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resultados para 1M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是我国三峡特有植物,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三峡水库蓄水后将被全部淹没的高等植物物种。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摸清了疏花水柏枝的野生种群的分布及自然环境状况,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其生物学、群落学、种群学、生殖生态学等各方面的特征。最后,对其繁殖技术进行了着重研究,并提出了疏花水柏枝的的保护对策。 疏花水柏枝分布于我国亚热带长江三峡地区,位于东经109-0 32’~110-042、北纬30-0 59’~ 31-05’,海拔70 - 150米的范围内。疏花水柏枝为常绿灌木,具有很强的耐水淹的特性。其群落的植物区系组成中,以北温带分布和世界分布属为主,在各群落中疏花水柏枝均为建群种。在较小的尺度上(间距1m或更小),各群落中的疏花水柏枝种群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在较大的尺度上(间距1.44m或更大),砾质地表的几个群落中疏花水柏枝种群表现为聚集分布,而沙质地表的群落中则表现为随机分布;幼苗在各种尺度上均表现为强烈的聚集分布。不同的群落中,疏花水柏枝种群的生物量有很大差异,变化范围为2,13 lt/hm2~5.340t/hm2,平均值为3.976t/hm2。疏花水柏枝的种群总体年龄结构比较稳定,但在不同的群落中差异较大。疏花水柏枝的的结实率高达95.12%,单位面积出种量平均为1.242×1()9粒/hm2。种子细小,寿命较短,新鲜饱满种子发芽率可达100%。冬季干旱和夏季水淹导致幼苗大量死亡。疏花水柏枝的扦插繁殖可获得较高的生根率,一年生插条的生根率明显高于多年生的插条。扦插苗移栽的成活率较高,并于第二年即可开花结实。种子繁殖也可获得较高的出苗率,但幼苗的死亡率很高。为保护这个物种,首先应加强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繁殖技术的研究,各北京植物园应大量引种栽培,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最终将其完全回归大自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十二大沙漠之一,地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向亚湿润区过渡地带,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类土地利用,结合当地脆弱的环境生态特征,引起了严重的现代荒漠化过程,是我国北方荒漠化研究的重点地区。本文着重从自然和人文学科密切合作的角度,对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 利用多年实地观测数据资料,考察了毛乌素沙地四种主要草地类型代表性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响应气候因子波动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植物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因子的逐月回归模型,揭示出如下规律:①各种气候因子对不同类型草地以及同一类型不同生长阶段草地都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②同一气候因子在植物不同生长阶段上,对生物量形成的重要性程度存在差异:③在植物生长期内,每个生长阶段的生物量都对后一时期的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说明植物生长的连续性对于生物量的形成和积累是重要的;④在植物的凋枯期,各种气候因子基本上都不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⑤水分因子对毛乌素沙地几乎各种类型草地的生物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毛乌素沙地降水状况在不同年份的显著波动对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仅直接构成了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影响到土地利用的方式、方法和后果。 2. 在考察毛乌素沙地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规律中,利用逐月动态回归建模方法改进了传统的累积气候因子回归建模方法。逐月回归模型与累积回归模型的比较显示,逐月动态回归模型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可以提供累积回归模型无法揭示的作用规律;②模拟更加精确;③可以预测不同气候条件下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范围。 3. 利用风速、降水和潜在蒸发等气象记录资料,建立了毛乌素沙地气候因子影响沙尘暴频率的作用模型,定量地考察了沙地各处气候因子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气候因素是导致毛乌素沙地沙尘暴发生的主导原因,在沙地各处,气候因子可以解释沙尘暴频率分布格局总信息的比率分别为:乌审召83.6%,乌审旗77.5%,河南82.4%,鄂托克旗79.8%,新街73.1%,伊金霍洛旗82%。 4. 在定量考察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基础上,对影响沙尘暴频率格局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了定量分离,研究表明:人为影响因素对对沙尘暴发生起次要作用,解释沙尘暴频率分布格局信息的比率分别为:乌审召16.4%,乌审旗22.5%,河南17.6%,鄂托克旗20.2%,新街26.9%,伊金霍洛旗18%。 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作用的定量分离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人为因素的影响作用表现出空间上的差异性:①从方位上说,呈现自东向中、西部递减的梯度:②从地点上说,城镇附近人为影响作用远高于农村地区;③从土地利用方式上说,农垦种植业区域高于畜牧业区域。 5. 在实地观测基础上,建立了裸露沙面和植被覆盖沙面风蚀输沙率模型,定量考察了植被覆盖率与风蚀输沙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可以保护地表土壤使风蚀在大多数条件下不致发生;当覆盖率达到40%,可以使风蚀输沙大为减少;而当植被覆盖率低于10%,植被覆盖基本不能对地表土壤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6. 应用植被覆盖地表风蚀输沙率模型,考察了沙地不同风速条件下植被有效覆盖率。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多年气象记录,沙地最大风速在20m/s左右,这样的风速条件下,保证风蚀不致发生的植被有效覆盖率为65%左右;在沙地常见的大风风速14-16m/s下,植被有效覆盖率大致为50-55%;对于沙地一般的中等风速l0-12m/s.植被有效覆盖率为40%。植被覆盖对风蚀的影响作用也可以理解为,植被覆盖使沙粒起动风速发生了增大效应,研究表明:与裸露沙面沙粒起动风速4.5m/s对照,70%植被覆盖率使起动风速改变为15.4m/s;60%植被覆盖率使起动风速改变为12.1m/s;40%植被覆盖率使起动风速改变为8.Om/s;而在10%植被覆盖条件下,起动风速为5.Om/s,改变量很小,说明植被覆盖的保护作用极其有限。 7. 基于野外实地观测,比较了沙地五种常见植物种和二种人工防护材料防风效应上的差异。研究表明,防风效应由高到低的次序是,沙蒿>芨芨草>杨柴和牛心朴子>沙障>栅栏>旱柳;就乔、灌、草和人工材料而言,防风效应的次序是,灌木植被>草本植被>人工材料>乔木植被。植物和人工防护材料降低风速的比率与风速呈现二次函数关系,不同植物种或人工材料,降低风速比率都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在一般情况下,降低风速效应随着风速的增大而降低。 8. 通过不同植物种防风效应的比较研究,对毛乌素沙地植被生态建设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毛乌素沙地的植被建设中对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的选择,应该遵循如下原则:①选取防风固沙效应好的植物种类;②应该考虑植物水分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况,实行适地适树;③植物防护效应应该与当地风蚀气候在时间上较好地匹配,在春季等风蚀严重季节,植被覆盖应该具有较好的防风效应。 9. 在现实中,各种影响风蚀的因素是同时发挥作用的。将风蚀影响因素分解为风速、湿润度和植被覆盖率(以及植被类型)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蚀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概念模型和沙丘活动性指数定量模型。湿润程度低、风速高、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是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在湿润程度高、风速低、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是风蚀最弱的地区;在其他地区,风蚀状况根据三个方面因素的综合状况来决定。 10. 利用风蚀影响因子综合作用的沙丘活动性指数模型,从空间、时间、植被类型变化角度,考察了毛乌素沙地的风蚀变化状况。得到如下结论:①随着空间变化,风速、降水等气候因素也随之存在差异,导致沙丘活动性指数的变化规律是,西北部鄂托克旗沙丘活动性最高,乌审旗次之,其他几个站差别不太显著,这是由各地降水、气温、沙粒粒径等因素共同决定;②随着时间的变化,气候、植被生长等方面的状况随之发生改变,导致沙丘活动性发生变化,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夏秋季最低:③随着沙丘植被覆盖类型的变化,沙丘活动性也发生显著变化,在一般情况下,乔木覆盖沙丘活动性>草本植物覆盖沙丘>灌木覆盖沙丘。 11. 在实地调查土地利用现实状况及其社会、经济和政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决策机制的概念模型,分析了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农牧民一政府一环境科学家这三个社会群体对土地利用的立场和影响作用力上的差异,分析了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现实中不可持续土地利用行为发生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原因。 12.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别利用产出一费用分析法和过程影响因素分析法,建立了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经济收益的定量模型。产出一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农垦种植业,还是草地畜牧业,农牧民从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只能获得较低下的经济收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低下且不断处于波动之中的农牧业产品物价,二是沉重的农牧业税收。 13. 将影响农牧业产出的因素,划分为四个方面:土地面积(牲畜头数)、环境状况、管理水平和利用强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量的影响作用模型。研究表明:环境状况指数每增加0.1,农牧业经济收益增加26%;管理水平因子每提高0.1,农牧业经济收益增加12.7%;农牧业经济收益最优的土地利用强度在0.4左右,在此之前,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加,经济收益随之增大,而在此之后,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大,经济收益逐渐降低,当土地利用强度达到0.9左右时,呈现负的经济收益。 14. 毛乌素沙地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从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的调整两条途径同时入手,二者缺一不可。通过改进和应用节水灌溉、风能光能利用、生物增产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应用免耕或浅耕技术,尽量减轻土地利用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通过栽培、速生技术,提高植被建设的成效和速度。而通过税收、物价政策的调整,尽可能地提高农牧民经济收益增长的速度,减轻土地利用压力;通过政府与人民之间对话和合作机制的建立,让广大农牧民参与到土地利用的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去;通过土地利用管理政策、措施的调整和完善,调动农牧民保护资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引导农牧民土地利用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5. 实现毛乌素沙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在于这样几个方面:①建立和完善政府及其管理部门与人民之间有效的对话和合作机制,让广大农牧民参与到土地利用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去:②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制订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特征的发展模式;③降低农牧业税收、稳定并提高农牧业产品的物价,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减轻土地利用压力;④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土地利用管理政策和法规;⑤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引导农牧民土地利用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⑥努力改进节水灌溉技术、生物增产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的科技水平:⑦改进环境保护和植被建设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植被建设的成效。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是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Bunge)是藜科梭梭属多年生小乔木或灌木,作为荒漠地区主要的建群种和优良固沙植物,梭梭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防止土地沙漠化、改善小气候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大面积的天然梭梭林衰退甚至死亡。然而,我们对于梭梭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遗传结构所知甚少。本文拟通过对自然梭梭种群的空间格局、遗传结构、遗传结构的空间分布、以及种子种群与地面植被种群的遗传比较的研究,探讨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及成因,评价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了解遗传多样性在种群内、种群间的分布情况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预测种群的遗传潜能,并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部地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四个梭梭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样地中梭梭种群的幼苗(<0.5m)和幼树( 0,5-lm)均呈聚集分布,样地A、B、D中的成熟个体(>1m)也呈聚集分布,样地c中的成熟个体呈随机分布,从整个种群来看,所有梭梭种群均呈聚集分布。种群的龄级结构图表明样地A和c中的梭梭种群表现为稳定型结构,可进行持续更新,虽然样地D中的种群幼苗和幼树数量较少,但这种现象是暂时的,种群仍具有持续更新的能力,样地B中的种群表现为衰退型结构。 2.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检测上述四个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四个种群中的成株均无显著的空间自相关。虽然梭梭的种子散布能力有限,但花粉流有可能是空间遗传结构不显著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种群更新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内竞争的增强而发生了自疏现象。 3.利用ISSR标记对新疆和内蒙古境内共9个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8个引物共扩增出219条带,其中184条(84%)具多态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通过AMOVA分析表明大部分遗传多样性分布在种群内,区域间、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均很小。梭梭种群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可能源于对异质、高胁迫环境的长期适应,而种群间遗传分异低的主要原因是种群间存在强大的基因流。 4.对5个梭梭种群的地面植被和种子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调查了其中3个种群地面植被和种子库的空间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所有种群中,地面植被和种子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似,而地面植被的遗传分异高于种子库的遗传分异:二者在遗传结构的空间分布上也不相同,地面植被种群无显著的空间自相关,而种子库种群在第一距离级上( 0-10 m)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梭梭种群的种子库有能力保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减弱种群的遗传分化。 5.研究结果建议,由于现存梭梭种群和其潜在种群(种子种群)仍保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基因交换并没有受到阻碍,因此对梭梭的保护可以与生态恢复工作同时进行。在具体工作中,应充分考虑种群的遗传结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选取适合的种群或种子资源进行恢复与重建,并保持一定水平的种群大小,才能实现种群的稳定发展以及在高胁迫环境中的长期存活。 荒漠生态系统植被结构简单,环境压力大,对荒漠地区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植物的空间分布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对于探讨在胁迫环境中各种进化力量(如选择、突变、迁移、漂变)的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并为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在本文中,对荒漠植物在较大地理范围内的遗传结构研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进行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研究、地面植被种群与种子库种群在遗传结构、空间遗传结构上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均为首例。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荒漠植物生态适应与进化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我国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半干旱区和干燥的亚湿润区分布着大面积沙地,这些沙地是我国荒漠化土地的集中分布区和的主要的潜在发生区,也是重点治理区。在这些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的首要任务是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用于植被恢复和重建的植物种,必需能够适应沙地特殊的生态环境。 克隆植物是一个独特的植物类群,它广泛的分布于各种生态系统中。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克隆植物形成了有效利用异质性资源以及克服(忍耐或逃避)局部不利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对策―克隆整合。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毛乌素沙地是我国的四大沙地之一,其生态环境的特点具备我国沙地生境的共性-干旱、土壤贫瘠、频繁的风沙活动以及异质性。在毛乌素沙地中,克隆植物广泛分布。本文以毛乌素沙地为案例研究的背景,以该区几种重要的克隆植物为研究对象,以该区主要的生态环境特点为处理因素,从不同层面来观察克隆整合对这些植物适应沙地环境的作用。 高度异质性的水分分布格局是该区的关键生态因子之一。水分传输可以帮助克隆植物利用不同斑块内的水分资源。在一个野外实验中,采用酸性品红染色喂饲的方法,研究了根茎型草本克隆植物沙鞭和根茎型克隆半灌木羊柴的克隆内水分传播格局。沙鞭克隆内的水分传输速度和强度都高于羊柴。这可能是沙鞭能够占据大面积生境的原因之一。此外,克隆植物分株间资源的传递是通过贯通的维管束进行的。水分可以在观察的沙鞭克隆片断内畅通无阻的传输,但在羊柴克隆内的传输受到限制。这可能与二者维管束结构的不同有关。 沙埋是该区植物经常遭遇的生态事件。本文研究了克隆整合在羊柴遭受空间异质性沙埋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轻微程度的沙埋可以促进羊柴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高强度的沙埋会削弱羊柴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甚至会致死。克隆整合可以帮助羊柴抵抗空间异质性沙埋,尤其当沙埋的强度增加时,这种作用表现的更明显。实际上,沙埋的发生是逐渐进行的,即同时具有时间异质性。本文通过野外实验观察了沙鞭在时空异质性沙埋条件下的响应格局以及克隆整合的作用。研究表明,长时间间隔的沙埋促进沙鞭的生物量积累,克隆整合可以帮助沙鞭抵抗频繁发生的沙埋事件。此外,通过Meta-analysis方法综合了分布在沙地中的根茎型克隆植物对沙埋的响应格局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轻微的沙埋能够促进根茎型克隆植物的生物量积累,高强度的沙埋对这些植物是一种生态胁迫,克隆整合可以帮助这些植物抵抗这种生态胁迫。这强烈的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克隆整合是根茎型克隆植物在长期的适应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抵抗高强度沙埋的生态策略。 该区也生长着很多密集型克隆植物。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在各种尺度上存在,密集型克隆植物也可能经历小尺度的养分异质性。以糙隐子草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同质和异质养分条件下的生物量、生物量配置格局以及有性繁殖和克隆生长的权衡。结果表明:在异质性的养分条件下,相连的克隆片断的总体生物量、地上无性结构生物量、根生物量以及分株大小都显著高于切断的克隆片断;同样,异质性斑块中的相连的克隆片断的表现高于同质性斑块。这暗示着克隆整合能够帮助密集型克隆植物糙隐子草更好的利用小尺度的养分异质性。 此外,通过野外调查的方式观察该区两种重要的克隆半灌木,游击型的羊柴和密集型的油蒿在小尺度不同植被盖度斑块下的生物量配置格局。结果表明:羊柴的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对植被盖度变化的响应不如油蒿敏感。这可能是因为羊柴的游击型克隆构型决定其可以跨越小尺度斑块实现克隆生理整合,从而利用不同小生境斑块的资源所致。油蒿只能利用小生境斑块内的资源,当小生境斑块的条件改变,其生物量以及配置方式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繁殖方式上,羊柴的有性繁殖结构以及有性繁殖投资显著小于油蒿。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对一种繁殖方式的投资常常会削弱另一种繁殖方式。羊柴主要依靠克隆生长,这符合并支持配置理论的观点。植物的空间格局与植物自身的生活史性状密切相关。羊柴和油蒿不同的生活史特性必然会在各自的种群空间格局中体现出来。本文还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观察二者的种群空间格局。种群水平上,小尺度的空间自相关控制着羊柴种群的空间格局;油蒿种群的空间格局受更大尺度的过程控制,并在自身为建群种的群落随机分布。对于油蒿种群而言,发生在小于抽样尺度(<1m)的随机变异高于相应的羊柴种群。这两种克隆半灌木的种群空间格局的差异可能与二者克隆构型和克隆性的不同有关。 本文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根茎型克隆草本植物,还包括了克隆半灌木,不仅涉及游击型克隆植物,而且涵盖了密集型克隆植物。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理解克隆植物对异质性生境的适应策略,在实践上也能为该区的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A three month lo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tocking density on the growth of Pangasius sutchi in net cages. The size of each cage was 1m³.The three stocking densities used were 40, 50 and 60 fishes/m³ and designated as treatment T1, T2 and T3 respectively. Each treatment had three replicates. All the fishes were of same age group having mean length and weight of 7.13 ± 1.37 cm and 2.46 ± 0.12 g respectively. The fish in all the net cages were fed a diet containing 34% protein.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fish in the treatment T1 stocked at the rate of 40 fish/m³ resulted the best individual weight gain followed by T2 and T3 respectively. The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ranged between 3.51 and 3.09, the food conversion ratio (FCR) values ranged between 1.73 and 2.04 with treatment T1 resulting the lowest FCR. The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s (PER) values were 1.69, 1.16 and 1.43 for treatment T1, T2 and T3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P>0.05) variation among the survival rates of fish which ranged between 92 and 95%. The net production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2189, 2343, and 2283g for treatment T1, T2 and T3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of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best individual growth of P. sutchi was obtained at a density of 40 fish/m³ but the highest total production was obtained at a stocking density of 50 fish/m³ in net cage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实验以菠菜叶片为材料,分离并纯化了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EC 1.2.1.8),并对其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此外,还提取并纯化了poly (A)+RNA,并对其完整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存在于60%硫酸铵沉淀部分,70%硫酸铵沉淀部分未检出其活性。用层析法纯化该酶,使纯化倍数达到405.3倍。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有两个同工酶。 2.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主要定位于胞液中。其中,在过氧化物酶体及微粒体中有一定量活性存在,但在叶绿体中未检出其活性。 3.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有较广的pH值范围,其最适pH范围为9.5左右。该酶以NAD作为特异性辅酶,其Km值为8.0×10-6M, Vmax为0.143nmol/min。该酶以甜菜碱醛作为特异性底物,其Km值为1.82×10-4M,Vmax为0.182nmol/min。该酶活性为0.125~1M的NaCl、KCl和脯氨酸所抑制,但0.125~1M的蔗糖及甜菜碱对其活性没有影响。 4.PCMB和Mersalyl抑制该酶的活性,DTT可逐步恢复被抑制的活性。稀土元素LaCl3对该酶活性没有影响,但CeCl则使其完全失活。另外,Mn2+和Mo6+离子对其活性没有影响,Mg2+离子可增加其活性。 5.菠菜叶片中有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的抑制因子存在,该因子可能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 6.应用酚-氯仿方法分离了菠菜叶片的poly (A)+RNA,并在-80℃低温下长期贮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Studies were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changes in freshwater giant prawn,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during various storage conditions of handling and preservation and producing safe and quality products. The samples kept in ice immediately after catch with head-on and head-less condition were found to be acceptable for 6 days and 7 days, respectively. Delaying of icing considerably shortened the shelf-life. The pH value increased from 6.36 to 8.0 after 10 days in ice. The initial average TVB-N value of sample increased from below 10 mg/100 g to 25 mg/100 g with the lapse of storage period. The Ca++ ATPase activity in presence of 0.1M KCl slightly decreased at the end of 10 days of ice storage. Immediately after harvest, initial aerobic plate count (APC) was 2.88x10^6 CFU/g which gradually increased to 1.12x10^8 CFU/g after 6 days in ice storage and showed early signs of spoilage. Initial bacterial genera in the prawn iced at 0 hours were comprised of Coryneform (22.21 %), Bacillus (7.40%), Micrococcus (11.11 %), Achromobacter (48.14%), Flavobacterium/Cytophaga (7.40%), Pseudomonas (3.70%) and Aeromonas (3.70%). During ice storage Coryneforms and Bacillus were always dominating along with less prominent ones - Micrococcus, Achromobacter and Flavobacterium. Studies were conducted on the stability of myofibrillar protein of M. rosenbergii under different storage and pH conditions. The influence of a wide range of pH on the remaining Ca++ ATPase activity of M. rosenbergii muscle myofibrils after storage at -20°C for 2 days, at 0°C for 2 days and at 35°C for 30 minutes demonstrated that ATPase activities were lower in acidic and alkaline pH regions and the activity remained relatively high. Mg++ ATPase activities both in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Ca++ remained high at neutral pH compared to those of acidic and alkaline region. The solubility of myofibrillar protein decreased gradually both in acidic and alkaline pH regions. The study also examined the bacteriological quality of freshly harvested M. rosenbergii, pond sediment and pond water from four commercial freshwater prawn farms at Fulpur and Tarakanda upazilas in the district of Mymensingh. The study included aerobic plate count (APC), total coliform count, detection,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uspected public health hazard bacteria and their seasonal variation, salt tolerance test,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 of the isolates and washing effect of chlorinated water on the bacterial load in the prawn samples. APC in sediment soil and water of the farm and gill and hepatopancreas of freshly harvested prawns varied considerably among the farms and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 season. The range of coliform count in water, gill and hepatopancreas ranged between 6 - 2.8x10^2 CFU/ml, 1.2x10^2 - 3.32x10^2 CFU/g and 1.43x10^2 - 3.89 x10^3 CFU/g, respectively. No coliform was detected in pond sediment sample. Suspected health hazard bacteria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pond sediment, water, gill and hepatopancreas included Streptococcus, Bacillus, Escherichia coli, Klebsialla, Salmonella, Staphylococcus, Pseudomonas and Aeromonas. Bacillus, Salmonella and Staphyloccus [sic], and were found to be highly salt tolerant and capable of growing at 10% NaCl. The antibiotic disc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antibiotics were used for the sensitivity test. The organisms were found to be most sensitive against Tetracyclin and Gentamycin.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A detailed sedimentalogical study concerning the depletion of mangrove in the Indus Delta due to the marked decrease in the supply of silt was undertaken. Thirty one stations were established for sampling in a selected area of 12000 hectares between Korangi creek and Wad do Khuddi creek. Seventy one samples of soil were collected from 6cm and 1m depth, out of which fifty one samples were selected for sedimentalogical studies. It was inferred from this study that the marine depositional processes are distinctly dominating over the fluvial processes, which is major cause in decreasing the growth of mangrove. It was also inferred that among the sampled stations the sites having clayey silt (with silt 60%-70% and clay 25%-30%) are most favourable for mangrove plantation.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菹草(PotamogetoncrispusL.)和伊乐藻(Elodeanuttallii)为材料,在不同水深条件下对沉水植物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深的增加,菹草和伊乐藻的茎伸长速度逐渐增大,但分支数或株数减少,最终植物生物量减少;菹草和伊乐藻种群能够建立的水深极限条件分别为:2倍SD和2.3倍SD。在冬季透明度为1.1-1.2m条件下,伊乐藻种群在2.5m水深处成功建立。高透明度(>1.1m)是五里湖深水区伊乐藻种群建立的关键条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重建五里湖深水区沉水植被的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20 0 1年 12月 ,在广东省韶关市凡口铅锌矿湿地处理系统中采集土壤样品 ,采用Singh和Stout的培养法对土样中的原生动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共发现原生动物 4 2种 ,对照区和湿地每克风干土壤中原生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 2 377和 113,三大类土壤原生动物丰度中鞭毛虫占优势 ,多于纤毛虫和肉足虫。通过原生动物种类、丰度与土壤理化参数的统计分析说明铅锌尾矿对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危害极大。通过土壤原生动物丰度和物种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反映出正在使用的湿地 3土壤受污染严重 ,已停止使用的湿地 1和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带状弹簧构造的可折叠多杆并联结构对卡塞格林型望远镜的次镜进行支撑,并结合在轨调节,可以实现口径<1m的可展开空间望远镜。描述了基于带状弹簧的可展开空间望远镜的结构特点,介绍了近年来发表的四杆支撑、八杆支撑、三杆支撑和六杆支撑等4种基于带状弹簧的空间望远镜精密展开技术的研究进展。建议针对带状弹簧空间望远镜的精密展开技术,应进一步开展结构动力学建模、结构优化以及误差的光电测量和校正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展开实验也有助于推动展开动力学和展开精度的研究,而非对称展开结构将是今后该项技术的研究方向之一。认为开展基于带状弹簧的空间望远镜精密展开技术的研究将促进基于微小卫星平台的高分辨率遥感成像和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黄土丘陵区选择从耕地、草地、灌木林到乔木林样地,不同样地内设立1m×1m(乔木10m×10m)的样方,分析样方内凋落物积累量、碳氮含量、土壤有机碳(SOC)和可溶性碳(DOC)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天然草地、灌木林、乔木林凋落物积累量依次为5.3,12.1和32.4t.hm-2;但人工灌木林和乔木林的凋落物积累量分别为6.7和11.4t.hm-2,分别是天然灌木林和乔木林的1/2和1/3。随着植被的恢复,天然植被凋落物的C/N高于人工植被(刺槐林除外)。与耕地SOC(4.67g·kg-1)相比,天然灌木林地SOC提高5.9倍,人工灌木林地提高1.8倍;天然乔木林地提高8.0倍,而人工乔木林地仅提高4.0倍。凋落物积累量与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83),但20cm以下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凋落物积累量与0~10cm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893),与10~60cm土层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与80~100cm土壤可溶性碳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提高喷灌水量分布均匀性评价的准确性,当雨量筒径向布置时,为考虑所有测点数据对插值点降水深的影响,采用径向和周向两次的三次样条插值计算出未知点的降水深,从而计算喷灌均匀系数。以美国雨鸟30PSH型喷头雨量筒间隔为1m和2m的喷洒试验数据,计算网格点取1m和0.25m,分别采用三次样条两次插值法和邻近四点距离线性插值法计算了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结果表明,均匀系数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采样间隔为2m的线性插值、采样间隔为2m的三次样条两次插值、采样间隔为1m的线性插值和采样间隔为1m的三次样条两次插值。采样间隔2m比1m计算出的均匀系数总体高3~4个百分点,三次样条两次插值法比邻近点距离线性插值法略低1个百分点,2种计算网格点间距下的均匀系数差值小于1个百分点。结果证明,采样间距、插值方法、计算网格间距对均匀系数的影响依次降低,三次样条两次插值法可以用来评价喷灌组合均匀系数。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合成Mn~(++)、Fe~(++)、Co~(++)、Cu~(++)、Zn~(++)过渡金属酞菁和Sn~(++)酞菁,并对它们作了红外、紫外和元素分析。用上述金属酞菁、抗坏血酸和分子氧构成了一种新的单加氧酶和化学模拟体系,发现都可以在常温、常压下使苯羟化成酚。其中以铁酞菁活性最高,反应八小时苯的克分子转化率可达0.7%左右,其余(包括铈酞菁)大约比铁体系活性低20倍,约为0.02%~0.04%。与典型的模拟单加氧酶Udenfriend试剂比较,在没有丙酮等有机介质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活性。考察了抗坏血酸浓度、P~H值。底物苯的加入量以及温度等对羟化反应起始吸氧速度、苯的转化率的影响。发现,羟化反应速度与加入反应的抗坏血酸浓度成反比;中性、微酸性介质(P~H=4.7)对羟化反应有利,温度以35℃为宜;在抗坏血酸浓度较低时,苯的转化率几乎与其成正比关系,在浓度大于1M/g时,苯转化率的提高就比较小了。考察了含氮的各种胺类及含氧的丙酮等配位对化学模拟体系中Fe~(++)活性的影响。发现Fe~(++)周围的N原子数与铁离子的比例按1:1、1:2、1:3、1:4增加时铁模拟体系的活性几乎成正比提高,但是这又不如铁酞菁体系的活性,说明含N大环配位体-酞菁对铁离子的活化更为优越。并利用量子化学的概念对此作了解释。发现以往作为分散剂而加入到体系中的丙酮也是一种可以活化Fe~(++)的配位体。根据实验事实以及反应液的电子光谱分析,对羟化反应机理作了探讨,提出Fe~(++)、抗坏血酸(AsH_2)与适当配位体在微酸性介质中(P~H=4.7)形成中间三元络合物是羟化反应的第一步,指出G.A.Hamilton等人提出的“Oxenoid”机理忽略了适当配位体的重要作用;指明了Udenfriend试剂中的CDTA以及本实验所用的各种胺和丙酮的作用实质。提出Fe~(++)、适当配位体在低浓度和高浓度的抗坏血酸溶液中形成五配位和六配位的中间三元络合物,二者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因为只有五配位的中间三元络合物才有活性,园满地解释了在抗坏血酸浓度低时羟化反应速度反而高于高浓度的这一反常的实验现象。根据五配位中间三元络合物的模型,进一步指出在模拟体纱中抗坏血酸不仅仅起到了授氢体的作用,它与单加氧酸酶P-450辅基的轴向第五配位体-含硫的胱氨酸残基类似,在分子氧的还原断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对中间双氧络合物的存在也提出了看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容量的贮能电池,目前研究比较成熟功率,容量较大的是盐酸体系Fe/Cr氧化还原电池。但是对于该体系的铬负极,仍然存在着氢气的伴随发生和铬盐溶液的时效陈化问题,此外,作为隔膜的离子交换膜也不能满足电池的性能要求。本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铬负极的性质和溶液的时效陈化问题;探讨了三价铬离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组装了试验型氯化铵体系的Fe/Cr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测试了电池的性能;为降低隔膜的离子选择性的要求,对Cr(III)/Cr(VI)电对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三价铬离子在银离子存在下氧化成铬酸盐的反应机理。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金、银、铜、石墨等电极材料对Cr(III)/Cr(rIII)电对氧化还原可逆性和析氢速度的影响。金电极能催化Cr(III)/Cr(II)电对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含有Pb~(2+)离子时,具有较高的氢过电位。银、铜电极在电位扫描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溶解和沉积,电极性能不稳定,而石墨电极上Cr(III)/Cr(II)电对的可连性较差。因此选择金作工作电极。研究了电解液中加入Pb、In、Tl的作用,结果表明,同时添加Pb-In、Pb-Tl比添加Pb、Tl等单一添加剂更能有效地提高氢过电位。电子探针分析表明,Pb、In、Tl在金基底上是均匀分布的。文献上尚未见到在这一电池体系中应用上述复合添加物的报导。在盐酸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r(H_2O)_4Cl_2] Cl·2H_2O <-> [Cr(H_2O)_5Cl]Cl_2·H_2O<->[Cr(H_2O)_6]Cl_3利用各级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计算了不同浓度的Cr(III)离子溶液中,上述三种络合物的浓度。以循环伏安曲线上Cr(III)的还原峰值电流i_p对Cr(H_2O)_4Cl_2~+和Cr(H_2O)_5Cl~+的浓度和作图,得到通过原点的直线。恒电流法研究发现,电位-时间曲线相继在-550mv·vs·scE和-660mv·vs·scE出现二个电位平阶,其电量比与Cr(H_2O)_4Cl_2~+、Cr(H_2O)_5Cl~2+的浓度比相当。据此认为参加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离子是Cr(H_2O)_5Cl~(2+)和Cr(H_2O)_4Cl_2~+。利用循环伏安法比较了盐酸、氯化铵、醋酸、醋酸铵作电解液时Cr~(3+)离子的反应活性。盐酸体系中氢气的伴发生极为严重。醋酸、醋酸铵体系析氢电流较小、Cr~(3+)离子的反应活性也不高。相对来说,氯化铵体系对Cr(III)/Cr(II)电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有较高的活性,而且氢的析出电流也较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盐酸。氯化铵作电解液时铬络离子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在溶液久置过程中,铬络离子在氯化铵体系中比在盐酸体系中稳定。循环伏安法的研究也符合这一结论。由于氯化铵体系的优点,组装了以氯化铵为电解液的铁铬单体电池。当充、放电电流密度为20mA/cm~2时,库仑效率达99%,瓦时效率在60%以上,电池的开路电压可达1.18V。与以盐酸为电解液的电池相比,具有电池开路电压高、放氢量小库仑效率高等优点。由于溶液的酸度低,也延缓了溶液对电池壳体及其附件的腐蚀。看来,它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电解液体系。为了降低电池对离子交换膜的离子选择性要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全铬电池体系,即正负极活性物质分别为Cr(III)/Cr(VI)和Cr(III)/Cr(II)。本文在Pt、石墨、钛电极上在硫酸溶液中对Cr(III)/Cr(VI)电对的氧化还原过程进行了探讨。循环伏安法表明,Cr(III)的氧化与氧的发生同时进行,加入Pb~(2+), Co~(2+)离子使Cr(III)离子的氧化电位负移。加入Ag~+时,在循环伏安曲线上出现Cr(III)离子的氧化峄。表明Ag~+对Cr(III)的氧化过程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在Cr(III)离子浓度0.1m时,峰值电位φ_P与扫描速度的对数logV呈线性关系,2ψ_p/2logv=100mv;峰值电流i_p与扫描速度v成正比。浓度在0.07M以下时,峰电位与扫描速度无关,峰电流与扫描速度平方根成正比,表现为扩散控制的过程。银离子存在下,Pt电极上Cr(III)离子的氧化过程的交流阻抗谱图呈现二个半圆,可以认为电极过程包括中间吸附物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