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resultados para Paphiopedilum philippinense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AR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分析和形态学方法,研究了我国三种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micranthum)、麻栗坡兜兰(P. malipoense)和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主要结果如下: 1.采用1 2个引物对分布于我国云贵地区的4个硬叶兜兰群体共161个体进行RAPD扩增和分析,得出物种水平的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71.6%,Nci的基因多样度(h)为0.217,Shannon多样性指数(1)为0.3301;4个群体的平均多样性水平为PPB=45.2%,h=0.1457,1= 0.2204:低于远交兰花的平均水平。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在总遗传变异中,群体间遗传变异占20.31%.群体内占79.69%;POPGENE给出的基因分化系数 (Gst)为0.2958;遗传分化略高于远交物种的平均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所检测的两个群体中存在明显的空间结构,基因型在群体中以不同的小斑块存在。遗传距离和空间距离不存在相关关系。 2.用于麻栗坡兜兰的RAPD引物同上,但取样范围只有贵州的2个群体共10个个体。就所研究的个体柬看,麻栗坡兜兰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远交兰花物种的平均水平。物种水平上,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49.5%。Nei的基因多样度(h)为0. 1174, 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1764:在群体水平上,上述三个指标的平均值则分别为12. 75%、0.0486和0.0712,均大大低于硬叶兜兰。然而,尽管作了种种努力,麻栗坡兜兰的取样个体数量仍很少,因此所得结果可能会有误差。 3.用16个引物对分布于河南、湖北、湖南、江西4个省11个独花兰群体共216个体进行了RA PD扩增和分析,独花兰在物种水平PPB=80. 7%,h=0.197.1=0. 3116;在群体水平,上述三个指标的平均值则分别为40. 9%、0.1247和0. 1902,均低于远交兰花的平均水平。AMOVA分析表明,11个独花兰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43.48%,群体内的占56.52%:在神农架和新宁地区内部,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别占13.68%和49.3g%(AMOVA)。POPGENE给出的11个群体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580.神农架和新宁地区内的Gst,值分别为0.1194和0.2597。可见,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明显高于远交物种的平均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独花兰的遗传变异在群体内不存在明显的空间结构。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和空间距离不存在相关关系。 4.对独花兰7个群体形态性状的分析发现,12个形态性状在群体内均有较高的变异性,cv值变动于0.022-0.30O。庐山群体(LS)在所有性状上的平均值均为最高。营养性状和花部性状的变异性基本一致。除花葶长和花距直径与某些花部性状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外,各性状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对XN4群体的统计没有发现假磷茎数目与其他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根据以上对硬叶兜兰、麻粟坡兜兰和独花兰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韵研究,结合其他方面的资料;对三种兰花的濒危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首先,人为采挖和破坏是导致这些兰花物种濒危的直接原因,尤其是麻栗坡兜兰。其次, 适宜兰花生存的生境正在只益萎缩、退化和片段化。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上述兰花群体的数目和规模日益下降,由此引发的遗传多样性降低和遗传结构的改变进一步加剧其濒危状况。对于独花兰而言,较低的繁殖能力又使其生存状态雪上加霜。针对三个物种不同的繁殖特性和遗传学状况,提出如下保护措施。(1)硬叶兜兰由于繁殖能力较强、现存个体尚多,遗传多样性损失不甚严重,因此以保护其所在的生境为基础、实施原位保护,是比较合适的保护策略。(2)麻粟坡兜兰目前受破坏程度非常严重;所剩个体很少,遗传多样性较低,已经很难进行有效的原位保护。因此;应利用迁地保护手段抢救目前尚存的个体。(3)独花兰的繁殖能力较弱,因此在保护生境和严禁采摘的基础上,可采用人工授粉等方式,提高结实率、增加繁殖效率,促使其复壮:在进行迁地保护时,则应注意不同群体间存在较大遗传变异而群体内多样性较低这一现实。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兰科植物多样化的花部性状和复杂的传粉系统为我们研究传粉者与花部性状关系提供了材料,兰科植物的多样性被认为是适应于多样化特化传粉者的结果。对同属不同形态的兰科植物进行传粉生态学观察,对于了解花部性状与传粉系统的关系,理解传粉者在花部进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兜兰属植物是兰科植物中比较独特的类群,全世界约有69种,该属植物的花部性状(唇瓣形状、花部颜色)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我国4种具有不同花部性状的兜兰进行传粉生物学研究,探讨该属植物传粉机制与花部形状的关系和适应性进化等问题。 1.硬叶兜兰的传粉生物学 在贵州省东北部对硬叶兜兰传粉进行了连续4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结果表明,硬叶兜兰是由蜂类传粉的,其中黄熊蜂是主要传粉者;硬叶兜兰不产生气味,主要依靠颜色来吸引传粉者。虽然传粉者主要为蜂类,但硬叶兜兰花还吸引了大量食蚜蝇访问者,并且蜂类和食蚜蝇在花上具有相似的行为。所以,硬叶兜兰的花信号是吸引“访问昆虫”,并不是专性吸引“传粉昆虫”的。虽然食蚜蝇类访问者也可以进入硬叶兜兰的传粉通道,但是硬叶兜兰传粉通道的大小决定了熊蜂为其主要传粉者,而频繁访花的食蚜蝇由于体形过小不能为硬叶兜兰传粉。 2.小叶兜兰和长瓣兜兰的传粉生物学 对小叶兜兰和长瓣兜兰的传粉生物学研究,证实了依据传粉综合征概念所作出的推测。小叶兜兰和长瓣兜兰都是由食蚜蝇传粉的,两种兜兰在观察地点的主要传粉者均为黑带食蚜蝇;并且它们都是依靠欺骗食蚜蝇传粉的。通过气味分析,我们发现小叶兜兰和长瓣兜兰都不产生气味,它们都是依靠颜色来欺骗传粉者的。但两种兜兰的欺骗机制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花部颜色特征的不同相关。小叶兜兰黄色退化雄蕊的反射光谱符合觅食中的食蚜蝇对颜色的偏好,能有效的诱骗食蚜蝇传粉;长瓣兜兰则是利用花瓣基部的黑色突起和睫状毛模拟繁殖地(蚜虫)来欺骗雌性食蚜蝇。根据本实验结果,我们认为传粉综合征只是对应于不同的传粉选择压力而不是简单对应于传粉者种类,利用传粉综合征预测时还需要考虑生境和演化历史等因素对花部形态的影响,这样才可能得到有效的结果。 3. 带叶兜兰传粉生物学 在广西雅长自然保护区对带叶兜兰传粉进行了连续2年的野外观察。结果表明,带叶兜兰是自交亲和、需要昆虫传粉的欺骗性植物。紫纹异巴食蚜蝇是观察地点唯一的传粉者。虽然小叶兜兰和长瓣兜兰的主要传粉者——黑带食蚜蝇也会访问带叶兜兰,但因为胸高较大不能通过传粉通道,常常被卡死在带叶兜兰的传粉通道中。通过对比小叶兜兰、长瓣兜兰和带叶兜兰的传粉通道大小,以及相应的传粉者的大小,我们发现带叶兜兰具有比其它两种兜兰小的传粉通道,同时,带叶兜兰主要传粉者的胸高也比其它两种兜兰主要传粉者的胸高小。带叶兜兰的传粉通道可以起到限制传粉者种类的作用。此外,带叶兜兰可能是通过模拟食蚜蝇的繁殖地来吸引传粉者的。 4.兜兰属传粉系统的转变 综合已有的关于兜兰属传粉机制的报道以及本文的观察结果,并结合分子系统学证据。我们做出如下推测,兜兰属中存在由蜂类传粉向蝇类传粉转变的趋势,并且这种转变是由兜兰属植物花颜色对昆虫的吸引以及花结构(传粉通道大小)对访问昆虫选择的共同作用结果。兜兰属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如硬叶兜兰)可以同时吸引蜂类和蝇类访问者;通过花各部分性状的转变,特别是假雄蕊在颜色上的特化(反射光谱变化范围),或花萼和花瓣的黑色突起和睫状毛附属物对繁殖地(蚜虫)的模拟,处于较进化地位的兜兰属种类则专性吸引食蚜蝇。同样地,兜兰属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具有较大的传粉通道,从而限制了蝇类访问者作为传粉者,但允许体形较大熊蜂类访问者成为有效传粉者;随着传粉通道的变小,兜兰属植物则仅允许体形较小的食蚜蝇成为有效传粉者。传粉通道越小,有效传粉者的选择余地就越窄。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主要报道了Paphi opedilum godefroyae的大、小孢子的发生、雌雄配子体的形成以及胚胎发生。在研究中使用了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同时,对Cymbidiumsinense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发育也做了一些观察。 P.godefroyae花药壁为五层细胞。绒毡层细胞双核为分泌型。小抱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或左右对称排列。成熟花粉具双核,单粒状花粉包裹于粘性物质中。生殖细胞最初形成的壁为肼胝质的,待游离到营养细胞质中有很薄一层呈PAS正反应的壁。直到花药开裂这层壁均存在。 小孢子的发育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器减少,结构简单;而到花粉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明显增加•膜结构发达。在小孢子母细胞中普遍存在起吞噬作用的同心园内质网.这个细胞质重组的过程可认为是孢子体转向配子体发育的必然现象。 小孢子母细加在减数分裂前期I时,细胞之间有直径0.1—0.5m的胞质通道。可看到细胞器及核物质从这些通道穿过。四分体形成后通道消失。 成熟花粉壁可分出四层。从外向内为:高电子密度的孢粉素复盖层;在这之下为电子密度不均一层,相当于其他植物花粉壁的柱状层,但无柱状结构;电子透明的外壁内层及低电子密度的内壁。 P•godefroyae的大孢子母细胞由造孢细胞直接产生。薄珠心。一层珠被。胚襄发育为葱型。在有些情况下,四核胚囊有丝分裂中—后期合点端二核的坊锤体合并再分裂为二,结果成熟胚囊为6—8核。这两种情况的胚囊均正常进行双受精。胚发育过程中具2—4个细舱的胚柄,胚乳核为二,到种子成熟到均消失。成熟种子只具单层细胞的种皮和一个未分化的球形胚。 墨兰药室内壁由3—4层细胞构成,绒毡层单核。整个药室中花粉以四分体为单位粘合成一个花粉块,每个四分体中四个小孢子的有丝分裂是同步的。刚形成的生殖细胞均在四分体的远轴面,营养细胞在近轴面。生殖细胞最初的璧为肼胝质,待游离到营养细胞中•肼胝质壁消失。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A complete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supported by molecular data, of Clinostomum detruncatum metacercariae is reported in this study. The metacercariae were found infecting Synbranchus marmoratus from the Paraná River, municipality of GuaÃ-ra, Paraná State, Brazil. The taenioidean uterus is the m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is species. Both Neighbour-Joining (NJ) and Maximum Likelihood (ML) trees showed 2 clear separate clusters grouping together the species from the Palearctic region (Clinostomum complanatum, Clinostomum cutaneum, Clinostomum phalacrocoracis, Clinostomum philippinense) and from the Nearctic/Neotropical regions (Clinostomum marginatum, Clinostomum tataxumui, C. detruncatum, Clinostomum sp. 7). The latter clade is divided into 2 subclades grouping species from North America and Mexico (C. marginatum and C. tataxumui), and from Brazil (C. detruncatum and Clinostomum sp.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