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 resultados para B-2-10-SF
Resumo:
本论文对沿阶草族Ophiopogoneae(Endl.)Kunth的研究历史作了回顾,从染色体、形态学和解剖学角度对此族作了研究,并作了数值分类和分支 系统学分析的尝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个族的系统学问题. 1)本论文对此族三属37种123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基数及核型不对称性作了研究,其中19种的染色体为首次报道.它们是:P.macrostegiaHance, P.yunnanensis Wang et Tang,P.ophiopogonoides Wang et Tang,O. sarmentosus Wang et Dai,O.tienensis Wang et Tang, O.sylvicola Wang et Tang, O.fooningensis Wang et Dai, O.mairei L6vl.,O.szechuanensis Wang et Tang, O.angustiatus (Wang et Tang) S.C.Chen, O.amblyphyllus Wang et Dai,O.clavatus Wright ex Oliver,O.clivioidesD.M.Zhang et Hong, O.longiscaposus D.M.Zhang et Hong,O.umbraticola Hance,O.fuiD.M.Zhang ntHong,O.zingiberaceus Wang et Dai,O.gangxiensisd.M.Zhang et Hong,O. lo fouense L6vl. 2)在此族中首次报道了2n = 2x = 34的异基数二倍体,同时在O.umbraticola,O.japonicus,O.cLarkei中报道了2n=68的异基数二倍体,过核型和减数分裂等证明异基数是在二倍体水平上形成,并发展成倍性系列的. 3)在此族中首次报道了B染色体的存在,已确证了两种(P.macrostegia和D.tienensis).一种尚需进一步确证(O.Larkei). 4)通过对随体位置的系统研究,发现在此族中随体位置具有分类价值. 5)通过对8个种内多倍体、4个多倍体种的研究,表明多倍体分布于较北、海拔较高的地方,而亚洲热带地区的种,则无多倍体,同时在具异基数种类和核型较不对称种类上亦有这种分布特征;在确定了分布的多度中心的基础上,提出喜马拉雅_横断山脉到川西、川南一带是沿阶草属和山麦冬属的近代分化中心. 6)通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几个角度的研究,表明球子草属与其他两属在。染色体水平上已发生很大分化,但其属内的分化则不表现在染色体上.其他二属内部则有基数、倍性和核型不对称方面的分化.综观此族,染色体具有由核 型对称向不对称、由二倍体向多倍体、由种内多倍体向多倍体种,由单一基数向种内异基数几个方向进化的趋势. 7)通过对此族的形态观察和分析,提出茎或根状茎分枝方式是属下分类的重要依据;认为本族植物的花序是由圆锥花序简化而来,但残留着圆锥花序特征;并提出了本族花、茎、叶、根几个方面的形态演化趋势. 8)通过对此族二属21种的子房解剖,发现三属均有半下位子房,因而认为子房半下位作为分属检索性状是不合适的.此外还观察到子房着生位置在种内亦有变异,对这种变异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9)通过此族三属46种2变种的数值分类处理,表明本族由球子草群和沿阶草一山麦冬群两大类群组成,山麦冬属仅是与沿阶草属一个组(葶花组)并列的分类单元,其内部分化较小,而沿阶草属则较大. 10)通过46个性状计算了山麦冬属和沿阶草属共6个广布的“群内总体相 似度”(IOS),表明山麦冬属3个种种内个体之间、种间个体之间的分化很小,且可能有杂交现象,结合染色体资料和分布特征,认为这个属的发生是个相当晚近的事件. 11)本文从形态和染色体角度,认为沿阶草族是一个自然类群;由分支系 统学分析表明,此族由二个单系类群(球子草属和沿阶草属)组成,沿阶草属含两个单系的组,其中各含3个系,山麦冬属为其中一个系.这一结果与数值 分类结果和染色体资料相符. 12)为避免单一分类方法可能导致的不合理结果,本文以自拟的一种综合分类方法,把谱系、进化、分化诸因素均予考虑,得出一个三维图象,以图象 上相对等径的球作为分类依据,得出的结果与分支系统学和数值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山麦冬属作为与沿阶草属等阶的分类地位,应予重新考虑. 13)本文最后对这个族的全面修订提出几点建议. 14)此外,本文还描述了沿阶草属4个新种.
Resumo:
利用松科植物特殊的遗传体系(叶绿体基因组一父系遗传、线粒体基因组—母系遗传、核基因组一双亲遗传),我们对高山松及其两个亲本种进行了广泛的群体取样,通过线粒体基因nadl、叶绿体基因rbcL和trnL-F基因间区以及低拷贝核基因4CL的序列分析或PCR-RFLP分析,为高山松同倍体杂种起源假说提供了翔实的遗传学证据,同时在个体水平上探讨了高山松不同群体的遗传组成、群体遗传结构、基因交流方向、群体建立过程以及杂种基因组的进化。具体结果如下: 1.细胞质基因组分析 1)线粒体基因nudl分析 本研究对油松、高山松和云南松的19个群体、295个个体的线粒体基因nadl的一个内含子进行了序列分析或PCR-RFLP分析,共检测到3种线粒体DNA单倍型-A、B和C。油松所有的取样群体仅含单倍型A;除BX群体外,所有的云南松群体仅含单倍型B; 10个高山松群体中,5个群体固定单倍型A,4个群体固定单倍型B,1个群体(ZD)分布有A和B两种单倍型。2)叶绿体rbcL基因分析 对同一组群体的rbcL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或PCR-RFLP分析,共检测到两个变异位点和三种叶绿体单倍型(TT、TC和GC)。TT和GC分别是油松和云南松种特异性叶绿体单倍型,而在高山松群体里则三种单倍型均有分布,而且TC单倍型广泛地分布在7个杂种群体中,该单倍型很可能来源于点突变或第三个已灭绝的亲本。rbcL基因检测到的高山松群体分化系数很高(Gst=0.533)。 3)叶绿体trn L-F区序列分析 叶绿体trnL-F分子标记检测到的不同单倍型的差异主要是由引物“e”下游120碱基处一个多聚T结构的长度变异所致(叶绿体SSR位点)。10个高山松群体中共检测到5种叶绿体单倍型,其中两种主要的单倍型(9T和11T)分别为油松和云南松的种特异性单倍型,其他单倍型均为非典型单倍型。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杂种群体表现最高的遗传多样性,而且trnL-F分析得到的高山松群体的分化系数也很高( Gst=0.443)。 总之,对高山松、油松和云南松的同一组群体取样进行的细胞质基因组分析表明:高山松群体分布有油松和云南松种特异性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单倍型,该细胞质DNA单倍型的地理分布为假说“高山松为油松和云南松的的二倍体杂种”提供了翔实的遗传学证据。油松和云南松在不同的杂种群体中分别做父本和母本,即两亲本在杂交过程中发生了双向基因交流。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高山松群体表现最高的遗传多样性,而且群体间的分化系数很高。不同的杂种群体在遗传组成上的差异表明他们经历过不同的建立和进化历史。从线粒体和叶绿体单倍型的地理分布可以看出杂种群体的建立曾经历强烈的奠基者效应和回交。青藏高原的隆升对高山松的起源、杂种群体的适应辐射以及保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川西南和滇西北作为青藏高原的东边边界,很可能是当初云南松和油松分布的重叠区及杂交地带,即高山松的起源地。 2.核基因4CL分析 对高山松、油松和云南松的19个群体、32个个体的低拷贝核基因4CL进行了克隆及序列分析,获得的78条序列可分为两种类型(类型A和类型B)。这两种类型明显的差别是类型A相对于类型B在内含子区有- 20bp的缺失。以华山松的3条序列为外类群,对得到的78条序列进行基因谱系分析,发现所有的序列分成明显的两支,分别对应于类型A和类型B,而且每一支均包含三个种的部分序列,表明4CL基因在这三个种分化之前就已发生重复。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某个种的一条序列与另一个种的序列比其与同种的其他序列关系更近,可能因基因交流(杂交和渐渗)、非共祖、致同进化和重组等进化事件所致。三种松树中共检测到4CL基因序列的两种类型和六个亚类型,高山松群体中没有发现杂种独特的类型或亚类型。高山松和云南松共享三种序列亚类型以及最多的序列多态性,表明这两个种之间曾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
Resumo:
稻族(Oryzeae)是禾本科中包含多种经济植物的重要类群,现有大约12个属,广布于全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虽然有证据表明稻族是一个单系类群,但稻族的分类处理和属间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稻族的生物地理学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了7个DNA片段,包括2个叶绿体基因片段(trnL和matK)、1个线粒体基因片段(nad1)和4个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的核基因片段(Adh1、Adh2、GPA1和Waxy)以及形态性状(87个)重建了稻族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6个DNA片段(trnL、matK、nad1、Adh1、Adh2和GPA1)探讨了稻属基部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在系统发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稻族物种间的分歧时间及生物地理学问题。主要结果如下: 1.稻族的系统学 多基因和形态性状的分析表明:1)稻族是单系类群可分为两个主要分支,相当于传统的两个亚族,第一个亚族(Zizaniinae)包括稻属﹑假稻属和Porteresia,而第二个亚族(Oryzinae)包括其余8个属。两性花是稻族的原始状态,而单性花多次起源,共起源了3次,因此单性花和两性花的区别不宜作为划分亚族的依据;2)Zizania 与分布在南美的单型属Rhynchoryza关系最近;3)一些单型属(Hydrochloa、Porteresia和Prosphytochloa)的确立得不到分子证据的支持,特别是Hydrochloa,形态证据分析的结果明确不支持建立该单型属;4)形态分析结果支持Zizania 4个种聚为一支,而东亚的一个种(Zizania latifolia)为该属基部类群。 2.稻属基部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 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1)稻属是一个单系类群;2)所有数据都支持稻属10种染色体组类型各自为单系,包括稻属中最后确定的染色体组类型HK(Oryza schlechteri和Porteresia coarctata);3)F染色体组与HK和HJ中的H染色体组关系最近,类似于E染色体组与异源四倍体的CD染色体组中的D染色体组关系最近; 4)双亲遗传的核基因和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的对比分析表明,HJ染色体组两个物种的母系来源是H,而HK染色体组两个物种母系来源是K。三个染色体组相比较,H分化较早,J次之,K分化最晚;5)在系统发育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认为稻属4个复合体的划分是可信的,原来未划分到任何一个复合体中的两个种O. brachyantha和O. schlechteri以及新近归入稻属的Oryza coarctata都应归入O. ridleyi复合体。 3.稻族各谱系的分化时间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利用分子钟及其改进方法对稻族各谱系的起源和分化时间进行了估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形成各类群地理分布式样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稻族在始新世(Eocene)晚期(3640万年前)起源于东南亚随后分为两大支。稻属基部类群G染色体组物种与稻属其他物种在1200万年前分开;稻属中A/B/C/E染色体组类群在700万年前开始分化。 在稻族的第一大支Oryzinae亚族中,稻属和假稻属1400万年前分开后,通过远程扩散及随后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了目前的分布格局。稻属从东南亚起源并逐渐扩散到非洲、澳洲及美洲;而假稻属则从非洲出发扩散到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两个属的演化历史非常相似,都是全球广泛分布且起源时间较晚。 在稻族第二大支Zizaniinae亚族中,Zizania是稻族中唯一欧亚-北美间断分布属,与其分布在南美的姊妹群Rhynchoryza在2554万年前分开,这一支可能是先从南美扩散到东亚,然后再从东亚扩散到北美;Zizaniopsis和Luziola两属在南美洲和北美洲都有分布,其分歧时间为2180万年前,这两属具有类似的进化历史,即通过上新世(Pliocene)末期隆起的巴拿马陆桥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Chikusichola与Potamophila/Prosphytochloa这一支从中新世(Miocene)早期(2270万年前)开始分化,由于Chikusichola(分布在东南亚)、Potamophila(澳大利亚)和Prosphytochloa(非洲)相距很远,这3个属的扩散必然与跨洋远距离扩散有关。
Resumo:
兰科植物精巧的花部结构及其独特的传粉机制为自然选择理论和异花受粉优势学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开展兰科植物的传粉生态学研究对进一步探讨植物进化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生殖隔离、物种形成、适应和繁育系统进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独花兰 (Changnienia amoena) 和扇脉杓兰 (Cypripedium japonicum) 两种兰科植物进行植物与传粉者之间关系、种内形态变异、花粉散布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其适应进化方式、传粉系统的进化趋势,同时为开发适用的分子标记,在独花兰中初步摸索和探讨了微卫星标记的分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濒危植物独花兰的传粉生态学 在神农架2个地点进行了连续2年的野外观测和实验。结果表明,独花兰是一种自交亲和、需要昆虫传粉的欺骗性植物。在2个地点独花兰的传粉者种类不同,在龙门河三条熊蜂 (Bombus (Diversobombus) trifasciatus) 是主要传粉者,在关门山仿熊蜂 (B. (Tricornibombus) imitator) 是唯一的传粉者。尽管它们出现的丰度和觅食行为不同,但其传粉行为和携粉部位非常相同,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从种群水平上看,开花个体的分布式样不是显著的偏斜曲线图,传粉者的有效访问主要集中在开花的前、中期。由于没有花蜜,传粉者在花内停留的时间很短,花粉块输出和传粉发生在熊蜂劳而无获的访问、退出花时。自然条件下,独花兰的结实率很低,只有6%-12%,并呈现明显的年份和地点变化。传粉者限制是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与同亚族近缘种布袋兰相比,分布于中国中部的独花兰受冰期的影响很小,其传粉环境相对稳定,在进化历史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传粉系统。本研究结果纠正了前人对独花兰繁殖方式的错误认识,并为其保护策略的制订提供了重要资料。 2. 独花兰种群大小、传粉者访问和花粉流 为了检验独花兰种群大小、空间格局与传粉者访问之间的关系,连续2年对10个独花兰种群的花粉块输出和输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花粉块进行标记研究其散布式样。结果显示,花粉块输出比例与种群大小之间关系在2003年呈显著负相关,但在2004年这种负相关关系不显著。尽管独花兰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种群不同,但传粉者的访问除了在有蜂巢的种群为聚集式访问外,其余种群内均为随机访问式样。花粉块的散布式样呈尖峰态分布,多数花粉块散布很短的距离,少数散布较远。花粉块的平均散布距离在龙门河为7.3 m,在关门山为10.6 m。由于各种群之间相隔很远,种群之间花粉块交流受到限制,很少有种群外的花粉块输入。花粉块传递只在种群内近缘个体中进行,有可能导致种内遗传或形态分化。 3. 独花兰种内形态变异及其适应意义 对庐山、新宁和神农架3个地点15个独花兰自然种群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形态多样性水平和地理变异式样及其可能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独花兰形态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个地区间多个形态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UPGMA聚类分析也表明这3个地区分别形成明显不同的分支,说明3个地区种群植物形态已经出现分化。在神农架地区,龙门河和关门山两个地点间出现明显的形态分化,而这两个地点的传粉者在形体大小表现出显著差异。适合度与形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独花兰种内形态分化是以传粉者为媒介的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移栽实验显示,本地传粉者对本地和移栽种群花的访问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4. 扇脉杓兰的传粉生态学研究 与独花兰同域分布、花期不遇的扇脉杓兰是杓兰属的一个特殊类群,具有典型“Japonicum”型唇瓣类型。对神农架6个种群连续两年野外观测和实验结果表明,扇脉杓兰是一种自交亲和、需要昆虫传粉的欺骗性植物。在种群水平上开花个体的分布式样呈显著的偏斜曲线图,在短时间内迅速到达盛花期。扇脉杓兰的传粉者是三种熊蜂,其访问频次很低,访问时间很短,有效访问主要集中在开花的前、中期。自然结实率只有4.3%-8.5%,人工授粉实验证明,传粉者限制是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且传粉者限制程度在花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地点存在差异。对欺骗性植物聚集生长、开花有利于吸引传粉者这一假说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克隆群丛大小与传粉者有效访问(花粉块输出比例)呈弱负相关关系。聚集生长的结实率与分散生长的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繁殖成功与开花个体的密度无关。扇脉杓兰的花粉集结为未蜡质化的花粉块,是杓兰属中粘质花粉和蜡质花粉块的中间进化类型。传粉生态学和形态学证据显示C. acaule和扇脉杓兰是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姐妹种对。 5. 独花兰微卫星位点的分离 为了深入研究独花兰种群的基因流和交配系统,用Dynabeads和选择性杂交法分离微卫星位点、筛选引物。首先将基因组DNA用合适的内切酶消化为400-1000 bp大小的片段,然后用生物素标记的简单重复寡核苷酸序列做探针与其杂交,杂交复合物用抗生链霉素蛋白包裹的磁珠吸附,经过一系列洗脱、沉淀,得到富含重复片段的DNA,然后在进行克隆、测序,利用SSR两侧翼区设计引物,经过多态性分析可得到微卫星标记。结果显示,35个克隆序列中18个(51.4%)含有重复片段(SSRs),说明用Dynabeads富集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到目前为止所得引物共4对。这一实验方法的探索为以后分离杓兰属等兰科植物微卫星位点、进而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Resumo:
基于中国东北样带(NECT)30个植被样方调查和表土孢粉资料,从个体、群落水平研究了孢粉-植被关系,结果表明,孢粉类型与植被关系密切,在 = 0.05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系数大于0.5;表土孢粉组合与植物群落间有较大的相似性,相似系数大于50%。采用定量描述花粉与植物关系的参数:联合指数(association)A、超代表性指数(over-representation)O、低代表性指数(under-representation)U、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C和代表性系数(representation coefficient)R等值,应用TWINSPAN分类、PCA排序和回归分析,把表土花粉类型划分为4类:具代表性类群组Group1,它们能正确反映植被;超代表性类群组Group2,它们常具有高花粉值与植被不成比例;低代表性类群组Group3,它们的花粉很难分离提取;以及低代表性类群的Group4,其花粉在土壤地层中较常见;指出一些常见花粉类型:松(Pinus)、桦(Betula)、栎(Quercus)、椴(Tilia)、槭(Acer)、榆(Ulmus)、蒿(Artemisia)、藜(Chenopodiaceae)、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的回归参数在东部森林区和西部草原区是有变化的,因此回归参数在应用于古植被恢复中要注意适用范围。 以Biomization模型为基础,根据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定义了NECT孢粉类型的植物功能型(PETs)各种生物群区(Biome)的PFTs组合,构建了经表土孢粉检验的适用于NECT的以孢粉数据为驱动的模型框架,该模型模拟的生物群区与其化指标(气候、植物生理、土壤等)模拟划分的BIOME(Holdrige, BIOME3)是可比的,与植被类型有较好的对应性。 根据29剖面(986个样品)的孢粉数据,重建了NECT 6 kaB.P以来的生物群区。从时空二方面阐述了NECT6kaB.P以来生物群区的分布特点: (1)6ka B. P是一暖湿期,气温比现在高1~4℃,降水比现在多50%。落叶阔叶林分最广,面积最大。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向西延伸最远。 (2)5ka B. P 是一降温期,气温比现在低2℃,降水多30%。有苔原、寒温带针叶林分布。 (3)4ka B. P是一暖湿期,气温比现在高1~2℃,降水比现在多50%。针阔光林和森林草原有最大分布面积。 (4)3Ka-2kaBP的气温与现代相似,降水比现在多20%左右。与4Ka B. P相比,森林和森林草原过渡带都向东移动。 (5)1Ka B. P的气温与现代相似,降水比现在多10%左右。草原向东大幅度扩张,森林分布面积减小。 (6)东部森林,中部森林草原,西部草原的分布格局的3Ka B. P基本确定,此后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干冷,草原向东扩张。 (7)森林向扩张最大距离的时期发生在6Ka B. P,此时也是森林草原向西扩张最远时期。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森林草原向西移动最大距离的时间是6Ka B. P,草原向西移动最远距离的时期发生在3Ka B. P。
Resumo: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地区,西北干旱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独特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对其周边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在这一地区研究植物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并模拟预测其可能的潜在分布范围,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广泛收集了西北干旱区优势种和常见种的地理分布资料,共选择128个植物种,利用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计算各植物种的生物温度(BT)、可能蒸散(PE)、降水量(P)及可能蒸散率(PER),分析植物种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并将所有植物种进行经验归纳分类。随后,对这砦植物种及其气候信息进行TWINSPAN定量分类,并与经验分类结果相比较,得出西北干旱区128种植物的生态气候分类,分属于以下几大类型:高寒草甸、森林一草原过渡带、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草原化荒漠、荒漠、高寒荒漠)。具体来说,包括以下17个生态气候类型: 1)高寒草甸:异针茅。 2)森林一草原过渡带:牛尾蒿、鬼箭锦鸡儿、沙棘。 3)草原a:沙蒿。 4)草原b:长芒草、百里香(变种)、多叶隐子草、贝加尔针茅、大针茅。 5)草原c:羊茅、小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线叶菊、华北岩黄芪、廿青针茅、碱蒿、内蒙古沙蒿、裂叶蒿、狭叶锦鸡儿、山竹岩黄芪、女蒿、小蓬、两伯利亚杏、沙地柏、角果碱篷、霸王、糙隐子草。 6)草原d:紫狐茅、紫花针茅。 7)草原一荒漠草原a:包括沙竹、琵琶柴、吉尔吉斯针茅。 8)草原一荒漠草原b:华北米蒿、差巴嘎蒿、星星草、长芒针茅、铁竿蒿、柠条锦鸡儿。 9)荒漠草原:沙生冰草、蒙古冰草、羊草、冷蒿、中亚紫菀木、刺旋花、老瓜头、木贼麻黄、西伯利亚白刺、唐古特白刺、戈壁针茅、石生针茅、盐地碱蓬、冰草、蓍状亚菊、油蒿、木蓼、刺针枝蓼、长枝木蓼、中间锦鸡儿、尖叶盐爪爪、黄花琵琶柴、松叶猪毛菜、珍珠猪毛菜、东方针茅、囊果碱蓬、四合木、白滨藜、短脚锦鸡儿。 10)草原化荒漠,荒漠a:川青锦鸡儿、优若藜、苦艾蒿、无芒隐子草、沙冬青、籽蒿、地白蒿、菭草、齿叶白刺、绵刺、盐角草、多枝柽柳、盐生假木贼。 11)草原化荒漠.荒漠b:蒿叶猪毛菜、短花针茅、芨芨草、灌木亚菊、博乐蒿、小蒿、喀什蒿、南山短花菊、盐爪爪、木本猪毛菜、针茅、细枝盐爪爪。 12)草原化荒漠.荒漠c:白梭梭、白羊草、无叶假木贼。 13)干旱荒漠a:戈壁短花菊、荒漠细柄茅、刺蓬、沙生针茅、多花柽柳、细枝柽柳。 14)干旱荒漠b:梭梭柴、铃铛刺、天山猪毛菜、帕米尔麻黄、座花针茅、旱蒿、克氏狐茅、短叶假木贼、准格尔沙蒿、长穗柽柳、刚毛柽柳。 15)高寒荒漠植被:匍生优若藜。 16)干旱荒漠c:粉花蒿、白杆沙拐枣、膜果麻黄、花花柴、灌木紫菀木、裸果木、合头草、塔里木沙拐枣。 17)超干旱荒漠植被:沙拐枣、胡杨、盐穗木、灰杨、盐节木、圆叶盐爪爪。 综合分类结果表明:多数植物种的生态气候类型与实际生境相符,但也有少数植物种有明显偏差,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某些种的分布范围超出了西北干旱区,在东北、华北、甚至全国范围内分布,所计算的植物种的气候范围本身存在局限性;其次,西北干旱区的研究资料如植物种的分布范围、分布点的气象资料等有许多缺失:最后,由于文献中对某些植物种分布范围的描述比较笼统,无法确定其精确的地理分布界限,使得植物种所对应的分类结果与其真正所属的植 被类型有一些偏差。 本文还进一步在这128种植物中选取了10种分布明确、资料齐备的代表性植被类型的优势种,根据它们的降水和生物温度指标,模拟预测了它们的可能潜在分布区,包括其主要中心分布区和最大可能分布区,并与实际分布范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潜在分布区的分布范围与实际调查所得资料所处范围基本一致,特别是中心分布区的预测图,而最大可能分布区与实际有一定误差。
Resumo:
中国是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Bunge)是藜科梭梭属多年生小乔木或灌木,作为荒漠地区主要的建群种和优良固沙植物,梭梭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防止土地沙漠化、改善小气候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大面积的天然梭梭林衰退甚至死亡。然而,我们对于梭梭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遗传结构所知甚少。本文拟通过对自然梭梭种群的空间格局、遗传结构、遗传结构的空间分布、以及种子种群与地面植被种群的遗传比较的研究,探讨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及成因,评价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了解遗传多样性在种群内、种群间的分布情况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预测种群的遗传潜能,并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部地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四个梭梭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样地中梭梭种群的幼苗(<0.5m)和幼树( 0,5-lm)均呈聚集分布,样地A、B、D中的成熟个体(>1m)也呈聚集分布,样地c中的成熟个体呈随机分布,从整个种群来看,所有梭梭种群均呈聚集分布。种群的龄级结构图表明样地A和c中的梭梭种群表现为稳定型结构,可进行持续更新,虽然样地D中的种群幼苗和幼树数量较少,但这种现象是暂时的,种群仍具有持续更新的能力,样地B中的种群表现为衰退型结构。 2.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检测上述四个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四个种群中的成株均无显著的空间自相关。虽然梭梭的种子散布能力有限,但花粉流有可能是空间遗传结构不显著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种群更新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内竞争的增强而发生了自疏现象。 3.利用ISSR标记对新疆和内蒙古境内共9个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8个引物共扩增出219条带,其中184条(84%)具多态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通过AMOVA分析表明大部分遗传多样性分布在种群内,区域间、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均很小。梭梭种群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可能源于对异质、高胁迫环境的长期适应,而种群间遗传分异低的主要原因是种群间存在强大的基因流。 4.对5个梭梭种群的地面植被和种子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调查了其中3个种群地面植被和种子库的空间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所有种群中,地面植被和种子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似,而地面植被的遗传分异高于种子库的遗传分异:二者在遗传结构的空间分布上也不相同,地面植被种群无显著的空间自相关,而种子库种群在第一距离级上( 0-10 m)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梭梭种群的种子库有能力保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减弱种群的遗传分化。 5.研究结果建议,由于现存梭梭种群和其潜在种群(种子种群)仍保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基因交换并没有受到阻碍,因此对梭梭的保护可以与生态恢复工作同时进行。在具体工作中,应充分考虑种群的遗传结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选取适合的种群或种子资源进行恢复与重建,并保持一定水平的种群大小,才能实现种群的稳定发展以及在高胁迫环境中的长期存活。 荒漠生态系统植被结构简单,环境压力大,对荒漠地区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植物的空间分布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对于探讨在胁迫环境中各种进化力量(如选择、突变、迁移、漂变)的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并为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在本文中,对荒漠植物在较大地理范围内的遗传结构研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进行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研究、地面植被种群与种子库种群在遗传结构、空间遗传结构上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均为首例。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荒漠植物生态适应与进化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Resumo:
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具有选择性高、使用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在环境监测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类电极的响应特性主要取决于聚合物膜相中起分子识别作用的离子载体的选择性。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对重金属离子具有高选择性的有机配体,并将其作为电中性离子载体应用于银、汞、锌、铬等离子选择性电极中,实现了对重金属离子的高选择性测定。此外,我们对海水中有机物质的紫外线消解进行了研究,优化了消解条件,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实现了对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具体内容如下: 1、以硫氮杂冠醚为离子载体的银离子选择性电极制备及性能研究。 合成了一系列硫氮杂冠醚配体,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了反应产率,简化了产物处理过程。将此类冠醚作为离子载体用于银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并讨论了冠醚环大小、冠醚环的韧性以及硫原子个数对电极选择性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利用沉淀-溶解平衡法调节内充液主离子浓度,采用冠醚9,10,12,13,24,25-六氢-5H,15H,23H-二苯[b,q][1,7,10,13,19,4,16]五硫二氮二十三环-6,16 (7H,17H)-二酮环作为低检出限银离子选择性电极载体,通过优化电极的内充液和聚合物膜组份,测得最低检出限为2.2×10-10 M,电极电位响应斜率为54.5 mV/dec.,线性范围为1.0×10-9-1.0×10-5 M,电极使用寿命为一个月。采用标准加入法,成功实现了自来水中银离子浓度的测试,并以该电极作为指示电极,以硝酸银溶液为滴定剂,成功滴定了I-、Br-和Cl-离子的混合液。 2、以1,2,4-三唑衍生物为离子载体的汞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1,2,4-三唑的希夫碱结构化合物,3,5-二(二硫代甲酸苄酯肼基-2-亚甲胺基苯氧甲基)-1-(四氢-2H-吡喃)-1H-1,2,4-三唑,并成功用作中性载体实现对汞离子的测定。在最佳膜组分条件下,以该化合物作为载体的汞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检出限为2.6×10-7 M Hg2+,电极电位响应斜率为29.3±0.3 mV/dec.,线性范围为1.0×10-6-3.0×10-4 M。该电极使用寿命为2个月,在pH 2.6-5.2范围内测试不受酸度影响。以该电极为指示电极,以EDTA为滴定剂,可准确滴定溶液中汞离子的浓度。 3、以希夫碱结构化合物为离子载体的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本文设计了一种含吡啶杂环的希夫碱结构化合物(E)-N'-(吡啶-2-亚甲胺基)-2-((E)-吡啶-2-亚甲胺基)苯甲酰肼,并成功用作离子载体实现对锌离子的测定。在最佳膜组分条件下,以该化合物为载体的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检出限为7.4×10-7M Zn2+,电极电位响应斜率为25.9 mV/dec.,线性范围为1.0×10-6-1.0×10-3 M。该电极使用寿命为3个月,在pH 3.4-5.8范围内测试不受酸度影响。以该电极为指示电极,以EDTA为滴定剂,可准确滴定溶液中锌离子的浓度。 4、紫外光在线消解技术用于离子选择性电极测试海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海水中重金属离子大多以络合物形式存在,而离子选择性电极只对游离态金属离子响应,因此要实现离子选择性电极测试海水中的重金属,首先必须使金属离子从络合物中游离出来。紫外光消解方法相对于其它海水预处理手段是一种清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我们以模拟海水为考察对象,考察了盐度、酸度、有机物浓度对消解效率的影响,并在优化消解条件的基础上对实际海水进行消解,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成功实现了海水中铜离子浓度的测试,测试值与ICP-MS数值一致。 5、合成希夫碱结构罗丹明B衍生物作为载体和分子探针用于Cr3+离子的检测。 设计合成了希夫碱结构罗丹明B衍生物2-亚甲胺基-8-乙酯基喹啉-罗丹明。荧光法显示,在化合物对铬离子(III)有较好的选择性,进而我们将该化合物作为分子探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探针与铬离子配位比为1:1,铬离子响应的线性范围是8.0×10-7-8.0×10-5 M,检测下限为1.9×10-7 M。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基于该化合物为载体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对铬离子(III)的选择性较差。
Resumo:
对大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 和16S rRNA 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比较了2 种 间的序列差异。大银鱼2 个个体间细胞色素b 基因序列无差异,小齿日本银鱼3 个个体的序列出现了2 种单倍型;大银鱼 同小齿日本银鱼细胞色素b 序列(单倍型SB21) 之间存在86 个碱基差异(差异率21 %) ,变异较大。大银鱼、小齿日本银鱼 的16S rRNA 基因片段种内个体间无序列差异,两种间存在21 个碱基的差异(差异率5 %) ,有1 个碱基的插入/ 缺失。由 此可见,2 种银鱼间线粒体细胞色素b 基因的进化速率较快,约为16S rRNA 基因片段的4 倍。根据细胞色素b 序列数据, 推算出2 种银鱼大概在中新世晚期发生分化。
Resumo:
通过对人免疫缺陷病毒复制过程的抑制作用研究,探索光动力疗法(PDT)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潜在价值。使 用不同稀释浓度的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和亚甲蓝(MB)分别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一1Ⅲs或宿主细胞 MT4,C8166或H9/HIV-IⅢB孵育2 h。以波长630 nm能量密度0.3 J/cm2的半导体激光进行照射。继续孵育若干 小时后,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或合胞体计数,同时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HIV-I p24 抗原。结果表明,光动力疗法能显著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诱导的细胞一细胞融合(HMME-PDT抑制率64.68%, MB-PDT抑制率61.56%)和病毒一细胞融合(HMME—PDT抑制率85%,Mt}PDT抑制率73.64%),并对游离病毒 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最高可达到100%。光动力疗法不能抑制慢性感染期和急性感染2 h后病毒的复制过程。可 见光动力疗法对游离病毒和病毒感染诱导的膜融合有显著抑制作用,有可能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Resumo:
Dichotomains A (1) and B (2), two new highly oxygenated phenolic derivatives that feature a spirodilactone moiety in their structur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fronds of 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NMR and MS sp
Resumo:
Two novel nortriterpenoid compounds, sphenadilactones A (1) and B (2),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and stems of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The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1 and 2 was accomplished by extensive NMR analysis. The relative stereochemistry
Resumo:
Rubriflordilactones A (1) and B (2), two novel highly unsaturated rearranged bisnortriterpenoids possessing a biosynthetically modified aromatic D-ring, were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and stems of Schisandra rubriflora.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on
Resumo:
Schilancidilactones A (1) and B (2). two novel tetranortriterpenoids possessing an unprecedented skeleton,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stems of Schisandra lancifolia.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The r
Resumo:
A reservoir of 70 acres was portioned by dikes into four manageable big ponds to get more production of fishes at Basurhat, Noakhali, Bangladesh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local community through a society of 40 people ownership. Pangus (Pangasius hypophthalmus) @ 20,000/acre, and then fry and fingerling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ishes such as catla (Catla catla), rohu (Labeo rohita), mrigal (Cirrhina mrigala), grass carp (Ctenophmyngodon idella), bighead (Aristichthys nobili),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common carp (Cyprinus cmpio) and rajpunti (Puntius gonionatus) @ 500/acre were stocked. Feed containing 25% protein was used two times daily and feed was adjusted fortnightly. After 8 months, all the fishes were weighed 0.80-2.10 kg except rajpunti (150-200 g) and tilapia (150-220 g), and a total of 25 ton of fish was harvested which was five times higher than the previous production under signal ownership. The production of fishes were increased after partitioning the lake with dikes due to proper management and control.