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 resultados para 2006-06-BS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雨生红球藻为试材,依据雨生红球藻细胞形态学的特性,利用不同的胁迫处理得到不同的细胞类型,对不同类型的细胞的抗氧化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抑制剂和其它环境胁迫因子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雨生红球藻粉进行了卫生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价,为雨生红球藻在动物和人体中的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主要研究的结果如下: (1)三种细胞的抗氧化作用的强弱顺序为:红色细胞>褐色细胞>绿色细胞; (2)在没有外源活性氧的情况下,红色细胞的产生的活性氧最多,其次为褐色细胞,产生活性氧最少的是绿色细胞。但当有外源活性氧侵入后,绿色细胞活性氧含量最高,膜质过氧化程度急剧升高,而红色细胞无明显变化。 (3)在雨生红球藻细胞内,有两种抗氧化机制,一种是保护酶体系,另一种是抗氧化物质虾青素。不同细胞类型细胞的抗氧化机制的表现有所不同,绿色细胞中以保护酶体系为主,红色细胞中以虾青素为主。两种抗氧化机制相比较,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远远大于保护酶体系,虾青素的作用更为迅速而且有效。 (4)不同的抗氧化机制有时空顺序,首先是细胞质中虾青素起作用,只有在虾青素不存在或者含量极低的情况下(绿色细胞中),抗氧化酶才发挥作用。保护酶作用的时间也略有不同,首先是SOD行驶其功能,以清除过多的O2—,产生的H2O2及其它的•OH再由POD去清除,最后APX和CAT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绿色细胞中,SOD是自由基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清除自由基的关键酶。 (5)虽然CAT和APX都是叶绿体中清除H2O2的酶,但研究的结果显示,在雨生红球藻绿色细胞的叶绿体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PX,而不是CAT。 (6)氧化胁迫使SOD同工酶活力的增强,而使绿色细胞中POD产生了新的同工酶谱带(迁移率Rf=0.29)。 (7)在轻度胁迫(高光强单独存在)的条件下,DPA增强了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但在重度胁迫(高光强和氮饥饿共同存在)的条件下,DPA降低了雨生红球藻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雨生红球藻藻粉的质量安全性和毒理学实验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微生物学检验还是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和保健品的质量标准;急性毒性试验及30天喂养试验均没有发现小鼠和大鼠有任何中毒症状和病理学病变。据此认为雨生红球藻藻粉作为食品和保健品原料是安全的。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1959年至2002年期间,东中国海域现场调查的22个航次3729个悬浮物浓度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南黄海和东海北部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垂向分布特点,多元线性回归出了适应于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悬浮物垂向浓度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垂向浓度呈现明显的冬、春季节高,夏、秋季节低的特征;其浓度的大小与相对水深相关性良好,而水深对其的影响则表现在梯度变化方面;垂向浓度梯度在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的河口区呈现出高值,在与海岸线平行的苏北浅滩至闽浙沿岸的近滨区呈现中值,外滨的广大海域则呈现明显的低值,其中,中值梯度站位的范围与相应的等深线有较好吻合度。 通过悬浮物垂向浓度模型,由海水表层浓度可以计算得到不同水层的悬浮物浓度;有效性检验和拟合结果检验表明,该模型置信度较高,且能够较为有效的预测海水中、上层水体的悬浮物浓度值。 通过室内水槽试验,系统分析了不同周期和波高作用下粉沙质细沙的悬移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波浪作用下,细颗粒泥沙在水体中悬浮产生明显的三层混浊结构,其混浊度的大小与波浪动力条件相关,波浪周期的延长和波高的增加都会使近底层悬沙浓度显著增大,而对上层水体的悬沙浓度基本不产生影响;悬沙浓度的波动性在近底层表现的最为突出和复杂,底层沙粒在波浪的带动下作与水质点相同的周期性运动;当波浪作用停止,悬沙开始静水沉降时,近底层水体含沙浓度的变化与波浪要素的比值相关。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我国南海海水运动复杂、海底地形多变,是内波的多发区域。目前关于南海内波的报道、观测和研究主要集中在Luzon海峡到南海东北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2005年4月16日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在海南岛东部的文昌站进行了为期近半年的连续定点海洋调查,观测资料清楚地表明,这一海域陆架上长期存在着比较规则的潮频内波现象。 从航天图片和SAR卫星图片上捕捉到的信息来看,南海西北部陆架上(文昌站附近海域)有些潮频内波并非从Luzon海峡传播而来,而极有可能是局地正压潮与陆坡作用生成的。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证明这一观点。 首先,我们从Reynolds方程组出发,用差分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个连续层结海水中正压潮与海底地形相互作用生成潮频内波的二维非线性数值模式。我们用该模式研究了正压潮流流经下降地形、上升地形、凸起地形、凹陷地形等几种典型的海底地形时生成内波的过程,探讨了该数值模式中各个参数对生成内波的影响。 然后,我们从文昌站海洋科学调查的温盐深数据资料中提取了该海区的密度、跃层厚度和强度等海洋环境参数;用调和分析法从海流流速、流向数据中提取了正压潮潮流成分及各潮流分量的速度、振幅、方向等与数值模式相关的信息。我们把这些从实测资料中提取出的海洋环境和潮流信息应用到内波生成的非线性数值模式中,模拟了文昌站附近海域正压潮流与陆坡作用生成内波的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南海局地潮流与陆坡作用足以生成能够被SAR捕捉到的大振幅内波。从而我们可以断定,南海西北部陆架上有些潮频内波是天文潮与陆坡作用生成,然后传播到陆架上的。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热休克蛋白7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一类家族成员,它具有“分子伴侣”、细胞保护、抗凋亡以及肿瘤免疫治疗等独特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它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RACE方法从皱纹盘鲍中克隆到一种HSP70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与其它物种的HSP70基因高度同源。克隆得到的皱纹盘鲍HSP70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2631bp,开放阅读框为1968bp,另外其5'-和3'-非翻译区长度分别是90和573bp,其中3'-非翻译区具有AATAAA mRNA加尾信号及PolyA寡聚腺苷酸。开放阅读框编码655个氨基酸,包含N端包含的382个氨基酸的ATP酶结合域(约45kDa)、由161个氨基酸编码的底物肽结合结构域(18kDa)及112个氨基酸编码的C端结构域(10kDa)。构建了含有皱纹盘鲍HSP70的表达载体,以期得到体外表达的重组热激蛋白70,为制备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杂交或酶联免疫等方法检测HSPs蛋白表达情况作准备。 为了研究皱纹盘鲍HSP70的转录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HSP70不同组织及热休克、鳗弧菌感染下的转录表达情况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热应激及鳗弧菌处理皱纹盘鲍,均能导致皱纹盘鲍肌肉中HSP70 mRNA转录水平明显增加,并在处理后96 h恢复至正常水平;与肌肉组织不同的是,鳃组织在温度及鳗弧菌处理后12 h后达到最高值,并一直维持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在温度和鳗弧菌处理下,皱纹盘鲍HSP70上调表达表明HSP70的响应没有胁迫特异性,可能参与了皱纹盘鲍的免疫反应。 以皱纹盘鲍近交和杂交群体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群体的生长速率和HSP70的表达量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的处理温度下,皱纹盘鲍近交群体HSP70的表达量高于杂交群体,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在接近致死温度时,杂交群体的HSP70表达量要高于近交群体;不同群体达到最大HSP70表达量时的温度(Tpeak)也不同,近交群体的Tpeak为26C,低于杂交群体(28C);近交群体的最大HSP70表达量高于杂交群体。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群体的HSP70的表达变化幅度较近交群体的变化幅度小,具有更宽的温度适应性。可能提供了关于杂交能够缓解皱纹盘鲍内在遗传压力的证据。 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不同壳色皱纹盘鲍在热激胁迫下不同恢复时间和南方与北方越冬的皱纹盘鲍在不同程度温度胁迫下的HSP70变化。在南方与北方越冬的皱纹盘鲍由于其越冬环境的温度明显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热响应差异。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两个群体在非胁迫的正常条件下,其HSP70的初始表达量明显不同。南方越冬群体在其正常生长温度下(16C)的表达量高于北方群体的相应的表达量(12C);其次,随着热激温度的增高,两个群体HSP70的表达量升高的幅度也不同。第三,两个群体HSP70表达量达到最高值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表达量开始下降,但两个群体的表达量下降幅度也有所不同。结果表明在南方的适用后,体内可能聚集了较多的热休克蛋白,可能更有利于渡过北方的高温季节。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MBMCAS)所收藏的砂海星科标本对中国海砂海星科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研究材料包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进行的北黄海西部和渤海综合调查(1957-1958),全国海洋综合调查(1958-1960),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1959-1960,1962)等获得的大量标本。文中以传统的形态分类学方法为主,结合现代分类学的手段和方法准确鉴定了中国海砂海星科的疑难种类,搞清了中国海砂海星科的种类组成及分类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地理分布和分类区系研究。   文中共记述中国海砂海星科1属9种,包括2新种,详细描述了各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并讨论了它们在分类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各种的形态结构图、地理分布图和中国海砂海星科种的分类检索表。地理分布和分类区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砂海星科有3种广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有4种仅发现于中国海域,5种在日本近海也有分布,区系分布与日本近海有着较大的相似性。   该研究对中国海砂海星科作了全面的系统分类学研究,改变了中国海砂海星科研究的混乱局面,为中国动物志编写,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保护,砂海星科资源的综合研究和利用积累了有用资料。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首先角度论述了地波雷达遥感的意义、基本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为地波雷达遥感的测量原理与资料反演,主要概括了地波雷达之海流遥感的测量原理及其反演方法、之海浪遥感的测量原理及其反演方法、之海面风遥感的测量原理及其反演方法;第三章为地波雷达资料的比对与校正,简要介绍了研究用国产地波雷达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较详细介绍了在东海海域试验过程、论述了地波雷达遥感资料与海上常规器测资料的比对方法、给出了比对结果及其校正方法;第四章为地波雷达资料的质量控制与客观分析,对我国地波雷达资料提出了质量控制方法,给出了客观分析方法;给出了地波雷达资料的客观分析中单站资料的“时空连续”原则、双站交叉资料的“一致性”和“空间相关”方法;第五章为地波雷达海面流场的测量精度的理论研究,研究了地波雷达遥感表层海流的误差原理、给出了地波雷达海面流场的测量精度分析和结论;第六章为地波雷达资料的同化研究,主要给出了地波雷达遥感海流、海浪的同化技术和方法及其结果。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热带西太平洋是一个流系和水团分布十分复杂的海域。热带西太平洋是一个在别处形成的几种水团的交汇区。许多起源于中、高纬度海域的次表层和中层水团,由不同流系带入和带出这个海域。热带西太平洋水团分布及其变化,与各种时间尺度的大尺度海洋环流和全球水循环变化密切联系,所在位势密度层次越深,所关联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越长。因此,研究该海域次表层水和中层水的分布、扩散及其变化特征,对大洋环流动力学和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ARGO资料中心提供的ARGO延时处理资料和美国NODC提供的WOD01中的高分辨率CTD资料,运用盐度极值法确定水团的核心,通过水团核心位置的分布及变化反映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水和中层水的分布及其起源和归宿问题,试图获得较以往更加准确的NPIW和AAIW以及NPTW和SPTW的向南及向北扩散的特征,以及ITF在不同层次上的水源。对新发现的西太平洋热带水(WPTW)和西太平洋热带中层水(WPTIW)的水团性质、分布特征,成因和起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上述次表层水和中层水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年代变化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SPTW在137°E以西跨越赤道后,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原有盐度,向西北和东北方向发展。SPTW在131°E以东几乎没有越过5°N,但在131°E以西可局部影响到6°N,棉兰老冷涡和哈马黑拉暖涡的涡混合输运在这一局部过程中可能起主要作用。NPTW主要位于10°N-20°N之间,在NEC输送下从东向西一直延伸到菲律宾沿岸,分成向北和向南两个分支,南分支在130°E以西沿棉兰老沿岸向南扩散大约到2°N,部分向西进入苏拉威西海,部分与SPTW相遇后有向东扩散的趋势。(2)AAIW几乎齐头并进地向北扩散到12°N-13°N,在125°E附近向北可以到达13°N左右。NPIW的主体分布在10°N以北、122°E以东,呈东北向西南的扩散趋势,在132°E以西至棉兰老沿岸之间可以到达4°N附近。(3)在已知的NPTW与SPTW之间,发现一个以往从未被报道过的次表层水,称之为WPTW。WPTW存在于3°N-12°N之间,核心盐度低于34.8psu,位势密度约在23.7 -24.7 之间。WPTW源于东太平洋20-25°N附近,由NEC南翼携带向西到达西边界后,部分经MC向南,经NECC向东折回,被局限在NEC与NECC之间的狭长水域。(4)2°N-10°N之间、从170°W到西边界分布着一片盐度比较均匀、呈现垂向盐度极小值特征的中层水。该水体位势密度约为26.0 -26.6 、位于AAIW之上、NPIW以南,核心盐度与AAIW相仿、但高于NPIW,在以往研究中未给予重视。从流场配置来看,这个被本文称为WPTIW的水体恰好处在NEC-NECC-SEC之间的强剪切区,在其北侧的是NPIW与同样起源于东北太平洋的浅的盐度极小值(SSM)之间的混合水,在其南侧相应层次上则是AAIW与SPTW之间的过渡水,两者之间被剪切流充分混合,形成盐度相对均匀的WPTIW。因此,WPTIW是热带西太平洋局地混合和再循环的产物。(5)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000年以后这两个时期,本文所关注的次表层水和中层水在热带西太平洋扩散和在西边界附近交织在一起的总体态势基本一致。两个时期相比较,SPTW向西扩散程度变化不大,向北扩散程度有所加大,由前一时期的5°N,进一步扩散到6°N-7°N。NPTW在西边界附近的向南扩散程度有所削弱,在2002-2005年间只向南扩散到4°N,并且被SPTW阻挡于128°E以西,而前一个时期则可向南扩散到2°N,并且在2°N-4°N之间转向东跨过130°E。AAIW在西边界附近向北扩散程度有所加大,在2002-2005年到13°N附近,而前一个时期只到达11°N。NPIW在西边界附近的向南扩散程度有所削弱。(6)ITF的次表层水源基本上可以确定主要来自北太平洋,中层水源既有北太平洋,也有南太平洋。其中北太平洋次表层水和中层水经苏拉威西海、望加锡海峡到达弗罗勒斯海,层次越深趋势越明显。南太平洋次表层水没有进入印度尼西亚海域,AAIW则明显是经哈马黑拉海峡和马鲁古海峡到班达海。在各层次上,南海次表层水和中层水通过苏禄海进入ITF的可能性不大。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浮游动物作为海洋食物链中承上启下的一环,其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物流的方向和效率。胶州湾作为一个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的海湾,是研究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模式港湾。因此,深入研究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及时空分布特点对了解该海湾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历史变化趋势以及生态系统对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其他海区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本文根据2004年1月-12月用浅水I型和浅水II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每月一次的垂直拖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的时空分布特征。2004年胶州湾浮游动物共74个种,分属于暖温带近岸种和暖温带近海种。浮游动物丰度周年波动范围1006-15571 ind./m3,全年平均5187 ind./m3。在胶州湾体长<1mm的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最大。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物种多样性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大(高),秋冬小(低)。多数月份浮游动物丰度在湾内大于湾外。物种多样性在湾北和湾南较低,在湾中心和湾外较高。 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双刺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中华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长尾住囊虫、强壮箭虫、短角长腹剑水蚤、八斑芮氏水母和小介穗水母等。双刺纺锤水蚤全年都是优势种,小拟哲水蚤除了4月其余月份都是优势种。其他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冬、春季(12月、1-5月)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长尾住囊虫等;夏季(6-8月)太平洋纺锤水蚤代替中华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成为优势种;秋季(9-11月)优势种更替频繁,9月为短角长腹剑水蚤和太平洋纺锤水蚤,10月为太平洋纺锤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和长尾住囊虫,11月为拟长腹剑水蚤、长尾住囊虫、近缘大眼剑水蚤和强壮箭虫。 双刺纺锤水蚤与中华哲水蚤在4月达到数量高峰,丰度分别为5604ind./m3和493 ind./m3。长尾住囊虫6月丰度1809 ind./m3为全年最大。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和近缘大眼剑水蚤在7月达到数量高峰,丰度分别为1667 ind./m3、4000 ind./m3、775 ind./m3。短角长腹剑水蚤和强壮箭虫在8月丰度最大,分别为389ind./m3和192 ind./m3。八斑芮氏水母和小介穗水母分别在3、8月大量出现,丰度分别为194 ind./m3、358 ind./m3。拟长腹剑水蚤全年有7、10月两个高峰。双刺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八斑芮氏水母和小介穗水母主要在湾北密集;中华哲水蚤密集区趋向于湾中心和湾外;近缘大眼剑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异体住囊虫和强壮箭虫等分布广泛,不同月份密集区不同。 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近30年来,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群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与70年代相比,2004年的物种数基本不变,但物种组成稍有不同;优势种丰度大大降低。与90年代相比,2004年物种数有所增加,其中水母类增加了15种,八斑芮氏水母成为冬季优势种;浮游动物的丰度和优势种的水平分布格局基本不变。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生态类型与渤海相似,但与黄海有所差异;胶州湾优势种的丰度大于渤海,且高峰期比渤海提前一个月。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贝类养殖作为我国传统的海水养殖产业,在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由于近年来养殖扇贝病害的不断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到现有养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认为,机体抗病能力的下降是发生流行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扇贝免疫防御特性,能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贝类养殖中的病害问题。本文比较了健康状态和重金属污染以及高温胁迫下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部分免疫指标的变化,并对同龄不同大小的栉孔扇贝的部分免疫指标进行了比较,以期更好的了解贝类的防御机制,为扇贝病害防治提供资料。研究结果如下: 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血细胞死亡率、细胞吞噬率和呼吸爆发进行了测定,发现健康状态下两种扇贝的细胞死亡率相差不大,海湾扇贝为4.83%,栉孔扇贝为4.95%;细胞吞噬率差异显著(P<0.05),海湾扇贝为26.73%,栉孔扇贝为19.89%;呼吸爆发的基础值相差也不大,海湾扇贝为1.94,栉孔扇贝为1.56。另外用免疫化学方法对健康状态下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血淋巴和肝胰腺中SOD、ACP活性和MDA含量也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发现在血淋巴和肝胰腺中,两种扇贝SOD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海湾扇贝分别为995.43和113.99,栉孔扇贝分别为446.64和40.6;血淋巴和肝胰腺中ACP活性差异显著(P<0.05),海湾扇贝分别为90.19和432.36,栉孔扇贝分别为73.26和146.63;血淋巴中和肝胰腺中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海湾扇贝分别为3.37和92.46,栉孔扇贝分别为2.17和28.96。实验结果说明,海湾扇贝对细菌等异物的吞噬和杀灭能力以及机体自身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栉孔扇贝,这为海湾扇贝比栉孔扇贝具有更高的抗逆性提供了证据。 用相同的方法对不同浓度(0, 0.2, 0.3, 0.5 mg L-1) Pb2+溶液浸泡后的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的血细胞死亡率、细胞吞噬率和呼吸爆发进行了检测,同时测定了Pb2+处理后肝胰腺中SOD、ACP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栉孔扇贝的血细胞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且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海湾扇贝在相同条件Pb2+的胁迫下,血细胞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栉孔扇贝。栉孔扇贝各实验组细胞吞噬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海湾扇贝在低浓度的Pb2+浸泡后,细胞的吞噬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但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加,细胞的吞噬率反而上升,甚至略高于对照组。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呼吸爆发在Pb2+胁迫后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呼吸爆发有下降的趋势,而海湾扇贝的呼吸爆发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对两种扇贝体液免疫指标的测定发现,各实验组SOD的活性均比对照组高,且海湾扇贝的SOD活性高于栉孔扇贝;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ACP的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且海湾扇贝的ACP活性也高于栉孔扇贝;Pb2+处理后MDA的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栉孔扇贝MDA含量的增幅明显高于海湾扇贝。该结果说明,Pb2+对两种扇贝的免疫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同剂量的Pb2+对两种扇贝的毒害程度不同,海湾扇贝对Pb2+的耐受性似乎高于栉孔扇贝。 对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升温刺激实验发现,当养殖水体的温度从18℃缓慢升高到30℃后,栉孔扇贝在第三天开始出现大量死亡现象,而海湾扇贝未出现死亡。因而本文只对升温前后的海湾扇贝进行了细胞死亡率、吞噬率和呼吸爆发的测定和比较。结果发现,与升温前相比,血细胞的死亡率在温度升高后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细胞吞噬率在温度升高后显著下降;通过对呼吸爆发积聚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测定发现,升温后血细胞的ROS含量显著高于升温前(P<0.05)。该结果表明,高温会影响血细胞的功能,使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另外,本文对同龄不同大小的栉孔扇贝的血细胞吞噬率以及血淋巴和肝胰腺中SOD、ACP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发现: 小扇贝的血细胞吞噬率略高于大扇贝,分别达到了22.82和20.96;在血淋巴及肝胰脏中,两组扇贝SOD酶的活性均差异显著(P<0.05),小扇贝分别为613.88和102.01,大扇贝分别为356.15和50.22;血淋巴中小扇贝ACP的活性极显著的高于大扇贝(P<0.01),分别为44.3和2.91,但肝胰腺中大扇贝和小扇贝ACP的活性相差不大,大扇贝为455.75,小扇贝为485.33;大扇贝和小扇贝血淋巴和肝胰脏中MDA含量相差不大,大扇贝分别为2.67和31.83,小扇贝分别为3.17和35.33。该结果说明,小扇贝对细菌等异物的吞噬和杀灭能力以及机体自身的抗氧化能力高于大扇贝,这为生长与抗逆性相颉抗提供了依据。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研究了海洋微藻在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暴发中的可能作用,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长期暴露对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生物标志物系统的影响(72 d)。 1.海洋微藻在养殖对虾白斑综合症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为了证实海洋微藻是否是养殖对虾白斑综合症的传播途径,我们首先将六种海洋微藻:球定边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小球藻(Chlorella sp. )、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与人工注射感染白斑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的成体日本囊对虾共同培养,用套氏PCR方法检测共培养的微藻能否携带白斑病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共培养后的海洋微藻是否能感染幼体日本囊对虾。研究结果表明,除了H. akashiwo,实验海洋微藻均可携带白斑病毒,但它们携带病毒的能力有明显差异,Chlorella sp.和S. trochoidea携带白斑病毒的能力较强;但是,与白斑病毒的其他携带者(如桡足类等)不同,携带病毒的海洋微藻10天后病毒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共培养后小球藻组可感染幼体日本囊对虾,但幼体携带病毒的量只能通过二步PCR方法才能检测到。上述结果表明,海洋微藻在WSSV的水平传播途径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2.表面活性剂对紫贻贝生物标志物系统的影响研究 以青岛胶州湾现场调查数据为依据,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污染物、以近海底栖生物紫贻贝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长期暴露后紫贻贝生化指标(SOD, CAT, GSH, GPx, GST, iNOS, AKP)和遗传毒理指标(AFLP指纹图谱)的变化。实验结果发现: 经过72d不同浓度暴露后,SDBS实验组紫贻贝体内的SOD、CAT和iNOS活性均有显著下降(除CAT 0.1mg/L组外),GSH、GST和GPx在3.0mg /L SDS、SDBS组较各自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SDBS对紫贻贝生化指标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大于SDS。统计分析显示,SDBS暴露组下GST与GPx呈显著正相关关系,iNOS与SOD也表现出一定正相关,但GSH与CAT、GSH与SOD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SDS浓度与GST呈显著正相关,而SDBS浓度与CAT呈显著负相关。另外,实验结果发现后闭壳肌中iNOS是一个具有应用前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暴露生物标志物。AFLP标记结果统计显示,在实验给定的污染物浓度下,SDBS基因毒性要大于SDS;不同的DNA指纹图谱以及遗传距离图显示不同的污染物造成的DNA损伤是不同的。结果表明,在长期暴露条件(72 d)下,一定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对岗哨生物紫贻贝的SOD, CAT, GSH, GPx, GST, iNOS和AFLP指纹图谱一组指标产生显著影响。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对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合物存在于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的沉积环境中,其中等深流、三角洲、浊积扇、滑塌沉积、底辟等沉积体系有利于水合物形成,尤其是沉积速率高、构造复杂、流体活跃、含砂率适中(35%~50%)、细粉沙粘土或细粒沉积物中,更有利于水合物成藏。南海北部的台西南盆地、东沙群岛海域、西沙海槽、琼东南盆地是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其中台西南盆地为最有利区。 含水合物沉积层具有高P-波速度、高弹性阻抗、高P-阻抗、高S-阻抗、高λρ、略微低泊松比,而含游离气沉积层具有低P-波速度、低弹性阻抗、低P-阻抗、正常的S-阻抗、低λρ和低泊松比等。研究沉积层弹性性质,对水合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测井和地球化学研究看,含水合物沉积层具有高电阻率异常、低氯离子浓度异常、高氧同位素异常等。针对南海北部台西南盆地和东沙海域的三条测线进行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从声波阻抗剖面看,台西南盆地较东沙海域更利于形成水合物。台西南盆地地区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存在底辟构造,为深层流体(水和气体)和热聚集提供良好的通道;而从东沙群岛西部的珠江口盆地的沉积环境相对比较稳定,位于隆起和坳陷分界处规模较大的活动断层相对比较少,缺乏气体运移通道。 分别基于迭代正演模拟反演法和阿奇方程从声波阻抗估算无井和有井地区饱和度,该方法给出了从地震反演的声波阻抗估算天然气水合物和游离气饱和度。从南海北部水合物和游离气饱和度估算结果看,台西南盆地水合物饱和度呈片状和块状分布,横向分布不连续,水合物饱和度占孔隙空间的10-30%,最高值达50%;深部含有少量游离气,呈不连续的层状分布,饱和度占孔隙空间的2-3%,局部层位饱和度比较高,达到6-7%且BSR比较清晰。东沙群岛BSR相对较弱;水合物呈层状分布,横向变化不大,饱和度占孔隙空间的10-20%,局部较高。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近年来,在“清洁生产”、“生态养殖”以及“生物修复”理论的指导下,在贝类稚贝培育和成贝养殖过程中实施贝藻混合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封闭水体中进行了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Weber-van Bosse)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稚贝以及成贝的混养实验,初步探索了混养系统中的互利机制,监测了水体中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的变化规律,测定了养殖生物的生长情况及营养成分,构建了混养系统中贝藻混养的合理模式。并且采用新技术-T-RFLP监测了养殖水体中细菌的动态变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在龙须菜与稚贝混养实验中,平均水温为17.5±3.2℃。研究结果表明较低的温度抑制了龙须菜的生长,总平均日生长率最高为0.81%/d,小于与成贝混养实验的最高特定生长率1.79%/d。养殖水体中氨氮和磷酸盐是最主要的无机污染物,而龙须菜对养殖水体营养盐的去除作用显著, 35天后混养系统中养殖水体的氨氮和磷酸盐平均浓度较单养系统低43.37μmol/L、1.23μmol/L,分别相差95.06%、94.85%。 2. 在龙须菜与成贝混养实验中,平均水温为23.1±2.3℃,适合龙须菜的生长,结果表明龙须菜对氨氮和亚硝氮的吸收高达86%~98%,对无机磷的吸收可达99%,养殖生物的生长情况良好,养殖生物体内的营养成分要好于单养系统中的养殖生物。对于氨基酸总含量,加入龙须菜的养殖系统中文蛤体内的氨基酸总含量要比单养系统中文蛤体内氨基酸总含量高26.0mg/g,高出后者5.01%。引入龙须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异养细菌和致病性弧菌的生长,相对抑制率达到77.75%。在本实验中,尽管龙须菜可以抑制异养细菌的生长,但如果引入过多会导致嗜江蓠细菌过度增加,可能反而会破坏原有的微生态平衡。 3. 采用T-RFLP技术对养殖水体中的总细菌群落进行了分析,摸索出合理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聚类分析将养殖水体中细菌群落分为两个群落,并且认为在养殖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是及其复杂的,第六周时两个群落变化不一致。并且相对来说,龙须菜的引入可能会对某些群落造成抑制,但也可能会对其它细菌群落起到促进作用。 4. 稚贝和成贝分别与龙须菜的混养实验结果表明,在养殖系统中引入龙须菜可以改善养殖环境,龙须菜和文蛤的适宜混合比例为1:1能取得较好的生态效应。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报道了2005年春季东海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与米氏凯伦藻赤潮对中华哲水蚤存活影响的现场实验结果和中华哲水蚤在赤潮区与非赤潮区存活情况的现场调查结果,以及在实验室进行的上述两种赤潮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对中华哲水蚤存活、摄食、产卵及孵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同时,还在室内初步研究了东海原甲藻、米氏凯伦藻、九株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存活与繁殖的影响,并与赤潮藻对中华哲水蚤的影响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如下: 2005年春季东海MC2005-04航次现场实验及现场调查结果均表明:2005年春季东海原甲藻赤潮和米氏凯伦藻赤潮均明显降低了中华哲水蚤的存活率。室内实验发现,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对中华哲水蚤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米氏凯伦藻对中华哲水蚤存活状况未产生明显影响。中华哲水蚤能够摄食东海原甲藻,但很少或基本上没有摄食东海链状亚历山大藻和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米氏凯伦藻以及链状亚历山大藻均显著降低了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但对中华哲水蚤卵的孵化率却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东海原甲藻与米氏凯伦藻对黑褐新糠虾的存活状况未产生明显影响,但东海链状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存活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并且对成体糠虾的产虾量有一定的影响。亚历山大藻(A-K)、亚历山大藻(AL-1)、塔玛亚历山大藻(AT5-3)96h内对黑褐新糠虾的存活无显著不利影响,而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微小亚历山大藻(AM-1)、塔玛亚历山大藻(AT5-1、ATHK、ATCI02、ATCI03)均明显地降低了黑褐新糠虾的存活率。 以上研究还表明:中华哲水蚤对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的影响反应要比黑褐新糠虾更加敏感。当长江口发生由东海原甲藻、米氏凯伦藻或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形成的大规模赤潮时,有可能对以海洋浮游动物为饵料的更高层海洋生物及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更加严重的不利影响。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摘 要 矿物是沉积物的主要成分,其陆源组分经过地表径流或风带到海洋,直接或间接地沉积下来。海洋中陆源矿物的多寡反映了物源供给和输送动力的强弱,从长尺度看受构造活动和地貌演化所控制,因此大的构造运动必然在相邻边缘海沉积的陆源组分和通量变化中留下烙印。 新生代南海海盆经历了两次扩张,第二次扩张发生在32~15.5 Ma,这次扩张使东北巴拉望地块向南漂移,形成了南海中央海盆。青藏高原的隆升具有分阶段不均匀性,目前研究认为渐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时代有25~17 Ma,13~8 Ma 和3.4 Ma~现今。为了探明青藏高原加速隆升和南海构造扩张在南海沉积中的响应,我们对ODP 184 航次在中国南海1148站取得的沉积物进行了矿物学分析。通过化学提纯分离方法获得陆源矿物,粘土矿物,长石矿物、石英的含量以及它们的通量;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粘土矿物的组成并估算了各组分的沉积通量;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陆源物质的粒度。 利用以上分析的结果和本航次的年代数据获得33 Ma以来的沉积矿物的含量、通量和陆源物质粒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33 Ma来南海陆源矿物含量和通量对南海构造扩张及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结果发现南海28.5 Ma之前的沉积矿物组成与沉积通量同南海海底构造扩张的开始和脊跳跃有关;23.5 Ma之后的沉积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青藏高原在25~17 Ma,13~8 Ma 和3.4~present的加速隆升南海沉积物中均有反映,尤其是3.4 Ma以来的快速隆升,在沉积矿物中的反映非常明显。从23.5 Ma开始,1148 站陆源矿物的源区从东南变到西北,这是因为随着南海海底扩张,南部物源远离沉积站位从而影响减弱;同时,青藏高原隆升导致地表剃度增加,河流转向与侵蚀加强并开始影响到南海。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四种大型海藻:江篱(Gracilaria textorii)、孔石莼(Ulva pertusa)、海带苗(Laminaria japonica)和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表面附着弧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多样性分析中采用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 利用TCBS培养基从四种海藻表面总共分离到12株细菌:G1、G2分离自江篱,U3分离自孔石莼,L4、L5、L6分离自海带苗,P7、P8、P9、P10、P11、P12分离自多管藻。菌株G1,G2属于盐单胞菌(Halomonas),其余10株细菌都属于弧菌(Vibrio)。 对12株细菌的酶学活性、抗生素抗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除G1、G2外,其余菌株都可产生淀粉酶和明胶酶。菌株G1、G2和U3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有很强抗性。 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16S rDNA、gyrB、RFLP、DGGE )分析了上述12株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不同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12株菌的16S rDNA系统发生树可分为4个明显分支。G1、G2与细菌H. meridiana构成一个分支。U3与V. lentus构成一个分支。L4、L5、L6、P9、P10、P11、P12与V. tasmaniesis形成一个分支。P7、P8与V. splendidus形成一个分支。 以gyrB基因序列为基础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将G1、G2以外的10株弧菌分成4个较大分支,L4、P9属于同一分支,L6、P8、P10、P11和P12属于一个大的分支, U3、L5各自构成一个分支。菌株G1、G2没有得到gyrB基因序列扩增带。表明试验设计的引物是弧菌特异性引物。相对16S rDNA,不同菌株间gyrB基因序列差异性更大。 RFLP分析结果显示,12株细菌HinfI酶切后得到6种带型,SmaI酶切后得到4种带型。结合16S rDNA、gyrB基因的分析结果可知,RFLP可以在种的水平上有效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 12株细菌的DGGE分析结果显示,G1、G2与其它菌株电泳图谱有明显不同。菌株U3独自构成一种带型,L5、L6构成一种带型。表明DGGE技术在属的水平上分析细菌多样性效果较好,在种的水平上分析细菌多样性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