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resultados para Artemisia ordosica
Resumo:
为了探究草原植物生长策略及其对养分变化的响应,本文比较分析了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根与叶的形态特性及其对氮素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策略,糙隐子草主要采取快速获取资源的生长策略,表现为具有高的比根长和比叶面积;冷蒿则主要采取保存资源的生长策略,表现为具有较高的根组织密度和较低的比根长;克氏针茅对资源的获取和保存能力都相对较强,表现为具有较大的比根长、较小的比叶面积和中等大小的根与叶组织密度。氮素添加主要影响克氏针茅和冷蒿的根特性,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克氏针茅比根长显著增加,根组织密度显著降低,说明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多克氏针茅根系对氮素的获取能力增强,从而导致其在群落中的生物量比例显著增加。冷蒿根表面积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多显著降低,说明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冷蒿根系对氮素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其在群落中的生物量比例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大而减少。氮素添加没有显著地影响糙隐子草根和叶特性,它在群落中的生物量比例也没有明显规律。因此,我们研究结果证明通过植物根和叶形态特性的变化能够预测植物在群落中地位的改变。 根与叶特性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反映植物对资源获取和保存的权衡能力,研究植物根与叶特性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植物的生存对策,更好地预测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我们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的根与叶特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氮素添加的响应和根与叶总体关系。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特性之间、叶特性之间以及根与叶特性之间均存在相关性,植物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根与叶中是相似的,且体现了植物对资源的获取与保存的权衡关系,如根组织密度与比根长负相关,叶组织密度与比叶面积负相关等,根与叶对应指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施氮肥使根与叶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强弱发生变化,表明氮素添加是影响植物根与叶特性之间关系的因素之一。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物种根与叶关系密切程度存在差异,不同根与叶特性之间的关系对根与叶总体的关系贡献程度也有所不同。
Resumo:
我国北方温带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生物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区域和全球的碳循环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频繁的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够改变草原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从而影响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研究选取位于内蒙古多伦县的半干旱温带草原,研究火烧、氮素添加和地形以及它们的综合作用对该地区植物生产力、植物多样性、盖度和土壤呼吸的影响;另外,我们比较研究了由于地形因素而存在于草原地区的林地群落与其邻近草地的碳氮库和循环;旨在探讨我国北方温带草原地区人为干扰对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以及该地区林地和草地碳氮库和循环的差异机理,以期为模型模拟本地区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2006–2008 年,通过研究植物多样性和盖度对地形、火烧和氮素添加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半干旱草原植物物种数、香农威纳指数、均一性指数和盖度均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变化。坡下的物种数、香农威纳指数和均一性指数均低于坡上。坡下较高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冰草(Artemisia frigida)、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和冷蒿(Agropyron cristatum)的盖度导致坡下的群落总盖度、禾本科草和非禾本科草盖度分别比坡上高22.5%、9.6%和13.2%。春季火烧提高了物种数、香农威纳指数和均一性指数。火烧对群落总盖度影响较小是由于火烧后非禾本科草冷蒿盖度的降低抵消了禾本科草羊草、冰草和针茅(Stipa kryroii)盖度的增加。施氮肥后物种数、香农威纳指数和均一性指数均降低。禾本科草羊草、冰草和针茅以及非禾本科草唐松草盖度的增加导致施肥后群落总盖度、禾本科草和非禾本科草的盖度分别增加了23.6%、35.1%和21.2%。火烧对禾本科草和非禾本科草盖度的作用受地形和氮素添加的影响。地形、火烧和氮素添加对植物盖度的影响主要受土壤水分调控。 2. 2005–2008 年,通过研究净初级生产力(NPP)对火烧、氮素添加和地形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半干旱草原的NPP 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火烧后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地下净初级生产力(BNPP)和BNPP/ANPP 分别增加了12.8%、22.2%和14.9%。ANPP 的提高是由于火烧后禾本科植物(主要是羊草、冰草和针茅)生物量的增加。与之相反,火烧降低了非禾本科草,特别是冷蒿的生物量。氮素添加提高了ANPP (54.8%) ,对BNPP 没有影响,导致施氮肥后BNPP/ANPP 显著降低(33.4%)。禾本科草羊草、冰草和针茅以及非禾本科草唐松草生物量的增加,是氮素添加提高ANPP 的主要原因。坡下的ANPP 和BNPP 分别比坡上高14.1%和8.2%,但地形对BNPP/ANPP 没有影响。坡下ANPP 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坡下禾本科草羊草、冰草以及非禾本科草唐松草、冷蒿的生物量高于坡上。氮素添加和地形影响ANPP 和BNPP/ANPP 对火烧的响应。火烧、氮素添加和地形对NPP 和植物碳分配39%–75%的综合效应可由这三个因素的简单加和效应来解释。 3. 通过研究2005 和2006 年生长季内土壤呼吸对地形、火烧和氮素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坡下的季节平均土壤呼吸比坡上高6.0%。春季火烧在整个生长季内促进土壤呼吸,平均增幅达23.8%。另外,火烧对土壤呼吸的效应受到季节和地形的影响。施用氮肥增加了11.4% 的土壤呼吸。火烧和地形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主要受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的调控;而施氮肥后土壤呼吸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氮素添加促进植物生长后根系活性和呼吸的提高。 4. 2006–2007 年,通过对林地群落及其邻近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机械组成、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土壤碳氮储量、土壤呼吸、氮矿化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的土壤温度比草地低5°C,而其土壤水分却比草地高3.1%(绝对差异)。尽管林地(11,928.1 g m–2)和草地(11,362.2 g m–2)的土壤碳储量差异不显著,由于林地较高的植物生产力导致其碳储量高于草地。与草地相比,林地具有较高的凋落物现存量及碳氮含量、土壤无机氮含量、矿化氮的累积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呼吸和微生物呼吸。草地和林地的氮矿化速率没有显著差异。由地形因素引起的水分差异对于调控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库和循环(土壤碳氮储量、BNPP、矿化氮的累积量)具有重要作用。林地与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差异影响了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碳的评估。
Resumo:
黄花蒿精油对米象、玉米象、绿豆象和蚕豆象等 4种仓库害虫具有很强的熏杀活性 ,其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菜青虫、大菜粉蝶、银纹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也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Resumo: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纸坊沟和县南沟、延安燕沟3个流域不同恢复年限的植物群落的土壤抗蚀性和侵蚀程度进行了研究。对12个土壤抗蚀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抗蚀性(主成分综合指数)强弱为灌木群落阶段>多年生草本和蒿类群落阶段>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与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相比,灌木群落阶段与多年生草本和蒿类群落阶段的土壤抗蚀性分别增加了362.29%~673.33%和574.71%~930.00%;野外调查结果分析表明,随着植被的恢复演替,土壤侵蚀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灌木群落阶段的土壤侵蚀量仅为演替初期的1.42%~5.59%;通过回归分析,土壤侵蚀量和水稳性团聚类因子,以及有机质含量之间分别存在极显著与显著相关关系,鉴于土壤分析的易获性,可选择>0.5mm水稳性团聚体与有机质含量作为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指标。
Resumo:
为探讨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演替过程活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揭示草地退耕后的分布特征,在云雾山草原区采集不同草地群落土壤,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对0~100 cm土层活性有机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坡耕地,活性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长芒草(Stipa bungeanaTrin.)群落>大针茅(Sti-pa grandisP.Smirn.)群落>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Web.ex Stechm.)群落>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Ronn.)群落>退耕草地>坡耕地,且群落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恢复初期(坡耕地-退耕草地-百里香)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加较多,恢复到长芒草群落活性有机碳含量达到最大值,趋于稳定;活性有机碳的密度与含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并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呈现减小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0.9742),土壤活性有机碳比总有机碳更能反映草地植被恢复初期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
Resumo:
以宁夏固原云雾山自然保护区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以坡耕地为对照,对封育演替草地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大针茅(Stipa grandis P.Smirn.)和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 Trin.)群落0~10 cm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孔隙度及土壤结构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草地实施封育措施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特征,随着草地植被自然演替,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和孔隙状况逐步得到提高;在演替过程中,封育草地土壤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C)、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孔隙分形维数(Dp)逐渐增加,团聚体分形维数(Da)逐渐减少,说明植被演替能促进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同时,土壤结构影响因素随着草地植被演替过程表现出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容重显著降低,毛管孔隙度逐渐增大,非毛管孔隙度逐渐降低。本研究还比较了多项土壤结构评价指标,表明与MWD和GMD相比,指标WSAC(>0.25 mm)、Da及Dp能更好地反映出各封育草地群落之间土壤结...
Resumo:
对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计盒维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氏针茅、铁杆蒿和百里香是该区的优势种。3种优势种的计盒维数在1.7左右,表明它们具有较大的空间占据能力。但是它们的计盒维数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本氏针茅、百里香计盒维数最大值出现在封育20a的样地中,铁杆蒿出现在封育25a的样地中。
Resumo:
具有植冠种子库和粘液繁殖体是沙生植物的两个主要特征,然而人们对于其沙生适应意义还知之甚少。本论文以半干旱草原区科尔沁沙地的沙生植物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乌丹蒿(Artemisia wudanica)、差巴嘎蒿(A.halodendron)等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分析、模拟试验、野外调查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植冠种子库在个体和景观尺度对种子库时空格局的影响、植冠种子库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调节作用、粘液繁殖体的粘液促进种子抗远距离传播能力及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探讨了两种机制对沙生植物种群繁衍的意义。 典型沙生植物的植冠种子库使种子的脱落延迟到风季结束雨季来临时期,而且此时种子仍具有活力。通过吸湿开裂传播种子是以乌丹蒿为代表的多年生植物植冠种子库传播种子的主要方式之一。沙生植物植冠储藏种子的脱落因所处部位和方向而存在差异,处于植株内层和处于下风向的种子更不易脱落。植冠种子库在个体、景观尺度上调节种子库的时空格局,使沙生植物的种子供应表现持续性。同非埋藏植冠种子库相比,埋藏植冠种子库更有利于调节沙生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成的时间,对形成持久种子库的贡献更大。 对于生长在沙丘不同生境的具有粘液繁殖体的不同植物,随着沙丘流动性的增强,植物的粘液繁殖体增大,其繁殖体粘液物质增多,繁殖体吸水能力、萌发率、粘沙量增强,因此,沙生植物能通过粘液繁殖体适应干旱少雨、风蚀沙埋强烈的流沙环境并保证繁殖体滞留在距母株很近的优越生境。 总之,1年生沙生植物沙蓬通过植冠种子库保证母株周围种子的持续供应和幼苗集群形成;多年生沙生植物乌丹蒿同时通过植冠种子库和粘液繁殖体保证母株周围种子的持续供应和幼苗集群形成。植冠种子库和粘液繁殖体通过调节繁殖体传播、种子库时空格局、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减缓季节性干旱、风蚀沙埋对种子供应和幼苗生成造成的威胁,提高沙生植物补员和定居的成功率。 本研究丰富了植物沙生适应性理论,对恢复沙丘植被和保护沙丘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Resumo:
风沙活动尤其是风蚀和沙埋是沙丘生态系统植物生存和繁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沙生植物进化了很多适应风沙活动的繁殖方式,但是,迄今为止,沙生植物如何从营养繁殖方面适应风沙活动尤其是如何适应风蚀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作者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几种典型克隆植物营养繁殖对风沙活动的适应,并重点探讨了它们对风蚀的适应机制。 通过设计模拟试验比较了4种蒿属植物(生长在流动沙丘的乌丹蒿(Artemisia wudanica)、半固定沙丘的差巴嘎蒿(A. halodendron)、固定沙丘的冷蒿(A. frigida)和丘间低地的万年蒿(A. gmelinii))幼苗对沙埋的响应,发现在遭受沙埋时生长在强烈沙埋生境中的植物产生不定根,而生长在轻微沙埋或无沙埋生境中的植物产生不定芽;通过设计模拟试验研究了乌丹蒿和差巴嘎蒿植株在无风蚀和沙埋、风蚀、沙埋、风蚀—沙埋处理下植物的生长状况,发现风蚀—沙埋(风蚀至倒伏后再沙埋)处理产生的总生物量、植株相对高生长速率和不定根生物量均最大;通过设计控制试验、野外监测和调查研究了芦苇对流动沙丘和丘间低地之间的过渡带的侵入过程,发现根茎埋深调节地下根茎水平延伸和地上无性系分株形成这两个过程之间的权衡关系:当根茎埋深 = 0cm,根茎水平延伸微弱,大量无性系分株形成;当根茎埋深 ≤ 45cm时,根茎水平延伸速度与无性系分株数量增加速度之间按对数函数关系负相关;当根茎埋深 > 45cm时,根茎水平延伸较快,难见无性系分株。 本研究表明:(1)植物倾向于借助不定根而不是不定芽来适应沙埋;(2)风蚀 → 植株倒伏 → 沙埋 → 产生大量不定根这一反馈+营养繁殖过程是植物适应风蚀的一种机制;(3)风蚀调节地下根茎的埋深,而根茎的埋深调节根茎水平延伸和无性系分株形成这两个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而权衡地下侵入和地上生长的过程。植物通过营养繁殖适应风蚀的机制因生境而异,通过反馈+营养繁殖适应沙丘体上的风蚀,通过风蚀调节根茎埋深适应过渡带的风蚀;植物能通过不同营养繁殖方式适应风蚀,压条型克隆植物在沙埋时从枝条上产生不定根,根状茎型克隆植物在风蚀时促动地下芽库转换为地上无性系分株。 本研究丰富了植物沙生适应性理论,增进了对克隆植物适应策略的理解,对沙丘植被恢复和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Resumo:
试验以云雾山优势种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大针茅(Stipa grandis)与伴生种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厚穗冰草(Agropyron dasystachys)、二裂萎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为研究对象,对每一植物选择典型植株进行标记,重点从植物株高和地上单株生物量两个方面对其生长动态,进行一个生长周期(返青期-枯黄期)的观察测量,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在株高和地上单株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之前,均基本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2)在植物整个生长过程中,地上单株生物量月变化与株高存在动态分形关系:lnB=D×lnH+lnC。(3)植物生长除受其生物学特性支配外还受外界环境因子的限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试验中,植物株高增长和地上单株生物量月变化均与降雨量累积存在着极显著的对数相关性:y=a×lnx+b。
Resumo:
采用样带调查与TWINSPAN分类等方法,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延安、安塞和吴旗174个撂荒地样方的物种组成、出现频率与盖度、及群落类型进行了统计与分类。植被组成结构的统计结果表明:该区自然恢复的植被几乎一半是由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蔷薇科的物种组成,北温带、旧世界温带、世界与泛热带分布成分占到总物种数近75%,且以中旱生、中生和旱生的草本类植物为主,具有典型的温带地面芽植物气候特征。植被的数量分类表明:调查样方基本包括了该区自然恢复的主要植被类型,延安、安塞和吴旗的植被在1年生草本群落到多年生蒿禾类草本群落阶段,依次均以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赖草(Leymussecalinus)、长芒草(Stipa bungean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茭蒿(Artemisia giraldii)、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n)等为主要优势物种构成的不同组合的植物群落,且这些物种具有较高的盖度和频度;但在植被演替后期,不同植被带及阴阳坡的演替方向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延安为代表的森林带,阴坡可形成黄...
Resumo:
采用TWINSPAN分类法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吴起县双树沟流域30个自然恢复草地植被进行分类,并对分类后各植被群落特征和地上生物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恢复条件下,随着退耕年限的不断增加,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依次经历了猪毛蒿群落—赖草+长芒草群落—赖草+铁杆蒿群落—铁杆蒿群落—铁杆蒿+茭蒿群落5个发展阶段,地带性植被类型铁杆蒿+茭蒿群落在研究区内开始出现,并且已经占有一定优势;随着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不断进行,Margalef等丰富度指数以及Shannon-wiener等多样性指数、Pielou等物种均匀度指数和地上生物量都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发展趋势;在植被自然恢复的稳定阶段,虽然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有一定的增加,但是相对恢复初期来讲还是有所下降,并且有达到与初期相当水平的趋势;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在第1恢复阶段最大,而均匀度指数Jsw以及Shannon-wiener指数在第5恢复阶段最高。随着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不断进行,植被群落总盖度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而不断增大。
Resumo:
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是菊科(Compositae)蒿属(Artemisia)半灌木状草本,主根木质,生长于我国西北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南部的西藏等省区海拔1500~4900m的山坡、半荒漠草原、滩地,而且在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优势种的主要伴生种(林有润,1991)。铁杆蒿群落是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一种较稳定的地带性植被,也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带植被恢复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天然植物群落之一(王国梁等,2002)。至今对铁杆蒿的研究还不多,主要集中于精油的化学成分(顾静文等,1999)、群落种间联结性(王国梁等,2002)、群落生物量及地上部数量特征(张娜等,1999a;1999b)上,而对铁杆蒿的光合蒸腾特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野外测定了自然条件下铁杆蒿的光合作用及其对光的响应曲线,旨在了解铁杆蒿的光合与蒸腾特性,为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1试验区自然概况试验地设于陕西延安燕沟流域的康家屹崂沟小流域内。位于109°16′10″E,36°26′36″N,海拔1000~1200m,属暖温带半湿润偏干旱季风气候区,位于黄土丘陵区森林草原地带,...
Resumo:
根据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代表性的安塞县退耕地植被样方的调查资料,利用TWINSPAN对退耕地植物群落的类型及其优势种进行了确定,即退耕地植物群落主要有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为优势种的群落、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长芒草(Stipa bungeana)为优势种的群落、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为优势种的群落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为优势种的群落。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得出:显著影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物种变化的主要因子为退耕年限、全磷、速效磷和土壤水分。结合物种生活型特征,认为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作为退耕地的适宜引种物种,以调控和加速植物群落演替,控制土壤侵蚀。
Resumo:
A pollen record of core PC-1 from the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East China Sea (ECS),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vegetation and climate changes since 24 cal. kaBP. A total of 103 samples were palynologically analyzed at 8 cm intervals with a time resolution of 230 a. Four pollen zones are recognized: zone I (812-715 cm, 24.2-21.1 cal. kaBP), zone II (715-451 cm, 21.1-15.2 cal. kaBP), zone III (451-251 cm, 15.2-10.8 cal. kaBP), zone IV (251-0 cm, 10.8-0.3 cal. kaBP), corresponding to Late MIS 3,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deglaciation and Holocene, respectively. The LGM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dominance of herbs, mainly Artemisia, and high pollen influx, implying an open vegetation on the exposed continental shelf and a cool and dry climate. The deglaciation is a climate warming stage with Pinus percentage increased and Artemisia percentage decreased and a rapid sea-level rise. The Holocene is characterized by predominance of tree pollen with rapid increase in Castanea-Castanopsis indic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and a warm, humid climate. Low pollen influx during the Holocene probably implies submergence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retreat of the pollen source area. The vegetation indicated by pollen assemblage found in this upper zon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ent vegetation found in Kyushu, Japan. Originating from the humid mountain area of North Luzon of the Philippines, Tasmania and New Zealand, Phyllocladus with sporadic occurrence throughout PC-1 core probably suggests the influence of Palaeo-Kuroshio Current or intense summer monsoon. The observed changes in Pinus and Herbs percentage indicate fluctuations of the sea level, and high Pinus percentage corresponds to high sea level.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pollen percentage record reveals many millennial-scale periodicities, such as periodicities of 6.8, 3.85 2.2, 1.6 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