0782, 0.1139。依此预测分解原密度的95%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68年,87.6年,38.3年,26年。可以看出这四个树种分解从难到易的顺序为:落叶松 > 红松 > 色木 > 桦树。对枝桠密度的差民显著性检验可以说明:红松样品层次对分解的影响显著而径级对分解的影响仅在下层显著。随着分解的进行,样品的重量损失,我们也探讨了密度的降低与失重百分率之间的关系。桦树样品下层失重比上层快,说明淋溶作用对桦树样品失重的贡献不大。温湿度是影响分解的最主要的生态因子。枝桠堆上下层的湿度差异特别明显。分解时间越长,径级对含水量的影响越显著。水分含量(Y:%)随年代(X: yr)变化的趋势为:Y = 36.18 - 0.004337 X~2 (4-7cm径级)Y = 33.64 - 0.01097 X~2 (1-4cm径级) 温,湿度影响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种群分布及数量,进而影响到枝桠的分解速率,分解过程中元素动态变化是:C基本上恒定,全N含量趋于增高。径级对红松N的累积有影响。下层4-6cm径极累积最快,其次是上层4-6cm。层次的影响仅限于红松,除72年以外上层 > 下层。其它元素如P, Mg++, Ca++总的趋势是随分解过程而增加。土壤中的C元素含量受立地条件的影响,但是枝桠堆下面土壤C值高于对照。枝桠堆对森林更新和火灾均有影响。枝桠是林火的燃料,枝桠堆面积占采伐迹地的11.53%,这样减少更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