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resultados para 3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毛细管电泳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学药物和环境保护中显示了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也被认为是人类进入纳米技术时代的一种富有重要潜在价值的手段。具有高效、快速,耗样量小等特点。而安培电化学恰恰适合毛细管电泳对检测器的要求。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在多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用此方法进行了一些分析。1. 毛细管区带电泳柱端安培检测抗癌药物巯嘌呤 报道了一种高效快速检测抗癌药物巯嘌呤的方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柱端安培检测。优化了检测条件,考察了巯嘌呤的电化学行为。在15kV电压下进样3s,在此电压下进行电泳分离,背景电解质为10mmol/L Na_2HPO_4,1.2V检测时,此药物的检测限为1 * 10~(-7)mol/L,线性范围为5 * 10~(-4)-5 * 10~(-6)mol/L,相关系数为0.995,重现性良好。并用该法检测了人体尿样及牛血清蛋白中的巯嘌呤,本工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 毛备管区带电泳柱端安培分离分析多种抗癌药物 通过毛细管区带电泳柱端安培检测法对8-氮鸟嘌呤,5-氟尿嘧啶,6-巯嘌呤,氨甲喋呤和6-硫鸟嘌呤五种抗癌药物进行了灵敏,高效,迅速的分离检测。实验采用33μm的碳纤维盘电极,在20min内分离检测了此五种药物的混合物。在1.2V的检测电位下,五种药物的线性范围超过了三个数量级,相关系数是0.992,这五种药物的检测限依次为5,3,5,9和5 * 10~(-7)mol/L。3. 三种噻唑衍生物的毛细管电泳安培分析 在碳纤维电极上检测三种噻唑衍生物,2-氨基噻唑,2-氨基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对应检测限分别为2.0,0.013,0.025 * 10~(-6)mol/L。它们的线性范围较宽,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分别考察了缓冲液pH值及其浓度,分离电压对电泳分离效果的影响,还对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此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了铿离子电池和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关键材料,主要的创新点和结论如下。采用聚合物电解质是提高铿二次电池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聚合物电解质良好电导率、高铿离子迁移数、宽电化学窗口以及好的机械性能是其应用于铿二次电池中的关键。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聚合物、增塑剂和无机纳米粒子等对复合电解质体系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影响。我们采用溶液浇注一浸渍法制备了各种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例如开发出基于PVDFHFP或梳状聚合物基体的全固态以及聚合物和碳酸醋形成的胶体聚合物电解质体系。首次制备了具有较高离子电导率的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考察了两类纳米粒子填充物对体系的影响:一种是“惰性”发烟硅;另一种是“活性”蒙脱土。比较了全固态和胶体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电化学性质的不同之处。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示差扫描量热法,X衍射,拉曼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循环伏安等方法详细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中各组分对体系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物为开发具有特定电化学和机械性能的电解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它对聚合物电解质的物理性质影响明显。纳米粒子的加入增强了体系的机械性能,同时也使体系对溶剂的吸附能力增加。在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加入增塑剂,形成胶体态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的电导率大大增加。所制备的胶体复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可以达到10-3s cm-1的数量级,机械强度好,阳离子迁移数高。指出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及复合方法,控制界面的结构和形态,形成尽可能多的高导电的界面,是获得电导率高和机械性能良好的聚合物电解质的有效途径。并讨论了聚合物电解质在铿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近年来,针对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实现蛋白质酶分子和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是研究中的热点。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生物燃料电池中的酶电极。通过对碳纳米管(MWNTs)进行预处理,使其表面带有功能性官能团,从而可以实现酶分子在碳纳米管表面的固定,同时还保持了其生物活性。采用吸附法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或葡萄糖氧化酶(GOx)等生物分子固定到MWNTs上制成酶修饰电极,研究MWNTs对酶和电极之间电子传递的促进作用。当酶分子(MP-11,GOX)固定到MWNTs表面后,循环伏安结果显示出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对应酶分子的直接电子转移。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扩展到固定其他生物酶分子以及实现蛋白质酶分子和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化学,可以获得一系列氧化还原酶分子的电化学参数,如反应速率常数等。同时,我们还研究了酶修饰电极对其底物的电催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底物的电化学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我们还研究了酶分子在MWNTs修饰铂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这些研究为研制生物燃料电池提供了一种固定酶以及制备电极材料较好的方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由三部分工作组成。一、金属和岩矿中砷和锑连续测定方法的研究 本文基于新银盐测砷法和铁(Ⅲ)-邻菲啰啉测锑法,利用(月+弟)吸收液不吸收胂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砷和锑连续测定的方法。文中研究并确定了砷、锑连测时的有关条件,较详细地考察了各种因素对砷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溶剂和某些金属离子(尤其是Ag~+和[AuCl_4]~-)对(月+弟)吸收率的影响。试验了胂、(月+弟)吸收显色液稳定性。探讨了铁(Ⅲ)-邻菲啰林与(月+弟)的氧化还原反应。研究了砷有色溶液的稀释条件和测定锑时的微量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砷含量明显高于锑的样品的分析问题。研究了砷和锑样品的高压、常压的消解方法,确定了样品消解的适应条件。研究了多种有机胺对胂、(月+弟)、(月+必)等吸收条件,找到了分离这些氢化物的有机胺的配比,消除了这些氢化物间的相互干扰,同时,研究了其他有关共存离子对砷、锑连测的影响及消除或减轻干扰程度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05ppmAs(3S)和0.09ppmSb(3S)。本方法具有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等优点。通过对河流沉积物, 岩矿和金属样品的分析,证明本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二、氢化物发生-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砷和铋的研究 本文探索了硝酸银吸收液吸收(月+必)的测定铋的方法,并在新银盐法测砷和铁(Ⅲ)-邻菲啰啉法测铋的基础上,利用砷(Ⅱ)和铋离子形成氢化物时受酸度的影响各不相同,提出了连续测定砷和铋的方法,对影响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分析条件。先从pH > 3的柠檬酸-氨水缓冲介质中,将铋离子还原成气态(月+必)吸收液吸收,尔后,提高反应液酸度至pH ≈ 1.0,再将砷(Ⅱ)从胂的形式还原出来,用胂吸收液吸收,于各自相应波长处测定各自吸收显色液的吸光度,分别计算砷和铋的含量。为了解决含量明显高于铋的样品的分析,我们采用稀释砷有色溶液的方法和用吸光度测量放大技术测铋,同时,采用定时高压法消解各种样品,获得较好的结果。文中还研究了共存离子对铋测定的影响,提出了消除干扰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07ppmAs(3S)和0.08ppmBi(3S)。本方法集分离、富集、显色于一过程内,具有简便快速,且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的特点,应用于河流沉积物、岩矿和金属样品中砷和铋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无机多组份的研究-CPA矩阵法同时测定锑、锡和锗 本文改进并研究了苯基萤光酮-op体系光度法测定锡、锗和锑的显色条件;研究了适宜于锑、锡、锗三元素同时测定的光吸收性质,根据ε值差异、吸光度加合性偏差和ε-bar的相对偏差来选择适宜的计算波长。采用Apple-CP60型微机处理数据,建立了CPA矩阵法同时测定锑、锡和锗的光度分析法。通过对合成样品的测定,证明了在CPA矩阵法中,由于引入非零截距和加入与试样相近的混合标准计算p矩阵,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并扩大了方法的适用范围。文中还研究了锑、锡和锗与干扰离子的萃取分离条件。经简单的萃取分离干扰离子,将此法应用于河流沉积物的分析,获得满意的结果,成功地解决了性质相近元素锑、锡、锗的测定问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Highly oriented voids-free 3C-SiC heteroepitaxial layers are grown on φ50mm Si (100) substrates by 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LPCVD). The initial stage of carbonization an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carbonization layers of Si(100) are studied using reflection high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RHEE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t is shown that the optimized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 for the growth of voids-free 3S-SiC on Si (100) substrates is 1100 ℃.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iC layers are characterized using Van der Pauw method. The I-V, C-V, and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I-V characteristics in n-3C-SiC-p-Si heterojunctions with AuGeNi and Al electrical pads are investig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maximum reverse breakdown voltage of the n-3C-SiC-p-Si heterojunction diodes reaches to 220V at room temperatur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iC/Si heterojunction diode can be used to fabricate the wide bandgap emitter SiC/Si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s (HBT'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岷江上游是我国十分典型的山地生态脆弱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意义十分重大,既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成都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生命线,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成都平原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以至影响到整个岷江流域甚至整个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本论文通过3S技术手段,应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和Kappa指数系列方法对岷江上游的景观变化从1974到2000年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应用CLUE-S模型在有无“天然林保护工程”两个预案下对该区域2001到2020年的景观变化进行了预测。然后,应用基于能值理论进行改进的生态足迹方法和传统生态足迹方法对岷江上游地区的1982到2000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以反映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情况;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和CLUE-S模型预测的结果预测了研究区2001到202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岷江上游地区的景观格局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岷江上游地区景观在1974到2000年间格局变化并不十分显著,景观由少数几种景观类型所控制,各景观类型有不断趋于平均化的趋势,但速度缓慢,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研究区的景观变化以有林地的不断减少和其它景观类型的相应增加为特点,主要的景观变化发生在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耕地和经济林地之间。此时间段内的景观林地的面积不断减少,大部分转化为灌木林地和草地,使得其面积相应增加。耕地和经济林地面积不断增长,增长速度最为迅速。 2. 在有无“天然林保护工程”两种预案下,有林地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有林地变化情况的不同导致其它景观类型的变化不同。在“无天保”预案下,林地面积不断减少,灌木林地、草地和耕地面积不断增长,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斑块形状更加不规划,景观的连通性不断下降。在“天保”预案下,林地面积有增长趋势,灌木林地和草地面积有所下降,耕地面积有下降趋势,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有减小的趋势,景观形状变得更加规则,景观的连通性也将得到改善。由此,“天然林保护工程”对景观格局未来变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3. 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足迹从1982到2000年间呈缓慢的上升趋势,表明研究区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速度缓慢。虽然研究区在研究时期内的生态承载力大于需求,但生态承载力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方式造成的,特别是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连续的木材采伐给岷江上游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后果,导致了林地面积减小、森林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和泥石流频繁发生。 4. 对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两个预案的预测表明到2020年为止岷江上游地区仍为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无天保”预案下,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生活足迹不断上升,研究区向不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天保”预案下,生态承载力在2003年后开始逐渐上升,同时,由于木材采伐被禁止,导致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足迹大为下降,研究区将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由两种预案的结果对比可以发现1998年开始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能够扭转岷江上游地区未来的生态承载力变化方向。生态承载力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质量,说明该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岷江上游地区未来的生态系统。 5. 传统生态足迹方法应用的生物生产能力数据为常量,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比较不同年份和不同区域间消费数据的变化情况。实际土地需求法应用的生物生产能力和均衡因子均根据研究区实际数据计算得到,其反映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更为有效。应用能值对生态足迹方法进行改进,改变了传统生态足迹以生物圈为限制的不足。本文改进的方法-区域能值足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同时又能够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影响加以考虑。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21世纪中国将进入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竞争国际化,产业集群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以临港产业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和国内沿海省市的主导区域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加大沿海地区与周边地区及内地的资源信息交换,人口的大量流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都可能对沿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论文通过3S技术手段,应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度量公式、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和Kappa 指数系列方法对1988~2007 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景观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应用CLUE-S 模型在有无“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两个预案下对该区域2008~2020 年的景观变化进行了预测。应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区1990~2006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以反映研究区可持续发展情况;应用时间序列(ARMA)与支持向量机(SVM)预测了研究区2007~2020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并对研究区进行了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安全动态分析及预测研究,最后提出了研究区生态安全对策,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辽宁沿海经济带在1988~2007年间景观格局变化并不十分显著,景观由少数几种景观类型所控制,各景观类型有不断趋于平均化的趋势,但速度较慢,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土地利用度逐步增大,反映在景观变化上,是以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与耕地以及林地、水域面积缩小为特点,其中建设用地在景观类型转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的景观变化发生在耕地、林地、水域与建设用地之间。 (2)在有无“规划”两种预案下,景观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别。两种预案下耕地都趋于减少,但“规划预案”降幅更大一些。建设用地逐渐增加,但“规划预案”扩张更快,面积更多。建筑用地变化情况的不同导致其它景观类型变化的不同。两种预案下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均有减小的趋势,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景观的连通性也在逐年增大,其中在“规划预案”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3)辽宁沿海经济带从1990~2006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均呈逐渐增大趋势,且生态足迹需求明显大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在逐渐增大,研究区内的生态负荷已超过了其生态容量,现有的区域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中生态足迹需求增大主要来自能源足迹需求增大,而生态承载力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水域类面积的增加。17年间研究区的人均万元GDP生态足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该区域的资源利用效率在逐渐提高。 (4)过去17年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生态压力指数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区域生态安全经历了生态较安全、稍不安全、较不安全和稍不安全等阶段,表明该区域生态安全正在逐步改善。生态占用指数与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均呈逐步增大的趋势,表明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消费水平正在走向较富裕阶段,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也在逐渐改善。 (5)两种预案下,辽宁沿海经济带未来14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均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且人均生态足迹均超过了其人均生态承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发展模式仍将是不可持续的,其中“规划预案”下的发展模式更加不可持续。 (6)两种预案下,研究区未来14年的生态安全均处于稍不安全状态,其中“规划预案”的生态压力更小一些。两种预案下研究区的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均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均将从较富裕阶段走向很富裕阶段,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也由较好阶段步入很好阶段。其中“规划预案”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更快,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将更好一些。 (7)三种方案可以降低研究区“规划预案”下的生态压力指数,实现区域的生态安全。其中同时提高研究区的生态承载力,降低生态足迹的方案更为合理可行,既保障了区域安全,又实现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8)要保障研究区未来14年的生态安全,建议规划增加水域面积,推进区域热电联产,发展清洁能源并推动区域间资源互补共享。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主要包括煤炭、石油等石化燃料的燃烧、化肥生产和使用)导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大气CO2浓度升高、N沉降等一系列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有关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尤其是陆地生态系统C、N循环及其耦合过程方面的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3。与湿润地区相比较,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比较差,往往属于生态脆弱区。因此,全球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影响更加敏感。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和生态脆弱区。科尔沁沙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之一,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剧烈。然而,有关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C、N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N沉降等全球变化响应及其反馈机制的研究非常缺乏。因此,本文以科尔沁沙地退化沙质草地、农田、不同年龄樟子松和杨树人工林等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了造林、模拟N沉降和凋落物管理对生态系统C、N元素循环过程影响的研究。 在科尔沁沙地东南缘,以退化沙质草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人工林(15、24和30年生)、杨树(Poplus xiaozhuanica)人工林(7、11和15年生)为对象,研究草地转变为林地对生态系统C、N储量影响;以退化草地、榆树疏林草地和32年生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比较草地造林对土壤C、N循环过程及其土壤微生物性状的影响;以农田和5、10、15年生杨树人工林为对象,研究退耕还林对生态系统C、N储量和循环过程影响;以35年生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模拟研究N沉降和凋落物管理对生态系统C、N循环过程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草地生态系统总C储量为34.38 Mg ha-1,15、24和30年生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C储量分别为43.56、60.45和66.59 Mg ha-1,7、11和15年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总C储量分别为34.54、48.26和78.77 Mg ha-1;与农田相比,退耕5年的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总C库储量下降13%,而10年和15年杨树人工林分别增加了176%和5倍;随着人工林年龄的增加,地上植被生物量C库储量占生态系统总C库储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并主要分配在树干。草地生态系统总N库储量为2.54 Mg ha-1,15、24和30年生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N库储量分别为1.96、2.10和2.19 Mg ha-1,7、11和15年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总N库储量分别为2.27、1.84和2.60 Mg ha-1;与农田相比,退耕5年的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总N库储量下降32%,而10年和15年杨树人工林分别增加了47%和76%;农田和草地造林后生态系统N储量依然主要分配在土壤中。 (2)草地和农田造林后土壤C、N库储量的变化受多因子的影响,例如林龄、树种种类以及立地条件等。农田和草地造林初期,土壤C、N库储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C、N储量逐渐恢复。草地营造樟子松人工林30年后,0–60 cm深度土壤C、N储量依然显著低于草地;与草地相比,15年生杨树人工林土壤C、N储量差异不显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10年杨树人工林土壤C、N储量已显著高于农田;然而,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15年杨树人工林土壤C、N储量仍然与农田相比差异不显著。 (3)土地利用变化能够强烈地改变土壤C、N循环过程。与草地或疏林草地相比,32年生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P含量显著降低;土壤C、N矿化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并且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在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代谢熵(qCO2)、微生物熵(MBC/TOC)以及土壤酶活性等在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表现出规律不一致。同样,农田退耕杨树人工林能够显著影响土壤C、N矿化过程,土壤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草地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而农田造林有利于土壤质量改善,尤其在在立地条件较好情况下。 (4)N添加增加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地上和地下C、N元素含量影响不大;N添加1年后,仅林下植被C、N含量显著增加,高氮处理(N15)凋落物N含量显著增加。N添加抑制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凋落物的早期分解和N、P元素释放。5、6、8和9月份土壤无机N含量均随着N输入增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然而,7月份N添加导致土壤无机N含量降低。N添加对土壤潜在N矿化速率影响不显著。7和8月份N添加影响土壤C矿化速率,而其它月份影响不显著。低氮处理(N5)有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而高氮处理(N15)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 (5)凋落物输入变化(凋落物添加和凋落物移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35年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C、N循环过程。凋落物移出(C0)增加了林下植被C含量,降低了树木叶片N含量。凋落物移出抑制了凋落物分解和P元素的释放,而增加了C元素的早期释放速率,对N元素释放过程影响不显著。凋落物输入变化对不同月份土壤无机N含量和土壤N矿化过程影响均不显著。仅在6月份凋落物移出显著抑制了土壤C矿化速率,其它月份差异均不显著。凋落物管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影响不显著。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N沉降和凋落物输入改变等能够影响半干旱地区沙地生态系统C、N储量和循环过程。尤其是土地利用变化强烈改变沙地生态系统C、N储量、分配格局和循环过程,并且受到多因子的影响。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C、N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今后有必要进一步结合3S技术、同位素技术、模型模拟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从微观-宏观不同尺度上,研究半干旱地区沙地生态系统C、N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反馈机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辽宁中部城市群是我国城镇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快速的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区域的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研究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空间增长和景观动态,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对辽宁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3S技术、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辽宁中部城市群1988-- 2004 年的城市增长和景观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历史数据对城市增长和景观变化模型SLEUTH进行校正,并对历史时期的城市增长和景观变化进行模拟重建;利用ROC曲线统计、Kappa指数系列和景观格局指数对SLEUTH的模拟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在五种不同的预案下对辽宁中部城市群未来(2005-2045年)城市增长和景观动态进行模拟预测。本文得到如下结论: 1. 1988-2004年间,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城市面积持续增长,扩展强度不断增强,1997-2000年的城市扩展强度最大,增长速度最快。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1988-1997年城市面积的增长速度较慢,结构紧凑,以边缘增长和填充增长为主;1997-2004年城市面积增长较快,城市向外蔓延,城市斑块形状变得复杂,以开发区的飞地式增长和扩散增长为主。 2. 1997-2004年间,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景观变化明显,农村居民点的面积增长最大,其次为城市;林草地的面积减少最大,其次为耕地。各景观类型中城市的增长速度最快,林草地减少的速度最快。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城市增长和景观变化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城镇密集带。城镇密集带将是未来城市群规划和管理的关键区域。辽宁中部城市群景观格局受人类活动影响增强,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景观中林草地和耕地的优势地位有所减弱,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形状日益复杂;在城镇密集带内,耕地面积流失较大,耕地占景观面积比例减少较快,破碎化程度较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增强,辽宁中部城市群表现出复杂的格局变化特征。 3. 1988-2004年,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其中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及区域政策导致的城市开发、生 态环境保护政策、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是城市群城市空间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景观变化受到自然和人类两大类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气候、水文、矿产资源等自然驱动力对城市群景观变化的影响也较大。人口增长、城市和村镇聚落增长、农业开发、经济发展、政治政策和工业化等主要的人类驱动力对辽宁中部城市群景观变化影响较大。 4. 利用ROC 曲线统计、Kappa 指数系列和景观格局指数从城市增长总体预测能力、增长数量和空间格局上对SLEUTH 模型的城市增长模拟结果进行精度评估;利用Kappa 指数系列和景观格局指数对SLEUTH的景观变化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总体上讲,SLEUTH模型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增长和景观动态模拟预测具有良好的可信精度,较好地模拟了1988-2004年的城市增长和1997-2004年城市群的景观动态。 5. SLEUTH 模型效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模型结构、城市发展特征、模型应用的时空尺度和模型输入数据的获取与误差传递等。通过修改模型参数设置、开展模型敏感性与不确定性分析等可以提高SLEUTH 模型的模拟效力,并提出城市分类标准对SLEUTH准确性的影响,通过对部分研究区的检验研究,证明城市分类标准对SLEUTH模型的校正和模拟预测结果影响较大。 6. 基于SLEUTH模型,从城市群城市空间增长、景观要素和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设计了五种城市群发展和景观变化预案,即历史趋势预案(Historical Trend, HT),区域开发政策和城市规划预案(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nd Urban planning policy, RU),生态可持续发展预案(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两个密集增长预案(Compact Growth,CG1和CG2)等。通过预案分析,考察不同的条件下未来城市群城市空间增长和景观动态特征,研究认为密集的城市增长预案是未来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的较好预案,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生态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是生态旅游研究的焦点之一,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对生态旅游区这一特定区域类型进行规划与管理研究,探索生态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基础,提出生态旅游区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方法和生态旅游区管理的景观生态学思路,并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典型生态旅游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包括基本原理、基础理论、目标、特点、原则、技术方法和流程等方面内容在内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框架,进而提出了生态旅游区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方法,并对方法中景观生态学特色比较明显的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主要有:借助3S手段进行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景观空间格局现状分析,景点之间吸引力等廊道特征分析,基于生态旅游景观适宜性分析的功能 分区,规划方案的景观指数评价等。同时,论文结合景观生态管理的观点,提出生态旅游区管理的景观生态学思路。2、系统进行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案例研究,论文在介绍公园的区域概况基础上,通过计算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分值判断其质量等级;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的指数分析其景观格局现状。为解决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一方面结合区域特征计算公园的生态旅游景观适宜度,经分类统计,最适宜开展生态旅游的面积为1814.76hm~2 (7.9%)、中等适宜的面积为623.44 hm~2 (2.7%)、一般适宜的面积为12209 hm~2 (53.05%),以此为基础,把公园划分为森林生态旅游、生产经营、管理生活等三大功能区,确定不同地段能够提供的旅游功能,另一方面分析游客旅游需求,供需结合完成项目系统及其相应支持系统的规划。案例最后,计算发现规划前后斑块数从413减少到401,香农均匀度指数从0.755提高到0.787,优势度指数从25.547减少至24.500,另外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降低,反映廊道特征的r指数、a指数和主要景点之间的景观引力值都有所增加,这些变化表明规划改善了景观空间格局,有利于规划目标的实现。3、用景观生态学的观点探讨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论文对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与生态旅游开发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分析,据此确定了管理的目标和依据,进一步从组织机构、资源与游客三个层面提出了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森林景观边界研究,是森林界面生态学在宏观尺度上的拓展.该文综合运用野外调查、3S技术和多元统计方法,对长白山北坡苔原/岳桦边界和岳桦/云冷杉边界进行了定量判定;对森林景观边界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景观边界的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最后,探讨了景观边界的分布与环境梯度的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民勤绿洲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石羊河流域的下游。近些年来,随着该流域中、上游地区大量截留水资源,使进入民勤绿洲的地表水资源量逐年减少,导致绿洲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安全面临着严重危机。本论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综合运用3S技术,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民勤绿洲景观格局动态演变过程、形成原因及其与重要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绿洲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研究成果:1.景观格局影响生态过程,研究景观格局可以揭示生态过程变化的内在原因。因此,景观空间格局研究一直以来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与热点之一。应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对绿洲近14年的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过程的定量研究表明,开荒与弃耕始终存在于景观的演变过程中,导致景观中林地、荒草地、耕地与沙地斑块类型的相互转化。开荒作用主要发生在1987-1998年间并导致林地与荒草地斑块转化成耕地斑块,绿洲耕地面积在此时期逐渐增加;弃耕作用主要发生在1998年至2001年间并导致耕地斑块逐渐转化成沙地斑块或荒草地斑块,耕地面积在此时期逐渐减少014年来,绿洲沙漠化过程逐年发展,主要表现为林地与荒草地斑块与耕地斑块逐渐转变成沙地斑块,导致沙地斑块面积(CA)逐渐增加,而斑块数量(NP)逐渐减少,使得沙地平均斑块大小(MPS)逐渐增大,沙地斑块呈现集中连片式的分布趋势。由于林草地斑块的逐渐减少以及耕地与沙地斑块的增加导致绿洲的多样性(SHOI)、均匀性(SHEI)与平行与并列指数(IJI)逐渐降低,而连通性(CONGTAG)逐渐增强,绿洲景观格局越来越强烈地受到沙地与耕地斑块类型的控制。绿洲景观的连通性上升的幅度(CONTAG)是坝区>泉山区>湖区。景观的多样性(SHDI)与均匀性(SHEI)下降的幅度是坝区>泉山区>湖区。坝区景观的衰退过程(沙地面积的增幅)与人类对该灌区的开发强度(耕地面积的增幅)与都强于泉山区与湖区。2.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自然、社会与经济因素。绿洲景观格局的演变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干早区绿洲的形成机制决定了其发展与演变强烈地受到水资源的质与量的支配,水资源条件的变化是驱动该绿洲景观演变的主导因素。由于中、上游地区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截留地表水资源使进入下游民勤绿洲的地表水资源从50年代的年平均5.42亿m3锐减到2001年的0.73亿m3,致使绿洲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而耕地面积的扩大导致地下水的超采量增加,引发土地干旱化与盐碱化,大量沙生植被枯萎、死亡,弃耕地增加。民勤绿洲用水模式进步缓慢、管理效率低下、人口的快速增长、农业技术推广速度缓慢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推动景观变化的复杂人文机制。水资源的减少与人文机制共同作用驱动着绿洲景观的演变过程。3.指出绿洲景观的生态安全应包括景观的格局安全与过程安全两个方面。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密不可分,绿洲景观格局影响生态过程,生态过程“塑造”景观格局。利用ARCv正W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景观格局的空间邻接特征角度研究景观斑块类型受沙漠化威胁与盐碱化威胁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安全。结果表明坝区耕地、林地、荒草地受沙漠化威胁程度高于其它两个灌区,湖区的耕地、林地、草地受盐碱化威胁的程度高于其它两个灌区。水对干旱区绿洲的重要性决定了水生态过程研究是绿洲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方面。利用ARCMAP的空间插值的地统计分析功能对绿洲的地下水埋深与地下水矿化度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地下水埋深与地下水矿化度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各时期绿洲地下水埋深为中心深,边缘浅,表明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存在与不断加深。14年来地下水位的平均下降速率,坝区最快,泉山区次之,湖区最慢,三灌区分别为0.75m、0.7m与0.60m。绿洲北部地下水矿化度显著升高,14年来泉山区地下水矿化度上升为1.36倍,湖区南部地下水矿化度上升1.47倍,湖区北部地下水矿化度上升为1.43倍,地下水矿化度平均值达到5.6g/L,成为绿洲地下水矿化度最高地带,也是作物产量锐减的地带,因此地下水矿化度的上升导致作物安全生长潜在格局发生变化,作物安全生长区面积缩小,而中度以上不安全生长区面积扩大,造成了作物的减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缩小,难度加大。4.绿洲为水、土、植被、气候、社会经济与人类活动等众多方面所组成的、彼此相互联系的复杂的社会一经济一生态复合系统。因此绿洲的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涉及吸素众多,必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科学地评价。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一层次分析法AHP,并构建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绿洲及各灌区生态安全水平逐年降低,目前生态安全值与1987年的相比,绿洲为68%,坝区73.7%,泉山区为63.6%,湖区为65.2%。三灌区中坝区的生态安全水平在各时期都是最高的,其次为泉山区,湖区最低。14年间生态安全下降幅度较大的为泉山区与湖区,坝区生态安全水平下降幅度较小。5.将绿洲生态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值量化,运用市场价值法与机会成本法对近14年来由于绿洲的环境恶化导致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从植被死亡、土地盐渍化导致作物减产、弃耕地出现导致的土地生产力的丧失与地下水位下降所导致的机井报废与提水成本增加四个方面进行经济效益损失估算,结果为经济损失值是湖区>坝区>泉山区,分别达到53786万元、44276.22万元、39247.36万元。坝区以林木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湖区与泉山区以土地盐渍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经济损失值占同期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是湖区>泉山区>坝区,分别达到76.39%、55.04%、28.48%。可见绿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降低生态安全水平为代价,这将严重制约绿洲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对禄春安息香(Styrax macranthus)种子和攀援孔药花(Porandra scanden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获得30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 从禄春安息香种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2个新化合物鉴定为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 phenyl) benzofuran-5-yl] propyl 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phenyl)benzofuran-5-yl] propanoate (1) 和去甲氧基-egonol-龙胆双糖甙 (2);已知化合物分别为2-(3,4-二氧亚甲基苯基)-5-甲酰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 (3)、egonol (4)、去甲氧基-egonol (5)、去甲基-egonol (6)、egonol-葡萄糖甙 (7)、egonol-龙胆双糖甙 (8)、egonol-龙胆三糖甙 (9)、豆甾醇 (10)、二十四烷酸 1-甘油酯 (11) 和胡萝卜甙 (12)。生物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2具有促进雌激素E2合成的作用。 从攀援孔药花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9个化合物:(2S,3S,4R)-2-[(2R)-2-羟基-二十一烷酰基氨基]-二十一烷-1,3,4-三醇 (13)、(2S,3S,4R)–2–二十四烷酰基氨基-十八烷-1,3,4-三醇 (14)、胡萝卜甙 (12)、β-谷甾醇 (15)、(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 (16)、6β-羟基-豆甾-4-烯-3-酮 (17)、十六烷酸 1-甘油酯 (18)、桦木酸 (19)、大黄素 (20)、二十二烷酸 1-甘油酯 (21)、对羟基苯甲醛 (22)、十七烷酸 1-甘油酯 (23)、金色酰胺醇乙酸酯(24)、十九烷酸 1-甘油酯 (25)、棕榈酸 (26)、(E)-p-香豆酸 (27)、(22E,24S)-24-麦角甾醇-7,22-二烯-3β,5α,6β-三醇 (28)、2-去氧-β-蜕皮激素 (29)和auranamide (30)。 综述了近十年来发现的2-芳基苯并呋喃类新木脂素的结构特征、来源、生物活性和化学全合成。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eeds of Styrax macranthus and the whole plants of Porandra scandens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thirty compounds, two of which were new ones. Two new 2-aryl benzofuran derivatives, 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 phenyl) benzofuran-5-yl]propyl 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phenyl)benzo furan-5-yl]propanoate (1) and demethoxy egonol gentiobioside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95% aqueous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seeds of Styrax macranthus, together with 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phenyl) benzofuran-5-carbaldehyde (3), egonol (4), demethoxy egonol (5), demethyl egonol (6), egonol glucoside (7), egonol gentiobioside (8), egonol gentiotrioside (9), stigmasterol (10), 2,3-dihydroxypropyl tetracosoate (11), and daucosterol (12). In vitro test, compound 2 promote the synthesis of estrogen E2. Nine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95% aqueous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 of Porandra scandens for the first time.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2S,3S,4R)-2-[(2R)-2-hydroxy-heneicosanoylamino]-1,3,4- heneicosanetriol (13), (2S,3S,4R)-2-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 (14), daucosterol (15), β-sitosterol (12), (20S,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e- 3β-ol (16), 6β-hydroxylstigmast-4-en-3-one (17), 1-glycerol-1-hexadecoate (18), betulinic acid (19), emodin (20), 1-glycerol-1-docosoate (21), p-hydroxybenzaldehyde (22), 1-glycerol-1-heptadecoate (23), aurantiamide acetate (24), 1-glycerol-1- nonadecoate (25), palmatic acid (26), (E)-p-coumaric acid (27), (22E,24S)- 24-metbylcbole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 (28), 2-deoxycrustecdysone (29), and auranamide (30). The characteristic, natural resource, bioactivity, and the total synthesis of 2-aryl benzofurans were review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钮子瓜(Zehneria maysorensis Arn.)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性味苦、凉,主要功效为清热利湿、散风止痛,主治膀胱炎、头痛。体外活性筛选实验表明,袋花忍冬(Lonicera saccata Rehd.)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显示较强的抑制活性。为明确钮子瓜的药用物质基础和袋花忍冬中具有ACE抑制活性的成分,首次对两个植物的成分进行了研究。 1. 从钮子瓜95%乙醇提取物中主要通过色谱方法首次分离了1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为(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基氨基]-10-十八烷-1,3,4-三醇(1)、(2S,3S,4R)-2-二十四烷酰基氨基-十八烷-1,3,4-三醇 (2)、胡萝卜苷(3)、swertish (4)、苯甲酸(5)、水杨酸(6)、loliolide (7)、胸腺嘧啶(8)、尿嘧啶(9)、(23Z)-9,19-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10)、(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1)、十六烷酸 1-甘油酯(12)、大豆脑苷Ⅰ(13)和(22E,24S)-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4)。其中化合物4为一黄酮碳苷,具有旋转异构现象,有止痛作用;化合物6具有抗炎、镇痛、减热的活性,它们可能是钮子瓜药用物质基础的一部分。 2. 从袋花忍冬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16个已知化合物:胡萝卜苷(3)、(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1)、十六烷酸 1-甘油酯(12)、E-p-coumaryl behenate (15)、谷甾醇(16)、2,6-dihydroxyhumula-3(12), 7(13),9(E)-triene (17)、环阿尔廷-25-烯-3β,24ξ-二醇 (18)、二十四烷酸 (19)、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 (20)、乌苏酸 (21)、柚皮素 (22)、木犀草素 (23)、柏双黄酮(24)咖啡酸 (25)、洋芹素(26)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27)。其中木犀草素(23)和咖啡酸(25)含量较高,它们为抑制ACE活性的成分。 3.综述了黄酮碳苷的旋转异构现象。 Zehneria maysorensis is a folk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ystitis and headache. The ethyl acetate soluble fraction of the 95% ethanol extract of Lonicera saccata showed obvious ACE inhibitory activity in vitro. To reveal their active constitutents, they were subjected to chemically study. From the 95% ethanol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s of Zehneria maysroensis four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and/or by comparison with authentic samples,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to be (2S,3S,4R,10E)-2-[(2R)-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10-octadecene-1,3,4-triol (1), (2S,3S,4R)-2-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 (2), daucosterol (3), swertish (4), benzoic acid (5), salicylic acid (6), loliolide (7), thymine (8), uracil (9), (23Z)-9,19-cycloart-23-ene-3β,25-diol (10), (20S,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 6,22-diene-3β-ol (11), 2,3-dihydroxypropyl hexadecoate (12), soya-cerebroside (13) and (22E,24S)-24-methyl-5α-chole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 (14). Compound 4, a C-glycosylflavone, showed a very interesting rotational isomerism. Compounds 4 and 6 may be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of Zehneria maysorensis considering their sedative and anti-inflammation activity, respectively. From the whole plants of Lonicera saccata, six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and/or by comparison with authentic samples, they were identified to be daucosterol (3), (20S,22E,24R)-5α,8α-epidioxy- ergosta-6,22-diene-3β-ol (11), 2,3-dihydroxypropyl hexadecoate (12), E-p-coumaryl behenate (15), β-sitosterol (16), 2,6-dihydroxyhumula-3(12),7(13),9(E)-triene (17), cycloart-25-ene-3β,24ξ-diol (18), tetracosanoic acid (19), methyl 2,4-dihydroxy- 3,6-dimethylbenzoate (20), ursolic acid (21), naringenin (22), luteolin (23), cupressuflavone (24), caffeic acid (25), apigenin (26) and luteolin-7-O-β-D- glucopyranoside (27). Luteolin (23) and caffeic acid (25) were the ACE inhibitory active constituents. Rotational isomerism for C-glycosylflavonoid was review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活性筛选中发现尼泊尔水东哥 (Saurauia napaulensis DC.) 树皮95%乙醇提取物具有α-淀粉酶抑制活性、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 枝叶95%乙醇提取物显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 (Thunb.) Dieter.) 95%乙醇提取物的中小极性部分显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1B抑制活性。为全面了解它们的成分及相关活性成份,主要运用硅胶柱层析方法从这三个植物分离得到3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或与已知品对照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对木姜冬青(Ilex litseaefolia Hu et Tang)的成分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 1. 从尼泊尔水东哥树皮的95%乙醇提取物分离并鉴定12个化合物: auranamide、aurantiamide benzoate、齐墩果酸、β-谷甾醇、β-胡萝卜甙、乌苏酸、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3β,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S,3S,4R,10E)-2-[(2'R)-2' -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 -10-octadecene -1,3,4-triol、 2α,3α,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和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 2. 从水麻枝叶的95%乙醇提取物分离并鉴定了18个化合物:棕榈酸、二十烷酸、二十烷酸甲酯、β-谷甾醇、Monogynol A、桦木酸、Hederagenin、β-胡萝卜甙、18αH-19(29)-烯-3-酮-乌苏烷、3,4-开环-20(30)-烯-乌苏烷-3-酸、Pomolic acid,表儿茶素、儿茶素、槲皮素、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紫丁香苷、紫丁香酚苷和山萘酚-3-O-芸香糖。儿茶素、槲皮素和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具有ACE抑制活性的成分。 3. 从木姜冬青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 2-O-β-D-吡喃葡萄糖-6,2´-二羟基-4,4´-二香草酰氧甲基-1,1´-二苯醚(冬青苷)和四个已知化合物:七叶内酯、香草酸、3,4-二甲氧基苯乙酸和vanilloylcalleryanin。冬青苷为新化合物。 4. 从青荚叶95%乙醇提取物的中小极性部分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羽扇豆醇、桦木醇、桦木酸、棕榈酸甘油酯、桂皮酸、6αH-4-烯-3-酮-豆甾醇和6βH-4-烯-3-酮-豆甾醇。 5. 对1985-2006年间天然二苯醚类化合物及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The in vitro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95%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barks of Saurauia napaulensis DC showed α-amylase inhibitory activity, the 95%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s of Debregeasia. orientalis showed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some fractions of the 95%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aerial parts of Helwingia japonica showed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PTP)1B inhibitory activit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components and active compounds of the three plants, they were chemically studied mainly using. Thirty-nin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predominantly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identified by spectral methods or comparing them with authentic sampl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Ilex litseaefolia Hu et Tang was carried out. Major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welve compounds were isolation from the 95%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barks of S. napaulensis DC. They were identified as auranamide, aurantiamide benzoate, oleanolic acid, β-sitosterol, β-daucosterol, ursolic acid, 2α,3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 2α,3β,24-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 (2S,3S,4R,10E)-2-[(2'R)-2'-hydroxytetracosanoyl amino]-10-octadecene-1,3,4-triol, 2α,3α,24 -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2α,3β-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 and 2α,3α,24-trihydroxyurs-12-ene-28-oic acid, respectively, by spectral methods or comparing them with authentic samples. 2. Eigh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ion from the 95%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s of D. orientalis. They were identified as palmitic acid, henicosanoic acid, henicosanoic acid methyl ester, β-sitosterol, monogynol, betulinic acid, hederagenin, β-daucosterol, 18αH-urs-20(30)-en-3-one, 3,4-seco-urs-20(30)-en-3-oic acid, pomolic acid, (-)-epicatechin, (+)-catechin, quercetin, querc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 syringin, syringiaresinol digloside and kaempferol-3-O-rutinose. (+)-Catechin, quercetin and querc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 were the ACE inhibitory active components. 3. Further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yl acetate parts of 95%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 of I. litseaefolia afforded 2-O-β-D-glucopyranose-4,4´-di-vanilloyloxymethyl-2,6´-dihydroxy-1,1´-diphenyl ether (ilexiside), esculetin, vanillic acid, 3,4-dimethoxybenzylacetic acid and vanilloylcalleryanin. Ilexiside was new compound. 4. Nine compounds were isolation from the 95%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 of H. japonica: β-sitosterol, β-daucosterol, lupeol, betulin, betulinic acid, glycerol monopalmitate, cinnamic acid, stignast-4-en-6β-3-one and stignast-4-en-6α-3-one 5.Diphenyl ether compounds from nature between 1985-2006 were summariz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拥有92466 Km2的各类高原湿地,具有湿地退化、过度放牧等相似特征,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高寒湿地保护区尽管在制度上以核心区、缓冲区来约束当地的放牧等外来干扰行为,但在实际管理中却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研究以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应用3S技术,建立保护区多功能动态分区工作流模型,通过不同植被类型的识别和空间特征分析、不同动物类群在上述植被生境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保护区主要干扰因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突出对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对保护区进行管理分区,依据野生动物利用特征和植被生长特征对核心区进行年周期动态利用,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促进保护区的优化管理。 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植被盖度的相关性,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转化为植被盖度指数(MDVI),结合保护区牧场划分和时空利用特征专家经验,结果表明,MDVI值在1-139之间主要代表着水体、裸地、沙地等;MDVI140-256为草地和高山灌丛;MDVI210是当地夏牧场和秋冬牧场的划分区间值。 合理的区划需要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为保证保护区多核心动态分区的实施,本研究提出了生态工程、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湿地特色产业发展、湿地政策、社区参与和科技支撑等六大保障措施。 In China, 92466 Km2 highland or frigid wetlands are (were) facing major management problems, such as wetland degradation and overgazing. Conflict between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n those wetlands can be found anywhere today. Although many nature reserves have been setup for protection of frigid wetland, and core and buffer zone has been declared to forbid any kinds of disturbance, local farmers still use these areas for grazing. As an example by Sichuan Roige Wetland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RWNRR), we set up a 3S flow model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 of year-round distribution patters of vegetation, wildlife, and grazing. Combined and overlapped these characters together, we select multi-core zone and buffer zone, then define a dynamic management period in different zone to optimize protection wetland in the reserv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is highly related with coverage of vegetation. When convert NDVI to MDVI (coverage index, 1-256), index 139 and 210 can be as inflexion to distinguish among water/sand/bared land, summer pasture, and autumn / winter pasture. We use these to select different layers and analyze grazing pattern. To be more realistic, we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support our multi-core and dynamic management of wetland in Roige, includ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ngineering, changing of stock raising industry, changing of wetland policy, community based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renovation 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