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resultados para Achnanthes lanceolata
Resumo: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sampling benthic algae at 32 sites in the Gangqu River, an important upstream tributary of the Yangtze River. Our aims were to characterize the benthic algae communitie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mong the 162 taxa observed, Achnanthes linearis and Achnanthes lanceolata var. elliptica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17.10% and 14.30% of the total relative abundance, respectively). Major gradients and principal patterns of variation within th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ere detec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hen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S) divided all the sites into three groups, which were validated by multi-response permutation procedures (MRPP).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indicated that thre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N, TDS, and TP)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distribution of benthic algae. Weighted averaging regression and cross-calibration produced strong models for predicting TN and TDS concentration, which enabled selection of algae taxa as potentially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certain TN and TDS levels: for TN, Achnanthes lanceolata, Achnanthes lanceolata var. elliptica, and Cymbella ventricosa var. semicircularis; for TDS, Cocconeis placentula, Cymbella alpina var. minuta, and Fragilaria virescens. The present study represents an early step in establishing baseline conditions. Further monitoring is suggested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region.
Resumo:
We surveyed the benthic algae at 32 sites in the Gangqu River system during May 2005. Among the 162 different taxa observed, 88.8% were diatoms. Achnanthes linearis and Achnanthes lanceolata var. elliptica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comprising 17.1% and 14.3% of the total relative abundance, respectively.
Resumo:
Benthic diatom communities were sampled monthly from May 2004 to May 2005 at four different sites in the littoral zone of Lake Donghu, a shallow eutrophic lake of China. The seasonal patterns of the total abundance, which were lowest in summer and highest in spring, were found at all sites. Total densities of diatom assemblag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hyper-eutrophic sites than at moderately eutrophic sites. Melosira varians was the most abundant species and dominant contributor to total abundance at all sites during spring, autumn and winter, whereas Achnanthes exigua dominated benthic diatom assemblages at the site with the highest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summer. Achnanthes lanceolata var. dubia, Gomphonema parvulum, Navicula similis, Navicula verecunda and Nitzschia amphibia were generally observed at all sites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were dominant at higher-nutrient sites. The abundance of ambient nutrients was probably responsible for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biomas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benthic diatom assemblages, and lake water temperature was the major factor that controlled seasonal distribution.
Resumo:
牡丹复合体属芍药属(Paconia)牡丹组(Sect. Moutan).原有6个种名,包括花壬 牡丹、名贵野生花卉紫斑牡丹,著名中药牡丹皮原植物,野生种类为我国特有,仅分 布在以秦岭为中心的较小区域.本研究从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甘肃共采集14 个居群(包括复合体不同类型).通过野外居群调查、样方研究,移栽实验,以及细 胞学观察、孢粉学观察分析、种子蛋白和DNA水平多样性的探索性的工作,并结合 聚类分析方法,对牡丹复合体进行了分类学和保护生物学两方面的研究,主要结论 为: 1.本复合体为多年生木本植物,生长缓慢,在天然状况下,从种子播种到开花结实长达7年.枝条通常具隔年开花习性.严格单花顶生,花期短(5-10天).雄蕊先熟,以异花传粉为主(主要传粉者有甲虫和野蜂).自交亲和,甲虫在传粉过程中常常破坏心皮和胚珠.胚珠败育比例很高,紫斑牡丹50%.其它类群达90%. 2.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本复合体种子属正统种子,但种子衰变快.种子萌发时间长,一般的化学及物理处理对种子萌发无明显促进作用,种子具上胚轴休眠特性.打破休眠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胚根长足3 cm.二是10℃左右的低温或GA3处理,野生紫斑牡丹种子较大,复合体其它野生类群种子较小.野生牡丹的种子活力相当低,萌发时间更长. 3.样方的调查统计表明,稷山和永济两地区的矮牡丹株数一龄级分布规律是2—5年生个体最多,随年龄级的增加,个体数目减少.居群呈增长趋势.紫斑牡丹株数一龄级分布规律是青壮年时期个体数目多,幼年时间和老年时期个体数目少,居群呈衰退的趋势,这与其本身繁殖方式和人为破坏程度相关. 4.对13个居群花粉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本复合体紫斑牡丹(P. rockii)为粗网纹,网眼大,其它类群为细网纹、网眼小. 5.通过18个居群的核型分析并结合前人工作,发现本复合体染色体数目稳定2n =10.核型差别不大,野生类群和栽培品种间有一定分化,但总体上核型多样性比较贫乏.通过8个居群C带研究,发现带纹很少,但多样性很丰富.8个居群表现出7种带型. 6.种子蛋白和DNA水平多样性的初步研究,发现复合体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但多样性的分布对类群的划分帮助不大,有待进一步研究. 7.通过形态性状分析发现产自各地区矮牡丹、河南粉花类型、神农架红花类型具根出条现象,并以此为主要繁殖方式,紫斑牡丹无此现象.神农架红花类型植株矮小,复合体其它类群较高.产自各地区的矮牡丹和神农架红花类型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数目多为9.矮牡丹顶生小叶具浅裂、中裂或深裂,裂片具齿,神农架红花类型顶生小叶仅具浅裂或齿(全缘).河南粉花类型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数目12-15.紫斑类型叶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小叶数目15-40.小叶分裂方式分两种类型,秦岭西部居群以浅裂、全缘为主,东部居群以中裂或深裂为主,裂片具齿.神农架红花类型花为平展型、较小,其它地区花杯状、较大.花盘有二种类型.紫斑类群花盘黄色或白色.1/2-4/5包被心皮,心皮被稀疏长柔毛,其它类群花盘紫红色,全包心皮,心皮密被短硬毛.根据形态性状分析.并结合细胞学、孢粉学和地理分布研究,对复合体做如下处理:(l)把神农架红花类型做为新种处理P.quii Y.L.Pei et Hong.(2)保留P.rockii(S.G.Haw et L.A. Lanener)T.Hong ct J.J.Li和P.ostii T.Hong et J.X. Zhang.前者进一步分成二亚种:subsp. rockii和subsp. lanceolata Y.L.Pei et Hong(新亚种).后者包括河南粉花类型,中药丹皮原植物.(3)保留P.suffruticosa Andr.种内分二亚种:subsp. suffruticosa和subsp. spontanea (Rehd.)S.G. Haw et L.A, Lauener. (4)废弃P.papaveracea Andr.和P.jishanensis T.Hong et W.Z.Zhao (5)P.yanancnsis T.Hong et M.R.Li作为存疑种处理. 8.通过上述研究对野生牡丹濒危原因加以分析,认为致濒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和种子萌发和传粉特点等生物学特性造成,但以前者为主,建议应广泛开展各个层次多样性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奠定基础。
Resumo:
本文重点分析了黄华属植物的形态变异,并结合微形态、植物地理及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对全世界黄华属植物首次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承认全世界黄华属植物共5组、21种、6变种。对Czefranova (1954,1958,1970,1976)的分类系统/2亚属、4组、38种,及其他学者描述的种进行了修正。对7个种进行了归并处理:确认了3个种的分类学地位;新组合了两个变种;建立了1个新组。 考证了属的正确模式及一些种的合法学名。长期被误用的本属模式 Thermopsis lanceolata R.Br. (1811)实际上是根据Sophora lupinoides L.(1973)同 模式(轮生花)建立的一个多余名,这个命名法上的异名应当被废弃而代之以T. lupinoides (L.) Link (1821)。而长期被误用的东北亚互生花黄华的正确名称应当是T. fabacea (Pall.) DC. (1825). 本文首次较全面的研究了黄华属植物的地理学。黄华属基本上为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东亚地区是黄华属植物的现代分布及分化中心。伊朗-土兰地区及落基山地区是次生分布和次生演化中心,该属的多倍性现象也出现在这二地区,而且自此二地区曾经描述了许多新分类群,同时也被归并了很多,然而,最近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又揭示,在这些地区曾被归并的一些分类群应是不同的实体,这似乎也在提醒分类学家,对这些物种分化较活跃的区域进行分类处理时,无论是描述新分类群,抑还归并或新组合旧分类群都应持谨慎态度。 据黄华属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形态演化趋势、现有的化石及地质历史资料推测,黄华属植物在中新世之前早已存在,并且很可能在早第三纪或晚白垩纪,起源于劳亚古陆上一个含羽扇豆生物碱的古槐成员。两大陆分离后,在不同的促进种化因子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的演化格局。根据黄华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趋势、原始类群的分布式样及特有现象分析,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亚区和北美的阿把拉契亚省可能是可能是本属现存植物的原始类型保存中心。
Resumo:
买麻藤纲的系统演化位置数百年来一直是国际植物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买麻藤纲是被子植物的姐妹群,但另有人认为该纲与裸子植物的关系更为密切。尽管存在争议,但是麻黄属(麻黄科)一直被公认为买麻藤纲的基部类群。由于其在植物界中的特殊位置,解剖学、形态和分类学、分子系统学与古植物学等多种学科已经对该属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在对买麻藤纲系统发育和演化位置进行研究时,我们意识到麻黄属的历史记录问题不仅是对麻黄属进行其他研究中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而且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要令人满意的地解决麻黄属的历史记录,必须弄清以下核心问题:①麻黄属的起源时间是什么? ②麻黄属的化石记录怎样? ③早期麻黄植物的多样性怎样? 我们在全世界搜集了麻黄属的全部化石文献,这给我们对该属历史记录进行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在辽西热河生物群尖山沟组早白垩世地层采集到了保存完好的麻黄化石,这为我们对其历史记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在对该属进行深入的研究后,结合对在中国辽宁省西部尖山沟组早白垩世地层采集到的保存完好的麻黄化石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麻黄科下原有的似麻黄属和异麻黄属的属征以及模式种的形态特征与麻黄属非常接近。似麻黄属与麻黄属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时代不同,异麻黄属和麻黄属的差异在于异麻黄属的分枝式样兼具对生和互生。在综合对比后,将似麻黄属和异麻黄属归并入麻黄属中。 (2)根据繁殖器官的特征,对麻黄属下的化石记录进行了整理,结果发现,目前可以确认的麻黄属化石种共有7个,分别是Ephedra chenii (Cao et Wu)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antiqua (Heer)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xingxuei (Tao et Yang)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lanceolat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E. divis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E. ovat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以及E. tenera Liu, Li et Wang sp. nov.。其余的种由于性状不明确或缺乏繁殖部分的特征而被暂时搁置一边。 (3)在1.25亿年前,麻黄属在种子单位中苞片的形态、叶片的形态和大小以及叶脉式样等四个方面已经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1.25亿年前,麻黄属叶片的最长可达35毫米,最宽可达45毫米,比现代植物的大(最长可达35毫米,最宽可达2毫米);叶片的叶脉式样中在同时具有现在植物的平行脉和汇聚脉之外,还有分叉脉出现。种子单位中苞片的形态主要为鳞片状和披针形,这比现代植物窄;叶片的形态主要有四种类型(卵形、裂叶、披针形以及鳞片状),比现代植物中的两种类型(披针形和鳞片状)复杂。将1.25亿年前多样的麻黄属与现代麻黄植物对比,表明在过去的1.25亿年期间,麻黄属的演化过程为:性状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 (4)对于麻黄属的起源时间,对现代麻黄植物叶绿体rbcL基因序列的分析得出的时间为8-32 百万年,而近期基于rbcL、rps4 以及ITS序列和麻黄属化石种子以及麻黄粉的分析,得出麻黄属的起源时间为1.1亿年。我们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化石标本给出的可靠的直接证据表明,麻黄属植物早在1.25亿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当时已经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说明麻黄属的起源时间可能会更早。
Resumo:
本文以杉科(Taxodiaceae)五属六种植物--杉木属(Cunninghamia)的杉木(C. lanceolata)、水松属(Glyptostrobus)的水松(G. pensilis)、落羽杉属(Taxodium)的池杉(T. ascendens)、水杉属(Metasequoia)的水杉(M. glyptostroboides)、柳杉属(Cryptomeria)的柳杉(C. fortunei)及日本柳杉(C. japonica)为材料,进行了以下研究: 1、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在统一条件下测定了上述植物叶的精油成分及各成分百分含量。共检测到七十余种成分,包括α-蒎稀(α-pinene)、龙脑(borneol)、乙酸松油酯(terpinyl acetate)、杜松烯(cadinene)等十六种共有成分和其它分布各异的成分。 2、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法从杉木中提取、分离、纯化了5个双黄酮成分,鉴定为一类3'-8"联接的化合物,分别为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长叶世界爷双黄酮(sequoiaflavone)、银杏双黄酮(gingetin)、榧黄素(kayaflavone)和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 3、用薄层层析法检测上述5个双黄酮成分在6种植物中的分布,发现每一植物均含有这五个已知化合物。 4、根据以上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了以下问题: 1)、杉科植物精油成分及其组成特点; 2)、杉科植物双黄酮成分及其分布规律; 3)有关柳杉与日本柳杉关系的化学证据; 4)有关水杉归属的化学证据。
Resumo:
本文就杉木大小孢子、雌雄配子体发育、受精作用、新细胞质形成以及细胞质遗传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2月底小孢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其核相的变化与通常所描述的一致,细胞器集中排列在赤道板附近,其中质体有一重建的过程。当分裂完成时,在四个核之间产生胼胝质壁,细胞器随机分配在四分体中,每个四分孢子含有线粒体、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脂体、RER和一些液泡。 2.花粉外壁的形成开始于四分体。颗粒状外壁外层和纤维状的原外壁几乎同时产生,具有三层结构的片层状外壁内层的形成晚于外壁外层。初期外壁外层的物质由小孢子和绒毡层共同提供,后期则主要由绒毡层形成的乌氏体所叠加;外壁内层则由小孢子本身分泌的物质形成,在液泡化之前厚度及数目达到最大,片层之间存在广泛的交叉和融合。3月底花粉成熟,花粉壁由颗粒状外层、片层结构的外壁内层和厚的纤维状内壁所组成,在喙处只有一层外壁内层和内壁。各种细胞器的活动在四分体及游离小孢子时期最为活跃。 3.绒毡层的变化与小孢子的发育密切相关,前者具有发生、发展和解体的过程。期间绒毡层分泌的圆球体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减数分裂时为中间电子密度深、外围浅的圆球体结构;四分体及游离小孢子时为中间电子密度浅、外围沉积有孢粉素的乌氏体;成熟花粉时为星芒状的乌氏体,它们共同形成花粉的我壁。绒毡层细胞中的细胞器也经历一个变化过程,造粉体的含量在四分体时达到高潮,在小孢子液泡期时基本消耗殆尽并解体;大量的粗糙内质网成零分布在质膜处,并与质膜走向平行。绒毡层解体时出现特殊的现象,具多个由多层膜组成的吞噬泡,并成堆分布,RER和线粒体为最后解体的细胞器。绒毡层外切向面的周绒毡层膜由两层膜组成,其上分布有大量的孢粉素和乌氏体。 4.萌发的花粉管4月底穿过珠心顶端,内含两个不育核和一精原细胞,不育核分布在具有淀粉、脂滴、线粒体和RER的原花粉细胞质中,位于精原细胞之前,这种关系保持到受精前。6月初精原细胞体积迅速增加到最大,相应的细胞质也发生变化,以线粒体为主的细胞质中出现少量质体,线粒体再资分化,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多糖。 5.受精前,精原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精细胞,彼此之间由胞间连丝的横壁联系在一起,并被原花粉细胞质所包被。精细胞中质体和淀粉粒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精核们于细胞的中央,细胞质呈现区域分布的特点,据所含细胞器的差别,人核膜向外,细胞质分为五层,中间两层最为突出,即线粒体层和淀粉层,其间有大量核糖体的存在,线粒体层位于淀粉层的里面。这两层占据精细胞的大部分体积。 6.雌配子体游离核时期持续时间较长,近两个月,而从细胞化到卵细胞成熟则非常迅速,大约只需两周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发育,颈卵器中的液泡减少,细胞质变浓。初期少量的质体和淀粉粒被膨大的内质网片段和小泡的融合而与细胞质相隔,并最终退化。小内含物增加,亲锇颗粒出现。 7.成熟的卵细胞中具有大量各种形式的小内含物,细胞质被平行和环形的内质网所分隔。核膜外围有一圈疏松排列的亲锇颗粒,核仁变为多个基本为圆形的小核仁。没有质体的存在,大量脱分化的线粒体和核糖体集中分布在卵核的下部。 8.受精作用主要发生在6.9-6.16日期间,雄性细胞质始终伴随着精核向卵核移动,当两核接近时,朝向精核-面的卵核形成凹陷内,性细胞质覆盖在精核之上并最终包围两性核,而把雌性细胞质排除在外。因此,受精卵周围的胞质主要为由质体、线粒体和核糖体组成的新细胞质,且线粒体和质体的分布形式与精细胞的相同,即线粒体在里层,质体在外层。 9.融合后的合子核随即进行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原胚游离核,两个游离核同步分裂,并向基部移动,游离核始终分布在新细胞质中。八游离核时形成细胞壁,原胚属标准型。胚细胞中基本不含淀粉粒,具有大量的线粒体、高尔基体、RER和原质体。原胚之上的卵细胞质退化解体。杉木的质体和线粒体均为父本遗传。 10.幼胚的胚性细胞和胚柄细胞具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质体的存在形式和高尔基体的数量上。胚性细胞中,原质体分布在核周围,大量的RER、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平行于胚的走向;位于其上的胚柄细胞则含有淀粉粒和特别多的高尔基体。具简单多胚和裂生多胚,胚柄系统发达,7月底出现根原始细胞,8月中旬胚分化完成,具有两个子叶。
Resumo:
氮素是植物光合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在沙地草地生态系统中,氮素贫乏往往限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研究沙地植物光合作用与叶片N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植物功能型氮素利用效率,有助于理解不同植物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以浑善达克沙地分布的80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生境(固定沙丘、丘间低地和湿地)、不同生活型(乔、灌、草)、不同光合途径(C3和C4)以及豆科和非豆科植物等功能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单位叶面积水平还是单位干重水平上的叶片氮含量,均与光合速率成极显著正相关,但单位氮素的光合利用效率在不同生境以及不同功能型之间差异很大;光合氮素利用效率表现为:湿地植物>沙丘>丘间低地植物;草本植物>灌木>乔木;C4草本>C3草本植物,非豆科植物>豆科植物。 为了验证浑善达克沙地豆科植物是否比非豆科植物具有更高的光合潜力,我们比较研究了3种优势豆科植物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木岩黄芪(Hedysarum fruticosum var. lignosum)、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和2种非豆科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黄柳(Salix gordejeviii),结果表明并非所有豆科植物都比非豆科植物有着显著高的光合速率,仅木岩黄芪表现出较高的光合速率,其它两种豆科植物的光合速率和羊草、黄柳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甚至低于后者,这是因为氮素利用效率(PNUE)在其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对影响PNUE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叶绿素对光能的吸收、光化学转换效率和CO2分压并不是构成豆科和非豆科植物PNUE差异的主要因素,而Rubisco羧化效率决定了所实验的5种植物对氮素利用效率的高低。 木岩黄芪在浑善达克沙地的沙丘上为优势种,甚至成为流动沙丘的先锋种。除了其显著高的氮含量外,对沙丘胁迫生境的光合适应性是我们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通过对木岩黄芪和其伴生种黄柳的光反应曲线以及光合日动态的研究,发现木岩黄芪具有显著高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PSII 光化学效率,其忍受中午强光和高温的能力较强(即“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另外,该物种还表现出了显著高的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 对木岩黄芪的模拟降雨试验结果表明:气体交换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受到干旱和模拟降雨的影响,其中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决定了干旱条件下木岩黄芪光合速率的降低;但降雨解除干旱后,气孔导度恢复较快,而PSII 潜在活性和PSII 光能转换效率的恢复却比较缓慢。在0-15mm的降雨量范围内,随降雨量的增加各项生理指标不断升高,但大于15mm的降雨量对木岩黄芪影响不大,因此木岩黄芪可被视为低耗水型植物。 对木岩黄芪光合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C4光合酶的活性很高,磷酸稀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NAD-苹果酸酶(NAD-ME)、NADP-苹果酸酶(NADP-ME)、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 和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等酶的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内为黄柳的5倍以上,但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结果却表明木岩黄芪为C3植物。因此,我们认为C3豆科植物木岩黄芪体内可能存在着C4光合途径,这种机制使得其对于流动沙丘的胁迫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很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Resumo:
分别于2004年5月和11月对雅砻江(锦屏段)及其主要支流22个采样点的底栖藻类进行研究。共采获底栖藻类150种,分属3门(硅藻、绿藻和蓝藻),37属。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96.5%),线性曲壳藻(Achnanthes linearis)和Achnanthesdeflexa为绝对优势种,其相对丰富度分别为35.3%和11.0%。细端菱形藻(Nitzschia dissipata)和小型异极藻(Gomphonemaparvulum)是雅砻江(锦屏段)干流的优势种,而线性曲壳藻、扁圆卵形藻(Cocconei
Resumo:
以香溪河干流上5个连续的小水电站为对象,于2005年10月20—22日分别对其浮游藻类和主要理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占绝对优势(95.54%),其中,线性曲壳藻(Achnanthes linearis)、披针曲壳藻椭圆变种(A.lanceolatavar.elliptica)、扁圆卵形藻(Cocconeisplacentula)为绝对优势种,其平均相对丰富度分别为23.96%、18.62%和12.48%;所有样点的平均藻类密度为6.29×105ind.L-1,最高为1.81×106ind.L-1,
Resumo:
武汉东湖是一个浅水富营养湖泊,其沿岸带底栖藻类群落的季节分布特征明显,夏季的优势种群是一些体积很小的硅藻类曲壳藻(Achnanthes spp.),其他大部分季节是绿藻门的团集刚毛藻(Cladophora glomerata)和硅藻门的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不同样点间的底栖藻类现存量差异不显著,但优势种类不同,以团集刚毛藻为优势的绿藻在处于中富营养区域的磨山样点比例最高,以变异直链藻为优势种的硅藻在严重富营养化的水果湖样点中比例最高。底栖藻类月平均现存量(以叶绿素a计)的时间变化
Resumo:
江汉平原47号钻孔,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江陵县,在其上段的46.6-2.2m层位上,有丰富的化石硅藻,约有26属148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现存的淡水种类,并以附生性、沿岸带和浅水性的种类为主。种类较多的属有:Navicula(28种)、Cymbella(23种)、Achnanthes(15种)、Gomphonema(14种)和Eunotia(13种)。主要种类有Gomphonema tropicale var. nonpunctatum、Cyclotella comta、Cocconeis placem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