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拉津微污染原水生物活性炭处理系统种群动态演替分析


Autoria(s): 张阳; 陶思源; 潘晶; 李光哲; 张颖
Data(s)

15/05/2009

Resumo

采用降解菌柱、土壤悬液柱和对照柱3种活性炭柱处理阿特拉津微污染原水,考察了阿特拉津去除效率,并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炭柱运行期间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40d后对照柱去除率下降至30%~40%,而降解菌柱的去除效率保持在65%~75%。DGGE分析表明3个炭柱中都有自来水中微生物生长,土壤悬液柱中微生物在贫营养状态时种群多样性降低,实验室分离的阿特拉津降解菌接入降解菌柱后在运行期间可以保持相对优势,延长了炭的使用时间。

Identificador

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47328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36375

Idioma(s)

中文

Fonte

张阳;陶思源;潘晶;李光哲;张颖;.阿特拉津微污染原水生物活性炭处理系统种群动态演替分析,化工学报,2009-05-15,(05):330-337

Palavras-Chave #生物活性炭 #阿特拉津 #贫营养环境 #多样性 #DGGE
Tipo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