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resultados para 350.7232 L864c
Resumo:
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的金宝山岩体赋存我国最大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为似层状产出的小型超镁铁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晚二叠纪(260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相关。该岩体由单辉橄榄岩、辉橄岩及橄辉岩、辉石岩异离体组成。铬铁矿以副矿物形式出现,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三类: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以自形或半自形体存在于辉石中铬铁矿以及环绕结构铬铁矿。其中环绕结构铬铁矿外壁浑圆,内为棱角状,其中心为橄榄石、辉石。本文在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研究,认为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是在岩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结晶形成的;存在于辉石中的铬铁矿则是岩浆进一步结晶演化的结果,主要为就地结晶的产物;在岩体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岩体赋存空间的堆晶相与后续岩浆持续反应,使铬铁矿不断聚集和生长,最终形成了环绕橄榄石晶体的形态。铬铁矿的生成模式进一步说明了金宝山侵入体为一岩浆通道,并且经历深部结晶分异演化.
Resumo:
近年来地质证据的积累, 使人们认识到铜在气相中迁移是一种重要的地球化学过程, 但目前关于铜在气相中溶解反应机理的研究还相当缺乏. 采用溶解度法, 在330~370℃, 压力为4.2~10.0×106 Pa 的条件范围内, 实验研究了CuCl2 在不饱和水蒸气相中的溶解度. 结果表明: 水蒸气的存在,大大增强了铜在气相中的溶解能力; 恒定温度下, 铜在气相中的溶解度随着水蒸气压的增加而增大, 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气相中铜以水合物的形式存在, 铜在气相中的溶解可由以下反应表述:solid gas gas CuCl2 +nH2O =CuCl2 (H2O)n 其中水合数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温度为: 330℃水合数n 约为4.0,350℃水合数n 约为 3.6, 370℃水合数n 约为3.3.
Resumo:
很多矿产都产于不整合面及其附近,常见的有油气、金、铀、铅锌、铜、锑与铂族元素等,不整合面与成矿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作者认为,不整合面不仅是成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和储矿的空间,且是一种容易失稳的界面,在后期的构造活动演化过程中,常形成走向弯曲的拆离断层带和韧性与脆性变形并存的韧性剪切带,进而驱动矿液运移和沉淀。不整合面类型不同,矿体形态和产出特征也不同,不整合面附近多形成一些中低温热液矿床。清墟洞组是贵州铅锌、汞和铀矿的重要赋矿层位,其原因是该地层成矿元素丰度较高,地层上部有透水性低的“地球化学障”,下部有与断裂相通的“矿源层”,一般都沿深大断裂发育的背斜轴部出露。银厂坡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其附近的会泽的矿山厂、麒麟厂(超)大型铅锌矿床非常相似,预测其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Resumo:
随着1974年金本位制的取消,国际黄金市场上的金价从35美元/盎司一路走高,至1980年达到了创记录的850美元/盎司,目前虽有大幅回落,但仍达到350~370美元/盎司。金价的攀升极大地促进了黄金找矿、勘探、生产与科技进步,同时科技进步又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以前不能利用的资源得到了利用。近20年来,黄金矿业在地质勘探研究及采选冶工艺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Resumo: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黔、滇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的中南部的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是我国著名的Pb、Zn、Ge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受到很多地质学家和地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在自己研究成果和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从脉石矿物方解石和脉石矿物热液白云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入手,详细研究矿床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并结合高温高压实验和前人研究成果(成矿元素分析、同位素等),详细分析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迁移机制与成矿机制,解决矿床成矿流体与围岩、基底、峨眉山玄武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矿床的成因模式;并通过该课题研究,揭示成矿流体随温度、压力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了解矿床成矿元素迁移、富集和沉淀的热力学、动力学作用机制,为区域内其他铅锌矿床的找矿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系统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和成果: ⑴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变化于150~250℃之间,部分包裹体大于300℃;矿床矿物包裹体的形成存在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150~220℃,第二个高峰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300~350℃;包裹体的捕获温度位于150℃~401℃之间,其中大部分高于200℃;盐度变化范围5~21wt% NaCl,平均值为13.24wt% NaCl;密度0.546~1.129 g/cm3;均一瞬间压力145×105Pa ~754×105Pa;成矿过程中流体曾存在沸腾作用和不混溶现象;沸腾包裹体的证据表明,成矿的深度为当时地表以下2200~2450米。因此,矿床成矿流体总体属中温-中压-中等盐度性质。 ⑵H、O同位素计算、流体包裹体、Sr同位素和水-岩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矿床成矿流体为不同来源流体混合的产物,具有多源性。而地层成矿元素含量、Pb同位素和水-岩反应实验结果证明成矿物质同样也具有多源性。因此,会泽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都具有多种来源。 ⑶矿床成矿条件:成矿温度为131℃~491℃,平均值为260℃;矿化时间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的时代较为相近;成矿时流体pH值为4.2~7.5,呈中性~弱碱性;金属矿物的氧逸度主要变化范围为10-55—10-20,硫逸度主要变化范围为10-30—10-10。矿石的品位主要跟流体混合、沸腾作用和断裂带宽度受到限制有关。 ⑷在该矿床,中低温(100~250℃)环境下的铅锌迁移形式有所不同,锌主要以硫氢化物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兼有少量氯化物络合物;而铅主要以氯化物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但有部分硫氢化物络合物。而在中高温条件下铅、锌基本都以氯化物络合物的形式进行迁移。影响矿物沉淀的因素很多,但流体混合作用和沸腾作用是引起会泽铅锌矿床金属矿物沉淀的主要原因。 ⑸肉红色白云岩形成的原因可能跟较为封闭的潮坪—泻湖的原始蒸发环境有关;而灰色白云岩则可能来自肉红色白云岩的淋滤交代;白色白云岩的形成则与灰岩、白云质灰岩的热液交代有关。
Resumo:
地球动力学与成矿关系的研究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而陆内岩石圈伸展与成矿的关系的研究则是该领域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 华南地区于白垩—古近纪发生了岩石圈强烈的伸展减薄事件,且岩石圈伸展减薄与该区同时期形成的众多金属和非金属矿床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尤其是华南地区的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显示了与该区岩石圈伸展作用可能有多方面的成因联系。粤北下庄铀矿田位于位于南岭铀-多金属成矿带的南部,是华南地区典型的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区,本次研究在深入细致的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运用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手段,开展了对下庄铀矿田成矿流体性质、成矿过程中元素的活动规律、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初步探讨了岩石圈伸展对该区铀成矿的制约机制,并建立了可能的矿床成因模式。通过研究,本次工作获得了以下几点主要认识: (1)通过对下庄铀矿田部分铀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及液相成分分析研究,查明了下庄矿田铀矿床矿前期热液属中高温(200℃~350℃)、低盐度(0.72%~5.95%NaCl)、密度中等(0.703~0.830g/cm3)、活动深度较深(2.29km~5.74km)、富∑CO2、相对还原性质的流体;成矿期热液属中低温(主要为154℃ ~250℃)、低盐度(0~1.83%NaCl)、密度中等(0.628~0.867g/cm3)、活动深度较浅(0.19km~1.62km)、富F-、相对氧化性质的流体。 (2)矿石矿矿物电子探针测试分析及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研究表明,本区铀矿床主要的原生铀矿物为沥青铀矿、铀石、钛铀矿,铀矿物的形成与Si、Ca、W等元素有密切的关系,而其它金属元素未显示明显地富集。矿石、脉石矿物部分继承了原岩的稀土元素组成,且在原岩基础上又有高度的演化。 (3)进行了矿区内碳酸盐的C、O同位素和黄铁矿的He、Ar稀有气体同位素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矿化剂∑CO2主要为幔源,大量的He、Ar等稀有气体也来自于地幔。矿区发育的深大断裂构造可能控制了幔源挥发份的加入。 (4)脉石矿物碳酸盐和萤石的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成矿流体中的这些元素主要源于地壳,南区矿床(338、339)的Sr、Nd组成则为富含壳源Sr、Nd的流体与幔源基性脉岩不同程度的水—岩反应所致。另外,碳酸盐铅同位素研究显示,下庄矿区成矿物质铀可能来自帽峰式后期流体交代的花岗岩体。 (5)岩石圈伸展与下庄矿田铀成矿有关系密切:下庄矿田铀矿床明显受伸展构造控制,伸展构造既为导矿构造,又为储矿构造;岩石圈伸展导致的地温梯度升高,大地热流平均值加大,驱动热液流体的流动,为铀成矿提供了主要的热驱动力;岩石圈伸展产生的深大断裂导通了壳幔间的联系,使幔源脱气成因挥发份(主要为∑CO2)沿断裂上升,加入壳源热水循环系统,从而参与了铀成矿。 (6)初步建立了下庄矿田“岩石圈伸展体系下大陆热水系统铀矿床成因模式”。模式认为,华南地区白垩—古近纪岩石圈伸展作用引发区内热水流体的大规模循环,且伸展引起的幔源脱气作用产生的挥发份(主要为ΣCO2)加入了贫铀、贫矿化剂的循环的地下热水中,形成了富矿化剂热水。富矿化剂热水从富铀花岗岩中浸出铀(氧化作用),变为富矿化剂、富铀热液流体,这种热液流体在伸展引起的热驱动下沿构造上升,热液流体上升到浅部时,由于地球化学障、流体压力释放等因素的影响,U被还原沉淀,并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Resumo:
生物有机酸是大气对流层中重要的微量挥发性有机碳组分,它广泛存在于对流层大气中,对气候、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索有机酸碳同位素(δ13C值)的分析测试方法,能够为大气有机酸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从而使该领域研究向前推进一步。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以甲酸、乙酸为代表的大气中低分子有机酸的碳同位素测试分析方法,为研究“已知有机酸来源中,不同来源对大气有机酸含量的贡献大小问题”、“人类污染对大气中有机酸的贡献比例问题”以及“是否存在尚未认知的有机酸来源问题”等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研究工作围绕如下五个方面内容而展开:首先是回顾和总结大气中低分子有机酸的研究沿革,详细摘录了国内外不同站点不同形式的大气样品中有机酸含量水平及其分布情况;其次是回顾和总结了大气中低分子有机酸的含量分析方法,并从中获取适宜于气相色谱/燃烧炉/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接口的样品富集、分离技术;第三是对水溶液中低分子有机酸的固相微萃取研究;第四是对实际大气样品中微量甲酸、乙酸的固相微萃取研究及其碳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初步分析;第五是对其它天然产物或人为活动排放源所释放的甲酸、乙酸碳同位素进行研究。研究内容的重点是:应用目前对水溶液中痕量有机酸而言最恰当的针阱捕集固相微萃取技术建立有机酸分子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方法。在方法建立过程中主要获得了如下成果: 1. 建立了以甲酸、乙酸为代表的液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样品的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测试方法。 法兰静密封技术与石英管的连接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得较高真空度的石英管,这使得向低CO2污染的石英管内无损耗地注入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准样品成为可能。进一步使用炬枪密闭-石英管燃烧法制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同位素样品,可有效避免制备过程中因挥发所导致的同位素分馏和环境CO2对测定值的影响。以市售高纯度的甲酸、乙酸为标准同位素样品,重复制备它们的同位素分析样各5次,并在Finnigan MAT-252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上测定其δ13C值。结果显示此法具有极高的重现性,所测δ13C值相对标准偏差仅为0.07%(甲酸,n=5)、0.04%(乙酸,n=5)。与之对比,另一套同位素测定系统GC/C/IRMS对同一标准物质的同位素测定结果并无显著差别,但在精度上却明显不及前者。由于避免了样品制备过程中可能因挥发而导致的同位素分馏以及可能因环境中CO2造成污染等问题,使得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的δ13C标定,为准确测定实际样品中对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δ13C值的准确测定提供基础条件,也为同类物质标准的碳同位素测定提供了准确、廉价、方便的分析手段。 2. 确立了甲酸、乙酸在线分离的气相色谱条件以及同位素分析所需的同位素比值质谱条件。 为了能对非衍生化处理的甲酸、乙酸进行有效分离,我们选取了低吸附性、高样品容量,可直接分析未衍生化游离酸的Stabilwax-DA色谱柱作为分离甲酸、乙酸的分析柱。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He载气均处于恒流模式,进样口施行不分流进样,并进样口温度设置为200℃,采用两阶段程序升温,在此条件下乙酸、甲酸的出峰时间先后相隔了0.79分钟,且多次测定甲、乙酸出峰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05分钟,据此可认为甲、乙酸获得了良好的分离。 气相色谱分离出的甲酸、乙酸通过串联接口与燃烧炉 (串联接口与燃烧炉都是加热装置,温度分别设置成350 C和 850C)相接,随后有机物在燃烧炉中被高温焚烧转变为CO2和H2O,再经Nafion半透膜祛除H2O,从而获取纯化干燥的CO2以适宜于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 3. 确立了水相中甲酸、乙酸的微萃取条件,设计制作了与萃取工作配套固相微萃取装置。 NeedlEx针阱捕集的固相微萃取技术可解决水溶液中低分子有机酸的分离萃取问题,并能与气相色谱接口的兼容,还有集采样、富集、保存、分析为一体的优点。因此探索利用脂肪酸型NeedlEx完成对水溶液相中有机酸的萃取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分析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我们设计了一整套吹扫-捕集的动态固相微萃取装置,并对甲酸、乙酸的水溶液实施了萃取研究。 由于实验装置是在吹扫捕集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随着吹扫捕集气体体积的增加有机酸在萃取针上的对富集量也呈现出一定增长趋势,尤其是在最初的几次循环中,有机酸在萃取针中的总量得到迅速的增加,在萃取气体体积达到400mL后,萃取针中的有机酸含量增加趋于缓慢。为了获得更多物质量的有机酸,实验中我们分别尝试了1000和2000mL的气体吹扫体积,分别对有机酸在色谱上的响应值以及同位素分析结果的统计显示这两种萃取体积并无显著差异,为兼顾工作量我们拟定1000mL吹扫气体体积作为实验条。 由于离子态的有机酸具极强的亲水性,因而很难挥发至顶空或吹扫气体中,只有自由的分子态有机酸方可被萃取针中疏水的固定相所富集。为使的解离反应方向朝着有利于分子态有机酸形成方向发展,我们评估了不同酸化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中我们普遍采用了500μL 4mol/L的磷酸溶液对样品进行了酸化,结果表明,酸化对提高待测物质的分析量十分有利,以10μg/mL的甲酸、乙酸标准溶液为例,酸化后甲酸萃取率提高了30.12%,乙酸的萃取效率也提高了14.46%。酸化、不酸化处理以及不同浓度有机酸溶液所测定的甲、乙酸碳同位素值在总体上不具备显著性的差异。但是,由于有机酸碳同位素测定精度与待测物物质量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因此酸化后样品中有机酸同位素的分析精度要优于未经酸化样品的同位素的分析精度。 温度的增加可以适量地提高部分有机酸的萃取效率,但温度增加导致水汽进入萃取针,中从阻碍了有机酸的有效萃取,因此本文建议在25℃室温的下进行萃取。此外,在传统的固相微萃取过程,搅动样品溶液常常是作为缩短萃取时间,提高的萃取效率的重要措施。原则上搅拌速度越快越好,但为了不使溅起水花影响到萃取针头,因而选择2000r/min搅拌速度比较适宜。 基于上述实验条件,本文考察了浓度为10~300μg/mL的甲酸、乙酸标准溶液的色谱响应值及其同位素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对不低于浓度为10μg/mL标准溶液,其中甲酸、乙酸的δ13C值都可被检测出。只不过浓度过低则响应值信号弱,不能准确计算出各质荷比信号峰面积是低浓度条件下同位素测不准的主要原因。要想使得甲、乙酸同位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1以内,则对应有机酸浓度则需达到85μg/mL以上。 4. 克服了实际水相样品中有机酸浓度低,不能直接对其实施NeedlEx萃取的难题,初步实现了对降水中甲酸、乙酸的碳同位素分析。 除了某些有机酸含量水平较高的降雨可以直接运用动态针阱捕集固相微萃取与GC/C/IRMS联用技术直接进行甲酸、乙酸碳同位素的分析外,普通含量水平的有机酸碳同位素测定尚具有一定的难度。研究中我们使用了阴离子交换型固相萃取小柱LC-SAX(规格:500mg/3mL;交换容量:0.2meq/g)对1L浓度为50~2000μg/L甲酸、乙酸标准混合溶液进行了萃取,并对所属浓度条件下δ13C测定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情况(200μg/L乙酸同位素测定值除外)下甲、乙酸的相伴概率分别伴概率大于了显著性水平0.05,表现出有机酸碳同位素测定的均值与离线法测定的甲酸同位素理论值无显著差异。 然而,降水中普遍具有有机酸含量低,其它阴离子含量高,组分复杂特点,严重影响阴离子交换型萃取小柱对有机酸的萃取。为此我们先用离子色谱对降水中阴离子组成及其含量进行分析,了解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构成及其含量,再根据所测定结果再安排对应交换容量萃取小柱实施萃取,而后再进行针阱捕集的萃取及其碳同位素分析。 5. 对以甲酸、乙酸为代表的大气中低分子有机酸碳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初步研究。 以贵阳为代表的西南城市地区大气中有机酸浓度较高,这为使用本方法研究该地区有机酸的碳同位素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经离子色谱测定,2008年8月下旬至2008年10月中旬贵阳地区6次降水中甲、乙酸浓度范围分别为5.75~22.43μmol/L和5.43~13.09μmol/L。与之对应,六次降水中甲酸δ13C值的范围为-25.72‰至-29.08‰之间,乙酸δ13C值的最大值则为-26.23‰,最小值则为-30.40‰。6次降水中甲酸、乙酸的δ13C值将它们的来源指向了直接或间接的陆源特征。结合离子色谱对降水中甲酸、乙酸浓度分析,利用亨利系数判定法可知,六次降水中间接来源是大气中低分子有机酸的主要来源,通过δ13C值的初步判断,可以看出这些二次来源应该主要由生物质燃烧,C3植物以及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的不饱和有机物经二次氧化而形成。 以往甲酸、乙酸同源的依据皆以降水中甲、乙酸浓度具有显著线性相关做为判断指标,本研究中6次降中的甲酸、乙酸浓度亦然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R2=0.87)而降水中甲、乙酸具有相似的δ13C值,这充分说明降水中甲、乙酸的同源特征。 针阱捕集萃取方式还适宜于对大气中自由有机酸的直接富集。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分别对贵阳市市郊森林公园、城市居民区以及交通要塞等三个不同地方大气中的自由有机酸进行了同位素分析,结果发现贵阳市大气中乙酸δ13C值介于-31.03‰至-26.37‰之间,乙酸δ13C值的总体均值等于-28.74‰,与之对应,甲酸的δ13C值范围为-29.42‰至-22.97‰,均值为-27.12‰。贵阳市大气中自由甲酸、乙酸的同位素值与降水中的甲、乙酸同位素值具有类似的变化范围,这表明大气气相中自由有机酸与降水中的甲、乙酸具有大致相同的来源构成。 我们还利用此法对汽车尾气以及蚁酸蚁所释放的甲酸、乙酸δ13C值进行了分析,其中汽车尾气中所含甲酸δ13C值等于-23.25±1.25‰,乙酸δ13C值为-24.55±0.85‰,而蚁酸蚁所释放的甲酸δ13C值则为-22.43±0.43‰。由于汽车尾气以及乙酸蚁释放有机酸的δ13C值要低于大气样品对应有机酸的δ13C值,据此认为汽车尾气和蚁酸蚁不是大气有机酸的主要来源。 6. 有机酸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检验食品参假行为时的扩展应用研究。 由于C3和C4循环会导致植物及其产品的δ13C值不同,因此碳同位素技术在食品控制方面发挥了特别作用,能够解决一些常规分析解决不了的问题。经分析发现,食醋中醋酸的δ13C值与其原材料密切相关,如以麦麸、大米为原材料所生食醋醋酸δ13C值在-27‰左右。而以高粱、大麦、黄豆为生产原料的食醋醋酸δ13C值在-19‰左右,明显高于了以大米、麦麸等为原料所生产的食醋醋酸δ13C值。此外,单纯以大米发酵生产的食醋醋酸δ13C值为-29‰左右。食醋中醋酸δ13C值与生产工艺、原材料高度相关的特征为质检部门更好的识别食醋参假行为提供了良好的解决办法。
Resumo:
震旦-寒武交变期是地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期,从隐生宙向显生宙过渡,海、陆、空发生了显著不同的变化,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过渡时期。中国扬子地区广泛发育的海相沉积层序有效地记录了震旦一寒武交变期重要的地质事件,因此为研究该时期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相互联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场所。在前寒武纪一寒武纪地质研究中,由于缺少标志性生物化石,行之有效的生物地层学方法在上前寒武系的划分和对比中受到很大限制,沉积有机,质干酪根和相应碳酸盐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已经成为全球对比和划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的研究方法。尽管一些学者对扬子地台进行了多年的地球化学研究,使用碳酸盐和与之共生的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对广泛的扬子地台变化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还很欠缺、对分析和探讨该时期的生命演化过程和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方面还不足。本研究是以中国扬子地区为研究范围,用沉积碳酸盐和与之共生的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对广泛的扬子地台变化的沉积环境(台地相、盆地相、过渡地带)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一个地球化学模型,用于解释震旦一寒武交变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分析和探讨区域扬子地台碳循环和环境变化与地质事件之间的内在和外在联系:(1)南沱期: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瓮安剖面平均值在-35.0‰左右)表现为较强负异常。地球被称为雪球(Snow-ball)或部分冰雪覆盖球体(Slush-ball),水体滞留和水动力不强,原始产率较低,物源以深源为主;生物不发育,主要是细菌和低等的真核细胞生物;空气和海水的气体通过冰裂缝进行交换,促进了碳酸盐的溶解;有机碳循环主要通过厌氧过程,比如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进行。(2)陡山沱期和灯影期:南沱晚期一陡山沱早期,海水的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短期仍然较负(瓮安剖面的δl3Ccarb-avg为-2.8‰ 松桃剖面1、2的δ13Ccarb-avg分别是-3.5%0和-8.6%。);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组成总体呈现正漂移(瓮安护3Corg-avg:-26.3‰;南明剖面的δ13Corg-avg高达-26.7‰),这正是全球分布的“帽”碳酸盐出现的时期:接近地表的火山去气作用释放出较之现代350倍的CO2,导致地球迅速变暖,冰雪融化,大陆风化作用加强,海平面上升,“雪球,,转化为“温室,大气中大量的CO2快速转化为碳酸钙沉入海水中。全球可能处于一个异常高的海洋沉积速率时期。随后陡山沱组的护3Ccarb值显著上升,暗示了这一时期生物作用加强,有机碳埋藏速率明显提高,有机碳和还原硫埋藏的增加,导致上层海水345的富集,硫同位素组成较高。热液作用和上升洋流作用促成了瓮安磷矿的形成和瓮安生物群的繁盛。在南沱冰期后的陡山沱期和灯影期,高的别3c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进行光合作用的海洋植物群体产率的迅速增加、海洋沉积速率的升高、海洋深部水柱中缺氧层的存在、热液活动、上升洋流作用、海水分层结构引起的,而短期同位素组成的负漂移和生物产率的变化则可能是区域事件所造成。明显的碳同位素组成负漂移出现在前寒武/寒武界线附近,这反映了碳短期变化的翻覆,与震旦纪末生物绝灭、环境变化的地质事件相符合。(3)牛蹄塘期:本研究结果发现,在牛蹄塘组/郭家坝组底部黑色岩系中,有机碳、无机碳、有机硫、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值相对较低,有机碳和黄铁矿含量相对较高。δ3Corg-avg和δ3Ccarb-avg分别是-33.9士0.7‰和-2.5=0.4‰;TOC>0.5;黄铁矿平均含量为0.96%间变化;黄铁矿(δ4ScRs)和有机硫同位素组成(δ34SOBS)平均值分别为0.3士7.5‰和3.4土7.1‰。由于牛蹄塘初期的环境变化频繁和不稳定,扬子区处于一段特殊的时期,碳、硫同位素组成延续上震旦统的负漂移现象,海侵事件、还原环境、缺氧事件、裂谷作用火山喷发、、气液喷溢、热水作用等造成海水相刘较深,有机碳埋藏量增大,多金属富集成矿。在牛蹄塘中晚期碳同位素组成趋于稳定,碳同位素组成重化,有机碳和黄铁矿含量降低:碳酸盐和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组成平均值分别是0.31±1.0‰和-31.41.3%。(沙滩),呈现稳定的正漂移;TOC平均值是0.8%;沙滩剖面郭家坝组中上部样品的黄铁矿平均含量0.5%;δ34SCRS-avg和δ34SOBS-avg为17.8士2.0‰和16.9±1.8‰。在牛蹄塘中期,随着大气圈和水圈中CO2含量降低、环境稳定,促使寒武纪生物繁盛,可能与增加的寒武系生物产量和微生物作用有关。对牛蹄塘期的环境情况有如下分析: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迅速上升,上升洋流活跃,由于分层海水的存在,海水在氧化带附近及其上部具有较高的有机物生成率,使寒武纪初期成为形成植物繁衍和带壳动物爆发的重要时期。碳同位素组成由震旦一寒武交变期的不稳定负漂移变化到稳定正漂移,这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变化相一致。下寒武统富有机碳和黄铁矿的黑色页岩沉积,暗示了早寒武世缺氧环境的存在。(4)凯里期:早中寒武世交变期有机碳和无机碳同位素组成规律的变化,出现在扬子地台台江剖面上。有机质埋藏的变化,与生物从下寒武到中寒武统的变化相联系。碳酸盐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反映了震旦一寒武交变期沉积环境的多变和震旦一寒武交变期碳循环的波动,这与变化的古环境背景、环境条件和生物演化的变化相互联系。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海水最初的同位素信息;海底热液作用和上升一洋流作用可能成为影响碳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因素。然而,各一地区在同一时期存在相似性,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针对区域和局部事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Resumo:
本文首次采用长时间热模拟实验的方法,以未成熟的抚顺油页岩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有机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的演化、成烃规律,重点研究了有机质早期低温成烃特征,探讨未成熟油形成机理,为油气生成理论提供新的信息。抚顺油页岩长时间热模拟实验的主要成果概括如下:1.抚顺油页岩长时间热模拟实验最重要的成晨是,证明了有机质在长时低温条件下能形成一定量的未成熟烃,并观察到干酷根低温成烃的即生即裂特征,从而使200 ℃低温释放了异常低温释放的类脂组分由于结合在干酷根的内部,受到干酷根大结构的保护,未曾受成熟作用的改造,较原样抽提物更能反映油页岩的生物母质来源。抚顺油页岩长时间低温成烃热模拟实验为未成熟油、低成熟油形成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2.抚顺油页岩干酷根为IIA型,形成于较开放的淡水湖泊相环境,生物来源丰富,以陆相高等植物的类脂组分输入为主,低等生物、微生物和细菌有很大的贡献。油页岩含有丰富的生物标志物,如倍半萜、三环萜、四环萜、4-甲基甾烷等,罕见的高4-甲基甾烷指数等标志物参数更进一步证明了油页岩抚顺生油母质的复杂性与多源性。3.不同温度段长时间热模拟实验证明了时间对温度的补偿作用,Ro、荧光参数、沥青A、族组成、生物标志物等参数都表明了本实验油页岩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250℃30天加热以前为未成熟阶段,250 ℃30天至300 ℃100小时为低成熟阶段,300 ℃100小时至350 ℃30天为成熟阶段,350 ℃30天以后为高成熟阶段,成熟度的划分不仅仅取决于温度,而是温度与时间的函数,时间对成熟度的影响在门限温度附近最大,时间越长,有机质成熟温度越低。
Resumo:
浙江天(天台)-嵊(嵊县)地区是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区Au、Ag及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近年来发现多处具有工业意义的贵金属矿床。其矿床特征可以同世界上以火山岩为主岩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类比。具有高Ag、Pb、Zn(Au、Cu)丰度的前震旦纪陈蔡群变质岩和早白垩纪朝川组火山岩系是矿源层。矿床产于火山岩系中;围岩蚀变发育,硅化、绢云母化、伊利石化、菱锰矿化、冰长石化以及似青盘岩化与矿化有关。矿床元素垂直分带由浅部至深部为Au、Ag、Zn-Ag、Pb、Zn-Pb、Zn、Cu。菱锰矿的含Fe、Ca量与Ag矿化具有消长关系,菱锰矿含Fe高对Ag(Au)矿化有利。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的NaCl-H_2O体系,富Na酸性(pH = 4.5)是该体系的特征。成矿流体来源以火山岩浆热液为主,有大气降水加入形成混合流体。硫、碳质来自火山岩浆。而成矿有用元素则来自大陆地壳的Ag、Pb、Zn (Au、Cu)高丰度值的陈蔡群或早白垩纪朝川组。成矿温度195 ℃ ~ 250 ℃及135 ℃±;成矿时代74 * 10~6年 ~ 105 * 10~6年,属晚白垩纪;成矿压力350 ~ 500 bar。成矿构造环境为大陆裂谷发展初期。矿床成因类型可确定为浅成中低温火山岩浆混合热液贵金属矿床。
Resumo:
A novel bonded phase for reversed-phase HPLC was synthesized in two steps. Octylamine was first reacted with beta-(3,4-epoxycyclohexyl)ethyltrimethoxysilane (beta -ECTS) and then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 was coupled onto porous silica. The prepared packing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solid-state C-13 NMR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Chromatographic evaluation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a mix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including acidic, basic and neutral analytes and methanol-water as binary mobile ph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ationary phase has excellent chromatographic properties and is resistant to hydrolysis between pH = 2 similar to 8. It can be used efficiently for the separation of basic compounds.
Resumo:
Propylene epoxidation by air was carried out on NaCl-modified silver (NaCl/Ag) catalysts, and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effects of NaCl loadings, propylene to oxygen ratio, and the reaction time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addition of NaCl to silv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propylene oxide (PO) selectivity. The PO yield has a maximum when the NaCl loading is about 10 wt.%. Also 12.4% conversion of propylene and 31.6% selectivity to PO are obtained on the NaCl/Ag (10 wt.%) catalyst at 350 degreesC, space velocity 1.8 x 10(4) h(-1) and C3H6:O-2 = 1:2. XPS and XRD characterizations show that AgCl formed on the silver catalyst was favorable to propylene epoxidation. A compound with highly oxidized Ag ion was also found, which may be effective for the reaction. (C) 2002 Elsevier Science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sumo:
Ammonia synthesis over ruthenium catalysts supported on different carbon materials using Ba or K compounds as promoter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a(NO3)(2), KOH, and KNO3 are used as the promoter or promoter precursor, and activated carbon (AC),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CF). and carbon molecular sieve (CMS) are used as the support. The activity measurement for ammonia synthesis was carried out in a flow micro-reactor under mild conditions: 350-450 degreesC and 3.0 MPa. Results show that KOH promoter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KNO3. and that Ba(NO3)(2) was the most effective promoter among the three. The roles of promot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electronic modification of ruthenium, the neutralization of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carbon support and the ruthenium precursor. The catalyst with AC as the support gave the highest ammonia concentration in the effluent among the supports used, while the catalyst with ACF as the support showed the highest turnover-frequency (TOF) value. It seems that the larger particles of Ru on the carbon supports are more active for ammonia synthesis in terms of TOF value. (C) 2001 Elsevier Science B.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