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 resultados para 143-866A
Resumo:
人类长期且大量的使用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使其持续不断地输入环境,导致它们在环境中的残留浓度日益增加,并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了不良的生态毒理效应。本文以四种典型PPCPs(对乙酰氨基酚、土霉素、三氯生、佳乐麝香)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毒理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它们对小麦种子发芽、根伸长的急性毒性,以及低浓度长期暴露对小麦幼苗叶绿素(CHL)、可溶性蛋白(SP)、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由于PPCPs具有生态风险性,而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却不能有效的将这些物质去除。因此,开发更多的新技术以强化处理PPCPs,使它们在环境中残留的浓度尽可能降低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研究以零价铁处理有机物的原理为依据,自制铁铜双金属复合物,研究了其对PPCPs溶液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并对整个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探。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浓度下,四种PPCPs与小麦根长及芽长抑制率之间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的EC50可知,不同种类的PPCPs对小麦种子发芽的毒性大小不同,而且小麦的芽及根部对不同PPCPs胁迫的敏感部位不同。对乙酰氨基酚、土霉素、三氯生对小麦根长的抑制较芽长显著,它们的EC50分别为668.8 mg/L、34.7 mg/L和147.8mg/L;而佳乐麝香对小麦芽长的抑制更为显著,EC50为143.4 mg/L。实验浓度范围内,四种PPCPs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均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四种PPCPs暴露21天后,2.8~22.4 mg/L对乙酰氨基酚、0.15~2.4 mg/L土霉素以及0.2~3.0 mg/L三氯生和佳乐麝香显著抑制小麦叶片/根部中的CHL和SP,而且使POD和SOD酶活性降低或上升,从而打破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平衡;暴露21天内对CHL、SP、POD和SOD等含量在不同PPCPs胁迫下的变化趋势具有各自的特点。 以零价铁降解有机物的原理为依据,自制了铁铜双金属复合体系,以强化处理PPCPs溶液。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及X-衍射(XRD)分析得出铁铜复合物(FeCu/Cu2O)由Fe、Cu及Cu2O组成。与零价铁相比,FeCu/Cu2O显著提高了对PPCPs的去除效果,主要是由于Cu的存在扩大了反应的电极电位差,即增加了Fe-Cu之间的外加阳极电流,从而加速Fe的阳极溶解,产生更多的高活性物质以更好的去除PPCPs。溶解氧是影响FeCu/Cu2O对PPCPs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它们可以在FeCu/Cu2O表面获得电子后生成O2-,形成类Fenton体系。此外,由于Cu2O的光化学活性,光照也可以强化FeCu/Cu2O对PPCPs的处理效果。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体系内的pH值及自由基的产生量不同。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的经典理论,本文对FeCu/Cu2O处理PPCPs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探,认为整个反应过程包括Fe的还原反应、Cu2O的光催化反应、Fe-Cu微电解反应以及絮凝过程等。
Resumo:
沈阳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该地区的交通枢纽。本文在对沈阳市进行广泛调查并采集苔藓植物标本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沈阳市苔藓植物的种类构成、区系、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利用苔藓植物对沈阳市的大气质量进行了指示。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对882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共记录苔藓植物30科67属143种及变种,其中包括苔类(含角苔)9科11属14种,藓类21科56属128种1变种。在记录中发现辽宁省新记录属1个,新纪录种36种,东北新纪录种18种,主要以丛藓科(Pottiaceae)和真藓科(Bryaceae)等地面生藓类为主。 (2)将研究区苔藓植物划分为10个区系成分,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占据绝对优势,其次为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具强烈的温带性质。通过相似性系数的计算,表明沈阳市苔藓植物区系与鞍山市和抚顺市的亲缘性较大;与上海市和杭州市亲缘性较远。 (3)应用TWINSPAN和DCA,以样点为对象,苔藓植物的重要值为指标,对研究区苔藓植物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将样点划分为三个组,从组一到组三,物种丰富度和苔藓盖度逐渐增加。分类与排序的结果与样点的实际物种分布特点基本一致。 (4)采用CCA对沈阳市35种主要地面苔藓植物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环境因子的影响,将沈阳市主要地面苔藓植物分为两类。同时发现土壤含水量、乔木层郁闭度和人为干扰是影响沈阳市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5)采用大气净度指数法(IAP)和重金属元素(Mn, Fe, Cu, Cr和Pb)化学分析法对沈阳市的大气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市区污染远重于郊区,市区西部污染重于东部,南部重于北部;各区以Pb污染最为严重,值得重视。同空气污染指数(API)进行比较,发现IAP与Cu、Pb和API之间具显著负相关性,说明随着重金属含量和API值的升高,IAP值降低,即苔藓植物的种类和盖度下降。以IAP值为自变量,API值为因变量,建立了回归方程y=-0.914x+101.849,进一步说明了IAP值与API值之间的关系。
Resumo:
探索基于小流域土壤侵蚀治理基础上的雨水集蓄利用模式和技术,是解决丘陵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雨水集蓄利用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水土保持、径流叠加与异地利用理论和方法,在小流域入渗产流特征及雨水资源潜力分析基础上,开展了小流域坡耕地集流梯田工程和沟壑荒地窖棚工程雨水集蓄利用试验,对小流域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设计、集流蓄水与高效利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Philip入渗理论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人工降雨和自然降雨结果处理分析,建立了小流域坡耕地、林地和荒地土壤的入渗产流及其相关因子数学模型。雨水潜力分析表明,该地区典型小流域水资源供需态势基本上都处于用水高度紧张状态,而且生态需水比重最高,占总需水量的69.29%。研究建立了小流域坡耕地—集流梯田雨水集蓄叠加利用模式和技术,确定了集流梯田工程的平坡比、田面宽度和田坎高度等断面参数。集流梯田和坡耕地相比土壤含水量提高16.61%-25.87%,增加产值70.98%-114.30%;该区坡耕地适宜修建1: 1平坡比的集流梯田,集流坡面种植矮秆作物和林果。研究建立了小流域沟壑荒地—窖棚雨水集蓄异地利用模式和技术,确定了坡面窖群集蓄型、沟道坝窖结合型和山泉窖池长蓄短用型等雨水集蓄工程及其断面参数。窖棚模式渗灌比畦灌节水50.0%以上,灌溉效率提高19.01kg·m-3·hm-2,单位水产值增加 107.1%-143.2%,而且较好地改善了大棚内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