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resultados para 312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阻燃型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中,加入一定量的SiO2作为填充剂。采用偶联剂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处理,改善了HIPS与无机填料的界面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无机填料表面处理前后的形态变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了含酞基聚芳醚酮(PEK-C)与聚砚(PSf)的组成比例、添加剂和磺化处理对PEKC—PSf合金不对称微孔底膜的成膜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其中适当的聚合物的组成、混合添加剂可使底膜水透量有一最大值;无机辅助添加剂及其膜表面非均相磺化处理可使底膜的水通量增大,从而制得了具有一定结构性能特点的新型高分子合金底膜。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硝酸镧与冠醚(2,2)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其具有与报道的Eu(NO_3)_3(2,2)配合物不同的配位方式.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晶胞参数为a=10.312(2)(?);b=12.745(3)(?);c=8.917(2)(?);α=103.79(2)°;β=112.73(2)°;γ=83.68(2)°;V=1049.5(5)(?)~3;F(000)=587.88;Z=2.结构用重原子法解出;R值为0.0292.用INDO法计算了配合物的净电荷分布,电子结构、键级.结果表明,镧与配位原子间的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共价性.镧的5d轨道对共价性的贡献最大,而4f轨道基本上不参与成键.La-N比La-O(醚)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增大了配合物的稳定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首先用X光电子能谱分析铜在硫化钙基质中是以一价形式存在的.在掺铜的硫化钙的激发光谱中,有三个吸收峰,峰位分别为268nm、307nm和400nm;在CaS:Cu~+的发射光谱中,产生四个发射峰,峰位分别为430nm、465nm、490nm和610nm.这四个发射峰分别由不同铜离子格位产生的.在Cas:Cu~+的热释发光曲线中,显示单一热释发光峰,峰值温度为120℃,该热释发光峰有可能用作紫外剂量材料.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已经用来研究还原态V_2O_5/SiO_2催化剂和各种吸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实验指出:具有四面体配位结构的V~(4+)离子是活性中心,V~(4+)和CH_2OH,HCl,CH_3CN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形成八面体配位结构的表面VO~(2+)络合物,它们的ESR和成键参数计算指出不成对电子主要定位在钒离子的d轨道上。77 K下吸附O_2分子已经观察到氧自由基的ESR信号,但吸附乙烯和丙烯不能改变V~(4+)离子的配位结构。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详细计算了辐射跃迁几率、无辐射跃迁几率、交叉弛豫几率和其他光谱参数。并且在考虑上述三种辐射过程的情况下,讨论了Er~(3+)离子的荧光动力学过程,研究了荧光发射特征与Er~(3+)离子浓度的关系,给出了它们的规律。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采用VG ESCALAB MK-Ⅱ电子能谱仪对多层结构的薄膜Cu_2S-CdS太阳电池进行了X-光电子能谱、俄歇电子谱和深度分析。指出了电池表面的组成、结构和状态。由于制备工艺和处理方法的不同,电池表面和界面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薄膜Cu_2S-CdS太阳电池的电性能和稳定性。本文为电池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数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油/水界面电化学是近年来电化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除了对模拟研究生物膜上离子转移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外,还可用于分析许多不易为其它方法所分析的物质,因而对分析化学的发展也很有意义。Koryta等研究了一些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Eleven pairs of Undaria pinnatifida (Harv.) Suringar gametophytes were identified with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echnique. After screening 100 primers, 20 ten-base primer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RAPD analysis. A total of 312 polymorphic loci were obtained, of which 97.7% were polymorphic. The primer S198 was found to distinguish all the selected Undaria pinnatifida gametophytes. The genetic distances between each two of the twenty-two U. pinnatifida gametophytes ranged from 0.080 to 0.428, while the distances to the Laminaria was 0.497 on average. After reexamination, two sequences characterized amplification region (SCAR) markers were successfully converted, which could be applied to U. pinnatifida germplasm identification. All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RAPD markers to germplasm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U. pinnatifida gametophytes, and to provide a molecular basis for Undaria breeding.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Cytological changes and subsequent mitotic processes were studied in gynogenetically activated eggs of olive flounder subjected to cold-shock treatment using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of isolated blastodisks.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rols and treated eggs were detected during early cell divisio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haploid control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diploid control except several minutes delayed. Spindles disassembled by the cold-shock treatment regenerated soon after treatment, resulting in the occurrence of the first mitosis. The immature daughter centriole was easily depolymerized by cold-shock treatment,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bipolar spindle in the first cell cycl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onopolar spindle in the second cell cycle, resulting in chromosome set doubling. Some two-cell stage eggs had a monopolar spindle in one blastomere and a bipolar spindle in another during the second mitosis. These eggs had a high potency developing into haploid-diploid mosaic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chromosome set doubling in marine fishes and provides a preliminary cytological basis for developing a reliable and efficient protocol for mitotic gynogenesis induction by cold-shock treatment in olive flounder.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无脊椎动物免疫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研究了中国对虾的血细胞形态,亚显微结构以及定量测定细胞吞噬活性的方法。中国对虾血细胞分三种:透明细胞,呈现球形或梭形,内部不含颗粒,半颗粒细胞及颗粒细胞卵球形椭球形,内部含有电子致密颗粒,颗粒又分均匀和非均匀颗粒。半颗粒细胞富含线粒体,可能与它对异物敏感易发生胞吐作用有关,半颗粒细胞是识别外源异物的关键细胞。可以观察到高尔基器,它可能与酶原颗粒的形成有关。姬姆萨染色细胞为紫红色,细胞核与颗粒染色较深,呈现蓝紫色与人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染色结果相近,这或许与两者功能相似有关。应用医学上常用的化学发光法(CL)定量测定中国对虾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加入脂多糖及弧菌悬液的血细胞的发光值较只另菌液未加脂多糖的血细胞和对照组的发光值高。实验表明,脂多糖(<10μg/ml)对中国对虾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具有激活加强作用,而酵母聚糖不能引发血细胞的吞噬作用。上述测定方法可为监测对虾免疫机能的强弱提供定量指标,在对虾养殖生产实战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自1997年3月至1999年2月,从青岛麦岛海珍品养殖场购买栉孔扇贝,利用普通组织学、组织化学、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镜细胞化学和生物化学等技术,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形态、血淋巴中参与免疫防御的酶的活力和免疫刺激剂对血淋巴中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其血细胞分为:拟淋巴细胞、血栓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6类。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吞噬能力较弱,嗜酸性粒细胞无吞噬能力。无颗粒细胞中只有少量较大的细胞具有吞噬能力。扫描电镜观察栉孔扇贝血细胞有圆形、椭圆形和梭形3种形状。多数血细胞容易变形形成伪足。可形成大量长的纤维状伪足的血细胞具有凝血功能。血细胞溶酶体呈强的酸性磷酸酶(ACP)阳性。碱性磷酸酶(AKP)阳性颗粒常沿细胞膜分布。生化测定,血细胞和血清中均存在ACP和AKP活性。血清中ACP和AKP的最适pH值分别为4.4和10.3,最适温度分别为35 ℃和55 ℃。血细胞质中直径分别为300~430nm 和130~200nm的大、小两种颗粒呈强的酚氧化酶(PO)阳性;次级溶酶体和小颗粒呈旨的髓过氧物酶(MPO)阳性。生化测定,血清中存在PO和MPO活性,血细胞仅有MPO活性。血清中PO和MPO的最适pH值分别为6.0和6.5,最适温度分别为45 ℃和35 ℃。血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分别为312.7U和124.4U,血清中SOD和CAT活力分别为102.3U和73.8U;血细胞中CuZn-SOD和Mn-SOD的活力分别为其SOD总活力的70.3%和29.7%,血清中仅存在CuZn-SOD活性。脂多糖、硒多糖和酵母聚糖A对栉孔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溶菌酶、ACP、AKP、PO、MPO、SOD和CAT7种酶的活力均有激活加强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优良的种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品种更新和养殖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世界农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水产生物的育种工作刚处于起步阶段,而育种技术的研究则更是滞后。借鉴陆生生物中发展起来的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加快海洋生物遗传育种相关研究的进度。本研究以我国北方海区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皱纹盘鲍为研究对象,从表型遗传、数量性状遗传等2个方面开展了皱纹盘鲍的遗传育种研究,同时从幼鲍培育密度与分选效应等方面研究了皱纹盘鲍的中间培育技术。 主要结果如下: 1. 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遗传、食物对贝壳颜色表现型的影响,贝壳颜色与生长速度间的关系 将贝壳颜色为橘红色(O表型)的突变型皱纹盘鲍与贝壳颜色为绿色(G表型)的野生型皱纹盘鲍进行了连续2代的交配实验。结果表明:皱纹盘鲍橘红色的贝壳颜色相对于绿色的贝壳颜色为隐性性状,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表型受单位点、2个等位基因遗传控制,其中基因型为oo的个体,贝壳颜色的表现型为橘红色(O表型),而基因型为GG或Go的个体,贝壳颜色的表现型为野生型(G表型)。 为探讨食物类型对不同基因型皱纹盘鲍贝壳颜色表现型的影响,对不同贝壳颜色表型的个体投喂不同种类的食物,结果表明,除遗传因素外,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表现型显著地受食物类型的调控。其中oo基因型的个体,在摄食底栖硅藻(Navicula sp.)和红藻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橘红色;而在摄食褐藻、绿藻和以海带粉为唯一海藻源的人工配合饵料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黄色。GG和Go基因型的个体,在摄食底栖硅藻、红藻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褐红色;在摄食褐藻、绿藻和以海带粉为唯一海藻源的人工配合饵料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绿色。该结果表明,相同基因型的皱纹盘鲍在摄食不同类型的食物时,贝壳表现型不同,即不同类型的食物可以导致2种基因型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表现型在一定范围内发生转换:oo基因型的个体,贝壳的颜色可以表现为橘红色或者黄色,不会出现野生型皱纹盘鲍的褐红色或绿色;而GG与Go基因型的个体,相应的贝壳颜色表型只能是褐红色或者绿色,不会出现oo基因型可能表现的橘红色或黄色。特定基因型的皱纹盘鲍,在摄食特定类型的食物时贝壳的相应部位可表现出特定的颜色。皱纹盘鲍的这种“食物-贝壳颜色”的相关性可作为一种形态标记,用于标识皱纹盘鲍的个体和群体,该标记技术可用于皱纹盘鲍的养殖技术和遗传学研究。 此外,选用了贝壳颜色遗传学实验中建立的贝壳颜色发生分离的家系为实验材料,以壳长为指标,分析比较了来自相同家系的O表型与G表型个体之间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在幼鲍发育至412天止的3-5个统计时段内,没有在同一家系来源的2种贝壳颜色表型个体之间检验到生长速度的显著差异。 2. 皱纹盘鲍不同选育群体及杂交群体的贝壳形态参数分析 在皱纹盘鲍的7个群体中(包括已经对生长速度为指标进行了多代人工选育的群体4个、野生群体之间直接杂交繁育的杂交F1群体3个),测量了4-6龄成体样本的壳长(L)、壳宽(W)、壳高(H)和壳重(Sw),并计算了L/(L+W+H)、W/(L+W+H)、H/(L+W+H)和Sw/(L×W×H)等4个壳形态学参数。用方差分析方法(MANOVA、ANOVA)统计并比较了这些壳形态参数在皱纹盘鲍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4个壳形态参数在不同群体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34、0.74、2.62和6.54,其中,H/(L+W+H)与Sw/(L×W×H)在各供试群体间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这2个参数在不同群体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由于在活体情况下无法测量壳重(Sw)性状,建议以参数H/(L+W+H)为指标对皱纹盘鲍贝壳形态(如壳型)等进行人工选择。 3. 皱纹盘鲍成体阶段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采用巢式设计,分析了成体阶段不同发育期皱纹盘鲍的壳长与生长速率的遗传力、不同发育期的壳长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及不同发育期的生长速率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壳长遗传力在受精后第70 、130、320、320、380、490与550天的雄性组分估计值分别为0.161 ± 0.075、0.312 ± 0.131、0.326 ± 0.331、0.135 ± 0.228、0.153 ± 0.185和0.180 ± 0.106;雌亲组分估计分别为0.312 ± 0.172、0.699 ± 0.168、0.695 ± 0.168、0.977 ± 0.407、0.427 ± 0.195和0.449 ± 0.027。(2)生长速率遗传力在受精后第320~380天、490 ~ 550天,雄、雌组分估计值分别为0.080 ± 0.120(雄)、 0.210 ± 0.191(雌)以及0.299 ± 0.146(雄)、0.306± 0.148(雌)。雌亲组分的壳长遗传力和生长速率遗传力估计值较大且均达显著水平,表明皱纹盘鲍在成体阶段依然受母性效应的影响。成体阶段生长性状遗传力水平的估计对制定科学的皱纹盘鲍育种方案有指导意义。(3)雄亲组分估计的不同发育期(第390 ~ 550天)壳长间遗传相关为0.597 ~ 1.000,雌亲组分估计为0.589 ~ 1.177。由雄亲、雌亲组分估计,受精后第320~380天与第490 ~ 550天两个发育阶段生长速率间遗传相关均接近于0。雌亲组分估计不同发育期壳长间遗传相关均达显著水平(t0.05, d.f.=13 = 4.33 ~ 11.69,P<0.01),表明壳长性状早期选择有效,即在皱纹盘鲍早期阶段依据壳长性状对个体进行择优或去劣可在后期阶段获得壳长较大的个体。由于使用的雄亲数目少(8个父系半同胞),实验中以雄亲组分估计的遗传参数误差较大。 4. 皱纹盘鲍选育系间的群体杂交 进行了皱纹盘鲍4个人工选育系之间的完全双列杂交实验,以群体交配的方式共建立了16个组合;此外,以大连“98”选群与汕头“S”选群为亲本,以群体交配的方式建立了4个交配组合。对不同方向的杂交组合进行了中亲杂种优势、超亲杂种优势以及配合力等方面的评价。 (1)测量了4个选育群体(R、97、S和J)及其各杂交组合在受精后第9、20和30天时的壳长,统计分析了不同选育系间壳长性状的差异、评价了不同方向杂交组合的中亲与超亲杂种优势、以及配合力。结果如下: 选育系群体内交配繁育的4个组合,在受精后第9、20和30天的壳长均有显著差异,其中,97  97组合在早期发育各阶段均为最小,分别为0.462 ± 0.023mm、0.698 ± 0.057mm和1.476 ± 0.234mm;S  S组合的3次测量值均为最大,分别为0.522 ± 0.023mm、0.824 ± 0.084mm和1.798 ± 0.229mm。 两个方向杂交组合与选育系亲本群体内交配组合的平均值和高亲值比较,得到如下结果:(A)受精后第9天壳长表现正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有6个、表现负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6个,其中J  97组合的中亲优势率最高,为9.05%;R  S组合最低,为-6.61%。正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4个、负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8个,其中S  J组合的高亲优势率最高,为5.77%;R  S组合最低,为-7.96%。(B)受精后第20天壳长表现正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有7个、表现负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5个,其中J  97组合的中亲优势率最高,为12.60%;J  R组合最低,为-8.72%。正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3个、负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11个,其中J  97组合的高亲优势率最高,为12.20%;J  R组合最低,为-12.67%。(C)受精后第30天壳长表现正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有7个、负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5个,其中97  S组合的中亲优势率最高,为24.08%;S  97组合最低,为-12.69%。正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6个、负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6个,其中97  S组合的高亲优势率最高,为15.95%;S  J组合最低,为-19.44%。上述结果表明,皱纹盘鲍不同选育系之间的交配组合,杂种优势率差异很大,因此,通过组配实验,将杂种优势率高的交配组合选择出来应用于生产,可望显著提高目标性状的产量。 对早期发育阶段各生长期壳长性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各杂交组合间特殊配合力(SCA)以及正反交(REC)效应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亲本GCA差异显著,说明各选育群体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汕头选群“S”在测量的各个生长期均为正值且显著大于其它各亲本;特殊配合力(SCA)以及正反交(REC)效应值较大在各杂交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早期生长发育阶段非加性遗传效应(显性和上位效应)占主导地位。综合各个生长期亲本GCA和杂交组特殊配合力(SCA)以及正反交(REC)效应值,杂交组合97×S在早期生长阶段不仅有较高SCA值而且两个亲本也具有较大的GCA值,表明选育系97和S较适宜作为杂交亲本使用。 (2)大连“98”选群与汕头“S”选群进行2×2因子设计的群体杂交实验,比较了各交配组合早期存活相关性状如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以及壳长性状,评价了两个方向杂交组合平均以及不同方向杂交组合的中亲杂种优势率。结果表明早期发育阶段各组合间的受精率无显著差异,而孵化率、变态率等两个杂交方向平均的中亲杂种优势率为5.49%与12.53%,高于壳长性状的优势率(0.936-1.53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向的杂交组合在早期发育阶段存活相关性状以及壳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孵化率、变态率性状,S×98的中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3.21%与21.10%,均高于98×S的-3.84%与3.85%;而第10和25d壳长性状,S×98的中亲杂种优势率为1.14%与-2.52%,低于98×S的1.93%与4.41%。 为进一步评价“98”选群与“S”选群不同交配组合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研究。从“98”选群与“S”选群的4个交配组合中分别取5月龄幼鲍100头,各组合随机分成3组,每组1个重复,分别于12°C、16°C和 22°C温度条件下进行培育,比较各交配组合基因型与温度对幼鲍生长的影响。不同温度条件下,各组合壳长生长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和温度都能够对幼鲍生长以及最终壳长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 < 0. 01),它们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显著水平(P < 0.05)。杂交子代的幼鲍壳长在12°C、16°C和 22°C温度条件下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双向杂交的中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5.32%、5.55%和0.03%,表明低温条件(12°C),比高温条件(22°C)下有更强的杂种优势。汕头“S”选群的早期孵化率、变态率、生长性状以及低温条件下幼鲍生长性状的单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6.64%、42.49%、3.42~5.79%和5.73~9.15%,单亲杂种优势率较大,表明可通过杂交手段,显著地改良汕头“S”选群在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速度、存活率以及幼鲍期的生长性状。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Lerner(1954)杂种优势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学说。 5. 皱纹盘鲍幼鲍的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1)对南方越冬方式的评价 目前,每年的11月前后,将6-7月龄幼鲍运往南方的闽东、闽中、闽南沿海越冬,翌年4月至6月再运回到北方(大连、山东半岛)的养殖模式已经普遍应用于皱纹盘鲍的实际生产,为评价南方越冬的幼鲍培育方式,本研究分别以不同幼鲍材料在闽东三都海湾进行了越冬培育实验。 选择生产上壳长分别为18.37 ± 1.28 mm、15.89 ± 1.10 mm、14.55 ± 1.10 mm与10.59 ± 0.84 mm的幼鲍进行了为期6.5个月的越冬培育,实验结束时,存活率分别为95.56 ± 2.21%、90.55 ± 1.96%、83.97 ± 1.63%与63.30 ± 2.79%。回归分析表明,供试幼鲍在实验起始时的壳长与越冬阶段的存活率成正相关(P = 0.018 < 0.05)。该结果表明,提高幼鲍的规格可显著提高皱纹盘鲍的越冬成活率,因此对于实际生产而言,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皱纹盘鲍越冬苗种的规格将大幅增加生产的收益,而采用生长速率快的品种、品系或提早采苗均可实现该目标。综合各规格组幼鲍,幼鲍在南方开放性水域进行越冬培育的平均存活率较高,可达到91.38±0.01%,从幼鲍南方越冬的存活曲线可以看出,幼鲍的死亡主要集中在从大连运至福建某地后的15天内,出现死亡高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运输过程的胁迫。此外,2月及4月中下旬水温出现显著降低或回升时也有较明显的死亡出现。该部分结果,对皱纹盘鲍幼鲍的养成管理有指导意义,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越冬时间、避开死亡的敏感期等措施减少苗种越冬阶段的死亡量。 以中国大连野生群体繁育的子一代为亲本(10♀,10♂),以群体交配的方式繁育F2代个体为实验材料,分别于南方海区以及北方室内升温水方式下进行生长、存活比较,结果表明南方越冬培育方式下,幼鲍壳长的日增长率为81.37-108.89 µm•day-1,与北方室内升温培育条件相比,壳长生长提高了1.08 ~ 1.68倍;而存活率无显著差异。皱纹盘鲍幼鲍南方越冬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鲍鱼幼鲍的生长速度加快,同时节约养殖场的能耗 (2)幼鲍培育过程中的养殖密度与分选效应评价 以3种规格皱纹盘鲍幼鲍为材料比较幼鲍在4个培育密度以及分选或混养条件下壳长的平均日生长及特定生长率。在南方越冬培育方式下实验进行106天,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初始幼鲍的壳长以及培育密度对壳长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而且密度效应在不同幼鲍起始规格组中有不同表现;分选没有能够提高不同规格组的生长。本研究的结果对皱纹盘鲍幼鲍的越冬培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