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resultados para 908
Resumo:
对反平面剪切条件下饱和脆性岩石中单个剪切带的空间发展进行了分析。将饱和岩石视为固液两相介质, 用小扰动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固相视为弹塑性介质,是应变、应变率和孔隙水压力或应力历史的函数,而液体满足达西定律。考虑惯性效应和相间作用,假设固相是可压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比例加载路径与局部化方向的夹角为π/2,则变形是稳定的,这相当于中性加载:夹角大于π/2的情况相当于弹性卸载:而夹角小于π/2的情况相当于加载,且当夹角等于0°时,失稳发展最快。扰动频率α正值的条件是要求孔压软化效应超过应变硬化效应。在两种极端情况下——长波和短波,饱和脆性岩石总是稳定的。
Resumo:
提出了一种用于再生放大器中展宽光谱的双折射片的设计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设计了厚度为761微米的石英双折射片,并将其插入钛宝石再生放大器中,有效抑制了增益窄化效应,实验的结果和理论计算一致。使用设计的石英双折射片后光谱带宽由使用前的28nm展宽到了62nm,最后压缩脉冲为23fs。
Resumo:
We report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nonvolatile photorefractive holographic recording in LiNbO3:Cu:Ce crystals with two illumination schemes: (1) UV light for sensitization and a red interfering pattern for recording and (2) blue light for sensitization and a red pattern for recor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xidized LiNbO3:Cu:Ce crystals can provide high, persistent refractive-index modulation with weak lightinduced scattering. The optimal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 prescription for doping and oxidation-reduction processing that yields the maximum refractive-index modulation are discussed. (C) 2000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OCIS codes: 050.7330, 190.5330, 090.2900.
Resumo:
提出利用电控径向双折射光瞳滤波器实现横向超分辨性能参量的调制与轴向扩展焦深。该光瞳滤波器由两个平行偏光镜,一个电光晶体与一个径向对称双折射晶体组成。分析了电光晶体与径向双折射元件对光偏振态的空间调制作用,通过控制电光晶体的相位延迟实现径向中心处初始偏振态的控制,与径向双折射元件横向偏振态调制结合,实现了庞加莱球上偏振态演变路径与阶段的控制,从而对焦点附近偏振态进行空间调制以实现光强的重新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外加电场调制可以实现横向上超分辨性能的调控以及轴向上焦深的扩展,并可得到相应的电光相位延迟范围。
Resumo:
Starting from the Huygens-Fresnel diffraction integral, the field expressions of apertured polychromatic laser beams with Gaussian and Hermite-Gaussian transverse modes are derived. Influence of the bandwidth on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laser beams is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bandwidth increases, the amplitudes and numbers of the intensity spikes decrease and beam uniformity is improved in the near field and the width of transvers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apertured beams decreases in the far field. Thus, the smoothing and narrowing effects can be achieved by increasing the bandwidth. Also, these effects are found in the laser beams with Hermite-Gaussian transverse modes as the bandwidth increases.(c) 2006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sumo:
激光诱导薄膜损伤过程中,雪崩离化(AI)和多光子离化(MPI)的性质和作用到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基于STUART等人的电子密度演化方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脉宽为τ∈[0.01,5]ps范围内单脉冲激光作用下熔融石英薄膜中电子密度演化过程;讨论了初始电子密度、激光脉冲宽度对阈值功率密度和阈值能量的影响;分析了初始电子密度、激光脉冲宽度对多光子离化及雪崩离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脉宽范围内,对于熔融石英光学薄膜、飞秒激光诱导损伤以雪崩离化为主导,多光子离化的影响随着脉宽的降低而增强,雪崩离化所需种子电子主要来源于多光子离化。
Resumo: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以北、汉水以南的广阔地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本文依据该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的植被分布规律等资料,绘制了1:20万的植被复原图。并在此基础上,运用ERDAS imagine 8.4和Maplnfoprofessional 6.0软件,分别对神农架地区的TM影像(5、4、3波段)进行监督分类及目视解译,同时结合野外的样方调查,绘制了神农架地区1:20万的植被类型图,并建立了相应的属性数据库。最后,根据野外的GPS定位点对制图精度进行了Kappa检验。 制图结果表明,制图区总面积3476.67 km2,共计504个斑块。据统计,林地面积2607.45 km2,森林覆盖率75%;山地灌丛及亚高山灌丛总面积358.62 km2,占总面积的10.3%:草甸面积156.84 km2,占4.51%。自然植被划分为10个植被型,46个群系,以及农田(包括居民点)和茶园两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其中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面积最大(6个群系),约908 km2,占总面积的26.12%;其它依次为落叶阔叶林(1 1个群系),针叶林(4个群系),常绿阔叶林(3个群系),山地灌丛(5个群系),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3个群系),亚高山灌丛(6个群系),草甸(4个群系)以及亚高山针叶林(3个群系)等。另外,两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共计430 kn12,占总面积的12.37%。 植被类型图与复原图叠加分析表明:①常绿阔叶林的理论分布区域,由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7种植被型以及农田(含居民点)等土地利用类型共同组成。因处低海拔区域,人口集中,所以农田(含居民点)分布最广,所占面积最大,占到该区域面积的35.28%;加上长期的人为干扰,常绿阔叶林面积缩小至48.76 krr12,占到该区域面积的13.93%;②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理论分布区域内,因干扰后落叶阔叶林恢复较快,逐渐占据优势。另外,该区域海拔较低,人类活动也较频繁,农田(含居民点)面积仍有相当的比例;③针阔混交林理论分布区海拔位置高,人为活动影响少,原地带性植被保存较好,分布面积最大;其余部分为落阔林等7种植被型共同组成。④针叶林理论分布区域应是以巴山冷杉林为单优种的亚高山针叶林带,但因历史上的皆伐及火烧等原因,现面积仅有17 kfr12,占该区域的19.8%,其余则为亚高山灌丛及亚高山草甸所替代。
Resumo:
目的:解释平顶猴成为唯一能够被HIV-1感染的旧大陆猴以及在被SIV感染时出现较其他旧大陆猴严重临床症状的原因.方法:参考人TRIM5α基因的结构和序列合成引物,以平顶猴DNA 为模板,分别扩增其TRIM5α基因编码序列的所有外显子.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获得的编码序列,分析在已经明确与TRIM5α抗病毒功能密切相关的几个位点上是否发生可能影响其功能的突变.结果:在平顶猴基因组上CypA基因融合到TRIM5α基因第八外显子的下游,融合方式与在鹰猴中发现的CypA与TRIM5α的融合方式完全不同.恒河猴TRIM5α基因具有限制HIV-1复制的功能,第332位脯氨酸对其抗病毒功能非常重要,但在平顶猴的TRIM5α上,该氨基酸突变成谷氨酰胺;第335位以后8个氨基酸对恒河猴TRIM5α抗病毒功能也有重要影响,但在平顶猴的TRIM5α上,与其对应的氨基酸片段不仅缺失了两个氨基酸,还有两个氨基酸发生突变,附近区域还有另外两个发生突变.在平顶猴TRIM5α基因的Coiled-Coil结构域插入了13个氨基酸,但没有影响到编码框.结论:在平顶猴的基因组上CypA与TRIM5α的融合以及平顶猴TRIM5α基因抗病毒功能关键位点上的氨基酸突变可能影响其抗病毒功能,是其成为唯一能够被HIV-1感染的旧大陆猴以及在被SIV感染时出现较其他旧大陆猴严重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
Resumo:
为探讨利用太阳光降解水中异味化合物的可行性,对2-甲基异莰醇(MIB)、β-柠檬醛(β-Cyclocitral)和β-紫罗兰酮(β-Ionone)等3种异味化合物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的光降解及光催化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波长紫外光——UVC(254 nm)和UVB(312 nm)及太阳光均能有效降解纯水中的β-Cyclocitral和β-Ionone,但不能降解MIB。加入纳米TiO2后,在UVC(254 nm)、UVB(312 nm)和太阳光照射下,MIB、β-Cyclocitral和β-Ion
Resumo:
“八五”国家攻关课题85-908-01-03-02
Resumo:
以Lotka-Volterra 的双种竞争模型为基础,进行试验设计。共培养试验中,两种藻类的增长行为是不同的,培养前期共培养中栅藻的数量大于纯培养中栅藻的数量,而在后期则相反,微囊藻则是在整个共培养过程中的数量都小于纯培养中的数量。通过纯培养取得参数K 和r,变模型的微分形式为差分形式,以生长曲线拐点(密度制约起始点)出现的时间作为计算竞争参数的起始时间。经模拟计算获得竞争参数,表明微囊藻对栅藻的抑制能力是栅藻对微囊藻抑制能力的7倍。并以此作为微囊藻可能爆发成为“水华”的理由之一。应用所得的参数,拟合共培
Resumo: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908-01-03-02
Resumo:
利用在极富营养型的浅水湖泊所建立的大型实验围隔系统,对水生植被恢复后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作了为期3a的研究.4个围隔和大湖对照点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8种,Ⅰ、Ⅱ和Ⅲ号围隔人工恢复沉水植被后,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其种类项目、个体密度和生物量增加,软体动物重新出现,生物多样性提高.对底栖动物与水生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作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