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resultados para Liaoning cashmere goats
Resumo:
We examined protein polymorphism of 20 native pig breeds in China and 3 introduced pig breeds. Thirty loci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mong which six loci were found to be polymorphic. Especially, the polymorphism of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 adenylate kinase (AK), and two new alleles of adenosine deaminase (ADA) had not been reported in domestic pigs and wild pigs.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P), the mean heterozygosity (H), and the mean number of alleles (A) are 0.200, 0.065, and 1.300, respectively. The degree of genetic variability of Chinese pigs as a whol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oats, lower than that of cattle and horses, and similar to that of sheep. Using the gene frequencies of the 30 loci, Nei's genetic distance among the 20 native breeds in China and 3 introduced pig breeds was calculated by the formula of Nei. The program NEIGHBOR in PHYLIP 3.5c was chosen to construct an UPGMA tree and a NJ tree. Our results show that, of the total genetic variation found in the native pig breeds in China, 31% (0.31) is ascribable to genetic differences among breeds. About 69% of the total genetic variation is found within breeds. Most breeds are in linkage disequilibrium. The patterns of genetic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Chinese native pig breeds were not in agreement with the proposed pig type classification.
Resumo:
We studied the altitudinal ranging of one habituated group of black-crested gibbons (Nomascus concolor) at Dazhaizi, Mt. Wuliang, Yunnan, China, between March 2005 and April 2006. The group ranged from 1,900 to 2,680 m above sea level. Food distribution wa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altitudinal ranging patterns of the study group. They spent 83.2% of their time ranging between 2,100 and 2,400 m, where 75.8% of important food patches occurred. They avoided using the area above 2,500 m despite a lack of human disturbance there, apparently because there were few food resources. Temperature had a limited effect on seasonal altitudinal ranging but probably explained the diel altitudinal ranging of the group, which tended to use the lower zone in the cold morning and the higher zone in the warm afternoon. Grazing goats, the main disturbance, were limited to below 2,100 m, which was defined as the high-disturbance area (HDA). Gibbons spent less time in the HDA and, when ranging there, spent more time feeding and travelling and less time resting and singing. Human activities directly influenced gibbon behaviour, might cause forest degradation and create dispersal barriers between populations. Copyright (C) 2010 S. Karger AG, Basel
Resumo: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domestic goat in China. For this purpose, we determined the sequence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control region in 72 individual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white goat, and reanalysed
Resumo:
A novel technique of manufacturing Al0.3Ga0.7As pyramids by liquid phase epitaxy (LPE) for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SPM) sensors is reported Four meticulously designed conditions-partial oxidation, deficient solute, air quenching and germanium doping result in defect-free homogeneous nucleation and subsequent pyramid formation. Micrometer-sized frustums and pyramids are detec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sharp end of the microtip has a radius of curvature smaller than 50 nm. It is believed that such accomplishments would contribute not only to crystal growth theory, but also to miniature fabrication technology.
Resumo:
畜牧业是否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现阶段.我国畜牧业的增长方式、发展路径、动力、市场和地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给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城乡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畜牧产品的需求将有较大增长,大力加强和发展畜牧业将是我国农业的最终方向。依据现有统计资料,结合我国畜牧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文章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地位,探讨了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Resumo:
A simple photon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PSTM) is described. Its lateral resolution (similar to 10nm with a maximal scanning range of 10 mu m x 10 mu m )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a conventional optical microscope. Its principle, the fiber optic tip fabrication and PSTM images of different samples such as mica, HDPE and LiNbO3 are presented.
Resumo:
辽西山地由于人为破坏严重,自然环境恶劣,建国以来,国家和地方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开展以人工植被建设为主要目的工程治理。由于诸多方面原因,辽西生态建设多注重理论的探讨和工程的实施,技术开发没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以山地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对辽西地区生态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为辽西山地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以期在辽西生态与环境建设中以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大的生态效益。 本研究有如下工作和结果:(1)分析并明确了辽西山地生态建设主要矛盾,指出辽西山地生态建设应遵循恢复生态学理论;(2)通过对干燥度测算,明确了辽西山地属于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交错地带,从而对辽西山地给出了现实的生态区划定位;(3)利用修正的Thornthwaite公式计算了这一地区的最大潜在蒸发量,分析了水分的盈亏状况;(4)研究分析了乡土树种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5)在分析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确认人工植被建设中纯林比重过大、乡土树种比例过小、生态系统十分脆弱;(6)研究了乡土树种资源,结果表明辽西山地乡土树种丰富,可以开发的较多,进而提出了可利用的乡土树种耐旱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主要乡土树种研究和开发课题;(7)从生态工程的原理出发,提出并设计了辽西地区利用乡土树种可进行的生态建设工程项目。
Resumo:
水分是沙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和沙地治理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子,深入研究辽西北沙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掌握沙地水分动态变化趋势,建立适宜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对沙地有限水资源的合理调控和高效利用以及沙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辽西北沙地流动沙丘、固定沙丘和丘间洼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沙地类型的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变化,提出了不同沙地类型的主要治理与利用措施,分析了沙地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辽西北沙地流动沙丘0-60cm的土壤水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针对BP网络模型实际应用中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不足,将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引进土壤水分预测领域,提高了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土壤水分的年内分布与降雨分布同型,可分为春季失水阶段、夏季补给阶段和秋季弱失水阶段;在深度上,可分为干沙层(一般为0~20cm)、水分变化活跃层(20~60cm)和水分稳定层(60cm以下)。分析结果表明,流动沙丘的含水量高于固定沙丘和丘间洼地,表明随着固沙植被的建立和演变,沙地土壤水分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水分不足成了植被生长的主要阻碍。因此,要通过采取配置耗水性弱、耐旱性强的植物群落等治理措施,努力维持沙地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同时,在分析流动沙丘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动沙丘0-60cm土壤水分预测BP模型和遗传BP模型,其绝对误差分别为0.35和0.18,相对误差分别为11.53%和5.65%,两模型用于土壤水分预测是可行的,而且遗传BP模型精度明显高于BP模型。
Resumo:
土壤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呼吸的主要组分根系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呼吸进行分离并量化,对于了解土壤碳释放规律、估算生态系统土壤碳的年际通量以及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根系或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碳释放格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挖壕法测定辽东山区蒙古栎林、杂木林和胡桃楸林的土壤表面CO2通量,并同步分析土壤水热因子及土壤有机质、N含量、根系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等。研究结果表明:(1)辽东山区次生林0-10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为9.29-18.15%,全氮含量为0.43-0.90%,pH值为5.67-6.19;次生林生长季细根生物量平均为152.61- 447.79 g/m2,粗根生物量平均为255.42-507.42 g/m2,根系总量平均为540.93-955.22 g/m2;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明显,且具垂直分布特征,蒙古栎林的土壤转化酶、淀粉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胡桃楸林最低,胡桃楸林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最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并与土壤温度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具显著相关性(P<0.05)。(2)次生林土壤总呼吸、根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呼吸具明显的日、季变化规律,生长季根呼吸贡献相对较低,胡桃楸林根呼吸贡献率为34.0-34.8%,蒙古栎林为17.9-28.4%,杂木林为14.7-35.3%;土壤微生物呼吸贡献率为66.0-85.3%,高于根呼吸贡献率,说明辽东山区次生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决定土壤总呼吸的变化趋势。(3)土壤呼吸与地下5cm土壤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土壤总呼吸的Q10值为1.29-2.30,微生物呼吸的Q10值为1.28-2.09,根呼吸的Q10值为1.29-3.72;土壤总呼吸、微生物呼吸、根呼吸与土壤含水量均无明显相关关系;蒙古栎林根呼吸与细根生物量显著相关,杂木林根呼吸与粗根生物量及根系总生物量显著相关,胡桃楸林根呼吸与根系生物量总量显著相关(P<0.05);微生物呼吸与淀粉酶、转化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均无显著相关性(除胡桃楸林与过氧化氢酶显著相关);微生物呼吸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P<0.05)。(4)蒙古栎林土壤总呼吸、根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年际碳释放量分别为572.78、147.78和425.59 g C m-2a-1,杂木林分别为403.12、108.92、297.51 g C m-2a-1,胡桃楸林分别为519.47、173.75、345.72 g C m-2a-1;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通过根呼吸释放的碳量均小于分解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呼吸释放的碳量,非生长季次生林土壤碳释放量为39.21-152.04 g C m-2a-1,占全年呼吸总量的10-29%,说明冬季土壤碳释放量不能忽略。
Resumo:
林窗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影响着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物种组成、演替及生态系统功能。我国现有森林资源以次生林为主体,而林窗是森林演替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次生林林窗特征及其内部环境因子动态研究,能够明确林窗在次生林演替中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辽东山区次生林为对象,选取人工砍伐形成的三个不同大小的林窗,林窗按照面积大小分三个梯度来选取,从大到小分别为大林窗,中林窗和小林窗。通过野外调查、观测,较系统的研究了三个不同大小林窗的环境因子变化以及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旨在明确林窗内各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大小林窗间的差异,为东北山区的次生林管理经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对林窗内环境因子(光量子通量密度、温度、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土壤氮素有效性以及植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光量子通量密度日变化趋势均为单峰型,到达峰值的时间均在中午以前,且峰值出现的位置均在林窗中心偏北部。光量子通量密度在生长季开始时强度较大,而在生长旺季强度偏小;面积较大的林窗中心光量子通量密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林窗边缘与林内差异显著(P<0.05)。(2)空气温度日变化趋势为单峰型,非生长季面积小的林窗其温度高于面积大的林窗,生长季则面积大的林窗温度较高;林窗内南部的湿度高于林窗北部,而温度则为林窗北部高于林窗南部。(3)土壤水分在两个深度层次间无显著差异,但在雨季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其它月份;林窗内部不同位置,面积较大的林窗内部各点差异不显著,但面积小的林窗其中心与林窗内部各点差异显著(p<0.05);土壤温度日变化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但其变幅较小,这可能与土壤和大气间的热量传递有关。(4)林窗内土壤硝态氮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林内与林窗中心及林窗边缘差异显著,且面积较大的林窗硝态氮含量高于面积较小的林窗;面积较小林窗的氨态氮含量较高。矿化速率变化与硝态氮的变化一致。(5)各林窗内植物多样性在中林窗和小林窗边缘范围内都存在着物种多样性增加的趋势,而大林窗并未表现明显的物种多样性增加的趋势;环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在各林窗中均无显著的相关性。
Resumo: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可清晰地揭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复杂性、多样性、重叠性,需选择合适的研究尺度及方法才可使评价结果进入管理、决策过程。 本文以本溪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为例,确定适合县域尺度的评价方法,借助GIS技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林木生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体调节等四种服务的物质量、价值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对于维护和提高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区森林面积2.72×105ha,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中、幼龄林比重较大,森林郁闭度大。按优势树种可划分为蒙古栎、落叶松、色木、胡桃楸、红松、油松、千金榆、枫桦和杂木林等九种类型。 (2)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活立木生长量为2.56 m³•ha-1•a-1,森林水源涵养量为873m³•ha-2,土壤保持量为6.77 t•ha-1•a-1,固定CO2为5.15t•ha-1•a-1;活立木生产价值为200元•ha-1•a-1,水源涵养价值为611元•ha-1,土壤保持经济价值为663元•ha-1•a-1,固定CO2为6411元•ha-1•a-1;研究区总活立木生产价值为5.43×107元•a-1,水源涵养价值为1.66×108元,土壤保持价值为1.80×108元•a-1, CO2年固定价值1.74×109元•a-1。 (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区域在研究区中部偏南、偏北集中分布,在南部、东南部零星分布。
Resumo:
空间生态规划着重于研究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达到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合理配置。辽宁本溪市南芬区属山地资源型工矿城镇,由于空间用地类型配置不合理,中心城区环境污染严重,而广阔的乡村空间资源未尽其用。为此,有必要对南芬全区城乡空间进行生态规划。本文在理论上补充空间生态规划中生态适宜性评价理论,在方法上提出了基于适宜性评价的空间生态规划方法后,就南芬主要用地类型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作物用地和林业用地分别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用地配置研究,并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和探讨了南芬空间生态分区及空间生态规划途径。 主要结果为:(1) 工业用地最适宜区、次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91.23km2、182.72km2、182.08km2和162.97km2;居住用地分别为208.08km2、169.95km2、149.51km2和91.46km2;作物用地分别为124.23km2、130.65km2、159.02km2和205.1km2;林业用地分别为201.7km2、150.43km2、130.21km2和136.66km2。(2) 工业用地现状位于最适宜区、次适宜区、勉强适宜区、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9.81km2、10.66km2、6.54km2和11.73km2;居住用地分别为9.05 km2、12.57km2、15.7km2和11.53km2;作物用地分别为16.61km2、7.88km2、22.25km2和24.15km2;林业用地分别为193.91km2、104.88km2、81.74km2和67.27km2。(3)综合评价表明,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作物用地、林业用地适宜区面积分别为46.75km2;71.32km2;94.46km2;406.47km2。南芬生态空间区划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居住区(2个)和生态工业区(3个)。(4) 最后详细阐述了南芬城乡空间生态规划途径及其内涵,即:生态优先、整体优化、经济优效和社会持续。
Resumo:
辽东山区森林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基地与用材林资源,在维系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林产品的可持续供应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的天然林已基本绝迹,因此该区的森林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研究表明,影响辽东山区森林更新演替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光环境。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阔叶红松林的优势树种;这些树种幼苗对光环境的适应性差异,在群落演替和森林生态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论文采用人为控制遮光试验测定了核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幼苗对光环境的响应,同时,采用自然光环境试验和人为控制遮光试验相结合的手段测定了红松幼苗对光环境的适应性。人为控制遮光试验设置的光环境类似于自然中的典型林窗、林缘和林下的光环境;在人为控制遮光试验中,研究材料于2007年4月末栽植于4个不同光环境(全光、全光的60%、30%和15%,分别记为FI、II、LI和WI处理)下,在2007年7~9月测定了树种幼苗的光合生理、叶片特征、生长和冠层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 1)不同光环境处理区内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具有显著差异,形成一定的光强梯度,而气温,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差异并不显著。全光处理区内的日平均PAR为842.4μmol∙m-2∙s-1,最大PAR为1884.1μmol∙m-2∙s-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区。 2)生长在高光强下4个树种幼苗的叶片有较高的光合能力(Amax),随生长光强的下降,Amax显著下降;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也表现出随着生长光强的下降而降低的趋势。核桃楸和水曲柳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最大值约为16μmol∙m-2∙s-1,黄菠萝的约为13μmol∙m-2∙s-1,这与温带阔叶树种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在10~15μmol∙m-2∙s-1范围内的结论相符;3个苗龄红松针叶的Pn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没有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1:00~13:00期间。 3)4个树种幼苗的比叶重(LMA)和单位叶面积鲜重(LFA)均随着光环境的降低而下降;三个阔叶树种幼苗的叶长L、叶宽W、叶周长C和单叶面积A均具有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呈增大的趋势,表明叶片通过调节叶片的形态来适应多变的光环境。 4)不同光环境对阔叶树种幼苗的植株冠形和生长有显著影响,而红松幼苗植株冠形和生长的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 综上,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可塑性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核桃楸和黄菠萝较水曲柳能适应更宽的光强幅度;同时,核桃楸和黄菠萝较水曲柳的需光性更强,核桃楸和黄菠萝的需光性差异不大。○2.与3年、5年生红松相比,7年生红松对光强的适应幅度最小;同时,7年生红松的需光性强于3年和5年生红松。○3.本研究结果支持前人的观点:红松在幼年阶段能耐一定程度的遮光,在全光的20%~60%光条件下生长较好,随着年龄的增大,红松的需光性增加。
Resumo: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由于磷在土壤中的难溶性和难移动性,使得磷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循环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明确土壤磷素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土壤磷素与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植被生长发育状况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土地利用和恢复植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主要林型胡桃楸林、杂木林(由蒙古栎、花曲柳和山杨等树种组成)和蒙古栎林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土壤磷素的分布特征,并比较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后土壤磷素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土壤磷素特征:(1)次生林0-30 cm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26.5 mg kg-1-984.9 mg kg-1,土壤总有机磷含量、总无机磷含量、Olsen-P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占全磷含量的比例变化范围分别为47%-76%、24%-53%、1.23%-1.40%和2.67%-3.45%,土壤全磷与土壤有机碳、全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次生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磷素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Olsen-P和微生物量磷季节变化明显,均表现为夏季最高,且土壤Olsen-P和微生物量磷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另外,土壤Olsen-P、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季节变化均与土壤含水量相关。(2)三个林型土壤酸性磷酸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Olsen-P和微生物量磷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酸性磷酸酶可以作为评价次生林土壤磷素状况的一个指标。(3)不同林型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分布不同,胡桃楸林以Fe-P(铁结合的磷酸盐)和Ca-P(钙结合的磷酸盐)为主,杂木林和蒙古栎林以O-P(闭蓄态磷)为主;不同林型土壤各形态无机磷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不同,与Olsen-P的关系也不同,胡桃楸林土壤Olsen-P与Al-P(铝结合的磷酸盐)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杂木林土壤Olsen-P与Fe-P和Ca-P之间相关性显著,蒙古栎林土壤Olsen-P与Ca-P之间显著相关,说明辽东山区不同林型土壤磷素的有效来源不同。(4)辽东山区有机磷各形态的分布特征为:中等活性有机磷 > 中等稳定性有机磷 > 高稳定性有机磷 > 活性有机磷;土壤活性有机磷的季节变化与Olsen-P变化一致,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等稳定性有机磷的含量随季节变化无此规律;胡桃楸林、蒙古栎林土壤Olsen-P与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等稳定性有机磷之间显著相关,杂木林土壤Olsen-P与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等稳定性有机磷之间相关性显著,说明在本研究区土壤有机磷对磷素有效性的贡献较大。(5)三个林型内主要树种叶片磷含量均较高,且叶片N/P < 10,土壤磷素不是辽东山区次生林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养分因子。 2. 落叶松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后土壤磷素特征的变化:(1)和天然次生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全磷、总有机磷、Olsen-P、土壤微生物量磷和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土壤总无机磷含量无明显变化,这说明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磷素状况下降。(2)随着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连栽后,土壤无机磷各形态含量变化显著,土壤Fe-P和Ca-P含量逐渐降低,O-P含量升高,土壤Olsen-P与无机磷形态中的Fe-P和Ca-P之间显著正相关,表明了Fe-P和Ca-P是Olsen-P的主要无机磷来源。(3)落叶松人工林取代次生林后,土壤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等稳定性有机磷含量均降低,土壤Olsen-P与活性有机磷显著正相关,活性有机磷是补充Olsen-P的直接有机磷源;土壤微生物量磷与各有机磷组分及 Olsen-P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微生物量磷在有机磷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Resumo:
21世纪中国将进入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竞争国际化,产业集群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以临港产业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和国内沿海省市的主导区域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加大沿海地区与周边地区及内地的资源信息交换,人口的大量流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都可能对沿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论文通过3S技术手段,应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度量公式、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和Kappa 指数系列方法对1988~2007 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景观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应用CLUE-S 模型在有无“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两个预案下对该区域2008~2020 年的景观变化进行了预测。应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区1990~2006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以反映研究区可持续发展情况;应用时间序列(ARMA)与支持向量机(SVM)预测了研究区2007~2020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并对研究区进行了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安全动态分析及预测研究,最后提出了研究区生态安全对策,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辽宁沿海经济带在1988~2007年间景观格局变化并不十分显著,景观由少数几种景观类型所控制,各景观类型有不断趋于平均化的趋势,但速度较慢,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土地利用度逐步增大,反映在景观变化上,是以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与耕地以及林地、水域面积缩小为特点,其中建设用地在景观类型转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的景观变化发生在耕地、林地、水域与建设用地之间。 (2)在有无“规划”两种预案下,景观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别。两种预案下耕地都趋于减少,但“规划预案”降幅更大一些。建设用地逐渐增加,但“规划预案”扩张更快,面积更多。建筑用地变化情况的不同导致其它景观类型变化的不同。两种预案下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均有减小的趋势,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景观的连通性也在逐年增大,其中在“规划预案”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3)辽宁沿海经济带从1990~2006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均呈逐渐增大趋势,且生态足迹需求明显大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在逐渐增大,研究区内的生态负荷已超过了其生态容量,现有的区域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中生态足迹需求增大主要来自能源足迹需求增大,而生态承载力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水域类面积的增加。17年间研究区的人均万元GDP生态足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该区域的资源利用效率在逐渐提高。 (4)过去17年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生态压力指数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区域生态安全经历了生态较安全、稍不安全、较不安全和稍不安全等阶段,表明该区域生态安全正在逐步改善。生态占用指数与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均呈逐步增大的趋势,表明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消费水平正在走向较富裕阶段,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也在逐渐改善。 (5)两种预案下,辽宁沿海经济带未来14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均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且人均生态足迹均超过了其人均生态承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发展模式仍将是不可持续的,其中“规划预案”下的发展模式更加不可持续。 (6)两种预案下,研究区未来14年的生态安全均处于稍不安全状态,其中“规划预案”的生态压力更小一些。两种预案下研究区的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均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均将从较富裕阶段走向很富裕阶段,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也由较好阶段步入很好阶段。其中“规划预案”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更快,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将更好一些。 (7)三种方案可以降低研究区“规划预案”下的生态压力指数,实现区域的生态安全。其中同时提高研究区的生态承载力,降低生态足迹的方案更为合理可行,既保障了区域安全,又实现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8)要保障研究区未来14年的生态安全,建议规划增加水域面积,推进区域热电联产,发展清洁能源并推动区域间资源互补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