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resultados para Etica griega s.I-II
Resumo:
基于能量守恒和三波耦合波方程, 建立了超短脉冲在参变过程中二次谐波产生时的I类和II类相位匹配条件、基波与谐波之间的群速延迟时间、以及群速失配对晶体长度限制的理论基础。以负单轴非线性光学晶体CsLiB6O10为例, 分析和数值计算了超短脉冲宽度为100 fs时, 谐波的群速匹配长度随基波波长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I类相位匹配条件下, 基波波长为642 nm时, 群速延迟最小, 相应的群速匹配晶体长度最长为19.1 mm;在II类相位匹配条件下, 基波波长为767 nm, 群速延迟最小, 群速匹配长度最
Resumo:
该项研究在水稻育种中取得了突破,于1973年获得了我国第一株籼稻花粉植株。1975年从50多个杂交组合的花粉植株中选育出我国第一个单倍体籼稻新品种--“单籼一号”及其他一些新品系。1973年开始把花药培养技术运用于杂交水稻强优组合的育种,至1976年获得矮花21号和27号;汕花22号和2号等一批较好新品系,在生产中试种表证。1973年至1974年进行了筛选培养基的研究,在Miller及Ms培养基的基础上改良成较适合于籼稻花药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籼稻I”及分化培养基“籼苗I、II”。1975年起与广东师范学院数学系协作运用正交和平衡不安全区组试验法研究筛选出“合五”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达5.84%,与“籼苗II”分化培养基配合,绿苗分行率平均达30%,对水稻不同组合的花粉培养均有较广的适应性。
Resumo: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国产的蒿属花粉代表种和常见种共66种4变种,根据花粉外壁纹饰可将其分为六大类型:1、具刺状突起,排列不密集,刺间具颗粒状纹饰(类型—I)。2、刺状突起较类型—I稍为密集,没有或有少许颗粒状纹饰(类型—II)。3、具刺状突起,排列不密集,但刺间无颗粒状纹饰,较粗糙(类型—III)。4、刺状突起较类型—I稍为密集,刺间具发育的小芽胞状或颗粒状纹饰,小芽孢状突起顶部有的还可见有一小穿孔存在(类型-IV)。5、具微刺状突起,排列极稀,刺间较为平滑(类型—V)。6、刺状突起有大小之分,大刺较尖,还有颗粒状纹饰(类型—VI)。其中类型—I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类型—II,类型—V和类型VI为较特殊的类型。 本文还对蒿属邻近属(即蒿自然群中的其它属)各属代表种花粉作了详细的研究,并和蒿属花粉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按外壁纹饰可将蒿自然群分为两大类型:1、具明显的刺状纹饰。其中包括:亚菊属、女蒿属、百花蒿属。2、具退化状小刺。其中包括:蒿属、茶蒿属、线叶菊属、画笔菊属、喀什菊属、栉叶蒿属、绢蒿属。经研究我们认为在花粉形态上蒿自然群是一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并从花粉形态的角度出发,文中讨论了紊蒿属和百花蒿属的分属问题,作者认为它们独立成两个单种属的意见较为妥当。
Resumo: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分布于我国的苏铁属13种植物的形态和地理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解剖,微形态和生化分析。此外,还用表征分类的方法探讨了属内亲缘关系。结合古植物和古地理的知识对性状演化趋势和现代分布格局的成因进行了讨论。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从种子蛋白电泳结果表明,所有现存苏铁类植物在39.8kd- 49.5kd之间均有—连续分布的混合多肽,为苏铁类所特有。杂种后代在种子蛋白电泳结果上可以表现出来。种子蛋白多肽分布在苏铁属内差异非常小,在属间差异明显,根据属间多肽距离确定苏铁属的分化较早,系统位置比较孤立。 2.形态特征表征分类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台东苏铁、苏铁和篦齿苏铁应分在一组Sect.Asiotientales。组Sect.lndosinensis中的广东苏铁与、海南苏铁的亲缘关系较近。通过对叶表皮的观察,发现苏铁屑内植物有两种气孔类型:一种是以C.revoluta为代表的具气孔外拱盖的I型气孔,II型气孔无气孔外拱盖,为属内多数植物所具有;叶解剖的结果表明叉叶苏铁和多歧苏铁小叶中具树脂道,叶表皮和叶解剖的结果都支持台东苏铁成立。 3.攀枝花苏铁与把关河苏铁应为同一种,贵州苏铁与四川苏铁很相似,初步处理为一种,采用C.szechuanensis为学名。 4.苏铁类性状演化不均衡,染色体进化与形态进化不同步。结合化石证据确定,具掌状大孢子叶、二叉分枝脉的叉叶苏铁是现存苏铁属内最原始的类群. 5.苏铁属花粉均为远极球形单沟或舟形单沟,外壁表面纹饰为小的凹穴,种间共性明显,只在大小和形状上有微小差别。
Resumo:
本文对蔷薇科太行花属太行花(Taihangia rupestris Yu et Li)全株的化学成分及乙醇提取物部分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五个化合物并确定了结构:β一谷甾醇(I)、熊果酸(II)、2α,3β一二羟基一熊果酸(III)、没食子酸(Ⅳ)、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β-D-吡喃葡萄糖酯甙(V)。它们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用DPPH法以BHT和迷迭香为对照测定了太行花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太行花抗氧化活性优于迷迭香。利用HPLC对抗氧化活性成分没食子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太行花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活性,特别是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菌株表现出相当强的抑制生长活性。
Resumo:
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Hook.)是鹿角蕨科鹿角蕨属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该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盈江县那邦坝,在当地用作跌打药。有关鹿角蕨属的系统关系存在一些假设,关于鹿角蕨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未见报道。从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Hook.)叶95%乙醇提取物中,我们分离得到了七个已知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IR、UV、MS及NMR),其结构分别鉴定为:(I)β一谷甾醇、(II)胡萝卜甙、 (III)2-propenoic acid,3一[(2R, 3S)-2,3-dihydro-2- (4-hydroxy-3-methoxyphenyl) -3- (hydroxymethyl) -7-mnethoxy-5-benzofuranyll -、(Ⅳ)松脂素-4’-0-β -D-葡萄糖甙、(v)松腊素、(Ⅵ)2,5_二羟基苯甲酸甲酯、(Ⅶ)槲皮素3-0-β -半乳糖甙。七个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获得。 我们对鹿角蕨(Platvcerium wallichii Hook.)能育叶部分以及基生叶部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镇痛试验和抗炎试验,试验表明鹿角蕨(Platvcerium wallichii Hook.)的叶有弱镇痛作用。
Resumo:
蓝藻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已使其成为生物学的前沿。近几年来,以蓝藻为宿主的基因工程发展迅速,使转基因蓝藻已有希望制备药物或处理环境问题。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用蓝藻表达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都不高。为了使转基因蓝藻在应用上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进一步提高外源基因在蓝藻中的表速效率,以及提高光合效率、加速生长。 本研究用人肿瘤坏死因子a(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a简称hTNFa)作为外源目的基因。它是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多功能蛋白质细胞因子。hTNFcc多种生物学效应并作为信号传导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对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直接地、特异性和广谱性地杀伤作用,极有希望制成抗癌剩的天然因子之一。但是用大肠杆菌得到的重组产物需要严格纯化,通常用于静脉注射,但由于毒副作用大,十几年来国内外一直停留在临床实验阶段,我们研究组建议用蓝藻为宿主表达hTNFa制备口服剂,来减缓毒副作用,已经得到了转基因鱼腥藻,并测得产物具有抑瘤的生物学活性。但是表达效率一直不高,并且它的表达对蓝藻生长有些抑制。 由于蓝藻是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是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因此,寻找在蓝藻中高效的启动子,改变SD序列的结构是提高外源基因在蓝藻中表达效率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将连有不同SD序列的TNFa cDNA克隆到穿梭表达载体pRL-489的启动子(PpsbA)下游,构建2个鱼腥藻7120的穿梭表达载体(pMD-489-TNF1,2),通过三亲接合转移法分别导八鱼腥藻7120细胞。用放射免疫法定量分析TNFa在转基因蓝藻中的表达效率。结果表明,有效地提高了TNFa在鱼腥藻7120中的表达。TNFa的表达量占总可溶性蛋白的2.1 - 2.9%和0.15%,表达效率分别提高到原来的21 - 29倍和1.5倍。 在培养转基因鱼腥藻中,观测到它们在形态和生理上都发生了变化,这反应了TNFcc基因的转入和表达对宿主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发现:转基因鱼腥藻比野生型异形胞数目减少约30%。转入空质粒的营养细胞比野生型略大,转TNFa基因的鱼腥藻异形胞体积明显增加,而营养细胞比正对照和野生型小。到了生长后期,转TNFa因的鱼腥藻营养细胞体积明里增大,多与异形胞相当,有的甚至比异形胞大。转pMD-489-TNFI的鱼腥藻细胞内出现明显的空腔。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发现:转基因藻中的类囊体膜片屡结构更加明显。转基因藻和野生藻的生长曲线的比较表明,转入空质粒pRL-489对宿主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甚至还略快于野生型;TNFa的表达对细胞的生长有一定副作用,胞内TNFa的含量高时,细胞数增长缓慢,并且平台期时细胞数有一定下降。 从光合作用光强曲线的分析可见,转TNFa因的鱼腥藻有较低的光饱和点,暗示了TNFa的表达可以增强宿主对光的敏感性;同时,TNFa的转入使宿主的呼吸作用加强,几乎比野生型和转空质粒的正对照高一倍,显示了TNFa基因的转入和表达可能给宿主带来更大的代谢负荷;在光饱和点以上,几种藻的真实光合放氧能力大致相同,表明TNFa的表达没有破坏宿主的光合反应中心。 从室温吸收光谱分析可见,转基因蓝藻有相对较高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蓝峰,转TNF谌因的鱼腥藻显示了藻蓝蛋白含量有所降低。因为蓝藻的主要天线色素为藻胆蛋白,藻蓝蛋白相对含量的下降可能与宿主对光更敏感有关。 从低温荧光发射光谱分析可见,转TNFa基因的鱼腥藻7120光系统II能量分配较高。可能是TNFa基因的转入提高了藻胆蛋白的吸收和传递光能的效率。 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可见,鱼腥藻7120在生长的过程中PSII的活性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TNFa的转入和表达在对数后期提高了宿主的光系统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从转基因藻光系统I和光系统II光合放氧活性分析与TNFa表达随培养时间变化曲线表明,转TNFcc基因鱼腥藻的光合放氧活性比野生型和正对照高,尤其是显著地提高了宿主的Psn活性。 用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转基因鱼腥藻作上述研究表明:原来只存在于高等、异养的人类和哺乳动物中的TNFa基因,一旦转入最古老的放氧光合生物后,其表达可被调控;同时TNFa的表达又能影响宿主的光合作用。它提高了宿主对光的敏感性、光系统II的活性和对光能的利用率。这似乎都表明TNFa在蓝藻细胞中起信号传导体的作用。而且,这些数据的积累,还有助于我们优化培养条件,提高TNFa的表达效率,为产业化做好准备。
Resumo:
刺叶栎( Quercus ilex L.)是地中海的常绿树种,属于古老的第三纪植物区系成份。本文根据苏黎世——蒙特利尔学派的植被学基本原理,全面地研究了分布在整个威尼托(Veneto)大区的剌叶栎林,详细研究刺叶栎林的群落组成、结构及类型划分。同时,对威尼托的刺叶栎林同北京山区的栎林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着重研究了威尼托刺叶栎林的生物多样性。 威尼托的刺叶栎林主要分布在亚得里亚海沿岸(包括Foci del Tagtiamento和Bosco Nordio e Rosolina Mare两地)、Lago di Garda和Colli Euganei。 在气候上,亚得里亚海沿岸属于半地中海气候。加尔达湖区域(Laqo di Garda)则是接近欧洲中部的大陆性气候,且维持半地中海的气候特点。Co t l i Euganei是这两地气候的过渡类型,且更接近亚得里亚海沿岸的类型。 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刺叶栎林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I)是一些矮树丛,这是Fraxinus ornus和Quercus ilex混交林的前身,较干旱。第二类群落(II)缺少乔木层,灌木层是由一些盖度不大的刺叶栎代替,更干旱。第三类群落(Ⅲ)是一群在外貌上相同的成熟群落.Fraxinus ornus和Quercus ilex得到充分发展,较中生。 在加尔达湖区的刺叶栎林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群落(I)代表一组耐旱、开敞的矮树丛,含有Sesterio Variae-Ostryelum群丛的特征种,这一类可划分为SesLerio Variae-Ostryetum群 丛,土壤贫脊和干旱。第二类群落(Ⅱ)代表一类较郁闭的矮树丛,含有较多的Prunetalia群落目的成份,土壤较贫脊。第三类群(Ⅲ)代表一类郁闭的群落,乔木具有很大的密度因而林下灌木不能充分发展。SesLerio Variae-Ostryetum群丛和Prunetalia群落目的成份均不多。 在Colli Euganei的刺叶栎林可划分为二类。第一类群落(I)是一些不郁闲的矮树林组成。大体上分为地中海旱生栎林和地中海假灌丛。第二类群落(II)代表了较中生状态的植被,刺叶标种群绝对郁闭。 北京地处华北大平原的西北部。北京山地的气候为温带陆地性季风气候,其地带性的落叶阔叶林是以栎林为典型。虽然这些栎林同意大利威尼托刺叶栎林是两种不同的森林类型,但两者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共有的科有20个,共有属有11个。他们在植物组成中,以禾本科,蔷薇科和豆科的植物种类为最多。在乔木层中,他们都是以壳斗科的栎属(Quercus)为优势,其中木犀科的白蜡属(Fraxinus)和槭树属(Acer)较多。 本文对威尼托大区刺叶栎林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进行了全面探讨,计算出刺叶栎林的几何分布模型、Broken-stick分布模型、Log分布模型、Log-normat分布模型等四种物种多度分布的理论模型,并将这些理论分布模型用“序列/多度”图解和“多度/频度”图解表示出来。其中,几何分布模型.Broken-stick1分布模型用“序列/多度”图解表示。Broken-stick2分布模型、Log分布模型、Log-normal分布模型用“多度/频度”图解表示。 对上述四个物种多度的理论分布同实际现察的物种多度分布进行X2分析,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整个威托大区的刺叶 栎林,几何分布模型最能代表其物种多度分布,显著性最大;Log-normal分布模型也可以用来代表威尼托刺叶标妹的物种多度分布,其显著性次于几何分布模型的显著性。这表明威尼托的刺叶栎林尚处于演替的早期阶段,这些刺叶栎林曾受到严重破坏,现正在恢复。 通过比较Foci del Tagtiamento和Bosco Nordio加尔达湖区、Colli Euganei四个地方刺叶栎林的物种多度的几何分布模型和Log-normal分布模型,显示出Lago di Garda(加尔达湖区)的刺叶栎林生物多样性最好、Foci del Tagtiamento刺叶栎林生物多样性较好.Bosco Nordio的剌叶栎林生物多样性较差.Colli Euganei的刺叶栎林生物多样性最差。 再利用多样性指数计算全部威尼托大区剌叶栎林的生物多样性。计算的多样性指数有丰富度指数(包括Margalef指数、Men-hinick指数、Monk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Bri llouin个息指数、Gini指数、PIE指数、Mcintosh指数)、优势度指数(Berger-Parker指数、Simpson指数)、均一度指数(Pielou均一度指数、Brillouin均一度指数,PIE的V’均一度指数.PIE的V均一度指数,N2的V’均一度指数,N2的V均一度指数,Mclntosh均一度指数,Hill的F10均一度指数,Hill的E21均一度指数,Hill的F21的一度指数)。通过比较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一度指数与优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Simpson优势度指数同Men-hinick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Bril-louin信息指数、Pielou均一度指数,Brillouin均一度指数,Mcintosh均一度指数、PIE的V’均一度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上述生物多样性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威尼托大区刺叶栎林的生物多样性。反映出的结果是:加尔达湖区刺叶栎林生物多样性最好,Foci del Tagtiamento刺叶栎林生物多样性较好,Bosco Nordio的剌叶栎林生物多样性较差.Colli Euganei的刺叶栎林生物多样性最差。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显示出生物多样性同生境状况的密切联系。往往受人为干扰严重的群落生物多样性低、如Coli Euganei和亚得里亚海岸刺叶栋林;而受人为破坏较轻的群落其生物多样性高,如加尔达湖区刺叶栎。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还显示出生物多样性同群落演替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群落演替初期,由于缺乏优势种,而又有大量物种侵入,物多样性相对较高。在群落演替中期,由于形成了一个或几个优势种,优势度的增加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相对减低。如Foci del Tagtiamento刺叶栎林生物多样性高于Bosco Nordio刺叶栎林的生物多样性。到演替后期,随着更多物种的侵入,群落结构的复杂化、生物多样性又将逐步提高。
Resumo:
锥形繁殖体是具有吸湿芒和锐利尖端的一种繁殖体类型。芒的吸湿运动促使锥形繁殖体穿透土壤,而存在于繁殖体上的短硬刚毛阻止它在芒再次打开螺旋时从土壤中退出。通过这个过程,种子被埋藏到一定深度,称之为种子(繁殖体)的打钻作用,这是锥形繁殖体最主要的功能。锥形繁殖体的结构和功能代表了繁殖体在生活史各个阶段的适应,可能是植物在群落内占优势的原因之一。针茅属植物是具有锥形繁殖体的植物中较大的一类,常常被看作是识别地带性植被的优势种。小针茅分布于荒漠草原,克氏针茅和大针茅分别分布于典型草原较干和较湿的区域。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这些植物呈现明显的生态替代。因此,我们以小针茅、克氏针茅和大针茅为研究对象,从种子打钻、种子埋藏、种子生理特征出发研究针茅属植物的繁殖体特征对地带性分布的适应。结果表明: 小针茅的实生苗主要由当年种子产生,克氏针茅和大针茅在当年的冷秋季节和第二年的春季均能够产生实生苗。根据土壤种子库分类,三种针茅均具有瞬时种子库,所不同的是小针茅具有I型种子库的特征,克氏针茅和大针茅具有II型种子库的特征。针茅属植物通过芒的吸湿运动将繁殖体埋入土壤,这个过程可以造成种子损伤,但大部分只是引起基盘的脱落,而这不影响萌发,受到严重损伤的种子仅占种子库很小的一部分。 繁殖体吸湿芒的损伤程度和繁殖体的入土角度都影响繁殖体的埋藏。当芒被过度损伤以致不能提供杠杆作用时繁殖体不能埋藏。而繁殖体入土角度和埋藏深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繁殖体的埋藏能力并不总是与土壤条件有关,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的繁殖体埋藏与土壤类型有关,而小针茅的埋藏主要与环境的湿度条件有关。 种子埋藏深度通过减少实生苗出现率和推迟实生苗的出现时间来影响实生苗的出现。埋藏深度与实生苗的出现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实生苗出现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棕钙土内种子埋藏深度对实生苗出现的影响比在栗钙土内的影响更明显。不同针茅物种具有不同的最适埋藏深度范围,小针茅的最适埋藏深度更浅而范围也更窄,这与它出现的环境有关。因此,繁殖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都体现了不同针茅繁殖体对环境条件的进化适应,可以从有性更新的角度解释针茅属植物的地带性分布和生态替代的原因。 放牧是羊草草原的主要利用方式。放牧引起的植被变化影响水分的可用性,而反过来植物所获取的水分来源也可以影响物种的分布。通过测定内蒙古羊草草原群落放牧和不放牧区内主要植物种和土壤的氢同位素值来研究植物 的水分来源,确定放牧对植物使用水分来源的影响,调查放牧前后植物的水分来源变化和相对生物量变化的关系。 我们发现120 cm深的土壤剖面在统计学上可以分为三层:0-20 cm, 20-50 cm和50-120 cm。低于50 cm土壤层的氢同 位素信号类似于地下水,这部分水分很少受到降雨的影响也不被任何植物所利用。群落内,灌木小叶锦鸡儿主要使 用来自20-50 cm土壤层的水分,除此之外大多数物种则主要使用来自水分含量频繁波动的地下20 cm土壤层内的水分。放牧使群落倾向于利用更浅层的土壤水,对植物的水分来源的影响则直接反映到它们的生物量变化上。此外,植 物水分来源对放牧的响应和生物量对放牧的响应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水分来源受到放牧影响越大的植物对放牧的响应越敏感。因此,我们有可能能够通过植物对水分来源的利用来估计物种在放牧演替中的丰富度分布。
Resumo:
通量测量点的能量收支总是表现出不平衡,即使在地势平坦、植被分布均一、稀疏植被下垫面的情况下也有约30%的能量失衡状况。能量平衡闭合 (EBC) 问题在验证涡度相关系统质量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实验在内蒙古草原3个地点,通过涡度相关系统附近移动能量平衡系统的测定手段,采用能量平衡余项法和最小二乘 (OLS) 线性回归法,研究了土壤热通量、净辐射及可供能量空间变异对能量平衡闭合的影响。 结果显示,EBC 在三个研究点的平均余项为8~19 W m-2,OLS 斜率为0.83~0.96。EBC 在土壤湿润情况的站点要高于干旱站点。 土壤热通量的空间变异三站点平均为白天48 W m-2 (占同时间 Rn 的13%),夜间15 W m-2 (34%),平均29 W m-2 (24%)。通过8个工作站的测量,这个变异会造成9% (从0.93到1.01) 的 OLS 斜率差别。夜间的能量平衡不闭合可以由土壤热通量的空间变异解释。如果在本研究的的三个草原站点上忽略了土壤热通量,则会造成较大的余项 (峰值时110 W m-2) 产生,从而使 OLS 斜率增大23%。特别是通量板埋置在地面以下30 mm处时,上层的土壤热储部分占到全部土壤热通量的50%,这不仅影响到 EBC 的大小,更起到调节土壤热通量与“真实的波形” 相一致的作用。如果该部分热储被忽略掉,EBC 余项会增加60 W m-2,OLS 斜率也会变化 (减少) 9%。用大尺度多点测量与涡度塔附近的小尺度测定相比较,后者表现出稍高的闭合率,即 OLS 斜率增加4%。 相对于土壤热通量,净辐射的空间变异较小,三站点平均为白天17 W m-2 (5%),夜间7 W m-2 (13%),平均 12 W m-2 (5%)。可以引起3% (从0.88到0.91) 的 OLS 斜率差异。研究结果还表明,风速校正应该在 Q7.1 净辐射仪中应用,校正后的结果与 CNR1 的结果在白天有吻合较好,但在其它时段仍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夜间,风速校正基本不起作用,使得两种仪器间差异达20 W m-2。比较表明,风速校正可以提高白天 Rn 的6%,仅降低夜间0.3%。因此,无论是用余项法还是用 OLS 线性回归法,在比较使用不同仪器的站点间的闭合状况时 (本研究的结果适用于草地 Q7.1 与 CNR1 间的比较),可以用9:00-15:00 h 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这样可以避免因使用不同仪器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用该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仪器间的差异余项法小于6 W m-2,OLS 法小于3%。 受可供能量空间变异影响,三个站点平均 EBC 的不确定性为白天66 W m-2 (19%),夜间23 W m-2 (50%),平均42 W m-2 (36%);或者改变 OLS 斜率11%。用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衡量,EBC 最大不确定性,正午时在站点 I、II 和 III 中分别为81,114和91 W m-2。故在探讨能量平衡和能量平衡闭合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不确定性,否则会产生偏差,或者得出错误结论。 研究还表明,即使考虑到白天所有可供能量的最大不确定性,仍然不能使能量平衡闭合。中午 (12:00 h),站点 I,II 和 III 仍然有14±15,48±12和47±14 W m-2 的失衡不能够归因于可供能量的空间不确定性。因此,其它影响因素也需进行细致的探讨。 在两站点不同测量深度土壤热通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实验中,无论在站点 I 还是 III,均表现出一致的结论,即随通量板布置深度加深,其测量结果会越高,与浅层布置的相比,差别可高达150 W m-2。深层土壤热通量的计算仍是个难题,需进一步研究。 在不同植被结构对净辐射测定影响的实验中发现,随刈割强度增加,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净辐射均减少。正午依次为413,395和388 W m-2。无论正午还是全天合计,重度刈割地点的净辐射均比不刈割对照处理少6%,而且,在整个生长季也少6%,约合40,000 W m-2。测量高度不同,不同处理间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同:刈割处理中,由于下垫面较均一,结果相差不显著;而对照则表现出较高的差异,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差异达到极显著 (P<0.000,9:30-15:00 h data)。当使用不同新旧程度的 domes 时,对净辐射结果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新 domes 的测量结果白天明显高,晚上明显低,使用了11个月的旧 domes,峰值时,白天低估25 W m-2,晚上高估10 W m-2。说明该差异在进行能量平衡闭合计算时,不能忽略。而全用新的和全用旧的进行比较,晚上仅有2-3 W m-2差异。 考虑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子对干扰条件下生物多样性动态和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更精确地阐明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功能的关系。为此,设计了一个单因子刈割实验——内蒙古地区一种广泛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强度刈割影响下,微气候变量特别是能量平衡各分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连续4年刈割,占第一位的优势种明显由低矮半灌木冷蒿 (Artemisia frigida) 取代了高大丛生禾草克氏针茅 (Stipa kylovii)。重度刈割下,针茅的盖度、生物量和丛重,群落叶面积、绿色生物量、凋落物量和群落高度一致低于轻度刈割/不刈割处理。微气候由于群落特征的这些变化也呈规律性变化。与对照相比,重度刈割降低了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的47.5%,但中午和日均土壤表面温度分别增加了7.4和1.2 °C,并且增加地表下2 cm土壤温度日较差 (日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 4.2 °C。刈割处理由于凋落物少、反射强而表现出较低的净辐射,但土壤热通量显著提高,表现为土层加热和冷却快。因此,重度刈割处理较对照降低了可供能量8%,约合52,000 W m-2 。不同刈割强度间来看,NPP 或 LAI 与土壤热通量和净辐射的比值 (G/Rn) 以及波文比 (H/LE) 间呈负相关。重度刈割处理感热通量显著提高,但潜热通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未刈割处理虽然冠层伸展大,但是并没有导致更大的水分亏缺。未刈割处理增加了抵抗物种改变的能力,而刈割处理在连续一年一割的第四年显著增加了物种数,可能与因刈割影响而导致的群落结构与微气候的改变有关。本研究表明,未刈割处理可以减轻高温干旱季节的高温和干旱胁迫,表现出对环境变化的高抵抗性。未刈割处理的凋落物层和较高的垂直结构所形成的遮荫,可以形成一个阻挡蒸发的篱笆,这是维持其水分的保证。因此,为了恢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需要修复能导致微气候变化的植物群落结构,否则难以成功。 本研究立足于原创性的实验研究,在中国特有的自然草原生态系统上开展,结合不同温度梯度的三地区涡度相关系统进行了能量平衡闭合的移动比较实验,以及结合常用土地利用方式的定点能量平衡实验。在翔实的数据基础上,为涡度相关方法的陆地表面能量平衡失衡问题提供了解释。增加了对两个主要能量流——土壤热通量和净辐射空间变异规律的认识,研究对于能量平衡和湍流通量相关研究是有价值的。在三个代表性地区首次利用多个净辐射仪和土壤热通量板的结果与三个标准的涡度相关系统进行了比较,这类量化失衡原因的相关研究应受到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拓展,以提高对能量失衡的认识,进而推进水热和碳循环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Resumo: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水热碳交换是物质、能量循环的关键过程,一直以来都为研究者们所关注。进入20 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逐步认识,气候变化对水热碳交换过程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更加备受关注。本研究以2004~2006 年近三年的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数据为依托,分析了雨养玉米农田水热碳通量的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玉米农田水热通量(WHF) 呈显著的单峰型日变化, 日最大值出现在正午12:00~13:00,WHF 变化同步。潜热通量(LE)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日变化相似,冬季小夏季大,年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出现在7 月和1 月。显热通量(Hs) 季节变化也呈单峰型,但年最大值出现在5 月,这主要与降水以及作物生长有关。半小时尺度上,WHF 主要受辐射控制,而日峰值受辐射峰值以及植被生长的双重影响;日尺度上,只要有降水过程,Hs 就会随土壤水分的增大而减小,降水停止后逐渐恢复。而降水对LE 的影响受到可用能量(AE)的干扰,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总的来说,降水持续时间越长AE 越少,对LE 的抑制越大;季节尺度上,WHF 受热量与水分的双重制约。Hs 随着天气回暖后第一次较大降水过程的出现呈现明显下降,而LE 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雨季到来和作物的生长,Hs 在7 月出现低谷,而LE 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年际间WHF 的分布规律大体一致,但因气象条件等的差异,特别是降水的差异造成年际间WHF 略有不同。在不同水文年型下,水分因子的影响作用有显著差异,且WHF 对热量与水分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欠水年,水分因子的作用更显著,是制约WHF 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WHF 对水分的变化更敏感;而丰水年,水分因子的影响减弱,热量的盈亏决定着WHF 变化的主要方向。在不同水文年型下,水热碳通量对水热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方式,为研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参考。 净碳(C)吸收期,玉米农田净碳交换(NEE)呈显著的日变化,在日出以后由CO2 释放转变为CO2 吸收,12:30 左右达到一天中的吸收峰值,日落前出现相反的转换。而净C 释放期内,NEE 均为正值且无明显日变化。NEE 季节变化也呈单峰型二次曲线,在7 月下旬或8 月上旬达到年最大吸收率。根据NEE 的正负,一年分为三个阶段:两个C 排放期与一个C 吸收期。一般C 吸收期从6月开始到9 月结束,此前此后均为C 排放期。在半小时、日时间尺度上,光通量密度(PPFD)与NEE 有着相似的变化规律,是控制NEE 的主要因子;在日、季节尺度上,叶面积指数(LAI)和气孔导度(gs)是影响NEE 的主要生物因子,且gs 的影响程度随着发育期的变化而变化,而不同年份间LAI 对NEE 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几乎在所有时间步长上,土壤温度(Ts)均为生态系统呼吸(Re)的主要控制因子,时间尺度愈短,二者的相关性愈好。总的来说,在较短时间尺度上,高PPFD 与夏季低温将会促进C 的吸收,有利于C 累积。 玉米农田日最大净C 吸收速率(NEEmax, daily)以及吸收释放转换点(NEE=0)均受PPFD 控制。NEEmax, daily 出现时间与PPFDmax, daily 出现时间几乎完全一致,当PPFD 达到1 日内极大值时,净C 吸收也相应达到了日最大值。但NEEmax, daily的量值还受到其它因子的影响。当水分条件充足时,还将受到LAI、gs 等生物因子的控制。NEE 由正转为负的转换点也是由PPFD 决定。当PPFD 稳定大于PPFD*( PPFD*=100 μmol•m-2s -1)时,净C 吸收开始;当PPFD 稳定小于PPFD*时,净C 吸收由此结束。1 日内,PPFD 稳定通过PPFD*之间的时间间隔决定了日净C 吸收的时间长度。日净C 吸收的时间越长,吸收量也越大,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 月最长9 月最短。 按照热量水分状况将三年分组,分为I 组(水分状况相似,热量条件不同)与II 组(热量条件相似,水分状况不同)。 I 组年际间PPFD 波动是造成C 交换格局变化的关键原因。而II 组年际间C 交换格局不同是由降水量及其不同分布引起的土壤含水量(SWC)变化是造成。SWC 可以解释年际间NEE 变异的97%,而大气水汽压亏缺(VPD)可以解释30.7%;温度因子通过影响C 收支中的呼吸项,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NEE,它可以解释年际间NEE 变异的73.9%,也是造成年际间C 交换格局不同的原因之一;另外,PPFD 和发育期早晚以及净C吸收期长度等也同样影响着C 交换格局的变化。综合两组情况来看,由水分条件年际变化引起的NEE 的波动大于能量年际变化引起的波动。总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NEE 对SWC 变化比其对PPFD 变化更敏感,说明在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条件仍然是决定C 交换格局的主导因子。 NEE 与LE 呈线性相关,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受温度和NEE 的控制,温度越高,二者的相关性越弱,而NEE 越大二者相关性越好。同时,作物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比例也是影响NEE 与LE 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蒸腾作用所占的比例越大,二者的线性关系越显著,而土壤蒸发比例越大,二者的相关性越弱。总的来说,NEE 与LE 之间的线性关系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季好于非生长季,夏天好于冬天。 总之,雨养玉米农田水热碳通量既具有其它农田生态系统共有的动态特征,也具有其特有特征。
Resumo:
植物的生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异质性的,即使在很小的尺度上这种异质性也是存在的。克隆生长使得克隆植物在理论上更适应利用异质性环境,本文以几种克隆植物为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着重从生理生态特性、信号物质传导方面探讨克隆植物对异质性环境的适应对策。 以匍匐茎克隆植物野草莓(Fragaria vesca)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种群(1800m和3900m)对光照和养分资源斑块性分布生境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与资源的空间同质性处理(I) 和(II) 相比, 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处理(III) 和(IV) 两个种群野草莓的近端、远端和整个克隆片段的生物量和分株数均获得显著增加。经历低光高养近端分株与经历高光低养的远段分株相连时,相比与低光高养的同质生境,来自两个海拔的种群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根;经历高光低养近端分株与经历低光高养远端分株相连时,相比于高光低养的同质生境,来自两个海拔的种群分配更少的生物量到根,类似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在远端分株也被观察到。相比于高光低养同质性生境,当与低光高养远端分株相连时经历高光低养近端分株有更大的叶面积;相比于高光低养同质性生境,当与低光高养近端分株相连时经历高光低养远端分株有更大叶面积。实验结果表明, 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野草莓发生了克隆内分工。通过克隆内分工, 克隆植物能有效的利用异质性分布的资源, 缓解资源交互斑块性分布对克隆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以匍匐茎克隆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为对象, 研究其在高光照低水分斑块和低光照高水分斑块组成的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的克隆内分工。结果显示,当生长于高光照低水分(HL)条件下近端分株(basal ramets)与生长于低光照高水分(LH)条件下的远端分株(apical ramets)之间的匍匐茎连接时,近端分株根冠比显著下降,而远端分株根冠比显著增加,近端分株叶面积和远端分株总根长显著增加;当与低光照高水分条件下的远端分株相连时,近端分株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也相应增加。此外,克隆分株间资源交互传输显著提高蛇莓的生长表现(生物量和分株数)。因此,在光、水资源交互斑块性环境中克隆植物蛇莓分株在生物量分配、资源获取器官形态和生理特性方面发生了环境诱导的功能特化。这种对局部丰富资源的趋富特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克隆分株对资源的吸收利用能力,克隆内资源共享有助于缓解资源交互性斑块生境对克隆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有效地提高克隆植物在其生境中存活与定居能力。 一个盆栽实验被采用以便调查克隆整合对经受局部沙埋的根状茎克隆植物沙生苔草(Carex praeclara)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切断分株间的根状茎连接将显著降低经受沙埋处理分株的存活。当克隆植物经历局部沙埋时,切断分株间根状茎连接对其克隆生长(生物量、分株数和叶片数量)有显著负影响。耗-益(cost-benefit)分析显示,当与经历沙埋处理的远端分株相连时,近端分株的生长表现没有遭受任何负面影响。与经历沙埋处理远端分株相连时,近端分株的光合能力随沙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分株间的源-汇反馈调节机制所导致的补偿性反应减缓了局部沙埋对克隆植物生长的负效应。因此,克隆整合有助于提高经历局部沙埋克隆植物的存活,克隆植物在沙化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克隆植物分株间的匍匐茎或根状茎连接不仅可以传输水分、矿质养分、光合产物,而且还可以传输信号物质。以根状茎克隆植物黑褐苔草(Carex alrofusca)为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外源茉莉酸诱导克隆片段相连分株间信号物质传导。结果显示,相比中龄和老龄分株,幼年分株对1mM茉莉酸诱导有显著反应。茉莉酸引起幼年分株叶片浓缩单宁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其叶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氮含量降低。茉莉酸诱导后,幼年分株被昆虫咬食叶面积比率显著下降。因此匍匐茎或根状茎传也是克隆植物分株间信号物质传导重要通道,克隆植物通过分株间的风险扩散策略增强了对幼嫩植物组织器官的保护,这对克隆植物的存活或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Resumo: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小麦籽粒产量的形成主要来自小麦旗叶的光合同化产物,但是,小麦籽粒的灌浆时期正好伴随着旗叶的衰老过程,因此,研究小麦旗叶在衰老期间的光合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光合器官也是产生活性氧的重要部位,如何消除衰老叶片中的活性氧,保证衰老旗叶光合作用的进行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衰老旗叶在衰老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和抗氧化代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如下: 1.在大田小麦衰老旗叶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RuBPCase活性随着衰老的进程而逐渐降低。但是在衰老过程中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系统II量子效率,光化学焠灭以及开放的光系统II激发能的利用效率在衰老初期和中期几乎不变,而到衰老晚期急剧下降。非光化学焠灭在衰老初期和中期也是几乎没有明显变化,到衰老晚期迅速上升。光系统II捕光色素复合体在衰老叶片中的下降要慢于光系统II核心和光系统I的下降。这些结果说明衰老叶片中,光系统II在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和RuBPCase活性降低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功能,而实际光系统II量子效率的下降是由于光系统II反应中心的关闭和光能热耗散的提高引起的。 2.叶黄素循环库随着衰老进程逐渐增加,叶黄素循环的脱环氧化状态也是逐渐增加。由于叶黄素循环在光能热耗散中有着重要贡献,这表明在衰老叶片中光能热耗散的提高与叶黄素循环在衰老叶片中的提高有关。 3.在衰老过程中,小麦旗叶的MDA,抗坏血酸含量以及其与脱氢抗坏血酸比值逐渐增加,谷胱甘肽含量逐渐降低,这说明在衰老叶片中,主要是抗坏血酸作为活性氧清除剂。 4. 分别以不同单位表示抗氧化代谢中各种酶的活性,这些酶包括: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抗坏血酸过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结果表明:以每克鲜重为单位表示的酶活随着衰老逐渐降低,而以每毫克蛋白表示的酶活都随着衰老逐渐升高,表现趋势为衰老初期小幅度变化,衰老晚期大幅度变化。同时,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的蛋白含量降低。这些说明在衰老过程中抗氧化酶的降解速度可能慢于其他蛋白的降解速度,相对提高了消除活性氧的能力。 5.对大田小麦开花期,衰老中期,衰老晚期的旗叶光合作用日变化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旗叶衰老的三个时期,叶绿素含量和Chl a/b比值以及叶黄素循环库在一天中变化不明显。光合速率随着光强增大而提高,在中午表现出明显的光抑制。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系统II量子效率,光化学焠灭和开放的光系统II激发能的利用效率在中午强光下较明显的降低,非光化学焠灭在中午强光下升高。它们的变化幅度都是在开花期和衰老中期较小或者几乎没有变化,而在衰老晚期旗叶中变化幅度明显增大。叶黄素脱环氧化状态随一天中光强的增大而增大,且在衰老晚期叶片中变化幅度最大。这说明在强光条件下,衰老叶片中光系统II仍然维持着完整的功能,这种功能的维持可能与高光强下光系统II的关闭和叶黄素循环参与的光能热耗散的增加有关。 6.对开花期,衰老中期,衰老晚期的旗叶抗氧化物日变化的研究发现:抗坏血酸含量和ASC/DASC都是在衰老晚期中午强光条件下有较明显的升高,在早晨和傍晚弱光条件下其值较低。脱氢抗坏血酸含量和ASC+DASC含量在一天中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GSH+GSSG,GSH和GSH/GSSG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即在衰老的三个时期都表现出在一天的中午强光下的值比早晨和傍晚弱光条件下要高。GSSG在一天几乎不变。对开花期,衰老中期,衰老晚期旗叶的抗氧化酶日变化的研究发现:在开花期和衰老中期,DHAR活性一天中变化不大;在衰老晚期,其活性在中午强光条件下显著上升,而早晨和下午光强较弱的条件下,活性相对较低。ASPX, MDHAR, CAT和GR活性变化与DHAR类似。SOD活性在一天中变化不明显。结果表明,强光促进了抗氧化代谢中抗坏血酸的再生,特别在严重衰老叶片中与抗坏血酸再生有关的酶都在中午强光下有显著提高。严重衰老叶片中其他抗氧化酶在强光下,也表现出显著的提高,在衰老叶片中抗氧化系统提高了消除活性氧的能力,特别是在强光下,抗氧化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Resumo:
玉米幼苗经外源脱落酸(ABA)处理后,其生长与光合作用,如株高、干物质积累、净光合速率(Pn)、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фC02)和羧化效率(CE),以及光系统II (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等受到抑制,且该抑制程度与处理ABA的浓度呈相关性。PSII最大光化学活性(Fv/Fm)变化表明,以10和25μmol L-I ABA处理玉米幼苗7天,可明显提高其抗光抑制能力,而50μmol L-1ABA处理的玉米幼苗在相同条件下的抗光抑制能力下降。进一步以25μmol L-lABA处理玉米幼苗来研究,结果表明ABA处理可减缓强光下玉米叶片Pn、CE、фPS II和叶片吸收光能光化学猝灭(qP)的下降,同时增强叶片吸收光能的非光化学猝灭(NPQ)。另外,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的中间组分(qm)增强,光抑制后Fv/Fm的恢复能力提高,这表明ABA处理高提高了强光下玉米幼苗的光系统状态转换能力和Psn循环修复作用。除此之外,ABA处理后玉米幼苗的叶黄素循环类色素,如紫黄质(V)、环氧玉米黄质(A)和玉米黄质(Z)的含量增加,叶黄素循环库(V+A+Z)增大,说明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在ABA处理玉米幼苗中得到加强。另外,ABA处理幼苗在强光下保持较高фPsII/Pn活性,以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氧化物含量增加,如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这说明ABA诱导Mehler-peroxidase反应的增强在提高玉米幼苗抗光抑制能力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玉米叶片光系统I和光系统II在相同强度(300μmolm-2 S-l)的红光(655nm)和远红光(700-770 nm)共同照射下,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II(PSII)吸收光能基本平衡,叶片光合作用处于状态1,此时Psn保持较高的光适应下最大荧光( Fml)。关闭远红光,使叶片只处在红光照射下,则会引起光下PSII最大荧光( Frri2)的降低。关闭远红光约20nun后,光下下降的Psn最大荧光基本达到稳定,叶片光合作用处于状态2。这种在状态l向状态2的转换过程中所发生的PSII最大荧光下降不受DTT(叶黄素循环抑制剂)的影响,且整个过程中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保持不变,而光下PSII初始荧光(F0')在前20min内迅速降低。另外,在PSII吸收的红光照射下,玉米叶片吸收光向PSII分配的量(B)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吸收光能向PSI分配的量(a)不断增多。ABA预处理玉米幼苗7天,可进一步加强红光下PSII最大荧光(Fm2)的降低,使荧光参数Fm1/Fm2—1增大,而使β/α-1降低。另外,ABA处理较对照幼苗在红光下呈现更高的荧光非光化学猝灭中间组分(qm)。在引入叶绿体蛋白激酶抑制剂NEM的情况下,ABA处理与对照玉米叶片在红光下所表现的qm差异则消失。从状态1向状态2的转换过程中,ABA处理引起玉米叶片77K低温荧光F684/F732的下降幅度显著加大。以上结果说明ABA处理可提高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状态转换能力。 用的25μmol L-l ABA对玉米幼苗进行长时间(根系浇灌7天,LT)和短时间(实验前一天晚上叶面喷施1次,ST)处理,研究叶片C02同化、PsII化学活性,以及叶黄素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非光抑制状态下,LT与ST对玉米叶片光化学活性( Fv/Fm)及叶片羧化效率(CE)没有明显影响,但二者都引起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下降。LT处理增大玉米叶片叶黄素循环库,而ST处理对该库大小没有影响。1500μmol m-2 s-1强光可明显引起玉米幼苗叶片Fv/Fm降低,但与对照幼苗相比,LT处理能显著减缓Fv/Fm降低。经60min强光照射后,ST与对照在Fv/Fm、фPS II、Pn和CE等参数上没有明显差异,但这些参数在LT处理的玉米幼苗中仍保持较高水平。LT处理幼苗叶黄素循环类色素含量及非光化学荧光猝灭(NPQ)都显著高于对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比对照低。而ST处理与对照在叶黄素循环类色素含量、NPQ和MDA含量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说明ST处理对玉米幼苗光抑制没有明显影响,而LT处理可增强玉米幼苗抗光抑制能力,这可能与ABA处理使玉米幼苗在强光下维持较高的C02同化作用,以及其诱导叶片叶黄素循环增大有关。
Resumo:
光系统I与光系统II ( PSI和PSII ) 是由核基因与叶绿体基因共同编码的蛋白组成的多亚基色素蛋白复合体,其复合物组装过程中蛋白以一定地次序合成并组装。现有研究表明光合膜多亚基复合物形成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一个或多个调节因子的参与。发现这些调节因子,并研究它们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高等植物两个光系统复合物组装和功能调控的分子机理。因此,我们采用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方法去寻找这些调控因子。我们一方面应用Gateway技术构建拟南芥cDNA表达文库,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中筛选与Alb3互作的蛋白,称为ALIP ( Albino3 Interacting Protein );从ABRC订购编码这些互作蛋白的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株系,其中发现了一个影响PSI功能的突变体alip1;另一方面,通过对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库进行筛选,发现了一批影响PSII功能的突变体 ( low photosystem II accumulation ),其中包括lpa1、lpa2和lpa66-1。本实验对alip1和lpa66-1突变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探讨了这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参与调控PSI以及PSII的组装机理。 突变体lpa66-1是一个高叶绿素荧光突变体,与野生型比较生长缓慢,叶色黄,叶绿素含量低。叶绿素荧光慢诱导曲线显示它是一个影响PSII功能的突变体。类囊体膜蛋白的免疫印迹发现lpa66-1突变体中PSII复合物的累积量降低到野生型的30%左右,其他复合物的含量变化不大。体内蛋白标记实验显示,PSII反应中心蛋白D1,D2的合成速率下降,PSII核心蛋白的周转加快。新合成的蛋白组装进PSII的效率比野生型显著降低。LPA66是一个定位于叶绿体的PPR蛋白。因为野生型拟南芥LPA66蛋白能够特异性的编辑psbF转录本,故野生型psbF转录本中第77C被编辑为77U,从而使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中第26个氨基酸丝氨酸被编辑为苯丙氨酸,而lpa66-1突变体中,LPA66蛋白的缺失导致该位点不能被编辑,PSII复合体也不能有效组装。 Alb3/Oxa1p/YidC蛋白家族广泛的参与蛋白质转运和多亚基复合物组装,采用分裂泛素化酵母双杂交发现与Alb3相互作用蛋白ALIP1。突变体alip1也是一个高叶绿素荧光突变体,叶色黄,在土里生长极为缓慢,且不能开花,不育。叶绿素荧光慢诱导曲线显示,突变体中PSII功能基本没有受影响;而P700显示alip1是一个影响PSI功能的突变体。类囊体膜蛋白的免疫印迹发现突变体中PSI核心蛋白PsaA/B的累积量为野生型的40%左右,而PSII及其他复合物的含量无明显变化。Northern印迹结果显示PsaA/B在转录水平不受影响,而体内蛋白标记实验显示,PSI反应中心蛋白PsaA/B的合成速度下降。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析类囊体膜蛋白的组分显示ALIP1能够与Alb3共迁移。而Alb3对于类囊体膜上大分子复合体的组装有重要作用,我们推测,ALIP1可能与Alb3形成一个复合物,或者作为一个中间体介导Alb3参与PSI的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