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resultados para 5-MUC 3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1993 年以来,在生物局的协调和推动下,美国各州相继开展间隙分析项目。随 后,间隙分析项目在加拿大、意大利、埃及等多个国家广泛开展。经过多年的发展, 其经验和方法可为我国所借鉴。植被与动物分布制图,以及保护优先地区评估,是 间隙分析项目的几项主要任务。本研究将探讨在高山峡谷地区完成这些任务的方法。 山区植被制图一直是遥感制图领域的难点。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高质量的 数字地形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提高山区林地制图效率与准确度,我们提出一 种基于Landsat 卫星影像的准自动化分类方法。按WRS-2 (the World Reference System-2)分幅系统和地形,将大面积的项目区划分为若干子区域。通过对Landsat 影像进行光谱增强处理,使用ISODATA 分类方法,依次将各个子区域划分为林地 和非林地。接着,集成粗分辨率地形数据和Landsat ETM+ 影像,使用基于原型的 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将林地划分为不同的林型。在云南西北部地区应用这种分类方 法,滇西北四县的林地覆盖图总体准确率高达96.8%,两个实验子区域的林地分类 图的总体制图准确度也分别达80.0%和82.9%。结果证明,我们提出的分层分类方 法,能提高山区林地制图的效率与准确度,可向整个横断山地区推广。 动物生境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2007 年5 月,我们在西藏芒康小昌都村进行雉类生境研究考察。其间,我们初步分析了白马 鸡觅食生境特征。按不同坡向和地貌,分别调查了15 条沟谷和3 条山脊的白马鸡刨 食痕迹。结果显示,白马鸡春季偏好于东坡、西坡3800-4000 m 海拔范围的冷杉 林沟谷觅食,但回避北坡。结果暗示,水热条件是影响白马鸡觅食地选择的重要因 子。 为了使有限的保护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保护 优先地区评估模型。此模型综合不同评价标准,既考虑了珍稀濒危物种,也关注了 普通物种,可定量评估各地理单元的保护优先度。通过输入鸟、兽分布历史资料(标 本和文献),使用本模型评价了滇西北15 县的动物保护优先度,结果显示,贡山、 丽江、泸水、香格里拉、福贡、德钦和维西等县市具有较高的动物保护优先度。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论文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 基因对裂腹鱼属鱼类的两个分布广泛的物种 (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 和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进行了谱系地理学研究;对灰裂腹鱼进行了物种分化研究;对光唇裂腹鱼进行了地理变异研究;并进一步对横断山区分布的裂腹鱼属鱼类进行了谱系地理学研究;整理了中国境内伊洛瓦底江水系分布的裂腹鱼属鱼类。对灰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的谱系地理学研究结果表明:1、来自不同水系的灰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个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两个物种各自不呈单系;灰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同域分布的个体有共享单倍型的情况;北盘江、牛栏江、乌江和元江的个体在系统树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对灰裂腹鱼进行了重新描述并对来自于不同水系被认为是灰裂腹鱼的标本进行了查看,结果表明:灰裂腹鱼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及其支流;分布于澜沧江的,过去被认为是灰裂腹鱼的种类代表裂腹鱼属鱼类一新种——裸腹裂腹鱼Schizothorax nudiventris sp. nov.;分布于南盘江的过去被认为是灰裂腹鱼的种类代表一新种——异鳔裂腹鱼Schizothorax heterophysallidos sp. nov.;分布于北盘江的过去被认为是灰裂腹鱼的种类代表一新种——北盘裂腹鱼Schizothorax beipanensis sp. nov.。3、本研究还陈述了光唇裂腹鱼的各地理种群(怒江、澜沧江、元江、南盘江和北盘江)部分形态特征以及差异情况。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怒江和澜沧江个体在形态上无差异;澜沧江上游和下游个体在部分特征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渐变异。4、横断山区裂腹鱼属鱼类的谱系地理学研究表明:系统树不支持裂腹鱼属鱼类亚属的划分;本属不同种类Cyt b 基因序列的最大遗传距离为11.2%;怒江和澜沧江的个体以较高的支持率聚成一单系;伊洛瓦底江水系与雅鲁藏布江的个体以较高的支持率聚成一单系;金沙江流域与元江、南盘江、北盘江的个体聚成一单系;晚中新世(9.5 Ma) 和早上新世(3.6 Ma)的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可能是横断山区裂腹鱼属鱼类物种分化的重要时间;裂腹鱼属鱼类的演化是历史生物地理学过程中隔离分化假说的一个实例;横断山区的古河道向南入海可能有3 个方向,它们是雅鲁藏布-伊洛瓦底江方向、怒江-澜沧江方向、金沙江及其支流-红河方向(包括南盘江-红河);不支持长江第一湾为袭夺湾的观点,古金沙江入古红河可能不经剑川-洱海一线;滇中、滇东北水系发育复杂。5、本研究还对中国境内伊洛瓦底江水系分布的裂腹鱼属鱼类进行了整理。认为本地区裂腹鱼属鱼类共8 种(包括2 新种):南方裂腹鱼Schizothorax meridionalis、奇异裂腹鱼Schizothorax heteri sp. nov.、独龙裂腹鱼Schizothorax dulongensis、软刺裂腹鱼Schizothorax malacathus、少鳞裂腹鱼 Schizothorax oligolepis、吸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myzostomus、细身裂腹鱼 Schizothorax elongatus 和白体裂腹鱼Schizothorax leukus sp. nov.。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藏猕猴(Macaca thibetana)雄-婴行为补充数据收集于整个出生季节和交配季节初期(1997年1-9月)。针对两个猴群中的8个婴猴,1分钟点取样和5分钟事件取样法分别用来收集照料行为(怀抱+接近)、阴部探查和雄-婴-雄三边作用(triad)。婴猴4.5-18周龄受到群内成年雄性的照料,20周龄内有7.9%时间受到成年雄猴照料(雄婴:9.57%对雌:5.56%);照料在行为者和接受者之间分布均无差异的结果倾向于支持生态环境决定说。婴猴3.9-14.6周龄接受成年雄性阴部探查,20周龄内雄性婴儿接受的探查频率高于雌性婴儿(0.92次/小时对0.03次/小时),探查在行为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分布均有差异。探查比照料开始早且持续期短,可能是成年雄性对婴儿的识别和接受。照料婴猴多的成年雄性在triad中使用婴猴也多;雄性婴儿接受照料多,在triad中被使用也多;此结果支持“Triad是雄-婴照料的副产物”假说。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长期的吸血进化过程中,吸血节肢动物在唾液腺中形成了一系列有助于适应吸 血生存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包括血管舒张分子、血小板聚集抑制分子、抗凝血分子 和其它相互作用的分子。此外,为了得到洁净的血液和防止在吸血过程中被病原微生 物感染,吸血节肢动物在其唾液腺中形成了许多防御物质以保护自身和宿主,这些物 质包括抗菌肽和蛋白酶抑制剂等。因此,研究吸血节肢动物的唾液腺重要活性物质和 转录体组学有助于弄清其吸血机制。 姚虻(Tabancus yao Macquart)是我国特有的牛虻,其雌性在产卵前需要吸食大 型哺乳动物的血液以促使卵的发育。我们希望通过对姚虻唾液腺重要活性物质和转录 体组学的研究揭示姚虻成功从宿主获得血餐的分子机制,找到具有药用前景的活性物 质和为控制该虫及其传播的疾病的提供理论基础。 首先,我们对其唾液腺匀浆物活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姚虻唾液腺匀浆物具有 如下活性: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并且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和枯草杆菌都有 效;能够抑制ADP 诱导的洗涤和富血浆血小板的聚集;能够凝集兔红细胞、能够抑制 丝氨酸蛋白酶对小肽底物的水解、具有对纤维蛋白原的水解活性(金属蛋白酶)、具 有过敏原活性、能够促进肥大细胞脱粒和组氨释放;反复检测而没有发现的活性如下: 磷脂酶A2(PLA2)活性、溶血活性、血浆凝固活性、体外抗补体、血管生长促进与抑制 活性、对小鼠脾细胞因子分泌的促进和抑制活性、抗肿瘤细胞HepG2 的生长活性。 以来源姚虻唾液腺的mRNA为材料,我们成功构建了丰度为1x106的姚虻唾液腺 cDNA文库。通过对400个随机克隆的测序,我们得到了编码23种保守蛋白,44种分泌 蛋白和5种功能未知的蛋白。44种分泌蛋白中比较重要的分别是:20种抗原5相关蛋白、 2种α淀粉酶、2种麦芽糖酶、2种attactins抗菌蛋白以及血管舒张肽、过氧化物酶、 抗菌肽、透明质酸酶、mucin样蛋白和脯氨酸丰富蛋白。另外,一些不知道功能的分 泌肽也被发现,这其中包括四个与Hybomitra bimaculata的分泌肽相似性达47-82%的 多肽,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发现牛虻唾液腺活性物质和加快从知道部分氨基酸序列的 蛋白的鉴定速度,加快对姚虻从宿主获得血餐的分子机制的诠释速度。 通过分子筛、高压液相色谱等程序,我们从姚虻唾液腺中得到了一个由55 个氨 基酸组成,分子量为6 kDa,含有3 对二硫键的Kunitz 型丝氨基酸蛋白酶抑制剂TYTI。 该抑制剂与Anemonia sulcata 的蛋白酶抑制剂AsKC3 和SA5II 的成熟肽部分的同源 性达66%;并且该抑制剂,对热相对稳定;对凝乳酶、弹性蛋白酶、凝血酶、胰酶等 都有抑制作用,对胰酶的抑制常数为2.586x10-4M 。 通过分子筛、高压液相色谱等程序,我们从姚虻唾液腺中得到了一分子量为7 kDa,由65 个氨基酸组成且含有3 对二硫键的防御素Taymin,它与长角血蜱的防御素的相 似性达43%,但它的第二个半胱氨酸比长角血蜱的半胱氨酸靠前一个氨基酸。该抗菌 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 160、80、140 和120μg/mL。 通过与分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相同的生化分离手段,从姚虻唾液腺中得到一种 红细胞凝集素样活性物质TYML1,其能凝集原始和经胰酶、链霉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 处理的A、B、O 和AB 血型的人、兔、绵羊、大鼠、小鼠、鹌鹑的红细胞, 对链霉蛋 白酶处理的鹌鹑红细胞的凝集效价比正常下降了8 倍;对热、酸、碱处理和蛋白酶降 解稳定;具有Ca2+依赖性,活性能为半乳糖胺和胎球蛋白所完全抑制。 通过分子筛、阴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等程序,我们从姚虻唾液腺中分离得到 了一分子量为26 kDa,由234 个氨基酸组成,含有10 个半胱氨酸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Macquaritin-2,它与报道的所有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均不具有同源性,但是与双翅目昆 虫唾液腺过敏原却有一定的同源性(25%-33%),对其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研究发现:其 能抑制胰酶、花生四烯酸、Stejnulxin、TMVA、ADP、U46619 等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 聚集;血小板膜结合试验表明:其能与血小板细胞膜结合,故该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能 通过作用血小板上的受体来阻止激动剂诱导血小板聚集。 通过分子筛、阳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等程序,我们从姚虻唾液腺中分离得到 分子量为24-30 kDa 的两个血小板聚集抑制剂Macquaritin-3 和Macquaritin-1,它 们的N 端16 个氨基酸分别是V N Y C R L P C R G C D Y H V 和 V A V D Y L G L P G R G Y H V。通过PCR, Macquaritin-3 的核苷酸序列被得到,其推导蛋白的成熟区 和信号肽分别含有232 和23 个氨基酸。利用根据Macquaritin-1 的N 端氨基酸设计 的简并引物扩到含有V A V D Y L G L P 序列的两组核苷酸序列。它们与报道的所有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均不具有同源性,但是其与双翅目昆虫的唾液腺抗原5 相关蛋白却 有一定的同源性。将所有血小板抑制剂及其相关序列和通过cDNA 文库筛选得到的抗 原5 相关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它们有很高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介于33.3%-93.0%间, 且大部分高于50%。另外,两个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和一个可能的血小板抑制剂分别处 于这些抗原5 相关蛋白进化树的三个簇中。因此,我们推测这些过抗原5 相关蛋白可 能都具有血小板抑制剂活性。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photoluminescence (PL) properties of a number of self-organized InAs/GaAs heterostructures with InAs layer thickness ranging from 0.5 to 3 ML.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InAs exciton emission and linewidth was found to display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en the InAs layer thickness is smaller or larger than the critical thickness around 1.7 ML. The fast redshift of PL energy and an anomalous decrease of linewidth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were observed and attributed to the efficient relaxation process of carriers in multilayer samples, resulting from the spread and penetration of the carrier wave functions in coupled InAs quantum dots. The measured thermal activation energies of different sampl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As wetting layer may act as a barrier for the thermionic emission of carriers in high-quality InAs multilayers, while in InAs monolayers and submonolayers the carriers are required to overcome the GaAs barrier to escape thermally from the localized states.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介绍了光纤光栅生物传感器的传感原理,从光纤光栅新型结构的研究、可固定光纤表面的生物活性膜的研究以及应用研究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近年来光纤光栅生物传感器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分析目前该领域内面临的一些问题,对光纤光栅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运用飞秒时间分辨抽运-探测克尔光谱技术,研究了室温下退火及未退火(Ga,Mn)As的载流子自旋弛豫的激发能量密度依赖性,发现电子自旋弛豫时间随激发能量密度增加而增大,而在同一激发能量密度下,退火样品比未退火样品具有更短的载流子复合时间、电子自旋弛豫时间和更大的克尔转角,显示DP机理是室温下(Ga,Mn)As的电子自旋弛豫的主导机理.退火(Ga,Mn)As的超快克尔增强效应显示其在超高速全光自旋开关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也为(Ga,Mn)As铁磁性起源的p-d交换机理提供了证据.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A near-infrared single-photon detec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pigtailed InGaAs/InP avalanche photodiodes. With a 50GHz digital sampling oscilloscope, the function and process of gated-mode (Geiger-mode) single-photon detection are intuitionally demonst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tector as a gated-mode single-photon counter at wavelengths of 1310 and 1550nm is investigated. At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 of 203K,a quantum efficiency of 52% with a dark count probability per gate of 2. 4 * 10~(-3), and a gate pulse repetition rate of 50kHz are obtained at 1550nm. The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are 43% , 8. 5 * 10~(-3), and 200kHz at 238K.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自行设计的水平冷壁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方法在偏向〈1120〉晶向8°的n型4H-SiC(0001)衬底上进行了同质外延生长.在5.3×103Pa的低压下,外延膜生长速率超过3μm/h.电容-电压法测试表明在非有意掺杂外延膜中净施主浓度为8.4×10 15cm-3.Nomarski显微镜观察表明厚外延膜的表面光滑,生长缺陷密度很低.AFM测试显示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为0.3nm,没有观察到宏观台阶结构.Raman谱线清晰锐利,表现出典型的4H-SiC特征.在低温PL谱中,近带边区域出现很强的自由激子峰,表明样品是高质量的.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实验结果表明Ta/NiFe/FeMn/Ta多层膜的交换耦合场Hex要大于Ta/NiFe/Cu /NiFe/FeMn/Ta自旋阀多层膜中的Hex. 为了寻找其原因,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Ta(12 nm)/NiFe(7 nm), Ta(12 nm)/NiFe(7 nm)/Cu(4 nm)和Ta(12 nm)/NiFe(7 nm)/ Cu(3 nm)/NiFe(5 nm) 3种样品, 研究结果表明前两种样品表面无任何来自下层的元素偏聚, 但在第3种样品最上层的NiFe表面上, 探测到从下层偏聚上来的Cu原子. 认为: Cu在NiFe/FeMn层间的存在是Ta/NiFe/Cu/NiFe/FeMn/Ta自旋阀多层膜的Hex低于Ta/NiFe/FeMn/Ta多层膜Hex的一个重要原因.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和Pade近似计算了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微谐振腔的模式频率和品质因子,数值结果表明等边三角形谐振腔中的谐振模式具有较高的品质因子,这主要是由于等边三角形谐振腔中的模式在横向上得到了完全的限制,而在其它两种谐振腔中,模式在横向上只是得到部分限制。对于边长为4μm,折射率为3.2的等边三角形谐振腔,发现在1.55μm波长处的模式品质因子可达5.5×10~3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A novel ameliorated phase generated carrier (PGC) demodu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rctangent function and differential-self-multiplying (DS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harmonic distortion due to nonlinearity and the stability with light intensity disturbance (LID) are investigat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PGC demodulation algorithm has been analyzed and an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the total-harmonic-distortion (THD) has been derived.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confirmed the low harmonic distortion of the ameliorated PGC algorithm as expected b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GC-arctan and PGC-DCM algorithm, the ameliorated PGC algorithm has a much lower THD as well as a better signal-to-noise-and-distortion (SINAD). A THD of below 0.1% and a SINAD of 60 dB have been achieved with PGC modulation depth (value) ranges from 1.5 to 3.5 rad. The stability performance with LID has also been studied. The ameliorated PGC algorithm has a much higher stability than the PGC-DCM algorithm. It can keep stable operations with LID depth as large as 26.5 dB and LID frequency as high as 1 kHz. The system employing the ameliorated PGC demodulation algorithm has a minimum detectable phase shift of 5 mu rad/root Hz @ 1 kHz, a large dynamic range of 120 dB @ 100 Hz, and a high linearity of better than 99.99%.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废水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研究是目前废水生物脱氮领域研究的热点。为了开发低浓度小城镇废水构筑湿地可持续自养脱氮新工艺,提高脱氮效率,减少占地面积,论文在对构筑湿地自养脱氮前置部分工作性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在法国东部Evieu构筑湿地污水处理场对传统脱氮工艺及改进用于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的工艺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非饱和层(25cm)与饱和层(55cm)结合的湿地床与60cm深度的水平流构筑湿地床组合工艺,进行着完全不同于传统垂直流构筑湿地硝化与水平流构筑湿地反硝化的脱氮反应。氮平衡分析表明,这一脱氮过程是以厌氧氨氧化反应为主的脱氮反应。经分子生物学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鉴定,证明了传统的垂直流构筑湿地以好氧氨氧化细菌为主,但厌氧氨氧化细菌与之共存;而在改进的湿地床及后续水平流湿地床低氧环境则是以厌氧氨氧化细菌为主。论文首次为构筑湿地系统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提供了可行的实验证据。实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 构筑湿地可通过合理设计促进自养脱氮反应实现;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VF1-1+HF3-2总氮平均去除率为66.3%,VF1-3+HF3-2总氮平均去除率为59.4%,而改进后的VF1-2+HF3-2总氮平均去除率为71.0%;含有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反应的工艺提高了总氮去除率; 2. 构筑湿地自养脱氮反应过程不排斥异养反硝化作用存在,两者协同进行脱氮,脱氮效果稳定;而全程硝化的出水在水平流构筑湿地进行传统反硝化脱氮的同时,会存在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使出水的氨氮浓度增加; 3. 构筑湿地具有较好的蓄积培养厌氧氨氧化细菌的能力,在19.7℃的进水水温条件下启动反应装置,运行培养100天即观察到所需要的生物体颜色呈棕红色;调整pH至适宜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范围6.81-7.18;控制氧化还原电位Eh值在-148.34至120.18mV;反应装置进水的氨饱和,并且稳定进水水力负荷在构筑湿地污染物去除能力范围内以及为避免外环境因素如降雨量过大等对反应装置造成的冲击,设置缓冲装置等,是构筑湿地实现自养脱氮主要控制的工艺参数; 4. 水力停留时间设计为5天的水平流构筑湿地HF3-3更适合传统反硝化脱氮工艺;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并不能使厌氧氨氧化工艺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采用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工艺为减少构筑湿地占地面积提供了可能。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木材腐朽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降解还原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孔菌属Auriporia、褐腐干酪属Oligoporus和泊氏孔菌属Postia的种类具有降解木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造成木材褐色腐朽的功能,而混合于针叶林土壤中的褐腐残余物是针叶林生态系统更新所必不可少的。但以往国内对三属种类的研究并不深入,仅报道了其中约50%的种类,尚有大量新物种和国内新记录种有待于进一步发现;且有关褐腐真菌的生态学研究尚属空白。本论文对中国地区的黄孔菌属、褐腐干酪属和泊氏孔菌属进行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明确这三属在中国的确切种类,发现新种和中国新记录种,并对这三属种类在寄主树木上的演替进行初步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 1、中国目前发现黄孔菌属有2个物种,褐腐干酪属有5个物种,泊氏孔菌属有22种,其中包括本次研究发现的3个新种,分别是Postia calcarea、 P. gloeocystidiata和P. subundosa;2个中国新记录种,分别是Postia lateritia和P. persinica。 2、对每个属的种类给出了的检索表。 3、生态演替的结果表明,黄孔菌属、褐腐干酪属和泊氏孔菌属在树木腐烂程度为无皮倒木且没有完全腐朽时生长发生频次和种类数量均为最多,说明这三属大多数种类均为喜阴、腐生。 4、在对寄主树木选择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孔菌属、褐腐干酪属、泊氏孔菌属的种类主要生长在针叶树木上,有27种,占总数的93%。在29个物种中能生长在云杉属树木上的种类最多,为18种;而阔叶树中最适宜这三属物种生长的树种是桦属,有8种生长在该类寄主树木上。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木质物残体(WD)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参与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碳循环,促进群落更新演替及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对象,研究森林类型及采伐干扰如何影响林内WD相关特征,量化主要树种粗死木质物残体(CWD)分解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森林类型内WD的树种种类均由几个不同优势树种控制,其存在形式、径级分布和腐烂级分布均显著不同;(2)WD数量和贮量在森林采伐后表现出明显的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CWD变化明显;(3)随着森林演替的进程,轻度腐烂的WD(1级、2级)表现为采伐初期增加,随后逐渐减少,而深度腐烂的WD(4级、5级)表现为采伐后初期减少随后增加,中度腐烂的WD(3级)在整个演替的过程中变化不明显;(4)随着腐烂级别加深,各个树种WD的密度、C、N、P、K、Ca、Mg含量均发生规律性的变化,C/N比值不断下降;(5)CWD分解释放CO2通量在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并与CWD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整个生长季节CWD分解释放CO2通量呈现比较一致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格局,其峰值均出现在7-8月,因树种不同而有一定差别,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与含水量的变化相反。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WD管理对策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森林经营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