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7 resultados para 2,3-butanedione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Processos corrosivos geram perdas incalculáveis para a sociedade. Existe, portanto, uma incessante busca por métodos cada vez mais econômicos, eficientes e que não gerem impacto ao meio-ambiente. Polímeros heterocíclicos são macromoléculas de elevada performance que vêm sendo estudados como inibidores de corrosão por atenderem as premissas citadas acima. Neste trabalho realizou-se a modificação química da poliacrilonitrila com a incorporação de grupos 2-vinil-2-oxazolina no teor teórico de 20%. O copolímero obtido e a poliacrilonitrila não modificada foram caracterizados por espectroscopia na região do infravermelho e avaliados como inibidores de corrosão para alumínio e aço carbono em meio salino em temperatura de 60C. As concentrações utilizadas foram de 20, 50, 100 e 200 ppm e os períodos de checagem: 1, 2, 3 e 4 semanas. Os polímeros estudados apresentaram atividade inibitória de corrosão apenas para o aço carbono. Para o alumínio, o ensaio em branco apresentou a menor taxa de corrosão dentre todos os ensaios realizados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试验测试了Er^3+掺杂钨酸铅晶体(PbWO4:Er^3+)的吸收光谱,依据J-O理论,首次计算报道了光谱项特征:J-O强度参数、量子荧光效率、荧光分支比等,Ω2=3.75×10^-20cm^2,Ω4=0.67×10^-20cm^2,Ω6=0.41×10^-20cm^2。计算证实,PWO:Er^3+中几乎有80%的激发能量非辐射跃迁转移致^4I13/2能级,^4I13/2的计算寿命是5200μs,J-O计算显示,在PWO中产生^4I13/2→^4I15/2和发射1.53μm.有高的几率。讨论了不同浓度E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量测量点的能量收支总是表现出不平衡,即使在地势平坦、植被分布均一、稀疏植被下垫面的情况下也有约30%的能量失衡状况。能量平衡闭合 (EBC) 问题在验证涡度相关系统质量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实验在内蒙古草原3个地点,通过涡度相关系统附近移动能量平衡系统的测定手段,采用能量平衡余项法和最小二乘 (OLS) 线性回归法,研究了土壤热通量、净辐射及可供能量空间变异对能量平衡闭合的影响。 结果显示,EBC 在三个研究点的平均余项为8~19 W m-2,OLS 斜率为0.83~0.96。EBC 在土壤湿润情况的站点要高于干旱站点。 土壤热通量的空间变异三站点平均为白天48 W m-2 (占同时间 Rn 的13%),夜间15 W m-2 (34%),平均29 W m-2 (24%)。通过8个工作站的测量,这个变异会造成9% (从0.93到1.01) 的 OLS 斜率差别。夜间的能量平衡不闭合可以由土壤热通量的空间变异解释。如果在本研究的的三个草原站点上忽略了土壤热通量,则会造成较大的余项 (峰值时110 W m-2) 产生,从而使 OLS 斜率增大23%。特别是通量板埋置在地面以下30 mm处时,上层的土壤热储部分占到全部土壤热通量的50%,这不仅影响到 EBC 的大小,更起到调节土壤热通量与“真实的波形” 相一致的作用。如果该部分热储被忽略掉,EBC 余项会增加60 W m-2,OLS 斜率也会变化 (减少) 9%。用大尺度多点测量与涡度塔附近的小尺度测定相比较,后者表现出稍高的闭合率,即 OLS 斜率增加4%。 相对于土壤热通量,净辐射的空间变异较小,三站点平均为白天17 W m-2 (5%),夜间7 W m-2 (13%),平均 12 W m-2 (5%)。可以引起3% (从0.88到0.91) 的 OLS 斜率差异。研究结果还表明,风速校正应该在 Q7.1 净辐射仪中应用,校正后的结果与 CNR1 的结果在白天有吻合较好,但在其它时段仍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夜间,风速校正基本不起作用,使得两种仪器间差异达20 W m-2。比较表明,风速校正可以提高白天 Rn 的6%,仅降低夜间0.3%。因此,无论是用余项法还是用 OLS 线性回归法,在比较使用不同仪器的站点间的闭合状况时 (本研究的结果适用于草地 Q7.1 与 CNR1 间的比较),可以用9:00-15:00 h 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这样可以避免因使用不同仪器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用该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仪器间的差异余项法小于6 W m-2,OLS 法小于3%。 受可供能量空间变异影响,三个站点平均 EBC 的不确定性为白天66 W m-2 (19%),夜间23 W m-2 (50%),平均42 W m-2 (36%);或者改变 OLS 斜率11%。用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衡量,EBC 最大不确定性,正午时在站点 I、II 和 III 中分别为81,114和91 W m-2。故在探讨能量平衡和能量平衡闭合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不确定性,否则会产生偏差,或者得出错误结论。 研究还表明,即使考虑到白天所有可供能量的最大不确定性,仍然不能使能量平衡闭合。中午 (12:00 h),站点 I,II 和 III 仍然有14±15,48±12和47±14 W m-2 的失衡不能够归因于可供能量的空间不确定性。因此,其它影响因素也需进行细致的探讨。 在两站点不同测量深度土壤热通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实验中,无论在站点 I 还是 III,均表现出一致的结论,即随通量板布置深度加深,其测量结果会越高,与浅层布置的相比,差别可高达150 W m-2。深层土壤热通量的计算仍是个难题,需进一步研究。 在不同植被结构对净辐射测定影响的实验中发现,随刈割强度增加,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净辐射均减少。正午依次为413,395和388 W m-2。无论正午还是全天合计,重度刈割地点的净辐射均比不刈割对照处理少6%,而且,在整个生长季也少6%,约合40,000 W m-2。测量高度不同,不同处理间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同:刈割处理中,由于下垫面较均一,结果相差不显著;而对照则表现出较高的差异,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差异达到极显著 (P<0.000,9:30-15:00 h data)。当使用不同新旧程度的 domes 时,对净辐射结果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新 domes 的测量结果白天明显高,晚上明显低,使用了11个月的旧 domes,峰值时,白天低估25 W m-2,晚上高估10 W m-2。说明该差异在进行能量平衡闭合计算时,不能忽略。而全用新的和全用旧的进行比较,晚上仅有2-3 W m-2差异。 考虑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子对干扰条件下生物多样性动态和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更精确地阐明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功能的关系。为此,设计了一个单因子刈割实验——内蒙古地区一种广泛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强度刈割影响下,微气候变量特别是能量平衡各分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连续4年刈割,占第一位的优势种明显由低矮半灌木冷蒿 (Artemisia frigida) 取代了高大丛生禾草克氏针茅 (Stipa kylovii)。重度刈割下,针茅的盖度、生物量和丛重,群落叶面积、绿色生物量、凋落物量和群落高度一致低于轻度刈割/不刈割处理。微气候由于群落特征的这些变化也呈规律性变化。与对照相比,重度刈割降低了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的47.5%,但中午和日均土壤表面温度分别增加了7.4和1.2 °C,并且增加地表下2 cm土壤温度日较差 (日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 4.2 °C。刈割处理由于凋落物少、反射强而表现出较低的净辐射,但土壤热通量显著提高,表现为土层加热和冷却快。因此,重度刈割处理较对照降低了可供能量8%,约合52,000 W m-2 。不同刈割强度间来看,NPP 或 LAI 与土壤热通量和净辐射的比值 (G/Rn) 以及波文比 (H/LE) 间呈负相关。重度刈割处理感热通量显著提高,但潜热通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未刈割处理虽然冠层伸展大,但是并没有导致更大的水分亏缺。未刈割处理增加了抵抗物种改变的能力,而刈割处理在连续一年一割的第四年显著增加了物种数,可能与因刈割影响而导致的群落结构与微气候的改变有关。本研究表明,未刈割处理可以减轻高温干旱季节的高温和干旱胁迫,表现出对环境变化的高抵抗性。未刈割处理的凋落物层和较高的垂直结构所形成的遮荫,可以形成一个阻挡蒸发的篱笆,这是维持其水分的保证。因此,为了恢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需要修复能导致微气候变化的植物群落结构,否则难以成功。 本研究立足于原创性的实验研究,在中国特有的自然草原生态系统上开展,结合不同温度梯度的三地区涡度相关系统进行了能量平衡闭合的移动比较实验,以及结合常用土地利用方式的定点能量平衡实验。在翔实的数据基础上,为涡度相关方法的陆地表面能量平衡失衡问题提供了解释。增加了对两个主要能量流——土壤热通量和净辐射空间变异规律的认识,研究对于能量平衡和湍流通量相关研究是有价值的。在三个代表性地区首次利用多个净辐射仪和土壤热通量板的结果与三个标准的涡度相关系统进行了比较,这类量化失衡原因的相关研究应受到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拓展,以提高对能量失衡的认识,进而推进水热和碳循环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Fluorotelomer alcohols (FTOHs) have shown estrogenic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but the mechanism of this activity is not known. In this study, 18-week-old zebrafish (Danio rerio) were exposed to 0, 0.03, 0.3 and 3.0 mg/l 1H, 1H, 2H, 2H-perfluorooctan-1-ol (6:2 ETCH) for 7 days, and the effects on plasma sex hormone levels were measured followed by use of real-time PCR to examine selected gene expression in 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HPG) axis and liver. Exposure to 6:2 FTO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lasma estradiol (E2) and testosterone (T) levels in both males and females. Furthermore, the ratio of T/E2 was reduced in females while increased in males. In females, the increase of E2 was accompanied by up-regulated hepatic estrogenic receptor alpha (ER alpha) and vitellogenin (VTG1 and VTG3) expression. In males, the elevation of the T lev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up-regul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c17 alpha-hydroxylase, 17, 20-lase (CYP17) 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aromatase A (CYP19A).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waterborne exposure to 6:2 FTOH alter plasma sex hormone levels and the ratio of T/E2, as well as the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some genes in the HPG axis and liver.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TOHs may disturb fish reproduction through endocrine disrupted activity. (C) 2009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To investigate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levels to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Fs),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indoor dust (n = 3) in workshops and hair samples from male workers (n = 64) were collected at two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aste (E-waste) dismantling factories located in the LQ area in east China in July 11-13, 2006. Pre- and postworkshift urines (64 of each) were also collected from the workers to study oxidative damage to DNA using 8-hydroxy-2'-deoxyguanosine (8-OHdG) as a biomark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PCDD/Fs, PCDD/F-WHO-TEQs, PBDEs, PCBs and PCB-WHO-TEQs were (50.0 +/- 8.1) x 10(3), 724.1 +/- 249.6, (27.5 +/- 5.8) x 10(6), (1.6 +/- 0.4) x 10(9), (26.2 +/- 3.0) x 10(3) pg/g dry weight (dw) in dust, and (2.6 +/- 0.6) x 10(3), 42.4 +/- 9.3, (870.8 +/- 205.4) x 10(3), (1.6 +/- 0.2) x 10(6), 41.5 +/- 5.5 pg/g dw in hair, respectively. The homologue and congener profiles in the samples demonstrated th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CDD/Fs, PBDEs, and PCBs were originated from open burning of E-waste. The 8-OHdG levels were detected at 6.40 +/- 1.64 mu mol/mol creatinine in preworkshift urines. However, the leve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 24.55 +/- 5.96 mu mol/mol creatinine in postworkshift urines (p < 0.05). The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high cancer risk originated from oxidative stress indicated by the elevated 8-OHdG levels in the E-waste dismantling workers exposed to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CDD/Fs, PBDEs, and PCBs.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Structural and optical investigations of InAs QDs grown on GaAs (3 1 1)A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 were reported. InAs/GaAs (3 1 1)A QDs with nonconventional, faceted, arrowhead-like shapes aligned in the [ - 2 3 3] direction have been disclosed by AFM image. Low defect and dislocation density on the QDs interfaces were indicated by the linear dependence of photoluminescence (PL) intensity on the excitation power. The fast red shift of PL energy and the monotonic decrease of FWHM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were observed and explained by carriers being thermally activated to the energy barrier produced by the wetting layer and then retrapped and recombined in energetically low-lying QDs states. (C) 1999 Elsevier Science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铬系催化剂是合成1,2-聚丁二烯和3,4-聚异戊二烯的一种主要催化剂体系,1,2-聚丁二烯和3,4-聚异戊二烯是制造高性能轮胎的重要原料。本论文研究了以含氮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为配体的铬催化剂合成1,2-聚丁二烯和3,4-聚异戊二烯的反应规律。 1. 以邻菲咯啉为配体的铬催化剂在己烷中50℃下可获得1,2-结构、顺-1,4-结构和反-1,4-结构单元含量分别约为50%、30%和20%,分子量呈双峰分布的聚丁二烯。改变聚合温度,可有效控制聚合物的1,2-结构含量和分子量及分布。催化剂通过预陈化方式,可有效抑制低聚物的生成。 2. 以亚磷酸二烷基酯为配体的铬催化剂是合成1,2-聚丁二烯的高效催化剂,所得聚合物具有高的1,2-结构含量(> 78%)。改变烷基铝和亚磷酸二烷基酯的结构,可以得到高熔点或低熔点间同1,2-聚丁二烯和无规1,2-聚丁二烯。催化剂以现配方式的活性最高。 3. 以磷酸三苯酯为配体的铬催化剂可获得间同1,2-聚丁二烯,而聚合物中含有低聚物。催化剂以现配方式的活性最高。聚合物的熔点,低聚物的含量与磷酸三苯酯的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4. 以邻菲咯啉为配体的铬催化剂在50℃下聚合异戊二烯,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可获得3,4-结构含量约67%的高分子量无规3,4-聚异戊二烯。催化剂的组成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无明显影响。改变聚合温度,可有效控制聚合物的3,4-结构含量和分子量及分布。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用中空纤维膜基萃取法研究了铈(IV)、钍和 RE(III)的膜基萃取;铈(IV)与 RE(III)、钍和 RE(III)的膜基萃取分离;铈(IV)与 RE(III)的界面化学反应动力学;膜基萃取中的流体动力学;萃取操作中乳化发生的机理;测定了中空纤维膜的孔率和孔径。在铈(IV)、钍和 RE(III)的膜基萃取过程中,研究了水相流量、油相流量、原料液中硫酸浓度、萃取剂 N1923浓度和水相溶质浓度对基于水相总传质系数的影响。钍的总传质系数受水相流量影响较大,不受油相流量影响,从而提出水相扩散层控制的膜基萃取传质机理;铈(IV)的传质系数受水相流量影响,油相流量影响较小,主要为水相扩散层控制的传质机理;RE(III)的传质系数受水相和油相的影响都比较小,为膜内传质过程的传质机理。酸浓度对钍和铈(IV)传质系数影响较小,是由于酸浓度影响分配系数,而对于水相扩散控制的传质过程,水相分传质系数与分配系数无关;酸浓度对 RE(III)的影响,是由于膜内传质阻力与分配系数在关;N1923 对 RE(III)萃取传质系数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膜内过程控制的传质机理,同时对数曲线的斜率大于1 也说明界面反应为一复杂过程;水相溶质浓度不影响基于水相的总传质系数,进一步证实了传质速度与初始浓度无关,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膜基萃取实验有较好的重复性。实验研究的结果,对铈(IV)的膜基萃取选择油相组成为 10%N1923+4%异辛醇+正庚烷(或煤油),水相酸浓度为 1~2mol/L,水相和油相流量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钍的膜基萃取条件相似,只是油组成中萃取剂浓度为 1%N1923。在流体动力学部分,通过作用力分析,利用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了膜基萃取操作中的雷诺数,建立了层流流动模型;腔内外流体流速的径向分布模型和平均流速的计算式;腔内外压力沿管长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并得到了两相流体的压力差计算式。流体的动力学分析对于研究乳化发生的机理、传质的数学模型和扩散层厚度等皆有理论价值。通过流体动力学理论,结合膜破裂压和界面张力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乳化发生的机理。水相进入有机相的乳化,对于非同级萃取,外压作用是乳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类似于重力液滴形成的乳化模型;对于有机相进入水相的乳化,亲油膜的表面易形成油膜及界面张力形成的附加压力是乳化的基本原因,而随着有机相内溶质浓度增加界面张力降低使乳化在萃取操作的后期较易发生。膜破裂压和界面张力的研究方法使乳化的研究变得可以进行实验测定,这对于膜材的选择是很有价值的。界面反应动力学采用了上升单滴法,这种方法一般具有实验重复性较差的缺点。通过实验发现,影响重复性的因素主要是单滴形成速率的稳定性、聚结界面处油水界面位置的恒定和扩散传质的消除等。我们采用盘管式油加液管的设计,比较简单地解决了单滴形成速率稳定的问题,油水界面恒定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在实验中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通过传质时间与控制聚结界面的面积解决了消除扩散传质的难题。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如下几个方面:1.根据氟碳铈矿中钍、铈(IV)与稀土(III)分离的总目标,首次实现了伯胺 N1923对上述离子的中空纤维膜基萃取,提出了利用动力学差异的新型分离模式;2.对流量改变对传质系数的影响,所有文献报道的流量范围都没有达到流量增加使传质系数减小,而这一较高的流量揭示了油水界面随压力增加向膜内移动的事实,这对防止乳化时的压力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流量对扩散层厚度影响是对传质系数影响的主要原因,而混流的影响是次要的因素;3.铈(IV)和 RE(III)、钍和 RE(III)的分离表明,分离系数远远大于由总传质系数预计的结果,从而提出了动力学竞争萃取分离的机理;4.膜破裂压的测定方法是一个创新的设计。这种方法对于膜材选择和萃取时操作压力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现有文献中,都是直接在膜萃取操作时测定水相中的游离油或油相中游离水的体积的方法进行研究,这即不能研究乳化的机理,也不能测定准确的乳化时间。因此膜破裂压测定为乳化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5.乳化机理的研究得到了较新的结论,尤其对于油相进入水相的乳化机理,较好地解释了在水相有超压存在下油相漏液的原因;6.界面反应动力学实验装置中盘管式油相加样解决了油滴形成稳定性的问题,提高了实验测定的可靠性的重复性。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1,2-聚丁二烯和3,4-聚异戊二烯是制造高性能轮胎的原料。本论文研究了以含磷化合物为第三组份的铁催化剂合成1,2-聚丁二烯和3,4-聚异戊二烯的反应规律:1.以二乙基亚磷酸酷为第三组份的铁催化剂可在己烷中,较高温度(50℃)下聚合1,3-丁二烯。通过控制催化剂组份的配比,可制备间同和无规1,2-聚丁二烯。所得间同1,2-聚丁二烯的1,2-结构含量为91%,间规度为90%;所得无规1,2-聚丁二烯的硫化胶具有优异的抗干、湿滑性能。2.以三苯基磷酸酷为第三组份的铁催化剂是合成高间同1,2一聚丁二烯的高效催化剂。所得聚合物具有高的1,2-结构含量(ca.95%),高的间规度(ca.95%)。聚合物的微观结构与催化剂组成等反应因素无关。3.以二烷基亚磷酸醋为第三组份的铁催化剂可在己烷中,较高温度(50℃)下聚合异戊二烯。二烷基亚磷酸醋中烷基影响聚合活性的顺序为乙基一甲基>正丁基>异辛基。所得聚异戊二烯的3,4(含1,2)结构含量保持在60%左右,不受反应条件的影响。4.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活化的铁催化剂聚合异戊二烯,在相当低的MMAO用量下(Al/Fe=20,摩尔比)即有高的催化活性。溶剂影响聚合活性的顺序为甲苯>环己烷>己烷>二氯甲烷。所得聚异戊二烯的3,4(含1,2)结构含量稳定在60%。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一、根据凝胶色谱柱的单分散校准关系和试样的实效关系在概念和实质上的区别以及两者在理论上的定量速率,建议了一个从一组重均和数均分子量已确知的多分散试样的实验谱图同时订定凝胶色谱柱的分子量校准关系和扩展因子的计算觅数方法。用聚苯乙烯和聚丁二烯订定的扩展因子—算出体积依赖关系相互重合,与试样的结构无关。如将扩展因子视作常数时,其具体数值可从实验谱图的方差与实效关系和单分散校准关系的斜率比值之间的定量连系得到选定。二、对高1,2聚丁二烯的级份和原试样作了凝胶色谱、光散射和粘度的测量。建议了从一组分布宽度不等的试样的凝胶色谱数据和光散射及粘度测定结果求得单分散[3]-M方程的三种不同方法。用三种方法所得高1,2聚丁二烯的单分散[3]-M方程相互重合。三、导得了从凝胶色谱图所得乙均分子量的扩展改正因子。由光散射得到了乙均迥转半径与乙均分子量的实验数据,订定了单分散1,2聚丁二烯在溶液中的分子尺寸与分子量间的关系。对实验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获得了高1,2聚丁二烯的特性比和空间住阻因子的具体数值,并讨论了1,2结构含量对形态结构的影响。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工作用固相反方法、以炭保护或在N_2-H_2还原气氛中,两次灼烧,合成了一系列烯土取代的卤磷酸盐发光体,其反应是M_2~ICO_3 + M_3~(II)(PO_4)_2 + M_2~(III)O_3 + (NH_4)_2HPO_4 + M~(II)F_2 → M_x~IM_(10-2x)~(II)M_x~(III)(PO_4)_6F_2 + NH_3 + H_2O式中:M~I = Li~+, Na~+, K~+; M~(II) = Ca~(2+), Sr~(2+); M~(III) = Y~(3+), La~(3+), Gd~(3+); X = 0.5, 1, 2, 3。通过X-射线分析法和以Eu~(3+)作为荧光离子探针方法确定了样品的物相和晶体结构,表明它与M_(10)~(II)(PO_4)_6F_2同属六方晶系(Pb_3/m)。并用图解外推法求得样品的晶胞参数a和c分别为9.41和6.89 A。在研究了M~I, M~(II)和M~(III)为不同阳离子,X为不同值时,取代物的物相和结构变化以及对Ce~(3+)发光和能量传递影响规律的基础上,以Na_2Ca_6La_2(PO_4)_6F_2为基本体系比较详细地研究了Ce~(3+)的发光,Ce~(3+)-Mn~(2+), Ce~(3+)-Re~(3+) (Re~(3+) = Pr~(3+)、Nd~(3+)、Sm~(3+)、Tb~(3+)、Dy~(3+)、Tm~(3+)、Ho~(3+)、Er~(3+))以及Ce~(3+)-Mn~(2+)-Re~(3+) (Re~(3+) = Dy~(3+), Nd~(3+))的能量传递。实验发现,Na_2Ca_6La_2(PO_4)_6F_2:Ce~(3+)是较强的紫外光发射体,发射谱带是由338和358nm两个宽带峰组成的,相应于~2D-~2F_(5/2)和~2D-~2F_(1/2)跃迁。发射强度和~2D-~2F_(6/2),~2D-~2F_(7/2)两种辐射跃迁几率相对大小与温度,Ce~(3+)的浓度有关;F~-含量对发射强度也有强烈的影响。我们认为,浓度和温度的影响是由于Ce~(3+)-Ce~(3+)的能量迁移作用。实验发现,Ce~(3+)能有效地敏化Mn~(2+)的发光,得到高效的黄色荧光发射体。Ce~(3+)对Re~(3+)的作用可以分为三类:A). Ce~(3+)-Sm~(3+)、Tb~(3+)、Dy~(3+)、Tm~(3+);B).Ce~(3+)-Nd~(3+),Pr~(3+);C). Ce~(3+)-Ho~(3+), Er~(3+)。在A,B类型中,Ce~(3+)能有效地敏化这些稀土离子,但能量传递效率(η_T)_A > (η_T)_B。在Ce~(3+)-Ho~(3+)、Ce~(3+)-Er~(3+)类型中,Ho~(3+)、Er~(3+)不产生可见辐射,Ce~(3+)的发射强度也显著降低。在Ce~(3+)-Mn~(2+)-Re~(3+)三元中心体系中,Ce~(3+)的能量可直接传递给Mn~(2+)和Re~(3+)中心,还可通过Ce~(3+)-Mn~(2+)-Re~(3+)的途径传递。通过研究中心离子的浓度效应,温度效应、测定激发光谱、荧光光谱、荧光衰减曲线的荧光寿命,能够证实:在Ce~(3+)-Mn~(2+)、Ce~(3+)-Re~(3+)、Ce~(3+)-Mn~(2+)-Re~(3+)的能量传递属于无辐射共振传递相互作用类型。符合M. Yokata等人提出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扩散限制传递历程。我们还利用Ce~(3+)、Ce~(3+)-Mn~(2+)、Ce~(3+)-Re、Ce~(3+)-Mn~(2+))-Re~(3+)激活体系中Ce~(3+)的发射强度和荧光寿命等数据计算了Ce~(3+)的能量传递效率。发现两种结果相差较大,为了准确地表达Ce~(3+)的敏化效果,在分析上了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后,提出了两种传递效率表示式(η_f, η_R)。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质谱。X 光电子能谱的测定以及对化合水解产物的分析。确认合成了下列三种新型 2,4-二甲基戊二烯基稀土氯化物。(I)[2,4-(CH_3)_2C_5H_5]LnCl_2·nTHF (2,4-(CH_3)_2C_5H_5 = 2, 4-二甲基戊二烯基;Ln = Pr, Nd, Sm, Gd; n = 3)。(II)[2,4-(CH_3)_2C_5H_5]LnCl_2·nTHF (Ln = Pr, Nd; n = 2, 3)。(III)[2,4-(CH_3)_2C_5H_5]LnCl_2·nTHF (Ln = Nd, Sm; n = 1)。在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中尚未见此类化合物的报导。化合物的质谱分析结果表明,配位的四氢呋喃分子容易从配合物分子中脱落,形成带一个四氢呋喃,甚至不带四氢呋喃的配合物。说明配合物分子中不带四氢呋喃的形式是较稳定的。化合物的 X 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化合物不是混合物。化合物水解产物的定量气相色谱分析进一步证实所合成的化合物为我们所预期的产物。实验结果表明,单体转化率受溶剂影响较大。在以环戊烷为溶剂的聚合反应中,聚合活性较高。而以甲苯为溶剂的聚合反应中,其聚合活性较低。在主催化剂不变的条件下,改变 Al/Nd 摩尔比,单体的转化率有明显的变化。同一 Al/Nd 摩尔比,不同催化剂用量也对单体的转化率有较大的影响。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溶剂,铝钕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对聚丁二烯的顺-1,4 含量均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用二维核磁共振、富利叶变换拉曼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研究了:1)稀土离子与柠檬酸配体的溶液配位行为,并用顺磁位移试剂的方法计算了该条件下的配合物形成稳定常数;2)稀土离子及其配合物与不同种类的磷脂分子的作用;3)二氧化硅和柠檬酸铝与DPPC脂质体的作用。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信息素是由一个个体分泌并被同种另一个体感受并识别的化学物质,随之从生理和行为水平上引发与居群和生殖相关的变化。在陆生脊椎动物中,大部分信息素是通过犁鼻器(VNO)来感知的,也有一部分被主要嗅觉系统所感知。在犁鼻器感觉神经元中,已经有两个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V1R和V2R被鉴定为信息素受体。V1R的编码区没有内含子,因而相对容易把它们从基因组序列中鉴别出来。相反地,V2R有一个很长而且高度变化的膜外氨基端,并具有由多个外显子编码的复杂基因结构。到目前为止,关于信息素受体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V1R中。 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我们从大小鼠基因组序列中鉴别出了V2R基因并首次描述了大小鼠中V2R基因超家族的全貌。大小鼠V2R基因超家族由大约200个功能基因和假基因构成,经历了快速的基因生/灭和氨基酸替换过程,反映了其对环境中物种特异的信息素的适应。我们发现氨基端区域的平均dN/dS比非氨基端区域的比值高出2~3倍,提示可能有相对较弱的纯化选择和/或正选择作用于这个区域。用似然法检测到27个经历了正选择的位点,这些位点都分布在可能是信息素结合区域的氨基端,表明正选择压力可能使V2R基因保持了识别环境中多样的信息素信号的能力。基因组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啮齿动物的V2R基因由于近期的串联重复和/或基因丢失事件而形成许多物种特异的簇,并可以划分为四个家族。此外,我们在氨基端和非氨基端区域都鉴别出一些高度保守的位点,这些位点可能在保持功能域的结构和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工作为将来进行V2R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此外,我们还对包括胎盘哺乳类、有袋类、两栖类和硬骨鱼类在内的整个脊椎动物的V2R基因超家族概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脊椎动物V2R基因的形成可能早于犁鼻器(VNO)在古代四足动物中的出现。我们所研究的这些物种中的V2R基因数目存在巨大变化,表明其在脊椎动物进化历史中发生了多次基因重复和基因丢失事件。在灵长类动物、食肉动物和有蹄动物中没有发现完整的V2R基因,假基因的数量也很少,而在啮齿动物和负鼠中却鉴别出了~200个V2R基因。这些结果与形态解剖学上表达Gα0亚基的犁鼻器感觉神经元是否存在是一致的。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爪蟾中V2R基因超家族成员的数量巨大。近期的研究提示V2R可能和犁鼻器受体细胞的发育有关,因此,爪蟾中庞大的V2R基因数目可能与犁鼻器在两栖动物中的形成相关,V2R在这个器官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1、喜树碱类衍生物抗HIV构效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 喜树碱为传统的抗肿瘤药物。本研究对经过化学结构修饰的喜树碱类衍生物进行抗HIV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抗HIV构效关系。 我们对喜树碱类衍生物A系列化合物A1(喜树碱)、A2(10-羟基喜树碱)及A3(7-羟基喜树碱)进行了抗HIV活性检测。化合物A1和A3有较好的抗HIV-1和抗HIV-2活性,化合物A2没有显示抗HIV活性。表明化合物A1的C-10位上-OH基团修饰可能会降低抗HIV活性,化合物A1的C-7位上-CH2OH基团修饰和C-20位-CH3缺失可能会提高其抗HIV活性。对化合物A3和A1的抗HIV机制研究发现:二者对整合酶有一定的结合活性,对慢性感染H9/HIV-1ⅢB 和Jurkat/HIV-1ⅢB细胞中病毒复制没有抑制活性、不能阻断H9/HIV-1ⅢB与正常细胞间的融合,对重组的HIV-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没有抑制活性。化合物A1和A3不具有选择性杀伤HIV-1ⅢB慢性感染的H9和Jurkat细胞系的作用。进一步进行化合物A3诱导 H9和H9/HIV-1ⅢB、Jurkat和Jurkat/HIV-1ⅢB的凋亡实验显示,化合物A3诱导感染HIV-1ⅢB和未感染病毒细胞的凋亡没有选择性。据此我们初步认为化合物A3和A1的抗HIV作用可能与抑制整合酶活性有关,该化合物可能还作用于其它靶点。 喜树碱类衍生物B系列中化合物B1为20(S)-O - [-O-( 1'-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丁二酸)]-20-喜树碱酯,化合物B2为20(S)-O - [-N-( 1'-氧基-2',2',6',6'-四甲基-1',2',5',6'-四氢吡啶酰胺)-4'-丙氨酸)]-20-喜树碱酯)。我们对化合物B1和B2进行了抗HIV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化合物B2有较好的抗HIV-1和抗HIV-21、喜树碱类衍生物抗HIV构效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 喜树碱为传统的抗肿瘤药物。本研究对经过化学结构修饰的喜树碱类衍生物进行抗HIV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抗HIV构效关系。 我们对喜树碱类衍生物A系列化合物A1(喜树碱)、A2(10-羟基喜树碱)及A3(7-羟基喜树碱)进行了抗HIV活性检测。化合物A1和A3有较好的抗HIV-1和抗HIV-2活性,化合物A2没有显示抗HIV活性。表明化合物A1的C-10位上-OH基团修饰可能会降低抗HIV活性,化合物A1的C-7位上-CH2OH基团修饰和C-20位-CH3缺失可能会提高其抗HIV活性。对化合物A3和A1的抗HIV机制研究发现:二者对整合酶有一定的结合活性,对慢性感染H9/HIV-1ⅢB 和Jurkat/HIV-1ⅢB细胞中病毒复制没有抑制活性、不能阻断H9/HIV-1ⅢB与正常细胞间的融合,对重组的HIV-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没有抑制活性。化合物A1和A3不具有选择性杀伤HIV-1ⅢB慢性感染的H9和Jurkat细胞系的作用。进一步进行化合物A3诱导 H9和H9/HIV-1ⅢB、Jurkat和Jurkat/HIV-1ⅢB的凋亡实验显示,化合物A3诱导感染HIV-1ⅢB和未感染病毒细胞的凋亡没有选择性。据此我们初步认为化合物A3和A1的抗HIV作用可能与抑制整合酶活性有关,该化合物可能还作用于其它靶点。 喜树碱类衍生物B系列中化合物B1为20(S)-O - [-O-( 1'-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丁二酸)]-20-喜树碱酯,化合物B2为20(S)-O - [-N-( 1'-氧基-2',2',6',6'-四甲基-1',2',5',6'-四氢吡啶酰胺)-4'-丙氨酸)]-20-喜树碱酯)。我们对化合物B1和B2进行了抗HIV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化合物B2有较好的抗HIV-1和抗HIV-2活性,而化合物B1的抗HIV活性差。表明化合物B1的C-4’位-CH2被-NH取代,同时C-3’位-CH3修饰可能会提高其抗HIV活性。对化合物B2的抗HIV机制研究发现,化合物B2对慢性感染H9/HIV-1ⅢB细胞中病毒复制没有抑制活性、不能阻断H9/HIV-1ⅢB与正常细胞间的融合,对HIV-1蛋白酶、重组的HIV-1逆转录酶及整合酶没有抑制活性。化合物B2不具有选择性杀伤HIV-1ⅢB慢性感染的H9细胞系的作用。化合物B2抗HIV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2、HIV/AIDS患者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及性病患者的HIV感染状况分析 疱疹病毒是AIDS患者合并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引起人类疾病的8种疱疹病毒与HIV感染及AIDS进展、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密切相关。为了解HIV/AIDS患者人类8型疱疹病毒感染状况,我们检测了30例AIDS患者、40例HIV携带者及70例正常对照的液标本中8型疱疹病毒感染状况。采用ELISA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巨细胞病毒(CMV);采用PCR法检测EB病毒(EBV)、疱疹病毒6型(HHV-6)、疱疹病毒7型(HHV-7)及疱疹病毒8型(HHV-8)。结果显示,HIV/AIDS患者中HSV-1、HSV-2、VZV、CMV、HHV-6、HHV-8 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其中AIDS患者VZV感染率与HIV携带者有显著性差异;在AIDS患者中多种疱疹病毒共感染普遍存在,必须重视HIV/AIDS患者合并疱疹病毒感染的防治。 性病可促进HIV的传播,了解性病患者的HIV感染状况及临床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自愿接受HIV咨询检测的基础上,对临床确诊的412例性病患者进行HIV-1/2抗体检测,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412例性病患者的HIV检出率为2.9%。性病患者中检出HIV阳性率依次为:尖锐湿疣(6.2%)、生殖器疱疹(4.2%)、梅毒(3.4%)、淋病(1.5%)及非淋菌性尿道炎(1.0%)。83.3%合并感染HIV的性病患者存在多性伴,商业性行为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极低现象。感染HIV的尖锐湿疣及生殖器疱疹患者以频繁复发为突出表现,1例合并感染HIV的梅毒患者半年即进展为神经梅毒。性病患者是HIV感染的重要高危人群,危险性行为是其感染HIV和其它性病的主要原因,应该加强性病患者的HIV检测。对临床上频繁复发的尖锐湿疣及生殖器疱疹患者、快速进展的梅毒患者应高度怀疑合并HIV感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