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 resultados para C. Franklin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GF14是一类在高等植物的基本代谢﹑信号转导﹑抗逆以及转录调节等多种生理生化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这类基因是14-3-3基因家族的成员,由于启动子结构中具有一个保守的G-Box元件而得名。我们根据该类基因的保守序列合成特异性探针,从水稻中花10号花的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基因,通过全长测序以及同源比较,发现它的核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注册的水稻GF14-c因有高达99%的同源性,并在其上游启动子区也发现了一个保守的G-Box元件,从而确定该基因是水稻的GF14-c因,我们把它命名为OsGF14-cOsGF14-ccDNA全长1154bp,编码25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酵母同源基因BMH2有71%的同源性,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dYES2,借助LiAC化法将pdYES2导入BMH2缺陷型酵母菌株GG3000,筛选获得了补偿BMH2功能的重组酵母菌株PYGG。OsGF14-c因的启动子区域具有一个典型的﹑高等植物特有的顺式作用元件G-Box元件,提示该基因可能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洋葱表皮瞬时表达实验验证了OsGF14-c核定位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F-c2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筛选获得了表达GF14c-MBP融合蛋白的重组菌株,利用直链淀粉亲和层析纯化了OsGF14c-MBP融合蛋白。为了研究该基因在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以OsGF14-c因的全长cDNA序列构建反义表达载体载体p35sCAMVF,并分别以OsGF14-c cDNA序列的特异区段以及保守区段构建了RNAi表达载体US和UT。将p35sCAMVF﹑US和UT借助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分别导入水稻愈伤组织,培养成苗并进行遗传学分析。我们的工作对今后深入研究OsGF14-c因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paper presents a resume on experiments carried on mass breeding of the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in a cement cistern through administration of crude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The experiments proves that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can be used for mass breeding of the fish in simple enclosures, with facilities of some input and output of water and a dose of 5 mg/kg and 18 mg/kg of body weight, for males and females respectively are required for the purpose. Observations were made by using pituitary glands in similar way. For successful breeding of about 80 kg female together, the expenditure towards cost of pituitary gland and H.C.G. are respectively 275 and 117 Rs.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氮素是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人类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不断加剧,导致全球性氮沉降增加,使大多数生态系统氮素的可获得性增强。从而降低或消除了氮素对生态系统的限制作用,加速了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由于成土母质、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植被组成等的差异,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氮素增加的响应也不尽相同。欧洲和北美一些发达国家地区对于草地生态系统对于全球性氮沉降增加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对于分布广泛的欧亚大陆草原研究相对不足。 本文研究选择对于欧亚大陆草原较具代表性的成熟羊草草原群落及该群落的退化类型为研究对象,从1999年开始,在这两类群落中选取地形相对平缓均一,植被组成一致的地段设置了施肥小区并进行持续氮素添加实验。本文研究了成熟和退化羊草草原群落物种功能特性与土壤微生物量CN、P对氮素添加响应。 羊草群落中6种主要植物的地上生物量、种群密度、比叶面积、叶氮和叶绿素含量对于氮素添加响应以及各指标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表明:比叶面积、基于质量的叶片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等叶片水平上物种功能特性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和决定了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对氮素添加的响应。羊草通过提高比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种群密度及个体生物量等多重调节功能对氮素添加做出响应。西伯利亚羽茅主要通过提高比叶面积、单位质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以及株丛生物量,使其在群落占据优势。大针茅和冰草在提高比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的调节能力相对较低,种群密度沿氮素添加梯度显著降低。黄囊苔草只能通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对氮素添加做出响应,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沿氮素添加梯度逐渐降低,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也显著降低。糙隐子草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沿氮素添加梯度显著降低,但由于糙隐子草具有较高的SLA,且对叶绿素、叶片含氮量的调节能力较强,氮素添加处理没有对其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上述结果支持Tilman的光资源竞争假说和Knops等的物种替代假说。 成熟和退化羊草群落土壤微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pH以及凋落物碳、氮、磷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成熟羊草群落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随氮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退化羊草群落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沿氮素梯度表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各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均与土壤pH呈显著的正相关。(2)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将;而对照的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则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年度间降水量差异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具有较大影响。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成熟羊草群落土壤微生物生长不受氮素限制,但退化群落不同;氮素添加导致的土壤酸化作用可能是两类群落表层土壤微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0-10cm的表层土壤;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对氮素添加的响应可能还受到其它因子(如生长季降水量)的影响;深层土壤微生物量较低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缘故。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A bioassay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ree organic pesticides to determine their comparative toxicity to fingerlings of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There was wide variation in the toxicity of different pesticides with 24 hr LC sub(50) values ranging from 0.000403 to 0.294 mg/l. Endosulfan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toxic, whereas BHC was the least.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CN、P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元素,其可利用性和各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化学计量生态学为研究这几种基本元素间的平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框架。许多研究表明,过度放牧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放牧如何影响植物的C:N:P化学计量关系的却少见报道。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沿水分梯度分布的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四种植被类型中的灰脉苔草(Carex appendiculata)、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冷蒿(Artemisia frigid)、克氏针茅(S. krylovii)和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沙地8个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对长期禁牧样地和自由放牧样地中273种植物,其中禁牧与放牧样地中的共有植物种为144个,测定了植物叶片C: N: P化学计量特征以及植株高度、丛幅面积、茎、叶和株(丛)生物量、茎叶比等功能性状,系统地研究了放牧对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和资源分配的影响。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1. 放牧降低了植物叶片的C:N比,但增加了N:P比和C:P比。C:N:P 化学计量比的变化主要受叶片N和P含量变化的影响; 2. 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放牧的响应同时受水分条件的制约。沿水分梯度分布的不同植被类型中,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放牧的响应不同。草甸群落中,植物叶片C量显著降低,N和P含量显著增加;在草甸草原群落中,植物叶片CP含量减少,N含量显著增加;而在典型草原群落中,植物叶片CN和P含量均显著降低; 3. 在物种水平上,CN、P含量对放牧的响应分为:显著增加、显著降低和没有显著变化三种类型。放牧影响下,植物叶片N含量和N:P比在显著升高的物种多于显著降低的,而叶片C量、C:N和C:P显著降低的物种占的比例很小,表明植物对放牧适应策略与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4. 过度放牧使植物的植株高度、丛幅大小、株丛数、茎叶比和单株生物量均显著降低,即植物整体呈现小型化现象,进而导致群落初级生产力、茎和叶生物量下降。轻度放牧对物种的资源分配没有显著影响,单株(丛)生物量和群落茎、叶及总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这与过度放牧的影响正好相反。 5. 过度放牧显著改变了物种的资源分配策略,使生物量向叶的分配比例增加,向茎的分配比例减少。资源优先向同化器官分配可能是草地植物对长期放牧干扰的一种重要适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