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resultados para 7140-246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成熟果实中不同葡萄糖/果糖(G/F)类型的6个桃品种(G/F≈1品种:‘冈山白’、‘山一白桃’和‘燕红’;高G/F品种:‘张黄7号’、‘龙246’和‘临白7号’)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发育期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并在盛花后74 d或101 d测定了‘冈山白’、‘山一白桃’、‘张黄 7号’和‘龙 246’新梢韧皮部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山一白桃’和‘临白7号’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研究成熟果实中不同G/F类型桃果实内G/F差异的部位和时期;分析桃果实内G/F差异的可溶性糖代谢调控机理。 成熟果实中不同G/F类型桃果实中均以蔗糖作为主要碳水化合物积累形式,花后43–85 d蔗糖含量很低,随后持续快速积累直至果实成熟;花后43–85 d山梨醇有升高趋势,在果实成熟前40 d左右迅速降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果实发育早期较高,之后逐渐降低;但两类不同G/F桃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G/F值与果实成熟时相似。叶片中贮藏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蔗糖和山梨醇,在果实整个发育期间,G/F≈1品种叶片中G/F约1-3,而高G/F品种叶片中G/F约为2-7。G/F≈1品种‘冈山白’和‘山一白桃’与高G/F品种‘张黄 7号’和‘龙 246’韧皮部中山梨醇占总可溶性糖47-63%,显著高于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G/F为0.8-0.91,且两类不同G/F桃品种间G/F值不存在显著差异。 成熟果实中G/F≈1类型的‘山一白桃’和高G/F值类型的‘临白7号’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山梨醇和淀粉的含量在这两个品种间一般没有明显差异;‘山一白桃’果实中的果糖含量显著高于‘临白7号’果实中的果糖;果实最后迅速生长期,‘山一白桃’果实中的蔗糖明显高于‘临白7号’。‘山一白桃’和‘临白7号’果实中的NAD+依赖型山梨醇脱氢酶(NAD+-SDH)活性低,两者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一般无显著差异。‘临白7号’果实中的NADP+依赖型山梨醇脱氢酶(NADP+-SDH)和山梨醇氧化酶(SOX)活性一直高于‘山一白桃’,两者NADP+-SDH和SOX的活性分别在花后93-123 d和花后43-93 d有显著差异。‘临白7号’果实中的果糖激酶(FK)活性一般高于‘山一白桃’。花后43-93 d,‘临白7号’果实中的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一般显著‘山一白桃’。果实最后迅速生长期,蔗糖快速积累,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和淀粉含量迅速降低,同时伴随有SPS和SS活性的迅速升高。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两个品种果实中的淀粉酶活性较高,其果实中的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桃果实中均存在G/F≈1和高G/F现象,光合产物在韧皮部的运输对桃果实的G/F没有显著的影响,果实中G/F的差异主要由于果实内糖代谢差异所导致。‘临白7号’果实中山梨醇向果糖方向的转化能力与‘山一白桃’一般没有显著差异,由于不同时期较高的NADP+-SDH和SOX活性,使得山梨醇向葡萄糖方向的转化能力明显高于‘山一白桃’,同时,‘临白7号’果实中的FK活性一般高于‘山一白桃’,因此导致‘临白7号’果实中G/F高于‘山一白桃’。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不同葡萄糖/果糖(G/F)类型的桃品种(正常G/F 品种:‘燕红’、‘冈山白’和‘山一白桃’;高G/F 品种:‘龙124’、‘龙246’、‘张黄7 号’和‘临白7 号’)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期果实、叶片、韧皮部和木质部中糖和淀粉含量,并分别在果实第一迅速生长期、硬核期和成熟期测定了‘燕红’、‘山一白桃’、‘龙124’、‘龙 246’和‘临白7号’果实和叶片中己糖相关酶。研究不同G/F类型桃品种产生G/F差异的组织器官和时期,并且分析相关代谢酶调控机理。 两类不同G/F 桃果实中均以蔗糖作为主要碳水化合物积累形式,花后70 d前蔗糖含量很低,随后快速积累直至果实成熟;山梨醇含量较为稳定,高G/F品种‘龙124’两年间在未成熟果实中山梨醇含量高于正常 G/F品种;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果实第一迅速生长期积累,之后逐渐降低。高 G/F 品种‘龙124’和‘临白7号’成熟果实中葡萄糖含量高于‘龙246’和正常 G/F 品种。正常G/F品种果实、叶片、韧皮部和木质部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基本相等,G/F基本保持在0.7-1.5。高G/F品种果实、叶片中葡萄糖显著高于果糖,果实中G/F在1.6-8.8,叶片中G/F在果实未成熟时为2.5-9.3,在果实成熟期为14.5-21.3。然而韧皮部和木质部中葡萄糖略高于果糖或基本相等,但较正常G/F品种高。因此,光合产物在韧皮部的运输对桃果实的G/F 没有显著影响。 在第一迅速生长期和成熟期时,所有供试桃品种果实和叶片中合成己糖的NAD+-SDH 和 SOX较为活跃,而分解己糖的FRK、GLK和PGI则保持在较低水平;在果核硬化期则相反,果实和叶片中合成己糖的NAD+-SDH 和 SOX活性较低,而分解己糖的FRK、GLK和PGI则较为活跃。高G/F品种‘龙124’和‘龙246’在果核硬化期果实中的FRK、NADP+-SDH 和GLK活性显著高于正常G/F品种,而高G/F品种‘临白7号’则与正常G/F品种没有明显差异。可见,高G/F品种间己糖代谢调控机制也有所差异。此外,叶片中两种G/F类型间的己糖代谢相关酶差异并无明显规律,由此我们认为叶片存在与果实类似但相对独立的调控机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发明涉及大蹼铃蟾抗肿瘤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基因,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抗肿瘤蛋白是从中国两栖类动物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单链多肽,分子量2697,等电点9.83,多肽氨基酸全序列一级结构为:NH2-GIGGKILSGLKTALKGAAKELASTYLH-NH2。制备方法是收集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离心去除沉淀、冷冻干燥后,经离子交换、高压液相反相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由650、623、625个核苷酸组成的三个不同的基因可编码大蹼铃蟾抗肿瘤蛋白,编码成熟抗肿瘤蛋白分别为第177-257位、第166-246位、175-255位核苷酸。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艾滋病病毒活性和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的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透明金线,新种SinoryclocheilushyalinusChenetYang,sp.nov.生活于云南阿庐古洞的暗河中,就其性状的适应性演变序列而言,应是迄今发现的5种洞穴定居性金线种类中特化程度最高者.在洞穴鱼类中,类似金线种类普遍存在于头部的感觉突是罕见的,据此推测具2行咽齿的驼背属是源于金线的一个特化分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运用微卫星标记对江苏境内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一个野生群体(邗江群体)和两个养殖群体(淡水中心群体和无锡前洲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10个座位中,每个座位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2~8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期望杂合度、平均表观杂合度均以邗江草鱼野生群体最高,分别为3.9、0.506 8、0.693 9、0.7;无锡前洲草鱼养殖群体最低,分别为2.2、0.179 6、0.523 5、0.528 6;淡水中心草鱼养殖群体各参数均介于两者之间,分别为3.5、0.290 2、0.541 8、0.542 9.以上结果表明:草鱼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而草鱼养殖群体存在杂合度降低,遗传多样性下降的现象.邗江草鱼野生群体与淡水中心草鱼养殖群体和无锡前洲草鱼养殖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0.219和0.246,而两个草鱼养殖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034.这表明草鱼野生群体与草鱼养殖群体间分化严重,而草鱼养殖群体间分化微弱.各座位分化程度的χ2检验结果表明,10个座位中有GM18、MFW1-1、MFW1-2三个座位群体间分化达到极显著水平,GM03-2、MFW5两个座位群体间分化差异显著,其他座位分化不显著.针对每个座位对各群体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发现:由于草鱼养殖群体在GM03-1、GM03-2、GM18三个位点杂合子缺失,草鱼野生群体在位点GM19杂合子过剩而严重偏离平衡.实验表明:近交容易引起草鱼遗传多样性下降,纯合速度加快.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记录了采自云南的青jiang属1新亚种及1新纪录种。中华青jiang, 新亚种O. latipes sinensis subsp. nov.与日本青jiang指名亚种O. latipes的主要区别: 新亚种第一肋骨连接第二脊椎骨上, 平均脊椎数为29.2±0.6, 胸鳍条多数为9, 染色体为2n=46。小青jiangO. minutillus新纪录种, 分布于西双版纳。还报导了青jiang属的地理分布, 介绍了属的特征。新种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室。图3表2参5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力偏倚(FB)法,由体系的晶体点阵构型出发到达平衡态所需的循环数为Metroplis法的武分之二。为了得到较好的结构信息所需的构型数也仅为后者的五分之二。虽然每个循环所需机时为Metropolis法的1.6倍,仍是一加速收敛的好方法。此外进一步支持了以分子的平移扩散作为判别抽样效率的判据,指出接受几率在0.33—0.36之间的步长可能是合适的。此外还统计了和丙氨酸作用大于2kcal/mol的分子座标,使它们与丙氨酸-水分子径向分布图的峰值相对应。图2表2参9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盘鮈属是我国鲤科鱼类的一个特有属, 过去已记录7种, 因早期发表的云南盘鮈原始描述简略, 国内又无人察看过模式标本, 造成一些种名归属混乱. 该工作在核对多数种的模式标本或地模标本的基础上, 对盘鮈属鱼类的分类性状重新估价, 认为多鳞盘鮈 D. polylepis Huang 不能成立, 为长鳔盘鮈 D. macrophysallidos Huang 的同物异名, 予以归并, 经整理本属鱼类可分为8个种, 其中具2个新种, 文中给出了分种检索表, 还就过去分类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