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 resultados para 2006-06-BS
Resumo:
一种提高双电层电容器比电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双电层电容器用电解液是由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组合而成,离子液体与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9到9∶1。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得到的比电容大,能量密度高,应用领域广等优点。
Resumo:
一种用于烟气脱氮的蜂窝状活性炭催化剂是由蜂窝状活性炭与活性组分组成,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蜂窝状活性炭92-99.5%,活性组分0.5-8%,活性成分是铁、锰、钒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氧化物。采用等体积法浸渍法制备。对烟气进行脱硝的方法是催化剂填装在反应器中,反应温度控制在120-250℃,操作空速为500-3000h↑[-1]的条件下进行。本发明具有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床层阻力低等特点。可用于工业尾气的治理,尤其适用于大风量锅炉烟气、硝酸尾气的治理的优点。
Resumo:
一种同时脱硫脱硝炭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是将同时脱硫脱硝后的炭基催化剂与粒径小于炭基催化剂粒径的0.8倍的预热到700-1000℃的氧化钙混合,使得混合物料的温度达300-500℃,再生30-120分钟,再生结束后,筛分催化剂和氧化钙及硫酸钙。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Resumo:
一种耦合制备2-甲基呋喃和环己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糠醛和环己醇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在气相、有附加氢或无附加氢条件下,在适宜温度,加氢催化剂上进行一体化反应。本发明具有反应所需能量少,无需加氢或回收氢,生产成本低,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收率,制备过程简单,操作容易等优点。
Resumo:
一种用于合成气合成中间馏分油的催化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金属钴5.0~35.0%,介孔二氧化锆53.0~93.0%,贵金属含量0~2.0%,非贵金属氧化物0~10%。采用将含非贵金属氧化物的硝酸盐水溶液或有机醇酸酯的醇溶液浸渍介孔二氧化锆载体,然后将硝酸钴和贵金属硝酸盐或氯化物的水溶液浸渍上述负载了金属氧化物的介孔二氧化锆载体,制得介孔二氧化锆负载钴基催化剂。催化剂既可在固定床,又可在浆态床中进行费托合成反应,本发明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而且C↓[11]-C↓[20]中间馏分油选择性高及良好的机械性能的优点。
Resumo:
一种合成碳酸亚乙烯酯的方法是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加入催化剂,在氮气、氩气或氢气作为稀释气体和保护气,反应温度为200℃~600℃,进料空速为1~100g/h·mlcat.,反应压力为0.1~10MPa条件下,碳酸乙烯酯催化脱氢得到碳酸亚乙烯酯。本发明具有反应产物的选择性较高,副产物较少,反应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反应过程无腐蚀、无污染的优点。
Resumo:
一种处理偏二甲肼或/和四氧化二氮的燃烧炉包括耐热钢炉体(5)、燃烧器(2)、烟囱(8),炉体(5)前部设有燃烧器接口和点火口(1),燃烧器(2)固定在炉体(5)前部的燃烧器接口,炉体(5)中部设有二次燃烧喷嘴接口(24),炉体(5)外部有夹套(4),夹套(4)前端设二次空气入口(3),二次空气入口(3)通过炉壁的二次空气分布孔进入炉内,炉体(5)尾部设有测温口(6),烟囱(8)与炉体(5)尾部连接,烟囱(8)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有检测孔(7)和观火孔(9);对偏二甲肼或/和四氧化二氮废气或废液进行处理,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后排放尾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优点。
Resumo:
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 also called mangrove red snapper,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fish in East Asia.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is primarily linked with the management of genetic resources in exploiting marine fisheries. Herein, seven microsatellite loci, which showed high polymorphism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per locus ranging from 0.3571 to 0.7857 and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per locus ranging from 0.6236 to 0.8821), wer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from L. argentimaculatus. Cross-species amplifications also indicate that primers designed for these loci may be useful for further studies about other closely phylogenetic species of the family Lutjanidae.
Resumo:
Cytological changes and subsequent mitotic processes were studied in gynogenetically activated eggs of olive flounder subjected to cold-shock treatment using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of isolated blastodisks.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rols and treated eggs were detected during early cell divisio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haploid control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diploid control except several minutes delayed. Spindles disassembled by the cold-shock treatment regenerated soon after treatment, resulting in the occurrence of the first mitosis. The immature daughter centriole was easily depolymerized by cold-shock treatment,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bipolar spindle in the first cell cycl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onopolar spindle in the second cell cycle, resulting in chromosome set doubling. Some two-cell stage eggs had a monopolar spindle in one blastomere and a bipolar spindle in another during the second mitosis. These eggs had a high potency developing into haploid-diploid mosaic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chromosome set doubling in marine fishes and provides a preliminary cytological basis for developing a reliable and efficient protocol for mitotic gynogenesis induction by cold-shock treatment in olive flounder.
Resumo:
为了填补在菲律宾以东的黑潮源区古环境研究上的空白,加深对于晚更新世以来黑潮流系的变动记录及其驱动机制的了解,以及明确黑潮与低纬度太平洋(西太平洋暖池)古环境变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黑潮源区的Ph05孔、西太平洋暖池中心的WP3孔、冲绳海槽的CSH1孔的浮游有孔虫动物群落,岩心的粒度矿物组成、碳酸盐含量变化以及有机碳含量等地化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前人所做的黑潮主流区的WP3孔和DGKS9603孔的数据资料,对于黑潮流系以及西太平洋暖池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记录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黑潮源区与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长时间尺度的ENSO式的上层水体结构变动对于浮游有孔虫种群组合与生产力变动的控制作用十分显著,生产力的变动领先于全球冰量的变动数千年,而与南极Vostok冰芯中的CO2浓度变化几乎同步,意味着低纬度地区的“生物泵”作用对于调节大气CO2浓度变动很可能起到了主导作用,并且以此为媒介引起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动,这一结果与近年来提出的热带驱动气候系统变动模式相符。 黑潮源区和暖池区冬季SST仍主要受控于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变动,而夏季SST主要受控于低纬度太阳辐射变动的影响;太阳辐射引起的海陆温度梯度导致的冬季风强度变化是引起Ph05孔粉砂粒级组分变动的主要因素,黑潮源区的矿物成分受到东亚冬季风所带来的陆源物质、低纬过程控制的风化作用强度以及火山作用的影响;碳酸盐旋回受控于水深因素,水深最大的Ph05孔受到底层水溶解作用最为强烈,而WP7孔碳酸盐旋回的主要控制因素是钙质生物生产力的变动,另外黑潮源区的碳酸盐含量受到频繁的火山活动的影响。 低纬与高纬气候驱动因子在黑潮源区附近相互耦合,产生30ka的特征周期,当超大型ENSO发生时,暖池收缩,北赤道流减弱,黑潮流速流量随即减小;末次冰期中黑潮仍然存在于冲绳海槽内部,16kaBP之前对马暖流不存在,冲绳海槽北部存在明显的水体上涌和河流的注入,16-8.5kaBP之间是对马暖流的发育期,而稳定的对马暖流形成是在8.5kaBP左右,对马暖流水体主要来源于黑潮主干。
Resumo:
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基金项目的支撑下,面向中国海岛生态管理的需求,开展了海岛生态系统组成研究、非线性概率型风险复合评价模型研究、海岛开发利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以及风险评价结果的蒙特-卡罗的不确定性分析等研究工作,并将风险评价模型及方法应用于山东省庙岛列岛南五岛,开展了实例评价。具体内容包括: ⑴ 分析了海岛生态系统的范围,按照海岛生态系统水文、地理和生物特征,将海岛生态系统划分为岛陆、潮间带和近海湿地三个生态子系统。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它们各自的范围,给出了利用遥感手段进行海岛子系统划分的方法,分析了海岛不同子系统间的相互联系。 ⑵ 发展了非线性的区域概率型风险复合评价模型,将国际上现行的线性风险评价模型扩展至非线性,尝试性地解决了风险联合作用中的非线性问题,并构建了三维风险矩阵解释了复合模型中不同风险源的联合作用,基于此,建立了海岛生态系统概率型风险评价框架,并应用于庙岛列岛的南五岛,进行了本文模型和框架的实例应用研究。 ⑶ 将国外新近发展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相对风险模型(Relative Risk Model, RRM)引入到海岛开发利用风险评价中。为了降低区域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改进了RRM模型中不同区域间压力源和生境相对密集度的确定方法,将原有的分段赋值法改进为比值法,使原来离散的密集度等级值变为连续的分值;在此基础上,在RRM模型框架下,完成了庙岛列岛南五岛开发利用风险评价区域应用,给出了南五岛开发利用风险的评估状况和管理建议。 ⑷ 利用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开展了海岛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在国内探索性的研究了生态风险评价过程的不确定性来源及评价方法,给出了南五岛生态风险评价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并解释了蒙特-卡罗模拟曲线所反映出的不确定性问题。 最后,就本文提出的海岛生态系统风险评价模型、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Resumo:
本论文以长江口海域2005年4个季度的现场调查为基础,测定了不同季节表层水体中悬浮颗粒有机物的δ15N值(δ15Np)及其它相关参数,讨论了不同季节长江口海域表层水体、长江河道及最大混浊带表层及底层水体、特征站位(上升流和非上升流区域)垂直水层水体中δ15Np分布及其与其他参数变化的相关性,综合分析了长江口富营养化水体陆源氮输入情况以及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主要结果如下: 1.长江口海域表层水体中δ15Np值相对较低、分散程度相对较大,且不同季节δ15Np总体水平、离散程度不同。该海域农业化肥、大气沉降对该海域氮来源贡献可能相对较大,且可能具有较大程度的陆源氮输入变化、氮生物地球化学变化及氮分馏作用。 2.与枯水期相比,长江丰水期表层水体δ15Np较高,不同调查断面之间差别较小,悬浮颗粒有机氮(SPON)来源相对一致,且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比重较大。枯水期、丰水期长江不同调查断面δ15Np和其他参数变化的相关性不明显,SPON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导致的δ15Np分馏作用不明显;SPON来源及其δ15Np底值差异是长江水体δ15Np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3.总体上,和春、夏季相比,秋、冬季长江口海域表层水体中氮生物地球化学变化程度及其对氮分布、转化及悬浮颗粒有机氮分馏的影响较小;悬浮颗粒有机氮分解反应的影响范围在秋季最大,而同化作用比重在冬季最大。 4.长江口近岸海域悬浮颗粒有机氮分解作用对氮分布、转化及悬浮颗粒有机氮分馏的影响总体较大。该影响作用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在最大混浊带海域较大而在河道水域较小。远岸海域同化作用及分解作用的影响程度接近。其中分解作用的影响在秋季最大,春、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冬季同化作用的影响最大,秋季最小。远岸海域南部、北部水域同化作用程度及其影响均较大,中部海域及靠近陆地的东部海域分解作用程度及其影响较大。 5.长江河道及最大混浊带海域陆源氮输入来源、氮生物地球化学变化及其分馏作用在不同水层、不同站位之间的差别春季最大。和底层相比,长江河道表层水体陆源输入氮来源、氮生物地球化学变化及其分馏作用在不同季节、不同站位之间的差别较大,而最大混浊带表层水体中该差别较小。悬浮颗粒有机氮分解作用和同化作用对长江河道表层水体中氮分布、转化及悬浮颗粒有机氮分馏的影响接近,底层水体中分解作用影响较大。最大混浊带海域情况相对复杂。 6.与非上升流水域相比,上升流水域垂直水体中δ15Np分布季节差异大,台湾暖流对其影响较大,尤其是秋季,导致其垂直水体δ15Np较低。近岸的17、41号水域垂直水体中悬浮颗粒有机氮生物地球化学变化对其垂直水体中氮分布、转化及悬浮颗粒有机氮分馏作用的影响较明显。
Resumo:
本论文选择在我国分离得到的一株有毒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株),研究了其对一种我国沿海常见和典型养殖鱼类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的危害机制。首先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对鲈鱼鳃结构的影响及其溶血毒性; 然后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研究了高剂量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ATHK毒素:约为1.6×105 细胞,相应PSP为0.886µg STX Equal,相当于每克湿重的鲈鱼PSP注射量为0.0118µg STX Equal)和低剂量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ATHK毒素: 约为0.16×105 细胞,相应PSP为0.0886µg STX Equal,相当于每克湿重的鲈鱼PSP注射量为0.00118µg STX Equal)在鲈鱼体内代谢过程中对鲈鱼肝脏、肾脏和鳃组织的超微结构、Na+K+-ATPase活性、肝脏功能和肾脏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异生物质代谢酶的影响,以期从不同方面了解塔玛亚历山大藻及其所产水溶性毒素(ATHK毒素)对鲈鱼的毒害效应及机制,为有毒赤潮的有效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对鲈鱼鳃组织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藻使鲈鱼鳃组织出现水肿现象,细胞间隙变大;粘液细胞颗粒不规则,颜色加深,颗粒发生凝集,有板结状;氯细胞线粒体内部基质凝集。不产PSP的一种亚历山大藻(AT-6)也使鲈鱼鳃出现水肿,且使细胞出现一定的固缩现象。显微镜观察发现鲈鱼鳃丝间存在有这两种亚历山大藻细胞。由此推测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和AT-6的表面结构可能具有能导致鲈鱼鳃组织水肿的机械作用。对人血细胞溶血实验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具有较强的溶血毒性,大小与藻的生长阶段和细胞密度都有一定的关系:指数期的溶血毒性最大,随细胞数目的增多,活性逐渐加大;藻细胞、细胞碎片、细胞内容物都有一定的溶血毒性,其中细胞碎片的活性最大。通过11种(株)产PSP的亚历山大藻、不产PSP的亚历山大藻以及标准PSP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溶血毒性是由藻细胞的其它非PSP物质造成的,且这种溶血毒性在产PSP的亚历山大藻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对鲈鱼组织超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ATHK毒素(约为1.6×105 细胞,相应PSP为0.886µg STX Equal,相当于每克湿重的鲈鱼PSP注射量为0.0118µg STX Equal)能导致鲈鱼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肝细胞细胞膜有肿胀现象,部分膜边缘溶解;细胞质糖原颗粒化;核糖体脱落,仅见滑面内质网;细胞质和线粒体内都出现空泡,且线粒体的嵴状结构也发生变化;核膜溶解比较严重,核质外溢,且异染色质边际化。前肾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淋巴细胞核质出现空泡,核膜有溶解迹象;Ⅰ型粒细胞颗粒膨大,伪足增多且变长;Ⅱ型颗粒细胞颗粒增多,内部出现空腔,细胞膜和核膜溶解,胞质、细胞器和核质外溢。鳃组织中氯细胞的核膜局部溶解,核仁弥散,线粒体膜溶解,微细小管膨大;粘液颗粒膜溶解,内部结构遭受破坏;扁平细胞核膜及线粒体膜几乎全部溶解。因此,我们的结果表明,ATHK毒素能作用于鲈鱼细胞的内膜和外膜系统,使膜发生溶解、脱落等变化;比较注射同样剂量大小ATHK毒素120h和240h时鲈鱼组织超微结构发现,细胞超微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恢复。 ATHK毒素对Na+K+-ATPase活性、肝脏功能以及肾脏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16×105―1.6×105细胞范围内的ATHK毒素可以显著影响肝脏和鳃组织中的Na+K+-ATPase,使这两种组织中的Na+K+-ATPase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且还能够显著抑制肝脏中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最大抑制率为95%。但此范围内的ATHK毒素不能显著影响肾脏中的Na+K+-ATPase活性以及尿素氮含量。因此,ATHK毒素对Na+K+-ATPase活性的抑制则会导致细胞能量的缺失,使细胞进一步发生其它变化,而ATHK毒素对肝脏功能完整性的影响则可能会抑制对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ATHK毒素对鲈鱼肝脏、肾脏和鳃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肝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谷胱肝肽转硫酶(GST)活性变化影响的结果表明:高剂量(约为1.6×105 细胞,相应PSP为0.886µg STX Equal,相当于每克湿重的鲈鱼PSP注射量为0.0118µg STX Equal)ATHK毒素能显著诱导鲈鱼肝脏和鳃组织中SOD、GSH-Px以及GST酶活性,最大变化范围为正常状态下的3-4倍,对肝脏中CAT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鳃中的CAT抑制效应则不显著;但此剂量的ATHK毒素仅对肾脏鳃中的GSH-Px活性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对SOD、CAT以及GST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低剂量(约为0.16×105 细胞,相应PSP为0.0886µg STX Equal,相当于每克湿重的鲈鱼PSP注射量为0.00118µg STX Equal)ATHK毒素也能诱导鲈鱼肝脏和鳃组织中SOD、GSH-Px以及GST酶活性,其在第一个24h内的诱导效果与临界致死毒素剂量相似; 且连续注射低剂量ATHK毒素则对肝脏和鳃中这三种酶活性具有累加的诱导作用,使这三种酶活性的变化范围为正常的5倍;低剂量ATHK毒素对肝脏中CAT酶活性也具有抑制作用,但对鳃中CAT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 同样,低剂量ATHK毒素除对肾脏中GSH-Px活性具有一定诱导效应外,对SOD、CAT以及GST都没有显著影响。 SOD、GSH-Px以及GST酶活性的显著升高表明ATHK毒素在鲈鱼体内代谢过程中能诱导鲈鱼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且GST活性的升高则说明作为细胞色素P450依赖的异生物质代谢酶,GST在ATHK毒素代谢过程中可能可以加速ATHK毒素的代谢。推测鲈鱼可以通过这三种酶降低ATHK毒素以及次生毒物活性氧自由基对鲈鱼的危害。
Resumo:
热浸镀锌及其合金在世界各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提高镀锌层性能,往镀浴中添加各种微量元素已经有了许多研究。但是对于在高纯锌中添加微量元素,排除由于锌浴不纯而导致的性能差异,报道很少。 本文选择高纯锌,在排除其它元素干扰的情况下,制备了添加钛、镁元素的热浸镀锌合金镀层,考察了分别添加钛、镁元素及同时添加钛镁元素后镀层在海水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其耐蚀性能。 由于钛熔点(1668℃)远高于锌熔点(419.5℃),镁在高温下极易氧化,因而制备中间合金。在分别用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定准确含量后,按计算量进行添加。热浸镀层最外层和镀液合金成分基本一致,镀液合金性能可以反映镀层性能,制备锌钛、锌镁合金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添加钛、镁元素能够提高合金在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 采用烘干溶剂法进行热浸镀,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助镀剂为ZnCl2、NH4Cl的混合溶液,温度460℃,镀液为添加不同含量钛镁的锌液。对所得镀层进行表观质量检测,镀层质量合格,其中添加钛元素后镀层亮度增加。镀层厚度是考察镀层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发现镀层比较均匀,添加钛元素后镀层厚度减薄,添加镁元素后镀层厚度稍有增加,同时添加钛镁元素,镀层厚度稍高于单独添加钛元素,但比纯锌镀层要薄许多。添加微量钛镁后,镀层阻抗谱图和极化曲线图形状都没有大的改变,EIS等效电路拟合结果表明添加钛镁元素后镀层极化电阻增加,镀层在海水中耐蚀性能有所提高。 为进一步检测镀层的耐蚀性能,进行了中性盐雾试验,添加钛镁元素后镀层腐蚀失重减少,腐蚀失重率降低,耐盐雾腐蚀性能提高;室内模拟全浸实验所的结果与盐雾试验具有一致性,镀层刚开始时腐蚀较快随后比较稳定。
Resumo:
塔螺科是软体动物门中种类最多的科,全世界种类超过5,000种,在分类系统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塔螺为世界性分布,以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分布最多。塔螺科动物肉体可食用,贝壳造型独特、色泽鲜丽,深受贝壳收藏爱好者喜爱。作为重要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塔螺是底栖生物食物链的重要环节。 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现馆藏大量的塔螺标本,但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学研究,仅有一些零星的报道,咫需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采用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结合其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学研究,详细描述中国的属、种及分布,澄清近似种和疑难种,发现新种和新记录种,从而丰富了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资料。同时研究了该动物类群区系组成分析和动物地理学,阐明了我国塔螺科的区系特点,并确定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经系统研究和鉴定,发现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馆藏塔螺种类共203种,隶属于8亚科,54属,其中发现1新亚属,16新种,81新记录种。我国塔螺动物在区系组成上属印度-马来区系的一部分。中国海塔螺科区系组成中,以热带和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在这两个区系中共发现分布种类160种,占总种数的79.8%。中国海塔螺科物种组成与日本南部和菲律宾塔螺的物种组成有些差异,本文描述的203种笔螺与日本共有种为93种,与菲律宾共有种为63种,相似性指数分别为41.99%和41.86%。塔螺科种大多属热带和亚热带种类,因此在中国常见于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海南附近海域和西沙、南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