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 resultados para PPG-5-CETETH-20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对桦木科植物的研究历史作了详细的总结;在钻研文献的基础上,补充了部分系统学资料,使得花序、花、花粉、叶表皮等各类性状能够在属间进行比较,根据外类群比较、和谐性分析等原则确定了性状的演化极性,利用最大同步法和最小平行演化法对桦木科植物进行了分支分析;对各属的现代分布和地史分布作了描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桦木科植物的分布中心、起源地、起源的时间和散布的途径;在第四章,作者试图回到遥远的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从描绘桦木科植物起源和早期分化的古地理和古气候背景入手,分析了在这种背景下桦木科植物所发生的空间辐射以及植物体本身所产生的形态进化,以求得对桦木科植物起源、散布和分化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最后对桦木科组以上的等级作了分类处理。全文包括五个部分,主要的结论如下: 1、分支分析:广泛阅读桦木科、壳斗科和南青冈科的文献,详细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所藏的桦木科植物的标本。首先以壳斗科和南青冈科作为外类群对各类性状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个由22个性状组成的数值矩阵;接着又对上述的22个性状作了和谐性分析,结果有7个性状的CN>O,2,其中3个性状在调整性状状态后被保留,有4个性状在颠倒极性和调整性状状态后仍不和谐被去除.最后得到由18个性状组成的矩阵,该矩阵和谐性检验的结果是:所有性状的KN值和CN值均为O,将此矩阵用最大同步法和最小平行演化法进行分支分析,得到一个相同的分支图。分支图用了19个演化步数,与矩阵的最小步数相同,较好地反映了桦木科植物的属间关系。分支图说明:桤木属是从桦木科植物的祖先中最早分出的一个分支,几乎保留了祖先所有的原始性状;桦木属和桤木属近缘,但并非姊妹群;榛届在桦木科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桦木科植物的原始类群向进化类群演化的中间纽带;虎棒子属是榛属向鹅耳枥属和铁木属进化过程中分化出的一支;铁木属和鹅耳枥属为姊妹群,在桦木科植物中演化水平最高。 2、地理分布:地理分布分析是以经典分类、系统发育和古植物学三方面的资料为基础,根据生物进化的时、序、空相互统一的观点来讨论的。 根据Takhtajan (1978)对世界植物系的分区,认为:东亚区分布6属、13组、77种,占桦木科植物全部种类的59%,为第一分布中心;大西洋一一北美区分布5属。8组、20种,为第二分布中心;环北方区分布5属、8组,35种,是桦木科植物分化的重要地区。在中国,根据吴征镒(1979)对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认为:中国一一日本森林亚区和中国一一喜马拉雅亚区在种数,组数和属数的分布上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四川及其毗邻省区分布6属、52种,占全部中国种类的70, 3%,是中国桦木科植物的分布中心。 桦木科最早的化石记录是具多个角萌发孔并有带状加厚的桤木粉,发现于日本桑托期.随之这类花粉和另外一种花粉类型:副桤木粉(有微弱带状加厚的三孔粉)在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地层中便开始普遍起来;可能的桤木属植物的叶子发现于白垩纪最晚期,而可辨认的果序的记录则开始于古新世. 8孔的具带状加厚的桦粉最早见于日本的坎佩尼期,而缺少带状加厚的拟桦粉最早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梅斯特利克蒂期,以上两类花粉均和现代桦木属植物的花粉相似;可归于同一个化石植物Betula leopoldae的叶子、雄花序,果序和果实的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中始新世地层中。基于果实化石的榛属植物的最早记录发生在欧洲和北美古新世;被认为和榛属有亲缘关系的绝灭属——古鹅耳枥属的叶子,果序和雄花序的化石发现于古新世和始新世;开始见于中国梅斯特利克蒂期的拟榇粉和最早发现于苏格兰古新世的米勒三孔粉也均和榛属植物有关。基于可辨认的花粉和果苞的化石,鹅耳枥属和铁木属分别在晚始新世和早渐新世有了最早的化石记录. 最后根据化石证据和现代地理分布特征提出:以四川为中心的中国中部地区是桦木科植物起源和早期分化的中心;最早的桦木科植物生活在晚白垩纪桑托期,桤木属、榇属、桦木属可能在白垩纪最晚期或古新世时就已经出现了,而最迟不晚于中始新世;鹅耳枥属和铁木属的形成均不晚于晚始新世,到渐新世时,除虎榛子属外,桦木科其它各属均广泛分布在北半球。 3、进化分析:桦木科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在古地理和古环境方面主要有四个特点:(1)地球板块相对稳定;(2)气候相对一致,区带环流是大气环流的基本成份; (3)恐龙绝灭,哺乳动物作为传播媒介变得重要起来; (4)风媒和虫媒植物共荣。桦木科植物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起源的。桤木属蒙自桤木组和桤木组最早从祖先类群中分化出来,接着一方面较缓慢地向欧洲散布,并在古新世到达欧洲;另一方面,向中国东北地区散布,然后迅速地扩散到了北极地区,通过白令陆桥在白垩纪最晚期到达了北美。从北美西北部和从欧洲通过大西洋北极陆桥散布到北美东部的桦木科植物在始新世时汇合,形成第二个分化中心。虎榛子属、鹅耳枥属和铁木属植物的大量分化很可能是从全球气候恶化的渐新世开始的,并在分化的同时伴随着其它的桦木科植物向南迁移。桤木属在渐新世时就散布到了当时位于中国东南部的加里曼丹岛;桤木属、鹅耳枥属和铁木属中新世时散布到了墨西哥和中美洲;第四纪冰期加速了桦木科植物的南移,桤木属到达非洲北部和南美洲,桤木属和鹅耳枥属到达台湾岛均发生在更新世。 在环境的选择压力下,桦木科植物经历了一系列的形态演化,作者将这些演化归纳成34个进化趋势。为了对桦木科植物可能祖先的大概轮廓有一个认识,我们又从34个进化趋势中总结出桦木科植物的11个原始特征,并且认为这些特征中的大多数应该是它的祖先拥有的。 (1)裸芽有柄。 (2)气孔器为轮列型或无规则型。 (3)木材具管胞,导管有螺旋加厚,为梯状穿孔。 (4)雌、雄花序共生成总状花序,雄花序位于上部。 (5)花序两性。 (6)雄花序有梗、裸露过冬。 (7)小聚伞花序由多个花组成,苞片多数。 (8)花两性,有花被,子房3室。 (9)花药药室木分离,花丝也不分叉。 (10)花粉粒4-5孔;孔具孔室;孔间有带状加厚;外壁较厚,在孔处翘起并加厚。 (11)具翅坚果小型。 本文提出桦术科植物不可能起源于现存的壳斗科植物,而两者有可能共祖,它们共同的祖先和正型粉类复合群有关,可能来源于正型粉类复合群的某些成员,那么‘正型粉类复合群是否就是金缕梅目和壳斗目进行的中间链环呢?’本文仅作为一个问题提出,而未作回答。 4、系统分类:根据分支分析和表征分类的结果,桦木科是非常自然的一个类群,科内表现出从原始到高级的演化次序并具有三条主要的演化路线。因此,将桦木科划分为三个族与科内的三条演化线相一致,比较符合其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按照各属的变异程度,进一步在桦木族和鹅耳枥族之下分别设立两个亚族。此外在桦木科植物属之下共确立了13个组。桦木科组以上的系统排列为: Betulaceae S. F. Gray Trib. 1. Betuleae Subtrib. 1. Alninae Z. D. Chen subtrib. nov. Alnus Mill. Sect. 1. Clethropsis ( Spach ) Endl. Sect. 2. Alnus Sect. 3. Cremastogyne H. Winkl, Sect. 4. Alnobetula W. D. Koch Subtrib. 2. Betulinae Betula L. Sect. 1. Betulaster ( Spach ) Regel Sect. 2. Betula Sect. 3. Costatae Regel Sect. 4. Chinenses ( Nakai ) Z. D. Chen comb. et stat.nov. Sect. 5. Humiles W.D.Koch Trib. 2. Coryleae Aacheraon Corylus L. Sect. 1, Acanthochlamys Spach Sect. 2. Corylus Trib. 3. Carpineae A. DC. Subtrib. 1. Ostryopsinae Z. D. Chen subtrib. nov.Ostryopsis Dence. Subtrib. 2. Carpininae Ostrya Scop. Carpinus L. Sect. 1. Distegocarpus ( Sieb. et Zucc. ) Sarg. Sect. 2. Carpinu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全球变冷对植物类群现在的分布式样有着重要的影响。植物特有现象出现的地区或中心一般都和一些适宜植物生存的避难所相联系,在这些避难所,众多植物类群得以保存、同时不断多样化形成新的类群。尽管中国区系中包括了丰富的特有类群,对特有类群丰富的地区也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但迄今我们对中国特有地区的数量、具体位置及其地理式样的了解仍然有限,对特有现象形成的原因更是所知甚少。为此,本研究通过选择555种中国特有植物类群(包括种、亚种和变种)为代表,对中国维管植物的特有中心及其地理式样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中国的冰期避难所。我们首先将这些特有类群的分布描绘在1  1纬度/经度的方格里,计算了特有现象的两个基本参数:总特有和加权特有,将那些特有参数值在前5%的单元确定为特有中心。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特有中心主要是植物的保存地(“植物博物馆”)还是植物新类群发生和物种形成(“植物摇篮”)的场所,或二者兼而有之,我们又根据化石证据、分子和形态系统树,以及生物地理等一系列数据,把555个特有类群分为古特有和新特有两个级别,探讨了这两个特有级别各自的分布式样。结果显示,具有特有现象的地区有20个,这些地区位于华中和华南,大致对应于这些地区的山系。特有中心主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横断山和大雪山)、云贵高原、华中山脉、南岭山脉和东南山脉;海南和台湾也具有很多特有种。通过特有种所在的地区界定冰期避难所与第四纪植被重建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相一致,后者显示在这些地区在冰期有泛温带和亚热带森林出现。因此,山脉地区可能通过复杂的地形和更新世极端气候条件的局域缓冲为这些特有类群提供稳定生存的生境;这既保存了这些孑遗类群(“植物博物馆”),又使得新的类群得以不断出现(“植物摇篮”)。 中国特有中心既包含孑遗的类群(古特有)也包含近期新形成的类群(新特有)。然而,它们的分布和密度却非常不同,这可能与这些地区的地质分化和构造历史有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中国最重要的“进化前沿”,这可能与晚第三纪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有关。相反,在第三纪多数时候,华中和华南(除了海南和台湾)在地质构造上的相对稳定,使得孑遗植物谱系得以最大程度地保存。两种特有级别在全国水平上的比例(古特有为39.1%,新特有为60.9%)说明,尽管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华中和华南既是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全球变冷后植物得以保存的避难所,也是植物分化和新类群形成的重要中心。 这些研究结果对特有植物、尤其对具有不同保护要求的孑遗类群和新类群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针对富有古特有的地区以及有更多新类群产生的“植物摇篮”制定不同的保护策略和措施。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山黑豆属Dumasia DC.隶属于豆科、菜豆族、大豆亚族,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其中大多数种在我国均有分布。该属形态变异复杂,命名混乱,缺乏世界性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基础。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论文通过开展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及孢粉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工作,对该属进行了全面的分类修订,对属内种间关系及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如下: 1、形态学 在研究了大量腊叶标本和进行了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山黑豆属植物的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进行了分析。该属植物的根系形态较为多样,可以作为划分种的辅助形状,分为有主根类型 (2个种,心叶山黑豆D. cordifolia Benth. ex Baker和柔毛山黑豆D. villosa DC.) 和无主根类型 (5个种,云南山黑豆D. yunnanensis Y. T. Wei & S. K. Lee、小鸡藤D. forrestii Diels、硬毛山黑豆D. hirsuta Craib、山黑豆D. truncata Siebold & Zucc.和长圆叶山黑豆D. henryi (Hemsl.) B. Pan & X. Y. Zhu);该属几乎全为多年生缠绕草本,只有柔毛山黑豆为半灌木,因此可能是该属中较原始的种类;该属植物的萼筒管状、筒口斜截形及花柱细长且弯曲处膨大等独特的解剖结构是区别该属其它近缘属的重要性状;花序和复叶的长度及荚果内种子数目变异幅度极大,缺乏稳定性,并非好的分类性状。 2、解剖学 应用光学显微镜,首次对山黑豆属7种植物 (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均呈不规则形,垂周壁为波状,气孔器类型以平列型为主。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和云南山黑豆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深波状;小鸡藤、长圆叶山黑豆、山黑豆和硬毛山黑豆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浅波状。在一定程度上,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的形态反映了山黑豆属种间的近缘关系。 3、细胞学 首次报道了山黑豆属3个种 (云南山黑豆、小鸡藤和硬毛山黑豆) 的染 色体数目,它们均为2n=20。在已报道染色体的植物种类中 (共计6种),仅心叶山黑豆染色体数目为2n=22,其余5种 (柔毛山黑豆、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和硬毛山黑豆) 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与大豆亚族大多数属染色体数目为2n=22相比较,心叶山黑豆可能是该属中较为原始的种。 4、孢粉学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该属7种植物 (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的花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为三角形6孔花粉,极轴短,每个角的萌发孔由一对小孔组成;外壁具网纹,网脊粗,网眼不规则。柔毛山黑豆和小鸡藤极面的网脊几乎不断裂;心叶山黑豆、云南山黑豆、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极面的网脊断裂较多。外壁的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属植物的近缘关系。 5、地理分布格局 该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西南,只有柔毛山黑豆分布到非洲和大洋洲。研究结果表明,具主根的2个种 (心叶山黑豆和柔毛山黑豆)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其分布区域相互重叠;而无主根的5个种 (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由中国西南部向东到日本、韩国都有分布,分布区域几乎不重叠。本研究认为:有主根的心叶山黑豆和柔毛山黑豆可能代表了该属的原始类群;有主根类群衍生出其余无主根类型的各种,并由中国西南扩散到其他地区。 综合以上资料,本研究对山黑豆属进行了分类修订,认为该属含8种、1亚种及2变种,其中建立新组合1个,归并6个类群,并指定了4个后选模式。另外,本研究同时提供了该属植物的检索表、种的形态描述和插图以及地理分布图等信息。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生态过渡带,具有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生态特点,因此也就具有复杂多样的植物与环境关系。本文从群落和景观两个尺度水平上研究鄂尔多斯高原植物或植被与环境关系及景观空间格局。利用鄂尔多斯高原野外植物群落样方调坦数据、微生境环境数据、气候数据,以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的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与环境要素的关系并对秋类环境要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解;利用1:500 000 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类型等专题地图在GIS支持下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并利用上述专题图数据加上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数据库分析了土壤、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和气候等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作用。通过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 1 在分析方法上、利用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把植物分布的空间因素与环境因素分离的方法发展为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不同类型影响因素作用的定量分离,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和实现方法。 2 影响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的主要微生境环境要素是基质类型、地下水位、覆沙厚度等,而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分布空间格局的主要气候要素中,降水和干湿指标的作用大于温度和热量指标的作用。 3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以植物对微生境环境要素的反应为根据,把鄂尔多斯高原主要植物划分为4个大类群:梁地植物、沙地植物、草甸植物和耐盐植物。根据它们对气候要素的反应,把鄂尔多斯高原主要植物划分为典型草原植物、荒漠草原植物和草原化荒漠植物3大类。进一步,根据鄂尔多劳动保护高原植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行了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功能型划分的尝试,得到了鄂尔多斯高原的12种主要植被功能型。 4 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的空间格局的影响环境因素的贡献作了定量地分解。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中有27.02%可由已知环境变量得到解释,其中21.56%与微生境环境要素相关,7.51%与气候要素的作用有关,而气候与微生境环境要素的耦合作用的份额为2.05%。根据植物生长是否直接受到地下水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存在两大类型生态特点差异明显的生境类型:中性立地和隐域生境,对两大类型生境上影响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环境要素的作用也进行了定量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植物生长不直接受地下水影响的中性立地,已知环境要素的作用可以解释植物空间分布格局总信息的29.36%,稍大于对总体上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的解释,其中9.23%与气候要素相关,22.08%与微生境环境要素相关,而两种类型环境要素的耦合作用则占1.95%。对于植物生长直接受到地下水影响的隐域生境,所有已知环境要素对植物分布空间格局的贡献率为72.28%,其中气候要素的作用为30.31%,微生境环境要素的作用为49.08%,两类环境要素的耦合作用为7.11%。 5 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指数多种多样,这些能数在描述特定区域的景观空间格局时是有信息冗余的。本文对利用FRAGSTATS所获得的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等景观分量的20个景观指数实施了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把描述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的景观指数归并为以下8类:多样性指数、斑块多度指数、斑块类型丰富度指数、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形状指数、分形维数、空间配置指数和斑块面积变异指数。通过因子分析,还得到了这些景观指数对描述鄂尔多斯景观格局的共性特征:在描述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时,作用最大的是多样性指数、斑块多度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形维数,其次是斑块类型丰富度指数、平均分维指数、平均形状指数和斑块面积指数,而空间配置指数(扩散与毗连指数)和斑块面积变异指数的作用则比较微弱。 6 对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指数的因子分析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因子分析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景观指数的分析分别得到了5-6个主要因子,可以表达原有20个景观指数所表达信息的91.1-96.0%,即可以反应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的大部分信息。本文所进行的因子分析对因子进行了方差最大化(Varimax)正交旋转的处理,因子分析得到的每一个主要因子都有一个或几个与之相关性非常高的景观指数与之对应,因此,就可以用与因子分析所得主要因子相关性最高的景观指数代替该主要因子来表达鄂尔多斯高原的景观空间格局。另外还因为有些景观指数之间具有极高的相关系数,所以对因子分析所得到的景观指数可以进一步精减,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成功地把原有20个景观指数减少到了11个。最后被选来描述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有下列11个:MSIEI(修正的Simpson均匀度指数)、AWMPFD(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形维数)、AWMSI(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NP(斑块数目)、PR(斑块类型丰富度)、MSI(平均形状指数)、MPFD(平均斑块分形维数)、MPS(平均斑块面积)、PSCV(斑块面积变异系数)、DLFD(双对数分形维数)和IJI(扩散与毗连指数)。 7 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在景观组成结构上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各种类型的面积差异极大,少数类型占有极大比重,而其余面积则很小。产生这一情形的原因主要与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有关,表现在地带性的植被与土壤面积所占的比重不高,沙地、沙生植被与风沙土则占有很大比重。 8 以地带性植被和滩地隐域性植被表示的鄂尔多斯高原的原生植被仅占高原面积的不足30%,而以地带性土壤和滩地隐域性土壤表示的原生性土壤占鄂尔多斯高原总面积的近40%,说明土壤退化不如植被退化严重,或滞后于植被退化。 9 鄂尔多斯高原各景观指数的空间变化曲线,植被与土壤很相近,具有非常相似的格局;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变化特征与植被、土壤等明显不同;土地沙漠化的景观格局空间变化曲线介植被曲线、土壤曲线与土地利用曲线之间,说明土地沙漠化不仅是一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过程,而且与自然过程密切相关。 10 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格局的空间梯度变化表现出了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梯度,但总体上以东西向的变化比较明显。 11 通过鄂尔多斯高原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等景观要素、气候、空间要素与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CCA分析,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组成数据的总方差解释的百分率为标准,土壤对鄂尔多斯植被分布的空间格局的作用最大,其方差贡献率可达44.28%,其次是土地利用与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的关系也很密切,土地利用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方差贡献率为22.45%,空间因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贡献率为17.51%,土地沙漠化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贡献为15.65%,排在第四位;气候因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格局的贡献率为11.95%,居第五位。 12 在气候要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作用中,降水与干湿指标的作用大于温度与热量指标的作用。这一点与利用野外调查样方的群落数据植物与气候关系的分析是完全一致的。CCA分析还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格局的东西向变化大于南北向分异。 13 在群落和景观水平上,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或植被格局的影响因素的作用具有相似的格局,即气候因子的作用明显地小于地质、土壤、水文等微生境环境要素(群落水平)或土壤(景观水平)的作用,并在这两个尺度上气候要素对植物空间分布或植被格局的定量解释份额上也是非常相近的,都仅有10%左右。气候因子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这种弱的解释能力,从侧面说明了人为活动等非自然因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强烈作用。 14 在鄂尔多斯高原生态系统管理上,应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鄂尔多斯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对于本区生态和经济对非常重要的滩地,应协调好对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在鄂尔多斯高原土地沙漠化防治方面,应把调整人地关系与自然生态背景与条件相结合,如使用“三圈”模式等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等。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主要沙地和严重荒漠化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内陆沙尘的主要源区之一。研究当地植物对沙地环境的适应方式有助于当地的荒漠化治理,加快生态环境恢复。本文应用(温室和野外)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沙地植物对水分、沙埋和养分异质性环境的生态适应对策。 浑善达克沙地属于半干旱区域。在一次降雨过后,适合植物生长的湿沙层逐渐下降,或者说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干沙层逐渐加厚。为了能够有效地从沙层中获得水分,植物的根系的伸长的速度必须大于湿沙层下降的速度。因此,当地分布的植物的根系则应该具有相应的形态、生长和生物量投资方面的可塑性。羊柴(Hedysarum laeve Maxim. (Leguminosae) )是当地的主要半灌木和固沙植物。我们研究了羊柴幼苗对不同土壤含水量和不同模拟降雨量的反应格局,以及移动沙丘生长季节的土壤含水量变动规律。发现,大于3%土壤含水量适合羊柴幼苗生长。最适土壤含水量为12%-20% 。在生长季节早期,羊柴幼苗比较容易在沙丘上定居。如果没有充分的后续降雨的话,萌发后的幼苗在沙丘顶部、落沙坡中部和后部定居比较困难。降雨量越大,根系越深、总根长越大、根系直径越大、侧根越多、根冠比越低。 在干旱半干旱区域的沙地,种子萌发的时间和地点对于植物的定居和存活具有关键作用。通过温室实验,研究了小叶锦鸡儿和羊柴的种子萌发和出苗对不同深度的沙埋的反应,及其与种子大小的关联。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和羊柴的种子萌发和出苗对浑善达克沙地的自然生境表现出相似的生态适应。这两个种的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0-15ºC, 这是当地春季的平均温度。由于这两个种的种子萌发是光敏感的,所以它们的种子萌发受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二者之间的平衡调节。2 cm 的较浅沙埋最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出苗。种子埋得越深,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越低,更多的种子受胁迫休眠保存在土壤中作为种子库。不同大小的种子的不同萌发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适应,这可以调节种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沙埋深度萌发和出苗。 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是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中占优势的多年生根茎草本植物之一。种子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萌发以及幼苗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生长,对于冰草在沙地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4-10月份土壤含水量变动情况和冰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的土壤含水量对冰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定居极为关键。控制条件下,冰草种子萌发的最适土壤含水量是12%-20%,出苗以及幼苗生长的最适土壤含水量是12%-16%。当土壤含水量低于3%,冰草种子不能萌发,土壤含水量低于6%时,幼苗不能出土和定居。当土壤含水量达到16%时,冰草幼苗生物量有所下降。在6%-8%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植株将更多的生物量投资于根的生长。 本文对浑善达克沙地低湿滩地、滩地-风沙沉积过渡区到风沙沉积区的赖草(Leymus secalinus (Georgi) Tzvel.)分株数、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和养分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低湿滩地、滩地-风沙沉积过渡区到风沙沉积区,随着土壤养分的降低,赖草分株数和地上生物量反而增加。赖草的分株数在三种生境中都存在空间自相关。并且,从低湿滩地、过渡区到风沙沉积区空间自相关的变程逐渐增加。地上生物量同样存在空间自相关,但变程以过渡区最大,风沙沉积区最低。土壤水分仅仅在风沙沉积区存在空间自相关。在三种生境条件下,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都在低湿滩地和过渡区存在空间自相关且变程相似。在风沙沉积区不存在空间自相关。赖草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低湿滩地为偏离随机适度聚集的分布格局,在过渡区近似于聚居分布,而在风沙沉积区为均匀分布格局。 豆科锦鸡儿属(Caragana )植物因其可以生物固氮而在草原生态系统当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定量分析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灌丛在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分布格局,有助于理解植被与土壤养分循环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制定退化沙地的恢复对策。本文采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分析和分形分析两种方法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小叶锦鸡儿灌丛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不同生境中小叶锦鸡儿灌丛的植被、土壤水分和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小叶锦鸡儿灌丛在三种生境条件下(滩地、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的盖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符合球状模型,空间自相关显著;(2)土壤pH值在滩地和固定沙丘的空间分布符合球状模型且空间自相关显著,但在半固定沙丘空间自相关不显著;(3)土壤水分在三种生境中的空间分布都符合线性模型,空间自相关显著。(4)植被的变异尺度(变程)小于各个土壤要素的变异尺度。植被(小叶锦鸡儿灌丛)的分布和形成过程决定了土壤养分的分布和形成过程。当地的豆科植物在养分“沃岛”现象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合理的利用和布局当地的豆科植物,可以更加有效地补充草地生态系统的养分,从而有利于加快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Sediments are indicators of the quality of water overlying them and hence, useful in th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c carbon content from 9 station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Periyar River an area in Cochin Backwater, India which is pollut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ere studied for one year during 1981. Variations in colour and texture of sediments were brought about by changes in the grain size and state of oxi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The colour of the sediment varied from greyish black at stations 1 and 2, brownish at station 3, black at stations 4 to 8 and reddish at station 9. Organic carbon and sediment texture showed a direct relationship at all stations except at station 9 wher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showed an irregular pattern. Overall range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was between 1.19 and 29.6 mg.g super(-1). The mean organic carbon of the stations ranged between 6.8 mg.g super(-1) (station 5) and 20.8 mg.g super(-1) (station 9). On the whole temporal variations were considerable with high values at station 9 and low values at station 5. Fluctuations were more at stations 6, 7 and 8.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飞播是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手段。但此项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飞播后成苗率较低等。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羊柴(Hedysarum laeve)、籽蒿(Artimisia sphaerocephala)与油蒿(Artimisia ordosica)是毛乌素沙地广泛分布的物种,也是飞播的主要物种。本文以飞播植被恢复技术为突破口,研究沙埋和土壤水分对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探讨幼苗出土和生长对沙生环境的适应对策。对采用合适的物种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提高生态工程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项研究有助于加深半干旱区植物对沙生环境适应机理的认识。 以上述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设定7个沙埋深度和9个水分梯度,研究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对沙埋和单次供水的响应。设定7个沙埋深度,选择3个沙丘部位,研究沙丘不同部位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设定6个沙埋深度、4个水分梯度,研究两种蒿属植物幼苗生长对不同沙埋和供水的响应。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 对于种子质量相对较大的柠条和羊柴而言,在一次性10-20 mm供水量条件下,幼苗主要在0.5-2 cm埋藏深度之间出土,但在埋藏深度为5 cm时这两个物种仍有少部分幼苗能够出土;对于种子质量相对较轻的油蒿和籽蒿而言,在一次性10-20 mm供水量时,幼苗主要在0.5 cm埋藏深度出土,油蒿和籽蒿幼苗在埋藏深度为1.5和2 cm时不能出苗。沙埋深度为0.5 cm时,4个物种出苗率较高、出苗时间较短、出苗速率较快。 (2) 实验期内(30天)在一次性供水量分别为5、7.5和7.5mm时,柠条、羊柴和油蒿出土幼苗全部死亡;在一次性供水量高于15-20 mm时,出土幼苗死亡率低于50%;籽蒿在供水量高于10 mm时出土幼苗死亡率低于50%;随供水量的增加4个物种出土幼苗的死亡率降低。 (3) 结合毛乌素沙地降雨特点与本文实验结果,0.5 cm的沙埋及7.5 mm以上的单次降雨量是上述4种植物自然条件下出苗较高的重要条件。 (4) 在沙丘顶部,2-7 cm沙埋深度之内各个物种不同沙埋深度的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沙丘背风坡中部和底部,4个物种在沙埋深度为1 cm时的种子萌发率均显著高于5、7 cm时的萌发率。当沙埋深度为1-5 cm时,柠条和羊柴种子在坡面不同位置的萌发率均高于20%,且显著高于7 cm沙埋深度时的萌发率。在背风坡底部时,柠条、羊柴、油蒿和籽蒿的种子萌发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2±3.27%、48.4±5.21%、20.8±4.63%和22.4±4.83%。4个物种的种子萌发率从沙丘顶部到背风坡中部到底部呈递增趋势,表明背风坡中部和底部的环境条件要比顶部更适合种子萌 发。 (5) 部分沙埋促进幼苗生长。2种蒿属植物幼苗在沙埋深度为0.25、0.5 H时比在0、0.75 H时具有更高的生物量、叶面积、相对生长速率(RGR)和净同化速率(NAR)。在75 mm/月供水量时,油蒿幼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叶面积,但当供水量达到100 mm/月时其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油蒿幼苗在遭遇较深(0.5、0.75 H)沙埋时的根冠比要显著高于未沙埋幼苗的根冠比;籽蒿幼苗根冠比在不同沙埋条件下没有显著变化。籽蒿幼苗在50 mm供水量时具有较高的RGR。油蒿幼苗在75 mm供水量时具有较高的RGR和NAR。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使得水循环和碳循环成为科学研究的关注点。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湿地的碳汇功能使得其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湿地面积占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1.9% 。但是,与森林、草地与农田等生态系统相比,湿地水碳循环控制机制研究的甚少,制约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碳管理。 本论文基于2005~2007 年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的涡度相关系统的水碳通量和气象环境因子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学调查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碳通量的动态特征,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碳通量的环境控制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蒸散的日、季变化显著。2005~2007 年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年蒸散量分别为432、480 和445 mm。非生长季(11 月~次年4 月)对全年蒸散量的贡献约13~16%,表明在湿地蒸散年总量的估算中不能忽略非生长季的贡献。 (2)关于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芦苇湿地蒸散的贡献表明,能量是驱动芦苇湿地蒸散的重要因素,在小时至月尺度上均起着主导作用;时间尺度越长,能量因子对蒸散变异的解释率越大。仅温度就能解释蒸散月总量变异的95%左右。但是,随着时间尺度的降低,水分条件如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对芦苇湿地蒸散的作用逐渐显现。降雨和蒸散的变化虽然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但短时段的降雨可能导致雨后蒸散增强,而持续多天的阴雨天气却能导致蒸散量连续下降。 (3)基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作物系数(kc)具有显著日间变异的事实,发展了耦合气温、相对湿度和净辐射影响的芦苇湿地日作物系数模型,弥补了国际粮农组织建议的蒸发散估算模型FAO56 缺乏适宜湿地作物系数的不足。 (4)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呈单峰型季节变化,2005~2007 年生态系统呼吸的年总量分别为834、894 和872 g C m-2 yr-1,非生长季芦苇湿地的生态系统呼吸碳排放量为102~136 g C m-2 season-1,占全年生态系统呼吸总量的12~16%。这说明,非生长季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通量不可忽视。温度是小时至月尺度的生态系统呼吸控制因子;同时,生物因素也对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有显著影响。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的响应呈指数函数关系,二者间的响应受土壤水分的影响。当表层土壤含水量(5 cm) 为20~25%时,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的潜力(Reco,10)最大。生态系统呼吸的日值与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呈对数正相关,而与冠层高度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生态系统呼吸的年际差异并不是由温度变化引起,而与植被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5)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净碳交换季节变化明显,变化范围在-12.9~4.2 g C m-2 day-1 之间。一般在5~9 月表现为大气CO2 的汇,其余月份为碳源。其中,净碳吸收最大的月份为6、7 月,而净碳排放最大的月份为4、10 月。2005~2007 年的年碳收支分别为-55、-230 和-53 g C m-2 yr-1,呈碳汇。 (6)不同时间尺度的净碳交换控制因子不同。小时尺度上,影响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PAR)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的光响应参数(α、Amax 和Reco)随温度指数上升,而与叶面积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光响应参数的这种显著季节波动表明,在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中不应该将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参数视为常数,应该考虑采用光响应参数与环境和生物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来反映光合作用光响应参数动态。日尺度上,温度是芦苇湿地碳交换的主要控制因子,湿地净碳交换在15℃左右由正值变为负值,芦苇湿地由碳源变为碳汇。除温度外,饱和水汽压差对日尺度净碳交换波动也有影响,二者呈二次曲线关系(U 型),当饱和水汽压差在0.8 kPa 附近时,芦苇湿地净碳吸收达到最大。月尺度上,影响芦苇湿地净碳交换的主要环境因子依然是温度,二者间表现出“非对称响应”特征。 (7)对芦苇湿地碳交换各组分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和净碳交换均受总光合生产力的显著影响,即通过光合作用产物来源控制。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Triton X--100增溶菠菜叶绿体,分离到高放氧活性的PSII颗粒。对增溶过程中的缓冲液pH Triton与叶绿素比例、Na~+ 浓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相互间作用不大;pH的最佳范围为6.7~7.1。制备的PS-II颗粒放氧活性达210μmoles/mgchl.hr、DCIP→MV的光还原活性约为54μmoles O_2/mgchl.hr. P700与叶绿素比例为1/1900。放氧活性相当稳定,在0℃水浴保存的活性半衰期为80小时左右。该PSII颗粒的多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68、56、46、34、28.5、25、20和17KD区域,其中25KD多肽占总蛋白质含量的40%经上。上述PSII颗粒经胆酸钠或Tris处理后,放氧活性和DPC→DCIP的希尔反应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有一些蛋白质被抽提。胆酸钠抽提到的组分是65、58和15KD多肽;Tris则对34KD多肽的抽提作用最为显著。本文初步讨论了这些多肽与PSII氧化侧的关系。文中缩写: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EDTA-乙二胺四乙酸;Tricine-一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HEPES--N-2-羟乙基呱嗪-N-2-乙磺酸;DTT-二硫苏糖醇,DMBQ:2,5-二甲基对苯醌;DCIP-一二氯酚靛酚;ASC-抗环血酸;DPC-NN二苯氨基脲;MV-甲基紫精;SDS-十二烷基磺酸钠;Chl-叶绿素;LHCP-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PS-光系统;RuBP-二磷酸核酮糖;CF-叶绿体偶联因子;DCMU-二氯苯基二甲脲;Cyt-细胞色素。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抗冻蛋白(AFP)或热滞蛋白(THP)最早是从极区鱼和昆虫中发现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其共同特性是能阻止体液内冰核的形成和生长,降低体液的冰点,使其冰点低于熔点(热滞效应)。近几年的研究表明,AFP在某些植物、细菌、真菌中也存在。生长在极端低温环境中的高山植物体内是否也存在AFP,据我们掌握的资料,还未见这方面的报道。为此,我们选择了青海高原海拔4000米高山生长的唐古特红景天为实验材料,并在这种植物中发现了抗冻蛋白。主要实验结果概括如下: 1. 唐古特红景天叶片有很强的抗冻性,可耐受-26.5 ℃的冰冻温胁迫。在北京地区夏季(7月)驯化20天后,半致死温度(LT_(50))升高为-15.5 ℃。叶片质外体蛋白抽提液有明显的热滞效应(0.2 ℃),在AFP中存在糖基。SDS-PAGE分析表明,质外体AFP为分子量在43-85KD范围内的五条多肽。 2. 光镜组织化学切片显示,在红景天叶片中存在蛋白质量丰富的细胞;电镜细胞化学研究揭示,在细胞壁外层及细胞间隙中分布着明显的经钌红特异染色的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因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少。结合前述的实验结果,确认这种细胞壁外层及细胞间隙中的糖蛋白,即抗冻蛋白。 3. 以唐古特红景天叶片为外植体,在MS+BA_2+NAA_(0.2)固体培养基上可诱导出黄绿色,松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在同样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成功。在悬浮培养液中可检测到分泌蛋白的存在。经SDS-PAGE分析表明,经低温锻炼或ABA诱导后,细胞分泌蛋白的多肽谱带数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细胞的抗冻能力也明显提高。PAS染色揭示,多肽中均含有糖基。 4. 通过测定热滞值,确信细胞分泌蛋白是具有抗冻活性的糖蛋白。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菠菜叶绿体中分离提纯PSI颗粒及其捕光天线色素蛋白复合物LHCI,对其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对PSI颗粒中色素和蛋白的光破坏进程,并对外加组氨酸、Triton,以及温度对PSI颗粒光破坏的影响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探讨PSI光破坏的机理。其主要结果如下: 1. 对PSI颗粒和LHCI色素蛋白复合物的荧光光谱的研究,发现PSI中Chlb所吸收的光能主要传递给LHCI中的“长波组分”(吸收波长大于P700的Chla)。 2. 在PSI颗粒光破坏进程的研究中发现,Chla中吸收波长较长的组分首先发生光破坏;位于PSI颗粒外围的LHCI上的Chlb,也容易受到光破坏;Car先于Chlb发生光破坏。在光照处理过程中,PSI的天线色素蛋白复合物LHCI多肽降解程度大于反应中心多肽组分(PsaA,PsaB)的降解,其中LHCI-680首先由于光破坏而发生降解。PsaD也是容易受到光破坏而发生降解的一个多肽。另外,还发现在长时间光照后有蛋白聚合现象发生。 3. 在PSI颗粒中外加单线态氧的淬灭剂组氨酸,分析不同光强光照处理过程中组氨酸对PSI颗粒中色素和多肽光破坏的保护作用,发现外加组氨酸对强光照(2300μEm-2s-1)引起的叶绿素光吸收减少和CD信号减弱的有效抑制表现出一个明显的延迟期,但对强光诱导的荧光产量下降的效应却能立即表现出来;在强光照前期和弱光照(300μEm-2s-1)条件下,组氨酸不能抑制PSI颗粒的光吸收下降。另外,外加组氨酸除了对反应中心多肽有光保护作用以外,对PSI中其它多肽也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4. 用不同浓度的Triton处理PSI颗粒,发现较低浓度的Triton可以增大叶绿素的光吸收和PSI颗粒的荧光产量,而不对PSI颗粒的多肽组成造成影响;当Triton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虽然不会影响PSI颗粒的多肽组成,但是会使其光吸收减少,荧光产量下降;而当Triton浓度过高时,PSI颗粒的多肽会发生降解现象,同时其光吸收和荧光产量也迅速下降。Triton浓度较低时,PSI颗粒光破坏的程度随Triton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Triton浓度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PSI颗粒的光破坏程度同Triton浓度不再呈明显的正相关。 5. 对PSI颗粒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其结果表明:温度较低(20 ℃~40 ℃)的热处理对PSI颗粒的多肽和叶绿素光吸收的影响程度很小,照光后不同温度热处理过的PSI颗粒光吸收减少和多肽降解的程度相近;温度较高(50 ℃~60 ℃)的热处理会对PSI颗粒的结构产生影响,使之稳定性减小,对光处理更敏感;温度更高(大于70 ℃)的热处理会破坏PSI颗粒的结构,引起多肽组分的降解。另外,不同的多肽对热处理的敏感性显著不同。 6. 低温(4 ℃)和常温(20 ℃)下PSI颗粒光破坏的比较发现,室温下PSI颗粒的光破坏程度明显大于低温下光破坏的程度,表明光处理过程中温度会影响到PSI颗粒光破坏的程度。 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分析了PSI颗粒光破坏过程中色素和蛋白的变化及其外界因子的影响,对PSI颗粒光破坏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ilapia mossambica taken with gill-nets are often found with their gills damaged. Gill-filaments may be partly or completely lost; sometimes even the gill-arches are all missing (Plate IA). The operculum is usually undamaged but may have its posteroventral border slightly frayed (Plate IB). For comparison normal fish are shown in Plates IC and ID. Incidence of gill-damage increases rapidly with length of time the nets remain in the water; in the Parakrama Samudra a mere 2-3 hour interval between setting and lifting results in 5 to 20% of the fish being damaged.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为桑科(Moraceae)构树属(Broussonetia)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岛屿。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树皮纤维品质优良,自古就是造纸的优良原料;叶片可用作饲料;果实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环境适应性强,是迅速绿化荒山、荒滩和盐碱地的理想树种。因此对构树这些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以日本和国内构树主要分布区域的的10种生态型及杂交构树共23份材料,摸索并改进了构树DNA的提取方法,建立了稳定的SRAP分子标记体系,以杂交构树组培苗为材料从12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条带信息较高的17对SRAP引物,以这些引物对23份构树材料进行PCR扩增和标记分析。 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本实验首次将SRAP技术应用于构树的研究中,建立起构树稳定的SRAP-PCR反应体系;实验中对影响扩增的5个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20 μL 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最适浓度:模板DNA浓度80 ng/(20 μL),Mg2+浓度2.0 mM,dNTP浓度0.6 mM,引物浓度0.8 mM,Taq 酶浓度1.5 U/(20 μL)。 (2)从12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来的17对SRAP引物对21份不同生态型构树样本(21份材料指的是除两份杂交构树材料外的其它生态型构树,以下同)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439条带,平均每对引物25.5条,其大小介于100~1,000 bp之间,其中多态性条带319条,占总数的72.67%。 (3)用Popgene1.32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出Shannon信息指数(I)值为0.2275(0.2042),物种水平的Nei基因多样性(H)值为0.1336(0.1436),表明各生态型构树之间的平均遗传多态性不高,中国大陆各生态型构树Shannon信息指数(I)值仅为0.1675(0.2271),物种水平的Nei基因多样性(H)值为0.1039(0.1540),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构树的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中国和日本之间。 (4)用NTSYS-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生态型构树按距离关系远近及分布区域可划分为不同类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57附近,对21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其可分为两个群体,一类为日本生态型,另一类为中国生态型,表明日本构树与中国野生种构树种源遗传相似性较小。中国各生态型构树在遗传相似系数0.91处可分为5类,总体而言,中国各地区之间的构树遗传相似度较高。对杂交构树分析表明,其亲缘关系与日本构树(母本)更接近。 (5)日本及杂交构树的SCAR标记。本研究找到两条日本及杂交构树的特异性条带,回收、测序,再根据序列往里重新设计引物,转变成稳定性更好,更直观的SCAR标记,这为挑选性状优良的日本及杂交构树提供重要的参考,对其育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一条片段经与NCBI数据库比对发现与拟南芥磺基转移酶家族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盐碱土壤修复剂的生产工艺,以海藻及海带渣、贝壳、虾蟹壳、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藻及海带渣、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用烘干机干燥,贝壳、虾蟹壳自然晒干;(2)将海藻及海带渣、贝壳、虾蟹壳、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用粉碎机分别粉碎至粒径小于80目;(3)对步骤(2)所得的海藻及海带渣、贝壳、虾蟹壳、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粉末用搅拌机充分混匀既得成品,海带渣、贝壳、虾蟹壳、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粉末的重量比为5-25:20-60:10-30:10-20;本发明修复剂能够改良盐碱土地,使作物增产增收,同时又有效消化利用了这些废弃物资源,可谓一举两得,变废为宝。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观出发,选用了两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与黄原胶作为改性剂,考察了它们在海水体系中的絮凝性能以及改性当地岸沙絮凝除藻的性能,同时探讨了赤泥复合剂絮凝除藻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海水体系中的离子强度阻碍了壳聚糖高分子链的舒展,有效除藻时投加量大于50 mg/L;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降低了壳聚糖的投加量,并且10 mg/L壳聚糖与10 mg/L聚合氯化铝协同对100 mg/L当地岸沙进行改性,改性后沙子具有较强的除藻效果,3 min后,强壮前沟藻与海洋小球藻的去除率为80%,沉淀4 h后,两种藻的去除率高达92-96%。 黄原胶单独使用时强壮前沟藻的去除率为32%-55%;氢氧化钙的加入,提高了黄原胶的絮凝活性;当黄原胶:氢氧化钙:土壤/沙子=1:5:15时,黄原胶投加量为20 mg/L时,30 min后,强壮前沟藻的去除率为83%-89%。 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