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resultados para 7140-213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物种最丰富和最进化的类群之一,具有精巧、多样化的花部结构以及独特的吸引传粉者方式。开展兰科植物传粉生物学的研究对理解自然选择机制和异花授粉优势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以兰科植物命名的保护区,本文通过对保护区内同域分布的流苏贝母兰(Coelogyne fimbriata)和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lium )传粉过程观察和繁殖成功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兰科植物传粉机制和防止同株异花授粉的机制。同时结合传粉生物学研究的结果,对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提出相关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流苏贝母兰的传粉生物学 在保护区2 个居群内对流苏贝母兰花期物候、传粉者种类和行为进行了连续3 年(2005-2007)的观察,对花和传粉者形态学指标进行了测量,对两个居群内所选取实验样地的花粉移走率、花粉接收率和结实率进行了详细的统计,通过动物行为学实验检测了花香对传粉者吸引方面的影响。并通过人工繁育系统实验检测流苏贝母兰的繁殖特征。结果显示,流苏贝母兰为具有特殊气味且无花蜜的兰科植物,由一种黄胡蜂属(Vespula)昆虫的雌性个体专性传粉,此为第二例由胡蜂专性传粉的具有食源性欺骗机制的兰科植物,且在传粉者行为和吸引机制与第一例存在很大差异。行为学实验显示花香对传粉者具有吸引作用。流苏贝母兰的花期与实验地黄胡蜂的繁殖季节和种群扩张期相吻合,在此期间,为了满足自身和幼虫的需求,黄胡蜂对碳水化合物需求大大增加。推测流苏贝母兰利用了黄胡蜂在繁殖和种群扩张期间需要大量摄取碳水化合物类物质,通过模拟碳水化合物来源(如果实或有花蜜、汁液分泌的植物)的气味,吸引传粉者。居群内花粉移走率、花粉接收率和结实率分别为0.069-0.918,0.025-0.695和0.014-0.069。结实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与流苏贝母兰的自交不亲和特性和传粉者连续访问造成的同克隆授粉有关。其自交不亲和特性能有效地阻止自交,促进异交,同时蕊喙在接收花粉24 h 内与柱头愈合也能够减少花粉浪费,提高雄性适合度。 2.兔耳兰的传粉生物学 在保护区1 个居群内对兔耳兰进行了连续2 年(2005-2006)的观察和实验。观察发现兔耳兰唯一的传粉者为膜翅目蜜蜂科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中华蜜蜂在花内的停留时间为8-71 s。根据观察我们推测兔耳兰可能是通过其唇瓣上无规则的紫栗色小斑点(假蜜导)来吸引中华蜜蜂为其传粉, 属于食源性欺骗方式。在传粉过程中兔耳兰的药帽与花粉团和粘盘一起粘在中华蜜蜂胸背部。药帽的存在能够阻止下一朵被拜访的花实现雌性功能。兔耳兰药帽高度加上传粉昆虫胸高大于传粉通道入口的高度, 支持兔耳兰可能通过药帽来减少同株异花授粉现象的推测。蕊喙会在花粉接受72 h 内逐渐下弯并与柱头愈合,将接受的花粉包裹,且有些花的花萼片和侧面的两个花瓣会环抱住唇瓣侧裂片及蕊柱形成的入口,即传粉通道,避免继续接收花粉,增加花粉输出,提高雄性适合度。2005 和2006 年该兔耳兰居群的自然繁殖成功率分别为0.211 和0.213。繁育系统实验证明兔耳兰是高度自交亲和物种,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动自花授粉的现象, 其结实依赖传粉者。TTC 法检测结果显示兔耳兰种子活力达85.78%因此推断种子活力不是制约兔耳兰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而传粉者的密度和访问频率可能是影响兔耳兰结实的重要因素, 并最终影响兔耳兰种群的维持和扩张。 3.兰科植物促进繁殖成功的机制 植物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传粉者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繁殖成功,是植物生活史的重要环节。兰科植物具有雌雄同体的合蕊柱的特殊结构,为了避免花粉-柱头间的干扰,其进化出一系列特殊的花部结构和适应机制,如欺骗性吸引机制、花粉块柄弯曲、花粉干缩等等。流苏贝母兰作为大量开花的克隆植物,其自交不亲和特性是促进异交的重要机制,另外蕊喙在花粉接收24 h 内与柱头发生愈合也是减少同株异花授粉机率的重要花部适应特征。兔耳兰为聚丛状生长的兰科植物,总状花序具多朵花,在传粉过程中通过药帽的阻挡和机械隔离,使携带于昆虫背部的花粉不能进入花内与柱头发生接触,避免同株异花授粉的发生。另外兔耳兰也存在花部适应的机制,蕊喙在花粉接收72 h 内逐渐下弯与柱头愈合,同时有些花的花萼片和侧面的两个花瓣环抱传粉通道入口,避免继续接收花粉,提高雄性适合度。 4. 兰科植物传粉系统和多样性保护 传粉生物学的研究为兰科植物的保护生物学提供了坚固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科学依据。绝大部分的兰科植物繁殖成功受到传粉者数量的限制。由于其精巧的花部结构,约67%已知传粉系统的兰科植物仅由唯一的传粉者专性传粉。另外,在某些区域内,还存在着较高程度的传粉者共享。传粉者数量的减少已经威胁到兰科植物的繁殖生存。因此,对兰科植物的保护应不仅仅关注于植物的保护,同时还应致力于传粉系统的保护。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双丰8号的叶和幼胚为材料。以MS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组培试验和细胞学、组织学、形态学研究。试验发现不定芽以内起源为主,外起源在外相体大于1cm时,不定芽在气孔和表皮毛的位置产生,而当外植体小于0•5 cm时,外起源的位置效应消失,不定芽在球形愈伤组织状结构上形成。无丝分裂可能是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不定芽启动时与维管束并无必然的联系,但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则需要维管束结节的存在为其输送各种营养物质。叶令对不定芽的发生没有影响。不定芽与淀粉的关系也再一次得到证实。 在被试的各种因素中,BA的浓度在诱导不定芽时起主导作用1mg/L时的效果最好,而且作用时间特别重要,只有在叶原基分化前施用BA,该叶在离体培养时才能产生不定芽。直接取自大田的叶不能产生不定芽。Z T、K T, NA A、GA、水解酪蛋白对不定芽的发生无明显的促进作用。5%蔗糖效果最佳。2 cm高的小苗在MS附加1mg/L N A A、 5 0 g/L蔗糖的生根培养基上根系发育良好。并能移栽成活。 首次利用甜莱幼胚在八个组合的培养基上获得松散和致密二种类型的愈伤组织。暗培养时,有利于松散愈伤组织的形成,但器官发生能力低。光培养时,有利于致密愈伤组织的形成,并能产生大量的球形胚状体。活性炭和蔗糖在相对高的浓度下有利于球形胚状体的产生,而2•4—D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胚状体的形成都没有促进作用。球形胚瘫在附加BA1mg/L、NAA、0.5m g/L活性炭4g/L.蔗糖5 0 g/L的M S培养基上可以产生成熟胚状体,但大量的球形胚状体变异形成叶状结构叶状结构愈伤组织化后。 能产生大量不定芽和球形胚状体。致密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仍能以较高的频率产生再生植株。小苗在生根培养基上形成良好报系后能移栽成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野大豆群体3和群体4属盐渍群体,其个体有的是抗盐的,有的是敏感的,有的是中等抗盐的,本文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和DNA扩增指纹(DAF)分析野大豆群体抗盐性与分子标记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研究野大豆群体的盐适应机理。通过12个RAPD引物和3个DAF引物扩增发现:引物OPF05,OPF19和OPH02的扩增产物中有与抗盐性可能相关的特异标记,分别是OPF05_(213);OPF19_(4361);OPF19_(1727);OPF19_(1400);OPF19_(700);OPH02_(1350)。这些特异标记在所研究的抗盐植株中都存在;在敏感型植株中都不存在;在中等抗盐植株中有的存在,有的不存在。以上表明野大豆群体的抗盐性与RAPD分子标记有一定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抗盐性的特异标记,本文对栽培大豆抗盐品种Morgan和文丰七号的特异DAF标记片断8-27_(240) (Zhong et al., 1997)进行了克隆测序,测序结果通过BLASTn程序与基因库中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较,发现上的DNA序列中的19组(每组大约二十到三十个碱基)序列与基因库中的其它基因相应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几乎全部100%同源。尤其目的序列第15个碱基到第33个碱基(共19个碱基)之间的序列与基因库中的25个基因的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全部是100%,并且与之相比的基因大多来自动物和人。因而推测其有可能是保守区,而不是编码区。进一步用DNASIS软件分析其碱基组成(A/T含量是64.9%,G/C含量是35.1%)并进行翻译,结果同样表明此序列可能是一调控序列并非编码区。至于这段序列是否与抗盐紧密相关,这有待于以后把此序列转到敏感型植株中然后检测其抗性来验证。 本文还通过RAPD分析野大豆群体3和群体4的多态性,发现群体3的多态性明显高于群体4。野大豆群体3的抗盐性大于群体4早已通过生理指标的鉴定,至于多态性与抗盐性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还需进一步研究讨论。利用RAPD数据,通过MEGA软件中的NJ计算遗传距离的方法对群体3和4进行聚类分析,研究野大豆群体间及群体内个体间的亲缘及进化关系,探讨野大豆群体盐适应机理的分子起源。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指盘臭蛙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基因和在制药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无指盘臭蛙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中国两栖类动物无指盘臭蛙基因编码的一种环状多肽,分子量1951.38道尔顿,等电点9.51,无酶活性,无指盘臭蛙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全序列为:NH2-AVNIPFKVHFRCKAAFC-COOH,其第12位的半胱氨酸和第17位的半胱氨酸形成分子内二硫键。编码的基因由 301个核苷酸组成,其中编码成熟部分的为第160-213位核苷酸。人工合成的无指盘臭蛙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强烈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作为制备药物肿瘤、胃炎、胰腺炎药物的应用,并且还具有序列简单、合成方便等优点。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报道黄胡蟑属Vespula一新种,即云龙黄胡蜂Vespula yunlongensis sp.nov.新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marker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genetic variation 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of 29 samples of Cordyceps sinensis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Out of 137 RAPD bands scored, 100 are polymorphic. A correlation is revealed between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genetic distance. The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 suggests that the 29 sampl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notable clusters, correspon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i.e., the north population (NP), middle population (MP), and south population (SP). The NP consists of 7 northern samples from Menyuan, Maqu, and Luqu, the MP consists of 8 samples from Yushu and Chengduo, and the SP consists of 14 samples from Byma Snow Mountain, Renzhi Snow Moutain, Chongcaoxiwa, and Dacaodi.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extensive genetic diversity is found among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of C. sinensis. The genetic diversity pattern of C. sinensis may be caused by the founder effects.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NP, MP, and SP populations should be that they are different subspecies rather than different specie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 (Diptera: Agromyzidae) is a very serious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est around the world. Liriomyza huidobrensis in China was first reported from Kunming of Yunnan province in 1993. We report here that this pest has re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