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resultados para Lean, 5’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is paper deals with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ir staging in a 1 MW (heat input power) tangentially fired pulverized coal furnace. The influences of several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air staging on NOx reduction efficiency and unburned carbon in fly ash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se variables included the air stoichiometric ratio of primary combustion zone (SR1), the locations of over-fire air nozzles along furnace height, and the ratio of coal concentration of the fuel-rich stream to that of the fuel-lean one (RRL) in primary air nozzl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SR1 and RRL have optimum values for NOx reduction, and the two optimum values are 0.85 and 3:1, respectively. NO, reduction efficiency monotonical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OFA nozzle location along furnace height. On the optimized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ir staging, NOx reduction efficiency can attain 47%. Although air stag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NOx emission, the increase of unburned carbon in fly ash should be noticed. (C) 2008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考虑固体热容激光器对工作介质的要求,对比分析了掺钕的玻璃、YAG和GGG的多种材料性能。并对三者在激光工作周期内的瞬态温度场及热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边界及工作条件下,当钕玻璃激光器以热容方式工作,时间为5S时,介质最高升温超过400K,最大热致应力为25MPa,接近其断裂极限的50%。在此条件下进行冷却,当水温为283K时,需经过约120S才基本恢复到初始工作状态。而Nd:YAG和Nd:GGG两种介质在相同输入工作条件下,工作时间可达10S,且温度分布相对平坦,温差和热应力较小,经水冷约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木根麦冬(Ophiopogon xylorrhizus Wang et Dai)属于铃兰科(Convallariaceae)或广义百合科(Liliaceae s.l.)沿阶草族(Ophiopogoneae)沿阶草属(Ophiopogon Ker-Gawl.),属于典型的濒危植物。前人已从细胞学、种群生态学、生殖生物学和遗传结构与多样性等方面对木根麦冬进行了研究,但在分子进化和分子细胞遗传学水平上的研究近为空白。本文运用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PCR扩增和克隆、DNA测序、系统发育重建等方法,对18S rDNA作了染色体原位定位,研究了木根麦冬的Ss rRNA基因结构特点,并重建了该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探讨了5S rRNA多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模式和木根麦冬的濒危机制。主要结果如下: 1.对木根麦冬三个居群七个个体、及其最近姐妹种林生麦冬(Ophiopogon svlvicola Wang et Tang)一个个体的5S rRNA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和TA克隆,在两个种中共得到1085个具有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 2.对木根麦冬三个居群六个个体的294个SS rRNA基因克隆,及林生麦冬一个个体的45个克隆,总计339个克隆进行了DNA序列测定,这是目前已完成的最大的单个物种的5S rRNA数据。结果表明:两个种的序列高度多样化,在339个拷贝中仅仅有13对(3.8%)是相同的,序列长度变化在307bp-548bp之间,长度变异主要发生在间隔区,单个碱基的插入和缺失(indel)频率很高,5bp以上片段的插入,缺失有11个,插入的序列通常是其两侧序列的重复和倒位。术根麦冬序列的分化指数(sequence differentiation index,SDI)是0.078,林生麦冬是0.032,两个物种间是0.149,木根麦冬的序列之间的分化明显大于林生麦冬。 3.以PAUP程序对339个5S rRNA基因拷贝的DNA序列(包括编码区和间隔区)作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如下:在得到一个唯一的最俭约树中,所有木根麦冬的拷贝被聚成一支,而林生麦冬的则被聚到另一支,统计支持率(bootstrap)达到lOO%,表明这两个物种所有的的5S rRNA基因拷贝分别来自各自的一个祖先拷贝(建立者拷贝),而其共同祖先的其它拷贝则在物种形成中或之后丢失:在多基因家族中如此长期而单一的拷贝偏选( sorting)过程尚未有前人报道;由此基因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在这两个物种形成之后,“建立者拷贝”经历了多次扩增过程而形成了一个直系的(orthologous)多基因家族。 4.在木根麦冬分支中,很少有亚分支是全部由一个居群或一个个体的拷贝组成的,不同居群、不同个体的拷贝混合在同一个亚分支中;对基因系统发育树、序列多样性和序列分化指数分析表明,5S rRNA基因家族内一致化(homogeruzation)过程很弱,不同拷贝是独立进化的,这在串联.重复的多拷贝基因家族中是不寻常的;由上述分析我们推测,在术根麦冬的进化历史上,居群间的基因交流远远比今天频繁,可能是某些外在因素在近期发生变化,导致自交和自交衰退,并进而导致濒危。 5.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成功地将18S rRNA基因定位在木根麦冬减数分裂期的染色体上,两对强信号和一对弱信号分别位于三对二价体染色体上。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被子植物的rRNA基因已经得到深入研究。二倍体被子植物一般拥有1-4对18S-5.8S-26S rDNA位点和1-2对5S rDNA位点。作为特殊的多基因家族成员,rDNA会受均一化力 (homogenizing forces) 的作用,通过基因转换、不等交换等机制,形成基因的致同进化 (concerted evolution)。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动植物rDNA致同进化水平很高,各种拷贝的序列几乎完全一致,因此可以直接应用PCR测序的方法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但是在裸子植物中由于研究资料的匮乏,使我们对裸子植物rDNA的变异模式了解甚少。松属植物作为裸子植物的最大类群,它的rDNA变异和进化有何特点、与被子植物是否相同,是这个重要类群的进化研究中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从三个方面进行: (1)rDNA的染色体定位 目前,松属的18S-5.8S-26S rDNA的染色体定位研究只包括5种植物,其中的3种同时涉及到5S rDNA定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存在相异的rDNA位点数目,甚至不同的个体的rDNA位点均有变化。其共同点是,18S-5.8S-26S rDNA位点数平均较被子植物多,5S rDNA除Pinus radiata外,在其它种里则与被子植物相似。这种现象是松属或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征,亦或是特例呢?有限的研究限制了对裸子植物rDNA的了解。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研究松属植物rDNA的染色体空间分布特征,希望借此了解松属植物间的关系,比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rDNA在染色体组水平的差异。 (2)5S rDNA的分子进化 5S rDNA的序列水平的进化研究在松属中尚属空白。5S rDNA在染色体数目上没有显示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差异,是否意味着松属乃至裸子植物的5S rDNA也同被子植物一样——致同进化完全,序列高度一致呢?利用克隆测序方法对松属植物5S rDNA的研究无疑是有开创性的工作,可以探讨裸子植物的5S rDNA的进化机制和种间关系。 (3)杂种基因组研究 杂交物种的起源演化是当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通过杂种基因组的研究,可以了解杂种的的基因组构成,组织方式和进化历史,探讨杂交事件对成种过程的影响及意义。这项研究涉及到高山松、云南松和油松。之所以采用这三种植物,因为等位酶、cpDNA和mtDNA证据证明高山松为油松和云南松的自然杂交种。但这些证据不足以反映杂种核基因组的重组特征和构成及其进化规律。我们利用rDNA-FISH、5S rDNA和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三种松树间的基因组关系,为揭示高山松的进化机制和历史提供新的依据。 本项研究得到以下结果: 一. rDNA荧光原位杂交 (FISH) 通过对华山松和白皮松两种单维管束亚属植物及油松、云南松、高山松、马尾松和南亚松等五种双维管束亚属植物的18S rDNA与5S rDNA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 ⑴ 裸子植物的18S rDNA位点数目明显多于二倍体被子植物。其中主要位点数目,油松有7对,高山松5对,云南松8对,马尾松10对,南亚松6对,白皮松3对,华山松10对,平均在7对;另外,部分松树还存在弱位点。无论强弱位点都有部分存在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区,除了赤松 (Pinus densiflora),在其它松科植物中并没有发现这种现象。究竟是基因转移的结果或该位点是18S rDNA的原始起源位置还有待确证。 ⑵ 5S rDNA位点相对变异较小,与被子植物相当。除了华山松5S rDNA有4对位点,马尾松只有1对位点外,其它松树的5S rDNA位点数目均为2对,并且在双维管束亚属植物中有一对属于弱位点。 ⑶ 两种rDNA存在不同连锁模式。双维管束亚属植物中,5S与18S rDNA连锁在同一染色体的同一臂或两条臂上。在同一染色体臂时,18S rDNA在臂的远端。单维管束亚属植物的5S与18S rDNA或连锁于同一染色体的同一臂上,或分别处于不同染色体。前一情况,5S rDNA位于臂的远端。据此可以说明两个亚属的rDNA结构在染色体组水平的很大分化。 ⑷ 松属植物的关系及高山松核型特征。由于5S与18S rDNA连锁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单维管束亚属和双维管束亚属分开。各亚属的不同物种可以依据杂交位点的多少、位置、信号强弱构成的核型图加以区分,并且构成一定的系统关系。杂交起源的高山松在染色体组上,表现出对油松和云南松两亲本不同染色体特征的分别继承与重组,并产生独有的特征。其II同源染色体之一18S rDNA位点的缺失,可能是染色体重组的痕迹。 二. 5S rDNA的序列变异与分子进化 利用分子克隆和DNA测序分析了油松、云南松、马尾松、白皮松和不同遗传背景的高山松居群的5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及基因进化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⑴ 5S rDNA的结构特征。双维管束亚属植物长度在658-728 bp,白皮松则为499-521 bp。长度差异体现在基因间隔区,而基因区极端保守,基本为120 bp。基因转录区内部存在着转录控制区,决定了5S rRNA的转录起始与转录效率。5S rRNA基因能够折叠成正常的二级结构,其中,相对于干区来说,环区要保守,但环E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变异,转换/颠换比值高达7.1,这种突变可能是假基因的产物。基因间隔区存在一定的保守单元,其中一些与转录的起始和终止调控相关,有些是裸子植物未知功能的特异保守区。 ⑵ 松属植物5S rDNA存在着基因组内与种间的异质性。基因组内的各个克隆中有超过80%的特异的,彼此不相同。整个5S rDNA分化距离为0.042 - 0.051,其中,间隔区的分化比基因区高,其速度约是基因区的3-7倍。比较种间5S rDNA序列发现:在122个克隆中,基因区只有50个特异的序列。基因组间的序列变异度与基因组内 (个体内) 没有明显差别。白皮松的间隔区与双维管束亚属松树的5S rDNA间隔区差异极大,几乎不能排序,而四种双维管束亚属植物的5S rDNA间隔区种间种内差异不大。 ⑶ 松属植物5S rDNA进化。PAUP分析建立的5S rRNA基因树显示,5S rRNA基因在基因组内是多系的 (polyphyletic),表明成种事件以前,祖先种就已经存在序列的分化。观测到的5S rRNA基因序列变异状况,并非完全是致同进化或独立进化的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二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致同进化确实存在,只是速度较慢而已。 ⑷ 高山松5S rDNA 组成。高山松拥有最高的基因组内的序列多样性,高山松的5S rDNA拷贝既有亲本类型,又有重组类型,并且不同地理及遗传来源的高山松显示一定的分化趋势,有更多的拷贝来自母系亲本。 三. 基因组原位杂交 以油松和云南松总DNA作为探针,相互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云南松和油松的染色体组可以完全被对方探针标记,在现有基因组原位杂交的分辨率下不能将两个基因组区分开。说明云南松和油松基因组之间存在高比例的同源序列,两种松树的基因组组成十分相似。利用油松和云南松总DNA作为探针,对高山松的染色体组进行双探针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高山松全部基因组都能与两亲本探针完全杂交,说明三者间有着异乎寻常的亲缘关系。但在PH失调影响下,高山松只有部分基因组被杂交,并且两种探针的杂交信号有轻微差异。这可能是高度重复序列优先杂交的结果。这些情况表明,高山松虽然在基因组构成上与两个亲本基本一致,但基因在染色体组的空间排布上是存在差异的,这一点可以从rDNA-FISH中证明。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松属植物的基因组十分庞大(大于20000Mbp),其中约90%是由重复序列组成的,我们对其结构和组成仍知之甚少。松属在系统分类上分为两个亚属:单维管束亚属和双维管束亚属。基因组大小研究发现单维管束亚属植物的基因组更大。rDNA作为一类有功能的多基因家族重复序列,其自身特性决定了它在基因组研究中的重要性。FISH技术为rDNA在染色体上物理定位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尽管现在对松属rDNA FISH已有不少报道,但主要集中在双维管束亚属,对单维管束亚属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研究选择5个单维管束亚属松属植物P. bungeana, P. koraiensis, P. armandii, P. wallichiana, P. strobus,进行rDNA FISH研究。旨在弄清18S-25S rDNA和5S rDNA在单维管束亚属植物染色体上的位点数目和分布模式。结合前人对松属双维管束亚属植物的工作,对单、双维管束亚属植物之间rDNA FISH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可以从整体上认识松属植物的18S-25S rDNA和5S rDNA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式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18S-25S rDNA和5S rDNA这些重复序列在松属植物基因组结构和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rDNA FISH在松属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作用 本研究中5种松属单维管束亚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除最短一条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11条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长度和臂比也十分接近,同源染色体的不容易鉴定,很难排出精确的核型。在我们的研究结果中,5个松属植物中,除了白皮松外,18S-25S rDNA和5S rDNA分布在12对染色体中的10对染色体上,这些位点可作为染色体标记,大大提高了同源染色体鉴定的准确度,但是染色体之间排序问题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核型比较认为种间是否存在部分同源染色体关系也不是十分明确,仅Ⅺ号和Ⅻ号染色体有这种关系,这主要由于Ⅺ号和Ⅻ号染色体容易准确地鉴别出来。核型分析的精确仍有待增加标记来提高。 2.rDNA位点数目在松属两个亚属间的比较及其与基因组大小的关系 松属植物18S-25S rDNA位点通常为5-10个,5S rDNA位点为1-4个。其中单维管束亚属18S-25S rDNA位点通常为9-10个(除白皮松为4个外),5S rDNA位点为2- 4个;双维管束亚属为18S-25S rDNA位点通常为5-10个,5S rDNA位点通常为1-2个。而二倍体被子植物18S-25S rDNA位点通常为1-5个5S rDNA位点为1-3个。暗示18S-25S rDNA和5S rDNA位点数目多少和基因组大小还是有一定的相关性。因为松属植物的基因组比典型的二倍体被子植物大得多,单维管束亚属植物的的C-值又普遍比双维管束亚属植物的高。白皮松虽有些例外,18S-25S rDNA位点数目少,但信号强度大得多,代表拷贝数高,因此其基因组大小可以从rDNA拷贝数上得到解释。 3.18S-25S rDNA和5S rDNA位点在松属两个亚属之间的分布模式比较 18S-25S rDNA和5S rDNA位点在松属两个亚属染色体上的分布方式有明显不同,每个亚属均有两种分布形式,并形成各自稳定的分布模式。在单维管束植物中,18S-25S rDNA和5S rDNA位点或相邻分布于同一染色体同一臂上,5S rDNA位于臂的远端;或两位点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而在双维管束植物中18S-25S rDNA和5S rDNA或相邻分布于同一染色体同一臂上,18S-25S rDNA在臂的远端;或两位点分布于同一染色体两条臂上。在两个亚属中,当18S-25S rDNA和5S rDNA位点位于同一条染色体臂上时,相对位置正好相反。这完全不同的rDNA分布模式的形成,可能与松属这两个亚属植物的物种形成和分化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倒位或易位有关,暗示这两个亚属的基因组结构存在分化。但这各自的分布模式是否可以作为判断亚属的特征依据仍有待加大样本量证实。 4.rDNA 位点分布及变异具有系统学意义 rDNA FISH 结果符合分类中亲缘关系越近,分布模式越相似的原则,因而认为rDNA 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模式,具有系统学意义。基于已知的松属植物rDNA FISH结果构建的系统关系,符合传统分类系统中对亚组划分。rDNA FISH结果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相比较认为,松属单维管亚属5种松中,以乔松和北美乔松关系最近,与同一个亚组的华山松稍远,与另一个亚组的红松更远。而白皮松作为一个特有的孑遗类群,系统位置比较特殊,分子系统学研究认为其处于基部的位置,本研究表明其rDNA位点有明显的特点:位点数目少,但信号强,反映了拷贝数多。那是否它就代表了祖先类群的位点分布模式,需要更多的基部类群的rDNA FISH结果支持。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核核糖体DNA(nrDNA)已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标记,用于推断很多分类等级上的系统发育关系。相对于在被子植物中的快速致同进化,nrDNA在裸子植物中的致同进化速率低,且ITS和5S-NTS区有着较大的长度变异,这种现象在松科植物中尤为明显。在本研究中,我们克隆并测定了银杉属的5S rDNA以及冷杉属、银杉属、雪松属、油杉属、长苞铁杉属、金钱松属与铁杉属的ITS序列。基于获得的新数据,再结合前人报导的其它属的数据,我们探讨了如下四个问题: (1)松科 nrDNA ITS1 亚重复单位的组成、分布及进化;(2)ITS1区的长度变异与亚重复单位数目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系统学意义;(3)松科ITS1的二级结构特征;(4)银杉5S rDNA编码区及非转录间隔区的结构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ITS区的序列分析ITS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发现:(1) 松科ITS1的长度变异范围为 944-3271 bp, 这是目前已报导的真核生物中属间ITS变异最大的类群之一;(2) 所有松科植物的ITS区域都包含亚重复单位,亚重复单位的数目从2到9,并且这些亚重复单位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不含保守核心序列(5’-GGCCACCCTAGTC ) 的长亚重复单位(LSR)和含上述保守核心序列的短亚重复单位(SSR);(3) ITS1区的巨大长度变异主要归因于亚重复单位的数量变异; (4) ITS1区的GC含量与 它的序列长度和亚重复单位的数目有一定关系,并能够提供一些系统发育信息,特别是支持云杉属、松属和银杉属三者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2. ITS1亚重复单位的系统发育分析为了研究亚重复单位的进化关系,我们用最大似然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松科ITS1亚重复单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在ML和MP树中可发现有共同的五个分支; (2) 银杉比松科其它属拥有更多的SSR,且该属的所有9个SSR在系统树中构成一个单系支,表明它们是在银杉属内发生重复的;(3)一些SSR在属间和种间具有同源性,可为nrDNA ITS 的进化历史以及松科的系统发育 研究提供重要信息;(4)亚重复单位的多次重复以及伴随的重组可能是导致LSR 和SSR在松科不同属中分布式样不同的原因。 3. 松科ITS1的二级结构 用 Mfold 3.2 软件对松科所有11个属的ITS1区进行了二级结构预测,共获得了563个最低自由能折叠。结合以前关于松科二级结构的报导,我们分析的结果表明:(1) 松科ITS1的二级结构主要由几个延展的发夹结构组成;(2) 构象的复杂性与亚重复的数目呈正相关;(3)配对的亚重复单位通常在保守核心区(5’-GGCCACCCTAGTC ) 处有部分重叠,并且构成一个长茎,而其它的亚重复单位通常会自身折叠,且保守核心区的部分出现在发夹结构的环中。 4. 银杉5S rDNA 序列分析 我们对来自银杉不同群体的3个个体的5S rDNA进行了克隆,共获得 45 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 绝大多数银杉5S rDNA编码区长度为120 bp, 以GGG 开头,以CTC结尾,编码区出现的碱基替代主要为转换;(2) 银杉与其它裸子植物相比,5S rDNA基因编码区具很高的相似性(90-99%); (3)间隔区含有一个poly-C和一个poly-T结构、两个TC丰富区以及五个GC丰富区。根据长度和序列特征,银杉的5S rDNA间隔区可分为三种类型:Type A 长751-764 bp,Type B 长770-807 bp (含一个32 bp的插入),Type C 长581-594 bp; (5)长间隔区(Type A,Type B )中含有两个148-175 bp的串联亚重复单位,该亚重复单位与短间隔区(Type C )中的一段143 bp的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56.0-66.8%)。 5. 银杉5S rRNA的二级结构 Mfold 3.2 预测结果表明:(1)银杉5S rRNA二级结构包括5个双螺旋区(干区)(Ⅰ-Ⅴ)、2个发夹结构环区(C和D)、3个中间环区(B1、B2 和 E)和1个铰链区(A), 铰链区为三个双螺旋的结合处;(2) 二级结构中的环区通常比双螺旋区更加保守;(3)在5个双螺旋中,I 和 IV 区有较高的碱基替代率。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简略介绍非线性空间及场方程的基础上, 以非线性科学中的孤子概念为例, 结合分子进化和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着重讨论了生物系统在分子层次上的非线性问题, 并运用分形理论对80余种5S rRNA序列的分维进行了计算。参17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A new freshwater phototrophic species of the dinoflagellate genus Peridiniopsis, P. niei sp. nov., is described based on morphology. The new species appeared during spring with densities up to 1.48 x 10(7) cells L-1 in some tributaries and gullies of Three Gorge Reservoir and Lake Donghu, China, forming red tides. Peridiniopsis niei is a cyst-producing freshwater dinoflagellate that belongs to the group Penardii. The plate tabulation is po+x+4 '+0a+6 ''+5c+5s+5 '''+2 '''' and the plate pattern is symmetric. The cells of P. niei are pentagonal in ventral view, the epitheca is larger than the hypotheca, making up about 2/3 the length of the cell. Plate 3 ' is hexangular. The closest species to P. niei is P. penardii (Lemmermann) Bourrelly, but cells of the former are pentagonal, very compressed dorsoventrally, and the hypotheca is truncated with one transparent, robust spine on each antapical plate.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compenstory growth in fish, an 8 week study at 28 degreesC was performed on juvenile gibel carp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weighing 6.6 g. Fish were starved for 0 (control), 1 (Sl)or 2 (S2) weeks and then re-fed to satiation For 5 weeks. Weekly changes in weight gain, feed intake and body composition were monitored during re-feed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final body weight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indicating complete compensation in the deprived fish, The deprived groups caught up in body weight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after 2 weeks of re-feeding. Body fat:lean body mass ratio was restored to the control level within 1 week of re-feeding. In the re-feeding period, weekly gains in body weight, protein. lipid, ash and energy in the S1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s for 1 week. For the S2 group, weekly gains in body weight. lipid. ash and energy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s for 2 weeks, and gain in protein was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s for 3 weeks, though gain in body energy became elevated again during the last 2 weeks of the experiment. Feed intake remained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level for 3 weeks in the S1 group and 3 weeks in the SZ group. Growth efficiency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in any of the weeks during re-feeding. Compensatory responses in growth and especially feed intake tended to last longer than the recovery of body composition. (C) 2001 The Fisheries Society of the British Isle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GaInNAs/GaAs single-quantum-well (SQW) lasers have been grown by solid-source molecular beam epitaxy. N is introduced by a home-made de-active plasma source. Incorporation of N into InGaAs decreases the bandgap significantly. The highest N concentration of 2.6% in a GaInNAs/GaAs QW is obtained, corresponding to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peak wavelength of 1.57 mum at 10 K. The PL peak intensity decreases rapidly and the PL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N concentrations. Rapid thermal annealing at 850 degrees C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rystal quality of the QWs. An optimum annealing time of 5s at 850 degrees C was obtained. The GalnNAs/GaAs SQW laser emitting at 1.2 mum exhibits a high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 of 115 K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0 degrees C- 75 degrees C.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第一座波力试验电站——珠江口岸式波力电站于1990年2月15日试发电成功。该电站位于珠江口大万山岛的南岸,面向浩瀚南海。设计波况H1/10=1.5m,T=6.5s.计划装机容量为8kW,第一台为3kW无刷爪极式发电机组,输出110V直流电,第二台为5kW无刷单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组,输出220V交流电。目前投入试发电的是3kW机组。本文将介绍该电站气室性能模型试验,空气透平与气室性能匹配设计,岩坎爆破施工,实海条件下电站气室性能试验和发电试验结果。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OFMSW) by anaerobic mixed culture fermenta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batch experiments at 37 degrees C. Seven varieties of typical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OFMSW including rice, potato, lettuce, lean meat, oil, fat and banyan leaves were selected to estimate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potentia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oiling treated anaerobic sludge was effective mixed inoculum for fermentative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OFMSW. Mechanism of fermentative hydrogen production indicates that, among the OFMSW, carbohydrates is the most optimal substrate for fermentative hydrogen production compared with proteins, lipids and lignocelluloses. This conclusion was also substantiat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potentials of rice, potato and lettuce were 134 mL/g-VS, 106 mL/g-VS, and 50 mL/g-VS respectively. The hydrogen percentages of the total gas produced from rice, potato and lettuce were 57-70%, 41-55% and 37-67%. 2008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ydrogen Energy.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将二茂铁基团引入聚苯胺链,合成导电或导磁聚苯胺。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合成了抗磁性的二茂铁单磺酸并用于掺杂聚苯胺,掺杂态聚苯胺的电导率可达2.34´10-1 S/cm,二茂铁单磺酸氧化后掺杂聚苯胺的电子顺磁共振(EPR)上出现了g» 4的新信号。二茂铁单磺酸被FeCl3氧化后,随氧化程度的增加,室温电导率下降1-2个数量级,但材料的磁化率增加,表现出宏观反铁磁性。用I2氧化二茂铁单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其电导率为4.50´10-2 S/cm,在低温下具有铁磁性耦合,外斯温度为15 K。 2、合成了两种草酸根桥联的双金属阴离子与导电聚苯胺的杂化材料。杂化材料同时具有反铁磁性和导电性,外斯温度分别为-19.16 K和-22.10 K,电导率分别为4.8×10-3S/cm和1.2×10-5S/cm。 3、合成了聚邻、间位二茂铁苯胺。可溶的聚邻二茂铁苯胺显示铁磁性,外斯温度为25 K,饱和磁强度为6.89 emu/g。与碘或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TCNQ)反应所得配合物的外斯温度分别提高到50 K和104 K,饱和磁强度分别为6.51 emu/g 和4.36 emu/g,在低温下观察到了反铁磁性耦合。难溶的聚间二茂铁苯胺显示宏观抗磁性。 关键词:二茂铁单磺酸,导电导磁性聚苯胺,聚邻二茂铁苯胺,铁磁性耦合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简要评述了生物膜领域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关于生物膜的一些基本性质和理论。采用电化学、光谱学以及扫描探针显微镜等方法对支撑双层磷脂膜、磷脂浇铸膜和泡囊等不同的模拟生物膜体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将磷脂与芦丁的混合物滴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出了嵌有芦丁的磷脂浇铸膜,并以此膜为模拟生物膜的模型研究芦丁在磷脂膜内的电化学行为,以及芦丁对还原型辅酶烟酞胺腺漂吟二核昔酸(NADH)的催化氧化。芦丁与磷脂膜牢固地结合,在pH 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嵌在磷脂膜内的芦丁显示了准可逆电化学行为,也显示出很好催化氧化NADH的能力,使氧化电流明显增大。同时,与5*10~(-3)mol/L的NADH在裸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相比,其氧化过电位降低了约220 mV。2.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嵌有芦丁的磷脂浇铸膜,嵌在磷脂膜内的芦丁显示了准可逆电化学行为。利用这种浇铸膜作为模拟生物膜的模型研究了芦丁对抗坏血酸的催化氧化,磷脂膜一方面与芦丁牢固结合,另一方面为芦丁催化抗坏血酸的氧化提供了理想的生物环境,在pH 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芦丁能有效地催化氧化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的氧化过电位与裸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相比降低了约100 mV。该修饰磷脂膜和芦丁的玻碳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测定线性范围为2*10~(-4) mol/L-1.4*10~(-3) mol/L。3.将含有四硫富瓦烯(TTF)和黄嘿吟氧化酶的二甲基二(十二烷基)澳化钱(D DAB)泡囊滴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制备出一种基于磷脂浇铸膜的黄嘿吟生物传感器。TTF由于其可以有效地转移电子而被选作为电子媒介体,用安培检测的方法研究了工作电位、pH值对黄嘿吟传感器的影响。该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小于10秒,其检测黄嘿吟线性范围从4*10~(-7)mol/L到2.4*l0~(-6)mol/L,最低检测限为3.2*10~(-7) mol/L。4;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的DDAB浇铸膜内,获得了IIR卫的直接电化学,并以此开发出一种不需媒介体的还02传感器,该传感器对H_2O_2的响应时间约5s,其检测姚。2线性范围从l*10~(-3) mol/L到4*10~(-3)mol/L,同时该传感器也显示出良好的重现性及稳定性。5,利用循环伏安的方法研究了HRP分子在双肉豆范磷脂酰胆碱(DMPC)磷脂膜内的电化学行为,并获得了一对氧化还原峰,说明了DMPC磷脂膜促进了HRP分子的电子传递,同时HRP分子仍保持对H_2O_2的催化生物活J险。UV一vis和CD的检测结果说明HRP分子在与磷脂膜相互作用后,其二级结构没有改变,而三级结构变得松散,这种三级结构的松散可能是使HRP分子的活性基团有所暴露,使得电子传递更容易。AFM实验同样也显示了HRP分子与DMPC磷脂膜间的强烈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由于生物传感器在临床、环境、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发展迅速。本论文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科学仪器研制与开发》的子课题《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膜BOD生物传感器及BOD快速测定仪的研制与开发》为契机,进行了高稳定的BOD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将自组装技术和纳米技术相结合,探索了一种制备性能稳定的酶生物传感器的新方法。主要结果如下:目前水污染经常必测的水质监测指标之一的生化需氧量(BOD)存在着测量时间长、不能及时反映水质变化、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反馈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展开了快速、稳定的BOD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微生物进行筛选,选择性能稳定的、对有机物降解能力强的微生物制备微生物膜;通过对各种固定化材料的比较,筛选出以硅的溶胶掺杂聚乙烯醇接枝聚乙烯毗睫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固定微生物制备微生物膜,该新型有机-无机掺杂材料不仅有效地防止了薄膜的开裂,而且由于其含有大量的轻基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选择适当的溶液作标准溶液,能够改进生物传感器法与传统的五天法结果的一致性,可以进一步拓宽BOD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范围。所研制的BOD生物传感器能在10 min左右测定BoD含量,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用于实际样品的测走,所得结果与标准稀释法一致;该传感器保存12个月经活化后至少具有80%以上的活性,可连续使用90天以上。通过对流路系统、恒温系统等的研究,与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厂的研究人员一起制备了XSF-1型在线BOD监测仪样机三台,并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级鉴定。首先将金电极或玻碳电极表面功能化,再依次组装金纳米粒子和酶,制得性能稳定的生物传感器。这样制备的HRP生物传感器,实现了HRP的直接电化学,对H_2O_2还原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响应速度快(<2.5s)、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并且具有长期稳定性。由此提供了一种组装金纳米粒子固定生物大分子的方法,由于金纳米粒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酶或蛋白质能被牢固地固定在电极表面,而且金纳米粒子能够促进电子转移,从而有助于实现酶或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该方法可多层组装金纳米粒子,从而增加酶载量;此外,该传感器也可与产物含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酶联用制备双酶或多酶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