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resultados para 10(16)-10(18) EV
Resumo:
我们利用气相色谱(GC)和薄层色谱(TLC)对青岛地区常见的22种大型海洋植物,包括10种红藻,5种褐藻,5种绿藻和2种海草的脂肪酸和极性脂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藻以含有大量的20碳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主要为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碳四烯酸(AA);褐藻中以含有大量的18碳PUFAs和20碳PUFAs;绿藻以含有大量的16碳PUFAs和18碳PUFAs;海草以含有大量的18碳PUFAs为特点。大型海洋植物作为PUFAs的原料具有很大的潜力。大型海洋植物极性脂的组成具有明显的特点。10种红藻极性脂组成几乎相同,并唯一含有鞘磷脂酰肌醇(SPI);2种马尾藻以含有二酰甘油羟甲基三甲基-β-丙氨酸(DGTA)和不含磷脂酰胆碱(PC)区别于其他3种褐藻;在3类大型海藻中,只有绿藻含有二酰甘油三甲基溶血丝氨酸(DGTS)和磷脂酰丝氨酸(PS),此外,石莼目(Ulvales)的3种绿藻以不含PC区别于管藻目(Siphonales)的2种绿藻。DGTA和PC在褐藻中的相对分布,以及DGTS和PC在绿藻中的相对分布显示出和这些藻系统分类位置的联系。在两种海草中没有检测到DGTS。我们的结果不仅为寻求具有生物活性的PUFAs的原料提供了大量信息而且有利于海洋植物化学分类学的研究。
Resumo:
研究初级食物供给与初级消费之间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海洋浮游生态系统食物网研究中占有基础地位。悬浮颗粒物及浮游动物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可以很好地为食物关系研究提供信息。当悬浮颗粒物在时空上存在数量和质量差异时,这种差异就可能在浮游动物中体现出来,而且通过脂肪酸的信息可以追踪到这种差异。本研究旨在阐明脂肪酸在悬浮颗粒物组成中的生物标记作用和在悬浮颗粒物到浮游动物食物传递过程中的营养指示作用,同时应用这一标记物研究胶州湾海域悬浮颗粒物的大体分布及其与浮游动物间的食物关系。 文章首先依据2005年3月-2006年2月胶州湾颗粒有机碳及叶绿素a的数据估测碳生物量的转化系数,发现该系数受时空环境差异的影响,平均为56,从而推导出胶州湾浮游植物有机碳浓度,进而探讨浮游植物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对各参数分析结果显示胶州湾颗粒有机碳、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有机碳年平均浓度分别为为0.47 mg.L-1、4.16 μg.L-1及0.23 mg.L-1,三者表现出相似的时空变化动态,即湾内沿岸水域较高,湾外较低,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浮游植物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较高,年平均接近37%。 对悬浮颗粒物的脂肪酸组成分析后发现饱和脂肪酸(SSFA)16:0,14:0,18: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Σ16:1(ω7+ω5+ω9)所占比例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EPA和DHA也相对较高。总脂肪酸在水体中的绝对浓度及在颗粒有机碳中的相对含量均存在着时空变异,二者的平均变动范围分别在4.7-60.2 μg . L-1及20.1-86.7 μg . mg-1之间,夏季高于秋冬季,空间分布上二者均在湾东部相对较高,而在湾外较低。不同脂肪酸组合的时空变化可以反映出悬浮颗粒物组成的时空动态,其中16:1ω7/18:1ω9、Σ16:1/18:1ω9、Σ16:1/Σ18:1、Σ16/Σ18、Σ16/ΣFA及20:5ω3/22:6ω3等脂肪酸组合在研究海域可以较好的指示硅藻组成,而Σ18/ΣFA 及22:6ω3/ΣFA可以指示甲藻组成,BSFA/ΣFA、Σ(Br+St)/ΣFA 、Br/St (15:0)及 Br/St (15:0+17:0)可以较好的指示细菌,SSFA/ΣFA及(24:0+26:0)/ΣFA可以示踪碎屑组分及其中的陆源成份。ω3系列脂肪酸在有机碳中的含量及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以及不饱和指数可以表征悬浮颗粒物的食物质量。通过标志脂肪酸对悬浮颗粒物组成的指示发现冬季2月悬浮颗粒物组成中硅藻所占比例较高,多数月份湾内近岸水域尤其是湾东部细菌组成相对较高,而湾口至湾外水域碎屑含量相对较高。 浮游动物总平均干重生物量为72.6 mg.m-3,平面分布表现为湾内北部及中心区域生物量普遍较高,湾东部水域较低,季节变化表现为总生物量在春季4月及冬季12月形成峰值,总体上在春季5月、夏季7月及秋冬大部分月份相对较低,但不同粒径组成其动态不尽相同。浮游动物的脂肪酸组成与悬浮颗粒物存在一定差别,表现为MUFA比例下降,PUFA比例升高;SSFA中14:0的比例下降,18:0及20:0比例提高,MUFA中20:1ω9比例升高,PUFA中,EPA及DHA所占比例也相对较高。8月份总脂肪酸含量较高,9月与10月相对较小,各粒级内差别不大。 利用主成份分析发现悬浮颗粒物的组分在浮游动物中能够用相应脂肪酸指标进行示踪,当食物数量充分满足需求时,浮游动物脂肪酸特征与悬浮颗粒物组成一致性较高,同时通过脂肪酸示踪发现当潜在食物数量较丰富时,浮游动物的摄食存在选择性,这种选择可能受食物质量的调控,而当食物数量较低时,其选择性也降低。 悬浮颗粒物中EPA含量及不饱和指数是相对重要的食物质量指示物,通过对其指示特征的分析发现胶州湾总体上浮游动物的摄食会影响其食物质量组成;但在8月,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受悬浮颗粒物质量的调控,而浮游动物生物量对食物数量的摄食压力较小,认为该时期是食物质量限制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影响相对重要的时期,可以用特征脂肪酸进行清晰的分析。
Resumo:
为了有效地利用从国内其他地区引进的低蛋白弱筋种质材料,采用SDS-PAGE技术对63份材料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共有14种HMW-GS类型,Glu-A1位点上有Null、1和2~*三种类型,以Null为主(52.4%);Glu-B1位点上有13+16、17+18、7、7+8、7+8+9和7+9六种类型,以7+8为主(55.6%);Glu-D1位点上有10、12、2+12、5+10、5+12五种类型,以2+12为主(61.9%),而5+10为27%.亚基组合类型共有22种,以"1,7+8,2+12"为主(22.2%).品质评分频率最高的是8分,为38.1%,其次为6分,为14.3%,5分的为9.5%,但品质评分为10分的也有5个材料,频率为7.9%.优质亚基含量等同或高于其他同类研究,品质评分也相对较高,这说明我国弱筋小麦的选择,需要加强对HMW-GS组成的分析.
Resumo:
云南会泽铅锌矿田是我国著名的超大型特富铅锌矿田之一,由相距3公里的矿山厂和麒麟厂两个独立的矿床组成,Zn+Pb金属量超过五百万吨,矿石品位在25%至35%之间。为确定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本文系统研究了矿床的Ph、S、C、O、H和Sr同位素组成特征。矿石硫化物的铅N位素组成均一,^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251~18.530,15.663~15.855和38.487~39.433,与围岩碳酸盐岩中浸染状黄铁矿一致,与碳酸盐地层相近,在^208Pb/^204Pb-^206Pb/^204Pb图上显示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铅N位素组成相近的碳酸盐围岩地层提供了成矿物质。矿石硫化物的δ^14S变化范围为10.9‰~17.4‰,多数集中于13‰~17‰,表明还原硫主要来自地层中海相硫酸盐的还原,还原方式为热化学还原,下伏页岩、碎屑岩和泥质岩中的有机质在硫酸盐还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种不同产状的脉石矿物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均一且没有明显差别,δ^13C变化范围为-2.1‰~-3.5‰, δ^18O为16.8‰~18.6‰。脉石矿物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水的δDFI为-50‰~-60‰,取温度为200℃计算包裹体水的δ^18OH2O值为7.0‰~8.8‰。碳、氧和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为来自下部上升的变质流体,由于下伏页岩、碎屑岩和泥质岩中有机质的参与,成矿流体具有低的δ^13C和δ^13DFI值,在上升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矿石中黄铁矿、闪锌矿和方解石的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值的变化范围为0.714~0.717,赋矿围岩中未蚀变白云岩的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值为0.7083~0.7093,明显低于蚀变白云岩(0.7106),表明成矿流体具有高的(^87Sr/^86Sr),比值。相对围岩碳酸盐岩而言,下伏地层中的页岩、碎屑岩和泥质岩往往具有高得多的^87Sr/^86Sr,因此,流经或者起源于这些地层的流体具有高的锶同位素比值.
Resumo:
本文对强激光造成靶材破坏机理进行了评述,将激光破坏机理在I-r平面内分为冲击破坏、热烧蚀破坏和非熔化条件下的热应力破坏三个区域,并分别对各区激光-靶材相互作用过程及破坏方式进行了评述,给出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展望。
Resumo:
本文采用涡量-向量势表示的不可压缩三维流动的基本方程及其边界条件。针对小曲率弯管流,忽略主流方向的扩散项而使基本方程抛物化并利用流量守恒条件确定轴向压力分布。为避免横向速度向量散度不为零所带来的麻烦,本文提出两种计算方案。计算结果证明:用于求解三维抛物化方程组的这两种方案都是方便可行的。
Resumo:
本文讨论了一种地球磁层的亚暴机制。当行星际磁场有大的南向分量时,磁层的位形可由基本闭式转变为开式。磁鞘中的阿尔文波可以携带超过10~(18)尔格/秒的能流传入磁层尾部,并将能量耗散于等离子体片中。等离子体片中的粒子被加热和加速后,注入近地空间,产生环电流和极区亚暴。计算了剪切流场中阿尔文波的传播过程,以及磁层中阿尔文波的耗散。将本文的结算与[4]中的结果合在一起,可以说明当行星际磁场转向南时,容易发生地球磁层亚暴,但这两者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行星际磁场没有南向分量时也可以发生地球磁层亚暴。
Resumo:
An approach for producing a large quantity of neutrons is proposed. It involves compression of a fuel foil and confinement of the resulting plasma between two intense laser pulses. It is shown that two circularly polarized laser pulses of amplitude a=7 illuminating a deuterium-tritium foil of areal density 3.3 X 10(18) cm(-2) can produce about 4.2 X 10(6) neutrons per joule of the input laser energy.
Resumo:
Neutron production from a thin deuterium-tritium (D-T) foil irradiated by two intense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from opposite sides with zero phase difference is studied analytically and numerically. For the interaction of a laser pulse of amplitude a = 7, focal area 100 mu m(2) and areal density 4.4 x 10(18) cm(-2) with a D-T plasma foil, about 1.17 x 10(21) neutron s(-1) can be obtained, much more than from other methods. The profiles of the ion and electron densities are also calculated.
Resumo:
The Ho:YAP crystal is grown by the Czochralski technique. The room-temperature polarized absorption spectra of Ho:YAP crystal was measured on a c-cut sample with 1 at% holmium. 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Judd-Ofelt intensity parameters Omega(2) = 1.42 x 10(-20) cm(2), Omega(4) = 2.92 x 10(-20) cm(2), and Omega(6) = 1.71 x 10(-20) cm(2),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fluorescence lifetime to be 6 ms for I-5(7) -> I-5(8) transition, and the integrated emission cross section to be 2.24 x 10(-18) cm(2). It investigates the room-temperature Ho:YAP laser end-pumped by a 1.91-mu m Tm:YLF laser. 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was 4.1 W when the incident 1.91-mu m pump power was 14.4W. The slope efficiency is 40.8%, corresponding to an optical-to-optical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28.4%. The Ho:YAP output wavelength was centred at 2118 nm with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of about 0.8 nm.
Resumo: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静电沥青烟净化除尘装置,含有烟气管、中箱体、高压电场;在烟气管与中箱体之间设有一喷淋管道,在喷淋管道与烟气管相接处的管道壁上设有高压喷嘴:喷淋管道通过进口扩散管与中箱体相接;在进口扩散管内装有气流均布板;该装置可收集比电阻高、尘粒小于10微米的尘粒,其除尘净化效率高、沥青烟排放浓度低于国家标准。
Resumo:
该研究对云南及马来西亚的37个东方蜜蜂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11个引物,其中9个引物扩增出多态带。共检测到66条扩增片段,其中56条为多态带。用UPGMA聚类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云南的样本、马来西亚的样本各自分别聚在一起,说明两个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群体之间存在着遗传分化。但就云南的32个个体而言,虽然聚类图中大多数采自同一地区的样本聚在一起,但也存在一定交叉,提示云南地理群体间近期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流。
Resumo:
目的 表达HIV-1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e protein p7,NCp7),并建立抑制剂筛选方法.方法 从pBRU2/ADP202质粒经PCR得到HIV-1 NCp7编码序列,克隆到pet28a 质粒中构建HIV-1 NCp7表达载体.阳性克隆转染E.coli BL21 DE3,以IPTG诱导,细胞裂解液经Q Sepharose H.P和SP Sepharose H.P纯化后纯度达到90%以上.将具有锌离子逐出活性的H2O2和2,2'-联硫基二吡啶(2,2'-dithiodipyridine,AT-2)与NCp7作用,用锌离子特异的荧光染料检测.用该方法检测KIZ-CM系列化合物.结果 可以检测H2O2和AT-2的锌离子逐出活性,经该方法筛选,KIZ-CM 10,18,19等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锌离子逐出活性.结论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HIV-1 NCp7锌离子逐出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NCp7抑制剂的筛选.
Resumo:
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武汉东湖污染水的中试结果表明 ,出水中NH+ 4-N、NO- 2 -N和凯氏氮 (KN)浓度均显著降低 ,而NO- 3-N含量有所上升 ;系统最佳运行水力负荷为 80 0mm/d ,超过此负荷后系统净化效果随负荷增加而下降 ;在东湖现有的污染负荷下 ,处理系统仍呈现出继续承载污染量的潜力 ;就基质中KN的分布而言 ,水平方向为下行流池含量高于上行流池 ,垂直方向为上层 >中层 >下层 ,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则为叶片中含量最高。
Resumo:
作者对湖南南岳衡山和长沙岳麓山土壤线虫进行了两年多的定位研究,共获得18511条土壤线虫标本.经分类鉴定,计有24个种,分属6目10科18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