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resultados para nectarina cv. Sunred
Resumo:
植物与昆虫的互作关系是个长期进化的过程,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为例,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和遗传背景下外源基因的表达与效用,同时利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了虫害损伤模拟条件下植物可能存在的内源抗性机制。甘蓝型油菜中转入了人工合成的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杀虫基因,能使植物产生抗虫蛋白抵御虫害。我们在湖北湖南两个实验点进行了大田实验,按植株生长发育的4个不同时期从转基因植株的叶片上采样,研究抗虫蛋白在植物体内的表达动态。植株顶部第三片展开叶的Bt毒蛋白浓度在结荚期前随植物生长而不断增加,而在结荚期出现或增或减的现象。采样叶片的可溶性总蛋白浓度含量一直呈增加的趋势,直到结荚以后出现含量的明显降低。同时,收集了转基因油菜与湘油15号在田间自然杂交形成的杂交后代种子用于栽培,用GFP仪检测杂交后代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并确认带有转基因的杂交植株。为了检测带有转基因的杂交后代油菜中Bt毒蛋白的杀虫效率,用对Bt毒蛋白敏感的试虫品系——初孵棉铃虫幼虫(Helicoverpa armigera)进行杀虫活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携带Bt基因的杂交湘油及其转基因亲本对试虫的体重增长量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可以推断在调查取样的植株生长发育阶段,转基因杂交后代与其转基因亲本植株的杀虫效率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植物及其杂交后代中抗虫蛋白的持续表达及田间带有转基因的自播植物的出现会使害虫产生耐受抗性的潜在可能性增加。 相对于人为增加的抗虫基因,植物在长期对抗昆虫的过程中也进化形成了自我防御机制,能够产生特异的抗性蛋白来应对昆虫的取食。本研究用机械损伤模拟害虫取食,对比了油菜受到物理损伤前后可溶性总蛋白的含量变化并试图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来检测可能发生变化的蛋白质。Bradford定量测定发现,同一植株同一叶片损伤前后可溶性总蛋白含量差异显著,损伤后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及其差异分析显示,损伤前后有8个蛋白质点发生明显的上调或下调。选择其中2个差异蛋白点经过MALDI-TOF质谱鉴定,它们分别是Rubisco小亚基前体以及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和粪卟啉-3-氧化酶的混合物,这些蛋白质在其他植物的抗逆研究中也有报道,它们可能在油菜叶片应答机械损伤过程中对维持植物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Resumo:
植物种子萌发、开花结实和衰老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都受到植物激素的影响。细胞分裂素作为重要的生长调节物质,对其传统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特性的研究已积累子大量资料。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植物激素的研究又进一步从单纯的生物学描述阶段深入到分子水平研究的阶段。尤其是近年来对来自病原微生物植物激素相关基因的研究,为揭示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理和细胸分裂素的水平调节机制的阐明开辟了新的途径。 根瘤农杆菌T-DNA上ipt、iaaM和iaaH基因和发根农杆菌的rol基因表达产物与植物激素的代谢有关。rolC基因是位于发根农杆菌T-DNA区的12号开放读框,编码细胞分裂素-β-葡萄糖苷酶,水解结合态细胞分裂素为自由态细胞分裂素。ipt基因编码异戊烯基转移酶,是细胞分裂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本文用PCR方法从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1601质粒中扩增 rolC基因,并构建CaMV 35S启动子驱动下的双元表达载体。以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分别对野生型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 cv. W38)和已转入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的3F1和3F2烟草进行转达化。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Dot Blot分析表明,rolC基因已导入烟草植株,并具有转录活性。转基因烟草的形态特征与细胞分裂素过量表达的植株表现出的特征一致。 用ELISA方法测定转基因烟草植株中激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单独转rolC基因烟草和同时转入rolC和ipt两个基因的烟草,细胞分裂素的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转基因烟草表现多芽、节间缩短、叶色深绿等现象。同时,转基因烟草内部发生生理变化,如总自由氨基酸、脯氨酸在正常情况下较对照减少,气孔延迟关闭。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烟草随水势的降低、总自由氨基酸和脯氨酸的变化与对照不同。转基因烟草在开始干旱阶段较对照的总自由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深,植物中自由氨基酸的含量增加,但转基因植物自由氨基酸的含量高峰值出现时间较对照推迟。干旱胁迫48小时后,恢复给水,转基因植物较对照易恢复正常生长状态,表明转细胞分裂素基因植物抗旱能力增强。另外,叶片总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转基因植物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某些蛋白组分所占比例也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转rolC和ipt基因烟草的形态和生理变化,是细胞分裂素过量表达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失衡的结果。
Resumo: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在植物抵抗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如水稻中SA的作用迄今仍不是很清楚。为了更深入地了解SA在水稻抵御冷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选用两个抗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长白九’(Oryza sativa cv. ‘Changbaijiu’)和‘中鉴’(Oryza sativa cv. ‘Zhongjian’)作为实验材料,其中‘长白九’为抗冷性较强的品种,而‘中鉴’为冷敏感的品种。在水稻幼苗长至三叶期后,分别对其施以三种浓度(0.5 mM, 1.0 mM, 2.0 mM)的SA溶液预处理24 h,然后置于5 °C下进行冷处理24 h。形态学观察及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 一、冷处理后,‘长白九’和‘中鉴’根与叶片中的SA含量都大幅提高,且结合态SA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其自由态形式。 二、外施不同浓度的SA溶液于水稻根部,24 h后,大量SA尤其是结合态SA积累于根中,且其积累量与处理浓度成正相关;而叶片中积累的SA则较少。 三、形态学及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SA预处理没有提高甚至降低了两个水稻品种幼苗的抗冷性。并且SA处理浓度越大,幼苗受到冷伤害程度的越高。 四、对水稻幼苗叶片与根中的抗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发现,常温下SA处理显著提高了‘长白九’和‘中鉴’根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 GR)的活性;而在低温下SA预处理反而降低了两种水稻叶片与根中部分抗氧化酶的活性,推测低温下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可能与水稻幼苗抗冷性的降低有关。 五、尽管两个水稻品种具有不同的冷敏感性,然而外施水杨酸均加剧了其低温伤害。分析认为,外施水杨酸后,水稻根部大幅升高的内源SA水平可能加剧了活性氧的产生,破坏了植物细胞内部的氧化还原平衡,从而导致水稻幼苗受到的冷害加重。
Resumo: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的HIV21 感染者和艾滋病人血浆病毒载量测定的方法。方法:构建含保守的引物SK145P SK431 扩增靶序列的重组质粒pSPgag737 ,重组质粒体外转录产物经系列稀释得到HIV21 定量测定的外参照,在同样条件下以 引物SK145PSK431 对外参照和待测样品进行RT2PCR 扩增,用电泳图谱分析系统分析经EB 染色的扩增产物电泳图谱,作出外 参照的初始加入拷贝数与光强度的标准曲线,获得相应的回归方程,进而计算出待测样品的HIV21 病毒载量。结果:重组质粒 pSPaga737 经酶切和PCR 鉴定,确认含有引物SK145PSK431 的扩增靶序列,用重组质粒体外转录,得到了1~105 copies 的10 倍系 列稀释的外参照,外参照标准曲线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r = 0196) 。该方法的测定范围为5 ×102~5 ×107 拷贝Pml 血浆。对10 个样品进行3 次重复测定,平均变异系数较小( CV = 20 %) 。结论:所建立的HTV21 病毒载量定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价格 便宜,特异性好,同时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Resumo:
The freshwater testate amoeba Difflugia biwae Kawamura, 1918, isolated from Mulan Lake, Hubei Province, China is investigated using light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morphology, biometry and distribution of this little known species are supplied. After careful comparison with three other similar species, including D. delicatula Gauthier-Livre et Thomas, D. elegans Penard and D. oblonga caudata Stepanek, we believe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ooth fusiform shell, conspicuous great collar flare (always larger than body-width) around the aperture, constriction behind the aperture and a somewhat curved aboral horn set D. biwae apart from all other Difflugia species. This species shows a great diversity in total length, collar height and aboral horn length which have high variability (CV between 11.76 and 24.52). However, body width, collar diameter, neck width, body length and aperture diameter are fairly constant with low variability (CV between 5.34 and 8.79) which shows a remarkable uniformity of D. biwae. Also, the size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both body width and body length yield bell-shaped (normally distributed) curves and indicate that D. biwae is a size-monomorphic species, characterized by a main-size class and a small size range. D. biwae is probably endemic to East Asia (China and Japan) because it has such a large size (165-306 mu m) that it would have been easily found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if it were there. Consequently, D. biwae must have a restricte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disproving the old hypothesis that microscopic organisms are cosmopolitan.
Resumo:
The seasonal dynamics in the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chlorophyll-a amount (Chl-a), total algal volume (CV), Chl-a/CV ratio, seston structure were studied at two sampling stations in a shallow, highly eutrophicated subtropic lake (the Guozheng Hu area of the East Lake) on the plain of the middle basin of the Chang Jiang (the Yangtze River) of China. The lake ecosystem of the Guozheng Hu area is dominated by two planktivorous fishes (silver carp and bighead carp), phytoplankton and zooplankton. Macrophytes are extremely scarce in this area. Concentrations of the total dissolv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Guozheng Hu area in 1990 were very high. Fish yield, of which, more than 90 % was composed of silver carp and bighead carp in the Guozheng Hu area was very high (ca. 1140 kg/ha or 45.6 g/m3 in 1990). Grazing pressure by the fishes on the plankton community is considered to be rather strong. The annual average biomass of zooplankton was ca. 1/3 - 1/2 that of phytoplankton. On the average, dry matter in the living plankton only constituted ca. 3-7 % of the total dry seston, and plankton carbon only constituted ca. 5 - 10 % of the seston carbon.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e Guozheng Hu area of the East Lake, of the organic part of the seston, detritus is quantitatively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while living plankton is only a very small component.
Resumo:
An AlGaN/GaN HBT structure was grown by low-pressure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OCVD) on sapphire substrate. From the high-re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measurements,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structure is of good quality and the AlGaN/GaN interfaces are abrupt and smooth. In order to obtain the values of Si doping and electronic concentrations in the AlGaN emitter and GaN emitter cap layers,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 (SIMS) and electrochemical CV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ough the flow rate of silane (SiH4) in growing the AlGaN emitter was about a quarter of that in growing GaN emitter cap and subcollector layer, the Si sputtering yield in GaN cap layer wa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AlGaN emitter layer. The electronic concentration in GaN was about half of that in the AlGaN emitter layer.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i, Al co-doping in growing the AlGaN emitter layer greatly enhances the Si dopant efficiency in the AlGaN alloy. (c) 2006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Resumo:
降雨侵蚀力是反映流域降雨侵蚀能力的综合指标之一。根据辽河流域10个气象站的日降雨量资料,利用日降雨侵蚀力模型估算辽河流域的降雨侵蚀力。结果表明:辽河流域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变异与降雨量的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变化于1 000~3 800 MJ.mm/(hm2.h.a)之间;降雨侵蚀力年内集中度高,6—8月3个月约占全年的80%;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大,年际变率Cv0.367~0.649之间,采用时序系列的Mann-Kendall检验表明,降雨侵蚀力并无显著变化趋势;特别是在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西辽河地区,年降雨侵蚀力较小,但年内集中程度大,年际变化更突出。
Resumo:
延安地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利用延安气象站1951-2005年的日降雨量数据,采用日雨量侵蚀力模型估算延安地区降雨侵蚀力,结果表明:该地区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6-9月,占到了全年的85.6%。年降雨侵蚀力的平均值为1765.73MJ.mm/(hm2.h),55年间,年降雨侵蚀力变异程度适中,从整体上看,趋势保持平稳,其离差系数Cv变异趋势系数r分别为0.41和-0.071。
Resumo:
控制电位电解型即电流型气体传感器由于具有检测气体种类多、浓度范围宽、体积小、价格低、测量精度高、可用于现场直接检测等优点,在环境监测与安全生产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纳米级铂、碳纳米管负载铂及铂铁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物理化学表征和电化学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的方法,合成了纳米级铂催化剂。TEM和XRD测试表明,该球形多晶铂的粒径为2-5nm。用此种铂催化剂制备了离子交换膜电极复合体,并组装了全固态电流型氧传感器;在对低浓度氧气进行测试时,具有高的灵敏度、较短的响应时间、较低的底电流和噪声,且响应信号与氧气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1.利用空气氧化和硝酸相结合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了纯化,并利用1:1的H2SO4-HNO3混酸使其表面羧基化,TEM和CV试表明多壁碳纳米管达到了纯化和表面官能团化的目的。 2.利用喷雾冷却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的铂及铂铁合金纳米级催化剂复合体,并利用TEM、EDS、XRD、ICP等进行了表征;在循环伏安扫描中,铂铁合金催化剂呈现较高的比表面积。将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的铂及铂铁合金纳米级催化剂应用于C1有机小分子的电化学氧化研究中发现,铂铁合金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Resumo:
本论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Au(111)电极上结合电化学方法在分子水平上观察分子的吸附组装和结构调控等。主要内容如下: (1) 用现场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ECSTM)在Au(111)电极上研究了巯基己醇(MHO)取代六苯并苯的详细过程。取代速度强烈依赖于MHO的浓度。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较慢,我们可以用现场ECSTM跟踪观察详细的取代过程。取代首先发生在靠近重构线肘部的位置,出现单分子或多个六苯并苯分子的取代而形成的pits。随着取代过程的进行,这些小的pits生长或合并成较大的pits;pits周围的六苯并苯分子逐渐被MHO取代,最终在限定的区域内形成有序的domain。观察局部区域的取代过程,我们发现沿着重构线的方向扩展速度最快。快速取代之后,MHO在Au(111)电极表面形成( )R30°晶格结构,而慢速取代之后,MHO在表面形成c(4×2)超结构。与MHO在干净的Au(111)电极上的吸附相比,在六苯并苯修饰的Au(111)电极上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也没有观察到平躺的物理吸附相,而是直接形成化学吸附相。这可能是由于六苯并苯的存在,MHO的碳氢链不能直接与Au原子接触。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取代速率曲线呈倒S形状。 (2) 我们用循环伏安法(CV)和ECSTM研究了腺嘌呤(Adenine,A),胸腺嘧啶(Thymine,T)和鸟嘌呤(Guanine,G)单组分及混合组分(A+T)的电化学二维相变。施加在Au(111)电极上的电位不同,A会呈现不同的吸附状态,包括物理吸附相和化学吸附相。在物理吸附的电势范围,高分辨ECSTM图像显示,同一个电势下共存着多样性的A的吸附结构。当基底电势变得更正时,一种更倾斜的吸附状态也就是A的化学吸附相会形成。在较负电位下,A和T能通过分子之间氢键作用在Au(111)电极上形成一种新的网络结构,而G能形成多层吸附。 (3) 利用STM研究了不同方法移除硫醇自组装膜之后金电极表面的再生情况。分别使用了化学法和电化学还原脱附法。化学法比较简单,使用的试剂有王水,piranha和NaBH4。王水对金电极表面有强腐蚀作用;piranha和NaBH4对金表面的作用较小,但是NaBH4处理之后的金表面上会有较多的亮岛出现。在移除自组装膜之后的电极上直接组装六苯并苯,我们观察到用piranha和NaBH4处理之后的金电极表面上六苯并苯自组装膜缺陷较多,有序domain也比较小。电化学法脱附可以得到比较干净的金表面,直接组装的六苯并苯自组装膜有序性好,缺陷少。而且,电化学脱附法通过控制电位可以实现硫醇自组装膜和六苯并苯自组装膜的相互转换。
Resumo:
1.利用电化学和现场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电化学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一系列过渡金属取代杂多化合物ZnW_(11)M(M = Cr,Mn,Fe,Co,Ni,Cu,Zn)的电化学行为。所有的这些化合物都在相近的电位处表现出四对连续的基于W中心的氧化还原反应。研究表明,ZnW_(11)M中基于W中心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反映了它那个未知的缺位阴离子ZnW_(11)的氧化还原反应。此外,电活性过渡会属取代杂多化合物ZnW_(11)M(M = Cu,Fe,Mn)还表现了过渡金属M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ZnW_(11)Cu~(11)表现出Cu的沉积和溶出,ZnW_(11)Fe~(III)在正电位处有一特殊的源于Fe的氧化还原反应,ZnW_(11)Mn则发生一个氧化反应和两个还原反应。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反应机理。选取HNO_2为底物考察了这一系列过渡金属取代杂多化合物的电催化性能。通过比较电催化还原电流的大小,我们可以定性地排出这一系列过渡金属取代杂多化合物对HNO_2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性能的顺序(由高到低):ZnW_(11)Cu > ZnW_(11)Co > ZnW_(11)Cr和ZnW_(11)Fe > ZnW_(11)Zn、ZnW_(11)Mn和ZnW_(11)Ni。这一系列过渡金属取代杂多化合物的电催化性能的差别,可能主要是来自于它们分子结构中所取代的过渡金属元素的影响。实验证明ZnW_(11)M对HNO_2还原反应的电催化过程中产生NO气体。2.采用末端带有电荷的烷基硫醇首先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前体膜,在此前体膜上成功地沉积出杂多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聚合物的多层膜。利用多种技术对这种多层膜进行了表征,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反射-吸收红外光谱法、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法等。而且我们把这种修饰方法推广应用于不同结构类型、不同组成的杂多阴离子和同多阴离子中去,制备了它们的多层膜。利用原位EQCM技术研究了杂多酸分子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及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离子传输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修饰膜的电化学反应过程中,HSO_4~-离子的迁移在膜的电荷补偿中是必不可少的。修正并发展了依据原位EQCM技术考察迁移物种特性的方法,并基于此详细分析了HPA分子在各种修饰条件下电化学反应中正常及反常的频率响应及离子迁移行为。3.首次开发出来一种新颖的多层膜成膜方法-电化学生长法,并应用于制备含杂多化合物的多层膜中。通过多种技术表征,证明了电化学生长法比文献中通用的浸泡法更优越,可以在含有支持电解质的溶液里成膜而没有其它离子竞争吸附的缺点,制备出的自组装多层膜生长更均匀、超薄且功能良好。电化学生长法可望在制备其它种类的多层膜中会有广泛的应用。同时,我们也比较了这两种多层膜对于底物BrO_3~-和HNO_2还原反应的电催化作用。特别地,我们详细考察了多层膜厚度和最外层种类对电催化反应的影响。我们发现电催化性能随着多层膜层数(厚度)的增加而增长,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多层膜的层数来达到最有效的催化性能,这一点是多层膜修饰电极优越于其它类型修饰电极最突出的优点之一。此外,我们还发现QPVP-Os最外层对催化反应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这些影响作用可以从多层膜中电催化剂沉积量的多少和QPVP-Os最外层的屏蔽作用得以解释。4.尽管SiW_(l2)O_(40)~(4-)不能直接吸附在裸金电极的表面形成单层膜,我们成功地在预先自组装有半胱氨的金电极上制备出来了SiW_(12)O_(40)~(4-)单层膜。但是,这种SiW_(12)O_(40)~(4-)单层膜化学修饰电极的稳定性较差。基于同阳离子聚合物QPVP-Os的静电相互作用,我们成功地制备了均匀的SiW_(l2)O_(40)~(4-)多层膜。SiW_(l2)O_(40)~(4-)多层膜CMEs对BrO_3~-,H_2O_2和HNO_2的还原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效应。对HNO,还原的催化效应随着层数由l到3的增加而增强,而这种催化效应的增强却随着层数由3到7而趋于平缓。由于多层膜结构是建立在同QPVP-Os的强烈的静电作用上的,因此SiW_(12)O_(40)~(4-)多层膜CMEs比单层膜CMEs有更好的稳定性。我们主要利用电化学方法(循环伏安法,CV、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X-射线反射法(XR)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对这种杂多阴离子自组装多层膜的成膜过程、多层膜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进一步地表征。5.通过氨阳离子自由基修饰方法,把4-氨基苯甲酸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该单层膜对多种电活性分子的影响,膜的阻滞行为主要是由于静电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利用循环伏安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考察了4-氨基苯甲酸修饰电极对不同酸度条件下铁氰化钾的电子传递情况,并测得了它的表面pKa值大约为3.1。以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的4-氨基苯甲酸单层膜为前体膜,成功地静电沉积了阳离 子聚合物QPVP-Os和多种杂多化合物组成的多层膜。采用循环伏安法详细研究了这种杂多化合物单层膜和多层膜的电化学行为,并且考察了这种复合膜对三种底物BrO_3~-,HNO_2及H_2O_2的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性能。6.类似地,在4-氨基苯甲酸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上,我们也成功地制备了SiW_(12)的多层膜。循环伏安、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反射的实验结果证明多层膜的生长非常均匀而且稳定。X-射线反射实验测定了多层膜中每个SiW_(12)/QPVP-Os双层的平均厚度为30.3A。这种复合膜对Br0_3~-,HNO_2和H_2O_2还原有明显的催化活性,并且在较大的浓度范围内催化电流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更有意义的是,随着SiW_(12)多层膜层数的增加(固定在多层膜中催化剂量的增加),多层膜的催化能力具较大程度地提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地控制多层膜的厚度来改善其催化活性及分析测定的灵敏度,从而达到最佳的催化效能和优化出最适宜的实验条件。由于电极的稳定性较好,期望可以实际用于Br0_3~-,HNO_2和H_20_2的检测。7.采用电化学生长方法在4-氨基硫酚自组装膜修饰的金电极上,制备了包含杂多阴离子(SiMo_(11)VO_(40)~(5-)和Pr(SiMo_7W_4)O_(40)~(5-))和阳离子聚合物PDDA的多层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层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在多层膜生长过程中,我们发现Mo的第三个氧化还原峰随多层膜层数的增加显著增长,而前两个氧化还原峰增长缓慢甚至不增长,这可能是由于PDDA对Mo的前两个还原峰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所导致的。多层膜修饰电极的峰电位随pH的增加而线性负移,表明有氢离子参与到杂多阴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多层膜修饰电极对BrO_3~-和HNO_2的还原反应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Mo的第三个还原峰峰电流与BrO_3~-的浓度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催化电流随着多层膜层数的增加而增长。8.我们考察了首先通过静电沉积技术(离子键组装)成膜,然后经过后续光化学反应来制备一类含聚苯胺的基于共价键结合的多层膜。通过紫外光的辐照,膜的交联结构可由离子键型转变为共价键型。溶剂刻蚀的结果表明此种共价键合多层膜有更好的稳定性。电化学实验表明,以此种方式组装在多层膜中的聚苯胺仍保留了其电化学性质。
Resumo:
本文简要评述了扫描探针显微学研究的发展过程、目前状况及发展方向,着重介绍了扫描探针显微学(SPM)在分子组装体研究中的一些应用。采用扫描探针显微学结合电化学的方法对自组装膜(SAMs)、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体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XPS、SEC等多种手段对分子组装体在电极表面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STM研究金属纳米颗粒的隧道成像机理利用柠檬酸三钠还原高氯酸金的反应制备了金的溶胶纳米粒子。将对氨基硫酚自组于金单晶面(Au(111))上形成致密有序的单层;并以此为基底进一步将金溶胶纳米粒子组装于自组膜表面,得到固定化纳米粒子的次单层。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了表征,对金溶胶纳米粒子隧道成像的微观机理作了探讨,提出双势垒隧穿的电子传输界面模型。对扫描隧道显微镜下金溶胶纳米粒子的图像失真作解释。2.共轭有机小分子的导电性的研究利用保护和去保护的方法对带巯基的共轭有机小分子进行了合理地操纵,使其稳定性在我们构筑电化学界面的过程中得到了保证。我们用自组装(SAM)技术将这种共轭有机小分子首先吸附于金电表面,然后用稀氨水将其水解得到致密的共轭有机小分子的单层。在金/SAM二次基底的基础上利用巯基于金的强烈的化学键合力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和湿化学还原的方法得到的金纳米粒子组装于电极表面,得到了金/有机分子层/金的夹心结构,并对构筑这种夹心结构的每一步骤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此种共轭有机小分子利用巯基化学键合金属金时,电子能够快速通过这种夹心结构,为分子电子学中之基本问题“分子导线”连接纳米级的分子器件时电子能否在其间传导给出了直接的电化学证明。3.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我们用相转移方法合成了表面功能化的纳米粒子。首先,根据将HAuCl_4溶解于水相中,将Bu_4NClO_4作为相转移试剂、带巯基的有机小分子作为表面修饰剂,NaBH_4和柠檬蒜三钠作为还原剂溶解于硝基苯有机相中。将两相剧烈混合,在混合过程中HAuCl_4在水/硝基苯界面处被有机相中的还原剂还原成金属纳米粒子,刚生成的纳米粒子由于强烈的金硫键合作用而被带巯基的有机小分子表面功能化,而且能在有机溶剂中稳定存在。于是得到的表面功能化的纳米粒子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胶体溶液。我们合成了表面被12烷基硫醇和巯基噻酚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基于这些表面功能化且带有电化学反应性功能基团的纳米粒子,我们在电化学合成聚噻酚的系统中加入这种具有表面反应性的纳米粒子得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对这种复合材料我们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l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面纳米粒子能稳定存在于聚合物基体中,而且这种复合材料的电子传输性能远远大于同等条件下的聚合物膜。
Resumo:
多核过渡金属铁氰化物修饰电极的研究在电催化、电色显示器件、能量存储、离子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了电化学的循环伏安法(CV、旋转圆盘电极技术(RDE)、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EM),系统研究了一类铁氰化物—铁氰化钴修饰玻碳(CoHCF/GC)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对神经递质多巴胺(DA)的电催化作用以及修饰溶液中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加入对所制备的CoHCF/GC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电催化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改进了CoHCF/GC电极的制备方法。新方法具有简单易行、不受修饰物浓度干扰、修饰时间短、修饰量易于控制等优点,且制备的CoHCF粒径小、结构明确、电化学性能稳定。2.研究了CoHCF/GC电极对DA氧化的电催化性能。采用RDE测定了CoHCF/GC电极对DA的电催化氧化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用新方法制备的修饰电极对DA氧化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3.研究了在修饰溶液中加入临界浓度的CTAB对所制备的CoHCF/GC电极的影响。CV研究结果表明,CTAB的加入,基本不影响CoHCF/GC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却使其氧化还原峰峰电流明显增大,且使所制得CoHCF/GC电极对DA氧化表现出不同的电催化行为。FTIR研究表明,CTAB不吸附在电极表面,不改变COHCF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SEM研究结果表明,CTAB的加入使所制备的CoHCF膜长得更快,更厚,使CoHCF粒子长得更大。因此,可得出结论为CoHCF粒子的大小是影响其对DA不同的电催化行为的主要因素。4.用RDE技术测定了有、无CTAB情况下制备的CoHCF/GC电极对DA的电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有CTAB时制备的CoHCF/GC电极对DA的表观动力学常数kΓ比没有时的要大。
Resumo:
杂化的纳米尺寸的有机/无机化合物开辟了材料科学的新纪元。作为新型功能材料,杂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由于在光学、电子、机械、防护涂层、催化、传感器、生物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杂多酸(POMs)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有特异的纳米尺寸结构,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泛应用价值,因此多酸化合物功能材料的研究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最近,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杂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范围内,如何更有序的组装杂多酸,因为它们有着更有趣的电、磁、氧化还原和光学性质。1.在4-氨基苯甲酸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我们用层层组装方法制备了六钒取代的理杂多酸(PW6V6)多层膜。表面等离子(SP)技术和循环伏安(CV法对多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多层膜生长均匀,平均厚度为2.8nm,并且研究了多层膜对亚硝酸根伽02一)和浪酸根(BrO3-)的催化还原活性。2.研究了通过静电吸附作用,P2W17Fe和QPvP-Os交替组装多层膜。循环伏安(CV,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紫外一可见光谱(UV-vis)研究结果表明了这种多层膜是均一稳定的。多层膜对H2O2,BrO3-和NO2-有很高的催化活性。特别是EIS成功地监测多层膜的形成过程。随着层数增长,电子传输阻抗Rc,线性增加,氧化还原电对Fe(CN)63/4的电子传输受到抑制,这进一步证实了多层膜的均一性。3,首次在4-氨基苯甲酸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成功地构建了含杂多酸P2W15V3的多层膜。值得注意的是,该多层膜对BrO3-和NO2-的还原有显著的电催化活性,而且由于过渡金属钒在P2W15V3起催化作用而有很低的过电位。另外,多层膜中QPVP-O5聚合物的Os中心在抗坏血酸氧化时的催化活性仍然存在,而且通过最外层的调整,多巴胺和抗坏血酸能被分别检测,所以在多巴胺存在时它可用作检测抗坏血酸的电化学传感器。4.迄今为止,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杂多酸多层膜的制备,电化学和电催化活性的研究,对杂多酸多层膜功能材料的研究却很少,我们首次够构造了发光的杂多酸多层膜,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技术和荧光光谱证明多层膜生长均匀,室温下,多层膜的发光性能显示Eu3+的特征发射峰是5D0→7Fj(j=1,2,3,4)的跃迁。电化学阻抗谱被成功得应用于监测多层膜的沉积过程。我们发现随多层膜的逐步形成,半圆直径有规律地长大。而且,电荷迁移电阻Rc,随双层数线性增长。可以认为多层膜在基底电极上以非常均匀规律的方式沉积,Fe(CN)63/4氧化还原电对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被多层膜抑制。5.我们用层层组装方法成功构造了金纳米粒子多层膜,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和原子力显微技术表征了多层膜的形成,金纳米粒子粒径大约14nm,表面粗糙度6.43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