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resultados para 2004-05-BS
Resumo:
用经过碳离子辐照V79细胞的条件培养基(Irradiatedconditionedmedium,简称ICM)和与受照射细胞共同培养两种方法,研究了未受照射细胞的旁观者效应。结果表明,ICM法可以明显降低未受照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受照射细胞与未受照射细胞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克隆形成率比假定没有旁观者效应时的预期值低,细胞微核率和hprt(次黄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基因位点突变率与预期值基本相同。推测受照射细胞可能释放出了能对未受照射细胞生长产生毒性的因子,这种因子对未受照射细胞没有明显的致微核和致突变作用。
Resumo:
虽然在《自动控制原理》上根据稳态误差和瞬态响应讨论了线性控制系统的类型,但是还有不少工程上常用的概念没有被提及。作者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了根据闭环传递函数判断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是O型、Ⅰ型、Ⅱ型还是Ⅲ型的方法;指出了O型和Ⅰ型控制系统是互为比例关系、以及Ⅱ型和Ⅲ型控制系统的实现困难;并且根据阶跃响应曲线,或者方波响应波形,写出了被测系统的传递函数。这些经验和方法对于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非常有用。
Resumo:
介绍了GDI+的渐变填充、独立的GraphicsPath类、A1pha混色和Image类等新特性。并给出了在Visual C++.net开发环境下使用GDI+开发图像处理软件的步骤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均通过调试,并投入实际应用。
Resumo:
该文介绍一种能利用RS 485总线标准,采用自定义串行通信协议,实现CSR控制子系统中的总线通讯的方法。并给出总线硬件电路和相应的软件实现流程图。
Resumo:
为在放射性束流线上进行核反应研究而研制了灵敏面积为50mm×50mm的二维位置灵敏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低气压多丝正比室为穿透式,在真空中使用,工作气压为800Pa,透射性好,不干扰束流。放射性束流在束测试结果表明:它的x、y方向的位置双径迹分辨为1mm;对30~40MeV的低Z放射性束的探测效率大于80%,适用于中能次级束实验中入射束的定位和反应中产生的带电粒子出射角度的测量。
Resumo:
介绍了一种用于弱电流测量中的I-F变换电路,它将输入的电流信号直接变换为脉冲频率输出,然后送入计数器计数和送入计算机处理。并对其电路原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经过在现场检验和使用,该电路工作稳定可靠,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Resumo:
介绍一种可以将NIM和TTL电平转换为ECL电平的仪器(NIM-ECL/TTL-ECL电平适配器),并介绍其研制方法。仪器具有工作稳定,结构简单,便携等特点。
Resumo:
介绍了HIRFL-CSR中主环电子冷却装置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实现了对主环电子冷却装置的计算机控制和网络界面操作,使主环电子冷却装置的运行更加方便、稳定和可靠。
Resumo:
报道了高电荷态离子12 6Xeq + (6≤q≤ 30 )入射到固体Al表面产生的 2 0 0~ 10 0 0nm波段的发射光谱的实验结果。实验表明 ,在弱束流 (nA量级 )高电荷态的情况下 ,通过入射离子与固体靶的相互作用可有效地产生原子和离子的复杂组态间跃迁所形成的可见光波段的特征谱线 ,而且当入射离子的电荷剥离数超过一临界值后 (对Al,q=2 6 ) ,谱线相对强度突然显著增强。根据经典过垒模型COB(Theclassicover barriermodel) ,在入射离子的动能较小 (~ 1keV/u)的条件下 ,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电子的俘获或转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高入射离子的电荷态可增强入射离子俘获电子的能力 ,显著增强激发粒子的光谱线的强度。
Resumo:
利用近代物理研究所新建的原子物理实验平台,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和散射离子 反冲离子飞行时间符合技术,研究了180keV的Ar9+离子与Na原子碰撞中的多电子转移过程,对实验结果做了分析和简单的讨论,并同修正后的分子库仑过垒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
Resumo:
根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真空系统(HIRFL-CSR)材料处理工艺要求,需要对所有不锈钢元件进行真空炉高温除气处理以降低材料出气率。本文通过一组实验测试数据,介绍了采用除气处理工艺和未经除气处理的不锈钢材料出气情况对比,证明采用真空炉除气处理工艺可以使材料内部的H2、CO、CO2等组分大幅度减少,从而获得较低的材料出气率。
Resumo:
利用融合蒸发反应 116Cd(14 N ,4n) 12 6Cs布居了 12 6Cs的高自旋态 .观测到了 10 0多条新的γ跃迁和相应的能级 ,建立了双奇核 12 6Cs由 9个转动带构成的能级纲图 .尝试性地指定了大部分能级的自旋和宇称以及各转动带的Nilsson单粒子组态 .极大地丰富了已有的实验结果 .
Resumo:
利用在束γ谱实验技术 ,通过 12 8Te(10 B ,3n) 13 5La反应研究了 13 5La的高自旋态 .基于γ γ符合关系、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度的测量结果 ,建立了 13 5La的能级纲图 .在ω≈ 0 .4 0MeV附近 ,观测到基于πh11 2 质子轨道上的负宇称带的带交叉 .比较N =78同中子素链能级结构的系统性 ,认为该带交叉是由一对h11 2 准质子发生转动顺排造成的 .在高自旋态处 ,观测到具有很强M1跃迁、Signature劈裂很小的ΔI =1负宇称带 ,根据系统性认为该带是建立在πh11 2 (νh11 2 ) 2 组态上的γ≈ - 6 0°的扁椭球形变带 .
Resumo:
用正则变换、复平面展开、泰勒展开3种不同的方法对磁场矢函的表达式进行推导,得出3种磁场矢函表达式。对3种磁场矢函表达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一定的条件下,3种表达式可以写成统一的表达式。在实际的研究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表达式。
Resumo:
介绍了延迟线两维位置灵敏探测器的原理、结构,制作了有效面积直径达70mm的微通道板延迟线探测器,并利用辐射源对研制的探测器位置分辨、线性响应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的最好位置分辨为0.1mm,讨论了进一步优化探测器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