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3 resultados para Logistic provider
Resumo:
利用种群指数增长和Logistic增长模型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萼花臂尾轮虫有性生殖发生的频率、后代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对种群增长和休眠卵产量的影响 .在所模拟的参数范围内 ,随有性生殖发生频率由 10 0 %减小到 2 0 % ,获得最大休眠卵产量所需的混交雌体百分率由 9%增大到 6 9% ;随密度制约作用的增大 (环境容纳量K值由 10 0 0减小到 10 0 ) ,该混交雌体百分率由 18%增大到 6 9% ,休眠卵产量由10 72 .10降低至 133.6 7.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获得最大休眠卵产
Resumo:
将离散 Logistic模型应用于银鱼种群数量变动研究 ,通过对滇池等 4个典型湖泊或水库的银鱼年产量变动的初步分析和模拟 ,发现所有的湖泊或水库银鱼产量的参数值都落入了混沌区间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找到了混沌行为的证据。同时指出 :( 1 )混沌行为使银鱼产量长期预报不可能实现 ,只有短期预报才能保证必要的精度。 ( 2 )严格控制捕捞对尚未繁殖的亲鱼的影响 ,保留足够的繁殖亲鱼 ,才能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另一方面 ,如欲获得相对稳定的产量 ,可通过控制捕捞死亡率 F来改变增长率参数μ,防止银鱼产量剧烈波
Resumo:
年龄6±6小时的纯系大型溞培养在25±1℃静置换水条件下,饲以斜生栅藻,其平均寿命为68.40±9.82天。龄期(x)和年龄(t,天)之间呈曲线迴归关系:t=-2.245+1.510x+0.035x~2(r=0.99,p<0.01)。累计生殖量417—567个,最大生殖量在第12龄。在体长2.5—4.0毫米之间生殖量(Y,个数)和体长(l,毫米)的关系为:lgY=2.65lgl-0.04(r=0.975,p<0.001)。种群增长呈logistic曲线型,其方程式为: Y=4,400/(1+e~(3.86
Resumo:
1981—1983年,在不同的培养温度下,观察了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卵的发育时间、种群的增长并用3种不同方法测算生产量。在5—30℃的培养温度下,轮虫卵的发育时间(D)随温度(T)升高而缩短,其曲线迴归方程为: LnD=2.0539+0.1097LnT-0.3046(LnT)~2 在10,15,20,25℃的培养温度下,从休眠卵孵化出来的孤雌生殖雌体,其繁殖的种群增长曲线都呈“S”形,或称逻辑斯蒂曲线(Logistic curve)。不同的温度,种群达到高峰所需的
Resumo:
Plecoptera constitute a numerically and ecologically significant component in mountain streams all over the world, but little is known of their life cycles in Asia. The life cycle of Nemoura sichuanensi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water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during a 4-year study in a headwater stream (known as the Jiuchong torrent) of the Xiangxi River in Central China. Size structure histograms suggest that the life cycle was univoltin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rowth of Nemoura sichuanensis, physiological time, and effective accumulated water temperature were describ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s. The growth pattern was generally similar within year classes but growth rates did vary between year-classes. Our field data suggest a critical thermal threshold for emergence in Nemoura sichuanensis, that was close to 9 degrees C. The total number of physiological days required for completing larval development was 250 days. The effective accumulated water temperature was 2500 degree-days in the field. Development during the life cycle increased somewhat linearly with the physiological time and the effective accumulated water temperature, but some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were best developed by logistic equations.
Resumo:
Stocking experiments with Eriocheir sinensis were conducted in two small, shallow lakes to study its growth pattern in 1994-1997. For the initially immature crabs, carapace width (CW) increases from 21.2 +/- 0.4 mm (mean +/- s.e.) for females and 22.3 +/- 0.5 mm for males in January, to 65.4 +/- 0.5 mm for females and 66.9 +/- 0.6 mm for males in Octob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W and carapace length (CL), although there is a large difference in body weight (BW) between sexes in every month from January to August when crabs are juvenile, howe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W, CL. and BW between sexes after September when the crabs become sexually mature. The growth curve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fits a logistic equation and may be expressed as CW = 75.7 (1 + exp (0.914 - 0.011t))(-1) for females, and CW = 77.5 (1 + exp (0.889 - 0.011t))-1 for males, where CW is in mm, t in days. For precocious crabs (reaching maturity by the first autumn, CW does not change much from January to July, which indicates that precocious crabs stop growing. Like juveniles, the precocious crabs show no differences in CW and CL, but do show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W between sexes.
Resumo: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和积累的速度越来越快, 人工处理数据越来越困难,智能化及自动化的数据处理能力成为迫切的需求。 为此人们设计了很多学习算法,希望计算机能具有人类的学习能力,即只要训练一次,就 可以自动处理数据。 尽管这种学习能力已经在很多成功的应用中得到了验证,但它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假设基础上,即训练数据与目标数据的一致性。 这意味着:根据训练数据得到的模型只适用于具有同样分布的目标数据。如果需要完成一个新的任务, 即使是与原任务非常相近的任务,原来训练好的模型也可能会失效。但是如果重新提供训练数据必将付出很高的成本。 因为两个任务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在新任务的训练过程中彻底丢弃原有的训练数据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考虑到数据来源的差异性和训练数据的时效性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有必要寻找更有效的解决途径。 迁移学习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传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实现了从人到机器的知识迁移。 迁移学习则是研究从一个学习任务到另一个学习任务的知识迁移,以提高知识利用的效率。 这样的知识迁移将在缺乏训练数据和训练数据时效较短的情况下 大大降低学习的成本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本文从跨数据域迁移学习入手,研究无监督迁移学习技术,以及在数据流环境下的有监督迁移学习技术, 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在迁移学习中首次提出利用最大间隔方法在没有目标数据域的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完成分类任务。 提出了两种算法,以迭代优化技术为基础,分别在函数层以及参数层实现了辅助任务到目标任务的知识迁移。 在多个公开的数据集中的实验表明,两种算法的分类准确率均优于现有的迁移学习算法。 在数据流分类任务中,针对概念漂移问题首次提出对概念漂移进行建模,来设计一种 可以自动适应数据分布变化的动态分类器。作为一种新的分类框架,可用于logistic regression和SVM等诸多分类模型。在实验中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有效避免了传统滑动 窗口方法导致的数据过拟合,实现了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提出在具有多个节点的传感器网络中进行异常检测的新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数据空间进行变换,并根据能量阈值 对数据空间进行划分,构建异常子空间, 根据数据在异常子空间上的投影来检测异常数据点。基于数据点在异常子空间上的投影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对异常来源 进行定位,并度量异常的大小。在实验中所提出的方法展现了较强的异常检测能力。
Resumo:
小兴安岭是温带和寒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针阔混交林(阔叶红松林)与北方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的过渡区域,树种种类众多,是气候变暖的预警区。在CGCM2气候预案下,研究区内,年平均温度增加5.97±0.14℃,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6.2±6.2mm。本文联合静态模型Logistic和动态模型LANDIS,模拟气候变暖、火干扰、采伐和种植对树种分布的影响。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区域尺度上,气候因子(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大部分树种潜在分布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如枫桦、黑桦、红松、冷杉、蒙古栎、山杨和云杉。少数树种对地形因子最为敏感,如落叶松,色木槭、紫椴和白桦。当空间尺度从区域尺度降低到局域尺度时,树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对树种分布最具影响的环境因子发生转移。由气候因子逐渐转移为地形因子,如对红松分布最具影响的年降水量转移为坡向。但有些地区气候因子仍然是树种分布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气候变暖与尺度效应相同,也会改变树种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且最具影响的环境因子也发生转移。 静态和动态模型的联合模拟结果显示,气候变暖后,红松、蒙古栎、色木槭、枫桦和紫锻北界向北迁移;落叶松、黑桦南界向北迁移;云杉分布基本没有变化,冷杉向高海拔地区迁移。虽然研究区内树种分布发生显著变化,但树种组成没有变化。气候变暖对消退型树种分布的影响最快(30年),对扩展型树种的影响较慢,其中阔叶扩展型树种对气候变暖的反应较快(40~70年),针叶树种对气候变暖的反应较慢(100~150年)。气候变暖和火干扰的作用下,扩展型树种一直增加,只有增长阶段没有消退阶段,而消退型树种,只有消退阶段没有增长阶段。树种分布变化率与树种耐火性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而与树种萌发力、最小萌发年龄和结实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最后,火干扰促进耐火性强、萌发力强、最小萌发年龄小、结实年龄小的树种扩展,延缓通过种子传播、耐火性弱、结实年龄大的树种扩展。在树种年龄结构上,幼龄组比例大量增加,最终,所有龄组分布趋向稳定。而采伐使树种年龄结构趋于简单,在商品林区内年龄大于采伐年龄的树木几乎不存在。不过,火干扰和采伐都减少针叶树种的分布,增加阔叶树树种的分布。在气候变暖和采伐的作用下,消退型树种提前消退,扩展型树种扩展阶段提前。火干扰在时间上没有提前或延缓气候变暖对树种分布的影响,而采伐将提前气候变暖对树种分布的影响190年,森林提前70年从演替初期进入演替中期。种植消退型树种(如落叶松)不仅消除因采伐而提前的190年,还能保持一定量的分布,进而阻碍气候变暖对树种分布的影响。 比较两个模型结果发现气候变暖后,火干扰减少红松的迁移速度22m/Yr.,减少枫桦的8m/Yr.,而采伐不影响红松和枫桦迁移速度。种植增加红松迁移速度4~7m/Yr.,减少枫桦迁移速度5~7m/Yr.。干扰对树种迁移速度的影响与树种可通过的廊道有关。 气候变暖、火干扰和采伐的共同作用下,火烧轮回期显著减少4年,而平均火烧面积显著增加13.0hm2。种植显著影响火烧轮回期和平均火烧面积,种植红松和多个树种使火烧轮回期有所增加,在种植落叶松预案下,有所减少;种植红松、云杉和多个树种使平均火烧面积显著减少。火干扰减少采伐面积,而气候变暖增加采伐面积。但因过去超量采伐,如今树木年龄小,无法满足采伐条件,从而削弱气候变暖对采伐的影响。今后60年之内气候变暖对采伐面积没有任何影响,相反因火干扰而采伐面积减少。从2080年开始,气候变暖而扩展的阔叶树种达到采伐年龄,采伐面积开始增加;从2110年开始,在采伐迹地上种植的落叶松达到采伐年龄,采伐面积再次增加;从2130年开始,种植的云杉和红松达到采伐年龄,采伐面积再度增加。 最后,对两个模型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干扰之间的相互关系,干扰与作用区域,树种分布变化与树种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些有关干扰调控,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管理方面的设想。
Resumo:
在过去近百年全球气候迅速变暖的过程中,中国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更显突出。各种大气环流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该区在未来百年内的升温将更加急剧。东北地区的森林在过去的百年内已经遭受了气候变暖、自然和人类干扰的三重压力,森林的质量已经急剧下降,数量也大大减少。未来剧烈的气候变化将会对它产生怎样的影响无疑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本文以整个东北地区的森林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多种数学方法和统计模型,分析过去40年以及未来100年的气候变化特点和趋势,探讨了东北地区目前的森林植被与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探讨了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森林建群种以及目前占优势的落叶松属树种潜在分布的影响。以此为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基础信息。 通过本论文的相关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过去40年中,区域的气候朝温暖和干旱化方向发展。1966-1970是最为寒冷的5年,而1969年是最寒冷的年份;2001-2003是最为炎热的3年。降水的变化具有以下的规律:南部的多雨期出现的比北部早,东部的多雨期比西部的早。而在未来100年,东北的气温会持续上升,2050年气温平均上升2.7℃左右,2100年达到6℃左右。升温具有如下特点:南部增温幅度比北部小,东部的增温幅度比西部小。降水的变化在整体上没有明显的规律,2050年,东部和西部的降水减少,而北部和南部则增加;2100年,东部、东北部和南部的降水减少,而西部的降水增加。 (2)用典范对应分析对目前的植被与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同时检验了样方大小以及样带的走向对排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区域尺度上,沿小兴安岭走向设置的样带1是一条海拔和温度的综合梯度带,样带的东南部气温较高,海拔较低,西北部正好相反。寒温带针叶林(兴安落叶松等)分布于样带西北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红松等)分布于东南部。 沿大兴安岭走向设置的样带2是一条降水、温度和海拔的综合梯度带,样带西南部的降水较多,气温较高,海拔也较高,而东北部的环境条件则相反。寒温带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等)分布样带东北部,温带针叶林(油松等)落叶阔叶林(榆树疏林等)分布于海拔较高的样带西南部。 沿长白山脉走向设置的样带3森林类型最为丰富,体现了海拔和温度的综合梯度,海拔梯度的方向与样带走向近于垂直,样带西南部的温度较高。寒温带针叶林(臭冷杉林、鱼鳞云杉林等)分布于样带北部;温带针叶林(油松、赤松等)和阔叶林(辽东栎林、麻栎林等)分布于样带南部。 在景观尺度上,设置于呼中自然保护区的样带是一条海拔、温度和降水的综合样带;设置于丰林自然保护区的样带1是一条海拔和坡度的样带。大尺度上的排序分析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植被和环境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样方的大小和样带的走向都会影响到排序的结果。双序图中的物种在环境梯度上的位置是相对的,需要和该样方具体的环境值域结合起来解释物种的环境分布。同一条样带以不同的方式取样时,狭布种的排序结果会发生变化,而广布种的排序的结果变化不大。 (3)在考虑2个气候因子、3个地形因子和6个土壤因子的基础上,用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预测三种气候变化方案-HADCM2SUL、CGCM1和CGCM2-对东北森林建群种未来潜在空间分布的影响。 (a)HADCM2SUL方案: 气温上升3.5℃,降水增加30.7%; (b)CGCM1方案: 气温上升5.2℃,降水增加25.1%, (c)CGCM2方案: 气温上升3.33~7.17℃,降水变幅-66~115mm, 本文所采用的HADCM2SUL和CGCM1气候变化方案是它们的全球平均值。而CGCM2是针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具有空间异质性的气候变化方案。结果表明,除了山杨的潜在分布不受影响之外,其他建群种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的方向以及程度依气候变暖方案的不同而不同: HADCM2SUL方案下,兴安落叶松潜在分布面积急剧减少,云杉、冷杉和白桦开始减少,红松、长白落叶松和蒙古栎增加。 CGCM1方案下,兴安落叶松几乎消失,云冷杉急剧减少、白桦,红松减少、长白落叶松和蒙古栎仍然增加。 CGCM2方案下,兴安落叶松、云冷杉和红松完全消失,长白落叶松大量减少,蒙古栎和白桦的存在概率减少。 (4)在考虑2个气候因子和3个地形因子的基础上,用权重证据法(Weight Of Evidence,WOE)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落叶松属三个树种的潜在分布研究表明,兴安落叶松的生境是三者之中最为寒冷和干旱的,长白落叶松倾向于温暖湿润的环境,华北落叶松则趋向于温暖以及较干旱的环境。CGCM2气候变化方案下,兴安落叶松潜在分布区将完全退出东北;长白落叶松潜在分布区将从目前的长白山地区向北迁移到小兴安岭南部以及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的大部分地区;而目前位于大兴安岭最南端的华北落叶松则可能迁移到大兴安岭中段的乌兰浩特附近山区。
Resumo:
城市扩展及其导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沈阳市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心城区持续向外扩张,导致基本农田大量流失,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给沈阳市的城市增长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对1988-2004年间沈阳市的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细胞自动机(CA)的城市扩展模型-SLEUTH对历史时期(1988-2004年)的城市扩展格局进行模拟与重建,对未来(2005-2030年)不同发展条件下的城市扩展进行模拟与环境影响评估,以期为城市增长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本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 1988-2004年间,沈阳市辖区城市面积持续增加,城市扩展强度逐渐增强;2000-2004年城市扩展规模和强度都达到最大;沈阳市城市化进程正在显著加速。城市扩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个研究时段内,市区西南方向是城市扩展的主方向,中心城区周边(8~10km)及各级经济开发区是扩展的热点区域。 (2) 1988-2004年间,沈阳市辖区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耕地向城乡建设用地的大面积转换。持续的城市扩展导致区域景观日益破碎化和复杂化。城市和其它建设用地的景观影响日益增强,耕地的优势地位减弱,且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形状日趋复杂。城市化空间梯度上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景观组成和空间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处在城市化前沿区域的城郊地区,景观格局表现出景观多样性增加、破碎化程度加深和形状日趋复杂等特点。 (3) 1988-2004年间,沈阳市辖区城市扩展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政策因素的激励与导向作用。空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发区建设与行政建制变化、道路与城镇分布、浑河和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4) ROC曲线统计、Kappa统计与多分辨率误差估算以及景观指数从城市扩展总体预测能力、增长数量、空间位置和空间格局上给予SLEUTH模型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估。总体上来说,SLEUTH模型具有可信精度,较好地表达了沈阳市1988-2004年间城市扩展的总体趋势,对城市扩展面积的拟合精度很高。但是,与其它城市扩展模型相似,在像元尺度上对城市扩展空间位置的预测和对城市空间格局的表达还有待于提高;随着分辨率的降低,模型对城市发展中空间邻域关系的表达效果趋于提高。SLEUTH模型对城市扩展的总体模拟精度要高于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但是对城市扩展位置的模拟准确性低于后者。 (5) 通过分析发现,影响SLEUTH模拟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模型结构、地方城市发展特征、模型应用的时空尺度和模型输入数据的获取与误差传递等。通过修改模型组分设置、开展模型敏感性与不确定性分析以及实行城市扩展一体化模拟可以提高SLEUTH模型的模拟效力,而具体实现方法需要深入研究。基于模型评估结果和效力提高的对策,对城市扩展演变的时空格局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重建,为其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历史数据资料。 (6) 遵循沈阳市目前和未来的区域开发政策、最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社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了五个城市发展预案,即目前趋势发展预案(CT)、区域开发政策与城市规划预案(PP)、生态可持续发展预案(ES)、紧凑式发展格局预案(CD)和特定增量发展预案(GA)。对不同预案条件下未来(2004-2030年)城市扩展面积和空间格局、城市扩展热点区域、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以及对其它类型土地资源的消耗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沈阳市城市规划、生态建设以及可持续增长管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Resumo:
东北是我国沼泽分布最广泛、类型最多的地区,而该地区也是中国将来气温变化幅度较大的地区,气候趋于暖干化,这些都不利于沼泽的发育和存在。据CGCM3气候变化模型预测:到2100年,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高(排放水平720ppm、大于720ppm和550ppm)的三种排放情景下,气温分别增高3.22℃、4.36℃和2.13℃,年降水量分别平均增长102mm、127mm和74mm,干燥度增大,变化的幅度和排放浓度极为一致。本文将Logistic模型结合CGCM3气候变化数据,以预测未来100年后沼泽湿地的潜在分布。 由于沼泽分布具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的特点,本文针对整个东北地区、东北山地和东北平原建立了三个Logistic模型,环境因子包括11种地形因子和7种气候因子。三个模型的ROC值分别为0.86、0.92 和0.76,这说明山地区模型的精度最高,平原区精度最低。概率阈值基于ROC曲线设定为0.23、0.24 和0.26。结合CGCM3,预测结果显示:100年后,沼泽分布都趋于减少,尤其在平原地区,沼泽可能会全部消失。在COMMIT模式下,虽然CO2浓度保持不变,但是气候变化造成的后果依然持续进行,平原地区沼泽大量消失,沼泽潜在分布面积将减少34.11%;在SRES B1情景下,沼泽潜在分布面积减少66.46%,南部平原和山地沼泽消失;SRES A1B情景下,沼泽潜在分布面积减少80.11%,松嫩平原、松辽平原、长白山、大兴安岭南部地区沼泽消失,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地区只有零星存在;SRES A2情景下,沼泽潜在分布面积减少了87.25%,只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和小兴安岭西部的沟谷地带,其它各地几乎全部消失。通过GIS手段计算沼泽潜在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在东北区域和山地区,影响最大的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分别是坡位和寒冷指数;在平原区,影响最大的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分别是与河流距离和温暖指数。 MODIS数据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适用于宏观区域的遥感数据源。本文利用Logistic模型,多时相数据配合地形辅助数据,对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沼泽进行提取,分类精度84.63%。利用该数据进行沼泽分布模拟,能取得更高的精度(ROC值为0.957)。模拟结果表明:CO2浓度增高的三种排放情景下,沼泽的潜在分布面积分别减少54.16%、59.62%和73.51%。沼泽分布由南向北、由两侧向中心萎缩,且分布趋于破碎化。
Resumo:
本文考察了若尔盖高寒泥炭湿地公路对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rorana 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us)的生态影响。分析了公路对两栖动物空间分布和栖息地利用的影响,并用IBM模型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考察了两栖动物公路死亡的季节差异及影响公路死亡空间分布的景观因素。最后通过对若尔盖高寒湿地两栖动物陆地核心栖息地的分析,为若尔盖路域栖息地的管理提供依据。 1. 对公路周边6个沼泽水凼群进行了调查,每个样地设置5条样线(距离公路10m、20m、50m、100m和150m)。调查表明,在繁殖季节(5月),距离公路距离对高原林蛙和倭蛙的相对数量都有显著作用,其效应明显大于其他各项栖息地环境参数。公路导致高原林蛙和倭蛙在公路周边种群密度降低,其相对数量从距离公路100m处到公路边缘一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繁殖季节,若尔盖高寒湿地的公路生态影响域大约在100-150m之间,这一距离远远大于森林栖息地中公路对两栖类的生态影响域(35-40 m)。 在繁殖后期(9月),对公路周边16个草地样点的样线调查表明,公路对周边高原林蛙和倭蛙密度分布并未造成显著影响。 2. 二次模型的拟合表明繁殖季节高原林蛙和倭蛙在公路周边的密度分布符合钟型曲线。前人对森林公路两侧两栖类分布的研究也显示了类似的规律。我们通过基于个体的模型,模拟在了公路边缘100单位距离内的栖息地空间,栖息地环境质量呈梯度变化,动物个体在其中通过随机运动寻找适宜的栖息地。拟合结果表明,动物个体仅仅依照简单的运动规则寻找适宜栖息地,这种活动就可以导致公路周边栖息地中的动物分布曲线出现3个局部峰。公路周边两栖动物的钟型分布曲线可能仅仅是个体寻找适宜栖息地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群体分布模式。 3. 在若尔盖高寒湿地,公路交通造成了大量两栖类死亡。但是公路两栖类动物死亡的季节分布很不均匀:5月、8月和9月死亡数量很高,而7月和10月死亡数量却很低。这种季节性差异和两栖类各个生活史阶段的迁移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利用景观参数的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显示,距离公路1000-2000m范围内的湿草地比例对三种两栖类公路死亡概率均有很强的贡献。湿草地这一栖息地类型分类中有大量的沼泽水体,是两栖类重要的繁殖点和取食点。两栖类公路死亡概率湿草地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表明,要维持一个区域较高的两栖类种群数量,需要1000-2000m半径范围内存在大面积的湿草地。 4. 高原林蛙和岷山蟾蜍不同性别和年龄个体分布点的水体距离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种类、年龄的两栖类分布点距离水体距离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对水体的依赖性造成的。而相同种类、年龄段的个体中,高原林蛙雌性、岷山蟾蜍亚成体和雌性的体重与分布点距水体距离有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体重更大的个体对水体的依赖性更弱。考虑到过大的陆地核心栖息地面积在实际保护工作中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以水体周边90%个体的分布区为低限确定3种两栖类的最小陆地核心栖息地。但是,在同样的水体距离-两栖类密度分布格局下,水体的面积和分形参数对最小陆地核心栖息地半径的确定有一定影响。 Ecological effects of alpine wetland road on Rana kukunoris, Narorana pleskei, Bufo minshanicus was studied in Zoige wetland. The effects of road on distribution of amphibians and its possible underline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based on empirical data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Road killed amphibians was surveyed in different season and those landscape factor which could have impact on road killing distribution was analyses. Core terrestrial habitat of amphibians in Zoige wetland was discussed in the consideration of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1. Six pool groups was investigated in breeding season (May) of R. kukunoris, N. pleskei. Five transects at distance of 10m, 20m, 50m, 100m and 150m from road edge was surveyed in each pool group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effects of distance from road edge on relative counts of R. kukunoris, N. pleskei, which is much important than effects of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Road caused the density of R. kukunoris, N. pleskei decreased from distance of 100m from road to 10m from road. Road ecological effect zone of alpine wetland for amphibians is about 100-150m. It is much wider than those of forest roads, which is about 35-40m. However, studies on 16 grassland near road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road on amphibians after breeding season (Sep.). 2. Quadratic model fit indica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R. kukunoris and N. Pleskei followed a hump like curve. Previous studies on forest road showed similar results. A 100×100 habitat with gradual environment besides road was simulated with a individual-based model, and animal seek for suitable habitat with stochastic locomotion in it.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3 density peak of animal distribution can emergent followed a simply rules. The hump like density cure could be a temporal swarm pattern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seeking for habitat. 3. Road traffic caused mass death of amphibians in Zoige wetland. There was much road killed amphibians in May, Aug and Sep than those in July and Oct. The fluctuation of road kill could be related with migration of amphibians between seasons. Logistic regression of landscape variables indicated that wet grassland in 1000-2000m is essential to predict the probability of road kill. Wet grassland is an important breeding and forage habitat for amphibians. It also indicated that mass wet grassland in 1000-2000m is essential for maintain a big amphibian population. 4.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stance from aquatic site of subadults, female and males of R. kukunoris and B. Minshanicus. Possibly, it was because of their dependence on water.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ance from aquatic site and individuals body mass. Estimates of core habitat that are too large may make it difficult to establish protective regulations. The smallest suitable terrestrial core habitats were defined as the terrestrial habitats used during migration to and from the wetlands, and for foraging by 90% of any life stage (adults, and subadults) in a season. However, even with the same amphibian distribution pattern along the distance from aquatic sites, the radii of smallest suitable terrestrial core habitats will be varied with the fractal parameters of aquatic site.
Resumo:
根据长白山原始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光合有效辐射的连续3年自动观测结果,结合便携式叶面积仪的季节观测,建立了以林冠上下光合有效辐射估算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半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叶面积的季节动态.通过3年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比较发现,该森林冠层叶面积的起始生长日期随气温稳定通过0℃的日期延迟而延迟,整个生长季的叶面积动态可划分成上升期、相对稳定期和下降期,每个阶段都与大于0℃的积温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分别用Logistic曲线和线性方程表达.并对叶面积的观测和估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Resumo:
为了研究大兴安岭湿地在现行气候下的潜在分布,以大兴安岭地区的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为研究对象,选择对湿地可能有影响的地貌因子(海拔、坡度、坡位、综合地形指数、照射坡向)、水文因子(到河流的距离、到湖泊的距离)和气候因子(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利用SPSS软件建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探讨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分布与9种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湿地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和南部都具有较高可信度,其相对特征曲线值(ROC)分别为71.70%和73.40%;同时,模型模拟的沼泽化草甸、草甸在大兴安岭南部的分布也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在大兴安岭北部,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相对特征曲线值则不高。由于其分布形式趋于随机,模型模拟结果也是可信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区域尺度上,大兴安岭南部的草甸分布对温度最敏感;北部的草甸分布及其它类型湿地的分布均对地形因子最敏感。
Resumo:
为探索气候变化对东北落叶松属植物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预测东北落叶松属植物目前以及未来潜在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在2050年将向北退200km,在2100年进一步向北退缩300km;长白落叶松在2050年向西北推进约200km,2100年继续推进约200 km;华北落叶松在2050年向东北方向推进280 km;2100年继续推进470 km左右。气候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三种落叶松的适宜分布区。在未来气候条件下,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将可能替代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兴安落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