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resultados para 26-1
Resumo:
牡丹在中国被称作“花中之王”。我国不仅是全部野生牡丹的原产地,也是栽培牡丹最早的驯化地。野生牡丹共有8个种,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甘肃、陕西、山西、安徽、河南和西藏等9省区,因其具有很大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而在中国和世界温带地区广泛栽培。本研究利用形态特征和4个核基因片段(三个Adh 基因和GPAT基因片断)的核苷酸序列变异对牡丹组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栽培牡丹四个品种群的101个代表品种的可能祖先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分子诊断标记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核编码叶绿体表达的GPAT基因的(大内含子)部分序列和叶绿体基因组的trnS – trnG 和 rpS16 – trnQ两个基因间隔区的DNA序列变异重建了栽培牡丹37个代表品种和26个野生居群间的谱系关系。结果表明:(1)GPAT基因树是迄今得到的分辨率最好,并具有很高自展值支持的牡丹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树;(2)GPAT基因树和形态学证据一致支持银屏牡丹(P. suffruticosa ssp. yinpingmudan), 凤丹(P. ostii), 紫斑牡丹(P. rockii), 卵叶牡丹(P. qiui), 和矮牡丹 (P. jishanensis) 参与了栽培牡丹的起源;(3)叶绿体DNA单倍型网络树(network)进一步证实上述5个祖先类群的4个(矮牡丹除外)可能参与了栽培牡丹的母系起源。37个品种的GPAT基因谱系和叶绿体DNA单倍型网络树一致表明银屏牡丹是栽培牡丹最主要的祖先,其次是紫斑牡丹、凤丹、和卵叶牡丹;(4)我们的分子证据不支持形态学证据关于矮牡丹是栽培牡丹最主要的野生祖先的推测;(5)形态学和分子诊断标记证据表明,101个品种中有65.35 % 的品种具有两个以上野生种的特征,18.81 % 品种同时具有 Eco R I (+) 和 InDel51(+)物种特异分子标记。对37个品种的GPAT基因谱系和叶绿体DNA谱系比较发现,其中35个可能是杂种起源。另外,对7个古代牡丹品种(据文献记载)的GPAT基因的不同克隆类型进行测序和谱系分析,结果表明其中4 个为杂种起源。上述证据充分表明杂交和(或)渗入杂交在牡栽培牡丹的起源和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本研究的结果,结合现有的形态学数据、考古记录,以及有关牡丹栽培和驯化历史的记载,我们对栽培牡丹的起源和驯化历史总结如下。牡丹的栽培迄今有1,600 – 2,000年,栽培牡丹最迟起源于1,500年前。最初通过驯化和对突变的选择获得原始品种。由于牡丹品种可以通过无性和(或)有性方式进行繁殖,其后新的品种通过如下方式产生:(1)对突变的选择,(2)对栽培类型和野生种之间或栽培类型之间杂交和(或)渗入杂交产生的实生苗的选择。由于绝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早期的原始品种已绝灭,现有栽培牡丹是起源于各种人工和自然进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多次驯化、人工选择、突变、杂交和渗入杂交等。据作者所知,栽培牡丹的这种 ‘compilospecies’ 起源和驯化模式是目前已研究过的主要栽培作物中未见报道的。 因此,本研究不仅为栽培牡丹的多系起源和驯化历史提供了可信的分子证据,同时也为利用单拷贝基因的内含子序列构建栽培作物及其近缘野生祖先间的种系发生关系提供了成功的例子。另外,本研究也为同时利用核和叶绿体基因组的非编码DNA序列研究杂交在栽培作物的起源和进化的中作用提供了成功的例子。
Okadaic acid and trifluoperazine enhance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in eastern white pine
Resumo:
从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的未成熟的果实的子叶中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pH5.8,温度26 ± 1 ℃,加有NAA,TBA,K,CA的MS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光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植醇对生长有抑制作用;进行了发酵罐培养。 利用TLC、质谱分离鉴定了γ-生育酚的存在,并利用HPLC、荧光法测定了生育酚的含量。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中生育酚的含量在3.2~6.6mg/100g干重;光对生育酚的合成有促进作用;植醇是生育酚合成的可能前体;悬浮培养不利于生育酚的合成,培养液中没有发现生育酚的存在。生育酚的合成与组织的生长速率成正相关。
Resumo:
干旱化问题将在全球环境变化下进一步加剧,并可能严重影响玉米。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和最重要的饲料作物,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水分是制约玉米产量的关键因子。为此,本研究利用大型活动遮雨棚对玉米进行了出苗后全程水分控制试验,研究大田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对不同土壤水分(包括水分充足well-watered, WW;适度干旱moderately stressed,MS;和严重干旱severely stressed,SS)的响应及适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在吐丝和籽粒形成期,Ms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SS则极其显著地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增加质膜透性。并且干旱胁迫下,夏玉米生育进程中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基本呈现一致下降的态势,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短期干旱胁迫对SOD)和POD(在第十三叶期)保护酶有一定的激发效应,但此效应维持不长,其后骤降。 干旱会引起叶绿素a,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的减少。MS下营养阶段的叶绿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随着MS的延续,叶绿素含量在生殖阶段显著降低。而SS的叶绿素含量最初就呈现降低并逐渐扩大。另外,在干旱胁迫下叶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的降低因干旱强度和时间以及发育阶段而异,而且Ss所引起的不利影响更为凸现。SS显著降低营养和生殖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 WUE),然而MS基本导致前中期WUE增加,后期则减少。 土壤干旱胁迫下,绿色LAI明显降低,特别是生殖时期最高穗位叶面积显著降低: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在各生育期均为减少。而且,干旱显著减少各生育期的根干重,但MS对第十八叶期(V18)的根干重有短期的促进作用。干旱胁迫下,根冠比在不同生育时期有增有减。MS对第十七叶期(V17)的叶面积、抽雄吐丝出现、叶片展开、最终叶片数以及收获指数影响不大,但其却显著减少各阶段株高、叶面积(第十七叶期除外)、茎粗和生物量积累。随着MS的延续,产量性状诸如穗粒数、百粒重均为降低,而SS对各生育阶段所有生长特性、产量性状及收获指数的影响都较MS更为不利。 生育前期遭遇干旱,可使叶片展开明显迟缓,并且最终叶片数减少。尤其SS减少最终叶片数1~2片,并且延迟抽雄4—5 d,吐丝4—5 d,从而可能导致成熟期推迟。 植物器官的营养吸收动态在短期干旱作用和长期作用之间有所不同。而且P和K元素的积累方式也有别。基本上,干旱胁迫显著降低植物器官在不同生育期的全P和K元素的吸收,尽管后期一些器官诸如叶、鞘和茎等的吸收有所增加,特别是干旱严重影响了根的吸收能力,而且SS较MS对全P.K吸收影响更甚。总之,干旱所导致的生物量减少与植物器官的全P、K吸收的减少是相伴而生的。 与WW相比较,MS和SS的产量两年内分别降低了20,4%—26,1%和59.2%~84.5%,穗粒数分别降低了12.1%~19.7%和39,8%~88.1%,以及百粒重分别降低了2.1%~2.7%和17.7%—46,9%。研究进一步表明,干旱胁迫对多数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有利。与WW相较而言,N含量、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还原糖、Zn. Ca. Cu. Mg和Mn元素在MS下分别提高了5.9%,39-0%,97.5%,12.1%,4.4%,7.5%,6.1%和2.9%,而在SS下则分别提高了8.6%,99.3%,300.0%,27.8%,24.0%,1 5.3%,9.8%和7.9%。但是,一些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诸如淀粉、P和K含量却受到干旱胁迫的不利影响,与WW相比较,MS使籽粒淀粉、P和K含量分别降低了8.3%.12.6%和3.7%,而SS则分别降低了33.3%, 14.6%和18.6%。粗脂肪含量则表现有所不同,与WW比较而言,MS对之有利,2年平均增加9.2%,而SS对之不利,2年平均减少11.3%。 总之,玉米生理生态特征、地上部各部分干物质生产、根系生长、营养吸收、产量性状、营养品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适应不仅依赖于干旱的严重程度(包括强度和时间),而且也依赖于玉米发育阶段。本研究认为,在半湿润地区水分缺乏的条件下,有限灌溉(最低土壤相对含水量55%士5%)在营养阶段抽雄前实施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