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景观格局动态预测及其生态安全研究
Data(s) |
01/06/2009
|
---|---|
Resumo |
21世纪中国将进入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竞争国际化,产业集群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以临港产业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和国内沿海省市的主导区域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加大沿海地区与周边地区及内地的资源信息交换,人口的大量流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都可能对沿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论文通过3S技术手段,应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度量公式、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和Kappa 指数系列方法对1988~2007 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景观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应用CLUE-S 模型在有无“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两个预案下对该区域2008~2020 年的景观变化进行了预测。应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区1990~2006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以反映研究区可持续发展情况;应用时间序列(ARMA)与支持向量机(SVM)预测了研究区2007~2020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并对研究区进行了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安全动态分析及预测研究,最后提出了研究区生态安全对策,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辽宁沿海经济带在1988~2007年间景观格局变化并不十分显著,景观由少数几种景观类型所控制,各景观类型有不断趋于平均化的趋势,但速度较慢,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土地利用度逐步增大,反映在景观变化上,是以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与耕地以及林地、水域面积缩小为特点,其中建设用地在景观类型转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的景观变化发生在耕地、林地、水域与建设用地之间。 (2)在有无“规划”两种预案下,景观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别。两种预案下耕地都趋于减少,但“规划预案”降幅更大一些。建设用地逐渐增加,但“规划预案”扩张更快,面积更多。建筑用地变化情况的不同导致其它景观类型变化的不同。两种预案下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均有减小的趋势,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景观的连通性也在逐年增大,其中在“规划预案”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3)辽宁沿海经济带从1990~2006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均呈逐渐增大趋势,且生态足迹需求明显大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在逐渐增大,研究区内的生态负荷已超过了其生态容量,现有的区域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中生态足迹需求增大主要来自能源足迹需求增大,而生态承载力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水域类面积的增加。17年间研究区的人均万元GDP生态足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该区域的资源利用效率在逐渐提高。 (4)过去17年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生态压力指数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区域生态安全经历了生态较安全、稍不安全、较不安全和稍不安全等阶段,表明该区域生态安全正在逐步改善。生态占用指数与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均呈逐步增大的趋势,表明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消费水平正在走向较富裕阶段,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也在逐渐改善。 (5)两种预案下,辽宁沿海经济带未来14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均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且人均生态足迹均超过了其人均生态承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发展模式仍将是不可持续的,其中“规划预案”下的发展模式更加不可持续。 (6)两种预案下,研究区未来14年的生态安全均处于稍不安全状态,其中“规划预案”的生态压力更小一些。两种预案下研究区的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均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均将从较富裕阶段走向很富裕阶段,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也由较好阶段步入很好阶段。其中“规划预案”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更快,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将更好一些。 (7)三种方案可以降低研究区“规划预案”下的生态压力指数,实现区域的生态安全。其中同时提高研究区的生态承载力,降低生态足迹的方案更为合理可行,既保障了区域安全,又实现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8)要保障研究区未来14年的生态安全,建议规划增加水域面积,推进区域热电联产,发展清洁能源并推动区域间资源互补共享。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中文 |
Fonte |
辽宁沿海经济带景观格局动态预测及其生态安全研究.刘伟玲[d].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9.20-25 |
Palavras-Chave | #辽宁沿海经济带 #景观格局变化 #CLUE-S模型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安全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