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 resultados para 2006-06-BS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寄生亚目是甲壳动物等足目10个亚目中唯一完全寄生的类群。成体是甲壳类的寄生生物,多附生于十足目的鳃室内或腹部,吸食寄主体液。大多数为海生种。由于其特殊的寄生生活方式,寄生亚目的外部形态变化很大,新物种的分化和形成使这一类群的种类多样度较高。鳃虱类的寄生使寄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很大影响,寄主难以达到性成熟进行繁殖。鳃虱类为了适应寄生生活,身体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鉴定的困难。与等足目的其它亚目相比,我国对寄生亚目的研究很少,黄海、东海的报道几乎为空白,南海的报道也仅限于国外学者对香港,台湾及其邻近海域鳃虱科的研究。因此亟需对我国海域寄生等足类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类学及地理分布研究。 本文研究的标本均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馆藏的寄生亚目标本,采集地包括了我国南北各海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广阔的南海海域。通过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以及中国科学院西沙群岛生物调查和南沙群岛海域综合调查,全国沿海的调查采集,获得了大量的鳃虱科标本。本文应用传统的形态分类学方法,结合电镜扫描技术对现有的所有鳃虱科标本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 寄生亚目现有的11科中,鳃虱科所包括的种类最多,也是到目前为止研究最多的科。该科共记录约630种,分别隶属于10个亚科157属。本文记录了中国海域鳃虱类7亚科43属(发现2新属,19属为中国海首次记录),87种(39新种,1新亚种,3个未定种)。其中黄渤海20种,东海27种,南海为52种,2种在3个海区均有分布,从数量上看,南海的种类明显多于黄渤海、东海,这说明中国鳃虱科区系以暖水性种为主。 本文对87种进行了翔实的描记,提供了雌性和雄性的外形图和主要鉴定特征图,给出了一些较小的雄性个体的扫描电镜图片,总结了亚科和亚科内属的特征,并附了检索表,修订了中国已报道寄生亚目的中文名称。 本研究是我国首次对寄生亚目鳃虱科的分类学和动物地理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将改变我国在寄生亚目鳃虱科研究方面的薄弱现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此类动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黄河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决口、改道频繁,1996年人工改道至清8出汊入海,使人工干预河口演变、延长河口流路使用年限成为可能。伴随着黄河入海水沙条件的变化,河海动力状况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入海泥沙在河口的输移、沉积分布和三角洲海岸的形态必将表现出新的特征。基于此,本文依据现场水文泥沙观测资料、遥感影像和黄河口滨海区水深数据等,借助遥感图像处理技术、GIS空间分析功能和河口泥沙异重流力学计算,分析了黄河口清8出汊新河口海岸线的动态变化、河口泥沙异重流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河口沉积的影响和清水沟流路新老口门水下三角洲的冲淤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河口改道初期,因水沙条件和河道的影响,河口淤积速度较快,随后几年因入海水沙逐渐减少和下游河段出现长期断流,黄河三角洲出现造陆负增长,到1999年人工统一调水后,一段时间内基本维持了口门的淤蚀动态平衡。但近几年来,河口周围又持续遭受冲刷,近岸海滩侵蚀严重。至2000年新河口泥沙净淤积10.28亿t,小于径流来沙量。由于新口门河道北偏转,受两侧潮流的作用,使得泥沙大部分淤积在口门前方,部分向河口两侧输移,且向北输移量大于向南,入海泥沙在河口沉积的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匀性。 入海泥沙以异重流的形式运移较频繁,泥沙异重流的空间分布与水下三角洲泥沙堆积体、河口沙嘴的形态存在明显相关,1996年黄河清8出汊以来,泥沙异重流的发生演变、与潮流周期的关系,以及流速的变化都表现出了新的特征。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海洋真菌因其代谢可以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化合物,已经成为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近来已经有许多关于海洋生物内生真菌的生理活性次生代谢的报道,为寻找发现新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提供了可能。本论文对一株毛壳霉属海藻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和一株红树林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对其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筛选。 毛壳霉属海藻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系从青岛近海采集的红藻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e Grev中分离得到。红树林内生真菌Fs系从采自中国南海红树林植物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中分离得到。对这两株真菌分别进行了发酵培养,对真菌培养物的菌丝体和发酵液分别用甲醇和乙酸乙脂进行提取。将提取液经减压蒸干后经HPLC检测,两部分基本相同,合并进行化学分离。 对发酵提取物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重结晶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IR、UV、EI-MS、FAB-MS、HR-ESI-MS、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MQC、HMBC等),结合甲醇解等化学转化方法鉴定了其中4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从Chaetomium sp分离鉴定了35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EN1 (命名为Chaetopyranin)、EN2 (命名为Chaetofuranin)。从Fs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Fs1。 对大部分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新化合物EN1对3株细胞系SMMC-7721, HMEC和A-549具有中等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28.5, 15.4, 39.1 μg/mL。同时一些已知化合物特别是苯甲醛类衍生物对A-549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这些在以前文献中未见报道。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近年来,陆源污染物的排放以及近海养殖废水对海洋的污染日趋加重,近岸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日益严重,有害赤潮暴发的频率和规模都有逐渐增加之势。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防治方法,利用大型海藻与赤潮生物间的营养竞争因为其综合效益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论文研究了大型海藻龙须菜分别与涵盖了甲藻、针胞藻和硅藻在内的5种赤潮微藻之间营养竞争的情况,结果发现由于龙须菜对环境中营养盐的竞争利用,导致了共培养体系中的各目标微藻的生长增殖均受到了明显抑制。在此基础上,以一种常见的赤潮微藻——锥状斯氏藻为目标微藻,详细研究了其与龙须菜营养竞争的情况以及二者的营养吸收动力学,结果发现当起始生物量比相对较低时,共培养体系中锥状斯氏藻细胞密度的下降是因为龙须菜竞争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O3-;当起始生物量比相对较高时,除去营养竞争之外尚存在其他因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龙须菜主要通过细胞直接接触来抑制锥状斯氏藻的生长。营养吸收动力学参数显示,锥状斯氏藻对硝酸盐的最大吸收速率高于龙须菜,而且前者可以更好的适应低硝酸盐环境,龙须菜从共培养体系中胜出是因为其储存营养盐的能力更强,因此能够适应贫营养环境。而龙须菜通过竞争吸收利用环境中的营养盐,使共培养体系中的锥状斯氏藻储存于体内的营养盐含量降低,这是共培养时后者的生长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培养液起始氮磷比以及半连续培养条件下龙须菜与锥状斯氏藻的竞争情况,结果发现当磷限制时,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可以表现出促进作用,其他情况下龙须菜则对锥状斯氏藻表现出抑制作用,当氮磷比为Redfield值时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影响最小,这可能因为锥状斯氏藻最适合生长的氮磷比也为16:1。半连续培养时,当培养液起始硝酸盐浓度为10μmol•L-1,龙须菜起始密度为0.2gFW•L-1时,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其余条件下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起始营养盐条件不同时,当起始硝酸盐浓度为50μmol•L-1时龙须菜的抑制作用与起始生物量比的相关性更明显,这可能由于相对锥状斯氏藻,龙须菜更适于营养盐浓度较高的环境。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旨在分析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柱样沉积物的磁性特征,以磁学参数的测量为手段,了解沉积物中所含磁性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并分析其成因和意义,探讨研究区沉积物磁性矿物的来源,以及其所反映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演变,提供环境磁学方面的证据。 对研究区内七个柱样进行了古地磁测试,通过系统的交变退磁,得到特征磁磁倾角,据此进行磁极性期和事件划分,通过与标准极性年表比对,发现大多数柱样有清晰的高斯正极性期/松山反极性期界限,能显示到松山反极性期,并可识别出哈拉米洛正极性事件,大体判定柱样沉积物底界的年龄。根据岩芯极性带界线产出深度,参照极性年代表推算了柱样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 柱样磁化率值不高,随深度变化的曲线表现出一定的韵律性,相邻柱样的曲线特征也具有相似性。对帕里西维拉海盆西侧F090102柱样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学研究,测量了天然剩磁倾角、磁化率、等温剩磁、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等磁学参数,并进行了热磁分析。识别出松山反极性期内的哈拉米洛和奥都威正极性事件。对磁学参数及其有关比值的研究发现,岩芯磁性矿物以低矫顽力磁铁矿为主,含有少量高矫顽力磁性矿物。热磁分析发现,柱样顶段和底段沉积物除了主要的磁铁矿,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钛磁铁矿,而中间部分冷却曲线位于加热曲线下方,居里点在550℃左右,可能是钛铁矿,并含有较多的富铁相钛赤铁矿。柱样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主要是陆源碎屑成因,岩芯底段受到海底火山作用的影响。根据磁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将岩芯分为三段,反映出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的变化。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黄河三角洲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地面沉降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研究在黄河三角洲防灾减灾、土地利用、河口河道治理等方面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收集了黄河三角洲地区1956年、1967年、1980年和1995年四个时期的1:5万地形图,提取高程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并展开了相应的空间分析,得到各个时间段内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速率图,通过对各沉降速率图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文章继而分析了引发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三个主要诱导因子、它们在影响范围、作用时间、作用强度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时间段内各诱导因子在引发地面沉降方面所发挥作用的主次。随后,在列举地面沉降对黄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之后,归纳总结了防治地面沉降及其引发灾害的对策。最后,基于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地面沉降监测费时费力,提出利用InSAR技术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进行监测的设想,并简要分析了其可行性。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研究了典型有毒赤潮藻——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和太平洋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和致毒机制以及对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 Daday)生命活动的影响。此外,还针对我国赤潮发生特点,模拟研究了我国东海大规模赤潮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et Reeve))受精卵孵化和蒙古裸腹溞种群数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8株产PSP毒素的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 ATHK, AT5-1, AT5-3, ATCI02, ATCI03),链状亚历山大藻, A. lusitanicum、微小亚历山大藻和2株不产PSP毒素的相关亚历山藻(AC-1, AS-1)对海湾扇贝受精卵的孵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说明在亚历山大藻属中,这种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与PSP毒素的产生无直接关系,表明存在非PSP毒素的其它毒性物质。一种PSP标准毒素STX也没有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证明该抑制作用与PSP毒素不直接相关。 相关亚历山大藻AC-1对海湾扇贝、文蛤和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孵化的有显著的毒害作用,其藻液、重悬液、去藻液和内容物均显著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相关亚历山大藻AC-1对海湾扇贝、文蛤和太平洋牡蛎担轮幼虫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显著破坏作用,破坏膜结构和胞内结构,影响细胞内的功能器官如溶酶体的稳定性,使卵黄颗粒萎缩变形;对文蛤和太平洋牡蛎的受精卵显示出极强的毒害作用: 3000cells•ml-1时,使二者胚胎完全溶掉消失;在2000cells•ml-1的藻液中培养2h后,担轮幼虫的外膜发生溶解,整个幼体呈葡萄串样。相关亚历山大藻AC-1产生的这种毒性物质可能对贝类胚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影响。 亚历山大藻对蒙古裸腹溞的毒性效应与不同藻种/藻株密切有关:塔玛亚历山大藻(AT-6, ATCI02)、链状亚历山大藻、A. lusitanicum和微小亚历山大藻不影响蒙古裸腹溞的存活,而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ATCI03和AT5-1)和相关亚历山大藻(AC-1, AS-1)有显著影响。蒙古裸腹溞能摄食塔玛亚历山大藻(AT-6, ATHK, ATCI02, ATCI03, AT5-1),链状亚历山大藻, A. lusitanicum和微小亚历山大藻,很少或基本不摄食相关亚历山大藻。亚历山大藻影响蒙古裸腹溞的RNA/DNA比值和蛋白质含量以及Na+,K+-ATP酶活性。相关亚历山大藻AC-1对蒙古裸腹溞的存活有极强的毒性作用,藻液、重悬液、内容物和碎片均有显著影响;即使与3×106cells•ml-1小球藻混合,10和50cells•ml-1的相关亚历山大藻AC-1仍能使蒙古裸腹溞的产幼数和存活时间显著下降。亚历山大藻对蒙古裸腹溞生命活动的影响不仅与PSP毒素有关,还与非PSP毒素有关;蒙古裸腹溞可能也是研究有害藻急性和慢性毒性的一种理想生物。 应用菲律宾蛤仔胚胎和蒙古裸腹溞评价我国东海特大规模赤潮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潜在危害时发现:单种链状亚历山大藻对菲律宾蛤仔受精卵的孵化和蒙古裸腹溞的种群增长均有显著不利影响;单种东海原甲藻(1~10×104cells•ml-1)对菲律宾蛤仔受精卵的孵化没有影响;较低密度的东海原甲藻能维持蒙古裸腹溞(2~5×104cells•ml-1)的种群增长;较高密度的东海原甲藻对蒙古裸腹溞(10×104cells•ml-1)种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两种藻以赤潮密度混合后,适当密度的东海原甲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链状亚历山大藻对菲律宾蛤仔受精卵和蒙古裸腹溞的毒性。可见,东海连年爆发的大规模赤潮不仅对浮游生态系统有不利影响,若同时爆发亚历山大藻赤潮,则对海洋浮游生态系统和贝类资源的恢复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业务化海冰遥感监测的要素主要包括海冰类型、海冰厚度和海冰范围(冰缘线)。本文针对辽东湾海冰的特点,结合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机载微波辐射计(ABMR)和星载微波辐射计遥感图像观测辽东湾海冰,发展海冰要素探测算法,提取海冰类型、海冰厚度和冰缘线信息。 海冰类型SAR信息提取方面,首先分析了双极化ENVISAT ASAR数据不同极化方式的海冰探测能力。然后利用SAR图像,结合同步TM数据和航空照片,开展辽东湾地区不同类型海冰的电磁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AR图像可较好地区分沿岸固定冰、平整冰和碎冰堆积区,但在探测初生冰方面并不可靠,探测结果与海冰生长阶段以及海冰周围环境条件有关。根据SAR图像中海冰类型的分析,将PCNN神经网络用于海冰SAR图像的分割和海冰分类,并对PCNN做了简化和改进。经SAR图像分类结果测试,简化和改进后的PCNN可较好地区分SAR图像中的海冰类型。通过分析了PCNN网络各参数对SAR图像分割结果的影响,指出了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PCNN神经网络的海冰SAR图像半自动分类判读系统。 海冰厚度机载微波辐射计信息提取方面,推导了非相干模式的ABMR海冰厚度反演模型,并首次得到了模型中高阶亮温辐射项的计算表达式。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指出ABMR只能测量一定范围内的海冰厚度。其中,最大海冰探测厚度不仅决定于ABMR的波长,而且还受到仪器精度的限制;最小海冰探测厚度只与仪器的波长有关。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了我国几种常用波长ABMR的海冰厚度探测范围。并结合辽东湾海冰冰情等级,指出适合不同海冰冰情等级的ABMR的选择。最后分析了海冰厚度反演模型的影响因素和模型的适应范围。 海冰边缘线星载微波辐射计信息提取方面,首次将PSSM算法用于AMSR数据,提取辽东湾海冰边缘线信息,可得到空间分辨率为2.5km、重复周期为1d的辽东湾海冰边缘线信息。通过提取结果与Jason-1高度计和SAR探测海冰边缘线的比较,验证了PSSM方法探测辽东湾海冰边缘线的有效性。 论文的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并提出和讨论了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著名边缘海之一,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交界部位。琼东南盆地为发育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呈北东向伸展的新生代盆地,北以断裂与海南岛隆起相隔、西以断裂与莺歌海盆地分界、东与神狐-暗沙隆起和西沙海槽盆地相接、南界西沙群岛和中建南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常规油气富集区,也是重要的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可划分为陆架区、斜坡区、中央坳陷区和南部断阶带几个次级构造单元。 本文通过运用2DMove软件,对琼东南盆地研究区四条测线的部分剖面进行构造复原,计算出了各条剖面每个时期的伸展参数,对研究区构造活动强度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史,初步探讨了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联系。同时结合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解释成果,探讨了研究区不同位置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的构造聚集模式。通过分析得到以下主要初步结论: 研究区内共识别了27处泥底辟构造,其中12处发育在BSR范围区,与BSR相伴生。发育层位多数集中在T5反射界面以下,分布范围较广,遍布于各个构造单元。从平衡剖面的总体伸展参数来看,渐新世(E3)是琼东南盆地构造活跃期,自中-早中新世以来构造活动相对趋缓。琼东南盆地的演化也经历了裂陷和裂后两大构造演化阶段,具有明显的“下断上坳”的双层构造格架,以破裂不整合面T5为界,可分为下、上两大构造层,分别代表早期裂陷作用和晚期裂后坳陷和热沉降作用的产物。结合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构造条件分析,我们探讨了在中央坳陷带处天然气水合物的构造聚集模式主要以泥底辟构造为主;在南部断阶带处天然气水合物的构造聚集模式主要以断裂为主。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红毛菜(Bangia Lyngb.)属于红藻门,与紫菜属同属红毛菜科,其味道和营养都优于紫菜。目前红毛菜栽培产业已在我国福建莆田展开,但栽培技术还有待提高。海藻栽培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依赖于对其生长发育过程的认识。本研究针对红毛菜发育过程及相关光合生理展开,并初步探讨了一采自山西娘子关泉淡水红毛菜群体(FWB)的系统地位。 色素突变标记的壳孢子萌发特征表明最初两次分裂产生的4细胞决定了完整植株的形态建成。成熟植株,为雌雄异体。雌性生殖器果胞的标志性分化结构为原始受精丝,环境因子是促发原始受精丝发展的外部因素,其膨大程度随受精的延迟而增大。原孢子是主要的无性生殖孢子类型,在不良环境中,藻体也会形成内生孢子或休眠包囊,或者藻体断裂后重新形成完整的植株。 红毛菜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因子的控制。高温不利于配子体的发育,15-20 ºC比较适宜。红毛菜无性繁殖的最适温度-光照组合为20 ºC-8 h,有性繁殖为15 ºC-12h。 不同发育阶段,PSII实际光合效率(Y(II))与细胞的健康状况以及光合器官完整性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有关,而与细胞的类型关系不大。健康的假根细胞、已分化未成熟的精子以及果孢子细胞均具有很高的Y(II)。色素体由中间位变为围周位,中央大液泡(营养藻丝)和大小纤维囊泡(成熟孢子与精子)的产生,使得细胞Y(II)降低。刚放散的壳孢子Y(II)很低,说明在壳孢子由贝壳基质释放到自由水体过程,光合作用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而2h后,Y(II)开始恢复,rbcL的转录水平非常高,为孢子的萌发储备物质和能量需求。 在失水和低盐胁迫下,藻体均维持较高的Y(II)。干出处理至藻体重量不再变化,复水后Y(II)可回复初始水平。海生红毛菜在100%淡水培养基中(约20ºC)培养7天后,部分雄性藻体依然活着。从而体现了红毛菜位居高潮带的生理优势。 FWB终生行无性繁殖,藻体形态与发生以及染色体数目(4条)与海生群体没有区别。而rbcL-rbcS Spacer序列显示,红毛菜海生群体(无性和有性)具有完全相同的序列,而FWB与它们有5bp差异,但是与欧洲、北美地区的淡水群体仅1bp不同,初步说明所有淡水红毛菜群体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栉孔扇贝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贝类养殖品种。自1997年以来爆发的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给地区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并且已经严重威胁扇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扇贝免疫防御的分子机理了解还很少,深入研究扇贝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是认识和了解病害发生和实现病害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了EST大规模测序结合cDNA锚定扩增的方法,从栉孔扇贝cDNA文库中克隆到五个C-型凝集素基因,并对其中部分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 C-型凝集素CFLec-1的基因全长1785bp,其中含有5’非翻译区66bp,随后是666bp的开放阅读框;最后一条非常长的3’非翻译区1040bp,其中包含多个多聚腺甘酸加尾信号和polyA尾巴。栉孔扇贝CFLec-1编码221个氨基酸的蛋白,其N末端为1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CFLec-1的成熟肽为206个氨基酸,其等电点为5.12,计算分子量为23.49kDa。SMART程序分析显示,C末端130氨基酸是一个标准的长型C-型凝集素结构域,其中四个半光胺酸(Cys104,Cys177,Cys193,Cys202)形成的两对二硫键维持了C-型凝集素的空间结构,而位于N末端的两个二硫键(Cys74,Cys85)构成了长型C-型凝集素结构域特有的一对额外二硫键。同源性分析表明,CFLec-1的C-型凝集素结构域与红原鸡的甘露糖受体中的C-型凝集素结构域有47%的相似度,与大西洋鲑的C-型凝集素受体C有31%的相似度。通过与其他同源的C-型凝集素结构域序列比对,发现了可能的糖结合位点EPD基域(Glu169-Pro170-Asp171)。通过RT-PCR研究CFLec-1在扇贝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后发现,在健康扇贝中,CFLec-1在性腺中有中等程度的表达,在腮中有少量表达,在血淋巴和外套膜中有微量表达。经热处死的鳗弧菌刺激后,CFLec-1在几乎所有检测组织中的表达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血淋巴中的表达量变化最为显著。这些结果说明CFLec-1是组成/诱导型基因,并且可能参与了黏膜防御。通过RT-PCR分析了CFLec-1在血淋巴中的表达特征后发现,在革兰氏阳性菌溶壁微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鳗弧菌刺激后,CFLec-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成明显的随时间变化趋势。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CFLec-1可以凝集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JM109,且凝集过程需要钙离子的参与。重组CFLec-1对大肠杆菌JM109有较弱的抑菌活性,对溶壁微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对鳗弧菌没有抑菌活性。这一结果说明,CFLec-1可能不仅参与对入侵微生物的识别过程,而且可能作为效应分子起到了直接杀灭入侵微生物的作用。 CFLec-2的cDNA全长为708bp,其5’UTR为59bp。3’UTR为217bp。 CFLec-2的开放阅读框为432bp,编码160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包含5’信号肽17个残基。CFLec-2的编码区中含有一个C-型凝集素结构域。利用本研究中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CFLec-2的成熟肽在大肠杆菌中被成功表达。 mCFLec-1的cDNA全长为2257bp,5’UTR17bp,3’UTR为713bp。mCFLec-1的开放阅读框为1527bp,编码508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包含17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序列。mCFLec-1的编码区含有三个串联的C-型凝集素结构域。利用本研究中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mCFLec-2的成熟肽在大肠杆菌中被成功表达。 mCFLec-2的cDNA全长2086bp。其5’UTR长为18bp,3’UTR长为238bp。开放阅读框均为1776bp,编码609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包含N末端由18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mCFLec-2的编码区包含四个C-型凝集素结构域。mCFlec-3的cDNA全长1897bp,其5’UTR和编码区与mCFLec-2几乎完全相同,只有个别碱基的差异。mCFlec-3的3’UTR为49bp。 本研究从扇贝机体本身的免疫机制入手,深入探讨其免疫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信号传导,了解扇贝先天性免疫的机制,为制定合理的研制策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海水无脊椎动物免疫学的内容,为控制养殖生物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进一步通过高低等生物之间功能类似分子的同源性比对,为解释和阐明先天免疫这种已经存在数十亿年,从低等生物开始到人类仍旧保留且更加完善的免疫系统的奥秘和本质提供证据。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以胶州湾李村河口区为研究对象,通过4个沉积柱样的分析测试,对港湾内河口区沉积物中的有机质(TOC)、酸可挥发硫化物(AVS)及重金属的环境响应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发现由于湾内河流流量较小、水动力较弱,且港湾有机生产力较强,只有紧贴河口的细粒(泥质粉砂)区域的有机质才受陆源控制,有机碳含量较高(JZB-2柱平均为1.87%),TOC、AVS与多数重金属(Cd、Cr、Cu、Fe、Pb、Sr、Zn等)呈正相关性,且重金属含量高,反映了在高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下,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吸附呈无选择性。而离河口稍远处,沉积物粒度较粗(粉砂),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JZB-4柱平均为1.02%),C/N大(>>20),C与N的相关性不强,受海、陆双源控制,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TOC仅与Cd、Cu、Sr的活性部分呈正相关,N与Cd、Cr、Pb、Zn的活性部分呈正相关,说明部分重金属组分受陆源有机碳控制,而AVS与Fe、Hg、Zn的SEM部分呈正相关,表明在S的循环中,一些类Fe重金属往往参与其中。并分析了李村河口区的粒度变化特征,并根据有机质、酸可挥发硫化物及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将河口区三角洲划分为三个区域、五种相带,总结了不同的沉积模式下其不同的环境响应,从而为海陆交互相地区的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与环境响应研究提供指导与参考。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发现了目前国际通用的沉积物有机碳测定方法中存在着很大的人为误差,并通过系统实验改正了沉积物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通过2005年赤潮“973”春季东海MC2005-3和MC2005-5航次的现场培养和实验室微藻培养实验,研究了营养盐及他感作用对东海浮游植物的影响;利用切向超滤技术,研究了东海原甲藻藻液中不同粒径的他感物质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并对这些他感物质的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以上实验得到了以下初步结论: 赤潮消退后,调查海域内过低的营养盐含量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主要的限制因子是N和P,但二者在不同的区域限制作用有所差异;硅藻赤潮消退后的现场培养实验表明,在向水体中添加了丰富的营养盐后,浮游植物得以快速生长,海链藻等硅藻比锥状斯氏藻和米氏凯伦藻等甲藻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可以快速增殖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群;而在氮磷营养盐较低的条件下,后者则比前者的竞争优势强;甲藻赤潮消退后的培养实验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而在N和P充足的条件下,水体中硅酸盐的含量在调节群落中硅藻和甲藻的比例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低的硅酸盐含量明显的限制了海域中硅藻的生长。 硅藻的赤潮水体对东海原甲藻的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是2005年春季东海海域的甲藻赤潮在硅藻赤潮之后爆发的一种内因,而三种甲藻赤潮水体中米氏凯伦藻密度最高的水体对东海原甲藻最强的促进作用也为现场东海原甲藻赤潮紧随米氏凯伦藻赤潮爆发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东海是P限制海域,在P限制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藻液对东海原藻的生长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表明,在其它理化因子合适的条件下,中肋骨条藻在P限制条件下对东海原甲藻等甲藻的他感作用可能是现场骨条藻赤潮后甲藻赤潮的爆发的一种内因;而东海原甲藻在此条件下的藻液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为塔玛亚历山大藻在历年东海原甲藻赤潮过程中的第二优势种地位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因为东海原甲藻在此条件下对其本身的生长也是促进的,使得塔玛亚历山大藻不可能在竞争过程中取而代之,成为第一优势种。所以在赤潮爆发的种群演替过程中,除了以上提到的营养盐,以及其它理化因子的影响外,浮游植物之间在特定条件下的他感作用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因。 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着藻的生长而增强,在不同的生长时期,粒径在100KDa-0.45μm之间的藻液对中肋骨条藻的促进作用都是最明显的。东海原甲藻的藻液中有明显的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峰,荧光峰的强度随藻得生长而增强,不同生长期的藻液中类蛋白和类腐殖质的荧光峰的类型有所差异;东海原甲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了溶解态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藻液中的含量也是随着藻的生长而增加,而且在三个生长时期的藻液中,溶解态碳水化合物的最大含量与对中肋骨条藻生长促进作用最明显的藻液是相对应的。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前,具备升降运动功能,搭载多种传感器的拖曳系统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代表。国家863计划项目"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针对我国海域的具体情况,提出研制具备升降功能的,携带CTD,DO,PH,叶绿素荧光计,浊度计,拖曳式营养盐分析仪等监测设备的拖曳系统。该设备的研制将填补我国在先进拖曳技术领域的空白。 作为我国第一种具备升降功能的拖曳系统,适合近海使用,具备快速响应、可靠性良好等特点的运动控制技术和适合多参数同步测量,具备联合计算,多源处理,图形化显示等特点的数据产品制作技术是该系统技术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拖体动力外型设计基础上,通过对拖缆、拖体运动方程及耦合条件等经典公式分析,利用流体动力试验确定参数等步骤,建立了包含升降速度,抬首速度,拖体深度,俯仰角度等控制变量的拖曳系统运动模型。由于设计拖体适用于近海,运动速度快,系统响应速度与可靠性要求高于轨迹精度要求,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PID控制器的波浪运动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仿真试验。湖试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保证拖体按照预定的深度范围,快速上升下降,完成剖面测量,拖体运动周期稳定、轨迹对称,运动状态平稳。 拖曳式测量不同于传统的测量方式,拖曳测量数据产品制作方法需要充分体现拖曳式测量数据大范围、准同步的特点。本文从测量数据的获取及原始数据格式的设计入手,研究、设计了拖曳式测量数据采集通讯网络和处理软件,针对采样数据的特点设计了数据产品的关键处理技术和完整制作步骤。将该处理技术的结果与相关测量数据进行了比对,并利用海试数据进行了处理演示。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热带西太平洋环流是副热带环流与热带环流关键分量,毗邻西太平洋暖池,对暖池的形成与变化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为止,热带西太平洋环流还有许多问题,包括动力结构还不清楚。因此,论文针对热带西太平洋环流的研究不仅在太平洋环流动力学上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预测也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太平洋北赤道流分叉是大洋,特别是太平洋西部边界流海域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环流现象,它是大洋中副热带大流环和热带流环的发源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盆尺度的大洋环流结构,在大洋环流动力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同时它决定着大洋西边界区质量、热量的经向输送,进而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是气候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分量。因此,北赤道流分叉的研究,不仅具有在海洋动力学上科学意义,而且对气候变化和预测也有实践意义。 从30年代至今,关于北赤道流分叉的研究有两种,一是根据实际观测水文数据,二是由数值模拟结果得出结论。用观测数据做出的结果,相对比较接近实际,但资料的分辨率较差,会引起估算结果的偏差;数值模拟结果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但由于模式本身的某些缺点会导致结果偏离实际。目前为止,诸多有关北赤道流分叉的结果,如分叉纬度变化的结论很不一致。所以,如何找到一种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或提出一个比较符合物理实际并得到实测数据验证的数值模式是研究北赤道流分叉的关键。 本文用1992年10月到2004年12月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高度计数据,通过计算迹线的方法,确定了北赤道流分叉的纬度。结果表明,年平均分叉纬度约在13.4°N. 关于北赤道流分叉的季节变化,6月份发生在最南端(12.9°N),12月份发生在最北端(14.1°N)。12年的平均结果显示,7月份的分叉纬度比6月份和8月份明显偏大,这是局地风应力旋度导致的结果。本文同时研究了北赤道流分叉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年,北赤道流分叉纬度北移,在拉尼娜年,分叉纬度南移。 在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特别是西边界流区和印度尼西亚贯通流邻近海域,岛屿众多,地形非常复杂,历史水文数据和测流数据又极少,所以几乎无法用分析观测数据的方法求得这一海域海洋环流,特别是次表层环流结构的深刻了解。因此,本文利用一个既适用于开阔大洋又适宜于地形变化剧烈海域的混合坐标海洋模式HYCOM,模拟了热带西太平洋环流,特别是西边界流及其相关海流,如,新几内亚沿岸潜流、棉兰老潜流、赤道潜流和印度尼西亚贯通流的气候态及其月、季变化。模式结果再现了该海域主要流系及其季节变化,模拟得到的海面高度场与卫星高度计数据基本一致;模拟所得的诸多关键断面上的海流、温度和盐度结构与实地观测数据(Johnson et al., 2002)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本文的HYCOM模拟结果是比较可信、可靠的,可以用来做西太平洋环流分析用。本文得到结果如下: (1)赤道潜流究竟起源于何处,是赤道环流动力学上一个重要问题。鉴于实测数据缺乏和赤道潜流起源邻近海域地形复杂,相关研究很少,仅有的几项研究结果认为赤道潜流起源于135-137°E。本文一系列经向跨赤道断面的纬向流速模拟结果表明,赤道潜流最西源于129-130°E之间;另外,事实上,从200米层水平环流的模拟结果来看,赤道潜流有4个源头,各季有所不同:(i) 新几内亚沿岸潜流在135°E附近汇入赤道潜流;与Tsuchiya et al.(1989)结论相同;(ii) 来自棉兰老海流,这与Lu and McCreary(1995),Gu and Philander(1997)结论相同;(iii) 南海水经民都洛海峡、苏禄海和苏拉威西海西部由哈马黑拉岛以北进入赤道潜流,特别是,在春、夏、秋季;(iv) 印度洋海水经班达海和马鲁古海沿苏拉威西东岸北上沿哈马黑拉岛以东汇入赤道潜流(特别是春季)。所以,赤道潜流就水源来说,它有来自南海、印度洋和棉兰老以东的海水,就其起源来说,还是应该算从129-130°E开始的。 (2)棉兰老潜流发现于80年代末,尽管棉兰老潜流的起源对这一海域环流动力学非常重要,但由于资料缺乏,其起源的研究甚少。本文的模拟结果表明棉兰老潜流似乎有一部分水来自棉兰老海流,这主要在300-500米层。但更重要的是,从马鲁古海西边界(苏拉威西岛以东)向北的一支流更是棉兰老潜流的重要水源,说明棉兰老潜流的水源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南半球,在600,700米层,特别是800,900和1000米层,棉兰老海流流速急剧减小至几乎看不到,而棉兰老潜流非常突出,其水源主要来自南半球苏拉威西岛东部向北的流动。至于棉兰老潜流的去处,500,600米层的模拟结果显示,棉兰老潜流在12-13°N附近,一大部分向东流去,一小部分向南加入棉兰老海流。在700米层以下,棉兰老潜流则在12°N向东流去,这与Hu and Cui(1989, 1991)和Wang and Hu(1998)的结果一致。 (3)关于印度尼西亚贯通流。HYCOM模拟的印度尼西亚贯通流年平均状况指出:250米以浅,印度尼西亚贯通流由西太平洋主要经由望加锡海峡进入东印度洋;300米以深,印度尼西亚贯通流反向,由东印度洋经由弗罗勒斯海、班达海和马鲁古海的西部边界进入太平洋。由200米层环流可以看出,从民都洛海峡南下的南海水是进入望加锡海峡构成印度尼西亚贯通流的主要的来源,另一小部分来自棉兰老海流。 (4)关于黑潮南海分支。在本文的模拟结果中,一年四季都有明显的黑潮分支由吕宋北端向西北进入南海后,沿大约21°N附近向西南流动,宽约100-200公里,深达300-400米,最大流速一般可达20厘米/秒,最大在冬季,可达40厘米/秒,流量约为6.5Sv,冬季强,5、9月份偏弱。证明了仇德忠、杨天鸿、郭忠信(1984)和郭忠信、杨天鸿、仇德忠(1985)关于南海黑潮分支存在的论述,并在一定程度上定量的解释了其季节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