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resultados para 1 Corinthians 9:16-23
Resumo:
本文研究1,5,9-环十二碳三烯在阳离子型引发剂AlCl_3和BF_3·OEt_2催化下进行的跨环聚合反应,考察各种反应条件对跨环聚合反应的影响。产物为白色粉末,分子量均在1096—1431之间。对其溶解性、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的分析,确认了它的结构。
Resumo:
为了进一步降低水中营养盐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促进湖泊水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太湖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试规模的人工湿地技术来强化净化富营养化水体。重点研究了不同流态、不同基质、不同植物及植物有无条件下各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效果。此外,还对生长在人工湿地中的7种湿地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香蒲(Typha angustifolia)、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水葱(Scirpus validus.)、菖蒲(Acorus calamus)、鸢尾(Iris pseudacorus)和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的生长、生理生态特性如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光合色素含量及氮、磷吸收能力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高等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过程中的机理和规律,为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机理奠定一定的科学和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对垂直潜流、水平潜流和自由表面流三种类型的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在水力负荷0.64 m d-1,进水污染物浓度化学需氧量(COD) 7.37 mg L-1、氨氮(NH4+-N) 1.63 mg L-1、硝氮(NO3--N )1.41 mg L-1、总氮(TN) 4.82 mg L-1和总磷(TP) 0.15 mg L-1的条件下,三种不同流态的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均有一定的净化功能。三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COD、NH4+-N、NO3--N、TN和TP的去除效果分别为:垂直潜流40.4%、45.9%、62.9%、51.6%和64.3%;水平潜流39.6%、32.0%、65.3%、52.1%和65.7%;自由表面流16.5%、22.8%、34.2%、19.8%和35.1%。相比之下,垂直潜流、水平潜流对主要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除垂直潜流湿地NH4+-N的平均去除率显著大于水平潜流外,两人工湿地在其余指标的去除效果上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土地面积的限制,就太湖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治理而言,垂直潜流和水平潜流较自由表面流更为适合。 以沸石为基质的人工湿地较以砾石为基质的人工湿地对NH4+-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除此之外两种基质类型的人工湿地在其余各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方面差异不显著。但随着湿地运行时间的延长,沸石对NH4+-N的吸收能力会逐渐减弱,考虑到湿地构建成本,建议就地取材,以当地较为廉价的砾石为人工湿地基质比较经济适用。 有无植物对有机污染物COD的去除效果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TN和TP去除效果影响差异极显著,有植物的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率比无植物的分别高出12.5%和13.4%,对TP去除率分别高出16.9%和31.0%。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可见湿地流态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大于植物的影响。 各湿地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其中芦苇、茭白、鸢尾、菖蒲、水葱和千屈菜Pn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导度(gs)的下降造成的,而香蒲则更多的受叶肉光合能力下降的影响。除千屈菜的Pn与g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植物的Pn与gs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气孔行为对湿地植物光合作用碳的固定显示了明显的主导控制作用。 各湿地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差异不显著,其均值都在10µmol m-2 s-1以上,显示了阳生植物的特性。但湿地植物的光饱和点 (LSP)差异极显著,LSP大小依次为香蒲1476.3µmol m-2 s-1>水葱1140.0µmol m-2 s-1>菖蒲753.7µmol m-2 s-1>芦苇751.7µmol m-2 s-1>茭白640.7µmol m-2 s-1>千屈菜567.3µmol m-2 s-1>鸢尾479.0µmol m-2 s-1。7种湿地植物的CO2补偿点差异极显著,CO2补偿点大小依次为水葱47.1µmol mol-1>茭白28.4µmol mol-1>香蒲23.7µmol mol-1>鸢尾16.8µmol mol-1>菖蒲16.7µmol mol-1>千屈菜15.2µmol mol-1>芦苇14.8µmol mol-1。与此相反,湿地植物的CO2饱和点差异不显著。 各湿地植物的Fv/Fm值大小差异也极显著,Fv/Fm值大小依次为千屈菜0.8168>水葱0.8348>香蒲0.8262>菖蒲0.8198>芦苇0.8168>茭白0.8040>鸢尾0.7930。由此可见千屈菜、水葱较芦苇和茭白有较高的PSⅡ效率。7种湿地植物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平差异极显著,芦苇和茭白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平都较高,这在客观上解释了他们为何拥有较强的光合能力。 不同湿地植物的生物量大小差异极显著,平均生物量(干重)变化范围在0.26-6.65 kg m-2之间。除香蒲和水葱的地下部生物量显著大于地上部外,其余植物都是地上部生物量大于地下部,这非常有利于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中通过收获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来达到去除氮、磷污染目的。 不同湿地植物植株氮、磷含量差异极显著。湿地植物对氮吸收总量变化范围为6.09-93.96 g m-2,吸收氮最高是芦苇,最低是菖蒲;对磷吸收总量变化范围为0.51-8.95 g m-2,吸收磷最高是香蒲,最低是菖蒲。经测算,植物吸收的总氮量占人工湿地总氮去除量的0.6-17.1%,总磷量占人工湿地总磷去除量的1.4-40.5%。本次试验中香蒲和芦苇对氮、磷的吸收去除能力比较高,茭白、鸢尾、水葱和千屈菜的吸收去除能力中等,而菖蒲的吸收能力较弱。
Resumo:
对土垅大白蚁和簧翅大白蚁三个品极的干物质分析表明, 其工蚁的氨基酸总 量分别为42.16 %和48.06%; 兵蚁分别为38.55%和33.78%; 蚁后分别为46.23 %和41.09%。其必需氨基 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以上。土垅大白蚁蚁后的 体脂经甲酯化处理, 用气相色谱仪鉴定出13种脂肪酸, 其不饱和脂肪酸占68.77 %, 其中油酸(18:1)51.14%、亚油酸(18:2)13.01 %、亚麻酸(18:3)0.65%, 分析还发现含有十五碳酸、十七碳酸及十七碳—烯酸等不多见的奇数脂肪酸。图 1表3参9
Resumo:
In this study, the levels of 25 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VOCs) were measured in samples of water,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and sediment from two urban lakes in Wuhan, China. The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25 SVOCs varied from 529.4 to 2168.9 ng/L, 120.7 to 22543.7 ng/g dry weight and 1577.3 to 61579.6 ng/g dry wt. in water, SPM and sediment,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of SVOCs in SPM was 9-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wate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SVOCs in sediment 1.5-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SPM. The level of total SVOC25 in the samples from Moshuihu Lak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Yuehu Lake. Among the 25 SVOCs, phthalate compounds were on the highest level in all observed samples ranging between 441.9-1831.2 ng/L, 116.3-17566.8 ng/g, dry wt. and 6432.8-48177.6 ng/g dry wt. in water, SPM and sediment, respectively. Bis(2-ethylhexyl)phthalate, the predominant component of the analyzed pollutants, was in the range from 246.7 to 537.5 ng/l, 51.2 to 15540.0 ng/g dry wt. and 468.2 to 45010.3 ng/g dry wt. in water, SPM and sediment,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PAHs, dinitrotoluene and isophoton in sedi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ater and SPM at most of the locations. The possible sources of the pollutant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 with human activities were discussed.
Resumo:
Two new species of Actinolaimidae are described from China. Trachactinolaimus brevicaudatus n. sp. is 3.4-4.4 mm long; a = 40-60, b = 3.5-5.2, c = 20-21 in female and 34-39 in male; odontostyle length is 29-33 mu m; spicules are 67-77 mu m long; and the stoma has four onchia with numerous mural denticles. The female has a longitudinal vulva, and the male has 20 to 23 contiguous ventromedian supplements. Egtitus sinensis n. sp. is 1.7-2.2 mm long; a = 24-33, b = 3.1-3.9, c = 16-19 in female and 0.7-0.9 in male; odontostyle length is 25-29 mu m; spicules are 55-56 mu m long; and the prerectum 53-77 pm long. The cardia is short and blunt conoid, 13-19 mu m long. The male has 12 to 13 ventromedian supplements at intervals of 2-3 mu m.
Resumo:
目的研究TCS抗HIV-1的构效关系并对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蛋白工程技术构建14个TCS突变 体,测定各种TCS突变体的细胞毒性和抗HIV恬性。结果活性中心突变体TCSM(120—123)与TcSEl60A/E189A在失 去绝大部分RI活性的同时,也几乎完全失去抗HIV活性。而另一个活性中心突变体TCSRl22G,RI活性下降160 倍,却仍保留一定的抗HIV活性。TCSC末端删除突变体(TCS(2,TCSo和TCScl。)抗HIV活性的下降(1.4—4.8 倍)与其RI活性呈平行下降(1.2—3.3倍);分别在C末端加上末端19个氨基酸延伸肽或KDEL信号肽的突变体 TCscl9。与TQkDEL,虽然保留全部的RI活性,但却几乎完全失去抗HIV活性;TCS抗原决定簇位点突变后对TCS 抗HIV.1括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当在抗原决定簇突变体所引入的Cys残基上加上PEG20K后,这些突变体则显著降 低了抗HIV-1的活性。TCS不能抑制HIV一1进入宿主细胞;对感染细胞和未感染细胞的融合没有抑制作用;TCS 也不能抑制HIV一1 rRT活性;TCS对病毒颗粒的直接杀伤作用不大。结论TCS抗HIV-1活性与其Rl活性显著 相关,但似乎又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TCS C末端氨基酸的突变影响其抗HIV.1活性;在C末端增加KDEL信号肽 序列及19aa尾肽并不能增加其抗HIV活性;抗原决定簇突变体以及PEG20K偶联TCS抗原决定簇突变体体外抗 HIV-1活性下降;抗HIV.1机制可能与对感染细胞的间接作用有关。
Resumo:
萤火虫因具有生物荧光现象而众所周知。狭义的萤火虫仅指萤科昆虫,而广义的萤火虫则包括萤科和雌光萤科昆虫。萤科和雌光萤科在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多食亚目、软鞘类昆虫。萤火虫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中国地跨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潜在的物种多样性,但在中国,尤其在大陆地区,对萤火虫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应用中国的萤火虫,本文对中国萤火虫的系统分类和进化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文先简单概述了自然界的发光生物类群、生物发光的原理、生物荧光的生物学意义及应用,之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萤火虫的研究概况作了概述:首先,介绍了萤科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类历史与现状,并根据文献初步总结了当前萤科分类中使用的属名、各属的物种数及地理分布概况;其次,介绍了雌光萤科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及分类概况;第三,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介绍了萤火虫的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概况。 根据对标本检视及对文献归纳整理的初步结果,中国萤科昆虫隶属于5亚科(Lampyrinae, Amydetinae, Luciolinae, Ototretinae, Psilocladinae)、13属(Lampyris, Diaphanes, Pyrocoelia, Lucidotopsis, Lucidina, Pristolycus, Lamprigera, Vesta, Luciola, Curtos, Drilaster, Stenocladius, Cyphonocerus)、116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10个中国新记录种。Lampyrinae 亚科包括7个属:Lampyris仅包括1种;Diaphanes包括18种,其中1个新种,3个中国新记录种;Pyrocoelia包括23种,其中2个中国新记录种;Lucidotopsis包括2种;Lucidina包括5种;Pristolycus包括6种,其中3个中国新记录种;Lamprigera包括3种。Amydetinae 亚科包括1个属即Vesta,该属在中国分布5种,其中1个中国新记录种。Luciolinae亚科包括2个属:Luciola包括28种,其中1个中国新记录种;Curtos包括9种。Ototretinae亚科包括2个属:Drilaster包括10种;Stenocladius包括2种。Psilocladinae亚科在中国仅分布1个属即Cyphonocerus,该属在中国仅分布3种。新种Diaphanes pectinealis的发现对Pyrocoelia和Diaphanes两个相似属的界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当前萤科昆虫分类学研究中,对这两个属的系统修订是急需的,这也表明中国萤科分类的研究对完善萤科的分类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雌光萤科仅包括1个属即雌光萤属,该属主要分布于东洋区,已知种类32种,中国分布16种。为了更好了解这类特殊的发光甲虫,根据文献和对标本的检视,对雌光萤属的32种作了简要介绍,并根据文献编制了种检索表。 为了更好的探讨萤火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本文对采自云南的18种萤科昆虫进行线粒体16S基因的部分测序,加上来自GenBank的已知同源序列,采用贝叶斯法、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包括日本、韩国和中国萤科的5个亚科、12个属共45个种50个种群及近缘科雌光萤科的1个种的系统发育树。根据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得出如下结论:萤科不是单系;Amydetinae亚科是萤科中相对原始的亚科,推测Lamprigera属(其亚科分类地位有争议,当前放在Lampyrinae)与Amydetinae有近缘关系;由于Pristolycus sagulatus (当前放在Lampyrinae,但其亚科分类地位也有争议)出现在Luciolinae中,Luciolinae的单系概念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在Luciolinae中,Curtos 和Hotaria均为单系,但形态学和分子数据依然表明萤科最大的属Luciola不是单系,对这个属的再分是必需的;由于一些在亚科分类上有争议的属如Lamprigera和Pristolycus目前均放在Lampyrinae,因此,Lampyrinae是否是单系有待于这些属的分类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在Lampyrinae中,Lucidina 是单系;Pyrocoelia 和 Diaphanes均不是单系,但Pyrocoelia+Diaphanes是很好的单系。 本文首次讨论了Diaphanes属在萤科中的系统发育地位。结合形态学和行为学的观察,确立了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1个具有Pyrocoelia 和Diaphanes两个属的某些镶嵌特征但具有特殊的触角结构的1个特殊种即Diaphanes pectinealis的分属及新种地位。这一新种的发现对Pyrocoelia 和 Diaphanes两个属的界定提出了挑战。结合形态学、行为学和交配体系的概念,在萤科分类中应该对受性选择的特征如触角予以更多的关注。
Resumo:
精子从男性生殖道释放后必须经过获能和顶体反应,才能与卵子结合。获能和顶体反应后,精子细胞内和精子表面的许多大分子都会发生改变。利用这些变化,可探索新的避孕方法和男性不育诊断及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将正常人精子于体外在BWW-BSA培养基中获能,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人精子进行顶体反应,以三染和金霉素荧光染色两种方法检测这些精子的顶体反应率为50%左右,然后用这些经顶体反应处理的新鲜人精子(AR sperm)作为抗复,腹腔免疫Balb/C小鼠,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半固体培养及普通的液体培养方法制备单抗。分别用未经任何处理的人精子(NT sperm)及上述顶体反应的人精子包被酶标板,用ELISA法检测所得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得到了近百株阳性杂交瘤,其中已克隆并得到腹水的有23株,并对这些单抗进行了以下鉴定:腹水滴度测定;抗体分类;与人白细胞系U937,Raji和Jurkat的交叉反应;在NT和AR人精子、树(左鼠右句)和小鼠精子上的荧光定位;单抗对人精子的凝集(SA)和制动(SI)试验;免疫印迹测定单抗相应抗原的分子量。主要结果如下:1.单抗与NT和AR精子反应的ELISA结果表明,有12个单抗主要与AR精子抗原发生反应(A组抗体),6个单抗主要与NT精子抗原反应(B组抗体),而另外5个则与这两种精子抗原都呈阳性反应(C组抗体)。2.在得到的23个单抗中,绝大多数(21个)为IgM,只有两个分别是IgC_1和IgG_(2a)。3.23个单抗与白细胞系的交叉反应强度不同。A组单抗的交叉反应有的较强,有的较弱,有的居中;B组单抗的交叉反应为弱阳性或阴性;C组单抗则呈现要么很强、要么很弱的交叉反应。4.所得单抗的荧光定位主要在赤道板和中段,未发现定位于顶体及顶体后的单抗,而国内外其他实验室已获得的单抗,主要定位在顶体。某些单抗在两种不同精子(NT sperm, AR sperm)上有不同的荧光定位。这些结果表明,AR精子的免疫原性是十分特殊的,它明显不同于NT精子。5.有9个单抗显示较强的精子凝集作用,另有9个单抗的凝集作用稍弱,未发现有精子制动效应的单抗。6.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有9个单抗的靶抗原是蛋白质类物质,其分子量为16-146kDa,其余14个单抗的免疫印迹呈阴性反应。有关这些单抗及其抗原的鉴定仍在进行中。其中10个单抗已送世界卫生组织(WHO),参与WHO的抗人精子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计划。
Resumo:
利用LPCVD方法在Si(100)衬底上获得了3C-SiC外延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表明3C-SiC/p—Si界面平整、光滑,无明显的坑洞形成。研究了以In和Al为接触电极的3C-SiC/p—Si异质结的I—V,C-V特性及I—V特性的温度依赖关系,比较了In电极的3C-SiC/p—Si异质结构和以SiGe作为缓冲层的3C-SiC/SiGe/p—Si异质结构的I—V特性,实验发现引入SiGe缓冲层后,器件的反向击穿电压由40V提高到70V以上。室温下A1电极3C-SiC/p—Si二极管的最大反向击穿电压接近100V,品质因子为1.95。
Resumo:
土壤碳循环过程是目前全球碳源碳汇研究的核心,目前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还十分缺乏。杉木人工林约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4,由于近几十年经营管理措施不当,土壤有机碳的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极大地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来源、分解和释放动态的区分量化,结合13C标记示踪试验,开展了杉木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平衡影响的研究,为土壤碳平衡和转化机理及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⑴估算了典型杉木人工林土壤碳的周转状况,研究发现典型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更新较慢。土壤碳年输入量、形成量、转化量、输出量和贮存量分别为2.79 t hm-2、1.58 t hm-2、2.04 t hm-2、4.57 t hm-2、113.21 t hm-2。其中在土壤碳年排放量中矿质土层呼吸、根呼吸、凋落物层呼吸碳分别占土壤碳总排放量的50.6%、26.0%、23.1%。 ⑵计算了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碳平衡的贡献。不同器官凋落物在土壤中的矿化释放碳量和进入土壤碳库量均随着凋落物易分解性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各器官凋落物分解以CO2-C释放最多,以微生物量碳存在的量次之,以可溶性碳存在的量最少。年均温16.5 ℃条件下培养100天,分别来自于叶、枝、细根、粗根有机碳的13.81%、9.26%、5.74%、4.62%被矿化释放,占总CO2-C释放量的比例分别为43.7%、37.2%、31.9%、29.0%。同时不同器官凋落物依次有3.05%、3.26%、2.24%、1.84%存在于土壤微生物碳库,占总微生物量碳的比例分别为12.9%、14.3%、10.5%、8.8%;不同器官凋落物依次有0.62%、0.62%、0.31%、0.24%存在于可溶性有机碳库,占总可溶性有机碳的比例分别为3.99%、4.10%、2.13%、1.73%。 ⑶不同器官凋落物进入土壤对土壤碳排放的激发效应不同,叶、枝、细根、粗根加入土壤产生了正激发效应,激发率依次为6.6%、7.0%、2.2%、2.8%。并且土壤风干-湿润过程影响了凋落物在土壤中的分解和转化过程。土壤风干-湿润使起始矿化底物库增大,培养初期凋落物分解速率上升,同时土壤原有机碳矿化速率降低,微生物对凋落物碳的利用以及凋落物对可溶性有机碳的贡献下降。 ⑷凋落物碳在不同轻组密度组分中的分布不同,但各器官凋落物间无明显差异,均为中等密度自由轻组最多,其次为最小密度自由轻组,最少为闭蓄轻组。室外培养224天,结果表明叶、枝、细根、粗根凋落物在各密度组分中的分配情况为:<1.0 g cm-3自由轻组中16.5~19.1%,1.0~1.8 g cm-3自由轻组中56.8~65.2%,闭蓄轻组中残留5.7~6.9%,其余的9.9~21.0%被矿化损失。研究还表明,凋落物粉碎添加方式能改变其在土壤组分中的分布比例,倾向于向较重的密度组分中分布而被保护起来利于有机碳的积累。
Resumo:
磷肥低利用率造成了经济损失,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不良后果,因而提高磷肥利用率意义重大。温度对植物磷营养及土壤磷有效性影响较大,然而探索不同温度下磷活化剂的效应(特别是对磷组成的影响)少有研究。本文以腐植酸(HA)、柠檬酸铵、活化剂H2为供试磷素活化剂,以吉林黑土为供试土壤,研究活化剂对土壤磷有效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①培养试验表明:自然不施磷水平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温更有利于Olsen-P含量增加。施入磷肥后,情况相反,特别是培养前期,高温加速磷的固定。活化剂能有效提高土壤Olsen-P量,10℃和20℃时活化效果较好,主要通过增加Ca2-P、Ca8-P和Al-P含量来实现。10℃时三种活化剂活化能力为柠檬酸铵>HA>活化剂H2,分别提高土壤Olsen-P量达40.9%、33.1%、23.2%;20℃时活化能力为HA>柠檬酸铵>活化剂H2,分别提高32.4%、24.9%、16.7%;30℃时无明显增效。活化剂对无机磷总量无明显增效。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证实,Al-P和Ca2-P是黑土有效磷的主要组分,与Olsen-P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其它形态的磷可以通过影响Al-P和Ca2-P的含量间接作用于Olsen-P。 ②大田试验表明:苗期-抽穗期-腊熟期各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都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苗期-抽穗期,有效磷含量急剧降低,下降幅度为47.1%~50.2%,活化剂处理都一定程度地减缓了有效磷下降的趋势。活化剂不同幅度的增大了玉米产量,以H2(450kg/hm2)产量为最,比对照增产9.32%,其次为柠檬酸铵(15kg/ hm2)和HA(150kg/ hm2),分别增产5.99%和4.99%。玉米产量与抽穗期土壤有效磷的相关性相对较大。活化剂处理对玉米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增加千粒重来实现的。
Resumo:
本文研究了辽东山区不同经营强度下柞蚕林生态系统物质转运和养分循环。在同一个轮伐期内,柞蚕林叶生物量、年净生产量随剪伐年令的增加而增大,直到剪伐后5年呈下降趋势。植被总生物量介于22.23-24.56t·ha~(-1)。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为17.84、2.82、3.17t·ha~(-1)。林地枯枝落叶层总量为3.56-4.37t·ha~(-1)。年净生产量介于8.51-8.92t·ha~(-1)·yr~(-1)。其中乔木层占53.7%、灌木层占16.3%、草本层占29.9%。当食叶强度为0、50%和75%时,年干物质归还总量分别为3.57-3.96、3.38-3.725和3.284-3.609t·ha~(-1)·yr~(-1)。干物质净输出各为0、93.34-117.59和140.02-176.36kg·ha~(-1)·yr~(-1)。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分隔模型阐明了系统中干物质现存量和流动量。柞蚕林植被养分积累总量为255.69-292.15kg·ha~(-1)。在乔木层中,叶 > 根桩、树干 > 侧根、多年生枝 > 当年枝、细根。柞叶在衰老过程中,养分浓度急剧下降(40.62-77.78%)。在不同食叶强度下,分别计算了营养元素的回运量、归还量、输出量和存留量、植被养分年吸收总量以及调整前后乔木层各器官的年净吸收量。养分循环的分隔模型阐明了不同经营条件下柞林-柞蚕系统养分的分配和流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