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resultados para 359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远缘杂交是作物育种实践及其相关的基础遗传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几乎涉及到所有与栽培作物有关的科属内相对近缘的植物种类。除核型稳定的种间杂交可得到杂种外,还可以利用核型不稳定的种间杂交过程中父本染色体全部被消除的现象,通过胚培养和加倍处理获得大量的双单倍体(DH)杂交后代。然而,这种从小麦与玉米杂交获得的小麦DH后代与其理论上应完全同质的遗传表现却不相符,总有2-5%的DH植株发生了形态学变异,虽然没有明显的来自玉米的性状特征,而且一些研究者也认为它们是配子无性系变异,但是,不论是理论上还是一些间接的细胞学和生化证据都表明,有玉米的染色体DNA通过受精过程转移到小麦DH后代的基因组中,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缺乏DNA水平上的直接证据。 本文在对来自小麦 * 玉米的谱通小麦DH系进行生化分析取得初步证据的基础上,构建玉米的随机基因组文库,从中筛选玉米的重复DNA序列作探针分别对普通小麦和波斯小麦的DH群体进行了系统的RFLP分析,并用有关的玉米重复列克隆对一些禾本科种和不同的玉米生物型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八种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MDH、ADH、GDH、SKDH4种脱氢酶和GOT在后代中没有检测到任何变异,但21株普通小麦的DH后代群体中有7株在PER同工酶的慢区出现了增加一条酶带的变异,这条带在亲本小麦和玉米中均没有,它们与通常报道的无性系变异十分类似。其中有一株(第4号株)在迁移率为0.22的位置上出现了一条小麦所不具有的酶活性较强的EST带,在玉米同迁移率的位置上也有一条带,但活性十分微弱。此外,大部分小麦DH后代的AMY同工酶恬性有十分明显的增强。 2、可溶性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在小麦的DH后代中,有几株的变异很明显,其中第4、7、19号株(图2)在分子量为43000道尔顿的位置上出现了和玉米同迁移率而小麦不具有的蛋白质带,这强烈地暗示了玉米DNA的确通过受精作用导入小麦。 3、构建了玉米的随机基因组文库,依据菌落原位杂交结果,从中挑出了500个重组克隆。用其中的100个强信号的重复DNA克隆为探针对亲本小麦和玉米进行了RFLP筛选,其中80多个为玉米基因组特异的,9个与小麦有部分同源性,随后用它们探针分别对两个小麦DH群体进行RFLP分析。 4、用上文筛选的玉米特异的重复DNA克隆作探针进行RFLP分析,只有玉米的MR64克隆同时导入到两个小麦群体的各一株后代中,即普通小麦DH系的18号株和波斯小麦DH系的15号株检测到强杂交信号;另外一个克隆MR72只在4株波斯小麦DH后代中有杂交信号,这个结果首次从DNA水平上证明,的确有某些玉米特异的DNA序列通过受精作用以很低的频率转移到小麦DH后代的基因组中。 5、与小麦有部分同源性的玉米克隆MR13和MR50在一些普通小麦DH后代中检测到了缺失变异。特别是用MR13在普通小麦DH系的18号株(即导入了玉米特异的MR64的DNA的那一株小麦DH后代)的基因组中检测到了大幅度的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变化,即原来的4.3kb的强信号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增加40kb、15kb、2.5kb和2.0kb四条杂交带,这要么与小麦基因组DNA较大的重俳事件有关,要么是由外源的玉米DNA插入造成的,但从增加的片段长度如此之大以及杂交信号变弱来看,它很可能就是玉米DNA插入到这个较强信号的小麦单拷贝序列中的结果。用小麦的DNA克隆pTa71也检测到了明显的变异。 6、测序分析发现,克隆MP64的插入片段长度为695bp,A+T含量为58%,经在GENEBANK中检索证实它是一个新克隆的DNA序列。序列中分别含有两对正向和反向重 序列及三个回文序列,对多种酶切的玉米基因组的RFLP分析表明它是一个带1-3个主串联重复单位的散布重复序列,在序列中的CCGG的第二个C高度甲基化,拷贝数约为5600左右。染色体原位杂交表明,MR64在玉米的每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但拷贝数不同,这暗示它可能与玉米基因组的演化历程有密切的关系。 7、比较分析发现,MR64是玉米基因组特异的;而MR72在高粱、珍株粟、糜子和狼尾草等四个和玉米较近缘的种的基因组中有部分同源序列,这个比较结果更加肯定了小麦DH系所新增的DNA序列的确是异源的玉米DNA通过受精过程导入的。 8、初步分析发现,玉米的卫星DNA克隆MR4和其它卫星DNA一样也有严谨的重复等级结构,而且在主要禾本科种基因组中有较低的同源性。经在GENEBANK检索,串联重复DNA克隆MR68是一个新克隆的DNA序列,它在不同的玉米生物型基因组中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可用它作进一步的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9、本文对染色体消除过程度中异源小片段DNA导入的可能机制和散布重复序列在远缘杂交的异源DNA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染色体消除型远缘杂交所获得的DH后代的变异来源。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喀斯特环境是一类发育在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石上的环境系境,其生境具有高钙和干早等特征。喀斯特生境中的优势/特征植物也多具适应高钙、耐旱的特性。旋蒴苣苔(Boea hygrometrica)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典型的抗旱和适应高钙的植物。本文在探讨了喀斯特地区植物适应高钙环境的不同方式的基础上,从旋蒴苣苔中克隆了两个受脱水和外源Ca2+诱导表达的基因,并对其表达调控和蛋白质产物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将为治理西南喀斯特地区日益退化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测定了贵州4个地区采集地内45种优势/常见种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全钙含量以及土壤的交换性钙含量。通过分析喀斯特地区植物与土壤钙含量的特征发现:喀斯特地区植物具有较高的钙含量平均值;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对植物地上部钙含量的影响总体上不显著,对植物地下部钙含量的影响显著;不同类别的植物钙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蕨类植物地上部钙含量平均值明显低于被子植物;不同类别植物的钙的分布部位也存在显著差异,在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中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钙含量相近,而双子叶植物的地上部钙含量明显高于地下部。根据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钙含量的差异性以及与土壤交换性钙含量的相关关系将其中14种优势植物对土壤高钙的适应方式分为3种类型:随遇型,高钙型和低钙型。随遇型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钙含量均与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高钙型植物具有较强的钙富集能力,其地上部即使在低钙含量的土壤中也可维持较高的钙含量;低钙型植物的地上部即使在高钙的土壤中亦可维持较低的钙含量。对贵州和北京等地采集到的旋蒴苣苔钙含量和土壤含钙量的分析发现,其地上部和地下部钙含量即使在高钙土中也呈低水平,推测可能是通过控制根部对钙的吸收和向上运输来维持低钙水平。 从旋蒴苣苔cDNA 文库中筛选到两个片段,经5’RACE 得到cDNA 全长,分别命名为BhOMT1 和BhC2DP1。BhOMT1 编码一个包含359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蛋白序列分析表明BhOMT1 为植物O-甲基转移酶。BhOMT1 基因组序列包含一个内含子,与其同源基因的基因结构相似。BhC2DP1 编码一个包含154 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质,内含一个C2 结构域,该结构域在很多植物蛋白中均存在。通过5’RAGE 的方法分别克隆了1465bp BhOMT1 启动子序列和1113bp 的BhC2DP1 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其中均含有多种逆境胁迫诱导元件。通过对BhOMT1 和BhC2DP1 表达分析和Western 杂交发现这两个基因均受脱水和外源Ca2+的诱导表达,表明这两个基因可能参与了旋蒴苣苔的脱水保护和对高钙环境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