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sultados para 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A three-dimension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called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ides and tidal currents in Liaodong Bay. The nested grid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 precision. Computed harmonic constants of M-1, M-2 tides at five tidal gauge stations and surface elevations at two oil platform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served, and show good agreements with them.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co-amplitude and co-phase tag lines of nil and M-2 tidal constituents, the residual current field of M-2 constituent, tidal form, tidal Current ellipse and the moving style of tidal current are given. It is found that diurnal tidal constituents have no amphidromic point whereas semi-diurnal constituents have one in the region of interest. Meanwhile, some meaningful results are concluded and presented, which are conducive to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des and tidal currents in the Liaodong Bay.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MASNUM wave-tide-circulation coupled numerical model (MASNUM coupled model, hereinafter)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Both POM and MASNUM coupled model are applied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upwelling off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in Zhejiang coastal waters in summer. The upwelling mechanisms are analyz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ide, and a new mechanism is proposed.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tidally inducing mechanism of the upwelling includes two dynamic aspects: the barotropic and the baroclinic process. On the one hand, the residual currents induced by barotropic tides converge near the seabed, and upwelling is generated to maintain mass conservation. The climbing of the residual currents along the sea bottom slope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upwelling. On the other hand, tidal mix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nducing the upwelling in the baroclinic sea circumstances. Strong tidal mixing leads to conspicuous front in the coastal waters. The considerable horizontal density gradient across the front elicits a secondary circulation clinging to the tidal front, and the upwelling branch appears near the frontal zone.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importance of tide in inducing the upwell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ide is a key and dominant inducement of the upwelling. Experiments also show that coupling calculation of the four main tidal constituents(M-2, S-2, K-1, and O-1), rather than dealing with the single M-2 constituent, improves the modeling precision of the barotropic tide-induced upwelling.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二维正压Princeton(POM)海洋模式模拟美国东海岸由表面风场产生的低频非潮汐水位变化特征。模式采用曲线正交网格,表面风场使用每3小时时间间隔、空间分辩率为48公里的EDAS(ETA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分析风场。沿岸潮汐观测资料(美国国家水位观测网)用来检验模式模拟结果以评估模拟结果的精度,这些观测资料也被用于动力同化模式中。在美国东海岸,表面风场是产生和引起低频水位及其变化的最重要的动力机制。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非潮汐水位的最大振幅可达1以上,其对表面风场的响应大约滞后6~12小时左右。与观测资料相比,模式计算值的均方误差大约为8~12厘米,与观测资料之间的相关系统为0.54~0.91。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模拟水位,提高实时水位预报系统的精度,本论文用伴随最优方法将尚岸水位观测资料同化到海洋动力模式中。建立一套实时水位预报同化系统。在该同化系统中,二维线性POM模式用作海洋基本模式(向前积分模式)。其伴随模式是通过拉格朗日(Lagrange)方法由离散的基本模式方程获得。观测水位与模拟水位之间的差被定义为价格函数。由于表面风场对美国东海岸低频水位的产生及其变化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表面风场的误差及风应力系统的误差都将引起模拟水位的误差。因此,在最优同化系统中,将表面风应力系统定义为控制变量。通过调整风应力系数改变风应力场,使模式计算的水位最好地接近观测值。有限记忆的准牛顿方法用于求解所形成的最优化问题。一致性“孪生”试验(假设的“观测数据”由模式本身产生,因此,控制变量的真实解是已知的)用来检验同化系统的正确性、有效性及收敛性。“孪生”试验结果表明该同化系统所求得的控制变量的解精确地收敛于真实解。在实测水位资料的同化试验中,设计了三种不同情况的试验,其对应的控制变量的个数分别为1,8,16。同化后模式结果表明,即使仅用一个控制变量,模式计算的水位比没有用同化技术的模式结果好,用16个控制变量的同化模式获得最好的结果,对这种情况,观测水位与同化模式的计算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在所有观测站均大于0.93,其计算结果的均方误差均小于5.3厘米。因此说同化模式的结果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实时水位预报结果表明,对于没有应用同化技术的预报系统,其预报水位均方误差在8.8~12厘米。同化技术对低频非潮汐水位预报结果的改进主要发生在前6小时。使预报的非潮汐水位的预报均方误差减少3厘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依据收集到的392个地面验潮站8个主要分潮(M2、S2、K1、O1、N2、K2、P1及Q1)的调和常数,对现有7个全球大洋潮汐模式的准确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各模式在深海区域均达到了比较高的准确度,相互之间差别也不大。经验模式GOT00和CSR4.0、同化模式NAO99、反演同化模式TPXO7.0、数值同化模式FES2002和FES2004的M2分潮均方根偏差在3 cm左右,其它分潮(S2、K1、O1、N2、K2、P1及Q1)大约在1~2 cm。本文还依据中国近海18个岛屿的调和常数对其中的5个大洋潮汐模式的准确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M2分潮均方根偏差在6~14 cm,明显高于大洋部分的偏差,其中日本国家天文台的潮汐模式NAO99在中国近海的结果相对较准确。 我们利用1992年8月至2008年8月的TOPEX/POSEIDON和JASON-1(T/P-J)卫星高度计资料,对沿卫星轨道的302816个站点进行了14个分潮的潮汐调和分析,得到了全球大洋潮汐的8个主要分潮以及2个气象分潮Sa、Ssa的经验同潮图。主要结果有:(1)各分潮在卫星上升轨道与下降轨道的交叉点(约7000个)相关性分析表明:M2分潮的振幅和迟角的相关系数很高(分别为0.9965和0.9961);S2,K1,O1和Sa分潮也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0.99);(2)该结果与392地面个验潮站吻合较好,其中M2分潮的振幅、迟角和向量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1.73 cm,2.340和2.93 cm;S2,K1和O1分潮的振幅、迟角和向量的均方根偏差为1 cm左右,5.250~7.270和1.5~2.1 cm,该精度与最近几年国际上的主要大洋潮汐模式的准确度相近;(3)首次通过卫星资料获得了Sa、Ssa分潮的同潮图。周期为1年的Sa分潮与大洋105个地面站相比,振幅、迟角和向量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1.50 cm、18.360和2.16 cm。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构成Sa、Ssa气象分潮的两个主要因素(海水密度以及海面气压)在全球的分布。 在T/P-J等卫星资料无法覆盖到南大洋和北冰洋,本文利用Princeton Ocean Model(POM)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162个地面实测站(其中南大洋30个,北冰洋132个)的观测比较一致。基于卫星资料分析的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合并得到了全球大洋的8个主要分潮同潮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球潮汐能量耗散的计算得到潮能通量的分布,并得到全球M2、S2、K1和O1分潮的潮汐能量耗散率为2.431TW、0.401TW、0.336TW和0.176TW。 本文还利用卫星资料对南海潮汐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南海,获得了主要的半日潮、全日潮、四分日分潮和长周期分潮(M2,S2,N2,K2,K1,O1,P1,Q1,M4, MS4,Sa, Ssa)的经验同潮图。与南海沿岸94个地面验潮站的数据符合得比较好,M2,S2,K1及O1等4个主要分潮的平均振幅差为2~4 cm,均方根偏差分别是9~11 cm.其它4个主要分潮N2,K2,P1,Q1的平均振幅差为1~2 cm,均方根偏差为2~4 cm。此外,本文还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潮汐分析结果沿卫星轨道进行高通滤波,分离得出中国近海的M2,S2,K1及O1分潮的内潮信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是太平洋沿岸国家中频繁遭受风暴潮灾害的国家之一,提高风暴潮预报的准确性,可以直接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具有十分积极的重要意义。针对天津近岸海域的地形和易受风暴潮漫滩灾害侵袭的特点,本文基于对POM( 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式的改进,建立了天津近岸海域三维动边界风暴潮漫滩模型,并选择典型天气个例,对天津近岸区域台风影响下的风暴潮漫滩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的计算建立在POM模式基础上,采用两重网格嵌套的方法,第一套网格对整个渤海海域进行固定边界风暴潮的数值模拟,第二套网格对天津近岸海域进行可变边界模拟。通过两套网格的合理衔接,大区域网格尽量覆盖风场范围,小区域网格细致刻画浅水区域,提高了风暴潮的模拟分辨率。 第二套网格的计算,采用干湿网格法,在POM模式中加入干湿点的判断,而岸界条件与固定边界模式一样,从而提高了模式的模拟精度,能够较真实地模拟出台风作用下风暴潮水位随岸线的移动。本文采用的Flather-Heaps干湿网格法,简单易行,不会增加程序的复杂度和计算量。 模式选取7203、8509、9216、9711号台风计算风暴潮漫滩水位变化,通过与塘沽站点实测数据的比较,计算增水曲线过程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基本能够真实反映天津近岸的风暴潮水位变化情况及漫滩范围。本文的研究结果验证了改进POM模式为动边界数值模型并应用于浅海区域的可行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温度跃层是反映海洋温度场的重要物理特性指标,对水下通讯、潜艇活动及渔业养殖、捕捞等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科学数据库”在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110ºE-140ºE,10ºN-40ºN)的多年历史资料(1930-2002年,510143站次),基于一种改进的温跃层判定方法,分析了该海域温跃层特征量的时空分布状况。同时利用Princeton Ocean Model(POM),对中国近海,特别是东南沿海的水文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海洋水文环境对逆温跃层的影响。最后根据历史海温观测资料,利用EOF分解统计技术,提出了一种适于我国近海及毗邻海域,基于现场有限层实测海温数据,快速重构海洋水温垂直结构的统计预报方法,以达到对现场温跃层的快速估计。 历史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受太阳辐射和风应力的影响,20°N以北研究海域,温跃层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温跃层最浅、最强,冬季相反,温跃层厚度的相位明显滞后于其他变量,其在春季最薄、秋季最厚。12月份到翌年3月份,渤、黄及东海西岸,呈无跃层结构,西北太平洋部分海域从1月到3月份,也基本无跃层结构。在黄海西和东岸以及台湾海峡附近的浅滩海域,由于风力搅拌和潮混合作用,温跃层出现概率常年较低。夏季,海水层化现象在近海陆架海域得到了加强,陆架海域温跃层强度季节性变化幅度(0.31°C/m)明显大于深水区(约0.05°C/m),而前者温跃层深度和厚度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小于后者。20°N以南研究海域,温跃层季节变化不明显。逆温跃层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10月-翌年5月)。受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的影响,东南沿海区域逆温跃层持续时间最长,出现概率最大,而在山东半岛北及东沿岸、朝鲜半岛西及北岸,逆温跃层消长过程似乎和黄海暖流有关。多温跃层结构常年出现于北赤道流及对马暖流区。在黑潮入侵黄、东、南海的区域,多温跃层呈现明显不同的季节变化。在黄海中部,春季多温跃层发生概率高于夏季和秋季,在东海西部,多跃层主要出现在夏季,在南海北部,冬季和春季多温跃层发生概率大于夏季和秋季。这些变化可能主要受海表面温度变化和风力驱动的表层流的影响。 利用Princeton Ocean Model(POM),对中国东南沿海逆温跃层结构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长江冲淡水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夏季转向与实际结果符合较好,基本再现了渤、黄、东海海域主要的环流、温盐场以及逆温跃层的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通过数值实验发现,若无长江、黄河淡水输入,则在整个研究海域基本无逆温跃层出现,因此陆源淡水可能是河口附近逆温跃层出现的基本因素之一。长江以及暖流(黑潮和台湾暖流)流量的增加,均可在不同程度上使逆温跃层出现概率及强度、深度和厚度增加,且暖流的影响更加明显。长江对东南沿海逆温跃层的出现,特别是秋季到冬季初期,有明显的影响,使长江口海域逆温跃层位置偏向东南。暖流对于中国东南沿海的逆温跃层结构,特别是初春时期,有较大影响,使长江口海域的逆温跃层位置向东北偏移。 通过对温跃层长期变化分析得出,黄海冷水团区域,夏季温跃层强度存在3.8年左右的年际变化及18.9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此变化可能主要表现为对当年夏季和前冬东亚地区大气气温的热力响应。东海冷涡区域,夏季温跃层强度存在3.7年的年际变化,在El Nino年为正的强度异常,其可能主要受局地气旋式大气环流变异所影响。谱分析同时表明,该海域夏季温跃层强度还存在33.2年的年代际变化,上世纪70年代中期,温跃层强度由弱转强,而此变化可能与黑潮流量的年代际变化有关。 海洋水温垂直结构的统计预报结果显示,EOF分解的前四个主分量即能够解释原空间点温度距平总方差的95%以上,以海洋表层附近观测资料求解的特征系数推断温度垂直结构分布的结果最稳定。利用东海陆架区、南海深水区和台湾周边海域三个不同区域的实测CTD样本廓线资料,对重构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重构与实测廓线的相关程度超过95%的置信水平。三个区重构与实测温度廓线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69℃,0.52℃,1.18℃,平均重构廓线误差小于平均气候偏差,统计模式可以很好的估算温度廓线垂直结构。东海陆架海区温度垂直重构廓线与CTD观测廓线获得的温跃层结果对比表明,重构温跃层上界、下界深度和强度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51m、1.36m和0.17℃/m,它们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4.7%、8.9%和22.6%,虽然温跃层深度和强度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大,但其绝对误差量值较小。而在南海海区,模型重构温跃层上界、下界和强度的平均绝对预报误差分别为4.1m、27.7m和0.007℃/m,它们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6.1%、16.8%和9.5%,重构温跃层各特征值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在20%以内。虽然南海区温跃层下界深度平均绝对预报误差较大,但相对于温跃层下界深度的空间尺度变化而言(平均温跃层下界深度为168m),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6.8%。因此说模型重构的温度廓线可以达到对我国陆架海域、深水区温跃层的较好估算。 基于对历史水文温度廓线观测资料的分析及自主温跃层统计预报模型,研制了实时可利用微机简单、快捷地进行温跃层估算及查询的可视化系统,这是迄今进行大范围海域温跃层统计与实时预报研究的较系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