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 resultados para HIV-1 epidemic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的 研究点柄乳牛肝菌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进行抗HIV-1的活性研究.方法 将野外采集的点柄乳牛肝菌子实体用溶剂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技术(NMR,MS,IR等)对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酒渣碱(Ⅰ)、5a,8a-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Ⅱ)、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Ⅲ)、麦角甾-5,7,22-三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尿嘧啶(Ⅴ))、硫代乙酸酐(Ⅵ)、硬脂酸(Ⅶ)、3-吡啶甲酸(Ⅷ)和D-阿洛糖醇(Ⅸ).结论 化合物Ⅰ为首次从高等真菌中分离.经生物活性测试,该化合物具有抗HIV-1活性,对C8166细胞的毒性较小,CC50为87.86 μg/mL,对HIV-1诱导C8166细胞形成合胞体抑制的EC50为7.27 μg/mL,治疗指数(TI值)为12.09.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多种分离技术对文冠果种皮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得到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Ⅰ(臭矢菜素B)、Ⅱ(秦皮素)、Ⅲ(秦皮苷),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无患子科中分离得到,Ⅱ、Ⅲ为首次从文冠果种皮中分离得到.通过对HIV-1ⅢB诱导感染C8166细胞致细胞病变的抑制试验及对HIV-1ⅢB感染MT4细胞的保护试验进行抗HIV-1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Ⅰ具有较强的体外抗HIV-1活性,CC50>200 μg/mL,EC50为8.61~12.76 μg/mL,选择指数(SI)>15.67~23.23;对HIV-1ⅢB感染的MT4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的:从红花五味子果实中寻找活性代谢产物,研究其抗HIV-1活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合胞体抑制、HIV-1感染细胞保护、HIV-1 p24抗原测定、融合阻断、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活性分析等实验,检测分离化合物的抗HIV-1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红花五味子甲素能够抑制病毒诱导的合胞体形成,保护病毒感染细胞,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对HIV-1感染细胞与正常CD+4细胞间的融合,逆转录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红花五味子甲素不抑制病毒在慢性感染细胞中的复制,也不抑制蛋白酶的活性.结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红花五味子甲素,它对HIV-1病毒复制早期具有抑制作用.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树突状细胞(DC)不仅是已知惟一能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而且也是已知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其对抗原的提呈能力远大于巨噬细胞.经抗原刺激的DC回输到体内后,能够迁移到淋巴结,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同时激活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分裂,产生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这些细胞因子和特异性CTL能够有效地促进或直接杀伤表达该抗原的细胞.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的:研究槐花提取化合物K3的体外抗HIV-1活性,并对其抗HIV-1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化合物对各种细胞的毒性.用合胞体形成计数法,p24抗原捕获ELISA法及RT-PCR等多种方法研究化合物体外抗HIV-1活性.结论:槐花提取化合物K3体外有较好的抗HIV-1活性,能够抑制病毒实验株(HIV-1ⅢB,耐药株(HIV-1 74v)和临床分离株(HIV-1KM018)等多种病毒株的复制,且其作用机制是多靶点的,不仅可以抑制病毒的进入,还可以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NCp7在HIV-1生活周期中多个步骤发挥重要的核酸分子伴侣作用.抑制NCp7的功能可阻断HIV-1复制.NCp7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锌指结构,对NCp7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锌指结构突变将导致HIV-1丧失感染能力.NCp7抑制剂可望成为下一代不容易产生耐药突变的抗HIV-1药物.本文就NCp7抑制剂目前的研究进展作简略综述.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抗HIV-1活性研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RIPs类化合物代表了抗HIV/AIDS天然产物或先导化合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介绍RIPs的酶活性及其抗HIV-1活性入手,对RIPs抗HIV-1的可能机制,从与RIPs酶活性的关系、诱导HIV-1感染细胞的凋亡及相应的信号转导、诱发活性氧的产生,以及对HIV-1整合酶的抑制作用等几个方面做了较详尽的阐述,并对RIPs的结构修饰和抗HIV-1构效关系进行了综述。对RIPs类化合物在抗病毒领域进行深入而系统地研究,能拓宽其在抗HIV/AIDS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719A1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3AA2191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605);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4NG12)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HIV.1ⅡIB病毒RNA经RT—PCR得到HIV一1蛋白酶编码序列,克隆到pet28a质粒中构建HIV一1蛋白酶 表达载体。阳性克隆转染E.coli BL21 DE3,经IPTG诱导,蛋白酶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 的40%。包涵体经Triton X.100洗涤后溶解于8M尿素,溶解后的蛋白溶液经sephacyl s一200 H.R分子筛柱纯化后 纯度达到90%以上,收集蛋白酶峰稀释复性并通过超滤进行浓缩。经检测,纯化的蛋白酶具有较高的活性。用荧 光标记的蛋白酶底物检测不同浓度indinavir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蛋白酶抑制剂的筛选。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的: 研究4'- 乙酰胺苯基4- 胍基苯甲酸酯(AGB)抗 HIV-1 活性及作用靶点。方法: 通过 AGB对宿主细胞的毒性实验、合胞体抑制实验、融合阻断实验、对HIV-1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实 验和对HIV-1急性感染细胞p24抗原产生的抑制作用等试验,观察AGB对HIV-1复制的影响和作 关键词: AGB; HIV-1; 病毒进入; 杀微生物剂; 杀精子活性 中图分类号: R9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357X(2005)11-0660-05 本研究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19142)、国 家科技攻关计划 (2004BA719A1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 工程重要方向(KSCX2-SW-216; KSCX12-SW-11)、云南 省科技攻关计划(2004NG12)和云南省生育调节与少数民 族优生研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 郑永唐; Tel: +86-871-5195684; Fax:+86-871-5191823; E-mail: zhengyt@mail.kiz.ac.cn 在我国,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危害日趋严重,处在全国低流行 与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卫生部 的数据显示,截止2005 年3 月底,全国累计报告 HIV 感染者114 703 例。专家估计我国实际HIV 感 染者超过100 万人。预计到2010 年, 全国HIV感染 者将突破千万。截止2004 年底, 云南省累计报告的 HIV 感染者已达28 391 人, 是全国流行最严重的地 区。艾滋病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新的证据显示近年来由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有所 上升, 女性感染者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迫切需 要发展一种女性可自主控制的方法 [1]。杀微生物剂 是可以局部用药于阴道和宫颈、能够杀灭或抑制 包括HIV等病毒性和细菌性病原体、人工合成或天 然的药物。具有避孕作用的杀微生物剂更是近年 来的研究热点,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3]。 顶体酶是存在于精子顶体内的一种类胰蛋白 酶, 它是受精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蛋白水解酶, 此酶 能水解卵细胞的透明带, 使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融 合; 顶体酶还能促进生殖系统中激肽的释放, 后者能 够增强精子的活力和促进精子的运动, 顶体酶的失 活将导致不孕[4]。AGB(4'- 乙酰胺苯基 4- 胍基苯甲 酸酯)是顶体酶的抑制剂, 实验表明在多种动物中有 很好的杀精子作用[5-7]。Bourimbaiar等[8]曾报道AGB 还具有体外抗HIV-1的作用, 活性较N-9高, 且毒性 较小。在本实验中, 我们发现AGB 的体外抗HIV-1 活性主要是阻断HIV-1 进入细胞。 用机制。结果: AGB抑制HIV-1IIIB诱导C8166细胞形成合胞体, EC50为39.5 μg/ml; 抑制HIV-1感染 细胞上清中HIV-1 p24抗原的表达, EC50为33.36 μg/ml; 阻断HIV-1慢性感染H9细胞与正常C8166 细胞间融合的作用。结论: AGB具有阻断HIV-1 进入宿主细胞的作用,是一种有前景的具杀精子 作用的杀微生物剂。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综述了天然产物中对H IV 21 逆转录酶具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的来源和分类。重点介绍了几种H IV 21 非核 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 Is) 的性质、特点、抗H IV 21 活性及其构效关系。从天然资源和传统中草药发现具有新 结构、新作用机制的天然NNRT Is 是开发研制抗H IV 21 药物的一条极有希望的途径。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由于mV耐药株的产生、特殊器官和细胞中}Ⅱv的隐匿、抗}Ⅱv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半衰期短等问题的出现.促 使人们寻找高效低毒和具有靶向性的抗Ⅲv药物。脂质体具有被动或主动靶向病毒复制活跃和贮存区、细胞内靶向和控制药 物释放、延长药物半衰期、提高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等优点.是潜在携载抗}Ⅱv药物的良好载体。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化合物对HIV1诱导C8166细胞形成合胞体的抑制实验和化合物对HIV1感染细胞的保护实验作为初筛方法,筛选了来源于7科17种植物的47个样品,其中8个样品经测定是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其余为粗提蛋白。进而测定了初筛有抗HIV活性的化合物对共培养、急性和慢性感染的HIV1p24抗原表达水平的影响,用间接荧光染色检测这些化合物对HIV抗原阳性细胞率的影响,以确证其抗HIV活性。天花粉蛋白(TCS)、南方栝楼蛋白峰Ⅴ、南方栝楼蛋白峰Ⅵ均显著地抑制合胞体的形成;巴Ⅱ、丝瓜子蛋白、油瓜根蛋白、木盍藤子蛋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老鼠拖瓜蛋白、大叶木鳖子根蛋白、西双版纳根Ⅱ等粗提蛋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RIPs不能保护HIV1感染细胞的死亡。TCS显著地抑制了HIV1急性感染中p24抗原的表达,减少了HIV抗原阳性细胞数,但它们均不影响共培养细胞融合、HIV1慢性感染中p24抗原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除TCS等已知RIPs外,还有一些新的RIPs具有不同程度的抗HIV活性。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的 建立艾滋病病毒Ⅰ型( HIV21) 慢性感染J urkat 细胞系,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参照文献方法改良,建立HIV21 ⅢB慢性感染J urkat 细胞系。其细胞系特性采用以下方法检测: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HIV21 ⅢB感染细胞的阳性率;噻唑蓝(MTT) 法检测抗病毒药物对慢性感染细胞的毒性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检测药物对慢性感染细胞中病毒复制的影响;合胞体形成方法检测药物对HIV21 ⅢB慢性感染细胞与正常细胞融合的阻断作用。结果 成功建立了HIV21 慢性感染J urkat 细胞系(J urkat/ HIV21 ⅢB ) ,感染细胞阳性率> 90 %。检测影响病毒复制各周期的抗病毒药物对J urkat/ HIV21 ⅢB细胞的作用,发现J urkat/ HIV21 ⅢB细胞具有 HIV21 慢性感染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结论 成功建立J urkat/ HIV21 ⅢB 细胞系,为抗HIV21 药物的研发和病毒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云南省是中国HIV-1感染最早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流行的HIV-1病毒亚型种类复杂多样。已有证据表明国内其它地区的HIV-1亚型很可能主要来源于云南省。本文对云南省的HIV-1亚型的流行情况进行综述,希望能为预防控制云南省乃至全国HIV-1的流行以及合理设计HIV-1疫苗提供基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