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 resultados para C.P.De.N
Resumo:
以辽宁彰武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对比研究了传统犁耕和6a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线虫c-p(colonizer-persister)类群及功能团,为评价保护性耕作的土壤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与犁耕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增加了土壤线虫各c-p类群及绝大多数功能团的多度,但显著减少了Ba4和Om5功能团多度。此外,保护性耕作还改变了土壤线虫生活史和功能团的结构特征:在大部分研究土层,c-p1和c-p2线虫的相对多度显著提高,而c-p3、c-p4以及c-p3-5类群显著降低;Ba1、Ba2、Ba3、Fu4和H5功能团的相对多度显著提高,而Ba4、H3和Om5的相对多度显著降低,Fu2、H2和Om4相对多度的变化较复杂,在表土层表现为显著抑制,在15~30cm土层则为促进作用。土壤线虫c-p类群和功能团的多度及结构特征可能适合作为评价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生物学指标。
Resumo:
在自然界中存在一套由硅质岩、泥质岩/页岩或板岩、碳酸盐岩和粉砂岩组成的沉积建造,并以富含有机质和菌藻微生物等为特征,沉积厚度较大,岩石类型以硅岩为主,称之为“硅岩建造”。硅岩建造中的硅质岩不仅是许多重要矿种(如金、硒、铀、钒、磷、锰、铂族元素、重晶石和黄铁矿等)的赋存层和含矿岩系的重要岩类,而且由于它形成于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下,能够反映出某些沉积相带特殊的地质背景,另外,硅质岩本身就是一种生物岩,对探讨生物成岩、成矿作用有重要意义。所以对硅岩建造及其内硅质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因此,本论文选择扬子地块周边寒武系(南秦岭紫阳硒富集区)、二叠系(湖北恩施双河渔塘坝硒矿床)富硒硅岩建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学以及流体包裹体等方法从含硒规律、岩石成因、沉积环境、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分别对对两个不同时代或不同层位的富硒硅岩建造开展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并从矿物学、包裹体成分及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对渔塘坝硒矿床的成因作了探讨。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渔塘坝硒矿区和紫阳硒富集区富硒硅岩建造岩石以硅质岩为主,硅质岩中5102含量范围分别为64.2%-95.84%和63.62%-95.24%。同时包括部分碳质硅质岩丫碳质页岩 和碳、硅板岩及含腐泥层的石煤;渔塘坝硒矿床硅质岩中Se含量大于80ug/g的样品均采自下二叠统茅口组的硅质岩段内,紫阳下寒武统硒富集体中硅质岩中硒的含量最高(可达278ppm)。2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两地区富硒硅质岩中均含有较高的Cu,Ni、V、As、Sb、Cr,且U/Th>1。在U-Th、Zr-Cr和P2O5-Y相关图以及Fe-Mn-(Cu+Co+Ni)三角图上,两研究区内硅质岩样品点均落于热水沉积区。渔塘坝硒矿区硅质岩的REE总量较低,平均为38.9×10-6,紫阳硒富集区硅质岩REE总量除个别较高(达110×10-6以上)外,总体也较低(12.0-37.6)×l0-6;另外,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看,两地区硅质岩均有较明显的Ce负异常,且Eu从无明显Eu异常到出现正Eu异常。都反映出热水沉积硅质岩的特征。从si和O同位素组成来看,两个地区硅质岩的δ3051和δ18O值也总体位于热水成因硅质岩区域内。根据隧石一水的氧同位素分馏方程计算得知,两研究区硅质岩的形成温度分别为46℃-72℃和78.6℃-126.20℃。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两地区富硒硅质岩均来自热水沉积作用。另外,渔塘坝硒矿区硅质岩中Cr含量较高,且存在腕足类生物化石;紫阳硒富集区硅质岩中Ba及有机质含量较高,且存在叶琳生物标志化合物。结合两地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渔塘坝地区δ13c为正值,可能和上扬子区早、晚二叠世之间多期次喷发的火山活动,造成地球史上二叠纪生物大灭绝有关;紫阳地区δ13C为负值,说明碳同位素来源于沉积有机物质),暗示两地区硅质岩的成因可能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且在成岩过程中有部分生物的参与。3渔塘坝赋矿硅质岩硫同位素组成具有较高的负值,表明矿床形成于缺氧的海盆内:紫阳硒富集区形成黄铁矿的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4系统研究了渔塘坝硒矿区硒的矿物学,显示硒以自然硒、独立矿物、类质同像及有机吸附四种形式赋存于矿床中。废弃石煤堆中的自然硒矿物,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干预的结果,并非石煤的缓慢自燃的结果。5对研究区成矿流体中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两地区的流体包裹体以原生包裹体为主,数量较多且形态复杂;研究区(渔塘坝硒矿和紫阳硒富集区)成矿流体处于中一低温( 190-250)℃和(120-155)℃条件。渔塘坝硒矿区石英和方解石包裹体内的流体盐度分别为(5.9-10.l)B%和(3.9-4.5)WB%,紫阳硒富集区流体盐度为(1.2-2.8)WB%,后者流体盐度明显低于前者。流体密度经计算分别为0.79-0.79/cm3和0.69-0.969/cm3。重点对渔塘坝硒矿区的石英和方解石包裹体进行了拉曼光谱成分测试,结果显示:包裹体成分以H2O和N2为主,含少量 CH4、C2H4、C2H6、C3H5、C4H6、C4H4和C6H6等成分,说明成矿溶液介质主要为具有还原性质的水溶液,其成矿条件具还原性的特点。6渔塘坝硒矿区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表明,即富硒成矿流体为中低温(190-250)℃、压力平均为60Mpa。成矿早期02、eZ相对较低,乃较高,且fS2/fSe2>l,有利于硫化物沉淀在成矿主阶段,随着硫化物的沉淀,fS2和fSe2相应增大,且fO2较高。高的fO2阻止了硒进入硫化物,而有利于硒化物的形成。 7系统研究了富硒硅岩建造的沉积环境和构造环境特征,认为渔塘坝硒矿床中富硒硅质岩主要形成于浅海滞留的盆地沉积环境,紫阳下寒武统硅质岩沉积环境属于深水滞留沉积环境;渔塘坝硒矿床主要形成于拉张的断陷盆地中,紫阳硒富集体则形成于拉张的裂谷环境。
Resumo: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twentyfiveyears00wattuoft
Resumo:
[Vente. Livres. 1910-06-04. Paris]
Resumo:
Titre original : Il congresso di Cit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