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resultados para Chlamis farreri
Resumo:
关于无脊椎动物中是否存在细胞因子一直都存在着异议。从细胞因子本身入手,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手段,已经在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中证实了高等动物细胞因子样活性物质的存在,然而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至今没有得到任何核苷酸或蛋白序列信息,而从与细胞因子相关的分子如调控其表达的转录因子入手来研究无脊椎动物中的细胞因子样物质的存在,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最近从人的单核细胞系THP-1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新型的转录因子,它可以被LPS诱导表达,产生的蛋白在TNF-α的表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命名为LPS-induced TNF-α factor(LITAF)。随后该基因在小鼠和鸡中也被克隆分离出来,其编码的蛋白已经证实在TNF-α的表达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迄今为止,在无脊椎动物中还没有相关同源基因的报道。 本研究采用大规模EST测序方法,结合锚定PCR技术从栉孔扇贝体内克隆到了高等动物LITAF基因的同源基因CfLITAF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为1240bp,其中5' 非编码区(UTR)为112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包括450 bp,编码149个氨基酸残基,该多肽的理论分子量为16.08 kDa,等电点为6.77;3' UTR为678bp,包含一个poly A尾巴。SMART结构域预测发现CfLITAF蛋白含有一个保守的LITAF结构域。实时定量PCR检测CfLITAF基因在栉孔扇贝主要免疫器官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发现在所检测的六种组织血细胞、外套膜、肌肉、心、腮、性腺中均能检测到CfLITAF基因转录本的不同丰度的表达。血淋巴和肌肉中的表达量相差不大,而在心、外套膜、腮和性腺中的表达量要高于血淋巴和肌肉中的表达量,分别是血中表达量的2.45、2.82、9.23和24.93倍。 为了验证其表达量是否会受到LPS的诱导,利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检测了CfLITAF基因在受到LPS和PGN刺激后在血细胞中的表达规律。结果如下:在LPS刺激后3h,CfLITAF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达到了原初水平的1.5倍,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逐渐恢复到刺激前水平;在用PGN刺激血细胞后的9个小时内均没有检测到CfLITAF基因mRNA表达量的显著变化。实验中所用血细胞为同一批原代培养的栉孔扇贝血淋巴细胞,细胞活力通过台盼蓝拒染实验测定。 CfLITAF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不仅为进一步认识栉孔扇贝的免疫防御机制提供了实验参考,更重要的是为无脊椎动物中细胞因子样物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子水平上的线索,为无脊椎动物中细胞因子样物质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Resumo:
用平板画线法从患病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体内分离到了一种原核生物(简称QDP)。QDP可以在改进的液体培养基MEM(含2.2%NaCl,5%小牛血清)和脑心浸液(含2.2% NaCl)中生长;菌落在显微镜下(150×)为无色、透明的小点状;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为圆形或近似圆形。QDP在发育过程中有两种状态,一种为未成熟阶段,直径小于100nm;另一种为成熟阶段,直径变化很大,最小约60nm,最大可达4µm以上。较小的个体有拟核、核糖体和新月状的空泡,未见细胞壁;较大的个体有细胞壁,胞内大部分被空泡充满,未见拟核和核糖体。栉孔扇贝组织超簿切片电镜观查证实QDP的存在。QDP的密度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繁殖高峰期密度较大。 建立了密度梯度离心结合滤膜过滤分离技术,优化人工培养条件。最适生长温度为23℃,最适生长pH值为7.4,最适生长盐度相当于细胞培养液所需的盐浓度(0.85%NaCl)。 提取的QDP核酸能被RNase A 降解,且没有检测到DNA。以PCR、RT-PCR扩增其16SrRNA基因序列片段,PCR反应没有扩增出扩增子,而RT-PCR则扩增出了16S rRNA基因序列片段,经测定其序列全长度为1430bp,经与GENEBANK中的16S rRNA片段比较分析,与6种不同科的微生物的同源率最高的为95%-95.47%。 采用温度梯度和病原浓度梯度回归感染实验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QDP的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QDP对栉孔扇贝有强烈的致病作用,高温(23℃以上)是其致病的必要条件,证实DQP是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病原体之一。
Resumo:
本文以凝胶电泳方法,以等位基因酶和可溶性蛋白为探针研究了中国近海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5个不同自然分布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变异与生长的关系。在所研究的23个位点中,只有Mdh-1在5个群体中为纯合状态,其余位点都不同程度地处于多态或杂合态。大多数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都处在不平衡状态。对各位点的D值检验表明,大多数位点都杂合子缺失。杂合子过剩或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的位点为19.64-22.32%。杂合度以海洋岛和长岛群体最高,都是0.304,荣成和大连群体次之,分别为0.290和0.287,青岛群体为0.219。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及密码子差数在群体间的变化与杂合度基本一致。用这三个参数构建的遗传变异综合评价指数在这5个群体从北至南依次为0.726,0.542,0.658,0.547和0.133。多态位点比例在P ≤ 0.99水平下,海洋、大连、长岛及荣成4个群体都在0.800以上,仅青岛群体为0.565。在Est7个位点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在等位基因数目上存在梯度递减渐变性。在某些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或从高纬度或从低纬度向相对方向递变。除了单向渐变外,也存在双向渐变现象。栉孔扇贝这5个群体在遗传相似性方面基本上是群体间的差异(I > 0.900)。相比之下,大连、长岛两群体间的相似性最大。由于辽东沿岸流和黄海冷水团的作用,海洋岛群体与邻近群体的基因交流较差,使之在遗传上相对较为独立。从遗传变异不平、杂合子缺失特征及等位基因的渐变性也证明,该群体已具相当程度的分化,这主要是由于环境隔离所造成的“孤岛效应”的结果。通过对5个群体形态数量性状生与群体遗传变异的比较表明,遗传变异不平较高的群体,其生长速度也较快,二者基本呈平行关系,唯海洋岛与长岛的结果相悖,其原因可能与两海区间初级生产力水平有关。从个体杂合度与第一年生长壳高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海洋、大连和青岛群体在杂合度与生长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而在长岛与荣成群体内存在杂合度与生长具不同相关性的子群体,并证明个体杂合度超过0.300以上,其与生长的关系基本上处于不定向状态。在环境和遗传双重压力下,青岛群体的变异水平较低。
Resumo:
扇贝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但自1994年以来,养殖扇贝陆续爆发的大规模死亡,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到现有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扇贝病害的不断爆发以及病因的多样性迫切要求制定新的疾病防治措施和开发新型的抗菌物质。因此,深入研究扇贝免疫防御机制,探讨提高机体抗病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改良种质和培育抗病品系,无疑是解决目前困扰扇贝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抗氧化酶可以清除活性氧,是维持机体内氧环境平衡,抵抗外界环境影响的重要免疫因子。本研究采用大规模 EST 测序方法和同源克隆的方法,结合 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栉孔扇贝中克隆到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等抗氧化酶基因的全长 cDNA序列,并对其基因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这三个基因在健康扇贝血淋巴细胞、肾、鳃、肌肉、性腺等组织和在分别用鳗弧菌,溶壁微球菌和假丝酵母处理扇贝后不同时间段的表达差异情况进行了研究。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的cDNA 全长为102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含有 459 bp,编码 153个氨基酸残基,无信号肽,为胞内蛋白。经BLASTP分析发现,CfSOD与其它动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fSOD中存在两个Cu/Zn-SOD的签名序列;另外Cu结合必须氨基酸(His-45,-47,-62 和-119)和Zn结合必须氨基酸(His-62,-70,-79和Asp-82)在CfSOD中保守。实时定量PCR 检测发现,CfSOD在鳃、血细胞和肾中有较高的表达。在鳗弧菌和溶壁微球菌刺激后,CfSOD的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然后分别在32小时和16小时的时候恢复到刺激前的表达水平。在假丝酵母刺激后,CfSOD的mRNA表达没有显著差异。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的cDNA全长为3146 bp,其中开放阅读框含有1521bp,编码507个氨基酸残基,无信号肽,为胞内蛋白。经BLASTP分析发现,CfCAT与其它动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CfCAT中存在过氧化氢酶近端活性位点和过氧化氢酶近端血红素配体签名序列,另外存在两个糖基化位点 NFS和 NFT,同时在CfCAT 的C末端存在过氧化物酶体定位信号AQL,为典型过氧化氢酶。实时定量PCR 检测发现,健康的扇贝中CfCAT在鳃和性腺中有较高的表达。CfCAT基因在鳗弧菌刺后表达升高,在4小时达到最高,约是刺激前表达量的6.8倍(P<0.05),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下降。在8小时表达量达到为刺激前表达量的1.3倍(P<0.05),在16和32小时略高于刺激前的水平。在溶壁微球菌刺激后CfCAT基因表达量也呈上升趋势,在刺激后4小时达到刺激前表达量的约2倍,然后有所下降,在16 小时又上升到刺激前表达量的2.9倍。CfCAT基因在假丝酵母刺激后的表达略有升高,4小时约是刺激前的1.2倍(P<0.05),在其他时间段变化不明显。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的cDNA 全长为129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含有705bp,编码235个氨基酸残基,有一个24核苷酸的信号肽序列。经BLASTP 分析发现,CfSOD与其它动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fGPX中发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位点的签名序列, 另外发现硒半胱氨酸和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为含硒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实时定量PCR 检测发现,未经处理的扇贝中CfGPX在性腺、肌肉、血和肾中有较高的表达。CfGPX基因在鳗弧菌刺后表达量快速上升,在6 小时的时候表达量达到最高,为刺激前的4.0倍(P>0.05),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下降。在溶壁微球菌刺激后CfGPX在前6小时表达略有降低,在6小时的时候表达量为刺激前的0.5倍(P<0.05),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在16小时的时候表达量为刺激前的2.1倍(P<0.05)。在假丝酵母刺激后, CfGPX的表达量略有下降在8小时的时候表达量为刺激前的0.8倍(P<0.05)。 实验证明栉孔扇贝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基因在机体抵抗外界微生物刺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Resumo:
基因组大片段BAC文库是进行生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具。为了深入开展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因组学研究、阐明其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图位克隆重要功能基因、构建高密度物理图谱并最终实现与已有遗传连锁图的整合,本研究在植物基因组BAC文库构建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生物的特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最终成功构建了C. ferrari和L. vannamei两种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的基因组BAC文库。 本文构建的栉孔扇贝基因组BAC文库,由BamHI文库和MboI文库构成。其中BamHI文库含有73,728个BAC克隆,空载率约为1%,平均插入片段约为110 kb,覆盖栉孔扇贝单倍体基因组约8倍;MboI文库共有7,680个克隆组成,平均插入片段大小约为145 kb,插入率为100%,覆盖栉孔扇贝单倍体基因组约1.1倍。两个栉孔扇贝基因组BAC文库共由81,408个克隆组成,平均插入片段约为113 kb,覆盖率约为栉孔扇贝单倍体基因组大小的9.1倍。 将栉孔扇贝基因组BAC文库的192个384微孔培养板中的73,728个BAC克隆以4 x 4点阵形式制备了高密度DNA薄膜,用于对感兴趣的基因及DNA序列的筛选。高密度DNA薄膜的覆盖率约为栉孔扇贝单倍体基因组的8.3倍。针对栉孔扇贝先天免疫系统通路的6个重要功能基因,根据栉孔扇贝cDNA序列以及异缘物种DNA序列设计了Overgo探针。利用Overgo探针对高密度DNA薄膜杂交筛选的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基因检测到7.3个潜在阳性克隆。 本研究所构建的凡纳滨对虾基因组HindIII酶切BAC文库共有102,528个BAC克隆,存放于267个384微孔培养板中,平均插入片段大小约为101 kb,空载率约为5%,覆盖L. vannamei单倍体基因组约5倍。将其中240个384微孔培养板中的92,160个BAC克隆以4 x 4的矩阵排列形式制作了5张高密度凡纳滨对虾DNA薄膜,约覆盖整个对虾单倍体基因组的4.5倍。针对6个与对虾免疫、生殖生理有关的重要功能基因设计了Overgo探针,杂交筛选出20个阳性克隆,平均每个基因有3.3个潜在阳性克隆。 以上筛选结果不仅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功能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表达与调控,揭示它们在扇贝和对虾以及其他近缘种的免疫系统、抗逆和生殖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打下了基础,同时也间接验证了栉孔扇贝和凡纳滨对虾基因组BAC文库将成为基因筛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基因图位克隆、物理图谱构建以及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等方面的有力工具。
Resumo: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 Lamarck于1982年从美国引种到中国,由于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很高的经济效益,海湾扇贝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养殖贝类之一。近年来海湾扇贝养殖遇到了死亡率高等问题,深入开展海湾扇贝功能基因的研究,尤其是免疫相关基因及其机制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扇贝疾病防治的有效方法对海湾扇贝的健康养殖十分重要。 对于贝类免疫系统来说,其血细胞在先天性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受到外界病原侵染时,贝类血细胞的一个重要免疫反应就是吞噬作用。在吞噬病原过程中,受到病原侵染的贝类还会产生其他多种免疫反应,这些免疫反应将消耗大量的能量(ATP),产能的呼吸链会加速运转,由此也会引发与呼吸链相耦联的活性氧(ROS)的大量产生。这些活性氧具有极强的反应特性,能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分子,实现对入侵病原的杀灭。利用活性氧对被吞噬的病原进行杀灭,这是吞噬作用消除病原抵御侵染的重要机制。但由于活性氧分子反应的非特异性,它们也会破坏宿主机体细胞内的功能蛋白分子、不饱和脂肪酸分子和核酸等,对细胞造成严重的伤害,进而导致机体生理机能的损伤和免疫系统的破坏。所以,及时消除病原感染机体内过量产生的ROS,维持相关细胞的正常代谢,对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具有重要的作用。O2-是生物体内产生的第一种活性氧分子,其他的活性氧分子也是由它衍生而来,消除过量O2-是消除过量活性氧危害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生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催化O2-发生歧化反应,消除O2-的关键酶。 首先,本文通过RACE方法获得了海湾扇贝SOD家族全部三种基因的cDNA全长并对其进行了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海湾扇贝AiCuZnSOD全长cDNA为1047个碱基,其中开放阅读框为459个碱基,编码152个氨基酸,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CuZnSOD相似度为77.5%,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相似度为75%,与人的相似度为74.7%。AiMnSOD全长cDNA为1207个碱基,其中开放阅读框为678个碱基,编码226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发现AiMnSOD的氨基酸序列与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和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相似度分别为85%和78.4%,与哺乳动物相似度也在68%~72%之间。AiECSOD全长cDNA为893个碱基,其中开放阅读框为657个碱基,编码218个氨基酸。AiECSOD与其它物种ECSOD相似度比较低。与线虫Brugia pahangi的相似度为27.9%,与疟蚊Anopheles gambiae的相似度为31.4%,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相似度为27.8%,与人的相似度也只有28.6%,与同是贝类的长牡蛎ECSOD也只有28.1%的相似性。主要原因是AiECSOD的信号肽和肝磷脂结合区域在各物种中无同源性。 其次,采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方法分析三种SOD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三种SOD基因的组织表达有所差异。AiCuZnSOD基因在鳃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血细胞和性腺,在外套膜、闭壳肌和肝胰脏表达水平较低。AiMnSOD基因在鳃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外套膜,在血细胞、性腺,而在肝胰脏和闭壳肌表达较弱。AiECSOD基因在血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肝胰脏,在鳃、闭壳肌表达水平较低,而性腺和外套膜没有检测到。同时,采用qRT-PCR对鳗弧菌Vibrio angullarum感染后海湾扇贝血细胞中三种SOD基因mRNA表达变化进行了检测。AiCuZnSOD表达量在各个时间段没有显著差异(P > 0.05)。AiMnSOD的表达量在1.5 h时略有下降,在3 h时达到最高表达量,是空白组(0h)的3倍(P < 0.01),从6 h到24 h表达量逐渐下降,24 h时表达量是空白组的1.6倍,24 h到48 h又稍有升高。AiECSOD的表达量在1.5 h时有所下降,是空白组的0.3倍(P < 0.05),随后逐渐升高,在12 h时达到最高表达量,是空白组(0h)的4.5倍(P < 0.01),从24 h到48 h表达量逐渐下降并恢复到空白组的水平。在对照组,各个时间点没有显著差异(P > 0.05)。在鳗弧菌感染后,海湾扇贝三种SOD的表达并不一致,且差异比较显著。AiCuZnSOD被认为是构成性表达基因,其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最小,AiMnSOD和AiECSOD受刺激后表达上调比较明显。 第三,采用Genome-walking的方法得到了海湾扇贝三种SOD基因的基因组全长和近端启动子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AiCuZnSOD的基因组序列全长为4279bp,包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AiMnSOD的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0692bp,包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AiECSOD的基因组序列全长为5276bp,包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三种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的结合处序列遵循-AT/GT-原则。我们把海湾扇贝SOD家族的三个基因的近端启动子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三种SOD在靠近起始密码子的位置都有Oct-1结合位点。三种SOD共有的转录位点有:Oct-1、C/EBPalp、Oct2.1、Sp-1和GATA-1。AiCuZnSOD和AiMnSOD共有的转录位点有:ICSBP、Ftz、TATA-box、C/EBPbeta和Antp。AiCuZnSOD和AiECSOD共有的转录位点有:AP-1和NFκB。AiMnSOD和AiECSOD共有的转录位点有:GR和ER。AiCuZnSOD独有的位点有:SRF、YY-1和NF-1。AiMnSOD独有的位点有:HNF-1、Hb、MEB、NF-muE1、Pit-1a和Eve。AiECSOD独有的位点有:CREB、RATA-alph、Kruppel-like和AP-3。 此外,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本研究对AiCuZnSOD和AiECSOD基因进行了体外重组表达,并对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了酶活分析。酶活分析表明,重组AiCuZnSOD蛋白有较高的酶活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对海湾扇贝三种SOD基因的部分区域,包括启动子、编码区,部分内含子区域进行了SNP检测,并对SOD基因部分SNP位点多态性和鳗弧菌敏感性进行了相关分析。三种SOD基因中,我们共发现了59个SNP位点,其中AiECSOD的SNP位点最多,特别是在启动子区,AiCuZnSOD和AiMnSOD多态性较低。其中AiCuZnSOD启动子区的-1739 T-C 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AiECSOD启动子区的-498 A-T和-267 G-A等位基因频率,AiECSOD的第一个外显子38 Thr-Lys的多态性在敏感和抗菌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Resumo:
栉孔扇贝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自1997年以来陆续爆发的大规模死亡,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到现有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本研究通过比较扇贝在连续刺激条件下的不同免疫反应,推测栉孔扇贝中有无免疫致敏和记忆现象,观察短期免疫刺激对扇贝再次遇到相同病原物刺激时死亡率的影响,探讨栉孔扇贝的免疫致敏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扇贝的免疫防御机制,为扇贝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扇贝受到鳗弧菌连续等量刺激后两种重要病原识别受体(PRR)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在受到连续两次刺激后CfPGRP-S1、LGBP基因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CfPGRP-S1基因在受到第二次刺激后表达量增加的幅度高于第一次,且基因表达显著性增加的时间比第一次提前;LGBP基因在第二次刺激后,表达量显著性增加的时间也比第一次提前。同时,对同批处理的扇贝进行重要免疫指标的检测分析发现两次刺激后吞噬率变化不显著,而第二次刺激后吞噬指数的最大峰值高于第一次,并且最大峰值出现的时间比第一次提前;血淋巴中的抗菌活力和肝胰腺中SOD、MDA含量在两次刺激前后的变化不显著。在脊椎动物中,识别能力和抗菌能力的提高是免疫记忆的两个重要特点,栉孔扇贝在第二次免疫刺激后PRR识别能力的提高和吞噬作用的增强,说明扇贝中可能存在类似脊椎动物免疫记忆的免疫致敏作用。对扇贝进行两次鳗弧菌浸泡刺激,第一次为短期浸泡刺激,第二次为长期浸泡刺激。结果发现,第一次浸泡过的扇贝在遭受相同病原第二次刺激时,在一定时间段内其死亡率比未受第一次刺激的扇贝极显著降低,表明第一次的短期病原刺激增强了扇贝对第二次刺激的抵抗能力。同时比较第二次刺激过程中扇贝免疫指标的变化发现经过短期刺激扇贝的吞噬作用、ACP和AKP活性比未受过刺激的扇贝显著增强,而其他指标包括POL、SOD则差异不显著,说明增强的吞噬作用、ACP和AKP活性与扇贝的死亡率下降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中存在免疫致敏(immune priming)现象,短期刺激可以提高扇贝的免疫反应能力,增强扇贝机体对相同病原物的抵抗能力。
Resumo:
肽聚糖识别(PGRPs)蛋白家族作为一种主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免疫识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栉孔扇贝为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原核重组肽聚糖识别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深入研究。 用SWISS-MODEL预测蛋白三维结构, 显示CfPGRP-S1与其它PGRPs、Ⅱ型噬菌体酰胺酶有着类似的晶体结构。由于含有酰胺酶活性所必需的保守氨基酸位点H112, H221, C229和T277,CfPGRP-S1很有可能是一个N-乙酰胞壁酸-L-丙氨酸酰胺酶。 在糖结合试验中,CfPGRP-S1蛋白不可逆的结合肽聚糖和几丁质的作用,证实了CfPGRP-S1对肽聚糖和几丁质两种微生物表面保守分子模式的识别功能。在后续的菌结合试验中,CfPGRP-S1蛋白能与一系列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结合,其中包括溶壁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鳗弧菌、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菌。由此可见,CfPGRP-S1不仅仅识别肽聚糖,还能识别其他一些分子,如几丁质,并对多种类型的微生物起着免疫识别作用。 CfPGRP-S1蛋白对溶壁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有直接杀灭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 μg/mL、2 μg/mL、4 μg/mL,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大于革兰氏阴性菌,而对真菌只有微弱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菌细胞壁组分和结构上的差异造成的。CfPGRP-S1蛋白对栉孔扇贝病原菌鳗弧菌的生长却没有任何影响,推测该蛋白可能在非致病性菌的免疫防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CfPGRP-S1蛋白既具有免疫识别功能,又起到免疫效应分子的作用,对多种非致病菌具有直接杀灭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栉孔扇贝固有免疫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Resumo:
在浅海养殖系统中,生源要素的形态和动态对滤食性贝类生长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滤食性贝类对系统中的生源要素的动态也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学者对此研究的比较多,但在我国研究甚少。在本论文中利用室内模拟实验和海上调查的方法,研究滤食性贝类的生物过滤、生物沉积及排泄作用对浅海养殖系统中生源要素动态的影响。室内模拟实验部分:1998年4月至6月间,在烟台利用室内规格相同的水池,建立了栉孔贝扇(Chlamys farreri)不同养殖密度单养、栉孔扇贝和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混养、栉孔扇贝和海带、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多元化养殖等三种养殖模式,九个养殖系统和一个对照系统,实验中各池的温度、光照、盐度和换水量基本一致,定期测定实验池中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氮(PN)和水体及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 栉孔扇贝大量滤食水体中的颗粒物质,导致水体中颗粒物质浓度的降低,水体中POC和PN的现存量与栉孔扇贝的放养密度负相关,水体中颗粒物的缺乏会限制栉孔扇贝的生长,当POC、PN的现存量分别降低到0.09mg/L、0.015mg/L时,就会限制栉孔扇贝的生长。2 栉孔扇贝排泄代谢产物增加了水体中无机营养盐的浓度,栉孔扇贝排泄的氮以NH_4~+-N为主,占三氮的93.5%;海带可为栉孔扇贝生长提供一部分饵料。3 实验期间硅浓度低于或近于2umol/L,限制了硅藻的生长,实验后期水体中氮盐浓度降低,氮磷比小于10,可能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减少了栉孔扇贝的饵料生物,从而抑制了栉孔扇贝的生长。4 在栉孔扇贝单养和贝藻参混养系列中,沉积物中有机物、有机碳、有机氮、有机磷及总磷的含量随栉孔扇贝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少。5 在贝藻混养系列中的栉孔扇贝生长好于单养系列,在贝藻参混养系列中的海带生长速度快于贝藻混养系列;单养和贝藻参混养模式中栉栉孔扇贝的日产量均以放养密度中等的(20个/m~2)养殖系统较高。海上调查部分:于1997年冬季、1998年春季和夏季,在烟台四十里湾海区进行了三次野外调查,分别在养殖海区和非养殖海区取得沉积物柱状样,测定沉积物中有机质和间隙水中无机营养盐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6 养殖区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大于非养殖区,平均高约22%。7 养殖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的浓度大于非养殖海区,其中养殖区NH_4~+-N、PO_4~(3-)-P 的浓度分别高于非养殖区50%和200%-400%,NO_3~--N, NO_2~--N 的浓度差别不明显;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浓度冬季较小,而春夏季浓度较高;氮盐以NH_4~+-N 为主,占90%以上。8 养殖海区沉积物-海水界面间营养盐扩散通量大于非养殖海区,烟台四十里湾沉积物-海水界面间NH_4~+-N, PO_4~(3-)-P, NO_3~--N, NO_2~--N 冬、春、夏三季平均扩散通分别为249.99 umol/m~2/d、3.78 umol/m~2/d、5.24 umol/m~2/d、0.83mol/m~2/d。
Resumo:
本研究以双壳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扇贝超科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和牡蛎超科巨蛎属(Crassostrea)的长牡蛎(C. gigas)、葡萄牙牡蛎(C. angulata)、熊本牡蛎(C. sikamea)、香港巨牡蛎(C. hongkongensis)和近江牡蛎(C. ariakensis)5种牡蛎及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的紫斑文蛤(Meretrix pethechialis)为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了以上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特点。并以线粒体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序列,在氨基酸和核苷酸水平上构建了软体动物的分子系统发生树。本研究旨在为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构建软体动物分子系统发生树,为软体动物的系统发生和进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前期基础工作,本研究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生研究 采用Long-PCR技术扩增了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线粒体全基因组,利用步移法结合文库构建的测序策略获得了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海湾扇贝线粒体全基因组长度为16,211 bp,栉孔扇贝接近全序列长度为20,789 bp。两个基因组都编码35个基因,包括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和21个tRNA。与典型的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相比,两个基因组都缺少一个蛋白质编码基因atp8和2个trnS, 在海湾扇贝基因组中有1个trnF的重复,而在栉孔扇贝基因组中有1个trnM的重复。基因排列比较显示,尽管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和巨扇贝分类学上属于同一扇贝科,但是它们的线粒体基因排列非常不同。在四种扇贝中,虾夷扇贝与栉孔扇贝的基因排列顺序非常相似;即使排除tRNA的比较,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基因组仅仅共享三个小的基因块;而海湾扇贝与巨扇贝仅有一个相同的基因块。在所有的系统发生分析中,四种扇贝稳定的系统发生关系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海湾扇贝较其他三种扇贝较早的分化出来;栉孔扇贝比其他两种扇贝与虾夷扇贝亲缘关系更近。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分析都支持扇贝超科的单系发生。 二、巨蛎属牡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生研究 采用Long-PCR扩增技术和步移法结合文库构建的技术策略获得了巨蛎属C. gigas、C. angulata、C. sikamea、C. hongkongensis和C. ariakensis 5种牡蛎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于GenBank已公布的美洲牡蛎C.virginica序列进行比较研究。C. gigas、C. angulata、C. sikamea、C. hongkongensis和C. ariakensis线粒体全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8,225 bp、18,225 bp、18,243 bp、18,622 bp和18,414 bp,都长于C. virginica基因组17,244 bp的长度。本研究的5种牡蛎线粒体基因组都编码39个基因,包括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和25个tRNA。与典型的线粒体基因组相比,都缺少一个蛋白质编码基因atp8,有trnM、trnK和trnQ 3个tRNA基因的重复,更特别的是基因组中的rrnL分为两段,这在其它线粒体基因组中未见报道,有一个重复的rrnS;而C. virginica基因组编码37个基因,与其他牡蛎相比,没有trnK和trnQ重复,只有一个rrnS。基因排列比较显示,巨蛎属的5种牡蛎C. gigas、C. angulata、C. sikamea、C. hongkongensis和C. ariakensis基因排列完全一致,而与C. virginica的基因排列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别,有多个tRNA发生易位。系统发生分析显示,C. gigas和C. angulata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与C. sikamea聚为一支。C. hongkongensis和C. ariakensis聚成一支。C. virginica为单独的一支。系统树清楚的显示出C. gigas和C. angulata以及C. hongkongensis和C. ariakensis非常近的亲缘关系,这也是长期以来,牡蛎分类学上的经典问题,有学者认为C. gigas和C. angulata为同一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数据显示C. gigas和C. angulata可能达到不同物种的差异。传统分类上的“近江牡蛎”的“白蚝”和“赤蚝”,线粒体序列差别明显,完全支持两种牡蛎新种名的制定。 三、紫斑文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生研究 采用Long-PCR扩增技术和步移法结合文库构建的技术策略获得了紫斑文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该基因组全长19,567 bp,编码36个基因,包括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和22个tRNA。与典型的线粒体基因组相比,缺少一个蛋白质编码基因atp8和1个trnS, 有1个trnQ基因的重复。基因排列比较显示,双壳类的基因排列在低的分类阶元时相对保守。在帘蛤科中,紫斑文蛤M. petechialis和菲律宾蛤仔V. philippinarum共享四个完全一致的基因块,两个大的基因块是cox1-L1-nad1-nad2-nad4L-I 和 cox2-P-cob-rrnL-nad4-H-E-S2-atp6-nad3-nad5,另两个小基因块只包括tRNA基因。在以氨基酸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帘蛤科紫斑文蛤与菲律宾蛤仔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它们与A. tuberculata形成一个进化枝。这一枝与H. arctica结合起来,支持异齿亚纲单系发生。
Resumo:
从1949年以来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超低温保存种质细胞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特别是在家畜推广良种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海洋动物种质细胞保存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鲑鳟鱼类和牡蛎等少数几种海洋生物上。本研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进行了三种贝类和两种鱼类精子的超低温保存实验,得到了它们在液氮(-196 ℃)条件下的适宜保存条件。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冻精解冻后复苏比例、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可达到49.39%、42.06%和12.15睦栉孔扇贝精子超低温保存时发生冷冻伤害的温度范围在-30 ℃~-60 ℃;其低温保存的最适降温速率为20 ℃/min;使用抗冻剂二甲基亚砜(DMSO)的最适浓度为5 ℃,其保存效果优于甘油;样品保存的最佳体积为0.6ml~1ml;解冻精子的最适水温为35 ℃,50 ℃次之,20 ℃最差;用自然海水激活解冻后精子的效果好于低盐度溶液;在0 ℃进行预处理平衡时间不宜太长;在抗冻液中加入蛋黄对保存效果没有改善,并且会对冻精的孵化率有抑制作用;用20 ℃/min和5%DMSO冷冻精子,液氮中保存栉孔扇贝精子55天后其复苏比例达到42.17%。超低温保存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Lamarck)精子,解冻后其复苏比例、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可达到41.63%、69.52%和54.74%。保存紫贻贝精子最适降温速率为5 ℃/min,发生冻伤的温度范围是-20 ℃~-60 ℃;使用抗冻剂DMSO的保存效果好于甘油,且使用抗冻剂DMSO的最适浓度为15%;利用自然海水激活冻精效果好于低盐度或高pH值的溶液;样品体积(在0.2~1ml之间)对保存效果没有影响;采用15%DMSO和5 ℃/min的降温速率处理精子,液氮中保存90天后复苏比例仍达到41.8%。保存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and Reeve))精子的最适降温速率为5 ℃/min,发生冻伤的温度范围是-30 ℃~-60 ℃;抗冻剂DMSO的保存效果好于甘油,也用DMSO与甘油混合使用,使用抗冻剂DMSO的最适浓度为10%;利用自然海水激活冻精效果好于低盐度或高pH的溶液;样品体积(在0.2%~1.6ml之间)对保存效果有显著影响。冷冻保存后精子复苏比例、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达到40.84%、68.87%和47.17%;以最适降温速率和抗冻剂浓度处理精子,并在液氮中保存36天后冻精复苏比例仍可以达到38.54%。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精子经过超低温保存后复苏率、存活率最高可以达到61.37%和61.4。保存黑鲷精子时发生冷冻伤害的温度范围是-20 ℃~-60 ℃,适宜的降温速率为20 ℃/min;使用抗冻剂DMSO的适宜浓度为20%;样品体积对保存效果有相关性;利用自然海水激活冻精效果好于低盐度或高pH值的溶液;使用20%DMSO和20 ℃/min降温速率处理,在液氮中保存黑鲷精子66天后解冻,其复苏率和存活率分别为59.81%和58.45%。在液氮中保存真鲷(Pagrosomus major)精子时发生冷冻伤害的温域为-30 ℃~-60 ℃,适宜的降温速率为20 ℃/min;使用抗冻剂DMSO的适宜浓度为20%;采用低盐度或高pH值的溶液激活冻精的效果不如自然海水。真鲷冻精的复苏率和存活率最高可达到50.73%和62.5;以20 ℃/min和20%DMSO处理真鲷精子,保存在液氮中46天后冻精复苏率和存活率为50.63%和61.02%。通过对多种贝类和鱼类精子的超低温保存实验,不仅获得超低温保存基本条件,并且通过显微镜观察结合前人的研究,对产生冻伤的原因和保护的机理提出了一个模式。
Resumo:
Food Sources of three filter-feeding bivalves from two habitats (intertidal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 mussel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and subtidal cultured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of Jiaozhou Bay (Qingdao,China) were determined by fatty acid and stable isotope in analysis. Cultured scallop wa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diatom markets such as 16:1/16:0 close to 1 and high ratio of 20:5(n - 3)/22:6(n - 3), hence we assume that the scallop mainly feeds on diatoms. Fatty acid biomarkers specific to bacteria and terrestrial materials were also found in considerable amounts in scallop tissue,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re were Substantial bacterial and terrestrial input into the food of the species. Intertidal oyster and mussel, however, exhibited significant flagellate marker. 22:6(n - 3). and lower level of diatom markers. which indicated that flagellates are also part of intertidal bivalves' Planktonic food Sources: meanwhile, high level of Chlorophyta fatty acid marker, Sigma 18:2(n - 6) + 18:3(n - 3), suggested that Ulva pertusa (Chlorophyta) seaweed bed supplied important food sources to intertidal bivalves. Additionally, result of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showed that phytoplankton contributed 86.2 to 89.0% to intertidal bivalves' carbon budget; macroalga U. pertusa origin source had a contribution of MIX, to 11.0%, which indicated its role Lis in important supplemental food source to intertidal bivalves. From this stud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ietary difference of three bivalves probably relates to the different potential food sources in the scallop farm and intertidal zone in Jiaozhou Bay.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 in Pectinidae revealed by rRNA loci and implications for bivalve evolution
Resumo:
Karyotype and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of major (18-5.8-28S) and minor (5S) ribosomal RNA genes were studied in two species of Pectinidae, zhikong (Chlamys farreri) and bay (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 scallops. using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C. farreri had a haploid number of 19 with a karyotype of 3m + 4sm + 7sm-st + 4st + 1st-t, and A. i. irradians had a haploid number of 16 with a karyotype of 5st + 11t. In C. farreri, the major and minor rRNA genes had one locus each and were mapped to the same chromosome-Chromosome 5. In A. i. irradians, the major rRNA genes had two loci, located on Chromosomes 4 and 8, and the 5S rRNA gene was found at a third chromosome-Chromosome 10. Results of this and other studies indicate that karyotype of A. i. irradians (n = 16, 21 arms) is secondary and derived from an ancestral karyotype similar to that of C. farreri (n = 19, 38 arms) through considerable chromosomal loss and rearrangements. The ability to tolerate significant chromosomal loss suggests that the modal karyotype of Pectinidae and possibly other bivalves with a haploid number of 19 is likely tetraploid; i.e., at least one genome duplication has occurred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Bivalvia.
Resumo:
营养学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养殖对象营养需求的深入研究是未来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滤食性贝类营养学研究起步较晚,与鱼、虾营养学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本论文在揭示饥饿对栉孔扇贝肥满度、营养组成和代谢影响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不同蛋白源对栉孔扇贝生长的影响和黑西哥湾扇贝对主要营养成分的需求。实验部分 I:目前,贝类营养学研究通常是通过强化某一种工某几种营养来进行的,而在饥饿这一特殊条件下贝类的生理活动情况却少见报导。本实验研究了饥饿对扇贝生命活动的影响,从这一特殊的角度研究了扇贝对各种营养组分的利用情况,同时为揭示近年来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原因和机制提供参考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饥饿60d不会导致栉孔扇贝的大批死亡;饥饿对栉孔扇贝肥满度的影响较大,以饥饿10d后最为明显;饥饿对不同组织营养组成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内脏团粗脂肪相对含量的急剧下降和蛋白质相对含量的增加;饥饿期间的O:N 比(耗氧量/排氨量)在饥饿20d后下降到最低值,然后又有所回升。实验期间,O:N比小于10,这表明在饥饿期间栉孔扇贝以蛋白质代谢为主。实验部分 II:滤食性贝类对何种来源的蛋白质摄食、吸收较佳,以及滤食性贝类对蛋白质和糖类的需求情况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本实验配制了三种配合饲料,其中两种参照滤食性贝类天然饵料单胞藻的营养成分,其蛋白源分别为植物性原料(螺旋藻粉和豆粉)和动物性原料(鱼粉和贝边粉);另外还配制了主要成分为糖类的地瓜粉饲料。在研究不同营养条件下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摄食、同化和生长情况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不同蛋白源和糖类对栉孔扇区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对单胞藻组饵料的摄食率最高,以下依次是动物蛋白组,地瓜粉组和植物蛋白组。而贝类对植物蛋白饲料组的同化率最高,以下依次是动物蛋白组,单胞藻组和地瓜粉组。在不同营养条件下,栉孔扇贝的生长明显有差异。就不同规格的栉孔扇贝而言,三角褐指藻效果最好,以下依次为:动物蛋白饲料,地瓜粉饲料和植物蛋白饲料。由此可见,在配合饲料中,营养效果为:动物性蛋白> 糖类 > 植物性蛋白。不同营养条件对栉孔扇贝的内脏部分和肉柱部分生长的影响基本相同。实验部分III: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了黑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对饲料中蛋白质、糖、脂肪及维生素C的适宜需求量,并初步筛选了最佳饲料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就黑西哥湾扇贝性腺指数,肉柱指数,内脏团指数和肥满度而言,最佳营养成分含量相同,均为:蛋白质35%,糖类39%,脂类9%,维生素C含量对贝类生长影响不大。在三种营养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对性腺指数和肥满度的影响最大,而糖尖含量对肉柱指数和内脏团指数的影响最大。脂类含量对贝类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本实验结果下最佳配方为:蛋白质35%, 糖类39%,脂类9%,与实验结果中各营养物质的最优水平一致。
Resumo:
通过研究围栏封育1年后中度退化的矮嵩草草甸(夏季牧场)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主要植物种群在小尺度(50 cm×50 cm)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从生活史特征和生态适应对策等角度探讨产生和维持这些格局的机理。结果表明,围封1年显著降低了群落中主要种群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高山唐松草(Thalictrum alpinum)和雪白委陵菜(Potentilla nivea)的重要值,而增加了线叶龙胆(Gentiana farreri)的重要值;显著增加了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但对地下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围封使退化矮嵩草草甸主要种群矮嵩草、高山唐松草、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和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等空间分布格局从放牧后的随机分布向聚集分布发展,而雪白委陵菜、重齿风毛菊(S.katochaeteMaxim)、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和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pulchra)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改变;但黑褐苔草(Carex atro-fusca)的空间格局从放牧后的聚集分布转向随机分布。因此,退化的矮嵩草草甸在围封的初始阶段,由于避免了家畜的选择性采食及其践踏作用,首先可能是使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从随机分布向聚集分布变化的趋势,从而使小尺度的种间隔离来降低种间的竞争强度,从而改变了不同物种对资源和空间的竞争能力,进而推动群落物种组成和结构的恢复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