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resultados para Nb-Ta Alloys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闽西三个地区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区域的基性岩脉为亚碱性岩石系列,具有高Al、低Ti、Na2O>K2O的特征;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强场元素。半村辉绿岩脉和拔里角闪辉长岩脉以Nb、Ta、Ti负异常为特征,林子坟辉长辉绿岩脉具有Nb、Ta负异常和Ti弱正异常。半村和拔里的岩脉稀土元素总量高,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8~8.4;林子坟的岩脉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轻稀土元素弱富集,(La/Yb)N=2.0。结合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初步从为半村和拔里的基性岩脉来自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富大离子亲石元素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林子坟基性岩脉是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地壳混染作用是其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原因。结合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可知,半村和拔里岩脉具有的大陆边缘弧的特征并不指示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环境,而是说明其源区受列俯冲板片派牛出来的流体交代作用。半村和拔里岩脉形成于大陆板内拉张带,林子坟岩脉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与华南其他地I夏的基性岩脉对比表明,虽然晚中生代华南地区处于拉张的构造背景下,但是岩脉形成的构造环境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有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各地区构造环境演变和地幔演化的复杂性。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二滩地区玄武岩W(SiO2)/%=40.5~59.65;普遍高碱,w(K2O+Na2O):2.64%~7.67%。W(TiO2):2.10%~6.53%,Ti/Y〉500,该区玄武岩属于高钛(HT)型玄武岩;其Mg^#:58~84,明显高于高于宾川高钛玄武岩(31~53),说明岩浆演化程度明显低于宾川高钛玄武岩浆。岩石样品中Sr显示明显负异常,暗示了二滩玄武岩经历了广泛的斜长石结晶分离;而Eu不显异常,则反映了玄武岩岩浆中有高Eu^3+/Eu^2+比值的存在,其环境为氧化环境。在二滩玄武岩和宾川高钛玄武岩中,Ni,Zr,TiO2和Mg^#均显示了明显差异,说明二滩玄武岩具有独立的地球化学特征。二滩玄武岩不相容元素(Rb,Ba,Th,U,Nb,Ta,La,Ce等)配分曲线与OIB相似,及其Ta/Yb vs Th/Yb双变量图解也显示出了富集地幔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峨眉山二滩玄武岩源区为富集地幔源,玄武岩岩浆可能为地幔柱物质。此外,Ba/Th,Zr/Nb,La/Nb,Ba/Nb等比值介于EMI OIB和EMII OIB之间,以及Ce/Pb比值也说明:二滩玄武岩缺少HIMU OIB端元组分,是EMI OIB和EMII OIB两端元的混合产物。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八布蛇绿岩出露在北西向文山-麻栗坡和富宁走滑断裂之间的断块内,主要由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三个单元组成,彼此间均以断裂相接。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蛇纹岩SiO2、Al2O3、TiO2、MgO含量变化较大,依据主、微量元素组成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整体较为平坦,推测原岩为镁铁质堆晶岩;另一类呈U型配分,推断原岩是方辉橄榄岩。玄武岩属拉斑系列,主量元素具有富MgO、TiO2,低Al2O3、K2O、P2O5,并且Na2O〉K2O等特征,类似于MORB型玄武岩;REE配分模式也显示出N-MORB型玄武岩的特征;同时,微量元素普遍具有LILE、Th富集,Nb、Ta、Zr、Hf等元素具明显亏损特征,又暗示源区曾遭受不同程度的俯冲带流体交代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八布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其形成可能是古太平洋从SE至NW向华南大陆俯冲的产物。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湘东北中生代陆内拉张带中发现了一组特殊的钠质煌斑岩,岩石以富Na_2O,高TiO_2和Nb,Ta,Nd,LREE弱富集以及不出现负铕异常为特征。测得Rb-Sr同位素年龄为136 Ma.Sr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705331,Nd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512639~0.512654,ε_(Nd)(t)值为+3.5~+3.8。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地幔源区性质,构成特殊的钠质煌斑岩地慢源区,推测钠质煌斑岩形成于板内软流圈地幔上涌的地幔热点式构造环境,来自软流圈含挥发分的流体/熔体与下地幔的交代作用可能是制约钠质煌斑岩形成和陆内拉张的主要因素.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湘东北中生代陆内拉张带中发现了一组特殊的钠质煌斑岩。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等与常见钾质煌斑岩具有明显差异。岩石以富Na_2O高TiO_2和Nb,Ta,Nd,LREE弱富集及不出现负铕异常为特征。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地幔源区性质,~(87)Sr/~(86)Sr初始比值平均为0.705332,~(143)Nd/~(144)Nd初始比值平均为0.512650,ε_(Nd)(t)为+3.5~+3.9,构成特殊的钠质煌斑岩地幔源区,其形成主要是来自软流圈含挥发分的流体/熔体交代岩石圈底部原始地幔。测得钠质煌斑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36.61 Ma,代表湘东北燕山晚期由挤压到拉张的构造转换时期。钠质煌斑岩形成于大陆内部软流圈地幔上涌的地幔热点式构造环境。软流圈地幔上涌是导致钠质煌斑岩形成和制约湘东北燕山晚期陆内拉张的主要地球动力学因素。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湖南锡矿山矿区煌斑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来探讨煌斑岩的成因。本区煌斑岩形成时代大约为120Ma,早于锑成矿时间,并与锑成矿有密切相关。其微量元素MORB蛛网图,以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亏损和Ti不亏损,Th强富集和Ce弱富集为特征,具有岛弧型玄武岩微量元素分配模式,构造环境可能为大陆内部破坏板块边缘。稀土元素具有总量高,无明显的负铕异常,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特征。同位素以高^87Sr/^86Sr、低^143Nd/^144Nd为特征。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特征和地质发展史分析,煌斑岩可能为富含REE和高场强元素的俯冲带流体交代过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所产生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同化和混合很少量的矿区隐伏花岗岩浆和灰岩的产物。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华北地台麻粒岩包体(汉诺坝)与麻粒岩地体(西望山、蔓菁沟)存在明显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差异,麻粒岩包体总体成分偏基性,麻粒岩地体总体成分偏长英质。形成时间、空间及构造背景的不同是造成成分差异的重要因素。汉诺坝麻粒岩包体是在拉线环境下玄武质岩浆底侵下地壳后结晶分异过程中堆晶作用的结果,其主、微量元素成分受控于辉石和斜长石堆晶的相对比例;下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不是造成麻粒岩包体Nb、Ta、Th、U亏损的惟一因素,底侵的玄武质岩浆可能发生了含钛矿物相的结晶分离,造成了汉诺坝麻粒岩包体Nb、Ta亏损,而下地壳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则使Th、U发生亏损。麻粒岩地体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微量元素组成,反映了两种不同构造环境的并置,是构造挤压抬升的结晶。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天山地处欧亚板块内陆,是中亚造山带暨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出有重要的矿产资源,是我国的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基地。觉罗塔格构造带是东天山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床的发现,掀起了一个新的研究热潮。但由于研究基础薄弱,对该构造带构造背景和构造格局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前人尽管对该构造带提出了不同认识,但系统的地球化学工作还很薄弱。土屋-延东铜矿的同位素年代学工作还集中在矿区范围内,已有同位素年代学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成岩成矿时代及围岩时代的不确定又引起对区域构造格局认识的差异。土屋斜长花岗斑岩的成因也还存在不同认识。 本论文对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床的远矿围岩,即企鹅山群火山岩进行了精细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对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时代进行限定。本论文在矿物学、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觉罗塔格构造带的企鹅山群和雅满苏组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对火山岩岩浆演化和构造背景提供了地球化学的证据。通过土屋斜长花岗斑岩与围岩地球化学组成的对比,探讨了斑岩的成岩过程和成因。结合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提出了觉罗塔格构造带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模式。主要结论如下: (1)企鹅山群火山岩中安山岩的锆石SHRIMP U-Pb谐和线年龄和玄武岩的Sm-Nd内部等时线年龄一致地指示企鹅山群形成于334Ma左右,即早石炭世。 (2)雅满苏组火山岩中辉石成分表明其寄主岩浆属于亚碱性系列,形成于俯冲带环境。辉石结晶温度1150℃左右,压力相当于4~10km的地壳深度。雅满苏组火山岩残留有偏酸性的斜长石捕虏晶,记录了玄武岩浆上升阶段遭受了中上地壳物质混染过程。 (3)企鹅山群火山岩主体属于钙碱性系列,少部分为低钾拉斑系列,具有过渡特征。中基性火山岩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的俯冲带火山岩地球化学环境。其相对偏高的Nb、Ta含量,较高的Ta/Yb比值和较低的Th/Ta比值等特征,指示企鹅山群形成于具有陆壳基底的岛弧环境。 (4)雅满苏组中基性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的微量元素特征与企鹅山群相似,指示了雅满苏组产出在岛弧环境。该组火山岩中的斜长石捕虏晶以及微量元素特征表明该岛弧也形成于具有陆壳基底的岛弧环境。雅满苏组的流纹岩具有与基性火山岩相似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中基性火山岩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雅满苏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形成于成熟岛弧的局部拉张环境。 (5)Sr-Nd-Pb同位素组成表明,企鹅山群火山岩没有明显的陆壳物质混染,地幔源区具有弱亏损的特征,可能有陆下岩石圈地幔的参与。雅满苏组具有比企鹅山群偏高的(87Sr/86Sr)i和偏低的eNd(t),富放射成因铅,显示岩石遭受了陆壳物质混染。企鹅山群和雅满苏组火山岩的差异可能反映了两者上覆陆壳基底厚度的不同。 (6)土屋斜长花岗斑岩为埃达克岩,相对富Na。具有轻、重稀土分异,重稀土明显亏损,高Sr、低Y的特征。土屋斜长花岗斑岩是俯冲洋壳而不是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7)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觉罗塔格构造带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模式。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东南部位于亚洲东部大陆边缘的南段,处于扬子地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中间地区,是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活跃区域,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地区。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以及大规模的钙碱性岩浆作用,是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重要的构造-岩浆热事件。有关构造属性转换时间及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岩石圈伸展与地壳拉张期次和深部地质过程等问题,已成为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以福建晚中生代以来的基性脉岩、基性岩、碱性超基性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K-Ar同位素测年等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闽西碱性超基性岩、闽北角闪辉长岩、闽西及闽东南基性脉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岩石成因、源区性质、成岩时代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据此反演福建及中国东南部中生代以来岩石圈伸展和地壳拉张期次、岩石圈地幔属性及演化性质,探讨了中国东南部中生代以来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本次研究中获得以下几点初步认识: 1、闽西柳城新生代玻基辉橄岩呈岩筒侵入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玻基辉橄岩属于钠质硅不饱和碱性超基性岩;系统的微量元素研究显示,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地幔源区性质的继承,地幔源区来自HIMU型地幔端元,HIMU型地幔端元的形成与大洋俯冲脱水板片及携带的沉积物再循环相关;柳城玻基辉橄岩由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约2.9%),全岩K-Ar测年为12.6±1.3Ma,为中新世,岩石产出构造背景为陆内裂谷。 2、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闽北赤门角闪辉长岩为低钾(拉斑)系列,有高Al2O3,Na2O>K2O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LILE、LREE,亏损HFSE特征,岩浆的地幔源区为富集型,具有EMⅡ性质;与沿海地区辉长岩对比研究,认为赤门辉长岩株可能是中国东南部由拉张向裂谷转换的标志,全岩K-Ar测年为67.6±5.4Ma,晚白垩世末期,岩体的形成动力学背景为拉张带-初始裂谷。 3、闽西基性岩脉主要呈NW向展布;对闽西基性脉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基性脉岩为亚碱性岩石系列,稀土元素、不相容元素和Sr、Nd同位素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闽西存在两个不同地幔源区,即弱亏损地幔源区和富集地幔源区(类似EMⅡ型地幔端元),源自弱亏损地幔源区形成的基性脉岩以LILE弱富集、不出现Nb、Ta、Ti负异常和同位素Nd弱亏损及Sr弱富集为特征,源于富集地幔源区的基性脉岩,以不同程度富集LILE、LREE、有Ta、Nb、Ti负异常和Nd、Sr同位素富集的特征,源区壳幔相互混合特征明显;闽西基性脉岩均产出于板内环境,区域构造背景为大陆拉张带; 4、闽东南基性岩脉主要呈NE向展布;闽东南基性脉岩强烈富集LILE、LREE、亏损HFSE,Nb、Ta、Ti负异常,表征岛弧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未发生地壳混染作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脉岩岩浆起源于富集源区,地幔源区发生俯冲组分交代作用,地幔源区有由富集向亏损转化的趋势,闽东南基性脉岩产出构造背景为陆缘拉张裂谷带,基性脉岩形成与长乐-南澳断裂带活动有一定的联系; 5、福建地区基性脉岩K-Ar年龄分布范围为57.9±1.3~136.6±2.7Ma,结合福建地区发育的碱性岩、A型花岗岩和双峰式火山岩和已发表基性岩脉的年代学数据,认为福建省中生代地壳拉张期次分别为75Ma±、85Ma±、90~100Ma、110~120Ma、125Ma±和180~165Ma,中国东南部地壳拉张作用与多金属成矿存在耦合关系; 6、通过对福建晚中生代以来基性脉岩、基性岩、碱性超基性岩的系统研究,表明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以来岩石圈地幔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总体的变化趋势是亏损地幔代替富集地幔,这种趋势与软流圈地幔上涌改造、擦拭了中生代地幔富集的特点,也与岩石圈伸展、地壳拉张关系密切;中生代岩石圈的富集可能是俯冲流体交代与俯冲板片携带地壳物质进入地幔再循环的结果。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燕山中晚期,个旧岩浆活动强烈,并形成基性、中性、酸性及碱性杂岩体。对此前人已做过很多工作,但对其成因机制并未做详细探讨。本文以神仙水花岗岩、卡房花岗岩及贾沙辉长-二长岩为研究对象采用XRF、ICP-MS、EMPA-1600等分析测试方法,对个旧岩浆杂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贾沙辉长-二长岩富集LILE、LREE,相对亏损HREE,并具有富碱特征和Eu的弱负异常,说明其为富集地幔来源;但与OIB相比,具有Nb、Ta、Ti等元素的亏损,说明其受到地壳混染作用。 2、个旧花岗岩普遍具有高硅、高铝、富碱(尤其富钾)等特征。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Al2O3、Fe2O3T、MgO、CaO、TiO2、P2O5的含量呈线性降低;当SiO2含量大于70%时,Na2O和K2O含量变化不大。 3、岩石类型上,个旧各花岗岩体的铝质系数A/CNK值为0.92~1.08,属于I型花岗岩;构造环境上,个旧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环境,为碰撞晚期或后碰撞构造环境;其主要成分来源于地壳,并有基性成分和酸性成分的混合特征。 4、初步研究表明,个旧花岗岩形成于与玄武质岩浆底侵有关的下部大陆壳重熔作用。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月山岩体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成矿作用有关的重要的中酸性侵入岩体之一。本文通过对月山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研究,讨论了岩体成因及岩浆演化特征;同时对安庆铜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最后对岩浆演化与成矿关系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 1、岩石化学特征:月山岩体岩石化学上具有高碱、富钾的特征,岩石学分类应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演化过程中具有向富硅碱演化的趋势。 2、微量元素和REE地球化学特征:富集LREE,富集LILE,亏损HREE、高场强元素(Nb、Ta),Eu异常不明显,稀土配分为强烈右倾型。高Sr含量为岩体重要特点。 3、岩体成因:本区为地壳的构造薄弱环节,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引起区域内地壳拉张,致使地幔上隆并低度部分熔融,形成高钾玄武岩浆。基性岩浆上侵同化古麻粒岩相下地壳,同时铁镁质矿物分离结晶,岩浆向富碱闪长岩质岩浆转化,岩浆在经历至少两次AFC过程之后侵位成岩。AFC过程为主要成岩机制。 4、岩体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特征研究显示,岩浆源区为被俯冲交代的富集地幔。交代作用可能与古老的陆块俯冲有关。 5、矿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表明:安庆铜铁矿床的形成与月山岩体具有密切关系。铜、铁来源于岩浆,其富集与成矿过程是岩浆演化的结果,其中铁在成矿流体中富集主要与AFC过程中岩浆的钠质含量增高,发生Na-Fe分离作用关;铜在成矿流体中的富集与岩浆富含水分、挥发份有关,岩浆快速上升,压力骤减,富含挥发分的岩浆水携带大量铜析出,富集成矿。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前人对热带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条件下云南个旧砂矿、老挝Xaymomboun特区Ban Nameung铜多金属矿和Champasak省Boloven高原玄武岩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典型表生矿床实证解剖思路,选择个旧白云岩风化剖面、锡铅砂矿、锰结核、砂矿重选流程、Ban Nameung硫化氧化矿和Boloven玄武岩风化壳等对象,通过岩矿鉴定、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人工重砂、化学物相和微区分析等研究手段,研究这些矿床表生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矿物工业可利用性等内容,并探索热带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条件下典型矿床表生成矿三个问题:(1)Sn、Pb、Mn、Ag、REE、Nb、Ta、Ga和Cd等元素表生富集成矿(矿化)规律;(2)上述元素成矿机理和工业利用可能性;(3)典型矿床其他20几种元素表生贫化与富集规律。研究获得如下主要认识: 1. 个旧地区燕山期以来持续抬升和亚热带季雨林的表生环境,使个旧地区大面积出露的碳酸盐岩风化形成强烈岩溶地貌,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CaO和MgO大量淋失,为砂矿提供了巨大容矿空间,同时碳酸盐地区碱性环境有利于原生硫化矿分解。含矿或不含矿白云岩、花岗岩、玄武岩、夕卡岩和原生硫化矿石等风化形成粘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释放出Sn、Pb、Mn、Ga、Cd、Ag、In、Cu和Zn等元素,难风化重矿物如锡石表生残留富集,而粘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对成矿元素吸附是砂矿表生成因机理之一。 2. 个旧地区岩溶型砂矿形成机理为:(1)原生重矿物残留富集成矿,如锡石、磁铁矿。(2)金属硫化物残留成矿,如砂矿中残存大量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是原生硫化物残留结果。(3)表生矿物富集成矿,如白铅矿、孔雀石、自然铅和自然铜等富集。(4)铁锰氧化物吸附和包裹成矿,如铁锰氧化物吸附Pb和Ga等元素,包裹含Pb和Zn微粒矿物。(5)锰结核吸附包裹成矿,锰结核吸附和包裹Sn、Pb和Cu等元素和微粒矿物。(6)类质同象成矿,如Ga和Al类质同象,Cd和Zn等类质同象成矿。(7)岩溶作用成矿,岩溶落水洞或溶洞内水流冲刷使锡石等重矿物富集成矿。元素表生成矿不仅是单一成矿作用结果,而是综合作用结果,如Pb有表生矿物富集成矿,也有铁锰氧化物吸附成矿。 3. 砂矿中锰结核是锰铁结核,主要成分为Fe2O3 、Al2O3、SiO2和MnO等,包裹了赤铁矿、方解石、云母、石英、蒙脱石、高岭石、白云石、钾长石等和锡石、白铅矿等矿物。锰结核中Mn、Sn、Pb、Ag、Ga、Cd和In富集成矿,Cu和Zn富集矿化,锰结核比砂矿更富集Mn、Pb和REE,其成矿机理应是吸附和包裹成矿元素或矿物使其富集成矿。 4. 个旧表生砂矿共生伴生组分复杂,有用矿物有锡石、方铅矿、白铅矿、黄铜矿、自然铅、自然铜、孔雀石、软锰矿、白钨矿、磁铁矿和褐铁矿等。模拟岩溶作用自然过程中砂矿矿物流向的源兴采选车间砂矿重选流程结果表明,锡铅精矿中Pb、Ga、Mo、Cd、In、Cu和Zn等金属总实收率仅为3.03%~6.44%,绝大部分金属留在了尾矿中。一段床和矿泥床分析中,Ag和Mn回收率低于0.66%~0.29%,Ag富集在硫化物态中,没有富集在铁锰氧化物态中;Mn富集在碳酸盐态中,没有铁锰氧化物态中。整个流程中Pb、Mn、Cu和Zn等富集在碳酸盐态矿物中,没有富集在硫化物态中。选矿流程没有利用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矿物如磁铁矿。重选流程解释了岩溶过程能富集Pb、Mn、Cu和Zn的碳酸盐矿物,不能富集这些元素的硫化矿物。 5. 老挝Ban Nameung硫化矿氧化初期,风化产物中Ag、Pb、Zn和Cu淋失,SiO2、K2O和CaO富集,风化后期Ag、Fe和Mn富集。硫化矿风化过程中,Au硫化物态部分变为有机态和铁锰氧化物态;Ag硫化物态部分变为铁锰氧化物态和有机态;Cu硫化物态部分变为铁锰氧化物态和碳酸盐态;Pb硫化物态、吸附态、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物态部分变为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态和有机态;Zn硫化物态变为部分铁锰氧化物态、有机态、碳酸盐态和吸附态矿物。随着风化作用加强,上述几种相态比例还会改变。 6. 老挝Boloven新生代亚碱性玄武岩富Nb、Ta和Ga等微量元素,风化壳中REE、Nb、Ta和Ga已富集成矿,∑REE最高775×10-6~1003×10-6,(Nb2O5+Ta2O5)最高642×10-6~656×10-6,Ga最高81.6 ×10-6。风化壳中达到边界品位的(Nb2O5+Ta2O5)厚度有2m以上。REE可能存在于含P和Ti矿物中,也可能形成REE独立矿物。Nb、Ta和Ga应赋存在Ti、U、Zr和Th矿物中,其成矿应是重矿物表生残留富集结果,与粘土矿物吸附和三水铝石关系不紧密。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乌兰图嘎锗矿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产在煤层中的超大型锗矿床,锗金属储量达1600吨,其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模式不同于临沧锗矿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锗矿。本文以乌兰图嘎含锗煤的地球化学特征为重点,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ICP-MS和数理统计等多种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乌兰图嘎含锗煤的矿物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与其他地区含锗煤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初步探讨了乌兰图嘎锗矿的成因。论文获得以下几点主要认识: 1. 乌兰图嘎含锗煤中的主要矿物包括石英、蒙脱石;次要矿物包括长石、高岭石、伊利石;另含少量三水铝石、角闪石、叶蜡石、石膏、绿泥石、锐钛矿、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和草酸钙石。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乌兰图嘎含锗煤中还存在锆石、闪锌矿、白钨矿、重晶石、黄铜矿、卤化物、磷酸盐以及含Pb、Bi、Cr、As和Sb矿物。未发现含锗矿物。首次在乌兰图嘎含锗煤和红旗煤矿的无矿煤中发现含Ag矿物。 2. 与上地壳平均组成相比,乌兰图嘎锗矿褐煤明显富集Be、Ge、Sb、W和U,亏损Rb、Nb、Sn和Ta。乌兰图嘎锗矿褐煤中Be、Ge、Sb、W和U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乌兰图嘎砂岩和红旗煤矿褐煤,以及美国煤和世界煤的平均组成。乌兰图嘎锗矿含矿煤的稀土元素平均含量略高于美国煤或世界煤的平均组成、乌兰图嘎砂岩以及同时代的红旗煤矿无锗煤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稀土元素与锗含量无明显的相关性。 3. 按元素组合不同,煤中微量元素可划分为4个组:Ge-Mo,Tl-Ga-Zn-Co,Rb-Cs和W-U-Cd-Y-Pb-Cu-Hf-Zr-Th-Sn-Nb-Ta-Ti-Sb-Ba-Sr-Mn-Be组合。第一组合包括与灰分呈负相关的元素,它们主要表现出有机亲合性。 剩下三组包括与灰分呈负-较高相关的元素,其主要与硫化物或铝硅酸盐矿物结合。大多数含锗煤的稀土元素含量与灰分呈高度正相关,表明含锗煤中的稀土元素主要来自陆源碎屑并主要与同沉积矿物相结合。稀土元素在少数高锗煤中的富集与存在独居石有关。 4. Ge和Mo富集在不同剖面的不同部位,其余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或多或少地跟随灰分的分布。TiO2标准化的元素剖面揭示乌兰图嘎褐煤样品中的Be/TiO2、Ge/TiO2、W/TiO2、U/TiO2、Mo/TiO2、Sb/TiO2、Tl/TiO2和Sr/TiO2比值较乌兰图嘎砂岩和红旗煤矿褐煤中的参考值高出许多。这些元素(Be、Ge、W、U、Mo、Sb、Tl和Sr)的大部分(>90%) 可能由溶液带入煤层。稀土元素与TiO2的比值总体接近矿区砂岩以及红旗煤矿无矿煤中的对应比值。 5. 乌兰图嘎含锗煤具有与矿区砂岩和红旗煤矿无矿煤类似的、页岩式的球粒陨石或北美页岩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与上覆砂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相比,少量含锗煤表现出轻微但明显的中-重稀土富集,表明少量的中-重稀土在后生作用中被叠加或保留在乌兰图嘎含锗煤中。乌兰图嘎锗矿的含锗煤以较高的LREE/HREE和Eu/Eu*比值以及平坦的北美页岩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特征,明显区别于临沧锗矿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锗矿中的含矿煤。 6. 乌兰图嘎锗矿含锗煤中大多数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可能来源于花岗岩源区,Be、Ge、Sb、W和U的富集可能与后生的、侧向迁移的含锗溶液有关。含锗溶液自花岗岩源区淋滤出这些元素并将其搬运至褐煤中,煤中有机质将溶液中的锗固定而聚集成矿。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已有的研究表明,与富B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体系以富含电气石矿物为特征,B和其它挥发分一起参与了岩浆分异、流体演化、围岩蚀变以及金属迁移和沉积的一系列过程。但至今B与Sn-W矿床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性仍是个不解之迷。 电气石是B的主要寄主矿物,并且电气石被认为是成岩成矿的良好指示剂。目前,国内外对富B岩浆体系性状以及B对成岩成矿的作用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广西银屏细粒花岗岩是花山复式岩体最晚期的侵入岩相,不仅花岗岩中结晶有大量的电气石,而且在发育的晶洞中含有大量的电气石矿物。本文通过对银屏细粒花岗岩和晶洞中电气石化学组成、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探讨富B花岗岩形成和岩浆-热液体系演化地球化学特征,并对B与Sn矿化是否存在耦合关系的潜在性进行评价。 通过对富B花岗岩的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1) 银屏细粒花岗岩以高硅、高钾、富碱、低磷、准铝质为特征,具有较高的FeO*/MgO,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银屏细粒花岗岩的全岩样品显示强烈的稀土“四重效应”及等价不相容元素对 (Nb-Ta、Zr-Hf、Sr-Eu)分异,表明花山花岗岩分异演化晚期阶段存在熔体-流体作用; (2) 细粒花岗岩和晶洞中电气石为富Fe的黑电气石,前者是岩浆成因的,后者是蒸汽相成因的。两种成因电气石化学组成非常一致,几乎不含有过剩Al,Fe/(Fe+Mg)比值集中分布于0.96~0.98之间。Al3+=Fe3+和R++R2+=R3++□是电气石中2个主要置换反应; (3) 花山A型花岗岩形成演化过程中不存在狭义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形成细粒花岗岩的岩浆具有极高的粘度,大量的饱和蒸汽相被高粘度的熔体捕获﹑圈闭,气泡生长是岩浆去气的主要方式;尽管岩浆在相对高的氧逸度条件下分异演化,但由于缺乏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在银屏岩体范围内不太可能发生有规模的锡石-石英脉型矿化作用; (4) 晶洞石英显示仅含有气液包裹体,而无其他类型包裹体共存,表明岩浆流体演化晚期为均匀的单一相。晚期流体的温压范围在150~265 °C,41~72 MPa之间。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以来的动力学背景一直受到大量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大陆岩石圈地幔和大规模岩浆活动事件。华南地区广泛发育的基性脉岩,为研究中国东南部动力学背景提供了载体。前人分别从年代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广布于华南(福建、广东、江西、海南、湖南等地区)基性岩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赣杭构造带地处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结合部位,横跨江南元古宙岛弧和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两个二级构造单元,长期控制两侧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沉积、变质及成矿作用。带内发育的基性岩为认识构造带活动情况提供可能。但目前对构造带内的基性岩浆活动的研究较少,应用系统的矿物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对赣杭构造带中生代以来的基性岩体及基性脉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应用其形成时代、源区性质等结论对中国东南部岩石圈伸展减薄、地幔性质等地球动力学背景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 1. 系统进行资料收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野外考察和采样,明确了赣杭构造带发育基性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辉长岩,辉绿岩及橄榄辉绿岩。主要分布在构造带的南侧,受主/次断裂控制明显。 2. 明确赣杭构造带基性岩体主要为辉长岩,落在粗面玄武岩-玄武岩-玄武粗面安山岩,碱性-亚碱性范围内各有分布,但以亚碱性居多。SiO2范围从45.11-53.47 wt%,MgO的范围从4.06-9.28 wt%,TiO2的范围从0.79-3.63 wt%。微量元素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Rb)、轻稀土(LRE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a、Nb、Zr、Hf、Ti)和重稀土元素(HREE)。余江、东乡、枧头、虎头等近构造带样品,岩浆来源与OIB近似,Nb、Ta亏损不明显。岩浆源区地幔性质从亏损地幔向富集地幔都有分布,流体熔体的交代作用及地壳物质参与可能是造成富集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基性岩体未受到明显的地壳混染,主要经部分熔融形成,成岩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构造带对岩浆源区及深部壳幔物质演化发挥重要作用,还控制着岩浆的上升侵入。 3. 赣杭构造带基性脉岩主要为辉绿岩类,在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范围内,碱性-亚碱性范围内都有分布,以亚碱性占大多数。SiO2的范围从44.44-54.73 wt%,MgO的范围从2.74-7.89 wt%,TiO2的范围从0.91-3.39 wt%。微量元素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Rb)和轻稀土元素(LRE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a、Nb、Zr、Hf、Ti)。基性岩脉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且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及少量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样品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混染现象。基性脉岩的源区性质与流体熔体交代作用及地壳物质参与有关。少量下地壳以拆沉形式加入了原始地幔,进而通过流体熔体交代作用,造成了原始地幔的富集。伸展活动的逐渐加大及软流圈的上涌为拆沉提供了有利条件。赣杭构造带对岩浆源区、深部壳幔物质演化及岩浆上升侵入影响显著。 4. 赣杭构造带岩浆活动发育呈现多元化特点,Sr-Nd-Pb同位素特征显示有EMⅡ的参与。流体交代特征比较复杂,源区存在金云母和金红石的交代,进一步说明下地壳成分参与了壳幔相互作用。同位素模拟表明古老基底通过源区混合也有所参与。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了本区的成岩模式。赣杭构造带地区伴随岩石圈伸展作用的进行,发生了岩石圈减薄及软流圈地幔的上涌作用,少量下地壳物质拆沉到岩石圈地幔参与了岩浆的形成,构造带重新活化及活动对岩浆形成制约明显。新生代岩石圈地幔对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继承和改造。 5. 根据K-Ar年龄并结合区域内已有同位素年龄,赣杭构造带上的基性岩具有周期性分布特点,初步分为±180 Ma、145-150 Ma、120-140 Ma、95-110 Ma和65-80 Ma五组,且以120-140 Ma和95-110 Ma的峰值最为集中,代表了赣杭构造带岩浆活动最为强烈的期次。据目前研究,145 Ma限定了中国东南岩石圈伸展作用开始作用的下限,随着研究深入,更早能准确指示转换年龄的证据可能会被发现。大于140 Ma的岩浆比较偏向于构造体制转换下的构造-岩浆活动产物,与岩石圈的减薄及软流圈上涌关系密切。整个华南的岩石圈伸展作用对大规模金属成矿意义明显。赣杭构造带在热源、流体来源及驱动机制等方面对区内的以铀为主的金属成矿作用起到了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