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 resultados para Alt Empordà (Catalunya) -- Ressenyes de llibres
Resumo:
der="0" alt="" width="240" height="300" />
Resumo:
der="0" alt="" width="300" height="300" align="left" />本书的目的是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工程技术各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理论作一个全面的探讨。它一方面奠定了工程控制论这门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指出这门新学科今后的几个研究方向。
本书最初是用英文写的。现在的汉文版是在钱学森先生的指导下,翻译英文版并且参照俄文译本略加修改和补充而成。
本书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 目录
汉文版序
原序
第一章 引言
1.1 常系数线性系统
1.2 变系数线性系统
1.3 非线性系统
1.4 工程近似的问题
第二章 拉氏变换法
2.1 拉氏变换和反转公式
2.2 用拉氏变换法解常系数线性微分方
2.3 拉氏变换的“字典”(拉氏变换表)
2.4 关于正弦式的驱动函数的讨论
2.5 关于单位冲量驱动函数的讨论
第三章 输入、输出和传递函数
3.1 一阶系统
3.2 传递函数的表示法
3.3 一阶系统的一些例子
3.4 二阶系统
3.5 确定频率特性的方法
3.6 由多个部件组成的系统
3.7 超越的传递函数
第四章 反馈伺服系统
4.1 反馈的概念
4.2 反馈伺服系统的设计准则
4.3 乃氏(Nyquist)法
4.4 艾文思(Evans)法
4.5 根轨迹的流体力学比拟
4.6 伯德(Bode)法
4.7 传递函数的设计
4.8 多回路伺服系统
第五章 不互相影响的控制
5.1 单变数系统的控制
5.2 多变数系统的控制
5.3 不互相影响的条件
5.4 反应方程
5.5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控制
5.6 有补充燃烧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控制
第六章 交流伺服系统与振荡控制伺服系统
6.1 交流系统
6.2 把直流系统变为交流系统时传递函数的变化方法
6.3 振荡控制伺服系统
6.4 继电器的频率特性
6.5 利用固有振荡的振荡控制伺服系统
6.6 一般的振荡控制伺服系统
第七章 采样伺服系统
7.1 一个采样线路的输出
7.2 施梯必茨?申南(Stibitz?Shannon)理论
7.3 采样伺服系统的乃氏准则
7.4 稳态误差
7.5 F*2(s)的计算
7.6 连续作用伺服系统与采样伺服系统的比较
7.7 F2(s)在原点有极点的情形
第八章 有时滞的线性系统
第九章 平稳随机输入下的线性系统
第十章 继电器伺服系统
第十一章 非线性系统
第十二章 变系数线性系统
第十三章 利用摄动理论的控制设计
第十四章 满足指定积分条件的控制设计
第十五章 自动寻求最优运转点的控制系统
第十六章 噪声过滤的设计原理
第十七章 自行镇定和适应环境的系统
第十八章 误差的控制
俄文文献
索引
附录
工程控制论简介
现代化、技术革命和控制论
编后记
Resumo:
der="0" alt="" hspace="6" width="149" height="210" align="left" />目录
- 访罗湖 忆当年[李佩]
- 怀念同窗益友郭永怀教授[钱伟长]
- 郭永怀追求科学、为国献身的一生[洪友士]
- 深深怀念为核盾牌献身的著名科学家--郭永怀先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深切怀念郭永怀教授的奠基性贡献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胸怀长江长城 心系国家安危--纪念我国核防护工程奠基人郭永怀先生[周丰峻]
- 缅怀我们的首任系主任--郭永怀教授[辛厚文 马兴孝 俞书勤 何天敬]
- 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纪念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郑哲敏 李家春]
- 怀念与感激[俞鸿儒]
- 继承先师遗愿,谈我所冲击动力学的发展--纪念郭永怀副院长诞辰九十周年[陈裕泽]
- 英名长存--纪念郭永怀副院长诞辰九十周年[沈中毅]
- 郭永怀与我国导弹弹头再入气动物理研究[魏叔如]
- 科研工作引路人--纪念郭永怀九十诞辰[胡在军]
- 科技楷模,引路良师--怀念敬爱的郭永怀副院长[朱竟洪 郑百瑛]
- 七律 永怀永怀郭老师[董务民]
- 留得春晖映核魂--怀念我们的好领导好老师郭永怀同志[孙德纶 张克才]
- 难以忘怀--忆郭永怀副院长事迹点滴[孙天雄]
- 研究工作与工程技术工作之间的关系[谈庆明]
- 忆敬爱的郭永怀老师[张兆顺 呼和敖德]
- 根深叶茂 厚积薄发--追忆恩师郭永怀先生教诲我打好基础[严宗毅]
- 力学前辈,科德风范[徐友钜]
- 领导的楷模 学者的典范 青年的导师--怀念郭永怀副院长[于长勤]
- 怀念郭永怀副院长[陈裕泽]
- 关于郭永怀事迹的回顾[张长富]
- 严谨的导师,可亲的长者--忆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先生[吴兰春]
- 严谨细致 实事求是--纪念郭永怀九十诞辰[李启廉]
- 纪念核武器环境试验技术的奠基人--郭永怀副院长诞辰九十周年[李荣林]
- 郭老精神激励着材料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周维宣 谭云]
- 郭永怀副院长的关怀与我所有机材料研究的发展[陈晓丽]
- 忆与郭永怀副院长的一次谈话[孙德纶]
- 缅怀郭永怀院士[陈家镛]
- 记郭永怀先生二三事[屠善澄]
- Remembering Yunghuai Kuo[C.C.Lin]
- Recall with love and respect[William R.Sears]
- Y.H.Kuo:An appreciation[Frank E.Marble]
- A commemorative tribute to Professor Guo Yonghuai[T.Y.Wu]
- Y.H.Kuo:A great scientist,revered teacher and good friend[Alfred Ritter]
- 氢氧燃烧及爆轰驱动激波管[俞鸿儒]
- 颗粒材料中致密波结构研究[孙锦山 朱建士 贾祥瑞]
- 网格与高精度差分计算问题[张涵信 呙超 宗文刚]
- 植被层湍流的大涡模拟[李家春 谢正桐]
- 半浮区液桥热毛细振荡流[唐泽眉 阿燕 胡文瑞]
- 再入湍流尾迹及其对雷达散射的影响研究[牛家玉 于明]
- 超声射流中CS2分子态分辨转动弛豫研究[陈从香 刘世林 戴静华 张志萍 马兴孝]
- 37mm冲压加速器实验和计算[柳森 简和祥 白智勇 平新红 部绍清]
- 化学体系中噪声诱导的时空有序结构和随机共振[辛厚文 侯中怀 杨灵法]
- 根据守恒律计算热流和摩阻的有限元提法[童秉纲 段占元]
- 高阶精度线性耗散紧致格式的渐近稳定性[邓小刚 毛枚良]
- 离散流体力学:理论和数值方法[高智]
- 2号复合离心机自动控制系统研制[王磊 林明 冯晓军]
- 海沧大桥气动弹性特性风洞试验研究[李明水 陈忻 张大康 王卫华]
- 内爆炸载荷下圆管变形、损伤和破坏规律的研究[李永池 李大红 魏志刚 孙宇新]
- 两种凝聚炸药的静态断裂性能实验研究[罗景润 韦日演 马丽莲]
- 圆柱体侵彻薄靶极限击穿速度估算探讨[吴应白 唐平]
- 动力学修改方法在夹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蒲怀强 唐定勇]
-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on-linear stability of two-dimensional supersonic boundary layer[Shen Qing Yuan Xiangjiang]
Resumo:
der="0" alt="" width="160" height="160" align="left" />本书介绍当前在计算固体和结构力学中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四种计算方法:有限元法、加权余量法、边界元法和无网络法,并系统论述了这四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离散方法。
目录
1.1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1.2 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1.2.1 应变能和应变余能
1.2.2 虚位移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
1.2.3 虚应力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
1.2.4 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
1.2.5 胡海昌-鹫津久一郎变分原理
1.2.6 参数变分原理
1.3 变分原理的应用实例
1.4 里茨法和伽辽金法
第二章 有限元法
2.1 协调模型——位移元
2.2 平衡模型Ⅰ
2.3 平衡模型Ⅱ
2.4 杂交应力模型
2.5 杂交位移模型
2.6 混合模型
第三章 常用的有限元单元
3.1 三角形单元族
3.2 等参数单元
3.3 奇异性单元
3.4 板壳单元
3.4.1 三角形薄板单元和薄壳单元
3.4.2 厚板单元和厚壳单元
第四章 材料非线性有限元法
4.1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4.1.1 材料的屈服准则
4.1.2 强化理论
4.1.3 塑性本构关系
4.1.4 塑性流动理论的变分原理
4.1.5 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4.2 蠕变的有限元分析
4.3 弹黏塑性的有限元分析
第五章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应变与应力
5.2 变形率和本构关系
5.3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5.3.1 全拉格朗日列式法
5.3.2 更新的拉格朗日列式法
5.3.3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描述法
第六章 热传导和热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6.1 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6.1.1 导热的基本方程
6.1.2 稳态温度场的有限元解
6.1.3 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解
6.2 热弹性应力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第七章 弹性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法
第八章 加权余量法
第九章 边界元法
第十章 无网格法
第十一章 代数方程组的解法
参考文献
Resumo:
der="0" alt="" hspace="-5" width="300" height="300" align="left" />量纲分析是一门非常值得研究和学习的知识,它是探讨科学规律,解决科学和工程的一个有效的工具。熟练掌握量纲分析应当是科学和技术工作者应有的基本训练。
本书内容包括:量纲分析的基本概念;量纲分析在熟知的力学现象中的应用;量纲分析在某些经典的力学问题中的应用以及郑哲敏先生的研究集体近三四十年中在爆炸力学诸多的应用实例等几个部分。
写在前面
第1章 结论
1.1 量纲分析是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有力手段和方法
1.2 物理量的度量
1.3 量纲:有量纲量和元量纲量
1.4 基本量和导出量
1.5 单摆
1.6 量纲分析的实质
1.7 量纲分析的简史
第2章 基本原理
2.1 量纲的幂次表示
2.2 II定理
2.3 自变量和基本量的选择
2.4 相似律
2.5 运用II的定理的注意点
第3章 流体力学问题
3.1 典型流动
3.2 流体力学问题中的相似准数[13]
3.3 其他相似准数
3.4 流体运动的分类
第4章 固体力学问题
4.1 弹性体的应力分析和简单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4.2 弹性体的振动和波动
4.3 弹塑性体的应力分析
4.4 固体的拉伸断裂
第5章 固体中的热传导与热应力
5.1 固体中的热传导
5.2 弹性体内的热应力
第6章 流固耦合问题
6.1 水击
6.2 弹性和轴承
6.3 机翼的颤振
6.4 热交换器的气激振动
第7章 流体弹塑性模型
7.1 流体弹塑性体模型
7.2 化学炸药的爆炸效应问题中的相似参数
7.3 高速冲击问题中的相似参数
第8章 爆炸相似律
8.1 空中爆炸波和水中爆炸波
8.2 爆炸加工
8.3 爆破
第9章 冲击相似律
9.1 杆式穿甲弹
9.2 破甲——聚能射流的形成及其对装甲的侵彻
9.3 碎甲层裂
9.4 超高速冲击
9.5 金属射流与薄板的高速扩张断裂
9.6 煤与瓦斯突出——两相耦合介质动力学现象
第10章 数学模拟规整化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外国人名索引
Resumo:
der="0" alt="" hspace="8" width="300" height="400" align="left" />《理性力学基础》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之一。
《理性力学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理性力学的主要科学体系和基本理论。《理性力学基础》由四部分,共十五章组成。第一部分综合介绍了理性力学的科学意义、方法和特点,从理性力学角度概括论述变形几何学与运动学、力学基本定律与场方程以及本构方程的一般原理。着重阐明张量和场方程的时空无差异原理,以及本构方程所应遵循的客观性原理。第二部分着重介绍简单物质的理论体系。作为典型范例进一步阐明弹性物质和简单流体的本构方程以及弹性体有限变形边值问题的分析方法。第三部分详细介绍黏弹性物质、弹塑性物质及晶体塑性的基本理论。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含缺陷物质的本构理论。
《理性力学基础》可作为力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力学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力学专业教师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理性力学目的和意义
1·2 理性力学的特点与体系
1·3 理性力学的方法
1·4 符号
第二章 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
2·1 直角坐标系的张量
2·2 物体的构形与运动
2·3 变形梯度
2·4 应变度量和面元、体元变形
2·5 应变率
第三章 基本定律与场方程
3·1 质量守恒定律
3·2 应力原理与动量守恒定律
3·3 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定律
3·4 功共轭与应力度量
3·5 场方程
3·6 随体坐标系
第四章 本构方程的一般原理
4·1 时空系的变换
4·2 基本定律的客观性
4·3 本构方程的一般原理
第五章 简单物质
5·1 张量函数
5·2 张量函数表示定理
5·3 简单物质的本构方程
5·4 本构方程的简化形式
5·5 各向同性物质
5·6 简单固体
5·7 简单流体和流晶
5·8 内部约束
5·9 特殊类型物质
5·10 衰退记忆
第六章 弹性物质
6·1 弹性物质的本构方程
6·2 物质对称性
6·3 各向同性弹性固体
6·4 超弹性物质
6·5 各向同性超弹性物质
6·6 主轴表示
6·7 储能函数表示式
6·8 二次弹性
6·9 均匀变形场
6·10 储能函数的实验确定
第七章 弹性体有限变形边值问题
7·1 边值问题的提法
7·2 若干典型问题
7·3 平面应变问题
7·4 不可压缩各向同性弹性体
第八章 简单流体
8·1 直线流动
8·2 曲线流动
8·3 伸长历史恒定运动
8·4 定常测黏流动
8·5 Poiseuille流动
8·6 Couette流动
8·7 圆锥-平板流动
8·8 端部正应力效应
8·9 Stokes流体测黏流动
8·10 定常拉伸流动
第九章 黏弹性物质
9·1 线性黏弹性理论
9·2 非线性黏弹性固体
9·3 本构泛函展开
9·4 非线性黏弹性流体
第十章 弹塑性物质
10·1 微小变形塑性理论
10·2 张量的时间导数
10·3 有限塑性变形的本构方程
10·4 塑性大变形基本方程
10·5 Drucker公设与有限塑性变形
第十一章 晶体塑性理论
11·1 晶体塑性变形运动学
11·2 硬化规律
11·3 硬化系数表示式
11·4 晶体塑性本构关系
11·5 滑移剪切率γ(α)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11·6 率相关流动规律
第十二章 缺陷连续统的线性理论
12·1 张量场的微分运算
12·2 协调条件
12·3 缺陷的几何意义
12·4 位错弹性理论
12·5 位错塑性理论
12·6 一般缺陷塑性理论
12·7 晶体塑性位错理论
12·8 Nye张量及缺陷塑性理论小结
12·9 位错塑性理论二维公式及算例
第十三章 非黎曼几何及流形简介
13·1 Euler空间张量场的绝对微分
13·2 曲率张量
13·3 线性空间
13·4 仿射联络空间
13·5 非完整变换
13·6 拓扑空间
13·7 微分流形
第十四章 缺陷连续统的非线性理论
14·1 非Niemann物质流形的构造
14·2 缺陷的几何意义
14·3 缺陷连续统的弹性理论
14·4 缺陷连续统的塑性理论
14·5 晶体塑性位错理论
第十五章 理性力学若干应用
15·1 有限变形的精确描述
15·2 曲线坐标的相应公式
15·3 本构方程的客观性原理
15·4 物质对称性
15·5 主轴法
15·6 客观应力率
附录 曲线坐标
1 基向量与度量张量
2 逆变导数
3 应力张
4 运动方程
Resumo:
本书收录关于力学领域的论文301篇。内容包括:回顾20世纪力学在中国的发展,描绘了2000年中国和世界在力学各主要领域的发展现状;展望力学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探论新世纪中可能面临的新的重大力学等问题。
alt="" width="10" /> | 前言 | 白以龙;杨卫; | |||||
alt="" width="10" /> | 力学学科《学科发展与优先领域战略研究报告》 | ||||||
alt="" width="10" /> | 世纪之交对力学的回顾、展望和想象 | 白以龙; | |||||
alt="" width="10" /> | 计算流体力学中发展物理分析的几个问题 | 张涵信;李沁;宗文刚;张来平; | |||||
alt="" width="10" /> | 非对称Riccati方程基于本征解的分析解 | 钟万勰; | |||||
alt="" width="10" /> | 实验固体力学近几年的概况 | 伍小平; | |||||
alt="" width="10" /> | HIGHER-ORDER COHESIVE ELASTICITY THEORIES OF FRACTURE | Anna Vainchtein; | |||||
alt="" width="10" /> | 疲劳短裂纹群体损伤随机特征研究 | 洪友士;郑亮;乔宇; | |||||
alt="" width="10" /> | 半浮区热毛细对流及其不稳定性机理 | 胡文瑞;唐泽眉; | |||||
alt="" width="10" /> | ZONAL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IN SWEPT SHOCK/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S | 邓学蓥; | |||||
alt="" width="10" /> | 经典约束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梅凤翔; | |||||
alt="" width="10" /> | 复杂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 | 陆启韶; | |||||
alt="" width="10" /> | 时滞受控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 | 胡海岩;王在华; | |||||
alt="" width="10" /> | 力学与航天器工程 | 马兴瑞;苟兴宇;周志成; | |||||
alt="" width="10" /> | 采矿工程中的力学问题与分析 | 谢和平; | |||||
alt="" width="10" /> |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FAILURE ANALYSIS OF DUAL-PHASE MATERIALS: CYCLIC MICRO-PLASTICITY AND SMALL FATIGUE CRACK TIP BEHAVIOR | ||||||
alt="" width="10" /> | 力学与国防科技 | 周丰峻; | |||||
alt="" width="10" /> | 流体力学和气动热弹性力学新一代反命题的研究 | 刘高联; | |||||
alt="" width="10" /> | 含灰气体近壁区流动及传热增强机制分析 | 王柏懿;戚隆溪;王超;江先金; | |||||
alt="" width="10" /> | 三维定常、二维非定常分离模式及准则研究 | 吕志咏; |
Resumo:
Resumo:
本书收录会议论文60篇。
本书内容大体分为三类。一类着重介绍了钱学森先生的风范,他的爱国主义,他的勤奋好学,他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他在学术上的重大贡献以及他的科学思想。第二类是介绍在他的领导或影响下,五十年来我国力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及进一步的进展。第三类涉及我国力学界正在开展的其他方面的学术研究进展。我们的共同目的是继承优良传统,开拓我国力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读者对象:力学、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
会议论文 |
alt="" width="10" /> | 学习钱学森先生技术科学思想的体会 | 郑哲敏; | |||||
alt="" width="10" /> | 国家目标与技术科学——钱学森的力学研究所建所思想 | 吴承康; | |||||
alt="" width="10" /> | 钱学森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焦安昌;钮颂镛; | |||||
alt="" width="10" /> | 钱学森教授与近代力学教育 | ||||||
alt="" width="10" /> | 钱学森开创的物理力学之路 | 朱如曾; | |||||
alt="" width="10" /> | 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 钱令希; | |||||
alt="" width="10" /> | 压电类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分析 | 余寿文;沈亚鹏;匡震邦; | |||||
alt="" width="10" /> | 一般力学(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 黄文虎;胡超; | |||||
alt="" width="10" /> | 力学系统控制的几个问题 | 黄琳; | |||||
alt="" width="10" /> | 与物理分析相结合的计算流体力学 | 张涵信;庄逢甘; | |||||
alt="" width="10" /> | 烧蚀防热的非线性气固耦合 | 姜贵庆; | |||||
alt="" width="10" /> | 湍流的复杂系统论 | 佘振苏;程雪玲; | |||||
alt="" width="10" /> | 纳米力学进展 | 杨卫;郑泉水;方岱宁;黄克智; | |||||
alt="" width="10" /> | 从简单系统的定量分析到复杂巨系统的综合集成 | 庄逢甘;黄志澄; | |||||
alt="" width="10" /> | 关于力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童秉纲; | |||||
alt="" width="10" /> | 哈密顿原理中时端条件的处理方法及其推广 | 刘高联; | |||||
alt="" width="10" /> | ASYMMETRIC VORTEX FLOW OVER SLENDER BODIES | 罗时钧; | |||||
alt="" width="10" /> | 亚、超声喷管中声传播的数值模拟 | 高军辉;李晓东; | |||||
alt="" width="10" /> | 格子Boltzmann数值流体力学 | 冯士德;毛江玉;任荣彩; | |||||
alt="" width="10" /> | 微型飞行器的仿生流体力学——昆虫产生高升力的机理 | 孙茂;唐剑; |
Resumo:
der="0" alt="" hspace="8" width="130" height="180" align="left" />《塑性大应变微结构力学》涉及以下三部分内容:小应变塑性力学;大应变分析;微结构力学分析及其应用。书中既论述有关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又介绍了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部分小应变塑性力学
第一章直角坐标系中的向量和张量
1.1直角坐标与单位向量
1.2微积分运算中的公式
1.3坐标变换
1.4Descartes张量张量代数和张量演算
1.5两种张量表示方法的说明
练习
参考文献
第二章微小变形下的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
2.1一点上的应力
2.2一点上的应变
2.3平衡方程
2.4协调条件
练习
参考文献
第三章屈服准则和塑性理论
3.1屈服
3.2塑性理论中的公设
3.3流动理论
3.4比例加载下的形变理论
3.5塑性计算的示范
练习
参考文献
第四章塑性力学的发展
4.1基于塑性耗散能的本构形式
4.2近似蠕变分析-比应力-应变曲线方法
4.3机动硬化模型
4.4角点理论
4.5相关的和非相关的流动法则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大应变分析
第五章一般坐标系中的张量及其各类时间导数
5.1一般坐标系中的基量
5.2坐标变换张量及协变导数
5.3坐标系统
5.4变换时间导数的Oldroyd方程
练习
参考文献
第六章应变张量应力张量和它们的变化率
6.1应变张量
6.2各类应变率张量
6.3应力张量
6.4应力张量的各种变化率
练习
参考文献
第七章在有限变形下平衡的变分原理及分叉理论
7.1固体的弹性超弹性和亚弹性
7.2变分原理及应力与应变的共轭关系
7.3平衡的稳定性和分叉准则
7.4Lagrange和逐级更新Lagrange系统中平衡和分叉的增量型变分原理
7.5大应变本构方程及数值计算步骤
练习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微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第八章确定材料的总体力学行为与其微结构参数之间的
关系
8.1"自洽"原则
8.2塑性力学中的内变量
8.3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确定内变量
练习
参考文献
第九章空洞的分析
9.1空洞的萌生和扩展的试验
9.2单级空洞效应的理论模型
9.3两级空洞效应的理论模型
9.4空洞化材料的宏观响应与力学和几何微观参数之间的关系
9.5基于微结构研究成果所设立的连续介质本构模型和失效准则
9.6空洞化损伤的三维分析及探讨应变加载模态影响的方法
9.7应变加载模态对空洞化损伤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与次级空洞间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第十章剪切带状分叉
10.1材料分叉的原理
10.2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局部化剪切带
10.3材料非均匀性或初始缺陷的影响
10.4轴对称加载下的局部化轴对称剪切带
10.5局部化曲线剪切带
10.6局部化剪切带的三维解
10.7平面应变条件下扩散型剪切带的一维分析
10.8平面应变条件下扩散型剪切带的二维分析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空洞和分叉的分析在金属板材成型中应用
11.1平面应力模型中空洞扩展效应
11.2分叉分析
11.3双相钢薄板成型实验与数值分析的比较
11.4单向加载条件下平板的材料分叉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韧性断裂
12.1塑性可膨胀本构方程的论证
12.2确定本构参数
12.3韧性断裂的计算
12.4韧姓断裂的实验
参考文献
附录A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A.1广义Hooke定律
A.2平面问题
A.3轴对称问题
A.4弹性力学解的可叠加性和惟一性
A.5St.Venant原理
练习
参考文献
附录B弹性力学变分原理及解法
B.1应变能和应变余能
B.2虚位移和虚功原理
B.3最小势能原理
B.4最小余能原理
B.5两个变分原理的关系
B.6双变量广义变分原理
B.7基于变分原理的直接解法
练习
参考文献
Resumo:
Resumo:
der="0" alt="" width="109" height="150" align="left" />《物理力学讲义(新世纪版)》第1章绪论阐明了物力学的内容、观点和方法,第2、第3、第4章是基础原理,第5章到第9章分别处理气体、固体的液体的热力学性质,说明了从分子结构计算宏观性质的方法,第10章到第13章处理各种输运过程,像热传导、粘滞性、扩散、中子慢化及热辐射等。
《物理力学讲义(新世纪版)》的特点是给出了明确具体而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使得工程介质和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可以不完全依靠实验就能确定。
物理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提供计算机工程技术和所用介质和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的方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物理力学?
1.2 物质的结构
1.3 原子半径与分子结构
1.4 物质结构概念的应用
第2章 量子力学
2.1 薛定谔波动方程
2.2 振幅方程
2.3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2.4 谐振子
2.5 点粒子的体系
2.6 氢原子
2.7 自由粒子
2.8 氢原子的内部动力学
2.9 类氢原子的能级
2.10 电子自旋
2.11 分子能级的分类
2.12 分子的波动方程
2.13 双原子分子
2.14 U(r)的性质
2.15 刚性线转子的简单势
2.16 莫尔斯势
2.17 多原子分子
第3章 统计力学基础
3.1 体系的系集
3.2 关于微观性质的准备知识
3.3 一个系集状态的一般性质
3.4 关于平均的规则
3.5 一个经典系集的描写
3.6 可及性(主要是经典部分)
3.7 关于相似体系的系集的可及态对称群和反对称群
3.8 关于真实系集本征函数的对称类型
3.9 计算普通系集可及态的捷径
3.10 关于定域系配容的计算
第4章 恒定体系系集的一般原理
4.1 权重
4.2 几个简单体系的状态的权重
4.3 可及态(配容)的计算
4.4 两组定域线性振子的系集
4.5 最陡下降法的简单描述
4.6 平均值和统计温标
4.7 多自由度体系及退化体系
4.8 线性谐振子
4.9 二维及三维谐振子
4.10 没有轴自旋的刚性转子
4.11 有绕轴自旋的刚性转子(对称陀螺)
4.12 两组非定域系组成的系集
4.13 数学推导
4.14 结果之摘要
4.15 退化体系
4.16 经典统计力学
4.17 无结构质点在盒子中的运动
4.18 系集的外作用力
4.19 统计力学与热力学之间的关系
……
第5章 理想气体
第6章 固体的热学性质
第7章 固体的物态方程
第8章 非理想气体
第9章 液体和稠密气体
第10章 输运过程的一般理论
第11章 粘滞性,扩散和热传导
第12章 中子的扩散和减速
第13章 热辐射
附录 物理常数表
编后记
Resumo:
der="0" alt="" hspace="8" width="100" height="100" align="left" />通常的气体动力学方法,当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与流场特征长度相比不可忽略时,不再适用,要采用稀薄气体动力学的方法。这适用于航天飞行器在高空飞行时受的力和热,也适用于微机电系统和真空系统等离子体材料加工等21世纪技术前沿领域。本书系统、简明地阐述稀薄气体动力学方法,给出方法的基础并着重介绍直接模拟Monte Carlo(DSMC)方法以及与低速稀薄气体流动相关的前沿课题。全书共分7章。前两章是作为学科的基础引入的,第1章以空气为对象对于分子能态结构、能态分布以极小篇幅作了简要概括的叙述,以作为了解稀薄气流非平衡现象物理基础的初步。第2章对包括双体碰撞、Boltzmann方程以及气体的平衡态等分子动理论的基础做了必要的讨论,其中包括了对唯像论分子相互作用模型、变径硬球(VHS)、变径软球(VSS)和概括化硬球(GHS)等模型的介绍。第3章讨论了各种分子和表面的相互作用模型,包括反映细致平衡的互易原理和基于此原理的CLL模型的阐述。第4章讨论自由分子流。第5章讨论应用于滑流领域的各连续介质方程及滑流边界条件,一些简单解以及热泳问题。第6章则较全面、概括地介绍了求解过程领域中的各种解析和数值方法。第7章介绍了直接模拟Monte Carlo(DSMC)方法,讨论了非平衡流动及低速稀薄流动等前沿课题,包括处理内能松弛、化学反应的方法、用于复杂流场通用软件的方法、低速稀薄流动的信息保存(IP)方法等。 本书适合高等学校力学一航空航天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从事气动力学和航天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通常的气体动力学方法,当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与流场特征长度相比不可忽略时,不再适用,要采用稀薄气体动力学的方法。这适用于航天飞行器在高空飞行时受的力和热,也适用于微机电系统和真空系统等离子体材料加工等21世纪技术前沿领域。本书系统、简明地阐述稀薄气体动力学方法,给出方法的基础并着重介绍直接模拟Monte Carlo(DSMC)方法以及与低速稀薄气体流动相关的前沿课题。
目录
符号表
绪论
第1节 稀薄气体动力学的提出
第2节 气体的分子模型
第3节 分子平均自由程
第4节 流动的领域划分
第5节 非平衡现象与稀薄气体动力学
第6节 相似准则
第1章 分子结构与能态
第1节 双原子分子
第2节 分子的能态分布
第3节 分子的内能、内自由度和内能分布函数
第2章 分子动理论基础
第1节 速度分布函数
第2节 宏观量的表达
第3节 分子的双体碰撞模型
第4节 碰撞截面与分子模型
第5节 Boltzmann方程
第6节 碰撞积分与气体分子的总碰撞数
第7节 碰撞积分的计算
第8节 Maxwell输运方程——矩方程
第9节 Maxwell分布
第10节 气体的平衡态
第11节 8速度气体模型
第12节 混合气体
第3章 分子表面相互作用
第1节 引言
第2节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适应系数
第3节 互易性原理
第4节 CLL分子表面相互作用模型
第4章 自由分子流
第1节 气体中的分子数目通量和动量通量
第2节 作用于物体的气动力
第3节 表面元素的热传导
第4节 自由分子流出与热流逸
第5节 Couette流动与平板间的传热问题
第6节 无碰撞Boltzmann方程的通解,非定常流动
第5章 连续介质模型
第1节 引言
第2节 基本方程
第3节 滑流边界条件
第4节 一些简单问题的求解
第5节 热蠕动与热泳
第6章 过渡领域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线化的BoltzmanN方程
第3节 矩方法
第4节 模型方程
第5节 有限差分法
第6节 间断纵坐标方法
第7节 积分方法
第8节 直接模拟方法
第7章 直接模拟Monte方法
第1节 引言
第2节 碰撞的取样
第3节 DSMC方法求解问题实例
第4节 内能的激发与松弛
第5节 化学反应的模拟
第6节 复杂流场的计算,位置元方法
第7节 微尺度低速气体流动,信息保存法
附录I 气体的性质和分子性质
附录II 分布函数求矩遇到的积分
附录III 具有给定分布的随机数的取样
附录IV Couette问题程序
参考文献
主题词索引
Resumo:
郑哲敏文集 | alt="" /> |
alt="" /> |
会议论文 |
alt="" width="10" /> | 冯元桢先生贺信 | ||||||
alt="" width="10" /> | A Similarity Law for Stressing Rapidly Heated Thin-Walled Cylinders | H. S. TSIEN;C. M. CHENG; | |||||
alt="" width="10" /> | ANALYSIS OF PIPE VIBRATIONS WITH INTERNAL FLUID FLOW | ||||||
alt="" width="10" /> | PROBLEMS IN HYDRO-ELASTICITY | ||||||
alt="" width="10" /> | 关于工程地震的若干问题 | 郑哲敏; | |||||
alt="" width="10" /> | 平板在流体作用下的振动 | 郑哲敏; | |||||
alt="" width="10" /> | VIBRATION OF PANEL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 ||||||
alt="" width="10" /> | 悬臂梁在一侧受有液体作用时的自由振动 | 郑哲敏;马宗魁; | |||||
alt="" width="10" /> | 爆炸成形模型律 | 郑哲敏; | |||||
alt="" width="10" /> | 水中击波入射于平板时空化的形成及其作用 | 郑哲敏; | |||||
alt="" width="10" /> | 球壳的变形计算和能量准则 | 郑哲敏;孙同坤;孙国芳; | |||||
alt="" width="10" /> | 关于地下爆炸计算模型的一个建议 | 郑哲敏;解伯民; | |||||
alt="" width="10" /> | 破甲过程初步分析及一些基础知识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二室四组; | |||||
alt="" width="10" /> | 破甲过程初步分析及一些基础知识(续)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二室四组; | |||||
alt="" width="10" /> | 破甲机理的力学分析及简化模型(681破甲机理课题进展报告) | 郑哲敏;谈庆明; | |||||
alt="" width="10" /> | 关于射流侵彻的几个问题 | 郑哲敏; | |||||
alt="" width="10" /> | 聚能射流的稳定性问题 | 郑哲敏; | |||||
alt="" width="10" /> | 连续介质力学与断裂 | 郑哲敏; | |||||
alt="" width="10" /> | 一种非局部弹塑性连续体模型与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分布 | 虞吉林;郑哲敏; | |||||
alt="" width="10" /> | 受压固、气两相介质一维膨胀运动 | 谈庆明;丁雁生;郑哲敏; |
alt="" width="10" /> | 页码: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