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resultados para 7-66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反射式光栅对是一种具有负色散性质的器件,可用于飞秒激光脉冲的压缩和展宽,具有无材料色散的优点。给出了一种基于多台阶反射光栅的脉冲压缩装置。该装置为倍密度光栅结构,由两个周期分别为40μm和20μm的四台阶反射式光栅组成。实验得到的衍射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输入脉冲经过两个光栅的衍射后会按原路返回,从而达到色散补偿的效果。利用此压缩装置,脉冲宽度为66.8 fs的输入脉冲压缩至接近傅里叶变换极限脉冲,即46.6 fs,由此证明只要多台阶光栅效率足够高,此装置就有可能成为不同于棱镜对进行飞秒脉冲腔内和腔外压缩的另一种途径。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报道了一种MOPA式国产单频光纤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连续波单频激光器作为主振荡器,采用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大模场面积掺Yb双包层光纤作为功率放大器,在波长1064 nm处实现了最高7.3 W的连续激光输出,斜率效率为39%,光-光转换效率为26%。此外,对光谱特性及放大的自发发射的抑制也进行了探讨。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In a three-components fluorophosphate glass system, the introduction of H3BO3 brings some valuable influence to the spectroscopic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glasses. With H3BO3 increases from 2 to 20mol%, ohm(6), S-ed4113/2, FWHM, T-g and fluorescence lifetime change from 3.21 x 10(-20) cm(2), 1.77 x 10(-20) cm(2), 45 nm, 480 degrees C and 8.8 ms to 4.66 x 10(-20) cm(2), 2.11 x 10(-20) cm(2), 50 nm, 541 degrees C and 7.4 ms, respectively. sigma(abs), sigma(emi), FWHM x tau(f) x sigma(emi) has a maximum when H-3 BO3 is 11 mol%. T-g and T-x-T-g increases with H3BO3 introdu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in fluorophosphate glasses, proper amount of B2O3 can be used as a modifier to suppress upconversion and improve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broadband property and crystallization stability of the glasses while keeps the fluorescence lifetime relatively high. (c) 2005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Single-frequency output power of 7.3 W at 2.09 mu m from a monolithic Ho:YAG nonplanar ring oscillator (NPRO) is demonstrated. Resonantly pumped by a Tm-doped fiber laser at 1.91 mu m, the Ho:YAG NPRO produces 71% of slope efficiency with respect to absorbed pump power and nearly diffraction-limited output with a beam quality parameter of M-2 approximate to 1.1. (c) 2008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三块掺杂率均为5%的Yb^3+激光晶体Yb:LSO、Yb:GSO和Yb:GYSO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由同一块熔融石英棱镜实现了可调谐激光的输出,调谐范围分别为70nm、66nm和74nm.在输出镜透过率为6%时,LSO晶体的光-光转换效率为38.3%;GSO晶体在三者中容易获得更长波长的高功率输出;GYSO晶体由于具有较为平滑的调谐曲线而更容易获得锁模激光.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结合野外生态调查与分子标记检测,本文探讨了显性遗传标记应用于居群遗传学研究时实验与数据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分布的疣粒野生稻(Oryza granulata Nees et Am. ex Watt.)居群遗传多样性与居群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然后从metapopulation结构动态、无性系生长和物种形成等角度研究了遗传结构的空间格局与生态学、系统学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将研究的空间尺度从聚群内(colony)、居群内、地区内推广到地区间和整个物种水平,反映了在不同空间等级上疣粒野生稻相异的进化模式。最后,综合上述结果,提出了保护疣粒野生稻的原则和策略。结果如下: 1.根据对分布于中国云南和海南33个分布点疣粒野生稻居群所做的野外生态学调查,该物种目前在中国的30个县(市)有分布,比1978-1982年全国野生稻普查时增加了3个县市(海南通什、云南思茅和勐腊)。疣粒野生稻具有较强的耐荫和抗旱能力,在群落总盖度为90-210%范围内生长良好。它是一种典型的适应中度干扰的物种,生长于有一定干扰的斑块状生境中。疣粒野生稻在群落内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型,其居群密度较小(1.13-2.95株/m2),依靠重力下落和动物传播种子。由于对热区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总计有12.9%的居群已因人为干扰而灭绝,83.9%的居群处于严重的危胁之下,处于濒危状态。对疣粒野生稻的破坏在不同地区间程度不同,生境恶化和放牧是造成其居群灭绝的最主要原因,对其进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在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建立了含该物种34个居群共1109份个体样品的总DNA库,作为易位保护的一种措施,主要用于居群遗传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 2.利用上述总DNA库中的材料,首先采用随机扩增多态(RAPD)对几类显性标记的居群遗传结构参数进行了比较。在衡量遗传多样性水平时,多态位点比率(PPB)会低估变异的程度,其价值不如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多样性指数。在计算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时,Mantel检测表明17种相似性系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基于Φst。遗传距离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和基于Hardy-Weinberg平衡假设的Nei氏遗传距离分析的结果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它们都适用于对疣粒野生稻居群遗传结构进行研究,且在使用后者时应对数据进行Lynch-Milligan矫正,剔除隐性基因型(0)频率小于3/N(N为样本总数)的条带数据,以矫正显性遗传方式对变异估计偏低的影响。此外,各类遗传结构分析参数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也与疣粒野生稻居群内遗传多样性低,杂合体比率较低有密切关系。 利用RAPD和inter-简单重复序列(ISSR)对来自中国20个居群疣粒野生稻混合样品,以及海南(M5)和云南(M27)两个居群各20个植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ISSR的实验稳定性优于RAPD,且总的来说它能检测到更多的遗传变异。前者与它在PCR反应时退火温度较高,引物.模板复合物较稳定有关;而后者则与其引物靶序列容易在细胞分裂中产生突变有关。Mantel检测结果表明,衡量样品间的遗传关系时,这两种标记的分析结果在物种水平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 = 0.917, t = 12789),而在居群水平不相关(r < 0.200)。这不但与它们所扩增的相应基因组片断的变异方式及在居群内分辩率下降有关,同时也反映了疣粒野生稻居群内和居群间存在着不同的进化模式。 3.利用RAPD和ISSR标记,对中国20个居群疣粒野生稻混合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RAPD和ISSR分别扩增出209和122条PCR条带,其中各有64.1l%(134条带)和72.95%(89条带)为多态条带。基于Jaccard系数的UPGMA分析表明,同一地区内居群的遗传变异比较小。20个居群按来源聚为云南与海南两类,其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这种遗传多样性分布的特点可能与其起源、分布格局、交配系统和种子散布方式有关。此外,尽管混合取样会低估一定的遗传变异能力,也不能得到关于居群内的遗传结构情况,但它仍然是一种获取遗传多样性信息的高效方法,适用于对研究材料进行日常管理和评价。 4.按照居群取样的方法,利用RAPD对来自中国云南和海南的20个疣粒野生稻居群共396个植株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联合ISSR,对其中5个居群初步的分析表明该物种在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低,RAPD的多态位点比率(PPB)在居群内从4.52%到13.06%;而ISSR的PPB值在居群内从7.08%-26.55%。AMOVA分析表明,对于RAPD来说,云南与海南两地区之间遗传变异的量占总变异量的73.85%,地区之内占19.45%,而居群内仅占6.70%。对于ISSR,疣粒野生稻地区间,地区内和居群内遗传变异的分布比率分别为49.26%、38.070A和12.66%。UPGMA聚类将同一居群内的个体聚为一支,并将居群按来源分为云南和海南两类。由于疣粒野生稻在群落内的分布为典型的metapopulation格局,伴随各聚群(colony)在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周转(灭绝与定植)时发生的遗传漂变、建立者效应和居群内强烈的近交是造成其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极低的主要原因。 5.利用10个ISSR标记对中国4个疣粒野生稻居群内的无性系生长与基因型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小尺度取样(个体间隔1.0-1.5m)的情况下,所有居群中均检测到明显的无性系生长现象。参与无性系生长的个体百分比在各居群中从25%-60%不等,Simpson多样性指数表明疣粒野生稻居群内的基因型多样性保持在较高水平(0.837-0.958)。尽管如此,AMOVA对居群内遗传变异进行方差剖分的结果表明参与无性生长的个体所含有的变异量平均只占总变异量的16.7%。因此,疣粒野生稻居群内遗传变异的来源主要依靠有性生殖来维持。同时,处于人为中度干扰之下的疣粒野生稻居群不但个体密度较高,其居群遗传多样性也未因此而降低。 6.在假设RAPD在同一种及其近缘种内PCR产物同源性较高的前提下,利用该技术对来自世界的23份O. granulata和O. meyeriana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统学研究。在物种水平,O. granulata具有非常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比率达83.54%),表明该物种进化历史中存在大规模居群瓶颈效应的可能性较小。O.gramulata与O. meyeriana各居群的遗传分化与岛屿形成导致的地理隔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基于Nei & Li遗传相似性系数,利用Neighbor-Joining和UPGMA聚类法构建的两个系统树并不完全一致。主坐标分析(PCoA)支持NJ法的结果:来自O.meyeriana的两个样品倾向于聚为一类,并获得bootstrap分析的支持,但它们的遗传变异范围并未超出O. granulata。因此,我们的结果支持将这两个种进行归并。 7.由于疣粒野生稻在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非常高,变异主要存在于各地区之间,因此要最大程度地维持该物种遗传多样性,使之不发生遗传侵蚀意味着保护应该针对整个物种的分布区进行。对于分布于中国的居群来说,一方面由于变异主要存在于云南和海南两地区之间,另一方面由于地区内和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因此,云南和海南应做为中国保护该物种的两个中心。此外,由于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为该物种创造适宜生境,增加其居群密度,且不会致使遗传变异能力下降,因此在实施就地保护时应充分考虑将其与当地的经济开发项目相结合,达到自然保护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为菊科菊苣族植物,属于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类型。该两属植物性状变异较大,并与莴苣属等近缘属之间性状严重交叉,构成了菊苣族中极为混杂的类群“Lactuca-Prenanthes”复合群,是菊科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疑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及部分近缘属植物的形态性状、叶表皮特征、瘦果解剖特征和表面微形态特征以及细胞学等的研究及对该两属植物的生境和地理分布的分析,确认了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的独立地位,阐明它们与近缘属间的系统学关系,并对该两属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修订。 1. 形态性状分析   我们在检查大量国内外馆藏标本和野外居群观察的基础上,对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及部分近缘属植物的形态性状及其变异式样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分析,重新评价了各性状的分类学价值,认为冠毛、瘦果特征和总苞片层数及排列方式等对于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与近缘属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而小花的颜色、总苞片毛被的位置,小花的舌片与花冠管的长度比及瘦果的形态等特征对属下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传统上作为种间划分依据的叶片形状、毛被多少等特征在种内变化较大,不宜作为种的划分依据,至少不能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依据。 2. 叶表皮特征   首次在光镜下观察了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14种植物的叶表皮,发现其共同的特征为:上、下表皮细胞的形状均为无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波状;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在气孔的两极,角质侵入呈棒状或者“T” 型加厚或者不加厚;并认为上、下叶表皮细胞的波状程度、表皮细胞的大小、气孔指数、气孔密度,角质加厚情况等特征对种的划分具有一定的意义。 3. 瘦果解剖特征观察   通过对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及近缘属植物的瘦果解剖研究发现有两种类型:翅型和肋型。翅型瘦果的特征是在横切面上不仅有肋,而且在两侧具有明显突起的翅,中果皮由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组成,且纤维细胞局限于翅和肋上,而不见于肋间,莴苣属,岩参属,翅果菊属,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具有这种类型的瘦果解剖结构;肋型瘦果的特征是在横切面上仅有肋而无翅,中果皮全部由纤维细胞组成,在肋和肋间连续,紫菊属和假福王草属具有这种果壁解剖结构。而中果皮的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的数目和位置等特征在两种类型内的属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瘦果的解剖特征对于属间划分具有分类学意义。 4. 瘦果表面微特征的观察   我们对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及近缘属共20种植物的瘦果表面进行了电镜扫描微形态特征的观察。结果表明:瘦果表面性状具有属级的特征,在表皮细胞形状,细胞外壁纹饰类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属间差异,可应用在属间界定及关系判别上。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植物由于具有短急尖端壁的椭圆形和钝端壁的长纺锤形的表皮细胞和疣状乳突的外壁纹饰等特征而区别于莴苣属等其他属。瘦果表面微特征在所观察的属内种间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但表皮细胞的大小,端壁形状及蜡质的发育程度等性状在毛鳞菊属内存在种间差异,为种间的划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5. 细胞学研究   我们研究了2种莴苣属,1种毛鳞菊属和1种翅果菊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其中毛鳞菊属1种为首次报道,并对它们全部进行了核型分析。毛鳞菊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16 (x=8),为二倍体,染色体核型为“3B”型,不对称性较强。根据文献资料,细莴苣属的染色体数目也为2n=16 (x=8),为二倍体,染色体核型为“3A”型,不对称性也较强。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较莴苣属等近缘属(2n=18)减少了两条, 核型对称性下降。染色体核型资料可以说明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植物在Lactuca-Prenanthes复合群中处于较进化的位置。 6. 分支系统学研究   对30个广义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得到53棵同等简约树。在简约树中,内类群形成两大支,一支为所有具有翅型瘦果的类群,另一支是具有肋型瘦果的类群,前者包括毛鳞菊属、细莴苣属、莴苣属和翅果菊属,它们的成员分别各自聚在一起,并获得很高的支持率;后者包括假福王草属和紫菊属等,它们的成员也分别聚在一起,并获得很高的支持率。分析结果支持石铸将它们分别独立成属的分类处理。 通过对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及近缘属植物的广义形态学性状的分支分析研究,认为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的关系最近,获得了66%的支持率,而二者与翅果菊属的关系较为接近。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的多数性状都是衍生的和进化的,显然它们在Lactuca-Prenanthes复合群中处于比较进化的地位。 7. 分类学修订   在应用上述性状分析结果及查阅国内外大量标本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的概念,包括新性状的补充,对该两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修订。确定了毛鳞菊属目前包括13种1变种,归并了8种,作出一个改级新组合,确认一名称不属于该属,另有一种的分类学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细莴苣属目前包括3种,归并了3种。“分类处理”部分还描述了每个种的性状特征、变异情况、相关的分类学处理及其与近缘种的关系,最后列出所研究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