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resultados para SDS - PAGE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花粉管是种子植物受精过程中的雄性生殖单位的载体,由于其生长依赖于胞内Ca2+梯度,并具有典型的顶端极性生长的特点,因而成为近年来研究植物细胞相互识别、胞内和胞外信号传导理想的模式系统。裸子植物花粉与被子植物相比具有萌发时间长、生长缓慢等特点。Ca2+在裸子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裸子植物白皮松(Pinus bungeana)的花粉为材料,运用不同浓度钙通道抑制剂Nifedipine(Nif)处理,对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了细胞学研究和蛋白质组学分析,以探讨Ca2+对白皮松花粉生长的调控机制,为进一步揭示裸子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机理提供参考。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钙通道抑制剂Nif和Ca2+螯合剂EGTA对白皮松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if处理花粉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经Ca2+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对Nif处理后Ca2+在花粉管中的分布模式进行了观察,发现Ca2+在正常生长的花粉管中呈梯度分布,并在其顶端的荧光最强。与对照相比,处理后的花粉管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且顶端Ca2+梯度消失。通过EGTA漂洗后的花粉粒,在正常培养基上萌发率较高,但其生长速率受到抑制。由此说明了细胞壁钙库对花粉管生长的抑制效应显著高于对花粉萌发的影响,是花粉管生长的限速因子。同时外加钙调素还可逆转EGTA对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抑制。上述结果表明,白皮松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需要外源Ca2+的内流,以及胞内形成的Ca2+浓度梯度。 用FM4-64探针标记结果发现,正常花粉管中的胞吞作用主要发生在顶端和亚顶端区域,胞吞的小泡也集中分布在这两个区域。经Nif处理后,既不影响花粉管的胞吞过程,同时胞吞发生的位置也与对照相似,只是胞吞的小泡分散于整个花粉管中。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各种细胞器在白皮松正常生长的花粉管中分布与被子植物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前者无明显地分区现象,不具胼胝质塞。白皮松花粉管顶端和亚顶端的壁旁体与质膜融合现象频繁发生。花粉管经Nif处理后,线粒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解体和液泡化,内质网液泡化和核糖体脱落,液泡大量聚集在花粉管顶端,壁旁体与膜融合现象减少,以及花粉管壁明显变薄等。此外,通过微丝特异性探针鬼笔环肽标记结果表明,正常生长花粉管的微丝呈长轴向排列, Nif处理后微丝断裂,其断裂程度与处理浓度有关。由此可见,外源Ca2+对花粉管的胞吞无明显抑制或促进作用,但对胞吞小泡重回收可能有影响。当胞内Ca2+梯度消失后,则明显抑制了微丝骨架的聚合,进而使胞吐作用减缓,高尔基体分泌小泡聚集,多种细胞器液泡化,引起花粉管顶端膨大,细胞壁变薄,继而抑制花粉管的正常生长。 运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显示,正常生长的花粉管壁含有纤维素、胼胝质、果胶质和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s),其中纤维素和胼胝质在细胞壁上呈均匀分布,而酸性果胶质只存在花粉管两侧壁上,酯化果胶分布于花粉管顶端。经过Nif处理后,胼胝质和酸性果胶质均在花粉管顶端累积,而AGPs和纤维素的分布却无明显变化。另外,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也同样支持上述结论。通过花粉管壁蛋白的SDS-PAGE分析表明,Nif对细胞壁蛋白的合成也有较大的影响。 在花粉管的钙通道受到抑制后,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其蛋白质的表达图谱,通过双向电泳已分离出约1000个蛋白质斑点,经软件分析发现,除其中50个蛋白斑点外,大部分蛋白质的表达量均未发生变化。上述50个发生变化的蛋白斑点酶切后,再经过ESI-MS/MS鉴定和质谱数据库的搜索,共鉴定出28个蛋白,其中12个为上调蛋白,16个下调蛋白,根据其主要功能分为与代谢、细胞扩展、翻译后修饰以及信号相关的蛋白。经过Nif处理后,花粉管中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力下降,ATP的产生受到抑制,参与细胞壁多糖合成及小泡运输的蛋白,如valosin containing protein(VCP)、reversibly glycolsylated polypeptide(RGP)、UDP-glucose dehydrogenase (UDPGDH)和α-tubulin表达下调。另外,通过上述方法还鉴定出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保守结构域同源的受体蛋白激酶等。 综上所述,白皮松花粉管钙通道受到抑制后,通过影响花粉管蛋白的表达,抑制微丝微管骨架的组装,致使胞吐速度变慢,花粉管壁酸性果胶质、胼胝质等多糖分布的变化及总多糖含量的减少,最终抑制了花粉管的正常生长。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花粉管是种子植物受精过程中雄性生殖单位的载体,具有典型的极性顶端生长模式,因此成为研究细胞极性生长机理的理想模式体系。本研究以裸子植物白杄(Picea meyeri Rehd.et Wils)花粉为材料,并以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起关键作用的Ca2+作为切入点,分析钙-钙调素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极性生长中的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探讨它们在其他植物细胞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细胞化学定位证明,白杄花粉中含有丰富的游离钙离子和钙调素,在花粉管顶端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布;钙调素特异拮抗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简称TFP)可以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与钙调素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钙-钙调素复合物对下游效应蛋白的激活。微摩尔浓度的TFP明显抑制白杄花粉萌发以及花粉管的生长,并导致大部分花粉管畸形生长。TFP处理后的花粉管(约80%以上)中游离钙离子梯度消失或梯度不明显,由此说明钙调素参与花粉管顶端游离钙离子梯度的维持。抑制剂处理显著影响钙调素在花粉管顶端的梯度分布模式,梯度落差明显减小。 应用鬼笔环肽标记花粉管微丝骨架表明,正常生长的花粉管中微丝骨架沿花粉管长轴平行的方向呈网络状分布,但是在花粉管顶端仅有杂乱的微丝片断分布;低浓度TFP处理之后,微丝骨架分布的方向性丧失并开始卷曲,花粉管顶端的微丝片断消失,高浓度TFP处理之后微丝骨架完全断裂,聚集成短粗的束状。FM4-64标记花粉管后发现,经TFP处理的花粉管顶端胞吞速度明显加快,最终染料集中分布在紧贴质膜下很小的区域内,同时胞吞过程加快主要表现在染料进入花粉管细胞的速度加快,而随后染料在细胞内的扩散速度并无明显变化。以酸性磷酸酶为标志的胞吐活性也显著下降。通过MitoTracker染色发现,TFP处理之后花粉管中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显示,抑制剂处理的花粉管中液泡化现象严重,线粒体膨大变形,其内嵴的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同时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形态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另外线粒体和液泡还出现了类似于自体吞噬的现象。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标准培养基中培养的花粉管经苯胺兰染色后,胼胝质分布于整根花粉管侧壁上,而顶端区域胼胝质分布却很少或不存在。但经TFP处理之后,在花粉管细胞壁的个别区域有胼胝质大量沉积,同时在花粉管中还出现能被苯胺兰特异染色的许多颗粒状物质。此时花粉管顶端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含量明显减少。以单克隆抗体JIM5、JIM7标记果胶质,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标准培养基中培养的花粉管,酸性果胶质分布于整根花粉管的侧壁中,但在其顶端的含量很低或不存在,与此相反,酯化果胶质只分布在花粉管的顶端;而经TFP处理的花粉管中,酸性果胶质均匀分布于花粉管细胞壁上,酯化果胶质仅出现在花粉管基部的细胞壁中。单克隆抗体LM2和LM6标记结果显示,正常生长的花粉管细胞壁中AGPs呈周期性的环状分布,TFP处理后AGPs仅仅分布在花粉管基部的细胞壁中。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抑制剂处理之后花粉管细胞壁蛋白的表达也发生明显变化。由FT-IR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两种果胶质及纤维素在花粉管顶端细胞壁中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花粉管全蛋白,结果发现正常生长和TFP处理后的花粉管的大部分蛋白斑点都处于pI 4-8以及分子量在14-97 KD的范围内,主要是一些中等分子量大小、微酸性和中性的蛋白类群。由软件分析显示,除其中76个蛋白外,大部分蛋白质的表达并未发生变化。将上述76个表达量发生变化的差异蛋白进行胶内酶解,并经ESI-MS/MS分析鉴定,以及质谱数据库搜索,最终鉴定出57个蛋白,其中23个表达量上调,其余34个表达量下调。根据其生物学功能可以分为碳水化合物及能量代谢、胁迫及防御反应、细胞扩展、信号转导等功能蛋白类群。经TFP处理后,花粉管中碳水化合物及能量代谢过程整体水平下降,氧化磷酸化水平减低,但是丙酮酸脱羧酶旁路代谢水平却略有上升。由此暗示,花粉管在生长停滞的环境条件下,该途径可作为能量供应的替代机制;参与转一碳单位反应的蛋白表达量普遍上调,参与细胞延展(如细胞骨架重构、细胞壁多糖合成)的蛋白表达量下调,此项研究结果与上述的细胞生物学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当钙调素蛋白功能受到抑制后,顶端游离钙离子浓度梯度消失同时胞质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细胞代谢水平(糖酵解和三羧酸酸循环)整体下降,而可能通过丙酮酸脱羧酶旁路来维持最低限度的能量供应;同时花粉管微丝骨架发生解聚,花粉管细胞壁组成成分合成水平下降,细胞延展相关的能力减弱,最终导致花粉管生长的停滞。钙-钙调素信号存在于白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这一特定的细胞生物学事件中,并参与花粉管顶端游离钙离子梯度的维持和定向生长。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药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 Weber)叶片外植体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以NaCl作为选择因子,从愈伤组织直接筛选。在选择培养基上,大部分愈伤组织褐化死亡,在一些褐化死亡的愈伤组织周围有少量新的细胞团生长,挑选生长存活状况好的细胞团转接到新鲜培养基上,每3周继代一次,经3个月继代筛选获得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细胞团。以普通愈伤为对照,发现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耐盐愈伤的相对生长率下降但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持续升高,而普通愈伤对照几乎停止生长,说明耐盐愈伤具有相对稳定的耐盐性。在蛋白水平上,耐盐愈伤与对照愈伤差异明显,SDS-PAGE分析显示:耐盐愈伤比对照多出一条34 KD大小的蛋白带,且30 KD,18 KD左右的蛋白带明显上调。相同处理条件下耐盐愈伤脯氨酸的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盐胁迫条件下,耐盐愈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而对照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5% NaCl处理前后,耐盐愈伤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结果说明耐盐愈伤一方面通过积累蛋白和其他小分子有机溶质的方式调节其渗透平衡,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盐分造成的次级伤害。 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愈伤组织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芽,之后将再生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经4个月得到了12株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植株。与野生型相比,耐盐植株叶片宽大、叶柄粗短、叶表面覆盖白色细毛,根粗壮较短,花茎中部具有2 cm左右的苞叶。RAPD和SDS-PAGE检测表明,耐盐植株与对照植株在DNA及蛋白水平上均存在明显差异。1.5% NaCl处理后,与普通再生植株相比,耐盐株系的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更为显著,而丙二醛含量降低,其主要药用成分黄酮的含量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说明耐盐植株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明显增强。以上结果表明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植株为耐1.5% NaCl药蒲公英变异体,这些耐盐变异体有望成为抗盐耐海水蔬菜家族的新成员。同时,这些耐盐变异体植株比普通植株具有更高的医用商业价值。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变异体遗传稳定性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 Tzvel.)又称碱草,隶属禾本科赖草属,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草甸草原及干旱草原上的重要建群种之一。作为一种兼具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优良牧草,羊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长期以来,对羊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生殖生物学方面,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知之甚少。为了保存羊草基因资源,并在基因水平上研究羊草生物代谢的调控机理,本研究采用羊草根、叶片混合后做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并对文库中部分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同时从中克隆获得羊草果聚糖水解酶全长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转化毕赤酵母研究初步确定其功能,为深入了解羊草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 成功地构建了羊草根、叶混合cDNA文库,原始文库滴度达到4×106 pfu/ml,扩增文库滴度接近1011 pfu/ml ,重组率达97% 。PCR检测插入片段,均在0.5 kb到3 kb之间,l kb以上占68%。从文库中检测到了TC、γ-TMT、FEH基因,文库覆盖度达到要求且为PCR筛选文库提供了可能。 2. 随机挑取经检测过的597个单克隆进行测序,去除插入片段小于和污染序列后,获得了584条高质量的序列。所有584条EST序列与NCBI的核酸数据库比对时,有30.99%的EST序列与己知序列有很大的同源性:而与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时,有61.27%的EST序列与已知序列有很大的同源性。核酸比对中,有32.87%的序列为未知功能新基因,而蛋白质比对结果只有11.27%的序列为未知功能新基因。其中获得5条全长基因。 3. 文库中测序得到果聚糖水解酶(FEH)片段,依据其核酸、蛋白序列,以羊草根茎为材料,结合果聚糖水解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 RACE 方法,获得羊草果聚糖水解酶基因 Lc 1-FEH 的全长序列(2040bp),包含一个 1803bp 的开放阅读框,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蛋白质进行功能分析,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明显的果聚糖水解酶类蛋白特征(NDPNG,FRDP 和[WEC (V/P)D] 结构域),其分子量为 66.8kD,等电点 pI 为 5.49,是一种酸性蛋白质。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Lc1-FEH与单子叶植物小麦、大麦和黑麦草细胞壁类酵素酶同源性最高,分别为89%、87% 和72%。运用实时定量方法对Lc 1-FEH表达量在羊草发育各时期及不同逆境处理下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幼苗中以叶中表达量最低,根茎中表达较高,成苗中花梗中的表达量最高;Lc1-FEH在转录水平明显受碱、ABA、SA及低温胁迫诱导,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表达量迅速增加,到达到最大值,之后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在盐、干旱的诱导下的表达量迅速降低。 4. 羊草果聚糖水解酶Lc1-FEH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将pMD-Lc1-FEH 质粒经双酶切后构建果聚糖酵母表达载体 pPICZα- Lc1-FEH 。将重组表达载体线性化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X33,经抗生素 Zeocin 和酵母 PCR 筛选获得高效表达酵母工程菌。毕赤酵母表达的果聚糖水解酶蛋白经SDS-PAGE 分析表明Lc1-FEH表观分子量为 67 kD 左右。其最适反应 pH 值为 5.5,在 pH 值为 4.5~6.5 的范围内能保持较高的酶活力;表达Lc1-FEH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30 ℃;在温度在 20~30℃度范围内有较高的酶活。 Lc 1-FEH能够水解含有β-2,1糖苷键类型果聚糖:蔗果四糖、菊粉、6-蔗果三糖;而对β-2,6糖苷键类型果聚糖:6-蔗果三糖、新蔗果三糖、细菌类果聚糖及蔗糖基本不具水解活性。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Pb++、Cu++、Zn++对高等植物(菠菜)离体叶绿体两个光系统光合电子传递功能的影响,以Cd++为代表重点研究了它对光系统II(PSII)的影响,首重讨论了Cd++在PSII的作用部位及作用方式。 Cd++、Pb++、Cu++、Zn++对高等植物叶绿体光合电子传递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PSII电子传递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PSII制剂的放氧活性比叶绿体的放氧活性对Cd++的毒害作用更加敏感。不同浓度的Cd++处理后,叶绿体全电子链的电子传递活性比放氧活性的降低速率快。这暗示着PSII氧化侧不是Cd++唯一的作用部位,在PSII电子传递链上还存在一个对Cd~(++)敏感的部位。 Cd++使叶绿体和PSII制剂的DCIP光还原活性降低;可变光受到抑制。加入PSII人工电子供体DPC仅使被抑制的DCIP光还原活性稍有恢复;而加入NH2OH对被抑制的可变荧光无影响。因此我们认为Ca++除了作用于PSII氧化侧外,还直接作用于PSII反应中心。这与Bazzaz和Govindje等提出的Cd++仅作用于PSII氧化侧的观点不同。我们认为可能是Cd++改变了叶绿体或PSII制剂类囊体膜的构型或内环境,使较多的PSII反应中心不易被光活化或使其钝化的缘故。 低温(-196℃)荧光发射光谱表明,Cd++使叶绿体的F686/F736及 F696/F736比值降低。另外,Cd++还可使叶绿体和PSII制剂的低温(-196℃)荧光激发光谱的F480/F436比值下降,使叶绿体表观吸收光谱变平。 温和的SDS-PAGE分析表明,Cd++处理后,叶绿体类囊体膜与PSII制剂类囊体膜中色素蛋白复合物LHC-II的部分寡聚体解聚成单聚体,叶绿体中LHC-II总量减少。进一步用梯度胶分析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多肽组成。发现Cd++使属于LHC-II的多肽减少。表明Cd++引起了LHC-II的重新分配或它本身的解离。通过比较Cd++与Mg++对PSII活性的不同影响,我们认为Cd++使激发能不利于向PSII分配,从而破坏了两个光系统的协调合作。这或许是导致PSII电子传递活性显著降低的因素之一。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工作对莲胚芽叶在照光萌发后其叶绿体光合膜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在萌发前的干莲胚芽叶叶绿体中就已存在有巨型基粒结构。经照光萌发后,巨型基粒逐渐松散,类囊体膜之间距离变大。巨型基粒解体。而后重新形成比原来巨型基粒片层少,片层间距较紧密的基粒。它的基质片层是在基粒片层形成基本完成之后开始发育的,即萌发八天之后,莲幼苗叶绿体才形成和其它高等植物成熟叶绿体类似的结构,具有基粒和基质片层的类囊体膜系统。 (2)对萌发后不同时期莲幼苗叶绿体膜多肽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表明,组成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两个多肽,分子量分别为30 KD和27 KD的多肽含量变化很大。30 KD常会随发育时间的增长而减弱。而27 KD条带则逐渐增强。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干莲胚芽叶叶绿体中以前体的形式存在,经照光萌发一段时间后,该复合体经过多肽含量的变化,叶绿素a、b相对含量的变化等过程,最后发育成熟的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 (3)萌发前及萌发后不同时期对莲叶绿体的低温荧光发射光谱测定结果表明,未经萌发和照光萌发两天的莲叶绿体仅在681mm处有发射峰,而缺少732 nm处的发射峰。萌发到第四天时F732开始出现,并且随发育时间增长逐渐增强。F732/F683值逐渐上升,这说明PSI捕光色素系统的发育较PSⅡ是延后的,而且它的发育必须有可见光照射条件下才能进行。 (4)叶绿素a/b值和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莲胚芽叶在萌发后的发育过程中,其叶绿体叶绿素a/b值由干莲胚芽叶叶绿体的0.9逐渐上升,到萌发十天时接近正常成熟叶绿体的水平,其叶绿体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叶绿素b相对于叶绿素a逐渐减弱。 (5)干莲胚芽叶萌发过程中,其叶绿体的活体室温荧光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在萌发四天后,Fv开始出现,Fv/Fo值随照光萌发时间增长而逐渐提高。从H2O → DCIP的电子传递速率的测定结果也证明PSⅡ光化学活性的出现和增强过程。 我们的结果表明,干莲胚芽叶叶绿体在萌发后经历了一条和其它高等植物差异很大的发育途径,我们的结果也证实了LHCP与基粒形成有密切联系。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禾谷类作物水稻和小麦是人们的主要植物性食物来源.而这些作物种子蛋白质中人类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平衡,造成了优质蛋白质的缺乏和人体对蛋白质利用的极大浪费.大约有二分之一的谷类种子蛋白质和四分之一的大豆蛋白质不能被合理地利用。大多数禾本科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麦的种子蛋白质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纠正其不平衡现象可大大提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本研究在高赖氨酸植物种的筛选、高赖氨酸种子储藏蛋白质的纯化及其基因的分离等方面开展了工作。 选用与禾本科亲缘关系较远的8个植物种为研究材料,它们分别属于榛科,十字花科、胡桃科、豆科、胡麻科和松科。氨基酸组分分析确定豆科和十字花科的三个植物种赖氨酸含量在5.5%以上,其中豆科植物四棱豆(Pso phocarpus tetragonolobus)种子全蛋白赖氨酸含量达7.9%.用5种提取液提取了四棱豆种子的清蛋白、球蛋白和全蛋白。经测定发现0.025M Tris.HCl(pH7.4)提取液提取的清蛋白赖氨酸含量高最.通过自然胶电泳,SDS-PAGB电泳,非变牲IEF和变性IEF/SDS双向电泳,对四棱豆种子清蛋白进行了定性研究。用变性IEF/ SDS双向电泳分析出60多种蛋白质和蛋白质亚基及多肽。研究中改进了等电聚焦电泳纯化蛋白质的方法,经处理的胶板显现出清晰的蛋白质带型,不需染色即可确定带的位置,从切下的胶条中洗脱的蛋白质,其纯度达到双向电泳纯和HPLC纯。用三种电溶方法(SDS-PAGE非变性IEF,变性IEF)纯化出三十一种蛋白质或多肽分子。分别进行了分子量确定和氨基酸组分分析,发现了一个赖氨酸含量高达11.4%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18KD,并制备了该蛋白质的抗体,测定了18KD蛋白质N端30个氨基酸残基的顺序,根据这一顺序设计合成了一组17个核苷酸的基因探针.经鉴定单链DNA探针的纯度和总量达到了设计要求。用尿素法与CTAB法结合提取了四棱豆幼苗核基因组DNA,其分子量在50Kb以上,达到了构建GenormicDNA文库的要求.用bamHI EcoRI和HindⅢ三种酶切割提取的DNA,得到了分子量大小不同的片段。 对四棱豆种子蛋白质的定性、高赖氨酸蛋白质的纯化、18KD蛋白N端序列分析及寡核苷酸探针的合成以及GcnomicDNA的提取与酶切,尚未见有资料报道.这些工作为克隆高赖氨酸基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改良禾本科作物蛋白质品质意义深远.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柱层析法从菠菜叶绿体中分离纯化得到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色素蛋白复合体Dl/D2/Cyt b559,并对其性质,特别是光破坏作用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PSⅡ反应中心复合物所含的色素比大约为Chla/2 Pheo a=6.0。其四阶导数光谱在红区有两个峰,表明该反应中心至少存在两种结合状态的Chla。 2、Dl/D2/Cyt b559复合物的荧光相对产率及发射光谱的谱带位置与样品的浓度直接相关。只有当样品的浓度达到足够稀的程度(Chla和Pheo a总浓度小于1μg/ml),才能得到较真实的荧光光谱,其峰位在681nm处。 3、Dl/D2/Cyt b559复合物的CD光谱在红区(Qy带)有一对反向谱带,正蜂为680nm,负峰为660nm,而在β-胡萝卜素的吸收区没有明显的CD信号。当该反应中心复合物受光破坏后,CD信号明显下降,而且当正峰完全消失后,负峰仍然存在,说明负峰不仅包含P680 的信号,也包含其它色素分子的信号,很可能有部分来源于Pheo a。 4、Dl/D2/Cyt b559复合物在488nm处激发的共振拉曼光谱显示四个主要谱带,其峰位分别在1532(ν1)、1165(ν2)、1010(ν3)和970cm-1(ν4)处,表明PSⅡ反应中心结合的B-胡萝卜素分子是全反式构型。Dl/D2/Cyt b559复合物的色素抽提液的拉曼光谱也显示四个主要的拉曼峰,其中ν4谱带的强度急剧下降,说明PSⅡ反应中心内部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与抽提液中自由的β-胡萝卜素分子的构象不同,而与光合细菌反应中心内部的类胡萝卜素分子的构象相似,其共轭多烯链的平面也处于扭曲状态。 5、光照使PSⅡ反应中心的原初电子供体P680受到破坏,在光照后的暗放置过程中P680分子继续受到破坏,表明在光照过程中很可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反应中间体产生,以至于光照后暗放置过程中Dl/D2/Cyt b559复合物的光谱特性继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PSⅡ反应中心Dl/D2/Cyt b559复合物的光破坏不是一步反应,而是一个多步反应或多条途径。 6、光照使Dl/D2/Cyt b559复合物中的组氨酸(His)残基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甲硫氨酸(Met)残基的含量也略有下降,而其它氨基酸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His残基的破坏很可能与光照后暗放置过程中Dl/D2/Cyt b559复合物的光谱特性变化相关。我们认为His残基的光照破坏很可能是Dl/D2/Cyt b559复合物受光照破坏的另一分子机理。 7、人工电子受体癸基质体醌(DPQ)可以与Dl/D2/Cyt b559复合物进行重组。Dl/D2/Cyt 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分析表明,在DPQ重组之后,两个长寿命荧光组分(24ns和73ns)的寿命减小,而且占整个荧光的分数也下降,表明这两个长寿命荧光衰减组分均来源于电荷重组过程。同时,β-胡萝卜素分子在DPQ重组之后更易于被光照破坏,这个过程可能与β-胡萝卜素分子的生理功能相关。 8、在没有外加人工电子受体的情况下,光照使DDl/D2/Cyt b559 复合物的多肽组成发生一定变化。SDS-PAGE图谱中出现一个约40KDa的新谱带,同时Dl与D2多肽的表观分子量增加,谱带染色强度下降。 9、本文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着重对Dl/D2/Cyt b559复合物光破坏的分子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在D1蛋白裂解的两种可能途经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可能导致Dl蛋白裂解的途径,即:His残基的光照破坏可以作为Dl/D2/Cyt b559复合物光破坏及Dl蛋白裂解的又一分子机理,这为深入研究PSⅡ反应中心的光破坏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今后研究活体内光抑制现象的分子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抗冻蛋白(AFP)或热滞蛋白(THP)最早是从极区鱼和昆虫中发现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其共同特性是能阻止体液内冰核的形成和生长,降低体液的冰点,使其冰点低于熔点(热滞效应)。近几年的研究表明,AFP在某些植物、细菌、真菌中也存在。生长在极端低温环境中的高山植物体内是否也存在AFP,据我们掌握的资料,还未见这方面的报道。为此,我们选择了青海高原海拔4000米高山生长的唐古特红景天为实验材料,并在这种植物中发现了抗冻蛋白。主要实验结果概括如下: 1. 唐古特红景天叶片有很强的抗冻性,可耐受-26.5 ℃的冰冻温胁迫。在北京地区夏季(7月)驯化20天后,半致死温度(LT_(50))升高为-15.5 ℃。叶片质外体蛋白抽提液有明显的热滞效应(0.2 ℃),在AFP中存在糖基。SDS-PAGE分析表明,质外体AFP为分子量在43-85KD范围内的五条多肽。 2. 光镜组织化学切片显示,在红景天叶片中存在蛋白质量丰富的细胞;电镜细胞化学研究揭示,在细胞壁外层及细胞间隙中分布着明显的经钌红特异染色的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因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少。结合前述的实验结果,确认这种细胞壁外层及细胞间隙中的糖蛋白,即抗冻蛋白。 3. 以唐古特红景天叶片为外植体,在MS+BA_2+NAA_(0.2)固体培养基上可诱导出黄绿色,松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在同样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成功。在悬浮培养液中可检测到分泌蛋白的存在。经SDS-PAGE分析表明,经低温锻炼或ABA诱导后,细胞分泌蛋白的多肽谱带数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细胞的抗冻能力也明显提高。PAS染色揭示,多肽中均含有糖基。 4. 通过测定热滞值,确信细胞分泌蛋白是具有抗冻活性的糖蛋白。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是石明松于1973年在晚粳农垦58的大田中发现的雄性不育突变体,它在长日照下雄性不育可被用于与恢复系杂交生产杂种,而在短日照下雄性可育能用于自交繁殖,它的恢复系来源广泛。基于这些特性,育种学家用光敏核不育水稻建立的二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十几年来,育种学家用农垦58S作基因供体转育了许多新的不育系,研究结果表明育成的粳型不育系均为光敏不育系,但在育成的籼型不育系中,绝大多数丧失光敏核不育特性,变成温敏不育系。目前因不知光敏核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尚不能解释这些问题。 本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农垦58S和农垦58苗期和育性转换光敏感期叶绿体蛋白质的差异,在农垦58S中发现三个蛋白质(Pl,P2和P3),其中Pl和P2在苗期和光敏感期叶片内均存在,P3仅在光敏感期的叶片中存在,它们不受长日照或短日照处理的影响。农垦58没有这三个蛋白质。 用制备型双向电泳纯化后,得到SDS - PAGE和IEF纯的Pl和P2。经SDS-PAGE和IEF测定,Pl的等电点是6.2,分子量是41 kDa;P2的等电点是5.8,分子量是61 kDa。现称Pl为P41,P2为P61。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检索发现P41与水稻叶绿体ATP合成酶p亚基和酵母转录因子CAD1有同源性,此外,P41的N-端序列中有一个与蛋白激酶催化核心中的多功能motif Y-G-X-G-X- (P/T)-G-V相似的序列;P61的14个氨基酸长的N-端序列与水稻叶绿体ATP合成酶β亚基的一致。P41和P61 N-端前12个氨基酸的序列也完全一致。 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分析没有发现农垦58S和农垦58之间ATP合成酶β亚基基因(atpB)的多态性。Nothern杂交分析表明农垦58S中仅有一种、与农垦58 atpB mRNA分子量相同的atpB转录产物,但它的atpB mRNA丰度明显低于农垦58的。没有检测到突变的atpB和其它形式的atpB转录产物。 分析P41和P61在其它水稻材料中的分布特点发现它们在粳型光敏不育系7001S、5088S、31301S、C407S和1647S,籼型光敏不育系W7415S和W9451S以及温(光)敏不育系培矮64S中存在,而在对照材料三系水稻马协A、珍汕97A、马协B、珍汕97B和明恢63以及常规粳稻C94153中不存在。根据这些不育系的系谱和它们与农垦58S之间基因的等位性研究结果,讨论了P41和P61与光敏核不育性的可能联系。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第一部分以四种PSII核心复合物(PCC,- 1824PCC、一33U、- 33C)为材料,研究了18、24、33kD3个外周蛋白在PSII核心复合物上的功能,结果如下: 1.相继去除3个外周蛋白,导致PSII核心复合物放氧活性和DCIP光还原活性下降。外加适量电子供体DPC可使- 1824PCC、- 33U和- 33C的DCIP光还原活性得到完全恢复(- 1824PCC)和部分恢复(- 33U和- 33C)。如果再提高DPC用量,则- 33U和- 33C的DCIP光还原活性均可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去除3个外周蛋白后电子传递出现障碍,可能与电子传递链本身无关,而是由于水的光裂解出现障碍,水裂解酶无法裂解水分子以及向电子传递链输送电子的结果。 2.EPR信号分析证明,去除3个外周蛋白,Signal IIs暗稳定信号(D+)下降,信号特征改变。光照后,Signal IIf(Z+)信号明显增强。这说明,去除3个外周蛋白对电子供体Z和D有一定的影响。 3.金属Mn原子在PSII核心复合物上的作用比较复杂,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去除3个外周蛋白对Mn含量变化不是很明显。 4.用光谱法分析3个外周蛋白在PSII核心复合物上的功能,发现:a.去除3个外周蛋白后,PSII核心复合物的Chla/b不变。但从吸收光谱可以看出,PSII核心复合物光吸收下降,且蓝区和红区最高吸收峰均产生红移。四阶导数分析进一步表明,去除3个外周蛋白导致P680红移。b.荧光光谱表明,去除3个外周蛋白会导致PSII核心复合物荧光发射强度下降,但不影响荧光发射峰位。c.FTIR测定结果说明,去除3个外周蛋白可使PSII核心复合物的光吸收产生变化,还使PSII核心复合物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出现变化,其a-螺旋下降,无序结构增多。d.CD光谱同样表明,去除3个外周蛋白后光谱吸收峰产生变化或者位移。e.拉曼光谱表明,去除3个外周蛋白会导致B-胡萝卜素光吸收下降。光谱分析说明,3个外周蛋白可能通过维持PSII核心复合物的正常功能结构而影响着PSII核心复合物内光能的吸收利用。 综合上述结果和有关报道,我们认为,去除3个外周蛋白导致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传递至反应中心出现障碍,光吸收相对降低的原因,一方面可能3个外周蛋白起能量传递的中间媒介作用,去除它们将影响能量传递,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去除3个外周蛋白后破坏了PSII核心复合物各组分在光合膜上有规则的排列,造成微环境变化,导致能量传递出现障碍,光吸收下降。 本文的第二部分以Urea和CaC12分别分离纯化得到的33kD蛋白为材料,研究了33kD蛋白特性,结果如下: 1.对两种方法分离得到的33kD蛋白进行SDS- PAGE分析,没有发现明显区别。吸收光谱法证明了这两种33kD蛋白在200- 320IⅡn之间都有两个吸收峰。四阶导数分析显示,这两个吸收峰分别由不同的几个小峰所贡献,在两种33kD蛋白中它们的峰位和吸收强度有所差别。荧光光谱分析显示,两种33kD蛋白的荧光发射峰位均为306nm左右。 2. 33kD蛋白对外界条件变化很敏感,随着溶液pH值降低,33kD蛋白吸收峰不断增强且红移;随着溶液温度不断升高,33kD蛋白吸收峰也不断增强且兰移。所以,缓冲液的pH值和温度变化对33kD蛋白的性质有影响。 3.对分离得到的33kD蛋白提取物进行透析(去除其中的CaC12和尿素),首次发现33kD蛋白出现降解现象。电泳分析证明,两种方法分离的33kD蛋白降解产物的多肽数目和多肽分子量均有差别。 4.用等电聚焦电泳法首次证明了用Urea分离的33kD蛋白不是纯蛋白,它是由若干等电点不同的小肽和33kD纯蛋白组成,33kD纯蛋白的等电点为pl—5.2。双向电泳更充分证明了用Urea分离的33kD蛋白结合有许多小肽,其分子量几乎与33kD纯蛋白一致,但等电点不同。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种子萌发、开花结实和衰老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都受到植物激素的影响。细胞分裂素作为重要的生长调节物质,对其传统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特性的研究已积累子大量资料。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植物激素的研究又进一步从单纯的生物学描述阶段深入到分子水平研究的阶段。尤其是近年来对来自病原微生物植物激素相关基因的研究,为揭示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理和细胸分裂素的水平调节机制的阐明开辟了新的途径。 根瘤农杆菌T-DNA上ipt、iaaM和iaaH基因和发根农杆菌的rol基因表达产物与植物激素的代谢有关。rolC基因是位于发根农杆菌T-DNA区的12号开放读框,编码细胞分裂素-β-葡萄糖苷酶,水解结合态细胞分裂素为自由态细胞分裂素。ipt基因编码异戊烯基转移酶,是细胞分裂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本文用PCR方法从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1601质粒中扩增 rolC基因,并构建CaMV 35S启动子驱动下的双元表达载体。以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分别对野生型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 cv. W38)和已转入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的3F1和3F2烟草进行转达化。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Dot Blot分析表明,rolC基因已导入烟草植株,并具有转录活性。转基因烟草的形态特征与细胞分裂素过量表达的植株表现出的特征一致。 用ELISA方法测定转基因烟草植株中激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单独转rolC基因烟草和同时转入rolC和ipt两个基因的烟草,细胞分裂素的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转基因烟草表现多芽、节间缩短、叶色深绿等现象。同时,转基因烟草内部发生生理变化,如总自由氨基酸、脯氨酸在正常情况下较对照减少,气孔延迟关闭。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烟草随水势的降低、总自由氨基酸和脯氨酸的变化与对照不同。转基因烟草在开始干旱阶段较对照的总自由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深,植物中自由氨基酸的含量增加,但转基因植物自由氨基酸的含量高峰值出现时间较对照推迟。干旱胁迫48小时后,恢复给水,转基因植物较对照易恢复正常生长状态,表明转细胞分裂素基因植物抗旱能力增强。另外,叶片总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转基因植物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某些蛋白组分所占比例也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转rolC和ipt基因烟草的形态和生理变化,是细胞分裂素过量表达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失衡的结果。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两种不同基因型小麦京411(北京地区高产小麦品种)和小偃54(在生产上已应用二十年的优良品种)幼苗及旗叶光抑制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着重探讨了它们抗光氧化的差异及其机理,主要结果如下: 1. 强光条件下,同京411相比小偃54能保持较高的光合色素含量和放氧速率。其DCPIP光还原活性也较高。 2. 光谱特性分析表明,强光胁迫下小偃54在红区及蓝区的特征性吸收峰及F683荧光发射峰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京411相应峰位的下降。 3. 色素蛋白复合物分析表明,强光条件下,京411色素蛋白复合物中LHCII聚合体大量的解聚,而小偃54在强光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比例的LHCII聚合体。这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小偃54在强光下维持较强的激发能耗散的能力。 4. 多肽SDS-PAGE分析表明,强光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中同PSII光抑制敏感性有关的两个外周蛋白23kD和17kD的影响不同。光抑制明显地降低了京411的23kD和17kD的含量,而对于小偃54中这两个外周蛋白23kD和17kD的影响不大。强光条件下小偃54旗叶PSII颗粒中捕光色素蛋白27kD含量提高,而京411捕光色素蛋白27kD含量明显的下降。 5. 上述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优良小麦品种小偃54同北京地区的高产品种京411相比更耐强光的胁迫,其抗光氧化的能力较强。 6. 进一步分析表明,同京411相比,小偃54抗光氧化的主要原因是其不仅含有较大的叶黄素循环的色素库,而且在强光下能维持高的VDE酶活性及高水平的叶黄素循环的脱环化水平。 7. 叶黄素循环色素在两个小麦品种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体中的分布存在差异,抗光氧化的小偃54大部分的VAZ分布在PSII上,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LHCII聚合体上。LHCII上VAZ的集中分布可能有利于在强光下对过多光能的耗散,减少过多激发能对PSII的损伤。 8. 类囊体膜流动性分析表明,叶黄素循环参与了对类囊体膜流动性的调整,对维持强光下抗光氧化品种小偃54的类囊体膜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9. 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是抗光氧化品种小偃54的一个主要的光保护途径。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不同基因型的小麦京411和小偃54中分离纯化了PSI颗粒并研究了PSI颗粒的一些光合特性: 1. 测定了两种基因型小麦PSI颗粒的室温吸收光谱、低温荧光光谱,并进行了SDS-PAGE多肽分析。吸收光谱显示了红区680nm和蓝区439nm的两个最大吸收峰,低温荧光光谱显示了PSI特征的位于735nm左右的发射峰,同时SDS-PAGE也显示我们的制备物包括PsaA、PsaB、LHCI以及一些其它小分子量蛋白亚基。这些都表明我们从不同基因型小麦中获得了比较理想的PSI颗粒制备物。 2. 测定了京411类囊体膜和PSI颗粒的脂类组成和脂肪酸成分,发现PSI颗粒中也存在着类囊体膜中的五种膜脂,即:MGDG、DGDG、PG、SQDG、PC,但PSI颗粒的MGDG含量比类囊体膜高,而DGDG含量较类囊体低。PSI颗粒和类囊体膜的脂肪酸组成也有差异。 3. 运用光谱学手段,研究两种基因型小麦PSI颗粒光破坏过程的异同。发现在经过强光破坏后,两种小麦PSI颗粒都发生叶绿素漂白现象,在各种状态叶绿素中,683nm状态的Chl a对强光最为敏感,受到光破坏的程度最大,而649nm Chl b和667nm Chl a分子变化较小。结合吸收光谱和低温荧光光谱我们提出了PSI中可能存在的能量传递途径。比较两种小麦PSI颗粒光破坏在低温荧光光谱上的不同,我们初步认为,小偃54可能通过将能量较多地分配给予长波长Chl而一定程度的避免过多能量向P700反应中心传递,从而起到对P700的保护作用。 4. 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SDS和Triton X-100对PSI颗粒色素结合状态和能量传递的影响。发现表面活性剂对色素状态和PSI中的能量传递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Triton X-100的作用较SDS强烈。紫外荧光显示PSI蛋白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被子植物成熟的种子一般不合有叶绿素,但是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胚芽却具有鲜明的绿色,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莲胚芽不同于一般被子植物叶组织的色素和光台系统组成,并通过对莲胚芽成熟发育过程中的叶绿素合成和光合系统发育进行分析,探讨了莲胚芽光合特性形成的原因,最后对莲胚芽在黑暗中萌发能发育并建成光合系统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结果如下: 1,莲胚芽不仅含有叶绿素和光合系统,而且其色素和光台系统组成均与莲叶以及其它被子植物的叶组织不同。莲胚芽的Chla/b值约为0.8左右,远远低于正常高等植物的Chla/b值(~3):莲胚芽的色素组成中不含有β-胡萝卜素;莲胚芽的光合系统没有电子传递活性,快速荧光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莲胚芽只有较高的固定荧光F。没有可变荧光Fv;原位低温荧光光谱检测表明莲胚芽只在679nm处有一个荧光发射主峰,没有正常的PSII和PSI荧光发射峰(683nm、692nm和730nm);部分变性的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莲胚芽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只存在LHCII 一种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其中单体和二聚体形式的LHCII均有发现);Western Blots检测结果表明莲胚芽的LHCII组成比较单一,同时确证了莲胚芽不含有PSI的核心和天线蛋白组分。莲胚芽LHCII和莲叶LHCII在SDS-PAGE图谱上迁移距离相同,但是光谱分析表明二者不仅在Chla、Chlb的相对含量上不同,而且在叶绿素分子与蛋白的结合状态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一部分Chla分子造成的,Chlb分子在二者中的结合状态则比较~致。 2,对莲胚芽成熟过程中的光合系统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建成期(0-20天)、稳定期(20-30天)和降解期(30—40天)三个阶段。在建成期和稳定期内,莲胚芽外面的包被物可能不是完全遮光的,所以莲胚芽能感受到环境光信号,其叶绿素合成已经光合系统建成集中在此阶段内进行:在莲’胚芽成熟后期,莲胚芽外面的包被组织开始木质化,光信号无法再穿透它们,莲胚芽的光合系统发育进入降解期,叶绿素合成停止,己建成的光合系统开始降解,到莲胚芽成熟时,除LHCIl外,光合系统其余的叶绿素蛋白复合物都被降解了,所以莲胚芽具有不同于一般祓子植物叶组织的色素和光合系统组成。对莲胚芽的成熟发育过程进行遮光处理,结果发现遮光发育的莲胚芽发生明显黄化,这表明莲胚芽的叶绿素合成也离不开光照,在莲总基因组中检测不到编码DPOR的三个基因的同源序列,确证了莲胚芽不具有在黑暗中合成叶绿素的能力。 3,在黑暗中萌发生长的莲胚芽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其叶绿素稳定,特别是Chla的含量在暗生长10天以内基本没有变化;原位低温荧光光谱检测表明暗萌发过程中莲苗有PSII和PSI的荧光发射峰形成,暗生长10天左右的莲苗具有比较明显的光合系统荧光发射峰,但是与自然光照下的发育过程相比,暗萌发莲苗的光合系统荧光发射峰出现较慢,而且PSI的荧光发射相对较弱;暗萌发莲苗在转绿以及冻融过程中的原位低温荧光光谱变化表明莲苗在黑暗中建成的光合系统不完善并且不稳定;对莲胚芽、暗萌发莲苗以及莲叶的叶绿体吸收光谱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暗萌发莲苗的叶绿体发育阶段介于莲胚芽和莲叶之间;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凝胶电泳分离,SDS-PAGE,Western Blots免疫检测、以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结果均确证暗萌发莲苗有光合系统的发育,特别是PSI的出现;对暗萌发莲苗的光化学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暗中建成的PSII和PSI均具有电子传递活性:但是放氧复合物的发育不完全,对莲胚芽暗萌发过程光合系统建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推测叶绿素可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光对于莲胚芽萌发过程中的光合系统发育来说可能并不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